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沙坪坝区远祖桥小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教学案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1 备课时2015 年 3 月29主备教师肖金蝶教学重点集中识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环节目标时间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引导设计效果与反思

看图激发学习兴趣5

1.聪明的你能把图上的故事将给大家听吗?(指名

说)

1.出示课题:所见。小朋友们,你认识这两个字吗?

这两个字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意思)。

2.所看见的,诗人看见了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吧。

3.课件出示《所见》插图。

试读诗歌,集

中识字。15 1.借助拼音读诗歌,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借

助拼音读三遍。。

2.和生字宝宝打招呼,拼读一遍直呼三遍。

3.请你不出声,在心里读给自己听,看一看是不是

都认识了。(遇到不认识的,想一想,想不起来,

就往下读。)

4.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一字三遍)。

5.请你小声的读给自己听。

6.请你用轻轻的读给你的同桌听。

7,请你不出声,读给自己听(遇到不认识的,请

拼音宝宝帮帮你你)。

8,请小朋友把可爱的词语宝宝读给老师听(一词

读两遍)。

9、请你小声的教一教你的同桌(先:男生读女生

跟读)。

1.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来让我们读读诗歌,看一

看,我们看到的很诗人看到的一样吗?

2.出示生字:所、牧、捕、蝉、闭立,来,

小朋友们,让我们和可爱的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所、牧、捕、蝉、闭、

立,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认识它们吗?

4.认真听讲的小朋友,一定记住了。我们和生字宝宝

成为了好朋友,还有可爱的词语宝宝等着和我们做朋

友哦!小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5.出示词语:牧童、振林樾、立正、蝉鸣、捕捉、闭

口、所以。

6.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来,请你小声的教一教的

同桌。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12 1、用好听的声音读给老师听。

2、听录音,学一学怎样读会更好听。

3、让我们一起用更好听的方式读一读诗歌吧。

4、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小朋友们读书的声音,真好听。来,用你好听的

声音,读一读诗歌给老师听。

2、来,让我们来听一听录音,学一学怎样读才能读

的更好听。

诵。释义:牧童:童,儿童(和小朋友差不多大的孩

子。牧,放牧。放牧的孩子就是牧童。狼来了,

狼来了,这个我们熟悉熟悉的牧童放的是?诗歌

里的牧童放的是?应该是牛。林樾:树林。

5,让我们想着告诉我们的场景,读者句诗。

6,齐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师述大意:

想要捕捉树上在鸣叫的蝉,唱着歌的牧童,忽然

闭上嘴巴不出声了,一点声音也不出的站立在树

下。

7,牧童可真有趣,让我们用欢快的声音再来读读

诗歌吧。

8,闭上眼睛,想象着诗歌里的画面,来背一背诗

歌。3、聪明的你一定学会了。

4、板书:知了。你认识这个词语吗?

来我们一起认识一下知了吧。出示知了图片。知了还有个名字,这首诗已经告诉了我们,聪明的知道了吗?

5.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6.师述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7.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学写“黄”

“童”两个生

字。8 1思考:“黄”和“童”,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3、集体书空并说出笔画顺序,同桌书空。

4、描红并临写。

1出示黄、童。

2,总结: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板书设计 13,古诗两首

所见

知了

1.“环节目标”是“课时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2.“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主要呈现学生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以简明的问

题或要求的形式表述;

3.“教师引导设计”是根据学生活动结果或问题回答,预设教师的引导语言

或追问问题,也可是重要知识、方法的归纳性语言;

4.每节课应有明确的巩固练习和检测练习设计。

5.五年以内(含五年)的老师要备详案。

年级审核签字行政审

核签字

修改

意见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绝句》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绝句》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4分) 1.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________翠柳,一行白鹭________。________。 窗________西岭________,门________东吴________。________。 2. (6分)读拼音,写词语 ①毕竟xī hú________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②接天lián yè________wú qióng________碧,映日hé huā________别样红。 ③窗含xī lǐng________千秋雪,门泊dōng wú________万里船。 3. (3分)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下列词语。 鸣:________ 窗含:________ 泊:________ 4. (6分)按拼音写汉字 juélùliú ________句白________河________ liǔlǐng bó ________树西________停________ 5. (2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_____ 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人工美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 6. (4分)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__ ②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__ ③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 ④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________ 7. (5分)默写古诗 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 ,________ 白鹭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8. (8分)组词 湖________ 莲________ 穷________ 荷________绝________ 含________ 岭________ 吴________

四语上 25.《古诗两首》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 25.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3个汉字“爆”“屠”“符”,理解诗中“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懂得整首诗的大意。 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体会诗所描写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在吟经诵典中引导学生爱上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难点: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情绪或情感的不同。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揭题解题 1.欣赏歌曲《小拜年》。 2.关注歌词:“正月里过新年,亲朋好友真高兴。家家户户来迎接,爆竹响连天。每一

家每一户,贴上一副新对联。”从而初步理解“爆竹”“贴春联”的意思。 3.揭题,读懂诗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那“元日”就是哪一天呢?(提醒:“元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设计意图:解“元”字,旨在让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通过有层次地读,提醒学生每次读书都应有所收获。】 (二)初读古诗,读有节奏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体会其中的节奏。 2.指名读。关注准确、通顺。 3.再指名读。关注停顿、节奏。 4.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一、二、四句末尾一字的读音,指导理解“押韵”,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首要的就是做到通顺、流利,并感受其中的节奏美。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等形式来达成初读的目标。】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融情想象,品读感悟 1.赏读诗中“画” (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人过春节时的哪些画面。 (2)交流共享。 【预设1】“燃爆竹”画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①读一读:这个画面你是从哪一句诗中读到的? ②写一写:识记生字“爆”。关注形声字,指导书写。 说一说: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a.相机理解:“岁”,拓展诗句: 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b.查字典理解“除”。 (3)忆一忆:听爆竹声,说一说:这是的爆竹声。 (4)诵一诵:读诗句,感受喜庆。 【预设2】“饮屠苏”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 (1)说一说,认一认:通过查资料的方法理解“屠苏”,指导识写“屠”字。 (2)想一想: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最新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首 采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古诗两首《村居》《咏柳》

古诗两首《村居》《咏 柳》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村居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读读: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读顺诗句学习生字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古诗两首

20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古诗赏析: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

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 2、师:真棒!一猜就准!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

古诗两首《咏柳》

古诗两首《咏柳》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2分) 1. (8分)把下面的作品、作者和诗文所描写的景色选择搭配起来。 ①《枫桥夜泊》________ ________A.李白E.寒江雪景 ②《山行》________ ________B.张继F.深秋夜景 ③《江雪》________ ________C.杜牧G.瀑布壮景 ④《望庐山瀑布》________ ________D.柳宗元H.深秋山景 2. (3分)写出近义词 遥—________ 生—________ 看—________ 3. (9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日照_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瀑布挂________。 ________直下________尺,________银河________天。 ________。 4. (12分)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此: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 (4分)选择连接下面打比方的句子。 小乌龟缩到壳里________A.像一朵朵梅花

小鸡毛茸茸的________B.像一辆小坦克 小白兔的眼睛________C.像一个黄绒球 小花猫的脚印________D.像亮晶晶的玻璃球 6. (4分)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遥:________ 川:________ 生:________ 疑:________ 7. (4分)(2019·铁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__了。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__。(歇后语) (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8.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望庐山瀑布》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________时写的。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也是他写的。 9. (8分)组词 毡________ 咀________ 袄________ 袍________ 站________ 租________ 妖________ 泡________ 10. (3分)填一填。 悯农(其一) 【唐】李绅 ________粒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草

2、古诗两首 教材简介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写作目的,体会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儿童那种捕碟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师出示小草的图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小草有什么特征?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刘、菊“等10 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有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整节课以朗读古诗为主线:先读准、读通古诗; 再读懂诗意,利用“画一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 思,领会古诗的意境; 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 出来。 【教学过程安排】 一、“赛诗”导入 1. 激发兴趣:老师听说,咱们班有一大批小诗人,今天可要好好赛一赛,看看究竟谁能称得上是小诗人。 ⑴ 开始“赛诗”,评出小诗人。 ⑵ 导入: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大诗人所写的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 学的古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 二、初读古诗 1. 活动板块一: ⑴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⑵ 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2. 活动板块二: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一读两首古诗,注意 正音。 (重点:擎、犹、景、径。)设计意图:很多小朋友在上课前就已经将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仔细一听就会发现很多字都 背错了,所以还是 很有必要让他们借助拼音再读一读,同桌相互查一查,再指名读帮助正音。 二、读画结合,理解古诗 1. 活动板块一: 想一想这两首古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抓住:橙黄橘绿、枫林。) 2. 活动板块二: 找找画画,学习《赠刘景文》。 ⑴ 介绍背景:我国宋朝有位大诗人,名叫苏轼,号东坡居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2doc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的实物投影。2。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3。生字卡片。第一课时(学习《望庐山瀑布》)情境导入,理解诗题1。(投影展示插图)老师以优美的导语,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同时随机讲解“香炉”“庐山”等词语。2。理解诗题,认读生字“庐”“瀑”。(注意“瀑”的读音)3。齐读诗题。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2。结合插图思考:诗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物?3。伙伴之间交流,老师随机点拨。4。组织交流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结合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紫烟”“遥看”“飞流直下”等词语。5。老师小结:诗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了一种想象──这飞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学生齐读后两行诗句)6。指导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让学生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练习背诵,可同桌之间互相背。巩固生字出示“庐”“瀑”“炉”“疑”,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情况,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学写生字1。出示下列要求会写的字:炉、银、烟、流。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老师点拨。3。重点指导“流”字。(提示:“流”右边的上半部分与“云”的区别,右下部分三笔之间的间距要匀称)4。学生先观察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学习《绝句》)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望庐山瀑布》。2。填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说说诗人杜甫。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读准字音,再读正确、读通这首诗。2。同桌互读。3。指名朗读,齐读,注音纠正读错的字音。(如“行”不读xíng;“泊”不读pò)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天上飞的白鹭,山上的积雪,江面上的船)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板书:黄鹂白鹭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结合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

古诗两首《咏柳》

1、古话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 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青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白读课文、白学生字 1. 利用拼音白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 2.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 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⑶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 白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莺:风筝。 (2)拂堤柳醉春烟: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 .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 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 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 练习背诵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草

《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并会写“枯、荣”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昨天的课文中学到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吗? 在你的眼里草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草》 三、诗歌加插图,学习诗歌 1.出示诗歌; 看来这首诗对同学们而言是耳熟能详呢?那么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吗?能产生问题的人才是会思考的人! 看来大家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感觉到有点困难的!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大家别着急! 2.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

词语?预测生: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校原(可能与“园”的组词相混,相机解释:“原”是指广阔的没有遮挡的;“园”则是人工围建的) 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刚才那么多词语中的哪个? ――草原!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插图回答。 预测: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强调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预测:我今年8岁了。 大家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你们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课文5古诗两首

课文5古诗两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wuhm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2021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古诗两首《草》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 不息。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都和春天有关,第二课《草》这篇课文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学习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小草虽然平凡但是生命力极其顽强,从而能够从内心去欣赏和学习小草的顽强精神。所以我的导入从单元主题“春天”入手,并从上节课《找春天》中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引出“草”这个课题,并且让孩子们说出“草”的特点。最后本课的生字只有“枯”和“荣”这一组反义词,要读准字音非常简单。所以,我直接让孩子们通过同桌合作的方式解决字音。我听过很多古诗的教学课堂,模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这一次我想做一个小尝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古诗的学习。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诗意,遇到不会的意思,就把问题提出来,老师书写在黑板之上,最后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汇总到全班一起,把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自己解决出来。这也是整个课堂最大的亮点。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表演感悟的环节,让孩子来演一演小草,深刻地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 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的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0.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 古诗两首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 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 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②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补充要求: 1.观察课本插 图,图文对 照,揣摩诗 意。 2.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大 意。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文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刘、菊“等10 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有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整节课以朗读古诗为主线:先读准、读通古诗; 再读懂诗意,利用“画一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领会古诗的意境; 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安排】 一、“赛诗”导入 1. 激发兴趣:老师听说,咱们班有一大批小诗人,今天可要好好赛一赛,看看究竟谁能称得上是小诗人。 ⑴ 开始“赛诗”,评出小诗人。 ⑵ 导入: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大诗人所写的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

的古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 二、初读古诗 1. 活动板块一: ⑴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⑵ 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2. 活动板块二: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一读两首古诗,注意正 音。 (重点:擎、犹、景、径。)设计意图:很多小朋友在上课前就已经将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是仔细一听就会发现很多字都背错 了,所以还是 很有必要让他们借助拼音再读一读,同桌相互查一查,再指名读帮助正音。 二、读画结合,理解古诗 1. 活动板块一: 想一想这两首古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抓住:橙黄橘绿、枫林。) 2. 活动板块二: 找找画画,学习《赠刘景文》。 ⑴ 介绍背景:我国宋朝有位大诗人,名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的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凤梅执教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7课古诗两首(最新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17课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 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视频《瀑布》,教学课件《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 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视频,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瀑布》,设疑,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唐代大诗人李白是怎么样来写瀑布的。 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 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播放教学课件中“课文诵读”部分,学生听读课文。

4、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 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 的光彩。 生:产生。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 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