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2001新时期中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解慧 赵立元

[内容摘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是这次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完成好这项任

务,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调整的涵义、目的、原则、前提、内容、主体、载体、导向、催化剂、

动力。

[关键词]农业和农村经济;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者简介:解 慧,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赵立元,章丘市水寨乡乡长。(邮政编码 250014)

中图分类号:F32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89(2001)01-0093-03

新世纪之初,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面临着战略性调整。为保证调整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对作为基础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调整的内涵是变革,是飞跃,目的是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 发展是硬道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寻求更快、更好发展之时,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伴随着农副产品买方市场的出现,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市场容量的扩大,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表面上看,这一矛盾的出现是农产品种多种少的问题,但从深层次探究,这是我国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种植观念、种植技术与市场脱节而致。因此,要寻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的基础上的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变革,实现观念上的新飞跃。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树立全新的种植观念、变革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结构。这次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这样一次变革和飞跃的过程。首先,这次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所谓广度,从种植业看,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所谓深度,就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实现农副产品品质、结构的最优化。其次,这次结构调整是变革落后的种植技术和手段,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通过先进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全面推广,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农业的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第三,这次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建立的过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是农业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这次结构调整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生产要素方面的基础作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也会随之建立与完善,这对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将起到较大促进作用。所以,这次结构调整,从种植业上看,实质上是

93

一次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体制的变革过程,是农村种植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过程,也是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创造宽松环境的过程。

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种植业是一个直接依附于自然资源而生存和发展的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部分地方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人为地减缩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弱化了发展后劲。这次结构调整,应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利用资源,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看,必须做到:一是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宏观上均要争取最大化。杜绝以牺牲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换取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二是比较优势原则。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地适作,合理布局。三是渐变原则。整体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发育、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逐渐提高,避免急于求成,防止为追求局部利益而对资源的枯竭开发。四是配套调整、协调发展原则。围绕种植业结构的变化,强化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种、养、加、贸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以确保增产、增值、增效、增收。

调整的内容包括数量、质量、结构、技术全方位的调整。这次结构调整,不是某一单一内容的变动,而是一次从数量到质量、从结构到布局、从种植技术到政策目标的全方位调整。具体包括:一是目标调整。变增总量的单一目标为保供、提质、增效、增收、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复合目标。二是布局调整。从全局利益出发,以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布局,既要发挥规模效益,形成规模,搞出特色,又要防止畸形发展。三是时空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时差和错季栽培,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四是作物调整。要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需要,改变作物单一化、趋同化的结构现状,实现作物种类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尤其要突出发展专(专用作物)、名、特、稀、优、新作物,形成基地化生产。五是技术调整。在推广增产技术、常规技术、单项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提质技术,增值、降耗、增效技术,节地、节水、节物、节能、节劳技术,高新技术和配套集成技术,开展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推进种植业向现代化发展。六是政策调整。主要是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时注意刺激流通、转化、加工的发展,调动农民、科技人员、流通、营销、加工等方面的积极性。

调整的前提是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贯方针。这次结构调整中,仍然必须坚持这一方针,稳定粮食总产,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提高,以粮食调整带动其他作物的调整。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多,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一方面,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无论是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面实现小康,还是满足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肉、蛋、奶、水产品需求增长的需要,都离不开粮食的有效供应;另一方面,在人口日益增多,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的难度不断增大,粮食有效供给始终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只有粮食供给达到与需求基本平衡,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整个农村经济调整才能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讲,保护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开拓空间、保证结构调整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当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前提。种植业中粮、经、饲及其它作物比例的调整,必须是在保证粮食总量的前提下进行。就粮食作物内部看,调整的重点应是提单产,增优质。一是通过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种的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已成必然的条件下,保证粮食总量的稳定增长;二是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适销对路的优质粮、专用粮生产。

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而言,必须做到,不是 你让我调 ,而是 我想调 , 我要调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也才能使调整达到预期目的。农民是农村经济的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主体,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主体。结构调整中,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特别是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何时种,都应当由农民遵照市场规律自行决定。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不是主动参与者,而是被动执行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革,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明确,也具有了更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结构调整只有依靠农民这一庞大主体,放手发动群众去开拓,去创新,并通过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各种服务,以及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保证农民自主有效地调整,才能使结构调整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从当前结构调整实践看,广大农民对结构调整的认识较深,参与调整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但要将农民对结构调整的热情和积极性变为丰厚的农业成果,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高素质的农民是不可能的。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较高科技文化水平,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现代新型农94

民。

调整的载体是农业的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种植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质量,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目的的最终实现,必须借助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只有农业综合开发搞好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才有承载体。农业综合开发,是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突出的是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综合开发既要有耕地开发的 综合 ,又要重视建设农田系统的生态屏障和释放土地生产潜力的科技投入。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搞好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提高其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提高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巩固、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在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还要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提高项目的科技水平,广泛采用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调整的导向是市场。生产出的农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较高的价格销售出去,生产活动有利可图,是农民调整农村种植业结构的最直接动力,也是这次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在当前条件下,农产品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程度实现其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市场,是市场需求。因此,结构调整,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发展什么,发展多少,都必须面向市场,做到 生产围绕市场转,结构随着市场调 。需要注意的是, 围绕市场转 ,并非 跟着市场跑 。 跟着市场跑 ,永远不能真正进入市场,驾驭市场。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农副产品供应进入 多了 少了,少了 多了 这一恶性循环状态的主要原因。 围绕市场转 ,必须建立在认真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预测、论证、定位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否则仍只能是 白忙活 。市场调研是开拓市场、驾驭市场、适应市场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扩大,当前,有效地市场调研必须做到:既要研究区域市场,又要分析全国和国际市场;既要跟踪城市市场的变化,又要研究农村市场的潜力;既要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又要把握未来市场变化;既要研究总量供求,又要总结分品种、分季节的供求规律。

调整的催化剂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中指出: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推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长期以来,农村种植业一直是一个比较效益低的产业, 种田不能致富 似乎成一个客观事实,影响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实际上,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收入较低除了人均经营规模较小、生产力水平较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现有农产品增值率较低,农业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农产品加工、运输、流通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这也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农副产品为核心,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可以借助其对农产品的巨大吸纳力,带动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关键在于培植、扶持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拉动力的龙头企业。从实践出发,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与农民形成统一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发展生产的,都要加以扶持,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为农民服务的能力。龙头企业应通过发展 订单农业 、 合同农业 ,加强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流转增值,从而带动、拉动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的动力是科技。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进步。当前,我国农业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要由过去追求数量向数、质并举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更加需要以科技为动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可以说,科教兴农,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当前,出现的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突出的还是表现在一些大陆产品和低质产品上,而优质产品、专用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农产品卖难,固然与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旺、内需拉动乏力有关,从根本上、长远来看,还是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将来进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个问题会更突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对于缓解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农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更具有现实深远的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 冯雷)

95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

绪论 (2)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2)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2) 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3) 3、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3)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4) 1、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远大于企业的需求 (4) 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工作选择的余地小 (4) 3、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面临着制度障碍 (5) 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边缘群体 (5) 5、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 (5) 6、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5)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监督和引导 (5) 1、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变迁过程 (6) 2、地方政府要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6)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 (7) 4、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宏观调控流动人口 (7) 5、加强对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地位 (8) 6、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8) 7、完善农民工养老金制度 (9) 六、小结 (9)

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向了城市,成为了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从建国到改革开发之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革开发之后,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基本特征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监督和引导的措施。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具有农民户籍的“农民工”跨乡镇、区域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发生分离,在中国突出表现为,80年代开始的每年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的“民工潮”。 劳动力流动本身的原因有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差别、经济周期的波动、国际间资本流动、人尽其才的愿望等。具体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 众所周知,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突出的国情,并且大约65%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另外,耕地面积也逐年减少。因此,这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 (2)典型的二元结构调整的要求 国家在建国后一直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战略,虽然使工业部门体系逐渐健全,但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随着时间推移,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也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曾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而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实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专题突破:20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易错易混点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错因归纳:搞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释疑解惑 原因核心内容影响 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 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 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 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 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 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 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阻碍了生产 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 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 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 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推 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真题突破 1.(2015·广东文综·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 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答案】D 依据时间“1961年”可知,当时的农村处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状态,土地所有 制没有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出现于1953—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60—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题意无关,故C 项错误;由材料中“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家庭式作业”分析 可知,这则材料可以作为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源的例证,故D项正确。2.(2014·安徽文综·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 的袭击,有的贫农家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 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doc张甲佳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完整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知识链接] 1、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皆为私有) (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1978年。 (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 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4)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5)历程: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6)评价: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左也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 (2)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政治前提;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安徽、四川两省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推广。 (3)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 (4)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和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 (5)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6)改革的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重难点解析] 1、分清两次分田的不同。 1950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可买卖、处置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持土地公有示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颁给农民耕种,农民只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处置。 2、分清两次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土地改革中,变地主土地所有缺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分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变与不变。 .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胡荣 内容提要: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10个乡镇913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作者认为,随着农户收入的提高,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经济越是发达,收入差距也越大。地域因素和不同收入来源都对农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还表明,是否党员和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户收入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则对农户收入具有正面积极影响。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社会转型作者:胡荣,男,1962年生,博士,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导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日益扩大。有关统计表明(参看唐平、曹蓉,1996),自1980年至1985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农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分别为16.4%、14.6%和12.9%。尽管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地区差距则不断扩大。1980年,中、西部农村居民与东部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分别为37元和46元,到1995年收入绝对差距则扩大到724和1066元。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引起了许多相关学者的注意。张平在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平等时,试图回答乡镇企业在农村收入不平等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差距既来自区域内也来自区域间,其中区域间收入差异对总的不平等贡献在加大,而区域间收入差距加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间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即各个区域间农村非农化就业机会上的不均等(张平,1998)。赵满华、窦文章(1997)在归纳农村居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几个特征时,也谈到不同区域之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原因分析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分析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导言 (3)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3) 2.1 可支配收入扩大 (3) 2.2 消费差距扩大 (5) 2.3 储蓄差距扩大 (7) 3. 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7) 3.1 公共产品的涵义及特性 (7) 3.2 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差异的表现 (8) 3.2.1 城乡教育资源不对称 (8) 3.2.2 城乡基础设施不平等 (9) 3.2.3 城乡医疗保险不均衡 (10) 3.3 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路径 (10) 3.3.1 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3.3.2 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11) 3.3.3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1) 4. 结论与思考 (11) 4.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11) 4.2 按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明确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 (12) 4.3 根据效率原则、灵活多样地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12) 参考文献 (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历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储蓄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并从教育、基础设施及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方面来探讨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制定与落实公共产品分配与供给的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公共产品供给差异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居民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改革初期分别增加了49.0倍和37.6倍;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1978 年为209. 8 元, 2009 年扩大为12021.48元①。针对这种状况, 不少专家、学者从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和性质、以及收入差距过大的不良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与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城乡收入数据进行分析,从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来探讨其对城乡差距扩大的贡献,并依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1978 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 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 ①上述数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课件.doc

律。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 知识链接] (4)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1、土地改革。 (5)历程:1958 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1)时间:1950 年冬——1952 年底。 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6)评价: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土地改革。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左也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3)依据: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皆为私(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 有)(2)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政治前提;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 (5)历程:从1950 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 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安徽、四川两省改革试点取得成功, 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到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 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推广。 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4)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和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 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方式。 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5)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时间:1953 年——1956 年。(6)改革的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重难点解析] (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1、分清两次分田的不同。 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0 到1952 年底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没有改变土地的私(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有性质,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可买卖、处置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 (5)历程:从1953 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持土地公有示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颁给农民耕种,农民只获得土 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 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 地的经营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处置。 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 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2、分清两次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中,变地主土地所有缺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土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变与不变。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 进入世纪年代后,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了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年, 全国普通收入者的年平均收入为元,而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 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的水平.而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常,消费的差距也在加大。研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不同分析农村与城市的情况可以给予国家政策的一些建议的依据。 二)理论模型的综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就被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 对凯恩斯消费理论, 其他经济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即他认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 的永久收入决定. 文主要对该地区消费支出(应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该地区消费支出与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因素对其影响水平。通过对比得出差 距。三)理论模型的设定 影响消费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择收入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在这个指标中, 收入能够促进消费的增长, 但是过多的消费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多少有利于国内消费总值的增长。因此, 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原因, 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外还有很多.例如:就业情况,零售 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都可能对居民的消费有影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收入,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还有的在运用截面数据与时间数据的差异并不大. 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不列 入模型, 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到随机扰动项中.选择在统 计年鉴中"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能真实有效地分析该地区消费现状,特意对该地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对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作回归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导致城乡的发展很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通过模型分析以期得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模型途径 RESEARCH ON THE IN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ine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Bu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at is,the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not the sam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Nowadays,our country has been one of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among urban and rural. It has influenced the progress ofsociety with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This model is hoped to fi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lve out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tic model. Keywords: ine inequality; model; way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彭巨水 (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本文借鉴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方法,首先利用高低比较法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了2000年—2006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结论;接着指出这种“小”只是一种“相对公平”,而且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于产生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字: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 R esident’s Income Gap in Gan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drawn the relevant methods on studying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to analyses the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in 2000-2006, have the basic conclusion that the income gap of rural residents in Gansu Province is small by using the high-low comparative law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method at first. Then point out that such a "small" is only a "relatively fair", and the regional income gap between farmers have the increasing trend. Finally, analyses the reason about farmers’ income gap between regions, 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关注甘肃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对甘肃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也是多方面的。樊宝平,张静(2006)通过对甘肃与西北其他四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民纯收入方面的对比,揭示了甘肃农民收入的差距。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增收对策[1]。李永波,魏永红(2007)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表明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并且认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7JA790045。

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 系别金融系 专业金融学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0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Ⅱ) 引言 (1) 一、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分析 (1) (一)黑龙江省甘南县家庭经营收入占主导 (1) (二)黑龙江省甘南县工资性收入比例上升 (2) (三)黑龙江省甘南县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异明显 (2) (四)黑龙江省甘南县政策性非经营性收入增加 (3) 二、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原因分析 (3) (一)政策因素 (3) (二)历史背景方面 (3) (三)地理因素方面 (4) (四)产业结构层次方面 (4) (五)基础设施方面 (4) (六)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方面 (5) 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建议 (5) (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5) (二)坚持多元经营,积极备于新兴服务业 (6) (三)坚持提升内涵,加快城镇化进程 (6) (四)发展优势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异 (6) 参考文献 (8)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产生原因 摘要文章根据中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流动的现状,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人口流动政策有所借鉴。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空间差异性行业限制劳务输出 劳动就业形势不容我们乐观。目前,城市下岗职工已近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2亿,全社会流动劳动力达8000万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中国最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世纪性挑战。 据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3.17亿,2004年在2.7亿左右。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此庞大的数目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严峻性。下面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 1.1存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差异性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性特征,即劳动力流动就业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支配,东部自然条件虽然不如中部丰厚,但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依赖聚集资本、技术和市场等优势条件,通过建立各种开发区,使这里很快变为产业层次高、结构门类齐全的发达地区。随着各种产业的不断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渐进有序地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与产业的发展进程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步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中小城镇规模、数量快速扩张。西部地区缺乏区位优势和历史工业基础薄弱。中部地区大多是平原地区,山地丘陵比西部少,耕地面积与劳动力总量所占比例大。所以中部农村劳动力大多仍依赖于土地,外出打工以兼业型为主,虽然中部有些省份是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但真正长年打工者占当地劳动力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量季节性外出务工。 1.2 流动渠道单一,多以外出务工为主从近几年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由于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以外出务工为主,务工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体力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环境条件差,安全保障系数低。务工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而且外出务工的人均收入不高,据2006年7月《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年收入高于3000元的只达到46%,这远不能满足农村家庭的各项支出。外出务工以成年男性为主,妇女数量不大,这也表明一些新兴的家政服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高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直接成本是农民外出务工引起的直接花费,具体包括务工形成的交通费、就业信息费、培训费以及维护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农民工、其子女和老人为了能够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所需要的各种支出,包括高额的食用、住房支出费用、水、燃料、物业管理等费用)。另外,还有二元经济条件下强行收取的各种入门费、如农民进城务工至少需要“六证”:暂住证、就业证、务工证、健康证、消防证、婚育证等,合计每人每年要缴费600—1000元。机会成本是指农民一旦进入城市,必须放弃他们在农村可以得到的种植和养殖等所有收入,所失去的这些收入必然构成其进入城市的机会成本。由于群体差异性,农民本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之间的不同,导致农民在城市常常受到歧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只能干城里人所不愿干的险、脏、累、难的工作,工资拖欠以及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又加上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基本上没有任何维护自己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国研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