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达摩大师悟性论

达摩大师悟性论

摩大师悟性论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已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舍身不吝,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平等法者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

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

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只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只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有见色性,不着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

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踌,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是;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是。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而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

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

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常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若断惑,即是雪山成道,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

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复安妄见业报?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经云:「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

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_伍先林

#佛教研究#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伍先林 提要: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伍先林,哲学博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主题词:菩提达摩禅法精神理入行入顿悟禅 有关菩提达摩的生平,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历史上实有达摩其人,这是没有问题的。达摩也称/达磨0,据比较信实的唐道宣5续高僧传6载: 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1。 据此,则达摩为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种姓,深通大乘禅法。达摩是在南朝宋代(420) 479)年间先到达中国南方,后又到北魏传授大乘禅法的。有关达摩的在华传法和活动,北魏杨衒之5洛阳伽蓝记6、唐杜5传法宝记6、唐净觉5楞伽师资记6、宋道原5景德传灯录6等文献都有各种记录,比较为史家公认可信的道宣5续高僧传6云: 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 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 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谘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诰卷流于世。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o。 这就是说,达摩曾自言一百五十余岁,年岁活得很长。达摩到北魏传法之时,魏境主要盛行经论讲授之学,对达磨的大乘禅法不能理解。只有慧可和道育等少数弟子能理解、传承达摩禅法,尤其是慧可,后来被尊奉为禅宗二祖。 禅法精神 那么,达摩传授的大乘禅法究竟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菩提达摩历来被中国佛教禅宗推尊为东土初祖,这应该也是有其禅法思想和历史的依据的,不可能是凭空妄传的。现存主要有关记录达摩禅法的资料是/二入四行论0,/二

血脉论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若也不信,自诳无益。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纵有珍馐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若本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他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他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破相论》

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破相论》《悟性论》《血脉论》《无心论》 一、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达摩祖师着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此略序所由云尔。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皆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苦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馀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厌患别修法

厌患别修法 1、财富厌患观 富人资财虽为众所求,唯令身心无闲徒增苦, 仅好衣食亦不肯受用,临终生贪障碍解脱道。 我们修持财富厌患观,关键是观念上要有一个断定。一旦断定了财富充满过患,少财离欲才是真正的快乐以后,你的生命方向才会彻底转变。 行为都是随观念转的。现代人认为财富是幸福的要素,以财富的多少来安立快乐的大小,而不在于内心。这是个极大的错误。这种错误观念一直没有拔除的缘故,即使已经在修行,心里还是认为人生必须拥有很多财富。或者认为,既要修行也要拥有物质享受,这就成了修行占百分之五十,追求财富受用占百分之五十,甚至有些人修行占百分之二十,追求物质享受占百分之八十等等。这一类都是见解不断定。因此,今天引导人们走少欲知足的路非常困难,因为他的内心已经熏入了邪的观念。如果没有经过仔细地观察、衡量来断定,贪财的心是不会转变的。而且现在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但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诱惑。 比如有人想:现在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享受人类的物质文明。 现在高能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比如很多智能的电子产品、现代娱乐、所谓的现代文化等等,这些都是物欲的范畴,

也就是上师说的“此世富乐诸法”。这只是现前显现的一个美景,虚无实义。如果你以为这是最现实的,感官接触到五欲就会有乐受,其他都虚无缥缈,然后把安乐寄托在这上面,一旦建立了这个观念,就会觉得,虽然我是个修行人,但也要享受人生。 其实这完全是在骗自己。以这个错误观念,你的心会不断地追逐一个个财富的假相。这个“财富”包括一切生活享受、一切所谓现代文化的享受等等。这些都是现世的法,人们所谓的现代文明,实际就是对现世法的一种伪饰和包装。你念念不肯舍的就是这些,不是现世苦难的法。苦难的法谁都不要,就是这些所谓文明的美景引诱着你的心,从而把大量精力投注在里面,散乱、奔驰、耽恋不已。这样,人的心就完全散在里面了,起的都是贪嗔、散乱等,根本没有心力投注在法上。 如果对现代的五欲或者以文明说法包装的这些东西,心里放不下,那就绝对不是修行人。因为修行人起码要求后世,而对于现世的法发生了厌患,才能求后世;对于来世法发生厌患,才能求解脱;对于自利的法发生厌患,才能行大乘;对于一切有相的法看破了,才能住在空性中,回归本性。这样一衡量,如果你一直追求现世法,放不下这个观念,那么无论外面怎么冠冕堂皇地说自己修多么高的法,也是毫无益处的。你内在的心就像驴的肉一样,外面再怎么披高法狮子的皮,也是毫无实义的。

禅宗六代祖师及其建树简介

禅宗六代祖师及其建树简介 禅宗六代祖师及其建树简介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传灯法本: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安心法门、无心论、绝观论、禅观七门。 二、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传灯法本:略说修道明心法要、示向居士偈。 三、三祖僧sēng璨càn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 传灯法本:信心铭 四、四祖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河南沁阳)人,少年出家,以僧璨为师,隋大业十三年( 617 )领徒众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后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大弘达摩禅法,并创立自家门风。曾多次力辞唐王朝的召请,安居山中传法三十余年,门徒达五百余人。付法于弘忍,开东山法门,另有金陵牛头禅法融一系旁出于道信门下。达摩一系的禅法传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发展,达摩所籍之教为《楞伽》的心性说,同时融入了《般若》的离言扫相,但达摩未对此作理论上的论证,道信

《达摩祖师》观后感十篇

《达摩祖师》观后感十篇 《达摩祖师》是一部由袁振洋执导,尔冬升 / 樊少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摩祖师》观后感(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是一境界的最高体现。但绝不是我们指导自己的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影片推荐的原因:深刻的反应了一一系列我们本土的民族思想意识的劣根性。妄自菲薄,无胸怀,无远识。万物之广,怎可唯有是极。万物之灵,怎可唯通是骄。无法走出内心的世界,更无法超然自得。 有心向善的人,值此观看本片。 《达摩祖师》观后感(二):心得 佛道修行在心中,修行要从根本修,从心地修,行住坐卧皆有禅机,修行人不应执着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不应空谈佛理,而应有实实在在的修行。地狱门前僧道多,自己好好醒悟本身,佛所说的一切,皆是佛的理,你的呢?你自己的修为又有多高?如何才能荷担如来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莫向灵山塔外修。 《达摩祖师》观后感(三):真本事只有使出来,才服众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本来贵为王子,发现了这句话,一路默念着就撇下了皇室基业,一心拜入佛门,此处剧情有点跳跃;

作为外来的和尚,达摩最初也只是被当地和尚以礼相待,其过人之处因一时没被看出,而遭冷落; 先是被普通和尚藐视,后又跟南朝皇帝话不投机遭逐客; 后来到少林寺后山,不吃不喝不动面壁9年,被称为“不倒翁”,名声逐渐树立; 直到最后,用一身真本事吓退了强盗,征服了众心。 一旦成名,留出许多传奇、许多神秘。 《达摩祖师》观后感(四):台词 你是谁?我是你。 你们这样杀来杀去有完没完啊? 过去的已成事实,将来也没有什么可想。光想肚子是不会饱的。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断除一切烦恼,誓修一切善法,愿渡一切众生。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污泥能生莲也是好泥土……一切随缘,不要执着,普通人随缘即变,得道者随缘不变。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要视乎造化而定。 死后向何处去?不知道。你也有不知道的?因为我还没有死。 磨瓦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心是根本。 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 你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何来痛苦。看那看不见的东西,听那听不见的声音,知那不可知的事情才是真理…… 无缘就是有缘。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的事。

达摩大师语录

尔时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联者谁?”师曰:“不识。”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师曰:“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不了达摩所言,变容不言。达摩其年十月十九日,自知机不契,则潜过江北,入于魏邦。(据《祖堂集》卷二) (神光)则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语神光云:“诸佛菩萨求法,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汝虽断臂求法,亦可在。”遂改神光名为惠可。又问:“请和尚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惠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 惠可言下大悟。惠可白和尚:“今日乃知,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今日乃知,菩提不远。是故菩萨不动念而至萨般若海,不动念而登涅槃岸。”师云:“如是,如是。” 惠可进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记录不?”达摩曰:“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据《祖堂集》卷二) 达摩云:“我有一领袈裟,传授与汝。”惠可白和尚曰:“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惠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并袈裟付嘱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汝听我偈曰:“吾本来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据《祖堂集》卷二)

达摩大师无心论

《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 【梁】菩提达摩 注:此经出自《大藏经》第85卷 No.2831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趣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盘,定无心否?”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槃。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槃。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槃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槃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槃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睹之不见,听之无声。似暗非暗,如明不明。舍之不灭,取之无生。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烦恼混之不浊,涅槃澄之不清。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灭则不见其坏,生则不见其成。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拙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槃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为颂曰:“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论

《二入四行论》摘要 菩提达摩著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於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教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皆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遗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於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

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信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於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悕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说偈言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明佛心宗等无差误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形象松驰法

用事物的形象来思考,作描绘物象的训练,自然就会增进记忆力——这就是世界著名医师、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马克斯威·马尔兹推荐的形象松弛法。 具体作法如下: 请您坐稳,使头脑松弛下来,然后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浮现下面的形象。 1、想象自己是个钢铁人,铁胳膊、铁腿、铁身体。想象自己睡在一张大海绵床上,沉重的身体深深地陷入床里,就像浮雕一样。 2、想象自己是个充气人,打足了气,全身都胀鼓鼓的。然后想象打开腿上的气门,空气咝咝地冒出,腿逐渐塌瘪,最后只剩两层薄薄的塑料。接着想象打开胸部的气门,躯干也塌瘪下去,瘪到只剩两层薄塑料。这样,胳膊、头部也都相继放气、变瘪,最后变成商店卖的没充气的塑料人玩具一样,浑身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儿力量。 3、想象自己是个快活人,回想自己最快活的经历,浮现当时的情形。比如想起假日里您和伙伴们去爬山,你们气喘呼呼地登上顶峰,站在苍松下,敞开衣襟,山风徐徐吹来,真实爽快极了,舒服透了,眺望远景,引吭高歌,多么称心如意呀! 可以想象在海滨浴场的情形,在蓝色的大海中尽情地畅游,上岸后躺在柔软的沙滩上,风和日丽,阳伞遮阴。再想想,那一天是谁躺在您身边?海面上有船吗?天空有飞翔的海鸥吗?您与伙伴谈论什么来着? 可以想象打乒乓球:哈,真是春风得意,每扣一板都是那样有力,使对手措手不及,球路变化多端,对手防不胜防。这不,带魔力的乒乓球拖着银色的轨迹,消失再对方的案台边缘,嗬,又是擦边球!想象自己乘坐一种小型飞机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象小鸟一样,俯瞰着田野、村庄、城市……多么惬意呀! 对未来的事也可以描绘出美好的形象来。这样想三分钟。经常练习形象松弛法,可以养成浮现欢乐愉快的形象的习惯,这会给心灵以良好的启示,给生活带来光明,能够使精神趋于安定,能够解除妨害记忆的压力,从而使记忆力潜移默化地得到增强。 邵永富在他的《开发人的右半脑》中也介绍了类似的形象放松功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立即消除大脑疲劳,进入放松的状态,使得大脑有张有弛,才有利大脑的自身保养,有利大脑在再次兴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在这里我们采用以形象思维为中心的形象放松功,作为大脑休息的一种方法,以此来获得高度的注意力和深刻的记忆力。 形象放松功作法如下: 在坐稳或睡好之后,闭上眼睛,排除杂念,然后,在头脑中进行诸如下列的形象思维。 1、想象自己是一个钢铁铸件。具有铁头、铁胳臂、铁身子、铁腿,睡在一张巨大的海绵床上,既沉又重的钢铁身子深深地陷在海绵中。

“见性成佛”与自我管理

“见性成佛”与自我管理 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的达摩祖师创立了禅宗,“见性成佛”是佛家禅宗的主张,禅宗祖师达摩在其所著《悟性论》中,将禅宗的特点概括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也是禅宗核心的理论,“直指人心”,是一种顿悟的方法,靠的是自己觉悟,而非别人的帮助,因此,不需要有文字,即使非宗教、非佛门中人,也能凭借自己的顿悟,而获得心灵的彻底解放,所以说它是“教外别传”。据说,达摩祖师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民间流传有“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悟功夫”的说法。禅宗还认为,“见性”是成佛的关键,这里的“性”指的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宋代大诗人苏轼有句非常有名的短诗:“柳是绿,花是红,真面目。”这里的真面目就是说事务的本性。每个事物及人内心都有一个本性,这也是佛家所言的“如来本性”。要实现觉悟不能靠外界的力量,关键是要自己去发现它,自己去觉悟。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见性成佛”的真实含义,无论是谁,只要真正见着了自己的本性,他才能成佛,才能功德圆满。虽然“见性成佛”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色彩,实质是宣扬精神至上的一种超验理论,但“见性成佛”是佛家思想关于个人应当如何修行的重要方法,它所揭示的哲学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却有许多现实意义。在企业这个组织中,对员工的管理方面,最高境界就是要员工实现“见性”从而达到自我觉悟,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自发。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管理员工是一件很耗费心神的事情,因此他们制定了很多制度用来约束员工,以求管理好员工,结果却带来了员工消极怠工,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两重天的管理局面。虽

然在现代管理学中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员工没有形成自觉和内心的见性,单单靠制度来约束指导员工行为,就会出现员工不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离心离德的的局面,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执行力的,这样的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前途,管理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员工这个个体看到自己和企业及企业家的本性,从而实现成佛的自我管理境界。禅宗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神识,也称之为心识。这个心既有不好的杂念,也有好的正念。只有把心里的杂念去掉,才能圆成佛道。同样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使员工达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就要让员工通过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感染、凝聚员工,让员工把不好的杂念去掉而能从内心认同企业,与企业真正的融为一体。员工的自我管理就是要让员工形成一种自律精神,通过员工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最大能量,维护企业的最大利益,保持企业运作的高度和谐。然而,怎样才能让员工认可、领悟到最终愿意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呢?我们就要在企业管理中学习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理。首先,企业领导者应当减少其领导的行为,让更多的企业员工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来,企业家必须懂得佛家思想“见性成佛”的道理,认识到企业家的本质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和环境,制定合理的规则和程序,使员工自己去开展工作,企业家的决策应当从这一本质出发,而不是执著于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行为。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为公司创造出奇迹,问题在于他是否自觉地领悟到他自己与企业是合为一体的,他自己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悟

悟性论

达摩大师悟性论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心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

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将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将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有生灭。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达摩祖师经典对白

达摩祖师经典对白 达摩祖师典范对皂 一、国王赐法师宝珠以报拯救之仇,法师答:请答三位太子,那世界上另有甚么工具比那颗亮珠更名贵呢? 年夜王子:那颗亮珠能照明世上万物,世上也出有其余宝贝否取之比拟,只要法师之德性才配领有此物! 两王子:尔念说的皆被王兄说了。 三王子:宝珠之光只照射别人不克不及自照,尔以为世上最贵重的是智光。 两王子:甚么是智光? 三王子:智光便是伶俐之光,不单能够照亮人的心田,更否鉴别长短。 法师:诸物之外,何物无相? 三王子:诸物之外,没有起无相。 法师:诸物之外,何物最下? 三王子:诸物之外,人尔最下!

法师;何物最年夜? 三王子:法性最年夜! 二、师弟:巨匠兄,这没有是地竺(印度)和尚吗? 巨匠兄:哼!尔跟您们说,正在污泥之外少没浑洁的莲花,您们只否采妙莲之干净,续不成与污泥之混浊。 师弟:念没有到师兄随心便能悟叙,熟于污泥之莲花也否与,舍其繁絮,与其精华,妙哉!妙哉! 达摩祖师:随缘稳定,稳定随缘!污泥能熟莲,也是孬土壤。 师弟:甚么?污泥也有否与的地方?!! 巨匠兄:照巨匠所言,这凡事岂没有是出有定论!坏的工具也有否与的地方。达摩祖师:出孬出坏,一视同仁。 小师弟正在一旁惊鸣大白了,巨匠兄握起拳头要挨他时 达摩祖师:您如今是脚握成拳,借是拳握成脚呢? 师弟:那叙理等于先有鸡,借是先有蛋呀! 师兄弟们正在一同谈论是徒工尔有鸡借是先有蛋……

达摩祖师:出有前后,二者皆对,要望乎制化而定。 另外一位师兄:啊!尔大白了。巨匠之言,所有随缘没有要执着,普通人随缘即变,失叙者随缘稳定。 巨匠兄:说去说来,含糊其词,尔没有大白。 达摩祖师:您最佳能先来找一个令您大白的人 巨匠兄:说了半地,尔看这小我私家便是您。 达摩祖师:没有是尔,而是您本人! 巨匠兄:巨匠,您也算了悟了的人,这么尔请答您身后背那边来呢? 达摩祖师:没有知叙。 巨匠兄热啼叙:您也有没有知叙的! 达摩祖师:果为尔借出有死。 三、巨匠兄:进了静室不克不及谈话啊! 寡师弟:是,师兄。 忽然一阵风将油灯吹灭了…… 一名师弟鸣叙:啊!油灯灭了。

菩提达摩传

菩提达摩传(上)--据《五灯会元白话文》 初祖菩提害摩大师,南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种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来逢上西天第二十七祖师般若多罗到此国来,受到国王供养。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前世因缘,便叫他同两个哥哥辩析其父亲施舍的宝珠,以试探他,让他阐发心性的精髓。然后对他说:“你对于各种法道,已经博通。达摩就是博通的意思,你应该叫达摩。”于是他改号叫菩提达摩。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听您的指示。”师父说:“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印度。等我寂灭六十七年以后,你就到震旦(即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的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达摩又问:“东方有能够承接佛法的大器吗?千年以后,教派会有什么灾难吗?”师父说:“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我寂灭六十多年以后,那个国家会发生一场灾难。水中的花布,自己好好铺降。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居住。那里只崇尚功业作为,看不见佛家道理。你就是到了南方,也不要久留。听我的偈语:‘跋山涉水又逢羊,独自急急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有什么事?”师父说:“此后一百五十年,会发生一场小灾难。听我的谶语:‘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名不中。为遇独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怎么样?”师父说:“二百二十年以后,会见到林子里有一个人证得了道果。听我的谶语:‘震旦虽广别无路,要借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般若多罗又把各段偈颂演说了一遍,内容都是预言佛教的发展,教派的兴衰(详见《宝林传》和《圣胄集》)。达摩恭承教义,在师父身边服役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懈怠。等到师父圆寂之后,他便在本国演说佛道,教化人民。 当时有两位佛教大师,一位叫佛大先,一位叫佛大胜多。二人本同达摩一块儿学习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先遇上般若多罗尊者后,舍小乘而修大乘,和尊者共同化导人民,当时号称“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多却把他的徒众又分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宗囿于己见,自图发展,支系茂密,弟子众多。达摩叹道:“一位老师已经陷入不同的佛教支派了,何况还要枝叶茂盛地分为六宗?我要是不除掉这多余的派系,他们就会永远被邪见所纠缠。”说罢,小施法力,来到有相宗的寺庙,问:“一切法为什么都叫做实相?”僧众中有一位叫萨婆罗的尊长回答:“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达摩说:“如果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该怎么定呢?”对方说:“各种相其实没有定。如果有定,怎么叫做实呢?”达摩说:“各种相不定,便叫实相。你今天说不定,是怎么得来的呢?”对方说:“我说不定,不是说各种相;如果说各种相,意思也是这

达摩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班若多罗大师。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死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典故 历史流传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东来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

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初见梁武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主张自我解脱。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神光讲法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一苇渡江 达摩离神光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

达摩大师《无心论》

达摩无心论 (此书是敦煌经卷之一,原本为斯坦因第5619号)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鹿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即是无心。何处更离见闻觉知别有无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为汝解说。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见终日见由为无见,见亦无心;闻终日闻由为无闻,闻亦无心;觉终日觉由为无觉,觉亦无心;知终日知由为无知,知亦无心;终日造作,作亦无作,作亦无心。故云见闻觉知总是无心。” 问曰:“若为能得知是无心?” 答曰:“汝但仔细推求看,心作何相貌?其心复可得,是心不是心。为复在内、为复在外、为复在中间?如是三处推求,觅心了不可得,乃至于一切处求觅亦不可得。当知即是无心。” 问曰:“和尚既云,一切处总是无心,即合无有罪福,何故众生轮回六聚生死不断?” 答曰:“众生迷妄,于无心中而妄生心,造种种业,妄执为有,足可致使轮回六趣,生死不断。譬有人,于暗中见杌为鬼,见绳为蛇,便生恐怖。众生妄执,亦复如是。于无心中,妄执有心,造种种业,而实无不轮回六趣。如是众生,若遇大善知识,教令坐禅,觉悟无心,一切业障,尽皆销灭,生死即断。譬如暗中,日光一照,而暗皆尽。若悟无心,一切罪灭亦复如是。” 问曰:“弟子愚昧,心犹未了,审一切处,六根所用者,应答曰语,种种施为,烦恼菩提,生死涅盘,定无心否?” 答曰:“定是无心,只为众生妄执有心,即有一切烦恼生死、菩提涅盘。若觉无心,即无一切烦恼生死涅盘。是故,如来为有心者,说有生死,菩提对烦恼得名,涅盘者对生死得名,此皆对治之法。若无心可得,即烦恼菩提亦不可得,乃至生死涅盘亦不可得。” 问曰:“菩提涅盘既不可得,过去诸佛皆得菩提,此谓可乎?” 答曰:“但以世谛文字之言得,于真谛实无可得。故《维摩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又《金刚经》云:‘无有少法可得’。诸佛如来,但以不可得而得。当知有心,即一切有,无心,一切无。” 问曰:“和尚既云,于一切处,尽皆无心。木石亦无心,岂不同于木石乎?” 答曰:“而我无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虽复无心,自然出种种妙法,教化众生。又如如意珠,虽复无心,自然能作种种变现。而我无心,亦复如是。虽复无心,善能觉了诸法实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应用无妨。故《宝积经》云:‘以无心意而现行’,岂同木石乎?夫无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无心也。” 问曰:“今于心中,作若为修行?” 答曰:“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弟子于是忽然大悟,始知心外无物,物外无心,举止动用,皆得自在,断诸疑网,更无挂碍。即起作礼,而铭无心。乃为颂曰: “心神向寂,无色无形。睹之不见,听之无声。似暗非暗,如明不明。舍之不灭,取之无生。大即廓周法界,小即毛竭不停。烦恼混之浊,涅盘澄之不清。真如本无分别,能辩有情无情。收之一切不立,散之普遍含灵。妙神非知所测,正觅绝于修行。灭则不见其怀,生则不见其成。大道寂号无相,万像窈号无名。如斯运用自在,总是无心之精。” 和尚又告曰:“诸般若中,以无心般若,而为最上。故《维摩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拙伏外道。’又《法鼓经》:‘若知无心可得,法即不可得,罪福亦不可得,生死涅盘,亦不可得,乃至一切尽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乃为颂曰:“昔日迷时为有心,尔时悟罢了无心。虽复无心能照用,照用常寂即如如。” 重曰:“无心无照亦无用,无照无用即无为。此是如来真法界,不同菩萨为辟支。言无心者,即无妄相心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