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节结核性腹膜炎

第四节结核性腹膜炎

第四节结核性腹膜炎
第四节结核性腹膜炎

第四节结核性腹膜炎

【概述】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和女性生殖器官结核为常见原发灶。多见于青年人。感染途径以直接蔓延,淋巴和血行播散为主。根据病理解剖特点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或者混合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不同而异。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常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和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与腹泻,少数可以无症状或急性起病。

⒈渗出型:除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外,常出现腹痛和腹胀。查体腹部膨隆,全腹轻压痛。腹腔积液征阳性。大量腹腔积液可以出现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浮肿。

⒉粘连型:除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外,腹痛明显,当出现肠梗阻则呈阵发性绞痛。查体:慢性消耗病容,贫血貌,腹部呈舟状,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触及包块和揉面感,有轻微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并可闻及气过水声。

⒊干酪型: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有严重毒血症。查体多呈急性重病容,显著贫血貌、消瘦,腹部触及包块和揉面感,压痛明显。可以出现肠梗阻、化脓性腹膜炎、腹壁瘘和肠瘘。

【诊断要点】

⒈患者多为青壮年,尤其是女性。

⒉有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

⒊发热同时伴有乏力、纳差、消瘦和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⒋腹壁柔韧,伴或不伴有腹腔积液、腹部肿块等。

⒌B超或CT检查有腹腔积液征象和其他结核性腹膜炎的相关征象。B超可见腹腔积液、腹膜回声增厚、出现粘连性含气性肿块、肠袢粘连等;X线检查可发现全腹密度增高、肠管分离、肠壁增厚、肠粘连、肠结核、钙化淋巴结或肠梗阻等征象。

⒍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和血红细胞沉降率: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细胞沉降率多增快。继发感染或结核病播散时外周血白细胞可以增高。

(2)腹腔积液检查:多为黄色渗出液,少数混浊或浆液血性。比重常高于1.018,蛋白定量30~50g/L,白细胞计数>0.2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

(3)腹腔积液Xpert MTB/RIF检测法具有重要价值。

(4)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

(5)腹腔积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

(6)血清和腹腔积液抗结核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参考指标。

(7)血清和腹腔积液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检测阳性对协助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8)腹腔积液浓缩涂片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较低,少数也可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腹腔积液培养和动物接种可明显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

7.B超引导下腹膜活检可明显提高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和包裹性腹膜炎的诊断率。

8.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可作为诊断参考指标。

9.腹腔镜检查:对诊断有困难的渗出性腹膜炎具有确诊价值。

10.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结核性腹膜炎要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腹腔积液相鉴别,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重度营养不良引起的腹腔积液和癌性腹膜炎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需与肠套叠、肠扭转和蛔虫性肠梗阻鉴别。因干酪坏死破溃而引起的急性腹膜炎,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

【治疗原则和方案】

⒈全身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的病人应给予输液,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电解质。有肠梗阻征象者应给于流质饮食,症状不缓解应禁食和胃肠减压。

⒉抗结核治疗:联合使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药物,疗程需>12个月,抗结核药物应用的原则和方案见第三章“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⒊对症处理:腹腔积液过多和发展过快时,可腹腔穿刺抽腹腔积液或腹部置管放腹腔积液。适当放液后,腹腔内可以注入异烟肼100~200mg和地塞米松

5mg。

⒋激素的应用:对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或伴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病人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提高疗效。激素用量:醋酸泼尼松,成人30~40mg/d口服,逐渐减量总疗程4~6周。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肠结核、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趋于化脓或干酪性结核性腹膜炎一般不主张用激素。

⒌手术治疗:应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手术方式,主要的适应证是:保守治疗无效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腔淋巴结核破溃形成急性腹膜炎或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形成的肠瘘;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未定;与急腹症或腹腔肿瘤鉴别有困难者可剖腹探查。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13T15:23:08.5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广英[导读] .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多见,亦可有肠瘘,多见于干酪型病人,可同时有腹腔脓肿 杨广英(黑龙江省林口县古城镇卫生防保站 157600) 【中图分类号】R6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103-02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治疗 临床表现 1.症状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以盗汗、乏力、体重下降、食欲缺乏,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60%~80%的病人有腹痛症状,慢性腹痛多见,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多为隐痛或钝痛,当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时,有阵发性绞痛。肠功能紊乱时,腹泻多见,如果合并肠梗阻或干酪型并发肠瘘,腹泻可加重。部分病人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要表现。 2.体征腹壁可出现局部膨隆,多为腹膜粘连严重时,并可见肠蠕动波;大量腹水时,可见全腹明显膨隆,腹壁发亮。触诊腹壁柔韧感,少数压痛严重,且有反跳痛,常见于干酪性结核性腹膜炎;扪及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多位于脐周,其大小不一,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边缘不整,活动度小,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积聚而成,包裹性积液也可形成腹块。合并中等量腹水的病人叩诊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后期有营养不良,可出现消瘦、水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等体征,肝大亦不少见。另外可出现肠外结核及并发症的相应体征。 3.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多见,亦可有肠瘘,多见于干酪型病人,可同时有腹腔脓肿形成。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①对任何不能解释的渗出性腹水;青壮年病人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和(或)腹部包块和(或)腹壁柔韧感。③腹水为渗出液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 ④X线胃肠钡剂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PPD试验呈强阳性。⑥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⑦不典型病例,对于主要有游离腹水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若广泛腹膜粘连者,腹腔镜检查属禁忌,需结合B超、CT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⑧对诊断困难而有手术指征者需剖腹探查明确。 2.鉴别诊断 (1)以腹水为主要表现:①腹腔恶性肿瘤。如腹膜转移瘤(多以肝、胰、胃肠道及卵巢癌肿常见)、腹膜间皮瘤、恶性淋巴瘤等。结核性腹膜炎与腹腔肿瘤鉴别有困难者,腹腔镜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②肝硬化腹水。③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缩窄性心包炎、Budd- Chiari综合征、梅格斯综合征等。 (2)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与腹部肿瘤及克罗恩(Crohn)病等鉴别。 (3)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而腹部症状体征不明显,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 (4)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强调注意询问结核病史、寻找腹膜外结核病灶、分析有否结核毒血症等。 治疗 1.休息和营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对于腹痛、腹胀等症状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肺结核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对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于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病人可能会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 4.手术治疗 转院要求 无特殊情况无需转院治疗。 预防及病人教育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许成群.膈下逐瘀汤治疗慢性结肠炎2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包嘉辉;高如珍;张忠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粘连型腹膜炎并肠梗阻540例临床观察[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文魁.治结核性腹膜炎方[N];民族医药报;2002年. [4]郭开龙,杨延平,韩立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44例治疗体会陕西医学杂志 2009年38卷08期.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南华大学南华医院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集体备课记录 消化内科: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章节集体备课内容纪要 时间:2013年9 月 2 日 地点:内科学教研室 参加人员:吴清副教授、刘朝霞副教授、傅念副教授、彭飞副主任医师、胡杨主治医师、谢妮主治医师、曹婷住院医师 主持人:傅念副教授 主备者:彭飞副主任医师 集体备课目的:1.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与第八版教材变动后,根据新的课本及大纲要求制定统一教案。 2.培养青年教师。 集体备课内容纪要: 傅念:集体备课开始,请主讲人彭飞医生介绍授课内容。 彭飞:下面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2013级) (二)使用教材: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的人卫第八版《内科学》 (三)大纲要求:2学时。 (四)具体备课讲解: 1.教学目的: 1)掌握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肠结核的发病机理、实验室和其他检查、鉴别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3)了解肠结核的病理、预防,结核性腹膜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2.教学主要内容: 肠结核 1)病因和发病机制:入侵途径、好发部位及发病原理。 2)病理:肠结核分型,结核杆菌感染数量、毒性、机体免疫状态与分型的关系。 3)临床表现:腹痛性质、排便习惯、腹部肿块与不同类型肠结核的关系以及肠外结核表现,并发症。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血与粪便常规检查、血沉、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其他检查: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与克罗恩病、结肠癌、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鉴别要点。 6)治疗: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7)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8)预防:肠外结核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结核性腹膜炎 1)病因和发病机制:入侵途径。 2)病理:渗出、粘连、干酪三型。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及诊断性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表现及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表现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2-08-14T17:32:07.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韩晓彬([导读] 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或黄连素腹腔离子透入:在化疗的同时任选 INH、SM、PAS、黄连素一种。 韩晓彬(黑龙江省汤原县结核病防治所 154700)【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145-02 结核性腹膜炎是浆膜结核之一,它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腹腔结核病。腹腔结核中的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在发展过程中可蔓延至腹膜,引起局限性腹膜炎,这种局限性腹膜炎已在各节中作为并发症叙述,故本节不予讨论。本病在国内可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44%~0.55%,或占同期内科住院病人的2.9%,美国报告占同期结核病院住院病人的 0.5%以下。 1 病因 1.1 继发感染(直接蔓延):多数患者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占64.7%。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阑尾结核是常见的原发病灶,直接蔓延至腹膜,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有时腹腔内干酪坏死的病灶溃破而感染腹膜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2 淋巴、血行播散感染:在肺部或其他部位原发感染灶内的结核菌,可通过淋巴血行播散感染腹膜,引起粟粒性结核性腹膜炎,此为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占35.3%。其他器官如脑膜、骨、肾、睾丸或浆膜等可同时受累。国外有研究表明:与其他类型的肺外结核病一样,只有1/3的腹膜结核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另1/3肺部只有非活动的纤维病灶或钙化灶,还有1/3肺部可无异常所见。 1.3 关于牛奶致病学说:目前国外有学者仍把喝进患有结核病奶牛的牛奶视为结核性腹膜炎的致病原因之一,但并无直接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国外1960年发表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未从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病灶和腹水中培养出牛型分枝杆菌,而且人们发现结核性腹膜炎最多见于贫困国家和喝不到牛奶的人群中,他们认为结核性腹膜炎的减少不是由于牛奶无菌技术的出现,而是由于婴幼儿结核感染减少,随之血行播散性结核减少的结果。 2 临床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常有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以及轻微腹痛腹胀,常于发病后数周以至数月才就医诊治;少数骤然急性发病,以急性腹痛或高热为主要表现;有时由于起病隐匿或无明显症状,可因其他腹部或妇科疾病施行手术而偶然发现。所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各型表现主要归纳如下。 2.1 粘连型:腹腔内仅有少量渗出液或者无渗出液,而以纤维蛋白渗出及纤维组织增生为主,以致腹膜逐渐增厚,腹腔内脏器官广泛粘连,固定于腹后壁或腹前壁。临床上除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外,可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与呕吐。另外,由于病人病期较长,呈慢性消耗,体质比较消瘦,可有轻度或中度贫血。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诸如有阵发性腹痛,甚或严重的绞痛,呕吐可较重。有少量腹水时腹水征不明显或者没有腹水征。有肠梗阻时可见肠型或蠕动波。由于肠管充气,腹部可以胀满,触诊全腹呈柔韧感,有不甚明显腹部压痛,肌紧张不显著,1/4病例可在不同部位扪及不同大小的包块,包块多在脐周或右下腹,造成两侧腹部不对称。叩诊时有固定的实音区,当腹部明显胀满时,叩诊鼓音很明显,但在鼓音区内仍可有实音区,且不随体位的移动发生移位。这种情况是由于大量纤维沉着,腹腔脏器粘连,淋巴结肿大等融合一起所致,或因粘连后形成某一局部有少量腹水所致。上述叩诊检查浊音与鼓音分布无一定规律,听诊肠鸣音亢进,甚至可出现气过水声。 2.2 干酪溃疡型结核性腹膜炎:也称为小房型结核性腹膜炎。多为急性结核性腹膜炎、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发展的结果。其主要特点是各小房中的结核干酪病变迅速趋于干酷坏死和液化,所以结核中毒症状特别严重,病人出现高热,可表现为弛张型,经常有腹泻、腹痛甚至有呕吐、不排便、不排气等肠梗阻现象。有进行性消瘦,低蛋白血症,中度或重度贫血,甚至出现恶液质。腹部体征望诊有不对称的胀满,或呈扁平状,可以见到肠型。触之板状有柔韧感,压痛与触摸痛较显著,甚至可有轻度的反跳痛,亦可触到大小不等、不规则的包块,包块可以有压痛。叩诊有不规则的浊音区和鼓音区,这些浊音区和鼓音区比较固定,不随体位的变动发生改变。听诊多数病人肠鸣音有不同程度的亢进,可有气过水声。在干酪坏死物破入腹腔后可形成局限性结核性化脓性腹膜炎,此时局部压痛、反跳痛会更显著些。有时局限性结核性脓肿可向外穿出腹壁形成瘘道,称为腹壁瘘。穿出部位多在脐部,干酪坏死物可穿入肠道,亦可同时与腹壁瘘相通形成粪瘘。 以上各种类型的结核性腹膜炎在许多情况下无明显界限,主要病理改变和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如有的病人既有大量腹水,又有大量的干酪坏死病灶,甚至腹腔脏器可以有大块粘连,病变也不单纯局限在腹膜。在这种情况下,将其归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核性腹膜炎是较为困难的。 3 治疗 3.1 一般治疗:调整饮食,加强营养,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3.2 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同肺结核化疗。有资料报告276例,死亡率为6.9%。死因多为慢性消耗及严重合并症。Anand和其同事报告:39例有肠梗阻症状,同时X线检查有小肠狭窄证据的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经抗结核药物正规治疗至1年疗程结束时,91%显示明显的临床改善,76%症状消失,仅8%对治疗无反应,需要外科手术。另外,鉴于国内结核菌的初始耐药水平较高,对于初治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如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尤其腹水培养发现耐药结核菌,则应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如可并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或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经验PAS静滴对该病疗效较好。 3.3 皮质激素应用问题:一般认为皮质激素有促进毒血症好转及加速渗出物吸收和减轻浆膜纤维化的作用,应早期应用,对渗出型有肯定的疗效。印度的Singh等辅用泼尼松30mg/d治疗了一组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疗程3个月。在以后的随访中无一例发生肠梗阻,而未用皮质激素的对照组的4例病人(共24例)发生了肠梗阻。 3.4 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或黄连素腹腔离子透入:在化疗的同时任选 INH、SM、PAS、黄连素一种。如用0.1%黄连素溶液5ml行直流电正极透入,30天为一疗程,共作3~4疗程,对减轻疼痛,减少粘连,软化肿块,促进腹水吸收有较好的作用。 3.5 穿刺放液和腹腔给药:腹水过多者可作腹腔穿刺术,适当放液后腔内注入异烟肼100~300mg及氢化可的松10~20mg,或地塞米松5~10mg/次。

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9T11:37:51.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隋艳华[导读] 囊壁病理切片为纤维组织,3例未见结核病灶,1例肠管粘连较少盆腔腹膜粟粒样结节,病理检查双侧卵巢增殖结核隋艳华 (黑龙江省宾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宾县 150400) 【中图分类号】R5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146-01 结核性腹膜炎为妇科较常见疾病,因缺乏明显症状和体征而易误诊。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67例,误诊24例,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24例中25~47岁者17例,占70.8%;未婚者1例,占4.2%;原发或继发不孕者16例,占已婚者的69.6%。 2 临床表现及体征 24例中以急腹症住院者6例,占25%。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体征则以腹部肿块为主。合并贫血19例,占79.2%,血沉加快17例,占70.8%。本组包括盆腔腹膜及生殖器结核。 二手术检查及病理所见 本组6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者,术中5例发现腹膜增厚、肠曲广泛粘连。局限性腹水,内为黄色液体,囊壁呈纤维素性粘连,不能进入盆腔,而不能见到生殖器。囊壁病理切片为纤维组织,3例未见结核病灶,1例肠管粘连较少盆腔腹膜粟粒样结节,病理检查双侧卵巢增殖结核。7例误诊为卵巢癌,多为急性结核、盆腔或肠管表面有粟粒样结节或输卵管粘连于官旁形成肿块。其中1例合并腹水,子宫及反折腹膜表面覆以膜状物,双侧输卵管肿大,经冰冻切片检查为增殖结核伴干酪样坏死。5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因腹痛月经期加重,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或巧克力囊肿。5例误诊为异位妊娠,有闭经史,1例不正常阴道出血,后穹窿饱满,后穹窿穿蒯为暗红色液体,血红蛋白98g/L(9.8 g%),术中盆腔广泛粘连,有包裹性腹水。1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因高热、腹部有10×8cm肿物,手术见为粟粒样结节及包裹性腹水,病理检查为增殖型结核结节。 三治疗 24例均经剖腹探查,术后均给予抗结核治疗。 四讨论 本文67例,误诊24例,占35.8%,因近年来严重结核性腹膜炎较少见,对其临床表现缺乏必要、系统的检查与分析,如常忽视腹壁柔韧感,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1],此外B型超声检查、胃肠X线检查、皮肤OT试验、血沉及血红蛋白等均可做为辅助诊断[2]。 1.良恶性卵巢肿瘤与结核性腹膜炎鉴别要点;本组误诊为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13例,占误诊病例的54.2%,结核性腹膜炎常可触到下腹或宫旁肿块,此种肿块多不活动。如为包裹性腹水虽为囊性感,但其壁甚薄、界限不清,加之有腹痛和消瘦乏力,腹部柔韧感及其他辅助诊断是不难确诊的。 2.剖腹探查当可疑结核性肿块,病情发展迅速,不能排除卵巢恶性肿瘤时,应剖腹探查以免贻误病情。如为慢性病程,包裹性腹水与卵巢囊肿不易鉴别时,在排除卵巢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可试行抗结核治疗。如有显著效果可免千手术,如效果不显著,仍应剖腹探查,尚可起到治疗作用。 3.注意既往病史本组5例误诊为异位妊娠者,是依据其有停经史、腹痛、以及后穹窿饱满,而忽视了5例中4例有肺结核病史及慢性病容。 4.对急腹症患者更应全面系统检查与分析,本文6例中2例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为异位妊娠,1例为巧克力囊肿破裂,1例为盆腔脓肿。 参考文献 [1] 王光杰,等.成人结核性腹膜炎的误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7;17:117. [2] 祝增珠,等.结核性腹膜炎330例的临床分析.中华内科杂志1983;22:352.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8-25T16:03:34.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利强[导读]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弥漫性炎症。 王利强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 155630) 【中图分类号】R65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104-02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慢性弥漫性炎症。 生活贫困、酗酒、使用免疫抑制药或激素、慢性肾衰竭行移动性腹膜透析者和艾滋病感染者及其他原因致身体抵抗力低下者易患本病。腹腔内的结核病灶为常见的原发病灶,少数胸膜结核、脊柱结核,以直接蔓延的途径感染腹膜。有些病例由血行播散引起,其中活动性肺结核(原发感染或粟粒性肺结核)是该感染途径的主要来源。另外亦可发现关节、骨、睾丸结核,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较轻,以盗汗、乏力、体重下降、食欲缺乏,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60%~80%的病人有腹痛症状,慢性腹痛多见,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多为隐痛或钝痛,当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时,有阵发性绞痛。肠功能紊乱时,腹泻多见,如果合并肠梗阻或干酪型并发肠瘘,腹泻可加重。部分病人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要表现。 2.体征腹壁可出现局部膨隆,多为腹膜粘连严重时,并可见肠蠕动波;大量腹水时,可见全腹明显膨隆,腹壁发亮。触诊腹壁柔韧感,少数压痛严重,且有反跳痛,常见于干酪性结核性腹膜炎;扪及腹部肿块,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多位于脐周,其大小不一,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边缘不整,活动度小,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积聚而成,包裹性积液也可形成腹块。合并中等量腹水的病人叩诊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后期有营养不良,可出现消瘦、水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等体征,肝大亦不少见。另外可出现肠外结核及并发症的相应体征。 3.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多见,亦可有肠瘘,多见于干酪型病人,可同时有腹腔脓肿形成。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①对任何不能解释的渗出性腹水;青壮年病人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和(或)腹部包块和(或)腹壁柔韧感。③腹水为渗出液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 ④X线胃肠钡剂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PPD试验呈强阳性。⑥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⑦不典型病例,对于主要有游离腹水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若广泛腹膜粘连者,腹腔镜检查属禁忌,需结合B超、CT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⑧对诊断困难而有手术指征者需剖腹探查明确。 2.鉴别诊断 (1)以腹水为主要表现:①腹腔恶性肿瘤。如腹膜转移瘤(多以肝、胰、胃肠道及卵巢癌肿常见)、腹膜间皮瘤、恶性淋巴瘤等。结核性腹膜炎与腹腔肿瘤鉴别有困难者,腹腔镜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②肝硬化腹水。③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缩窄性心包炎、Budd- Chiari综合征、梅格斯综合征等。 (2)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与腹部肿瘤及克罗恩(Crohn)病等鉴别。 (3)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而腹部症状体征不明显,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 (4)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强调注意询问结核病史、寻找腹膜外结核病灶、分析有否结核毒血症等。 三治疗 1.休息和营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对于腹痛、腹胀等症状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抗结核化学药物的选择、用法、疗程详见肺结核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对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于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病人可能会自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 4.手术治疗 四预防及病人教育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参考文献 [1]叶琳,陈学珠,刘斌,等. 40例肠结核临床分析.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9):563. [2]马爱群,李岩.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17-318. [3]唐建武,吴伟康. 病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51.

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

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 *导读: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的弥漫性腹膜感染疾病,由结核菌引起,由肠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感染灶内细菌而来,会随淋巴、血行播散。结核性腹膜炎症状多种多样,主要症状表现有盗汗、低烧、腹痛腹泻,较为严重者会发烧高及急性腹痛。…… 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起病缓慢,症状较轻的弥漫性腹膜感染疾病,由结核菌引起,由肠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感染灶内细菌而来,会随淋巴、血行播散。结核性腹膜炎症状多种多样,主要症状表现有盗汗、低烧、腹痛腹泻,较为严重者会发烧高及急性腹痛。 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结核性腹膜炎分三大类型,分别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溃疡型三种,不同类型症状不一样。渗出型患者主要症状有腹膜炎和腹水征,腹膜炎轻,腹水量不同患者不一样;粘连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腔内脏器粘连在腹前壁及后壁,因此出现肠梗阻症;干酪溃疡型患者会出现肠梗阻、腹胀满、发烧、腹壁明显触痛、压痛等症状,结核脓肿溃破还会出现肠穿孔、粪瘘、腹壁瘘、阴道瘘等症状。 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弥漫性腹膜 感染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治疗是卧床休息,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糖皮质激素治疗法是口服糖皮激素,促进胸液吸收,

防止胸膜增厚;抗结核药物治疗法是服用抗结核药;胸腔穿刺抽液对富水量大的患者有疗效;手术治疗法是切除结核的一种适合完全梗塞或半梗塞患者的方法。 经过上述分析,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结核性腹膜炎是什么病,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除了这些知识外,常人还可以掌握一些预防的方法,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结核性腹膜炎的预防方法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接种卡介苗。

结核性腹膜炎

宁夏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研室内科学教师姓名杨少奇 教研室主任 2011 年 3 月15 日

宁夏医学院教案续页 发展 2.腹痛: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3.腹部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腹水及腹部肿块性质。 4.X线检查:腹部X线平片有时可见到钙化影,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胃肠 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等征象,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腹部CT检查对诊断也有帮助。 5.腹腔镜检查:有确诊价值。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可窥见腹膜、网膜、内 脏表现有散在或集聚的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混浊粗糙。活组织检查可确诊。腹腔镜检查在腹膜有广泛粘连者应属禁忌。 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min 诊断依据:①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可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③腹腔穿刺获得腹水,为渗出液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不典型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 鉴别诊断: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者 1.腹腔恶性肿瘤: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间皮瘤等。 2.肝硬化腹水: 3.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Meigs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等。 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 腹部出现肿块应与腹部肿瘤、Crohn病等鉴别。 以发热主要表现者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者,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 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 治疗掌握 6min 及早给予规则、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选择药物、疗程等与肺结核基本相同。强调全程规则治疗; 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急性肠梗阻,或有不完全性、慢性肠 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②肠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加强营养与抗结核化疗而未能闭合者;④诊断困难,和腹内肿瘤等不能鉴别时,可剖腹探查。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01T15:02:31.6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蔡红英 [导读] 通过多种实验室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联合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蔡红英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 561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到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经治疗后,显效39 例,有效19 例,无效12 例,治疗有效率为82.9%。其中,渗出型、干酪型、粘连型和混合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 25.0%、95.0%、90.0%,干酪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通过多种实验室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联合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法,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287-01 结核性腹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腹膜炎之一,指的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造成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1],肠系膜结核、肠结核、阑尾结核、输卵管结核等都可能经由血液或者淋巴循环等播散至腹膜,引起感染。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诊断、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到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1 例和39 例,患者的年龄在12 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4)岁;其病程在0.5 个月到6 年之间,平均病程为(0.9±0.4)年,其中病程≤ 0.5 年的有60 例,占85.7%。按照病理类型分,渗出型、干酪型、粘连型和混合型的患者分别有28 例、12例、20 例和10 例。患者中合并有肺结核的有21 例,合并肠结核的有8 例,合并有泌尿系结结核的有4 例,合并有结核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分别有11 例和7 例。入院前有结核病患病史的患者有11 例,有明确结核接触史的患者有5 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未合并肝源性、心源性或者肾源性腹水的情况,排除合并腹腔肿瘤或者肝硬化等疾病。 患者均有腹痛(56 例)、腹胀(69 例)、腹泻(29 例)、恶心(31 例)、呕吐(29 例)、发热(43 例)、全身乏力(21 例)、盗汗(23 例)、消瘦(20 例)、便秘(18 例)等主要临床症状,部分女性患者还合并有闭经的症状,共3 例。 对患者进行常规查体可见,15 例患者有腹部包块,20 例患者有腹部柔韧感,31 例患者腹部压痛表现,47 例患者有腹部移动性浊音。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后常规对其腹水检查和血液学指标检查。观察患者的腹水颜色与性状(渗出液多为草黄色,常规静置后轻度浑浊),并对其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腹水总蛋白> 30g/L,白细胞水平0.5×109 < WBC < 1.5×109。经常血液学检测可见血沉升高,并可高达10cm/h,血清CA125 值在77.4U/ml-1313.6U/ml之间,超出正常水平。 影像学检查:分别对患者实施胸部 X 线、B 超或者多螺旋CT扫描,胸部X 线检查多可见感染、胸腔积液或者胸膜改变等情况,B 超检查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合并腹膜增厚、钙化或者有积液表现,多螺旋CT 扫描多可见患者的腹膜、大网膜、肠系膜等发生改变。 1.2.2 治疗方法 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在常规保肝治疗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采用异烟肼0.3g、吡嗪酰胺1.5 g、利福平0.45g、乙胺丁醇0.75 g 口服四联抗结核治疗,疗程12 月。对合并腹水的患者给予放腹水及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经腹腔灌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结核药。病情较严重,无法经保守治疗获得理想效果的可以给予粘连松解手术、瘘道切除术或者肠部分切除术等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2] 观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治疗后患者的腹部压痛基本消失,腹部包块接近消失,腹水降低量超过50% 为显效;以患者存在轻度压痛,腹部包块缩小,腹水显著减少,但减少程度不足50% 为有效;以患者无法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显效39 例,有效19 例,无效12 例,治疗有效率为82.9%。其中,渗出型、干酪型、粘连型和混合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27/28)、25.0%(3/12)、95.0%(19/20)、90.0%(9/10),干酪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3 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又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加上其本身容易并发其他疾病或者集中病理类型(包括干酪型、粘连型、渗出型等)同时存在,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 本文分别对患者实施了血液学指标检查、腹水实验室检查与性状观察、影像学检查等联合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诊断信息,特别是CT、B 超等检查手段可以对腹膜增厚、腹水、肠系膜网膜粘连、结核结节等进行清晰显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结合诊断结果和病情等给予不同的治疗,则对缓解炎症、抗结核,提高腹水的吸收,减轻腹腔粘连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干酪型患者,其他病理类型经治疗后有效率均在90% 以上,这可能与干酪型患者以坏死病变为主有关,但总的来说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结核性腹膜炎用药指南

结核性腹膜炎用药指南 【概述】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系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本病多数是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或盆腔结核蔓延而來,少数来源于血行播散。腹膜结核的病理表现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和干酪型,但临床上常常是混合存在。 【临床表现】 症状:多数有缓慢发生的发热、乏力、消瘦、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病理上为渗出型者,多以腹胀为主;粘连型常以腹痛为主;干酪型则以全身中毐症状更为突出,如高热、腹痛、腹胀等。 体征:渗出型多有腹部膨隆、移动性浊咅;粘连型腹部可有揉面感,也可扪到腹部包块,合并肠梗阻时可见到肠型,可闻及高调肠鸣;干酪型可有恶液质样体质,腹部揉面感,也可出现肠瘘。 【诊断要点】 中青年,特别是女性发生逐渐加重的腹胀、腹痛、低热、乏力和消瘦。 出现腹部揉面感、腹水或肠梗阻表现。 血沉增快,贫血,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渗出性腹水

腹水的结核杆菌培养阳性或结核抗体阳性。 腹膜穿剌找到干酪性肉芽肿。 腹腔镜检查发现腹膜弥漫性、散在的粟粒状黄白色小结X线钡餐造影发现同时存在的肠结核征象,超声波检查或CT可协助鉴别腹部包块性质(囊性还是实质性)。 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行剖腹探查。 注意排除腹腔和盆腔的良、恶性肿瘤、肝硬化、心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脏疾病等其他可引起腹水的疾病。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支持疗法:病情活动时,应卧床休息,其后视体力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无肠梗阻者可正常进食,有肠梗阻时应视胃肠道承受情况给予胃肠内或肠外营养。 抗结核治疗:用药的原则是足量、长疗程。初始者宜予三联抗结核药物:异烟肼300mmg/d,利福平450-600 mmg/d,乙胺丁醇750mg/d 或吡嗪酰胺1.5g/ d。复治者可采用四联疗法:除明确耐药者以外,仍可在上述三联药物的基础上,加对氨基水杨酸钠8-12 g/ d,静脉给药,或选用环丝氨酸0.5-0.75 g/ d。以上药物治疗的疗程一般在1.5年以上。 对症治疗:腹水过多有压迫症状时,可适量放腹水。为加快腹水的吸收,减少其后的粘连和缓解发热等中毒症状,

结核性腹膜炎的分型及诊断

一、分型 结核性腹膜炎根据病理解剖特点,可以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前两型为多见。在本病发展的过程中,上述两种或三种类型的病变可并存,称为混合型。 1.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明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有许多黄白色后灰白色细小结节,可以融合成交大的结节或斑块。腹腔内有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聚积,腹水少量至中等量,呈草黄色,有时可为淡血性,偶见乳糜性腹水。 2.粘连型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肠袢互相粘连,并与其他脏器紧密缠结在一起,肠管常因收到压迫与束缚而发生肠梗阻。大网膜可增厚、变硬,卷缩成团块。严重者腹腔完全闭塞。本型常由渗出型在腹水吸收后逐渐形成,也可起病隐袭,病变发展缓慢,病理变化始终以粘连为主。 3.干酪型以干酪样坏死病变为主,肠管、肠系膜、大网膜或腹腔内其他脏器之间互相粘连,分隔成许多小房,小房腔内有浑浊积液,干酪样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参与其中,形成结核性脓肿。小房可以向肠管、腹腔或阴道穿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本型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进展而来,是本病党的重型,并发症常见。 二、诊断 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病:①中青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的证据;②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腹部包块、腹壁柔韧感; ③腹水为渗出液,总蛋白>25g/L,白细胞>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ADA 活性增高,普通细菌培养阴性;④X线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PPD试验呈强阳性。 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不典型病例,主要是有游离腹水病例,可行腹腔镜检查并做活检,符合结核病改变可确诊。有广泛腹膜粘连者应结合腹部B超、CT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有手术指征者可剖腹探查。

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讨论结核性腹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药物进 行治疗。结论常用抗结核药物中最常用的有(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其他还有(二线药物):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对氨水杨酸、乙(丙)硫异烟胺(1314TH、1321TH)、环丝氨酸、氨硫脲、氟喹诺酮 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布汀、帕司烟肼等。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药物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TBP)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结核病。是由结 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根据病变特点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 干酪型、混合型四种病理类型。TBP主要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 结核病,大部分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可同时发现结核原发病灶。肠结核、肠系膜淋 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阑尾结核是常见的原发病灶,约占83%。直接蔓延至腹 膜引起结核性腹膜炎约占结核病的5%,仅次于肺结核和肠结核。其发病可见于 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 腹痛、腹泻、腹胀、腹水以及腹块,可引起肠粘连、肠梗阻、肠穿孔和形成瘘管 等并发症。 1 诊断 1.1 病史 儿童及青壮年,有结核病史或伴有腹膜外结核证据者。不明原因发热达两周 以上,乏力、纳差、消瘦伴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而白细胞及分类正常或轻 度增高,血沉增快者应高度怀疑。此外。还应询问患者近期内有无结核病接触史,是否服用过激素或因其他因素造成抵抗力低下等情况。 1.2 症状和体征 体检发现发热以午后低热为主,部分可表现为中、高热。可伴夜间盗汗。体 重减轻,严重者出现水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维生素A缺乏等。腹部触诊呈 柔韧感,可有压痛,多无反跳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块。约1/3患者腹水征阳性。合并有肠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者可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对已婚女性患者还应常规 进行妇科检查,以排除盆腔结核。 1.3 实验室检查 患者可伴轻、中度贫血,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或稍高。多数患者血沉增快。 腹穿可抽出草黄色液体,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淡血色,偶见乳糜样。腹水化 验多半为渗出液,部分严重患者因低蛋白血症或合并有肝硬化等疾病可表现为漏 出液。腹水病因学检查阳性率低,浓缩查抗酸杆菌较难。近年来开展的腹水中结 核杆菌PCR检测法大大提高了阳性率,但也可出现假阳性。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血沉增快,腹腔穿刺液为草黄色渗出液,行动物接种结核菌阳性。 1.4 辅助检查 B超和CT检查可提示肠粘连等征象,X线检查可发现肠梗阻、结肠瘘及结肠 外包块等征象。腹腔镜检查具有确诊价值,但仅限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腹部X 线平片发现多发性钙化灶。胃肠钡餐检查有肠结核征象时,均有助于诊断,必要 时可行腹腔镜检查和腹膜活检。 2 治疗 2.1 休息和营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 的辅助治疗措施。

结核性腹膜炎

疾病名:结核性腹膜炎 英文名:tuberculous peritonitis 缩写: 别名: ICD号:K67.3* 分类:消化科 概述: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腹腔结核感染可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直接蔓延或其他原发结核感染灶内的结核菌随淋巴、血行播散而来。 流行病学:结核病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情况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生活条件恶劣的人群,结核发病率高。我国解放前结核病很常见;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因而结核病的发病也明显减少。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最多见,多数在20~40岁,但60岁以上也非罕见。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形态细长弯曲,两端钝圆,无芽孢或荚膜,无鞭毛,长约1~5μm,宽0.2~0.5μm。在标本中呈分散状或成堆或互相排列 成链状。结核杆菌为需氧菌,在缺氧情况下不繁殖,但仍能生存较长时间。在良好的条件下,约18~24h繁殖一代,菌体脂质成分约占其重量的1/4,染色时呈耐酸性。结核菌对干燥和强酸、强碱的抵抗力很强,能较长期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在痰内可存活20~30h,阴湿处存活6~8个月。但对湿热的抵抗力很低,煮沸5min或在阳光下直接曝晒2h即可杀灭。紫外线消毒效果较好。人型与牛型结核菌株皆是专性寄生物,分别以人与牛类C D D C D D C D D C D D

为天然储存宿主。两者对人、猴和豚鼠有同等强度的致病力。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结核杆菌长期接触链霉素还可以产生依赖性,即所谓赖药性,但赖药菌在临床上很少见。 腹膜病变的来源有二: 1.腹腔病灶 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或盆腔结核的活动病灶,直接 蔓延到腹膜。 2.血行感染 粟粒结核和肺结核可经血行播散到腹膜;肺部原发综合征引起的血行播散,可在腹膜形成潜在的病灶,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发生结核性腹膜炎。 发病机制:按腹膜的主要病理改变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和干酪型。 1.渗出型 腹腔内多是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草黄色,偶有微呈血性。脏层与壁腹膜增厚,充血,水肿,附着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有黄色或灰白色粟粒样大小不等的细小结核结节,也有融合成较大的斑块。 2.粘连型 腹膜明显增厚,有少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大量纤维蛋白沉积与纤维组织增生使肠系膜、肠系膜淋巴结与肠管间发生广泛粘连,形成包块,以致压迫肠曲引起慢性肠梗阻。大网膜增厚、变硬成团块,严重者腹腔完全闭塞。 3.干酪型 以腹膜干酪样坏死性病变为主,肠管、大网膜、肠系膜或腹腔内脏之间互相粘连分隔成多个小房,积聚着少量混浊脓性渗出液。小房可向肠管、阴道或腹壁穿破而形成内瘘或粪瘘,多见于晚期患者。同时有干酪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可形成结核性脓肿。 根据统计分析,粘连型最多见,其次为渗出型,干酪型最少见。在疾病C D D C D D C D D C D D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教案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内科护理 开课系部护理学院 开课教研室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授课教师田凤娥 职称副主任护师 授课班级13级护理班本科1班、2班、3班 学生人数 122人、122人、132人 长沙医学院教务处制

长沙医学院教案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七节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一、肠结核 (一)概述: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以腹痛、排便异常、 腹部包块和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2.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感染肠道后是否发生肠结核取决于人体与结核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 当感染的结核杆菌较多、毒力较强、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肠道局部防御能力削弱时才 会发病。 2.好发部位:回盲部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原因如下:①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道内容 物在回盲部停留时间较长,增加了肠黏膜的感染机会②回盲部淋巴结组织丰富③而结 核分枝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 3.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所致。 4.感染途径:①经口感染(主要途径)②血行播散③直接蔓延(腹腔内结核灶) 5.经口感染的因素:①本来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吞痰而感染。 ②经常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餐具未消毒隔离③引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和乳制 品 6.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其他部位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 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回盲部结核约占60%~80%。 7.病理分型: ①溃疡型肠结核:肠壁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充血、水肿,进一步发展为干酪 样坏死,随后形成溃疡,深浅不一,深者可达肌层和浆膜层,边缘不规则。②增生型 肠结核:病变多局限在盲肠,以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肠壁局限性增厚与 变硬,肠腔狭窄。③溃疡增生型肠结核:前两者的混合型。 (三)临床表现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慢性隐痛,间歇性发作。并发肠梗阻时呈阵发性绞痛, 讲 授 法 + 案 例 分 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