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

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或者简化开设,或者是静态化教学,这都极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公共课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存在静态封闭的痼疾,其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教材个性不明显,考核方式没有本质的突破。为此,必须改革公共课的教学,实施动态教学,打破千校一面及各个专业同一的状态,开发有特色的公共课;打破同一性的静态化的教学态势,进行动态教学姿态的改革;随着专业课的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不断创新。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再次重申一个原则: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感受能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2005年举行的“正规教育中共同价值观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应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科学,而且需要智慧;不仅需要技术,而且需要精神;不仅需要经济,而且需要人文。新时期和未来职业教育已不再以实现政治目的或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而应逐渐转向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它不仅关注人的分析、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而且更要关注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个性。。所以,高职人才的培养不能一味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把高素质、高技能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而高职公共课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目前,高职公共课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公共课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建构一种动态的教学形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一、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构的必要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是由各教学系部和专业教研室安排,公共课处于“被安排”的状态,以至于高职院校的有些技能型专业过于“自我”,存在忽略“人文”强调“物化”的倾向,即偏于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教学。诚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要传授职业知识、训练职业能力,但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也必不可少。高职只有重视公共课教学,才能使其培养的学生既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

高职公共课“被安排”的状态所导致的课程体系的褊狭必然会导致其精神品质的矮化。高职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强调“工学结合”的“技术训练”,如果这样,长此以往,高职就会沦落为培养制造型人才的摇篮,“最好的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高超的技艺获得的是高超的境界”。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课进行动态建设,使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成为有思想、有文化品位的创造型人才。

高职教育从逻辑层面上分析,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具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体的个性化功能,即培养具有独立健全人格、个性、兴趣、才能的独特、差异发展的个体;第二,个体的社会化功能,即培养具有沟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促使个体社会政治化、身份社会化、文化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的功能。”。这种职业教育固有的功能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公共课教学,并且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学生个体发展和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公共课程,摒弃那些静态固化的课程和课程内容。

教育专家徐国庆曾针对职业院校轻视文化课的现象尖锐地指出:“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忽视对学生心智的开发就不成为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挖掘人的潜力,启发人的心智,形成人的智慧。如果教育被扭曲为简单的技能练习,那就与动物训练无异。”同时,他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指出:“工作过程不仅仅是个操作过程,它首先是一个社会过程;职业教育不仅仅要培养个体的工作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

“如果我们将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就业教育,则教师为学生的就业而教,课程为就业而设;如果人们通过其他途径同样能够就业,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依据。虽然接受职业教育能让学生顺利就业这没有错,如果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就业,未免过于功利。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必须让学生毕业后学会或掌握一技之长,这是第一位的;二是还应该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品位,比较丰富精神世界的人。”“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受过职业教育的人,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二、高职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职公共课教学存在静态封闭的痼疾。社会需要人才具有的能力包括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生、事业生涯设计的远景规划能力等。

但高职学生在这些方面却有所欠缺,这反映了高职公共课在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方面存在静态封闭的痼疾,因此,公共课亟待建构一种与社会发展同步或超前的动态教学模式。

2.高职公共课的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教材个性不明显。目前,许多高职公共课的课程模块、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还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难以突出个性。没有精细地用动态思维考虑不同专业或专业群对各门公共课的不同要求及学生的特点、现状、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根据高职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及学生的接受特性,公共课“同时承担着双重功能,一方面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提供支持”。由此,公共课“由两个基本模块组成,基础模块与应用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主要为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服务,基础模块各专业的学生相同……应用模块主要为专业课学习服务,因专业不同而不同。”但事实上,这种动态的区分度在高职公共课的课程标准、教材等方面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来。

3.高职公共课考核方式没有本质的突破。公共课考核往往只在形式上做了些变革,但还是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同的公共课考核方式也趋同,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考核,同时,对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也难以做到细化的分层分类考核。高职公共课应尝试多样化的动态性的课程考核方式,做到过程考核和终极考试(或考查)相结合,可以采取设计策划报告、书面答卷、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创新考核方式。构建高职公共课文化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实践创新精神和能力、组织活动表现、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

三、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构的对策

目前,高职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无论是一个学校中的各个专业之间还是各个学校之间基本都处于同一化的状态,这极不利于高职人才个性化的培养。建构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打破千校一面及各个专业同一的状态,开发有特色的公共课。高职院校应开发结合国家要求、地方特征、学校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差异的公共课。如江门职业技术

学院开设了结合侨乡爱国爱乡的道德修养教育课“侨乡精神今昔”;结合地方特征开设了“江门侨乡文化研究”课;根据珠三角产业快速升级开设了“珠三角创新创业教育”课等。

2.打破同一性的静态化的公共课教学态势,进行动态教学姿态的改革。这其中涉及公共课应怎样呼应专业课并深度融合专业课,怎样在专业人才培养上与专业课形成合力;公共课不仅是要走进课本,还要考虑怎样带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怎样使公共课课内、课外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课程教学方式也要改革,静态、抽象地学习知识是导致学生知识多而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3.随着专业课的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应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度,学生学习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吻合度的“三度”原则。解构观的转变。尽量将必要的知识教学与学生将面临的职业活动,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及环境作适度适时地调整,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同步发展,体现“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价值观。

4.高职公共课不仅要不断创新,并且要把创新课程作为公共课开发的重中之重。人的素质包括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艺术审美五个方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传统工业社会的结构正在变革,专业和职业并非终身对应,个人的职业身份正在不断模糊,学习相关专业的人转工、转行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机构、组织也时常处于变化之中,市场、科技风云变幻,创意创新迭出。一个人一生奉献一个行业或机构可能性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自雇、创业、个体、中小企业的形态进行着他们的职业生活。机构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而创业的机会在不断增加。高职教育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营造创业的教育教学氛围,构建创业的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将来能自己制造工作机会。

有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为20%,在我国范围内为10%。而在广东省,这一数字仅为1%。这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方式和对师生的评价体系依然缺乏创新创业的因素,甚至抱残守缺。本该开设的或用创新方式开设的课程缺位,相应的师资匮乏。而英国的大学生却很热衷于创业,其重要原因在于多数学生接受过相关的创业教育,他们对创业并不陌生,对创业也没有太多的畏惧。其实,高职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创业所需要的相应性格特质和能力都可

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在公共课进行创新的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其他课程的创新教学元素和创新课程的开发。在创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类公共课的同时,其他课程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总之,高职公共课的教学要设计成职业岗位性和专业性的任务,其组织规律要与学生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结合起来,使其具有职业特色浓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成长、文化素质提高,并可实施的动态品性,使公共课的教学形态实现从“教师讲”到“学生说或做”的根本转变。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及平台建设方案V1.0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3) 1.1建立本方案的背景 (3) 1.2制定本方案的目标 (3) 1.3制定本方案的意义 (4) 1.4制定本方案的过程 (4) 1.5本方案的适用范围 (5) 第二部分教育资源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5) 2.1 教育资源类型 (5) 2.1.1 媒体素材 (5) 2.1.2 试题库 (5) 2.1.3 试卷 (5) 2.1.4 课件与网络课件 (5) 2.1.5 案例 (5) 2.1.6 文献资料 (6) 2.1.7 网络课程 (6) 2.1.8 常见问题解答 (6) 2.1.9 资源目录索引 (6) 2.2 教育资源的技术要求 (6) 2.3 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 (7) 2.3.1 必须的数据元素 (7) 2.3.2 可选的数据元素 (8) 2.4 专业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 (8) 第三部分建设方案 (10) 3.1 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 (10) 3.2 功能模块列表与用户角色 (11) 3.3 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规范 (13) 3.3.1 专业资源库建设原则 (13) 3.3.2 运行环境要求 (13) 3.3.3 专业资源建设内容 (14) 3.3.4 专业资源库功能要求 (15) 3.3.5 性能要求 (18) 3.4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规范 (19) 3.4.1. 运行环境要求 (19) 3.4.2.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内容 (19) 3.4.3. 网络学习平台功能要求 (19) 3.4.4. 性能要求 (21) 3.5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规范 (21) 3.5.1. 运行环境要求 (21) 3.5.2.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内容 (21) 3.5.3. 课程展示功能要求 (22) 3.5.4. 性能要求 (23) 3.6 专业资源库开放访问接口规范 (23) 3.6.1. 专业资源库提供接口场景说明 (23)

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Refl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Tea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O Xianghu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Guangdong *****) Abstract A lot of advanced talents are demanded in today"s fast-developing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ch does own duty independently ,is unfavorabl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To adopt the teaching group"s mode to organize 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train objective of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group from educational idea,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the platform, academic research of build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s; Chongka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team 长期以来,高校过分倚重教师个人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忽视了教学团队的作用。就高校教育教学而言,从课程大纲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等都需要教师间的协同合作,各负其责的单干模式很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深入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前过度扩招为特征的外延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致力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中,明确提出将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并结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就如何确定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学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08〕22号)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建立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教学团队体系,形成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团队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专兼结合的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团队规模适度,一般由8~15名成员组成,成员职称、年龄、学缘结构

合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原则上不少于2人;教学团队成员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 第四条带头人。每个教学团队设臵团队带头人1名。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副高级或以上职称,致力于本团队建设,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 (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熟悉本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改革意识强,目标明确。 (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指导本团队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四)具有本专业(课程)领域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 (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得者。 2.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负责人/主讲教师。 3.校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负责人。 4.校级及以上教研项目主持人。 第五条成员。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简称资源库)建设是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优化项目组织,规范基本要求,提升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制订本指南。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的要求,国家级资源库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组建一流团队、汇聚一流资源、提供一流服务,为全国相同(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资源。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范围和形式;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功能定位 资源库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资源库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思路 资源库建构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逻辑,强化应用功能和共享机制设计。资源布局与运行平台功能的一体化设计是资源库建设的前提,应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为目标,根据专业领域特点,对知识结构、资源属性和运行平台功能等进行整体设计;成套规范的课程是资源库建设的重点,要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代表本专业最高水平的整套专业核心课程(用户使用过程中新搭建的课程可作为资源库运行过程中的新生资源,但不作为资源库必须具备的“结构化课程”);体现信息技术优势的小颗粒资源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库内资源要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设计成较小的学习单元,颗粒化存储,便于检索和组课。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我校自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规范化管理,扎实办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不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在继续贯彻原有教学管理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训练及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教师的创新精神,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范围及政策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以点带面”的原则,首先拿出几门课程进行改革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最终全面铺开。本次参与课程改革的科目为《实用英语》、《经济数学》、《财务会计》、《数据库》四门课程,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申报。 三、内容及要求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教案规范和课堂教学过程规范两个部分。 (一)教案规范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1、课程教案基本要素 (1)授课时间 (2)授课方式 (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5)教学重点及难点 (6)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步骤 (7)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8)课后小结 (9)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2、教案基本要素说明

(1)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备课中应考虑“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整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学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注:教学手段含:板书设计及教具、图表、幻灯和录像、计算机、投影仪等的使用)。 (5)课后小结: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在这五个因素中,教学内容进程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3、要求及格式 教案分为教案封面、教案首页、教案要求书写规范,基本要素齐全,具体格式请参见附表1(请认真按照填表要求填写),另附教案检查考核标准,见附表2 附表1说明: 第一张表为教案合订本的封面。 第二张表为教案合订本首页,请参照大纲编写,放在教案合订本第二页。 第三张表按每2课时编写,此表可按授课内容增加页数。 (二)课堂教学过程规范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除理论课教学外,还含实验课、实训课等 1、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理论阐述准确。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正确、概念清楚、重点突出、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团队建设}加强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团队建设)加强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探 索

加强大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安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王志曲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应有之义。其中,教学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真正使教学领域发生新的变化,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关键壹环就是加强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当下研究如何利用教学团队这壹有效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壹、教学团队的内涵和功能 (壹)教学团队的内涵 “团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壹个概念。较早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它是企业内部的壹种组织运作模式,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愿景、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团队运作的理念于于培育共同的信念和协作精神。实践证明,团队运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产生1+1>2的智慧增值效应。当前于我国高校中出现了围绕教学而组建的“教学团队”,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重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涵,围绕共同愿景,由知识技能互补且 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员所组成的互动系统。它是壹个动态的、持续多阶段的发展过程,需要学校、院系、

教师等多主体共同努力推进的系统工程。 (二)教学团队的主要功能 教学团队是壹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实践,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教学团队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第壹,有利于克服传统育人模式的弊端,发挥团队教育的优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每门独立课程为基础,壹壹对应,各负其责。于这种情形下,壹个人的能力就成了影响这门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但随着专业、课程之间不断交叉,联系日益加强,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育人方式不仅于客观上导致学生知识连接上的困难,而且也很难适应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团队则把不同智慧、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教师凝聚于壹起,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能够有效地达到优势互补,促进课程系统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教育力量,从整体上提高育人效果。 第二,有利于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军,他们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培养和引领。教学团队,壹方面能够为年轻教师提供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另壹方面能够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使他们能够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壹般来说,教学团队遴选出来的带头人均是该专业或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学术带头人,他们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这样利用他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 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 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 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 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 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 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 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 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 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 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 质量。 4.规划、 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 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 81%;博士 11 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 52%;硕士 6 人。 其中 50 岁以上 3 人,占 14% ;40-50 岁 12 人,占 57% ,40 岁以下 6 人,占 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第一部分整体功能结构 (3) 第二部分课程资源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5) 2.1 课程资源类型 (5) 2.1.1 媒体素材 (5) 2.1.3 课件与网络课件 (5) 2.1.4 案例 (5) 2.1.5 文献资料 (5) 2.1.6 网络课程 (5) 2.1.7 常见问题解答 (5) 2.1.8 资源目录索引 (5) 2.2 课程资源的技术要求 (5) 2.3 专业教学资源的分类体系 (6) 2.4 网站视图的版块 (8) 2.5 PC端界面需求参考图 (8) 2.5.1资源平台首页参考图 (8) 2.5.2个人学习平台页面参考图 (8) 第三部分 (10) 3.1 功能模块列表与用户角色 (10) 3.2 专业资源库的建设需求 (11)

3.2.1 专业资源库建设原则 (11) 3.2.2 运行环境要求 (12) 3.2.3 专业资源建设内容 (12) 3.2.4 专业资源库功能要求 (14) 3.2.5 性能要求 (16) 3.3 个人学习平台的建设需求 (16) 3.3.1. 运行环境要求 (16) 3.3.2. 个人学习平台建设内容 (17) 3.3.3. 个人学习平台功能要求 (17) 3.3.4. 性能要求 (18) 3.4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需求 (18) 3.4.1. 运行环境要求 (18) 3.4.2. 课程展示平台建设内容 (18) 3.4.3. 课程展示功能要求 (19) 3.4.4. 性能要求 (20) 3.5 专业资源库开放访问接口需求 (20) 第一部分整体功能结构 1.1本附件的适用范围 本附件适用于我院教学资源库硬件环境和平台软件搭建、资源库和个人学习平台和专业课程建设工作。

备课组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年级备课组的建设 高二化学备课组王兆敏 近几年来,我们博兴二中实行以年级部为主的管理模式,实行年级部负责制,备课组是年级的组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备课组建设,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理顺关系,备课组建设成“教研共同体” 集体备课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不能仅靠年级部的行政管理,更要靠专业引领。年级部主要为集体备课活动提供保障,解决落实上的困难,要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业务指导、评价和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备课组学科教学质量的捆绑式考核,淡化竞争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把备课组建设成“和谐、竞争、合作”的教研共同体。 二、整体规划,备课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科研型组织”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研型教师,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也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不仅仅是教育科学的学习者和应用者,完全可能也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发展学校的教育科研,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学者型的教育专家,更需要大批的教研骨干和科研型教师。 备课组长应该是学校的学科领军人物,不能仅仅瞄准高考,就教学抓教学,要从课题研究、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教研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几方面做出三年长期规划,明确三年内备课组应实现的具体目标与工作思路,并指导成员制定出三年教师个体发展规划。 备课组建设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以激活和培育教师的研究意识为核心,以建构对话、合作、反思、慎思的教研组文化为途径。把“学习化”作为教师管理的强化手段,以“反思、互动、共享”为核心理念,开展“课题引领,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研训结合”的研训一体活动,引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做智慧型教师,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做高效型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做学者型教师”,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大批具有教育科研素养的智慧型教师,从而把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科研型组织”,用三到五年建设一个优势学科、品牌学科。 三、创新活动机制,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积极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合作设计——课堂观察——修改方案——反思研讨”的主题教研,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以全员参与、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活动,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活动机制,实现教师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性。 四、加强备课组组长队伍建设 备课组组长是团队组织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也是团队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组长的人格魅力、工作作风和丰富的学识、敏锐的判断力都会对教研、备课组产生较大的影响。要让那些勤于学习,勤于修身的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组长。 要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让他们在本学科人员调配、考核及经费支配等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力。其次,要切实提高备课组长的待遇,给予备课组一定的活动经费。最为关键的是要为备课组组长搭建发展的“平台”。同时要加大对备课组组长及后备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形成学科优秀人才成长梯队。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职业性定位课程目标,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从工作过程出发定位资源内容,建设思路如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目标与标准(从职业性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以开发整体技能架构为基础,梳理资源建设脉络(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使其为达到课程目标服务,并保持职业技能的延续性);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分解组织资源内容(从工作过程出发,使资源服务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以满足分阶段学习);通过优化、整合、改造、拓展等资源建设方法,分解、拆分实际项目,构造课程学习资源(校企合作,贴近实战,通过优化法、整合法、改造法、拓展法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构造),建设立体化(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基本技能层次、提高技能层次)、多介质(纸质教材、网络、光盘),可进化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成为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训,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整套资源体系。 二、建设内容 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项目资源库、核心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所有资源的建设都围绕企业需求和实战项目展开。 (一)、专业资源库建设 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认证资源、教师资源。其中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及规范等。教师资源除专任教师信息外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信息。专业认证资源主要满足在校学生、在职人员、社会人员上岗培训以

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实现研究

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实现研究 在高职中,视频资源属于教学资源中的一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虽然会对高职教学起到极大的帮助,但是其建设和共享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值得广大高职教育者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高职学校的视频资源建设和视频资源共享两部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从而分析实现高职视频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可行办法。 一、高职院校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 (一)利用现有视频进行 在建设视频教学资源库时,老师可以依据高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选用电视台现有的视频,并利用高端的数字技术对模拟信号进行转录,变为数字信号。在转录之后要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将视频变为资源库可以使用的格式形式,并传送到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可以选择直播录制视频软件,将视频录制下来并加入资源库,使用者可随时下载或观看。在进行教学时,按照教学设计播放辅助教学。 (二)制作视频 (1)使用一台设备拍摄再进行后期编辑 在拍摄对象是物体或因拍摄场地环境影响,多会运用这种视频制作方式。在对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一体化教室进行拍摄录制时,一般在上课时老师不可能固定在一个位置,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会不停的进行走动。此外制作这种视频主要是为了演示具体的操作流程,因此镜头一般都会对准实验设备进行拍摄,操作场景转变频率较大,一些镜头需要反复多次才可以录制成功。因此一般在录制这种视频时,会提前对每一步操作都需要详细的设计,并反复试验调整最佳拍摄角度,采用一台设备进行拍摄,在拍摄结束之后再利用非线性编辑方式进行后期制作。当拍摄对象是物体时,也是运用同样的方式,拍摄结束后期再配音编辑合成。 (2)使用多台设备进行拍摄视频一气呵成 一般像录制专题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这种拍摄主角移动频率较小或几乎固定不动的视频时,多会采用多台设备同时拍摄的方式,且这种方式可以一次合成,省时省力。一般在这种视频的录制时,基本会采集演讲教师、听讲学生以及演讲课件三种信号。采用多台设备同时对这三种信号进行拍摄,并利用视频切换台或自动录播软件将信号“化三为一”,呈现单、双或多画面的视频影像,录制完成后并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只需添加片头片尾便可。目前高职学校在制作视频时,一般多会采用这种形式制作视频。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教好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团队是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能够增进学校各方面的协作和整体能力,极大地提高组织效率。就高校教学而言,教学打算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单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治理中有打算、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体会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市场营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功体会之一是拥有一支团结奋进、高水平的教学团队,17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12人,其中45周岁以下10名,高级职称教师超过70%,博士生导师3名,不仅水平高,而且年龄结构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弘扬传统教学理念,确立创新性新思维,关注学科前沿。团队各成员有明确的研究领域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他们用心于某一领域专业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取得专门好的成效。2005年前后,上海市为了提高各高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曾发起了一项“高地运动”教学改革项目,有许多学校就利用此赞助经费高薪聘请一名高水平的专家,以此来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及本专业相关方面的进展。由此可见,教学团体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 但要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并非易事,需要在完善各项治理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这次学习引发的启发,结合平常的实际情形,进行了相关的摸索。 1、正确处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术团队建设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是高校生存与进展不可分割的“两翼”。但近年来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没有真正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事实上,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学校生存与进展的全然,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教学团队建设放在学校进展的首位,按教学规律建设和治理教学团队,按科研规律建设和治理学术团队,建立健全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相对独立的治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统筹规划,使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推动学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提高。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教学团队是开展教学建设、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目标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开发、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实际教学和相关建设工作,培育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良好合作精神,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人员组合。 一、建设内容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促进提高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为主要任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人员结构。突出团队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学人员梯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2.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

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完整、有效、常规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追求优秀的教学效果。 3.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研发和课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争取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成果。 4.教学与学术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把教研和教改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并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能力的转化。 二、申报条件 申报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教学组织,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已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和明显优势。要具备以下条件: 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组织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形成,成员在5人以上(含5人),相对稳定;工作目标明确、统一,协作氛围好,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 教学团队申报主体应是以某一教学组织内(如系、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等)承担某一课程(群)或专业主干系列课程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能的相关全体人员的组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整体优势突显。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以推进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探索有利于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职教学团队建设机制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加快课程改革,推行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其关键就是要建设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互相协作的教学团队。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是团队的本质特征。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以推进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目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探索有利于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内涵与特征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1993年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史密斯对团队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们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教学团队是以专业或课程为载体,以专业或课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57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鉴定, 2007.1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子课题鉴 定, 2007.12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8.1-2009.12(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07.12-2009.12(73 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

教学资源库建设

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 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电梯安装与维修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项目主持人 申报日期 2012年7月 28日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住宅房地产、商业地产、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电梯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率近20%,目前中国大陆的电梯整机的生产量和在用电梯的数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电梯行业集中了全球知名品牌企业,具备全球最强的生产能力,电梯产量超过全球的一半,已经成为了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形成了从电梯产品研发、制造、营销、工程安装、监督检测、维修保养、零部件供应、物流配送等的全产业链。从2009年起,中国新增电梯产量每年超过30万台,2012年全国电梯产销量相比2011年增长15%左右。 国内电梯行业聚集效应明显,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目前中国电梯产业北方区域较之华东和华南区域在数量和发展速度上均不占优势,但天津却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电梯产业得到很好的培育和发展,并且在规模和实力上丝毫不逊色于南方企业。集聚了以美国奥的斯电梯、日本日立等为龙头的一批世界知名电梯整梯生产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根据2013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目标任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仍然是必须紧紧把握的重大发展机遇,要继续发挥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狠抓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加快建成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根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电梯产业已经列入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随着电梯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电梯作为国家纳入特种设备管理的设施,从生产制造到安装维修保养,都需要有严格从业人员资质的专业人员。根据统计,国内电梯制造、安装、改装、维修保养等企业的专业人才缺口每年逾三万人。以电梯维修保养行业为例,目前中国在用电梯的数量已经达到160万台,按正常保养工作量测算,一个维保人员每月能保养电梯最多20台(不含维修),仅全国的在用电梯就需要8万名有资质的专业人员,但国内目前有资质的维保人员不到5万人,而且每年还有30万台电梯的新增产量需要专业人员去安装维保。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出现了1个维保人员每月负责60台电梯的超负荷案例。 以天津电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为例,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2012年度需要120人从事电梯维保工作,蒂森克虏伯电梯天津分公司需要100人,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天津)需要100人。京津冀地区的电梯企业2012年存在2000人以上的人才缺口。我校电梯专业顺应电梯行业发展需求,通过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能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扩大培养规模,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以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课堂教学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授课方法上,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主体,即使是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今天,有的课程也是多媒体课件一幅幅文字的电子黑板代替了粉笔黑板,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力发展。最终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下降。

2.教学对象研究不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研究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中的低分段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才来高职院校学习,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失去了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上睡觉、课桌下玩手机,玩电子游戏,迟到早退,缺课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把握不透。有的教师对实际岗位的工作情形不熟悉,不知道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有的从实际工作中来的教师对理论不熟悉,害怕讲错,往往照本宣科。有的老师对教学内容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完全弄清,课堂教学只能读书。有的年轻教师大多对教材内容不甚熟悉,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而脱离教材,致使教学内容经常游离于教材之外,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好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以人为本,确立高职课堂教学主体化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