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里

1、.随着Internet 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许多新的通信形式也应运而生,它们使个人能够创建全球各地的人们都可以访问的信息。即时消息、实时

2、人或多人之间

以文本的形式:网络日志(博客)、基于Web页个人形式、

播客、基于站点、提供音频文件下载

3、影响网络通信的成功与否的内部因素包括:

消息的大小、消息的复杂程度、消息的重要程度

4、通过介质传输即时消息前,前者要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比特

?PC中的网络接口卡发出电信号,用于代表这些比特并将其施加到介质上,二进制比特到达第一台网络设备.

5、二进制比特在本地区域内从一台设备传送到另一台设备.当二进制比特离开本地区域时,通常要经过一台路由器

6、二进制比特传输到连接本地网络的设备,将二进制比特路由到其目的设备的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十几台甚至数百台设备处理.

7、将二进制比特即将到达目的设备时,要再一次通过本地设备传送

8、目的设备读取二进制比特并将其重新转换为可以人工读取的消息.

9、技术进步使得我们可将这些单独的网络合并到一个平台—即定义为融合网络的平台

10、网络体系结构容错能力、可扩展性、服务质量(QoS)、安全

11、具备容错能力的网络结构

(1)面向电路交换连接的网络、数据包交换无连接网络、利用数据包

(2)网络内的设备并不知道各数据包的内容,设备只看得到最终目的地址和通往该目的地的路径中的下一设备。

(3)数据包交换无连接网络

美国国防部研究人员认识到数据包交换无连接网络具备弹性容错网络体系结构所需的功能。(4)面向连接网络

12、尽管数据包交换无连接网络满足了美国国防部的需求且继续作为当今Internet 的主要基础架构,但面向连接系统(如电路交换电话系统)仍具备多种优势

13、可扩张网络体系结构

Internet 能迅速扩展而不会严重影响用户感受到的性能,这是构建Internet 的基础协议和底层技术的目标功能之一。

网络必须提供安全、可预测、可衡量的服务,有时还需要确保可靠的服务。

14、提供服务质量

根据数据类型排队可以使语音数据的优先级高于交易数据,使交易数据的优先级高于web数据.

服务质量机制促进了队列管理策略的建立,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数据分类执行不同的主次优先级

?网络基础架构、服务以及连入网络的计算机上的数据是极为重要的个人和企业资产。

?网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

?防止未经授权地披露或窃取信息、防止未经授权地披露或窃取信息

防止未经授权地修改信息、防止拒绝服务。

15.、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包括:确保机密性

维护通信完整性、确保可用性、

16、数据安全基本措施:确保机密性、用户认证、数据加密、维护通信完整性、数字签名、

确保可用性、防火墙、冗余网络基础架构、防止单点失效的硬件

第二章网络通信

目标

?描述网络的结构,包括成功通信所需的设备和介质。

?说明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功能。

?说明使用分层模型来描述网络功能的优点。

?描述以下两种公认网络模型中每一层的作用:TCP/IP 模型和OSI 模型。

?说明编址和命名方案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目录

2.1 通信平台

2.2 LANs, W ANs, 和网际网络

2.3 协议

2.4 使用分层模型

2.5 网络编址

2.1 通信平台

1、使用许多不同的通信方式来交流数据信息

2.、三个共同的要素:消息来源、通道、消息的目的地址

3、分段–将通信划分为多个片段

4、多路复用–交替发送经过介质的片段.

5、传达消息

表示多个片段以便定向和重组.标示用于在片段到达时对其排序和重组

设备和介质是网络的物理要素,即硬件

服务和过程是网络设备上运行的通信程序,称为软件

6、终端设备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终端设备包括: 计算机(工作站、笔记本电脑、文件服务器、Web 服务器)

网络打印机、VoIP 电话、安全摄像头、移动手持设备(如无线条码扫描仪、PDA)?这些设备将每台主机连接到网络,并且可以将多个独立的网络连接成网际网络。中间网络设备包括:

网络接入设备(集线器、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网间设备(路由器)、通信服务器和调制解调器、安全设备(防火墙)、中间网络设备上运行的进程执行以下功能:、重新生成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维护有关网络和网际网络中存在哪些通道的信息、将错误和通信故障通知其它设备、发生链路故障时按照备用路径转发数据、根据QoS 优先级别分类和转发消息、根据安全设置允许或拒绝数据的通行、中间设备可控制数据的路径但并不会生成或更改数据的内容

7、网络介质

?现代网络主要使用三种介质来连接设备并提供传输数据的途径。这三种介质是:

无线传输、铜缆与光线、电缆内部的金属电线、玻璃或塑料纤维(光缆)

8、局域网

?为家庭、建筑或园区提供服务的网络视为局域网(LAN)

?网络基础架构在以下方面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覆盖的区域大小、连接的用户数量、可用的服务数量和类型

9广域网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局域网由称为广域网的网络连接在一起

The Internet –由多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internet由相互连接的网络组成.

?LANs 和W ANs 可连接成网际网络.

10网络表示方式需要牢记的重要术语包括:网络接口卡、物理端口、接口协议

11、用语规范通信的规则

?该议定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如何使用,以方便通信数据网络

一个协议制定一套规则

1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确保设备通信成功.

?协议规范消息的格式和结构

网络设备共享有关于其他网络之间通信的信息时使用的流程

设备之间传送错误消息和系统消息的方式与时间

数据传送会话的建立和终止

13、协议簇和行业标准

标准是指已经受到网络行业认可,经过标准化组织批准的流程或协议

14、协议的交互

Web 服务器和Web 浏览器之间的交互是协议簇在网络通信中的典型应用示例

15、技术无关协议

?网络协议描述的是网络通信期间实现的功能。

?许多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协议集通信.这是因为协议指定的是网络功能而非支持此功能的底层技术

16、使用分层模型

使用分层模型的优点

?有助于协议设计,因为对于在特定层工作的协议而言,它们的工作方式及其与上下层之间的接口都已经确定

?促进竞争,因为可以同时使用不同厂商的产品。

?避免一个协议层的技术或功能变化影响相邻的其它层。

?提供了描述网络功能和能力的通用语言

?协议模型和参考模型

?网络模型有两种基本类型:协议模型和参考模型

?TCP/IP 模型

17、通信过程

完整的通信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发送方源终端设备的应用层创建数据

2.当数据在源终端设备中沿协议栈向下传递时对其分段和封装

3.在协议栈网络接入层的介质上生成数据

4.通过由介质和任意中间设备组成的网际网络传输数据

5.在目的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入层接收数据

6.当数据在目的设备中沿协议栈向上传递时对其解封和重组

7.将此数据传送到目的终端设备应用层的目的应用程序

完整的消息通过网络传输

18、协议数据单元和封装

封装根据TCP/IP 协议簇的协议来命名PDU。

数据- 一般术语,泛指应用层使用的PDU

数据段- 传输层PDU

数据包- 网络层PDU

帧- 网络接入层PDU

比特(位)- 通过介质实际传输数据时使用的PDU

19、OSI 模型

应用层为以人为本网络中的不同个人之间提供了使用数据网络实现端到端连接的方法.

?表示层对应用层服务之间传输的数据规定了通用的表示方式.

?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组织对话和管理交换的服务.

?传输层为终端设备之间的每个通信定义了数据分段、传输和重组服务.

?网络层为所标识的终端设备直接按通过网络交换一个个数据的片段提供服务.

?数据链路层协议描述了设备之间通过公共介质.

?物理层协议描述的机械、电气、功能和操作方法用于激活、维护和停用网络设备之间比特传输使用的物理连接.

20、比较OSI 模型与TCP/IP 模型

网络编址

?每个数据片段必须包含充分的标识信息才能到达正确目的地.

?为了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上运行的源应用程序成功传送到另一台主机上运行的目的应用程序,必须包含几种不同类型的地址.

21、数据送达终端设备:协议数据单元的报头包含设备地址字段

22、数据通过网际网络:片断到达正确网络.

23、数据达到正确的应用程序

?报头中包含的信息并未标识目的主机或目的网络

?由TNG Media Lab 制作的动画片"Warriors of the Net" 非常有趣,可以帮助我们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概念。在观看视频前应该先考虑几个问题:

?网络类型、网络模型、协议及封装、端口号、盲目的错误

第三章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目标

?规定人们如何在信息网络中使用应用层通信.

?描述OSI 模型的上三层功能如何为终端用户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描述常见TCP/IP 应用程序的功能,例如:万维网和电子邮件,以及相关服务,包括HTTP、DNS、SMB、DHCP、STMP/POP 以及Telnet

目录

3.1 应用程序–网络间的接口

3.2 准备应用程序和服务

3.3 应用层协议及服务实例

3.1 应用程序–网络间的接口

了解应用程序如何对网络中收发的信息进行格式编排、传输和解释

?OSI 和TCP/IP 模型OSI 模型将网络通信过程分为7 个逻辑层,每一层都拥有独特的功能,且被赋予了特定的服务和协议.

?应用层帮助人们处理通信,以便通过数据网络传输.

?TCP/IP 应用层协议与OSI 模型的上三层结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仍然大致对应.

?最广为人知的TCP/IP 应用层协议是那些用于交换用户信息的协议。

?应用层协议的相关功能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网络与底层数据网络的对接.

如上文所述,应用层使用在应用程序和服务中实现的协议。

应用层协议功能

?应用层协议为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提供规则

3.2 准备应用程序和服务

1、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请求信息的设备称为客户端,而响应请求的设备称为服务器

2、服务器:响应客户端应用程序请求的设备扮演的是服务器角色.

3、应用层服务和协议:服务器进程可支持多个客户端.

4、点对点网络及应用程序(p2p)

?在点对点网络中,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连,它们共享资源(如打印机和文件)时可以不借助专用服务器。

?与点对点网络不同,点对点应用程序(P2P) 允许设备在同一通信过程中既作客户端又作服务器

DNS 服务及协议

?人们很难记住IP数字地址。于是,人们创建了可以将数字地址转换为简单易记名称的域名系统

?用户还可以使用操作系统中名为nslookup 的实用程序手动查询域名服务器,来解析给定的主机名

?DNS 服务器中存储不同类型的资源记录,用来解析域名。这些记录中包含域名、地址以及记录的类型

?DNS 服务器的层级结构包含用于匹配域名与地址的资源记录.

5、WWW 服务及HTTP

当在web 浏览器中输入一个Web 地址(或者URL 地址)时,Web 浏览器将通过HTTP 协议建立与服务器上的Web 服务之间的连接

HTTP 服务器通过返回网页的代码对请求做出相应.

浏览器解释HTML 代码并显示网页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8198392.html,’会生成HTTP ‘GET’消息.

6、电子邮件服务及SMTP/POP协议

?客户端使用SMTP 将邮件发送到服务器并使用POP3接受电子邮件.

?邮件服务器–MTA

?邮件传送代理(MTA) 进程用于发送电子邮件。

?邮件服务器–MDA

?邮件分发代理进程控制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电子邮件分发

?SMTP 用于转发邮件

?POP 用于接收邮件.

7、FTP:FTP 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

8、DHCP

?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服务,网络中的设备可以从DHCP 服务器中获取IP 地址和其它信息.

DHCP 服务器负责维护IP 地址池,并在客户端登录时将临时地址分配给客户端

9、文件共享服务及SMB 协议

SMB 是一种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相应协议,服务器可将其资源共享给网络中的客户端使用. 使用SMB协议可以通过windows资源管理器将一台PC 中的文文件复制到另一台PC

10、P2P 服务及Gnutella 协议

通过基于Gnutella 协议的P2P 应用程序,人们可以将自己硬盘中的文件共享给其他人下载

?很多P2P 应用程序并不使用中央数据库记录各个对等设备上的所有可用文件.

11、Telnet 服务及协议

Telnet 提供使用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访问网络设备的方法,就如同键盘和显示器直接连接到该设备一样.

?Telnet 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协议,规定了创建和终止VTY 会话的规则.

补充:

1.应用层帮助人们处理通信,以便于通过数据网络传输。

2.表示层有三个主要功能:

对应用层数据进行编码与转换,从而确保目的设备可以通过适当的应用程序理解源设备上的数据;

采用可被目的设备解压缩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压缩;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在目的设备上对数据解密。

3.会话层就是用于在源应用程序和目的应用程序之间创建并维持对话。

4.常见TCP/IP 协议包括:

域名服务协议(DNS),用于将Internet 域名解析为IP 地址;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传输构成万维网网页的文件;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于传输邮件及其附件信息;

Telnet 协议(一种终端模拟协议),提供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

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系统间的文件交互传输。

5.在应用层中,软件程序或进程采用两种形式访问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应用层使用在应用程序和服务中实现的协议。应用程序为我们提供创建消息的方法;应用层服务负责创建与网络交互的接口;协议则负责提供进行数据处理的规则和格式。

6.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上所实现的应用层协议必须一致。

7.网络模型中除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外,还有点对点模型。点对点应用程序可以用于点对点网络、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以及Internet。

8.域名系统(DNS)—TCP/UDP 端口5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TCP 端口80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TCP 端口25

邮局协议(POP)—UDP 端口110

Telnet —TCP 端口2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UDP 端口67

文件传输协议(FTP)—TCP 端口20 和端口21

9.Web 地址: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以及统一资源标识符(URI)。

10. URL 地址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

http(协议或方案)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8198392.html,(服务器名称)web-server.htm (所要请求的文件名称)

11.HTTP 中规定了请求/响应的协议:常用的三种响应消息类型包括GET、POST 以及PUT

12.电子邮件服务器运行两个独立的进程:

邮件传送代理(MTA)、邮件分发代理(MDA)、邮件用户代理(MUA)

13.FTP 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DHCP 服务器确保每个IP 地址都是唯一的(一个IP 地址

不能同时分配到不同的网络设备上)

14.Telnet 协议中规定了在数据网络中模拟基于文本的终端设备的标准,Telnet 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协议

15.应用层负责直接访问用于提供和管理以人为本网络通信的底层进程。该层是整个数据网络通信的起点和终点。

16.用户通过应用层应用程序、协议以及服务与数据网络进行有效互动。

17.应用程序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根据用户的请求启动数据传输进程。

18.服务是一种后台程序,为网络模型中的应用层及其下层提供连接。

19.协议是一种公认的规则和进程结构,确保在某个特定设备上运行的服务可以在不同网络设备之间收发数据。

20.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向服务器提出数据发送请求,或者通过点对点协议在设备间传输数据,此时设备既是源设备又是目的设备,并由此建立客户端/服务器关系。在每台终端设备上,消息在应用层服务间交换,其交换过程遵循通信协议和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要求。21.HTTP 等通信协议支持向终端设备发送Web 网页。SMTP/POP 协议支持收发电子邮件。SMB 协议支持用户共享文件。DNS 协议支持将网络资源的域名转换为人类难以记忆但机器可记忆的数字地址。

第四章OSI 传输层

学习目标

?解释传输层的需求;

?确定传输层在终端应用程序之间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描述两种TCP/IP 传输层协议— TCP 和UDP 协议的作用。

?解释传输层的关键功能,包括可靠性、端口寻址以及数据分段;

?解释TCP 和UDP 协议如何发挥各自的关键功能;

?确定TCP 或UDP 协议的应用场合,并举出使用每个协议的应用程序的例子。

课程目录

? 4.1 传输层的作用

? 4.2 TCP协议——可靠通信

? 4.3 管理TCP会话

? 4.4 UDP协议——低开销通信

4.1 传输层的作用

?跟踪每个会话、数据分段、重组数据段、标志应用程序

1、控制会话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段和重组、会话多路复用

?传输层的其它功能:面向连接的会话、可靠传输、有序的数据重构、流量控制

2、支持可靠通信

3、TCP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简单、无连接、低开销、尽力传递、

?使用UDP的应用:域名系统(DNS);视频流;IP语音(V oIP)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可靠传输、流控、

?使用TCP的应用:Web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程序。

4、端口寻址识别会话、端口号的类型、netstat命令

5、分段和重组

?保证所传输数据的大小符合传输介质的限制要求

?确保不同应用程序发出的数据能在介质中多路传输

?TCP 和UDP 处理数据段的方式不同

4.2TCP协议——可靠通信

TCP –创建可靠会话、TCP 数据段

7、TCP 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8、TCP数据段重组:使用序列号(sequence number)

9、TCP 窗口确认使用确认号、期待确认

10、TCP 重传

?TCP 通常只确认连续序列数据(contiguous sequence)

?选择性确认(Selective Acknowledgements)是备选功能

11、TCP 拥塞控制–将数据丢失降到最少

?窗口大小——流量及拥塞控制

12、UDP协议——低开销通信

13、UDP——低开销与可靠性对比

UDP提供基本的传输层功能、低开销、UDP 是无连接的,并且不提供复杂的重新传输、排序和流量控制机制

14、使用UDP的应用:

域名系统(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路由信息协议(RI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网络游戏

15、UDP数据报重组

?UDP 仅仅是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转发到应用程序

16、UDP 进程

?也使用端口号来标识特定的应用层进程并将数据报发送到正确的服务或应用

补充

1.传输层的用途

(1)传输层主要负责:

跟踪各个会话,跟踪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上应用程序间的每次通信;

数据分段,将数据分段,并管理每个片段;

重组数据段,将分段数据重组为应用程序数据流;

标识应用程序,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

(2)分割多个通信,

传输层协议所规定的一些主要功能包括:

分段和重组。会话多路复用。面向连接的会话,可靠传输,有序的数据重构,流量控制2.传输层协议通过某种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在传输层中,有三项基本的可靠性操作:跟踪已发送的数据

确认已接收的数据

重新传输未确认的数据

3.TCP/IP 协议簇中最常用的两种传输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

2.传输层负责划分和管理两个终端系统中运行的各流程之间的通信。

3.网络层协议负责组织通信数据,以便其在网间实现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之间的传输。

4.OSI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使网络层数据包做好传输准备以及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

第五章OSI 网络层

学习目标

?确定网络层在说明从一台终端设备到另一台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起的作用。

?分析最常用的网络层协议Internet 协议(IP) 及其提供无连接服务和尽力服务方面的功能。

?了解将设备划分(即分组)为网络时使用的指导原则。

?了解设备的分层编址及其如何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了解有关路由、下一跳地址和转发到目的网络的数据包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录

? 5.1 IPv4

? 5.2 网络——将主机划分为组

? 5.3 路由——数据包的处理方式

? 5.4 路由过程:了解路由的途径

5.1IPv4

网络层——从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网络层

1、为每个终端设备之间通过网络交换数据的片段提供服务

2、基本过程:、编址、封装、路由、解封装

3、协议:Internet 协议第四版(IPv4)、Internet 协议第六版(IPv6)

4、Novell 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PX)

5、无连接网络服务(CLNS/DECNet)

6、IPv4协议——网络层协议示例

?IPv4的作用:通过Internet为用户传送数据

7、IPv4协议——无连接:无连接服务

8、IPv4协议——尽力:尽力服务(不可靠)

9、IPv4协议——介质无关性

?介质无关性

?最大传输单位 (MTU):每种介质可以传输的最大 PDU 大小.

?对数据包进行分片:中间设备 - 通常是路由器 - 从一种介质向具有较小MTU 的介质转发数据包时分割数据包的过程

10、IPv4数据报——封装传输层PDU

?IPv4 封装传输层数据段或数据报,以便网络将其传送到目的主机。

?在任何情况下,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即封装的传输层PDU,在网络层的各个过程中都将保持不变。

5.2 网络——将主机分割为组

1、网络——将主机划分为共同组

?划分网络:将主机划分到有共同因素的组

2、划分依据:地理位置、用途、所有权

3、为何要将主机划分为网络?——性能

?分割大型网络,将需要通信的主机划分到一起,可以降低网间的流量。

?广播含于网络之中。就此意义而言,网络也称为广播域。

?根据所有权划分网络就意味着可以禁止、允许或监控与每个网络各自范围之外的资源相互访问。

?分割大型网络,将需要通信的主机划分到一起,可以减少因所有主机都需要知道所有地址而产生的不必要开销。

4、如何划分网络?——分层编址

5、划分网络——从网络生成网络

5.3路由——数据包的处理方式

1、设备参数——支持网络外部通信

2.、IP数据包——端到端传送数据

3、网关——网络的出口

?网关是连接到本地网络的路由器接口。

?如果数据包目的地址的网络部分与发送主机的网络不同,则必须将该数据包路由到发送网络以外。

4、路由——通往网络的路径

?路由有三个主要特点:目的网络、下一跳、度量

?路由表

?路由协议.

5、目的网络

6、下一跳——数据包的下一目的地

7、数据包转发——将数据包发往其目的主机

?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有一个匹配条目,没有匹配条目但是存在默认路由

?转发到目的主机直接连接的网络

?丢弃

没有匹配条目也没有默认路由

8、路由过程:了解路由的途径

?路由协议用来共享路由:静态路由,在路由器上手工配置。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是路由器动态共享其路由协议所依据的规则集。.

?常用的路由协议包括:路由信息协议(RI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第六章网络编制——IPv4

课程目标

?解释IP 地址的结构并掌握换算8 位二进制和十进制数字的能力。

?按照类型对给定的IPv4 地址分类并描述其在网络中的使用方式。

?说明ISP 如何将地址分配给网络以及管理员如何在网络内分配地址。

?确定主机地址的网络部分并说明子网掩码在划分网络中的作用。

?根据给定的IPv4 地址信息和设计标准,计算相应的地址组成部分。

?在主机上使用常用的测试实用程序来验证和测试网络连通性以及IP 协议栈的运行状态。

课程目录

? 6.1 IPv4地址

? 6.2 不同用途的地址

? 6.3 分配地址

? 6.4 它在我的网络中吗?

? 6.5 计算地址

? 6.6 测试网络层

6、1 IPv4地址:剖析IPv4地址

1、32位、点分十进制、网络和主机部分

2、了解数字——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6.2不同用途的地址:IPv4网络中的地址类型

?网络地址:指代网络的地址。在网络的IPv4 地址范围内,最小地址保留为网络地址。此地址的主机部分的每个主机位均为0。

?广播地址: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数据的特殊地址。广播地址使用该网络范围内的最大地址。即主机部分的各比特位全部为1的地址。

?主机地址:分配给网络中终端设备的地址。计算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和广播地址?网络前缀,通过前缀长度来指示,在地址中网络部分所占的比特数

1、计算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和广播地址:单播、广播、组播——通信类型

2、有限本地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保留IPv4地址范围

3、共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共有地址

?私有地址

10.0.0.0 to 10.255.255.255 (10.0.0.0 /8)

172.16.0.0 to 172.31.255.255 (172.16.0.0 /12)

192.168.0.0 to 192.168.255.255 (192.168.0.0 /16)

?NAT

4、特殊IPv4地址

?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默认路由:0.0.0.0、环回地址:127.0.0.0/8、链路本地地址:169.254.0.0 /16、TEST-NET地址:192.0.2.0 /24

5、传统IPv4编址:分配地址

6、3规划网络地址分配

6、是一个结构化过程,应该妥善规划和记录这些网络内部地址的分配才能:防止地、重复、提供和控制访问、监控安全和性能

不同类型的主机包括: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服务器和外围设备、可以从Internet 访问的主机、中间设备

7、规划网络地址分配

?应该考虑的事项包括:

准备连接到网络的设备是否多于ISP 为该网络分配的公有地址数?

是否需要从本地网络外部访问这些设备?

如果分配了私有地址的设备需要访问Internet,网络能否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AT) 服务?

8、终端用户设备的静态地址和动态地址

?用户设备地址、静态地址分配、动态地址分配、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9、为其它设备分配地址

?服务器和外围设备的地址、可以从Internet 访问的主机的地址、中间设备的地址、路由器和防火墙

谁负责分配不同的地址:地址管理机构

10、IPv6概述

IPv6特性和优点

(1)128 位分层编址,用以提高编址能力

(2)报头格式简化,用以改进数据包处理过程

(3)提高对扩展和选项的支持,用以增强可扩展性和延长生命周期并改进数据包处理过程(4)流标签功能,作为QoS 机制

(5)身份验证和隐私权功能,用于集成安全性

6、4它在我的网络重吗?

1、子网掩码——定义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AND运算——我们的网络中有什么?

?地址和子网掩码之间的AND 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网络地址。

?路由器使用AND 运算来确定传入数据包的合理路由。

?发送主机必须确定应该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本地网络中的主机还是应将其转发到网关。

2、AND运算过程

?AND运算练习计算地址

3、基本的子网划分

?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都必须有唯一的网络ID

?使用一个或多个主机位作为网络位创建子网.

?子网数量= 2^n (n = 借用的位数)

?主机数量= 2^n - 2 (n = 剩余的主机位数)

4、基本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将网络划分为适当大小的多个子网

?步骤1:确定主机总数包括终端用户设备、服务器、中间设备和路由器接口。

?步骤2:确定网络的数量和大小

根据主机的常规分组考虑网络的数量和每个网络所需的大小。

步骤3:分配地址电子表格——子网划分的有利工具

划分子网——细分子网

?细分子网即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编址效率。

?VLSM 示例:在示例中,如果使用一致的子网划分方案(/26),显然非常浪费

5、确定网络地址、计算主机数量、确定主机的有效地址

6、测试网络层

?Ping用于测试主机之间IP 连通性的实用程序。

?Pinging 本地回环(127.0.0.1)。收到127.0.0.1 的响应表示主机上的IP 配置正确。

7、Ping 网关——测试与本地LAN的连通性

Ping远程主机——测试与远程LAN的连通性

Traceroute (tracert) –测试路径是利用生存时间(Time to Live,TTL)

8、ICMPv4 –支持测试和消息的协议

?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ing Protocol,ICMPv4)

ICMP 是TCP/IP 协议簇的消息协议、ICMP 提供控制和错误消息

它实际上是TCP/IP 协议簇中独立的第 3 层协议,可能发送的ICMP 消息包括:主机确认,无法到达目的或服务器,超时,路由重定向,源抑制

第七章OSI 数据链路层

学习目标

说明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阐述数据链路层如何准备数据,以便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描述不同类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逻辑网络拓扑,还可以说明逻辑拓扑确定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方式。解释将数据包封装成帧以方便介质访问的意图。

描述第2 层帧结构并认识通用字段。

解释帧头和帧尾主要字段(包括编址、服务质量、协议类型以及帧校验序列)的功能。

课程索引

?7.1 数据链路层–访问介质

?7.2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7.3 介质访问控制编址和对数据成帧

7、1 数据链路层–支持并连通上层服务

?数据链路层执行以下两种基本服务:-允许上层使用成帧之类的各种技术访问介质-使用介质访问控制和错误检测等技术将数据放置到介质上,以及从介质接收数据。

?数据链路层术语

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节点是网络中的设备,介质是用于承载数据信号的物理手段。网络是连接到公共介质的两台或多台设备。使用多种数据链路层协议使IP 数据包通过各种LAN 和W AN 网络进行传输。

7.1.2 数据链路层–控制通过本地介质的传输

?第2 层协议指定了将数据包封装成帧的过程。

7.1.3 数据链路层–创建帧

?数据链路层帧格式:报头---数据包-----报尾

数据链路层是其上各层的软件进程与其下的物理层之间的连接层。

数据链路层连接了软件层和硬件层,其使用的物理设备具有硬件和软件组件。

7.1.4 数据链路层–将上层服务连接到介质

?数据链路层通常拆分成两个子层:上子层和下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将网络层数据包封装成帧、标志网络层协议

-介质访问控制:标明帧的地址、标示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7.1.5 数据链路层–标准

ISO IEEE ITU ANSI

7.2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将数据放到介质上

?规范数据帧在介质上的放置的方法称为介质访问控制。

7.2.2 针对共享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

?对于共享介质,有两种基本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受控- 每个节点各自都有使用介质的时间。

-争用- 所有节点自由竞争介质的使用权。

7.2.3 针对非共享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

在点对点连接中,数据链路层必须考虑通信为半双工还是全双工

7.2.4 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

?物理拓扑是节点与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的布局。表示如何使用介质来互连设备即为物理拓扑。

?逻辑拓扑是网络将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节点的方法。此布局由网络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与其物理布局无关。

?网络中常用的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包括:点对点、多路访问、环

7.2.5 点对点拓扑

?点对点拓扑将两个节点直接连接在一起。

虚电路是在网络中的两个网络设备间创建的逻辑连接

7.2.6 多路访问拓扑

?逻辑多路访问拓扑使多个节点可通过使用相同的共享介质相互通信。

?在某一时刻,可将来自某个节点的数据放置到介质上。

?每个节点都可以看见介质上的所有帧,但是只有帧的目的节点可处理帧内容。

?逻辑多路访问拓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通常为CSMA/CD或CSMA/CA

7.2.6 多路访问拓扑:逻辑多路访问拓扑

7.2.7 环拓扑

?在逻辑环拓扑中,各节点依次接收帧。若帧并非发往该节点,它将把帧传递到下一节点。这将允许环使用一种受控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称为令牌传递。

?逻辑环拓扑中的节点从环中取下帧,检查地址,如果它并非发往该节点则将它发回环上。

?在环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环一周的所有节点都会检查该帧。

7.3 介质访问控制编址和对数据成帧

7.3.1 数据链路层协议–帧

?由于协议的不同,帧结构以及帧头和帧尾中包含的字段会存在差异。

成帧–帧头的功能

?帧头的作用

?帧首字段告知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一个帧将沿介质传输过来。

?地址字段用于存储数据链路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类型/长度字段是可选字段,某些协议用其说明即将传输的数据类型,也可能用于说明帧的长度。

7.3.3 编址–帧的去向

?数据链路层地址包含在帧头中,它指定了帧在本地网络中的目的节点。

?若将设备移至另一网络或子网,它将仍使用同一第2 层物理地址。

?如果帧中的数据包必须传递到另一网段上,中间设备(路由器)将解封原始帧,为数据包创建一个新帧并将它发送到新网段中。

?编址要求

帧尾的作用

7.3.5 数据链路层协议–帧

使用的第2 层协议取决于网络的逻辑拓扑以及物理层的实施方式

针对LAN 的以太网协议

针对W AN 的点对点协议、针对LAN 的无线协议

7.4.1 通过网际网络跟踪数据

通过网际网络实现的两台主机间的简单数据传输过程

通过网际网络实现的两台主机间的简单数据传输过程

补充

学习目标

1.说明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数据传输中的作用。

2.阐述数据链路层如何准备数据,以便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3.描述不同类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认识几种常见的逻辑网络拓扑,还可以说明逻辑拓扑确定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方式。

5.解释将数据包封装成帧以方便介质访问的意图。

6.描述第2 层帧结构并认识通用字段。

7.解释帧头和帧尾主要字段(包括编址、服务质量、协议类型以及帧校验序列)的功能。

7.1数据链路层---支持并连通上层服务

一、1.帧—数据链路层PDU

2.节点—在第2 层对连接到公共介质的网络设备的称谓。如电脑,ip电话,媒体/介质(物理)* —用于在两个节点之间传输信息的物理手段.如铜线、微波、光纤以及卫星链路。

3.网络(物理)** —连接到公共介质的两个或多个节点(设备)

二、数据链路层负责通过物理网络的介质在节点之间交换帧。

三、逻辑网络是在安排分层编址方案时在网络层定义的。

在任意指定的网络层数据包交换过程中,可能存在多次数据链路层和介质的转换。在路径沿途的每一跳上,中间设备(通常为路由器)从介质接收帧、解封帧,然后将数据包重新封装在适合该段物理网络介质的新帧中,再转发出去。请试想一下两台远程主机(如在巴黎的PC 与在日本的Internet 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尽管两台主机可能通过对等点网络层协议(如IP)来相互通信,但是很可能使用了多种数据链路层协议才能使IP 数据包通过各种LAN 和W AN 网络进行传输。两台主机之间的这类数据包交换需要数据链路层上必须有多种不同的协议。路由器中的每次转换都可能需要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这样才能在新介质中传输。PC 与路由器之间是以太网链路。各路由器是通过卫星链路相连,而笔记本电脑是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最后一个路由器。

7.12数据链路层-控制通过本地介质的传输

一、第2 层协议指定了将数据包封装成帧的过程,以及用于将已封装数据包放置到各介质上和从各介质获取已封装数据包的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数据链路层协议所描述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定义了网络设备访问网络介质的过程以及在不同网络环境中传输帧的过程。

二、作为终端设备的节点使用适配器来连接到网络。适配器管理着成帧和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7.13 数据链路层---------创建帧

一、数据链路层使用帧头和帧尾将数据包封装成帧,以便经本地介质传输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帧包括:数据—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

帧头—包含控制信息(如编址信息)且位于PDU 开头位置

帧尾—包含添加到PDU 结尾处的控制信息

7.14数据链路层-----将上层服务连接到介质

一、为支持各式各样的网络功能,数据链路层通常拆分成两个子层:上子层和下子层。

1.上子层定义了向网络层协议提供服务的软件进程。

2.下子层定义了硬件所执行的介质访问进程。

二、两种常见LAN 子层为:

1.逻辑链路控制。(LLC) 。用于确定帧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

2.介质访问控制(MAC)。:根据介质的物理信号要求和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类型,提供数据链路层编址和数据分界方法。

7.15数据链路层---------标准

一、定义适用于数据链路层的开放式标准和协议的工程组织包括: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7.21将数据放在介质上

一、规范数据帧在介质上的放置的方法称为介质访问控制。

7.22针对共享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

一、对于共享介质,有两种基本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受控—每个节点各自都有使用介质的时间争用—所有节点自由竞争介质的使用权

7.23针对非共享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

在点对点连接中,数据链路层必须考虑通信为半双工还是全双工。

7.24逻辑拓扑与物理拓扑

1.物理拓扑是节点与它们之间的物理连接的布局,表示如何使用介质来互连设备逻辑逻辑拓扑,是网络将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节点的方法。

2.网络中常用的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包括:点对点多路访问CSMA/CD 或CSMA/CA。

也可使用令牌传递方法环令牌传递信号(称为令牌),节点只有在拥有令牌后才能将数据帧放置到介质上。

7.25点对点拓扑

1.在点对点网络中,如果数据一次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其功能即为半双工链路。如果从各节点发出的数据能同时在链路中成功通行,则为全双工链路。

7.31.数据链路层协议----帧

一、每种帧均都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帧头、数据、帧尾

二、没有一种帧结构能满足通过所有类型介质的全部数据传输需求。根据环境的不同,帧中所需的控制信息量也相应变化,以匹配介质和逻辑拓扑的介质访问控制需求。

7.32成帧---帧头的功能

帧头包含了数据链路层协议针对使用的特定逻辑拓扑和介质指定的控制信息。帧控制信息对于每种协议均是唯一的。第 2 层协议使用它来提供通信环境所需的功能。

7.33编址----帧的去向

一、数据链路层地址包含在帧头中,它指定了帧在本地网络中的目的节点。帧头还可能包含帧的源地址。物理地址不会表示设备位于哪个网络。若将设备移至另一网络或子网,它将仍使用同一第2 层物理地址。

如果帧中的数据包必须传递到另一网段上,中间设备(路由器)将解封原始帧,为数据包创建一个新帧并将它发送到新网段中。新帧必须要使用恰当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才能通过新介质传输数据包。

7.34成帧--帧尾的功能

7.35数据链路层协议-=---帧

CCNA 课程中将介绍的协议包括:

以太网、点对点协议(PPP)、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帧中继、异步传输模式(A TM)。

二、用于特定网络拓扑的第2 层协议取决于实施该拓扑的技术。而技术取决于网络规模(根据主机数量和地理范围判断)以及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

LAN 技术W AN 技术带宽差异常会导致LAN 和W AN 使用不同的协议。

三、点对点协议(PPP) 是用于在两个节点之间传送帧的协议。PPP 是一种W AN 协议,且保持所选协议可实施多个串行W AN。PPP 可用于各种物理介质(包括双绞线、光缆和卫星传输)以及虚拟连接。

四、PPP 使用分层体系结构

就目的地址而言,客户段主机使用主机缓存的www服务其主机名关联的ip地址,而源地址则使用本机的ipv4地址。网络层还标识出此数据包中封装的上层协议为tcp数据段。

数据链路层参照地址解析协议(ARP)缓存来确定与路由器B接口关联的MAC地址,该接口被指定为默认网关,然后,它使用此地址构建以太网||帧,通过本地介质传输IPV4数据包。该帧中使用笔记本电脑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使用路由器B的Fa0/0接口的MAC地址作为目的地址。

物理层开始捋帧逐位编码到介质中。路由器A和服务器之间的网段是10Base-T网段;因此,对比特编码时使用的是曼彻斯特差分编码。路由器B会缓冲收到的比特。

网络层捋数据包的目的的IPV4地址与路由表中的路由进行对比。找到与吓一跳出接口S0/0/0相关联的符合项。然后捋路由器B中的数据包传送到S0/0/0接口的电路

第七章OSI 物理层

在本章中,您将学会

?说明物理层协议和服务在支持数据网络通信方面的作用。

?描述物理层和信号在网络中的用途。

?描述在通过本地介质传输帧的过程中,用于表示比特的信号所扮演的角色。

?识别铜缆、光缆和无线网络介质的基本特征。

?说明铜缆、光缆和无线网络介质的常见用途。

课程索引

?8.1 物理层–通信信号

?8.2 物理层信号和编码:表示比特

?8.3 物理层–连接通信

?8.4 实验–介质连接器

8.1 物理层–通信信号

8.1.1 物理层–用途

OSI 物理层通过网络介质传输构成数据链路层帧的比特。

物理层–用途

?物理层的用途是创建电信号、光信号或微波信号,以表示每个帧中的比特。

8.1.2 物理层–操作

?表示数据的网络介质存在三种基本形式:铜缆、光缆、无线介质

8.1.3 物理层–标准

?比较物理层与上层标准:物理层标准规定了信号、连接器和电缆要求

8.1.4 物理层基本原则

?物理层的三个基本功能是:物理组件、数据编码、信号

8.2 物理层信号和编码:表示比特

8.2.1 适用于介质的信号比特

?通信以二进制数字的形式通过物理介质逐个传输。

?可以通过更改信号的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介质上表示信号:振幅、频率、相位?信号表示方法: NRZ信号、曼彻斯特编码、4B/5B

8.2.2 编码–分组比特

?检测帧对每个帧都用物理层认为是帧开头的比特信号模式开始,用表示帧结束的比特信号模式结束。

8.2.2 编码–分组比特

?代码组是连续的代码比特,解释并映射为数据比特模式。

?使用代码组的优点有:降低比特电平错误、限制传输到介质中的效能、帮助甄别数据比特和控制比特、更有效地检测介质错误

8.2.3 数据传输能力

?使用以下三种方式测量数据传输:带宽、吞吐量、实际吞吐量

?带宽:数字带宽可以测量在给定时间内从一个位置流向另一个位置的信息量。

?数据的吞吐量和实际吞吐量

8.3 物理层–连接通信

8.3.1 物理介质的类型:以太网介质、无线介质

8.3.2 铜介质

铜介质的类型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外部信号干扰8.3.3 非屏蔽双绞线(UTP) 电缆

UTP 电缆的特点

UTP 电缆类型:以太网直通电缆、以太网交叉电缆、全反电缆、其他铜缆、

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STP) 电缆

8.3.6 光纤介质

光纤提供全双工通信,每个方向使用一根专用光缆

光缆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单模和多模。

8.2.7 无线介质

无线介质以无线电和微波频率传送代表数据通信二进制数字的电磁信号

8.2.7 无线介质

?无线网络的类型

-标准IEEE 802.11 、标准IEEE 802.15、标准IEEE 802.16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无线LAN 要求具备下列网络设备:无线接入点(AP)、无线NIC适配器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如下:

?IEEE 802.11a -工作频段为5 GHz,速度高达54 Mbps。

?IEEE 802.11b -工作频段为2.4 GHz,速度高达11 Mbps。

?IEEE 802.11g -工作频段为2.4 GHz,速度高达54 Mbps。

?IEEE 802.11n- 频率为2.4 Ghz 或5 GHz。预计数据速率为100 Mbps 至210 Mbps、距离长达70 米。

8.3.8 介质连接器

?正确的连接器端接

确保当前和将来网络技术的最佳性能,必须要保证所有铜介质端接品质。

第九章以太网

学习目标

?描述以太网的演变过程

?说明以太网帧的各个字段

?描述以太网协议所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功能和特性

?描述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

?比较以太网集线器和交换机

?解释地址解析协议(ARP)

目录索引

9.1 以太网概述

9.2 以太网-通过LAN的通信

9.3 以太网帧

9.4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

9.5 以太网物理层

9.6 集线器和交换机

9.7 地址解析协议(ARP)

9.1 以太网概述

9.1.1 以太网-标准和实施

?1980 年,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Intel 和Xerox (DIX) 协会发布了第一个以太网标准。

?1985 年,本地和城域网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标准委员会发布了LAN 标准。

?以太网在OSI 模型的下两层,也就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上运行。

9.1.2 以太网-第1层和第2层

?以太网在第1 层上涉及信号、在介质中传输的比特流、将信号放到介质上的物理组件以及各种拓扑,它在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扮演主要角色。

?数据链路子层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兼容性和计算机通信。

MAC 子层负责将要用于传送信息的物理组件,并且准备通过介质传输的数据。

逻辑链路控制(LLC) 子层保持通信过程所用物理设备的相对独立性。

9.1.3 逻辑链路控制-连接到上层

?对于以太网,IEEE 802.2 标准规范LLC 子层的功能,而802.3 标准规范MAC 子层和物理层的功能。

?LLC 子层获取网络协议数据(通常是IPv4 数据包)并加入控制信息,帮助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节点。

?第2 层通过LLC 与上层通信。

9.1.4 MAC –获取到介质的数据

?介质访问控制(MAC) 是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子层的下半层,由硬件(NIC)实现?以太网MAC 子层主要有两项职责

数据封装:帧定界、编址、错误检测

介质访问控制:对于将帧放入介质中和介质中取下帧实施控制、介质恢复9.1.5 以太网的物理实现

?以太网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因素:

维护的简便性、整合新技术的功能、可靠性、安装和升级成本

?在当今的网络中,以太网使用UTP 铜缆和光缆通过集线器和交换机等中间设备连接网络设备

9.2 以太网-通过LAN的通信

9.2.1 以太网历史回顾

?以太网技术基础最早起步于1970 年,是在一个叫做Alohanet 的计划中提出来的。

?以太网第一个版本融入了一种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的介质访问方法。

?CSMA/CD 负责管理多台设备通过一个共享物理介质通信时产生的问题。

?以太网的早期版本使用同轴电缆在总线拓扑中连接计算机。

粗缆(10BASE5)、细缆(10BASE2)

?最初的同轴粗缆和同轴细缆等物理介质被早期的UTP 类电缆所取代。物理拓扑也改为使用集线器的星型拓扑

9.2.2 以太网冲突管理

?传统的以太网---半双工

?基于共享的介质,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成功发送。

?随着更多的设备加入以太网,帧的冲突量大幅增加。

?当前的以太网---全双工

交换机可以隔离每个端口,只将帧发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已知),而不是发送每个帧到每台设备,数据的流动因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9.2.3 发展到1Gbps 及以上速度

?一些设计和安装都很优秀的现代网络,其设备和电缆可能只需要略加升级,便能以更高的速度运行。这种功能具有降低网络总拥有成本的优点。

?在以太网中使用光缆后,电缆连接距离大幅延长,使LAN 与W AN 之间的差异没那么明显了。

?以太网最初局限于单一建筑物中的LAN 电缆系统,后来扩展到建筑物之间,而现在可以覆盖一个城市,称之为城域网(MAN)。

9.3 以太网帧

9.3.1 帧-封装数据包

?以太网帧结构向第3 层PDU 添加帧头和帧尾来封装所发送的报文。

?以太网帧有两种样式:IEEE 802.3(原始)和修订后的IEEE 802.3 (Ethernet)。9.3.1 帧-封装数据包

?―前导码‖(7 个字节)和―帧首定界符(SFD)‖(1 个字节)字段用于同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

?―目的MAC 地址‖字段(6 个字节)是预定接收方的标识符。

?―源MAC 地址‖字段(6 个字节)标识帧的源网卡或接口。

?―长度/类型‖字段(2 个字节)定义帧的数据字段的准确长度。

?―数据‖和―填充位‖字段(46 - 1500 个字节)包含来自较高层次的封装数据(一般是第 3 层PDU 或更常见的IPv4 数据包)。

?―帧校验序列(FCS)‖字段(4 个字节)用于检测帧中的错误。它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发送设备在帧的FCS 字段中包含CRC 的结果。

9.3.2 以太网MAC地址

?为协助确定以太网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创建了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AC) 地址的唯一标识符。

?MAC 编址作为第2 层PDU 的一部分添加上去。

?以太网MAC 地址是一种表示为12 个十六进制数字的48 位二进制值。

?IEEE 要求厂商遵守两条简单的规定:

(发展战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复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6)在广域网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 8)网络互连的类型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9)请说明产生广播风暴的基本工作原理。 10)路由器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多协议路由器? 11)网关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网关实现网络协议转换的方法有哪些? 12)请说明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组成部分。 13)IP地址的结构是怎样的?IP地址可以分为哪几种? 14)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5)请说明WWW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6)请说明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7)请说明FTP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8)请说明Telnet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9)什么是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有哪些主要特点? 20)请说明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21)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单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3)请说明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 24)典型的局域网系统容错技术(例如NetWare SFT)中的服务器镜像、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 的区别是什么? 25)以太网交换机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以太网交换机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26)请说明使用双绞线与集线器组网的基本方法。 27)组建千兆以太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8)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中? 29)Windows 2000 Server对系统有什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0)什么是用户账号的概念?系统提供了哪些内置用户账号?如何创建新的用户账号? 31)什么是组账号的概念?组账号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创建新的组账号? 32)什么是共享目录的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何为共享目 录设置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 33)请举例说明打印服务器、本地打印机、网络打印机的概念。 34)如何安装本地打印机?如何安装网络打印机?如何设置网络打印服务器属性? 35)ISP在用户接入Internet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ISP? 36)如何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如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这两种接入方法各有什么 特点? 37)如何安装TCP/IP协议? 38)如何创建新的拨号连接?如何设置拨号连接的属性?如何使用拨号连接上网?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计算机网络原理-题库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数据传输速率应达到() A.640Kbps B.640Mbps C.1Gbps D.2Gbps 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中的时间片分配策略是() A.预先分配但不固定B.预先分配固定不变 C.动态分配随时可变D.动态分配固定不变 3.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A.单个地址B.组地址 C.广播地址D.局部地址 4.“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 A.可用性B.保密性 C.完整性D.安全性 5.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A.1Mbps B.2Mbps C.4Mbps D.8Mbps 6.在ISO建议的网管功能中,对网络拓扑结构及某些网管对象的配置和参数做出调整属于() A.故障管理B.安全管理 C.性能管理D.配置管理 7.预防拥塞的分组丢弃策略用于() A.网络层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D.表示层 8.用于实现网络物理层互连的设备是() A.网桥B.转发器 C.路由器D.网关 9.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 A.4位B.32位 C.48位D.128位 10.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为() A.20 B.21 C.25D.110 11.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A.128.2.2.10B.202.96.209.5 C.20.113.233.246 D.192.168.0.1 12.无线应用协议W AP中不包括 ...() A.客户B.WWW服务器 C.网关D.文件服务器 13.A TM的信元头长度为() A.5字节B.8字节 C.48字节D.53字节 14.广泛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法不包括 ...() A.RSA签名B.DSS签名 C.Hash签名D.DES签名 1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 B.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 C.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D.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 1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 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1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A.静态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逆向路由算法 18.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正确描述是() A.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B.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协议转换功能C.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D.网关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19.下列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设备是() A.网桥B.路由器 C.网关D.无线AP 20.帧中继体系结构只包括() A.传输层以上各层B.物理层和链路层 C.链路层和网络层D.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21.下列关于虚电路方式中路由选择的正确说法是() A.分组传送时不进行路由选择 B.分组传送时只在建立虚电路时进行路由选择 C.建立连接和传送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 D.只在传送每个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服务,WWW服务模式为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点对点方式、多点方式、中继方式。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_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橙白、橙、白绿、蓝、蓝白、绿、棕白、棕_。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B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15、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___。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B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D )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B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_A___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B、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D、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服务 21、以下选项不属于以太网的“543”原则是指?__D__ A、5个网段 B、4个中继器 C、3个网段可挂接设备 D、5个网段可挂接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B__。 A、100Mpbs B、200Mbps C、400Mpbs D、800Mpbs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D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 2.按通信媒体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3.按使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4.按配置进行分类,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和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 【相关阅读】 1。按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分类依据是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局域网简称LAN,它是连接近距离计算机的网络,覆盖范围从几米到数

公里。例如办公室或实验室的网、同一建筑物内的网及校园网等。 广域网简称wAN,其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构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例如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电话交换网等。 城域网简称mAN,它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覆盖范围为几十公里,大约是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这天,一种用网络互连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互连起来,构成了称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这就是Internet网。 Internet中文名为因特网、国际互连网,它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和最大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带给了数万种服务,被世界各国计算机信息界称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思考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如图7-1、7-2、7-3所示。 1)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务必透过中央节点进行通信,如图7-1所示。中央节点能够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服务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靠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若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务必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充比较困难。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为(语法)、(语义)和(同步)。 2、TCP/IP 体系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收件人邮箱名@邮箱所在主机的域名)。 3、数据链路层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4、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 )协议。 5、自治系统内部使用最多的路由协议是(RIP)和(OSPF 协议)。BGP协议外部 6、已知IP地址是141.14.72.26,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其网络地址为( 141.14.64.0 )。 7、传输层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主要包括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UDP )两个协议。 8、负责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做()。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 B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 3、关于TCP/IP的IP层协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点到点的协议 B、不能保证IP报文的可靠传送 C、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D、每一个IP数据包都需要对方应答 4、以下哪项不是IP路由器应具备的主要功能(C ) A、转发所收到的IP数据报 B、为需要转发的IP数据报选择最佳路径 C、分析IP数据报所携带的TCP内容 D、维护路由表信息 5、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D )。 A、可靠数据传输 B、全双工通信 C、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D、组播通信

计算机网络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1、网络设计三大系列国际标准及其特点: 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关注城域网物理层的定义; 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标准关注局域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IETF(国际因特网工程组)标准注重数据链路层以上的规范。 2、简要说明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任务 系统集成工作的目的是以先进的技术、适当的产品、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用户设计并实施满足业务和管理需要的网络系统。 系统集成工作的任务主要有两项,即方案的精心设计和系统的高效实施。(1)方案设计是系统集成项目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方案设计中正确选择了技术和相应的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所设计的方案才能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用户选中。同时,高质量的方案设计也是后续技术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如果设计方案有较大的漏洞,此方案即使选中的话,项目实施阶段也会因此而受到相当大的影响。精心设计网络系统方案,是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也是对用户项目负责精神的体现。 (2)系统的高效实施是系统集成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系统实施是把方案上的文字、图表、设备清单等落实到具体的系统中,以实物形式呈现给用户,并进行完善的集成调试和相应的开发工作,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系统的设计功能,完成系统的设计目标。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软件开发及售后服务是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否和效率高低是衡量集成公司的实力强弱和系统集成工程师的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成功实施后的网络系统是系统

集成工作成果的体现,是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 3、制定网络标准的目的 (1)保障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2)保证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3)保障不同产品、服务达到公认的规定品质; (4)保护标准制定者的利益; (5)降低系统集成商和用户的成本。 4、联网的三个基本特征: (1)互联网特征,联网的物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 (2)识别与通信特征,“物体”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功能。 (3)智能化特征,网络系统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怎样解决网络系统中大问题的复杂性…… 解:网络规模越大,涉及的约束条件越多,所耗费的资源也会越多。问题的大小与复杂性直接相关。例如,对以太局域网来说,100个用户的网络设计是一个小问题,而10万个用户的城域以太网设计则是一个大问题。 笛卡尔《方法论》:将大问题分解为多个规模适当的小问题,然后再进行解决。有些问题需要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解决。 网络工程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广度优先好还是深度优先好? 解:先开始时进行广度优先,当有一定积累沉淀后在广度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挖掘选择一项自己最好的来突破发展,即深度优先。 这里的广度优先应该是指网络工程师对专业知识的广泛了解并掌握,而深度优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答案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一方面作终端系统的接口,同时也可作为对其他网络结点的存储转发结点。作为网络接口结点,接口功能是按指定用户的特定要求而编制的。由于存储转发结点提供了交换功能,故报文可在网络中传送到目的结点。它同时又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合作,以避免拥塞并提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1.7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的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它们所应完成的所有功能的定义,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因此,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而不涉及每层的具体组成和实现细节。 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节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规则,才能实现网络的互连,网络的体系结构包含了各个层次的服务及协议规程,为软件和硬件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1.8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答:简单地说,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1.9试分析协议分层的理由。 答:在设计和选择协议时,不仅要考虑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的传输量、所采用的传输技术、数据存取方式,还要考虑到其效率、价格和适应性等问题。因此,协议的分层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信协议可被分为多个层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 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 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 - 网络层 B. 互联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2)在 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 - 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 念 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 2章 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 CSMA/CD 。 ( 2)计算机与 10BASE-T 集线器进行连接时, 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 超过 100 米。在将计算机与 100BASE-TX 集线器进行连接时, 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 100 米。 ( 3)非屏蔽双绞线由 4 对导线组成, 10BASE-T 用其中的 2 对进行 数据传输, 100BASE-TX 用其中的 2 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 1)MAC 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 B ) A. 内存中 B.网卡上C.硬盘上 D.高速缓 冲区 (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D ) A. 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 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 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 是一种正常现象 (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 C ) A.必须使用直通 UTP 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 UTP 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__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_同步传输_________和异步传输。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_、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四、简答题(共30 分)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2009-07-22 16:29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Internet的前身是 C 。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 2、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5、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Gbit/s。1Gbit/s等于 A 。

计算机网络-实验6-网络搭建

实验6:简单网络组建及配置 1.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建设的相关过程,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结合自己掌握到的网络知 识,规划设计网络实施方案。 2)掌握基本的网络设备运行原理和配置技术。 3)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校园网的基本建设、配置工作,并能发现、分析并解决 简单的网络问题。 4)理论结合实践,深刻理解网络运行原理和相关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 技巧。 5)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2.实验环境 接入Internet的实验主机; Windows xp或Windows7/8; 网络模拟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6.2。 3.实验内容 (1)实验项目 某职业技术学校决定新建校园网,网络规划设计师已经完成了该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部分具体项目规划和设计还没有完成;请你根据所学到的网络知识帮助该网络规划设计师完成剩余的工作内容,并承担整个项目的实施建设工作。 如图 6-1 所示,该网络拓扑采用通用的三层架构设计,分别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汇聚层、核心层均采用了冗余链路设计,防止单点故障影响到系统的核心服务。校园网通过购买的ISP服务同 Internet互联,通过有限的公网 IP 地址,利用地址翻译技术(NAT)提供对 Inter net的访问服务支持;通过端口映射技术提供对学校WEB、数据等服务器的外部访问支持。校园网出口布置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同时提供了VPN访问支持。

图6-1 (2)实验需求 如图6-1所示,在不考虑对外服务(即校园网用户访问Internet和Interne t用户访问校园对外服务器)及冗余链路的前提下,请按用户需求设计出该校园网的局域网部署规划设计,并最终完成各相关区域的各设备连通任务。 用户的相关需求如下,请给出具体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 ①校园中心机房存放网络核心设备、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相关服务器,服务器数量在10台以内,未来可扩展到20台。对全部校园网用户开放,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支持。 ②办公区教师和校领导办公区,存放日常办公设备和相关耗材;目前用户数量80左右,未来可以扩展到200;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禁止宿舍区用户访问该区资源,允许教学区用户访问该区资源。 ③教学区提供各教学设备网络连接支持。目前,需联网的有线设备数为1 20,未来可扩展到240。 ④宿舍区提供学生上网服务。目前,用户共计700人,未来可扩展到10 00人。

计算机网络(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doc

计算机网络(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 【答案】:b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答案】:c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练习题 一.填空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________。 【答案】:CSMA/CD 或带有冲突监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2)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________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________米。 【答案】:100米、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________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________对进行数据传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参考借鉴】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吴功宜编著).doc

一.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___O___滑动窗口协议 2.___K___面向字符型的协议 3.___M___标识字段 4.___U___LCP 5.___N___U帧 6.___C__突发长度 7.___P___GBR8.___F___差错控制 9.___Q___SR10.__Z _linkopen 11.___E __检测码12.___R___配置请求帧 13.___J___透明传输14.___S___流量控制 15.___D___纠错码16.___A___误码率 17.___V___NCP18.___W___LinkEstablish 19.___R___CHAP20.___R___捎带确认 A.二进制比特序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B.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C.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比特长度。 D.能够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 E.能够发现传输差错,但是不能自己纠正的编码。 F.能够自动检测出传输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机制。 G.CRC校验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共同使用的一种多项式。 H.CRC校验码计算时采用二进制算法。 I.由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构成的线路。 J.数据链路层保证帧中的二进制比特的组合不受任何限制的能力。 K.利用标准字编码中的一个子集来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L.HDLC协议中有主站来控制从站通信的结构。 M.HDLC规定用作帧开始与结束的字段。 N.HDLC协议中起控制作用,可以随时发出,不影响带序号帧的交换顺序的帧。O.数据链路层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中采用的协议。 P.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并重新发送出错帧之后的所有帧的纠错方法。 Q.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重新发送出错帧的纠错方法。 R.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在差错控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S.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能够实现的控制功能。 T.广泛应用与Internet环境中路由器-路由器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U.PPP中用来建立.配置。管理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协议。 V.PPP中用来建立和配置网络层的协议。 W.当用户计算机与路由器建立了物理层连接,PPP进入的状态。 X.当链路连接建立时,用户计算机首先向路由器发出的LCP帧。 Y.PPP中需要通过三次握手来实现认证的协议. Z.NCP在网络层配置完成后链路进入的状态。 二 1.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网络层无差错的 B 2.A.物理链路B.数据链路C.点-点链路D.端-端链路 3.2.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比特插入的目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网状_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4__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存储转发式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_信息交换方式_。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D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B )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A______。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D ) A、D类 B、C类 C、B类 D、A类 26、子网掩码中“1”代表(B )。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三、简答题(共 30 分) 35、试论述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异同和特点。(8分) 相同点:两个协议都分层;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TCP/IP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以传输层为界,其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 不同点:TCP/IP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OSI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别,而TCP/IP没有充分明确区分服务和协议。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试题2 2、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D )拓扑。 A、网状 B、环型 C、星型 D、总线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090500) 专门化方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产品营销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基本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能力,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现场施工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7)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8)具有规范操作、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正确、快速的文字录入能力; ②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③具备按照具体要求运用OFFICE软件制作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能力; ④具备计算机组装、软件安装、常见硬软件故障排除能力; ⑤具有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图绘制、现场布线及测试能力; ⑥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⑦具有小型应用程序的编制能力; ⑧具有平面图像处理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方向: ①能够安装、维护网络操作系统; ②能够编写网络管理日志; ③能够处理常见网络故障; ④能够组建中小型计算机网络; ⑤能够配置网络相关设备及各类服务器; ⑥能够进行规范的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 ⑦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像处理; ⑧能够按照客户要求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功能丰富、界面美观的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网络产品营销方向 ①能组装计算机硬件; ②能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软件防火墙; ③能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④能安装和配置计算机外设; ⑤能诊断和排除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⑥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连接; ⑦能够说出主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性能、用途; ⑧能够分析客户心理,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⑨能够在网上进行商品营销。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岗位应变的能力; ②具有组织、策划、沟通、执行的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