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考研真题解析

传播学考研真题解析

传播学考研真题解析
传播学考研真题解析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范大学2003、2007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

2.信息(复旦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2研)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学2003、2005研)

2.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传播学(北京师范大学2003、2007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

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信息(复旦大学2005研;厦门大学2002研)

答:信息是指消除事物中或事物之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的特性有:①信息的共享性;②信息的扩散性;③信息的传递性;

④信息的扩充性;⑤信息的浓缩性;⑥信息的替代性。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北京大学2001研)

答: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传播观。该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自己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为确立唯物主义的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为什么说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妨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1)传播障碍是指阻碍社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包括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管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是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3)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和国家解体。

2.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

答:(1)宣传与传播的含义

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②传播是人类对现实进行的象征性表述,以及这种表述得以成为可能的物质手段和制度条件,它直接表现为信息的社会流动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宣传与传播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2)宣传与传播的相同点

宣传本质上是一个传播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宣传的主要元素与传播一样,包括传者、媒介、信息、受众和效果。

(3)宣传与传播的不同点

传播是一个一般的范畴,它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传递活动,包括新闻、娱乐、告、书刊评论、公关、宣传、演讲等。而宣传则是一个特殊的范畴,它特指那些借助于各种手段来对受众施加一定影响的有目的的一种传播形态,一般强调其政治含义。

三、论述题

1.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浙江大学2003、2005研)

答:(1)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的必要性

①传播学只有和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合才能发展

传播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对于引进这门学科的其他国家来说,传播学是舶来品。但是,引进不是照搬也不是移栽,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引进达到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为我所用的目的。如果传播学不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不在一定的民族土壤上生长出来,不与所在国家传播实践相结合并为其服务,而只是简单地贩卖和照搬,那必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甚至遭到人们的拒绝和反对。

②本土化建设是走向世界的前提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对于中国传播学来说,本土化建设既可以增强其学科个性和民族特点,也可以推进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应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能够解释中国社会的传播现象和传播问题的传播学研究必然会成为国际主流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应采取的做法

①辨证的学习西方传播学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既不是一概排斥西方传播学,也不是照抄照搬西方传播学,它实际上是“迎中有拒、拒中有迎”,即迎新不迎旧,排污不排外,努力把内面和外面

两个世界的优点和精华都收归己用。

②针对中国国情,联系传播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术中吸取营养

只有适应中国的社会特征、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向等条件,才能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才能参与国际传播研究的沟通与交流,取得与国外学者平等对话的地位与权利,并为国际传播学术作出贡献。

2.试述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答:传播学进入中国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来,我国学者在引进和介绍西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著的。下面就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成就、原则和前景进行具体论述

(1)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成就

①确立了以大众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信息社会与市场化经济的需要决定了我国传播学者对传播新技术进行阐释与理解的工具性思路。这一思路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结果是,确立r以研究现代传播媒介对社会影响为主体的传播学研究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影响。

②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得到扩展,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

目前,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经确立了传播对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多重影响,以及传播对建构人的日常生活的多重功能等论题。传播学研究从二元对立到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这种变化,大大扩展了我国传播学者对事物的认识,使研究对象与研究观察开始了由比较单一向多元化、多视角的转变。人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发展传播、传媒教育、健康传播、传播的文化研究、传播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对外传播、媒介素质教育等内容的研究相继展开,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③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有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两种形态。实证研究使我国传播学者对传播的认识建立在现实行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在越来越多地强调实证研究的同时,思辨研

究依旧是我国传播学研究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④学术资源不断丰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举办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明显增多,我国还建立了各种以传播学研究命名的学术网站。可见,“传播学研究在中国”这一概念已经具有了实际意义。

⑤文献资料积累增加

在我国传播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知识的积累与传递方面,从传播学著作的出版量与社会需求来看,传播学研究的文献积累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了大量传播学著作、教材与论文。我国的传播学译著也已进入规模化引进时期,一些有质量的译丛不断问世。此外,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还开展了建设传播学研究数据库的工作。

⑥专业研究队伍形成

随着传播学研究与信息传播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已经建设了一支专研究队伍,并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2005年2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获得批准成立,这标志着我国传播学研究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西方的传播理论,无论是“管理”学派还是“批判”学派,其诞牛的环境与考察的对象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活动,其结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于中国社会。换言之,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西方传播学,并没有为我国提供一套能够分析、考察和解决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中的传播问题的现成理论。我国传播学者对西方传播学理论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认;既要汲取其中具有科学价值的精华,也要对一些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唯心主义的糟粕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批判和借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我国传播学界对西方传播学惟一可取的态度。

②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这是中国传播学者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在已经召开的五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它一直都是一个核心议题。这项工作在传播文化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例如,在已经出版的许多传播学教材中,编者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掘。1990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书专门设有一章论述“中国的传统传播方式及其特点”;1997年,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索。但是,除此之外,我国传播学在本土化、中国化方面还没有重大突破。

③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要使传播学成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科,我国就必须把传播学研究与中国国情、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简言之,我国传播学者应该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状况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来探索中国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课题,包括如何通过理顺我国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社会的、群体的、组织的、人际的现实传播关系,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中国传播学者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3)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前景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要进一步深化传播学基础研究,为传播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要进一步做好国外传播学代表性著作、论文的系统翻译、评介工作,全面了解和批判吸收国外传播研究的成果。一是要系统地译介国外传播学的经典性、代表性论著;二是要

系统地译介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代表论著;三是要系统地译介传播学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成果。

③传播研究要系统、全面。大众传播在一段时问内仍将是我国传播研究的重点。与此同

时,我国还要开展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此外,网络传播将很快成为我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并将根本改变传统新闻与大众传播的面貌,网络传播研究将成为我国亟待研究和建立的传播学新领域。

④要加强对国际传播的研究,为在世界上树立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崭新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做出贡献。良好的国际传播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各国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我国应注重了解和研究国际传播和国际传媒,特别是目前主导国际信息流通和国际舆论的国际传播,根据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制订正确的国际传播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⑤要通过长期的认真研究、批判吸收和自主创造,在解决我国传播实践重大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提出一些重大的、经得起考验的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总之,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仍需中国学者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第二章:人类的传播历史和发展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信息爆炸

2.“信息超载”(信息超载)(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1、2003研)

3.信息高速公路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2.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复旦大学2004研)

3.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信息爆炸

答: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2.“信息超载”(信息超载)(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浙江大学200l、2003研)

答:“信息超载”是指在一个具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当一个人或一个系统接收到太多的信息数据,需要进行意义确定处理时,发生的信息饱和甚至于超载的现象。信息的意义确定是一个过滤过程、把关过程,当信息被传播、被表现时,受者需要对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流进行判断和评价,确定与自己有关、有用的信息,而抛弃与己无关无意义的信息。无意义的信息表现容易造成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影响读者对信息的组织处理。如果接收的信息流量太大、太乱,针对某个受者来说,就会出现信息超载的可能。

3.信息高速公路

答: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总统在1992年发表的国情咨文,倡议者认为,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简述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答:媒介(media)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历史上的每一次媒介变革,都会给现实的媒介发展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传播媒介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受到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为了清楚地描述媒介变革的历史轨迹,可以以重大媒介变革为标志来考察媒介史的不同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媒介至少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而正在发展的媒介态势则是人类正在经历的有史以来最重大、最深刻的第五次变革。具

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媒介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最古老的媒介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语言传播使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更显得重要。虽然此后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媒介和各种各样的设备,但至今身体在传播中的媒介作用依然存在。人类还为扩大身体的传播发明了很多发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如语言、图画、标记、表达深远意义的饰性图案和烽烟、旗鼓等。

(2)文字媒介的诞生

在语言产生后的10多万年的人际交往和生存斗争中,人类的先祖们又学会了把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分离开来并加以保存的技术,这就产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一旦有了简化的书面语言和纸这样便于携带的媒介,信息就能长久地保存和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

(3)印刷媒介革命

印刷媒介革命带来了印刷媒介的普及。教育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书籍出版事业的发展。到16世纪,几乎在所有西欧国家,都建立了大学。宗教改革使得对《圣经》和其他宗教著作的需求量大增。此外,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要求出版越来越多的书籍。活字印刷发明了近200年以后,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纸开始出现。17世纪初,定期出版的报刊首先诞生于德国。之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日报。最早的日报也于1660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办,即《莱比锡新闻》,它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某种意义上,报纸和印刷书籍相比更是一种革新,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的发明。和其他文化传播形式相比,还在于它的个人主义和现实倾向,世俗性和适用性,满足了一个新兴阶级——以城市为基础的商业和专业人员——的需要。它的新奇并不在于它的科学技术或传播方式,而在于时刻变化和在自由的社会政治气候下对各个阶层的影响。

(4)电子媒介——电讯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

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明形成庞大的电讯媒介和电讯产业;电话、电报与无线电的发明创立了电子媒介和电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拉开了20世纪电子时代的帷幕。

①电子媒介——电影的发展。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形式出现在19世纪末,但内容上它并不新鲜,它只不过是将传统的娱乐转移到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上。

②电子媒介——广播的诞生与媒介的国际化。广播的发明首先得益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标准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当代国际广播已发展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的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庞大事业。

③电子媒介——电视时代的开始。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电视是科学发现与传播事业发展的结晶。二战后电视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④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2.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复旦大学2004研)

答:(1)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间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

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人类不断改进技术,并迅速应用于媒介领域,从而不断提高人类控制和传播信息能力。

3.简述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答: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初级信息化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报刊、广播、电视得到高度普及,单一功能的个人媒介和家用媒介日趋多样化,社会信息量的倍增速度骤然加快。

(2)高度信息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①大众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传播时代;②微型计算机普及到家庭;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③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④跨国界传播的日常化;⑤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编码和解码(北京大学2001研;中国人民大学2002研)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学2006研;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3.符号的任意性(深圳大学2005研)

4.讯息(message)(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5.非语言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5、2006研:)

6.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清华大学2007研)

7.传播情境(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8.符号互动(厦门大学2005研)

9.象征性文化(symbolic culture)(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2.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编码和解码(北京大学2001研;中国人民大学2002研)

答:编码和解码是指大众传播中符号与信息相互转化的两个相反的过程。编码(encode) 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译码(decode)是与编码相反的过程,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2.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北京大学2006研;中国人民大学2006研)

答:“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术语。“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3.符号的任意性(深圳大学2005研)

答: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构成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系统。

4.讯息(message)(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研;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答:讯息(message)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汛息,两者之问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这是一个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5.非语言传播(上海交通大学2005、2006研)

答:非语言传播又称“非言语沟通”,是指人类运用非言语符号来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足人际传播的一种基本方式。非语言传播符号可以分为三种形式:①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工整或潦草等等,都是声音语言或文字的伴物;②体态符号(gestur-e)。例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等;③物化、活动化、程序化的符号。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等等。

6.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清华大学2007研)

答: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结构主义学说的开创者,其符号理论促进了符号学科的建立。

索绪尔1857年生于日内瓦,1878年发表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则系统》。1881年他到法国巴黎,在整整十年问他培养了梅耶、格拉蒙等语言学家,建成了法兰西学派。1907年起,他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于191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此书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其影响遍及全世界。

7.传播情境(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

答:传播情境是指传播学中的语境,即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

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8.符号互动(厦门大学2005研)

答:符号互动即象征性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它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既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又反过来体现了社会关系。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者将象征性社会互动称为符号互动,也有的学者称为意义互动。象征性互动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

9. 象征性文化(symbolic culture)(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象征性文化”是指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理解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从而摆脱了自然和生物学意义上的束缚。然而这些象征符体系一旦形成,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能动的力量作用于社会。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答:符号是人们交流意义的基本手段,但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总是很清晰的,有时甚至很模糊。语言符号的暖昧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有些词语包容范围很大,往往不容易分清。例如“水果”一词的范围就很大,从典型的水果到不太典型的水果,往往不易明确划分。一些新语和流行语的意义也具有这种暧昧性。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在某一语境下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是常见的,一个单词或词组、一个句子都可能具有多种意义。除此之外,同音异义词汇的存在,也是造成语言符号之多义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言符号具有暧昧性和多义性,这种暖昧性和多义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境来消除语

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2.为什么说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答:(1)符号化(encoding)是指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decoding)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2)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流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作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表述和理解功能是符号的基本功能之一。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上海大学2002研) 答: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意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将传播过程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的原因如下:

(1)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够相互沟通信息。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换句话说即交换精神内容。但是,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某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我们说,传播的过程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者意义转换为语言、声音、文字或者其他符号的活动。符号解读是指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不仅如此,传播对象对传来的信息作出反应——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

活动过程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这是一个极为广义的概念,在这里,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也就是意义的交流。

综上所述,传播的过程不仅仅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互动双方通过符号或者符号体系来交流或者交流意义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因此,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讨程。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

一、概念题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研)

2.模式(厦门大学2005研)

3.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4.反馈

5.并时反馈(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研)

6.噪音

7.单向传播

8.双向传播

9.前馈

10.循环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二、简答题

1.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北京大学2003研;四川大学2006研)

2.简述马莱兹克模式(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3.请画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清华大学2005研)

4.比较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

究的发展如何。(复旦大学2003研)

三、论述题

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武汉大学2003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研)

考研真题与经典训练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传播者(上海大学2005研)

答: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③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⑧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2.模式(厦门大学2005研)

答:模式是指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①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②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模式的使用是很普遍的。

3.传播模式(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答:传播模式是指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在传播学研究中,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呈现性;②整体性;③超陈性;④启发性;⑤实用性。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常具有以下五种功能:①构造功能;②解释功能;

③引导功能;④简化功能;⑤预示功能。

4.反馈

答: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管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5.并时反馈(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研)

答:并时反馈是指一种与信息传递行为同时发生并为传播者同时接收的反馈。并时反馈的优点在于:传播与反馈之间的时距很短,传播者可以迅速地在大脑中将刚刚进行的活动和刚刚得到的反馈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做出判断,找到症结。

6.噪音

答:噪音原为无线电通信领域的用语,指电波载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物理干扰,在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后,它指在传播过程中对讯息以及传达、反馈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干扰的障碍因素。噪音的概念最早由香农提出,后由德弗勒做了进一步扩展。噪音的存在会使传播的信息发生衰减或失真现象,如电视节目信号播出后发生图像扭曲、声音断续等现象。社会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噪音干扰现象,如虚假、捏造、歪曲的信息等,社会传播中消除噪音干扰的主要做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次数、揭露虚假信息等等。

7.单向传播

答:单向传播指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的传播,即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管道而抵达信宿的单向过程。在单向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只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接受”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纯粹的单向传播是少见的。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都是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但这种双向性和互动性有强弱之分,大众传播由于缺乏反馈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属于一种单项性较强的传播活动。

8.双向传播

答:双向传播指存在着反馈和互动机制的传播活动。在双向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相互

交流和共享信息,保持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人类的传播活动均具有双向性,但这种双向性有强弱之分。对话、打电话或计算机通信等属于双向性较强的传播活动,而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活动的双向性较弱。

9.前馈

答:前馈是指受传者在传播活动发生前对传播媒介的希望与要求,如要求报纸刊登某些方面的内容,希望电视台播放某类节目等。听众点歌,预约电视等,都是在获得受众前馈的基础上开办的节目。获得受众前馈,可以提高传播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对改进传播效果,提高媒介企业的效益有重要意义。

10.循环模式(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于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北京大学2003研;四川大学2006研)

答:(1)德弗勒互动模式的基本内容

德福勒模式是在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传播过程模式,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管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的互动特点。同时,这个模式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德福勒模式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2)德弗勒互动模式的不足

该模式没有超越从过程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事物的运动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

的内部因素,还要受制于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2.简述马莱兹克模式(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答:马莱兹克模式是由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大众传播场就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3.请画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并阐释其含义。(清华大学2005研)

答:图4—8为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的目的是想以保有以前那些简单模式特点——传播双方与外界事物有着密切联系的方式,来达到反映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的效果。

(1)这个模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①x是社会生活中可以被感知、能够为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事物。

②A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传播者。它既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组织来承担。

③C是传播的中介和管道,由媒介组织及其成员承担。他们既可以在数量众多的A中依据自己所设想的受众需要和兴趣选择信息,也可以直接在x中进行这种选择。c为B充当信息选择代理人的角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A。

④B表示受众。他们因生活的需要而必须获取和应用来自c的信息。

⑤f表示反馈。其中fRA是受众B向传播者A发出的反馈,fB。是受众B向媒介组织c 表达的反馈。C作为守门人在选择信息时要受到来自B的反馈的影响。fc。是媒介对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