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整理(索引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整理(索引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整理(索引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整理(索引版)

目录

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1)

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 (4)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4)

4、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4)

5、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4)

6、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4)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5)

8、世界统一于存在 (5)

9、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5)

10、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5)

1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5)

12、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

13、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 (6)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6)

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6)

16、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6)

1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6)

45、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同一的 (8)

46、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9)

47、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9)

48、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9)

49、“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9)

50、试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9)

5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9)

52、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10)

5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10)

54、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 (10)

55、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10)

56、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10)

5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11)

58、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11)

5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11)

60、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11)

6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1)

6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11)

6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12)

64、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12)

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12)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12)

67、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12)

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12)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13)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13)

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13)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13)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14)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14)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14)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14)

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4)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 (15)

80、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 (15)

81、“求知欲”、“好奇心”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

8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15)

8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15)

84、感性认识就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是间接经验 (16)

85、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16)

8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16)

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16)

88、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 (16)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7)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17)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7)

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 (17)

93、时势造英雄。 (17)

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17)

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18)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 (18)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8)

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18)

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8)

100、假象是一种错觉 (18)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19)

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9)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9)

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7)

105、存在即被感知 (18)

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18)

107、心无外物 (18)

108、白马非马 (18)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18)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18)

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 (18)

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18)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19)

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19)

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19)

116、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19)

117、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19)

118、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19)

119、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9)

120、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19)

12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品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19)

122、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0)

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1)辨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既不要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

错误。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不一定是先进的上层建筑,如果其服务的经济基础阻碍、破坏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腐朽的上层建筑。

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错误(1)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2)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4、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他们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他们还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5、有的人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而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以及你的理解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1)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所以,应该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2)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并不否认英雄人物的作用。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实践中造就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也就是说,英雄人物也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脱离了人民群众,英雄人物则发挥不了作用。(3)题目当中的观点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6、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

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8、世界统一于存在

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9、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抓重点的同时,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它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10、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1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2、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答案要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 0 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13、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1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6、事物是又动又不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动中有静;所以,纯粹的运动和纯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1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否定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性,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凭“胆”、凭主观臆想去搞生产,其结果只能使生产遭到破坏,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18、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这时就必须变革社会的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的向前发展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只能变革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9、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答:此说法是对的。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当阶级矛盾尖锐对抗和冲突时,统治者阶级就会运用国家这个暴力机关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此说法是对的。因为: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去,从而极大的改变生产力的面貌;并且,科学技术还可以渗透到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更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

21、“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否定了事物存在的条件性,是违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观盲动观点。因为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规律也是客观的,任何事物脱离一定的条件是不存在的。

22、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程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有些事物是新出现的,但是它不是新事物,如电脑病毒。

23、“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感觉、意识思想看作是第一性的,从而违背了“从物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

2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所以,任何一个人要获得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一论断是经验主义的观点。它否定了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即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读书、学习,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也不需要事无巨细都亲自参加实践去获得真知。

2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答:此说法是对的。因为理论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错误的理论则指导错误的行动。所以,革命的、科学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改造世界。

26、“有用就是真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真理是有用的,但是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如谎言对骗子是有用的,但是它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是不是真理不能拿是否有用来衡量。

27、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所以,真理不以谁掌握真理来衡量。但是,往往在开始的时候,真理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然而,有时少数人掌握的却不一定是真理。

2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则是绝对真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而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即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29、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此说法是对的。真理和谬误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只不过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30、绝对真理就是终极真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必须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同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限接近的,人类可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也是绝对的。所以,绝对真理并不是指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终极。

31、“只有真正感觉到的,才能真正的理解到”

答:此说法是对的。因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但是,理性认识也依赖于感性认识,两者不可割裂。

32、生产力所表明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生产力所表明的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33、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答:此说法是正确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形式。

34、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的产物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产物。

35、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答:此说法是正确的。阶级本身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6、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二者是同时产生的,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不同的区别。

37、阶级是一个政治范畴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所以,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38、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新的生产力和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

39、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答:此说法是错误的。这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被摧毁时,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尚会存在一段时间。40、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一元论是正确的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在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上。二元论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也是错误的。

42、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因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43、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而无客观世界是一样不能产生意识的。

44、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答案要点:这是批判唯心主义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以及精神起源问题上的错误而提出的正确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则,认为是物质决定精神,而不是相反;不是精神产生物质,而是精神、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生了人、产生了人脑这最复杂、最严密的物质的产物;还是社会这一物质发展的最高形式的产物。这是对唯心主义的有里驳斥。

45、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同一的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对。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有机体,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有区别的:自然界都是客观实在的,而社会则既有社会存在,又有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的物质方面包含着自然界所没有的形态,如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的解决与社会规律的作用也不同于自然矛盾和规律,需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去实现。

46、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案要点:错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感性认识虽有局限,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47、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案要点:错误。(1)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它们的总和。(2)哲学只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把哲学看成“科学之科学”,往往以主观的判断代替真实的联系,阻碍具体科学,也阻碍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统治,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48、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要点:错误。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49、“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答案要点:错误。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本质性原因,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因而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发展的具体过程表现出某些具体特点和偏差。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50、试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分析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①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运用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就形成了两点和重点论的方法论。②两点论要求在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时,要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同一的关系分析问题。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制定的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很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所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⑤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改革开放,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引进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⑥但改革开放,不是搞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所以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辨证统一的。

5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达到了顶峰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要求而出现的。它继承了人类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优秀成果,概括了当时科学

发展的新成果,把哲学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但并没有结束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意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并不是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52、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5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以,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只归结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54、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

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只能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来确定,这是唯一正确的划分标准。凡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除此之外不能用其他的划分标准,上述命题是用错误的划分标准来美化唯心主义,贬低唯物主义。

55、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不能等同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不同哲学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别的。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了知论的立场。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是可知论者。只有一部分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56、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错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体事物是物的各种表现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绝对的;具体事物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作为高度抽象的概念,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具体事物

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57、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错误。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58、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错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上述观点仅表达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5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60、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6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6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

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6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错误。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

64、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意义。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

6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错误。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6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因为⑴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⑵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67、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

68、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错误。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

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和界限。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69、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7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71、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错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

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72、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正确。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7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错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7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7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7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错误。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7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错误。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

78、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错误。虽然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思想、感觉的认识路线。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而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认识中的辩证法,他们的反映论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这两个根本缺陷,一方面,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基础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正确地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阐明了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真理与谬误、绝对与相对等一系列认识问题的辩证关系,从而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79、感觉是存在的反映,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物质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把认识看作不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虽然是存在的反映,但把存在归结为主观感觉,认为存在是由感觉构成的,把客观存在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这在认识论上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而且是把主观感觉视为第一性,客观存在视为第二性。所以,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0、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

错误。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是主要的和根本的。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认识也能够指导实践,认识的功能正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先实践,然后产生认识,这是就认识的发生和来源而言的,不能由此得出“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的结论。因为在具体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认识是在实践中的认识,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就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

上述观点否认了科学预见、认识对实践的指导和监督、实践的目的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存在,割裂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对两者关系作了片面的、机械的理解。

81、“求知欲”、“好奇心”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社会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实践的发展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认识和探索,实践还为认识提供必要的经验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科学技术手段,并且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求知欲”、“好奇心”可以引起人的学习兴趣,对认识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如果把它说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际上是把精神因素看作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8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正确。革命的运动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回到实践的无限循环、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指导,理论越科学,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越正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证明,革命的理论、科学的理论,由于它正确反映了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它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能变成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引导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就会遭到挫折,就会失败。

8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错误。这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简言之,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认识是主体反映客体。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形式。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王阳明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出发,借知和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行始自于知,知显现于行,把两者等同起来,进而把行归结为知,把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纯主观的、精神的活动。这种取消知和行、认识和实践之间区别的做法,是服务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理论的。

84、感性认识就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就是间接经验

错误。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它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形式。而直接经验是指人们亲身参加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两者不能混同。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它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而间接经验是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在他人为直接经验,在我则为间接经验。这两者也不能混同。

上述观点错误地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85、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

正确。这是一切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观点。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来,认识始于感觉,感觉既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虽然感觉是对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而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但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离开了感觉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8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正确。由于感觉是对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也只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所以,它们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其局限性,这就反过来限制了人们对对象的感知。只有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对象,才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才能比较容易、比较清晰地感觉这个对象的各方面的特点和变化。理解得愈深刻,感觉就愈敏锐、愈准确。

8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错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这虽然是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只有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在认识的无限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

庄子由于不懂得上述人的认识的辩证法,以个体的有限的生命与无限发展、积累的知识相比较,得出了取消人的认识的错误结论。这种观点给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88、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真理

错误。这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认为,真理的标准在于其能令人取得“满意的效果”。这种真理观的错误在于:⑴它取消了判断真理的客观标准。因为“有用”或“满意”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有用”和“满意”的真假判断又有待于新的“有用”或“满意”来验证,依此推论,就将陷入逻辑上无穷倒退的尴尬境地。⑵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有用性、价值性的关系。它把作为必要条件的有用性当作认识成为真理的充分条件,这就抹煞了真理同谬误的原则界限。⑶否认真理一元论,导致真理多元论。只强调真理的有用性,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将真理主观化,必然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因人而异的混乱局面。

8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因为人的认识虽然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具有客观性,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由于认识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使认识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主体认识的差异性,这些有差异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该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有主观差异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90、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错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总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上述观点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错误地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9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错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是指真理的客观性而言的,即强调真理性的认识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则是指,真理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绝对真理的含义中虽然包含有真理客观性的意思,但它不能与之划等号。真理的客观性是从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上,而相对于真理形式上的主观性而言的;真理的绝对性则是从真理的属性上,相对于真理的相对性而言的。所以,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虽然紧密相关,但它们在含义上又有明确的区别,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92、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有一个

正确。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真理是不因人而异,不因阶级而异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只能有一个。

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主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客观内容只能有一个。如果认为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可以有几个,那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

93、时势造英雄。

正确。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4、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并能影响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普通个人对历史的

作用小些,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中包括无数普通个人的作用。

9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正确。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这一点决定一切。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被压迫阶级通常要经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96、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地直线上升的

错误。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是,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都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曲折前进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在历史运动的长河中,绝对直线式的前进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把社会进步的总趋势同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等同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

97、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

98、“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

错误。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命题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9、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答案要点:正确。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100、假象是一种错觉

答案要点:错误。假象和错觉根本不同。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表现本质的现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意识之外,是由各种客观条件造成或人为的。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错觉则是与客观情况不相符合的错误感觉和知觉,存在于主观意识中,它是由异常的外部条件、人的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或观察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假象容易引起错觉,但不能把两者混同,两者是客观存在同主观认识和反映的区别。

101、“信则灵,不诚则不灵。”

错误(1)“信”、“诚”属于主观意识和态度,灵或不灵则属于客观现实结果。意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灵,才能引起和产生信。这种说法把主观的信、诚作为灵不灵的原因,颠倒了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也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真理具有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主观的信、诚,以人们的信仰与否为标准(3)真理具有普遍性。这种观点宣传信、诚即能看到、感受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否则就看不到、感受不到,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否定了真理的可检验性,把人们看不见、感受不到某种莫须有的东西归结为他们的“不信”“不诚”,这是伪科学反科学的卑劣手法。

102、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带前进性质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往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10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错误。无论是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都只能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始终是目的各手段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表现为①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②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③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因而是错误的。10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正确。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谓“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与社会都有其各自的运动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尧”这样贤明的君主和“桀”这样邪恶的君主都不可以改变这些规律。这个认识符合唯物辩证法

105、存在即被感知

错误。这种观点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说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经验到的感觉材料的累积,习惯的力量使它们在我们的心中联结起来。但根据辨证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感知不到的,未必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所以“存在即被感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0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正确。“哲学家”是指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那些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这句话的核心是哲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析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并且通过行动及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才能让世界想更好的方向发展.

107、心无外物

错。这句话意思是心与物同体,它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违背了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即“心无外物”,所以该观点错误。(心外无物,是心学一派的主要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否认了世界的客观性,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夸大了精神的作用。)

108、白马非马

错。它认为白马不是马,因为白马与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事物,所以不能说谁是谁,它是一

个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没有正确认识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它们是相互连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该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错误。(白马非马,是公孙龙的一个诡辩命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个说法混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正确认识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

109、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的

正确。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110、凡事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错误。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是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不能深入的全面的反映事物,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11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这里的否定。错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11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对。认识的来源就是实践. 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认识和实践通过每一次循环,实践的内容都相对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1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有时不确定的

对。第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实践都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没有其它标准;其次是指无限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第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指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其中的部分认识;其次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第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114、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有用就是真理” 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真理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115、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

错。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规律。检验真理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学说都有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发现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不用说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性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语言程序_指针算法分析

2011年4月 第14卷·第2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下转第156页) *[收稿日期]2011-3-21 [作者简介]丁四成(1968—),男,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安徽宿州技师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 C 语言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 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的计算机教学语言。指针算法是C 语言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指针算法概念比较复杂,运用非常灵活,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对初次涉及计算机语言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重点分析C 语言指针算法单元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并探讨C 语言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指针算法知识单元构成1.1指针算法定义 在计算机内存中,每一个存储单元(通常为1字节)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号,就像酒店中的房间号码一样,这个编号就称为地址,相当于房间号。在地址所标识的内存单元中存放数据,这就相当于酒店中各个房间里居住的旅客一样。 1.2引用指针算法变量 &和*是C 语言有关指针算法的两个重要运算符,分别是取地址运算符和指针算法运算符。例如:&x 为变量x 的地址,*p 为指针算法变量p 所指向的存储单元。应该注意的是在定义时*只起说明作用,不是运算符。比如下面的语句中:float x=1.5float *P=&x float *P=x 很多同学在这里有些迷惑,到底是第2条语句正确还是第3条语句正确呢?根据指针算法的定义很显然第2条语句是正确的。迷惑的原因就在把*当成了运算符。其实,这里的float*共同来修饰P ,定义一个指向浮点型的指针算法变量,同时要将一个指针算法&x 赋值给P 。 为了方便对存储单元进行控制,我们可以设置某些变量专门存放指针算法,这样的变量称为指针算法变量。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明白内存单元地 址与内存单元内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多初学者在 这个概念问题上常常弄混淆。 1.3指针算法与数组 1.3.1指针算法与数组区别。 在C 语言中数组与指针算法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它们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指针算法可以随时指向任意类型的内存单元,它的特征是可变。所以我们常用指针算法来操作动态内存。当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时,该数组自动退化为同类型的指针算法。例如:char x []=chinachar *p=china 上述两个变量的内存布局情况是:数组x 需要在内存中占用6个字节的空间。这段内存区通过数组名x 来标志。指针算法P 则需要4个字节的空间来存放地址,这4个字节用P 来标志。其中存放的地址几乎可以指向任何地方,也可以哪里都不指。目前这个P 指向某地连续的6个字节即字符串china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组与指针算法的区别,并正确运用它们。 1.3.2数组指针算法。 数组指针算法的实质是指针算法,其定义为:int(*p)[n]表示P 为指向由n 个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的指针算法变量。假设对于一个二维数组a[2][3],定义一个指向它的数组指针算法P,程序如下:int a [2][3]={{l,2,3},{4,5,6}}int(*p)[3]P=aprintf(%d,(*p)[1])p++printf(%d,(*p)[1])在该程序中,初始化数组指针算法P 指向数组a 的首地址,即指向二维数组的首行,此时,输出这一行的第1个元素,即(*p)[1]=2接着,P 往下移动一个数组的宽度,即指向二维数组的第二行,输出这一行的第1个元素,即(*p)[1]=5。在C 语言教学中指针算法是难点,C 语言程序—指针算法分析 丁四成 (安徽宿州技师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指针算法分析是C 语言教学中非常难解的一个知识模块,文章从C 语言指针算法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指针算法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问题,对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C 语言教学要点指针算法 数组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11)02-0140-01 第14卷·第2期 2011年4月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14,No.2Apr.2011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整理

法概复习 一、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得具有普遍效力得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就是调整人们得行为或社会关系得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得,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得评价,具有国家得意志性。三、法就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得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就是由一定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得。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与义务就是法得最核心得内容与要素,就是贯穿于法得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与法得运动过程得法律现象,就是法最基本得范畴。权利与义务代表了不同得法律精神。 权利得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得权力与利益; ②就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得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得许可与保障手段。 权利得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得认可与保障;②权利得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就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得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就是基础,请求权就是实体内容,诉权就是保障手段。 义务得概念:①它就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得尺度或范围;②它就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得法律约束;③它就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得必要性。 权利与义务得关系:(1)结构上得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就是主动得,一个就是受动得。(2)数量上得等值关系,一个社会得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总就是相等得。(3)功能上得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得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与权利得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得主次关系,权利与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就是变化着得。 三、法律关系 概念:就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得过程中所形成得人们之间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就是一种合法得关系;(2)法律关系就是体现意志性得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得意志。(3)法律关系就是具体得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得构成:(1)主体,即权利得享有者与义务得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与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得具体得权利与义务。法律上得规定只就是“应有得”、“一般性”得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得“实有得”、“个别化”得权利与义务。(3)客体,就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所指向得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就是指人们对自己得违法行为所应承担得带有强制性得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 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得概念与特征 概念:就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与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得国家根本法。(p,25) 特征:1)宪法就是国家得根本法;2)宪法就是公民权利得保障书;3)宪法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得集中表现;4)宪法就是民主事实法律化得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得人身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进行得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得人所采取得必要得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5)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广告学概论完整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广告与广告学 一、填空题 1.(17)末到(18)世纪初,英国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活动,Advertising一词才具有了现代广告的涵义。 2.按广告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将广告分为(四大媒体)广告和(其他媒体)广告两大类。3.广告作品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可以把广告分为(平面广告)、(点子广告)和(其他广告)。4。广告学是在(二十)世纪才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广告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有(广告基础研究)、广告营销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广告与营销传播之整合研究,以及(广告与社会之关系研究)。 5.根据我国教育部1997年进行的学科调整规划,广告学属于(新闻与传播学)学科范围。 6.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7.广告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质属性应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8.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多项单选题 1.下列广告中属于商业广告类别的有(产品广告、劳务广告、企业形象广告)。 2.下列广告中属于非商业性广告的有(公益广告、政府公告、竞选广告、求职广告、个人信息公告)。 3.四大媒体广告之外的其他广告包括(户外广告、交通工具广告、销售现场广告、纪念品广告)等。 4.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5.任何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主体,即(广告主、广告客户)。 6.下列说法中属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广告表现原则有(1.强调品牌和产品外形、包装时,单一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是创意表现重点2.创意诉求简洁,广告信息非常单纯时,户外广告适宜 3.创意重点在于营造超现实意境,传达丰富联想时,适宜采用广播广告的音效4.需要以表演、情节来传达广告诉求的创意,使用电视媒体的表现力最强)。 7.根据广告活动目的对广告进行分类,广告可分为(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 8.按照广告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短程广告与长程广告、速效性广告与迟效性广告、单一的广告活动与整体的广告活动)。 9.现代广告增加了有效地加强对广告活动的整体把握和控制的环节,即(广告创意、广告策划) 三、名词解释 1.广告 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2.广告学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是由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 四、简答题 I.简述现代广告的核心内容与形态

2019常州继续教育答案(素质教育概论)

常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素质教育 1、()就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与内容得期待。P80 (A)基础(B)目标(C)职能(D)潜能 2、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得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与形成阶段,但就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得重要依据。P112 (A)科学发展观 (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C)教育基本理论(D)教育学原理 3、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与()两个方面。P218 A社会教育B综合教育C德育教育D技术教育 4、教育方法历来就是教育得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得()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得发展进步.P137 A教育思想教育水平C教育经验D教育方法 5、(A)就是指与人们一定得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得一整套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得总与,它就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得人得行为期望,就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得基础。P89 A社会角色B社会定位C社会地位D社会身份 6、学生健康成长得关键就是她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得意识、理念,学会(B)前进得本领。53 A尝试实践B主动探索C实践探索D健康成长 7、 ()得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得身体、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P47 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素质教育D科学教育 8、()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得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得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得基本稳定得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P26 A思想道德品质B历史思维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素质 9、(D)得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得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得班主任工作之中与学生得思想品德教育之中。124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 10、在人得各种基本需要中,()得需要就是最基本得需要,因为人得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习得途径来满足.P83 A生理B社会C生活D学习 11、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得先天得遗传素质得差异就是很小得,后天得()都就是十分巨大得,只要有适宜得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P74 A个性潜能B品德修养C发展潜力D文化修养 12、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就是素质教育得重要追求与根本出发点之一.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得(A)。149 A教育B课改C经验D方法 13、()才就是提高精神素质得最终目标。P59 A学以致用B学为我用C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D以上都就是 14、(B)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得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得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15、()就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与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得基本稳定得精神品质。P41 A精神审美素质B个人品德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 16、()就是在表象、概念得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得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得基本稳定得精神品质。P38 A学习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思维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17、素质得(),要求学校得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得健康成长。P212 A自然属性B教育属性C科学属性D文化属性 18、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得(B),满足儿童发展得需要。82 A人体需要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刚性需要 19、()就是辩证统一得。生理健康固然就是生存得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得重要性更加突出.P49 A心理健康B身心健康C生理健康D心灵健康 20、与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共性)得特点相比,()充分尊重并满足学校师生与学校教育环境

河北素质教育概论-06763-手打知识点

第一章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以每个受教育者已有的素质为基础,以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为核心,以社会需要的素质为追求,对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手段进行有计划地运用与实施,将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有效地转化为每一个个体自我发展的追求,在个性潜能有效得到外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的教育,一般侧重之基础教育 简述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1、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要求; 2、实施素质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德育:是以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为标准,通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有“五育之首”之称。 如何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 首先,要调整、充实德育内容;其次,改进德育工作方法,使之科学化;最后,德育工作要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引申扩张。 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如何给进学校的智育工作 首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发展学生智力,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再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如何加强学校美育工作 首先,通过艺术课、多学科教学以及各种活动加强美育;其次,制定较为详细的美育工作目标;再次,要全面落实美育工组任务。 劳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劳动素质的教育。 劳动教育的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其次,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谋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再次,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纲和主线。 学校开设心理教育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二是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 素质教育的本质:主体性、全体性和全面性、基础性、创新性。 第二章素质教育的范围 素质的特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稳定性和可塑性、内在性和外显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简述素质的结构 人的素质结构由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 一是自然生理素质,包括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习得的生理、运动机能、体型体质等;二是心理素质,及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如认识、需

大一期末考试法学概论重点

法概复习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特征: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的意志性。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四、法具有普遍性。五、法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六、具有程序性。 二、权利与义务 概念: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要素,是贯穿于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法律部门和法的运动过程的法律现象,是法最基本的范畴。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 权利的概念:①指公民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②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③制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权利的特征:①权利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②权利的行使具有自主决定性;③权利总是与利益相联系;④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权利的内容:由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 义务的概念:①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②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约束;③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一个表现利益,一个表现负担;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受动的。(2)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总是相等的。(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义务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有助于实现自由。(4)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权利和义务何者为本位,在历史上是变化着的。 三、法律关系 概念: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特征:(1)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关系;(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当事人的意志。(3)法律关系是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构成:(1)主体,即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国家。(2)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的规定只是“应有的”、“一般性”的规定,通过特定主体体现为具体的“实有的”、“个别化”的权利和义务。(3)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 四、法律责任 概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否定性法律后果。(否定性法律后果,即法律上不予承认,加以撤销以至制裁。) 种类: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②违宪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归责原则:①因果联系原则;②责任法定原则;③公正原则;④合理性原则。 五、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p,25)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3)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4)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5)宪法规范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稳定性。 六、正当防卫 概念: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5个(1)发生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行为正在进行;(3)为保护合法权益;(4)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关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的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的研究 合面中心小学袁冬勤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后正式启动,在一线教师的努力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应运而生。经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导学案有很多的优点,也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同。但是,导学案毕竟是新事物,它还有很多的不足,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仍然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由此,本文将从导学案的有效使用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进行剖析,用实践经验来进一步阐述“导学案”的运用与提高。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实践使用研究 引言 目前,很多基层学校都在使用或尝试使用导学案,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问题,对此,很多人已产生了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质疑,并着手去总结和反思其有效性。然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王庆生(2010)认为,“导学案”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模式是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那么,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发现,大家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造成的。由此可见,我们的问题是由实践引起的,那么最终的研究就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本文拟加强对导学案使用方法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地继续发展,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学生。在我们的基层教学中,只有大家都会用且正确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有效价值。 一、依托教材是基础 王喜生(2010)研究指出“导学案”内容的科学性应落实准确性、激励性、主体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取决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剖析与拓展。教材是教师设计导学案所借鉴的蓝本,是导学案教学的凭借,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媒介。所以,任何一堂课的导学案编写,都应该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写意图,结合学习主体的基础知识、当地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习惯等进行,使导学案源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导学案对教材进行解读和拓展,达到使学生既能准确把握教材安排的有关内容,又能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达到对教材之外知识的学习提升。 二、教师指导不可缺 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在课后,教师的指导均尤为重要。课前,教师要进行导学案学习方法的指导,明确完成的要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在使用导学案的初期,教师可带领着孩子们一步步地完成导学案,将一些完成导学案的基本要求与策略告诉学生,比如:完成导学案之前要深入阅读教材;遇到“拦路虎”可再一次阅读教材;对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作好记录等,只有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去完成导学案,学生在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 ①法是一种行为规,具有规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即在相同的条件下,一项法的规可以被反复适用;其还具有可预测性,法的这种属性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做或不做一定的行为。 ②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在众多的行为规中,只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即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③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法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的渊源即法的表现形式17 作为行为规的法,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知晓、遵守,也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种用以表现法的规的各种具体形式,法学上称为法的渊源或法的形式。 从历史上看,法的渊源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性文件,另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 ①规性文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权限围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的文件,亦即通常所说的成文法或制定法。 ②国家认可的不具备文字形式的习惯,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法或不成文法。判例也是一种不成文法。 除上述基本形式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某些思想家、法学家的著作或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法的渊源。 3、法系18 一般认为,凡是在容上和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形成一种传统或派系的各国法律,就属于同一个法系。 西方法学家在法系的划分上也很不一致,但不少法学著作在论述法系问题时,多举英国法系、大陆法系、中国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五大法系。这五大法系除大陆法系和英国法系外,其余的基本上已经成为法制史上的概念。 大陆法系是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英国法系是指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法律和效仿英国法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广告学概论 期末考试笔记整理(详)

第一章广告概论 一广告概念的定义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 (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二广告的构成要素 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三广告的分类 1 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 2 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 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 数字互连媒介广告, 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 3 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 4 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 5 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 6 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7 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 8 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 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广告实际上在做三件事:传播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倡导一种理念 2 研究对象: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可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 3 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3)运用比较法 第二章广告的发展 AIDA法则:一个广告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能够达到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引起欲望(Desire)促成行动(Action)的效果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 1.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 提和重要基础。 (A) 深厚积累 (B) 宏约深美 (C) 厚积薄发 (D) 博纳厚积 [分值: 2. ()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 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通过了解社区 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 社会生活的能力。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校课程 [分值: 3. ()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

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A) 心理健康 (B) 身心健康 (C) 生理健康 (D) 心灵健康 [分值: 4. ()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 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A) 小目标牵引 (B) 大目标牵引 (C) 目标牵引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 5. 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 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判断。 (A) 显性 (B) 共通性 (C) 差异性

(D) 隐蔽性 [分值: 6.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 根本()。 (A) 基础 (B) 目的 (C) 追求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 7.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 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 (A) 经络通畅 (B) 脉络贯通 (C) 全线贯通 (D) 厚积薄发 8. 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

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A) 劣势潜能 (B) 优势潜能 (C) 共性潜能 (D) 个性潜能 [分值: 9.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 部分,是一种()。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10.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05683

课程名称: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代码:0568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基础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我国素质教育的现实进行学习。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素质教育的历史源流和当代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明确认识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从根本上有别于应试教育。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若干基本概念,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明确的认识。系统了解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内容、途径、责任、评价等问题。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学习教育管理与从事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应用课程,可以作为课堂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基础性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素质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识记:素质教育的提出时间(一般) 理解:素质教育的理论涵义(重点) (二)全球发展困境呼唤“人的革命” 识记: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一般) 理解:“人学”研究热潮(重点) (三)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的期待 识记: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般) 理解:教育弊端的复杂原因(重点)

第一章素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素质概念的内涵、外延,素质的层次与属性,对素质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为素质教育的贯彻与实施打下理论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素质的概念规范 识记:教育领域的“素质”概念(一般) 理解:素质的内涵(重点) 应用:素质概念的外延(次重点) (二)个体素质结构 识记:分析工具:结构——功能方法(一般) 理解:个体素质的层次、类别(一般) 应用:个体素质层次、类别的关系(重点) (三)素质的属性 识记: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一般) 理解: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重点) 应用: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次重点) (四)素质的品第 识记:素质的品第的概念(一般) 理解:中国古代关于素质品第的认识(重点) 第二章素质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素质发展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类及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的发展机制,了解素质发展的价值体现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素质发展概述 识记:素质发展的含义(一般) 理解:素质发展总体趋势(重点) (二)人类及群体素质发展机制

语言学概论(笔记整理)

.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since lingui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usuall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work (like “book”) and the object it refers to. This explains and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books”: “book” in English, “livre” in French, in Japanese, in Chinese, “check” in Korean. It is symbolic, because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etc. by nothing but convention. Namely, people use the sounds or vocal forms to symbolize what they wish to refer to. It is vocal, because sound or speech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human lan guages, developed or “new”. Writing systems came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The fact that small children learn and can only learn to speak (and listen) before they write (and read) also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rather than written. The term “human” in the definition is meant to specify that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 What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here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