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与预算平衡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支出和总需求,减轻经济的周期波动,稳定价格水平,使经济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上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影响总需求:(1)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2)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3)对个人和企业征税。第一种方式对总需求产生的是直接影响,后两种方式是通过改变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总需求,因而对总需求产生的是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支出,以及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税收对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

无论是政府支出的变化还是税收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政府的预算平衡,所以,政府财政政策也被称作政府预算政策。

预算差额定义为政府的一切收入和一切支出的差额。在这个定义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转移支付。通常,政府收入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收入,政府支出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支出。

在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如果预算收入恰好等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平衡;如果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盈余;如果预算收入小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赤字。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不增加税收,则必然会扩大预算赤字,这种做法叫赤字财政。如果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提高税率,税收与支出等额增加,这种做法叫支出变动的平衡预算。

当政府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时,它必须设法弥补这部分差额。这部分资金从哪里筹集呢?当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大于预算支出时,这部分盈余又怎样处理呢?实际上,本期支出和收入之间关系反映了政府债务水平的变化。收入少于支出的差额必须依靠借债来弥补,这会增加政府的债务。收入多于支出的余额,可以用于偿还过去的某些债务。

财政赤字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政府是否应该有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同流派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将在有关文章中详细论述这个问题。赤字靠借债弥补,政府主要有两种借债来源:私人方面(包括居民和私人企业)和中央银行。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筹集这部分资金。政府的债券一般分为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两种。比如,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债券期限在90天到一年之间,而长期债券期限可以长达25年。

政府从不同来源筹集资金,对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政府向私人借款或偿还私人的债务,只会使资金在政府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转移。如果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就可发行钞票供政府使用。

二、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事情。地方政府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1984年在美国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7480亿美元中,联邦政府的购买占40%,州以下地方政府的购买占60%。因此,大概地了解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及其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理解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中央政府的预算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租税收入、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亿美元)

——————————————————————————————————

收入7040

个人所得税3150

公司所得税700

社会保险税2630

其他税收和收入560

支出8800

购买2960

其中:国防2220

其他购买740

转移支付3740

给地方政府的拨款930

债务利息170

赤字-1760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中央政府预算中,税收、购买和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借以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三个主要工具。中央政府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和转移支付。购买是指政府在物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它的最大支出项目是国防开支。1984年,在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中,购买支出占支出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2960亿美元的购买支出中,国防开支占75%。可见,军费支出是中央政府直接影响总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移支付是指把资金转移给政府以外的个人。转移支付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对居民家庭的征税,如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然后以对家庭津贴的形式支付出去。这些家庭津贴主要包括对退休、伤残、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金支出。

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在国民产出决定中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国的里根政府把联邦政府的部分职责转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州政府。如果这种分权过程继续下去,地方政府在未来的经济中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的预算在其构成上与中央政府的预算往往不尽相同。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资料表明,与联邦政府的预算比较,在地方政府的支出中购买支出占的比重约89%,比政府预算大得多。这一部分支出对总需求产生的直接影响。转移支付占总支出的11%。在1984年中,地方政府购买支出的最大项目是教育经费,占购买支出总额的40%。因此,同国防开支是联邦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一样,教育经费是地方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销售税、财产税和社会保险税等等。

三、财政政策对国民产出的决定

1、政府支出的影响

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导致新的需求曲线与45°线形成新的均衡点,意味着国民产出的增加。相反,政府支出的减少,导致国民产出减少。(前已论述)

2、税收的影响

由于税收的增加,使得在原来的GNP水平下,消费减少。假定b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每一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下,因税收减少的消费是b·T,它等于曲线C0与C1之间的距离。

显然,税收的增加,将导致消费的减少,如果投资和政府支出保持不变,增加税收将起到减少总支出,抑制总需求,降低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作用。

其次,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在实际中,政府的税收总额T并非像上面所假设的那样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实际税收制度往往把政府税收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政府通常制定不同的税率,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并根据这些税率征税。所以,政府税收总额T的多少,就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GNP高,征税多,GNP少,征税就少。

再次,假定用t表示政府税率,则税收总额为t·Y,Y为GNP,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是:

Y d=(1-t)Y, C=bY d=b(1-t)Y

这意味着,如果t=0.2,则在GNP中,有20%是税收,80%是可支配收入。

政府税率对国民产出的直接影响是改变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税率t=0,GNP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税率提高,GNP增量中,可支配收入增量减少,消费的增量也减少。

C+I+G0表示税收为0时的总支出曲线,C+I+G1表示税率t>0时的曲线。如果用b 表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曲线C+I+G0的斜率=b,曲线C+I+G1的斜率=b(1-t),由于0b·(1-t),所以,税收的增加,实质上是造成总支出曲线向右下方旋转。两条总支出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政府税收总额。显然,税率越高,总支出曲线向右转动角度越大,与450线交于所对应的国民产出水平越低。上图也说明GNP越大,税收收入也越多。所以形成一个循环:如果现期多征税,就会引起下一期GNP减少,则下一期税收则减少。如果现期减少税收,则下一期GNP增加,税收就增加。

政府税率的增大,对经济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降低GNP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经济均衡水平降低,从E0移到E1,减少国民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税率的增大,使得可支配收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性降低,在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的增量中,有较大部分为税收所吸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波动,可能小于GNP的波动,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税率的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财政的自动稳定因素。

四、财政政策乘数

同投资一样,政府支出G和政府税收T在决定国民产出水平时也有乘数作用,也就是说,由于经济的连锁反应,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变动引起的国民产出波动幅度往往数倍于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幅度。这种政府财政政策变动而引起的国民产出变动的倍数通常被称作财政乘数。包括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实践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

在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

这种做法,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既膨胀时期采用收缩政策;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政策。

二、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种灵活作用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起到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the build-in stabilizers)。

具有这一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1、个人所得税:具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税率(累进税率),所以具有稳定器作用。

2、公司所得税:同上。

3、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

在萧条阶段,失业人数增加,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减少。在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是转移支付的减少,这样有利于消费的增加。

4、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

萧条时期,就业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增加了,从而作为转移支付之一福利支出增加,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减少。反之,在膨胀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减少了,所以,福利支出减少,抑制个人消费的增加。

5、农产品维持价格:政府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

于这一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在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就会增加农民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在膨胀时期,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政府抛出农产品,既可抑制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又可抑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强调,这些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们只能起到需求管理的配合作用,本身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如:在萧条时期,它们只能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们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此,仅靠某些稳定器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三、财政政策工具(教材P171)

四、功能财政与公债

前面讲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都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这种财政称其为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是对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的否定。西方政府在历史上曾长期重视和信奉财政预算平衡。历史上预算平衡思想曾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年度平衡预算,主张每年预算仍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第二阶段是周期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衰退时产生预算赤字,在繁荣时产生预算盈余,以赢余弥补赤字,从整个周期来看,预算还是平衡的。第三阶段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财政政策的运用(教材P175—178)。

功能财政思想一反上述平衡预算观点,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预算起初是盈余的,政府可减少盈余甚至造成赤字;如果起初预算是赤字,政府也可允许有更大的赤字。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

总之,按功能财政思想,政府应当关心经济比关心预算平衡为重。这种功能财政思想就是权衡性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按功能财政政策,预算可能有赤字,也可能有盈余,但多数情况是赤字。在危机过后的

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存在紧缩的缺口,这时应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亦叫扩张性政策。即政府支出大于政府税收的政策。其作用如前所诉。关键是财政赤字如何弥补。

有这样几个途径:

第一是减少支出。但减少支出,就达不到克服萧条和提高就业水平的目标,这与扩张政策相悖。显然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好办法。

第二是增加税收。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可减少赤字,但增加税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就会下降,也达不到提高就业、克服萧条的目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发行公债(national debt)这是西方国家弥补赤字最常用的方法:

但对公债的利弊,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国债是个累赘,甚至是经济活动的障碍。

首先,国债虽然是政府的债务,但归根到底都是由纳税人负担,公债不仅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是加给下一代人的负担,是当代人提前支取下一代的面包。

其二,由于提高税收方面的困难,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债台高筑,最终迫使政府多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

其三,国债增加意味着公众以国库券和公债形式占有财富的比重增加,而以不动产的形式占有财富的比重减少,而人们拥有的实物资本减少,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债的问题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首先,对公众而言,作为公债的购买者,他们拥有国债的债权,公众是政府的纳税人,政府是公众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欠公众的债实际是自己欠自己的债,没有关系。

其二,只要政府不垮台,公债的增加不会给债权人带来危险。政府的债可以一届一届传下去,公众的债权也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公债的偿还还是有保证的,而且是一种安全的个人投资方式。政府还可以采取多发行短期公债,一边发行新公债,一边偿还旧公债,这样就不会出现信用危机。

其三,美国的经济资料表明,美国国债的绝对值虽在急剧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经济也在不断增长,而且公债在GNP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在经济繁荣时,公债就会减少,在经济萧条时,公债就会增加。发行公债的目的是调节经济、医治萧条,只要把发行的公债所得到的钱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战争或消费,经济就会好转,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公债也可以偿还,这样公债就不会无限扩大。只要经济增长大于举债增长,举债是值得的。这些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公债哲学”。

实行赤字政策,发行公债时,公债不能直接买给居民户、厂商和商业银行,因为如果居民和厂商直接购买债券,会减少他们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挤掉居民和厂商的消费和投资,起不到应有的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如果由商业银行直接购买公债,则会减少银行的放款,同样间接产生挤出效应。只有把公债卖给中央银行,才会起到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政府(财政部门)把公债券作为存款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给政府以支票薄,政府就可以把支票薄作为货币使用。或用于增加公共工程、或用于增加购买、或用于增加转移支付。中央银行可以把政府债券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或作为运用货币政策的工具(后面讲)。

在萧条时期,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需按上述办法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在膨胀时期由于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会有盈余,但这时盈余不能花掉,又不能用以偿还债务,因为这样用掉财政盈余最终会导致直接、间接地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加剧通货膨胀。比较可行的办法是膨胀时期的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以备萧条时期使用。

五、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困难

在运用财政政策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首先,不同的政策会遇到不同阶层与集团的反对。例如,增加税收会遇到普遍的反对,甚至会引起政治动乱;减少政府购买(尤其是减少政府军事支出)会受到垄断资本家的反对;削减转移支付会受到一般平民百姓及同情者的反对;增加公共工程,会被认为与民争利受到某些人的反对。

其次,有些政策执行起来比较容易,但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比如减少税收,不会引起反抗,但在萧条时期,人们不一定会把减少税收而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储蓄的话,则减税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这时税收乘数就很难起作用。

再次,任何政策都有一个“时滞”问题(time lag),从政策方案的提出、议会讨论、总理批准到最后执行都有一个过程,在短期内很难见效。然而在这一时期内,经济形势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一般这一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决策到具体实施政策的时间距离,后者是从政策实施到产生效力的时间距离。对时滞要有准确的估计。如果预测时滞与实际时滞偏离过大,要么造成政策功力过于强劲,或者政策功力明显不够。则与政策目标不相吻合。

我国政策的内部时滞比发达国家长,而外部时滞比外国短。内部时滞长,说明经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决策,但有决策不果断,贻误时机之嫌。外部时滞短,说明政策迅速起效,发挥作用,但弊端是给经济带来震荡和硬着陆的感觉,应缩短内部时滞,延长外部时滞。

再次,财政政策的作用受“挤出效应”的影响(crowding-out effect)。前面我们所讲的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乘数,都是在不考虑货币市场供求状况。但实际上考虑到货币供求关系,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应具体分析,当社会处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私人持币既不用于消费,也不用于投资,则政府可利用这笔货币对经济进行调节,特别是当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增加投资可以振奋人们对于投资的信心,提高人们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起到吸收私人投资的作用。这时也不存在挤出效应。如果经济体系已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挤出效应才真正产生作用。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因此,为避免这一倾向,可借助于货币政策的配合增加货币供给量。

最后,财政政策的实施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如在大选之前,无论经济形势如何,也不会执行增税、减少转移支付等易引起选民不满的财政政策;在国际形势紧张时,无论经济形势如何,也不会减少军事开支。所有这些当然都会减小财政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

前面我们运用收入和支出模型说明国民收入决定和变动的基本原理。在那里,假定投资是外生变量,但事实上投资会随利率以及其他因素变动而变动,而利率又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本章引入货币供给和需求,考察利率如何由货币供求决定以及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货币的性质和形态

一、货币的性质

什么是货币?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交换媒介(a medium of exchange), 即它是一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可用于交换产品和劳务的东西。然而,事实上,能成为货币的东西,除了需具备交换的媒介这种职能外,还需具有另外两种职能:可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store value)和可充当价值尺度(a unit of account)。

在没有货币的经济中,商品的交换可能按物物交换(barter)的方式进行。经济中不同的人按各自不同的技能和所拥有的不同资源生产出各种不同的商品,然后,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生产大米的人若需要衣服,就要去寻找生产衣服的人,看他是否愿意用衣服来换大米。只有在双方的需求一致并愿意交换的情况下,即生产大米的人想要衣服,同时生产衣服的人刚好想要大米,物物交易才能实现。这样的商品交换不仅费时,而且还依赖于买卖双方需求一致的“巧合”。只要有一方不需要对方提供的商品,交易就无法实现。使用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这些问题就解决了。生产大米的人可先把大米出售给需要大米的人换回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生产衣服的人那里购买衣服。手中有了货币,人们就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购买,卖大米的人也就不必强求卖衣服的人接受自己的大米,反之也一样。有了货币,就像有了润滑剂一样,商品交换能够顺利实现。这里,货币的作用在于可作为购买商品的支付手段。

有了货币之后,人们可以把现在不花的钱保存下来,留待将来某个时期再用。这就是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价值贮存不仅给商品交换带来很大的灵活性,而且也使人们有可能进行现在和将来购买能力的交换。当然,这需要货币具备相对稳定的价值。在价格水平稳定的时候,一定数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就是稳定的。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是指它可用于确定各种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比例。人们用货币标明各种商品的价格,按此价格支付货币就能够买到各种商品。货币的职能决定了它是一种最易流动的资产,即它可立即与商品和劳务进行交换,并且只有较低的交换成本。

二、货币的形态

货币最初是以金、银的形式出现的,称之为金属币(metallic money),由于金银的供给量比较有限,且本身步容易磨损,这就使它们具有了一种较高且相对稳定的价值。人们普遍愿意用它们来交换商品。在铸币(coinage)出现之前,人们每次交易前都要称量金银的重量并检验成色后才能支付。铸币出现之后,每一铸币代表一定量的贵金属。每次交易只需支付一定数量的铸币即可,免去了称量之苦。

以黄金为货币后,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因而当人们暂时不用黄金时,就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存它。做铸币的金匠拥有地窖和看守,他可以向人们提供这种保存服务。于是人们把黄金拿到金匠那里保存起来,金匠交给人们一张凭证作为收据。当人们需要支付时,可凭收据到金匠处随时支取黄金。只要金匠的信誉可靠,人们就没有必要每次支付时都到他那里换回黄金,而只需把金匠开出的收据交给出卖给自己商品的人即可。卖者也可凭这张收据购买别人的东西。这样,纸币就开始出现了。这种纸币即金匠的收据,可代替金银货币,是一种立即兑换黄金的承诺。后来金匠就演化成现在的银行,它的收据即成为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与黄金不同之处在于黄金本身可作为普通商品买卖,而纸币本身只是一种

符号。在早期,各国的纸币可自由兑换黄金,这称为货币的“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虽然在任何时刻,都有人来银行支取黄金,但同时也有人来贮存黄金。同时,只要银行的纸币在购货付款时能被普遍接受,人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就不会来麻烦银行,只要凭纸币进行交易。银行经常会发现它贮备着一定量的黄金。于是银行就可以对这些不常用的黄金也签发纸币,投入市场流通。只要它小心谨慎地维持所签发的纸币数量与它储备的黄金数量之间的合理比例,它就可以应付人们对黄金的日常需要量。这样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数量就超过

了银行可用于兑付的黄金储备量。这就意味着单位纸币只能兑现一定比例的黄金。纸币对黄金的全部承诺实际上就开始丧失了。旦所有的人在同一天内都要求取回他们的黄金时,银行就没有足够的黄金支付。一场金融大恐慌就可能发生,它会导致银行和其他企业的破产。当然,所有储户同时取回他们黄金的情况是很难发生的。因此,为避免恐慌的发生,银行只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以随时应付人们的需要就可以了。这部分黄金就是银行的准备金。通常它是人们存放在银行的黄金总量的一个比例,称为准备金率。

早期各私人银行都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后来逐渐为各国的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所独有。现在各国大多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发行货币。这些由政府宣布在交换中必须接受和作为清偿债务的合法手段的货币,就称为法币(fiat money)。现在中央银行除发行纸币外,还发行各种硬币。现在的法币与过去有了极大的不同。在金本位制的时候,货币可随时兑换黄金;而现在则不再能兑换。货币的价值表现在它可用来购买商品,支付债务。只要货币是可接受的,它就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当它的购买力保持稳定时,它就可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当然它就也具备了价值尺度的功能。

现在,我们已能明确定义,由各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和硬币都是货币。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形态却很多,也很复杂。现在人们可用银行的活期存款或支票来购买商品,清偿债务。这样,这些活期存款实际上也具备了货币的功能。通常人们把手头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和,定义为货币M1。除此之外,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可看成货币。因为在二次大战之后,金融制度的创新使这两种存款很容易就转变为活期存款用于付款偿债。它们与M1一起,定义为货币M2。最后,个人及厂商所持有的债券,也被看成是一种货币的近似物。它与M2一起,定义为货币M3。

第二节银行体系与货币供给

一、银行体系

现代西方的银行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拥有的、用于控制管理银行体系的银行,它是一国最高的金融机构。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银行,在英国是英格兰银行,在日本是日本银行。商业银行是由私人拥有的各种私人银行,它主要是为公众服务的。接受公众的存款,然后再把存款贷给需要资金的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此外,现代商业银行还提供诸如代客结算、证券经销、票据承兑、保险、担保和咨询等业务。其他金融机构是指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非金融机构,它们都是重要的非金融中介。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以及它与商业银行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和业务关系图来说明,可见图6-1.

归纳起来,中央银行主要有三个职能:一是作为一国货币发行的银行;二是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三是作为政府的银行。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的职能。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纸币和硬币)就是我们钱包中所携带的钞票。发行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流通中货币量的多少。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构成了它的负债。因为在金本位制的日子里,这些纸币就是银行向顾客承诺兑换一定数量黄金的凭证。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管理着国家的黄金和外汇储备。

图6-1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可通过自己的划拨清算系统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户之间的支票结算进行清算。更主要的,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各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额度来管理银行体系。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都以存款的方式存放在中央银行,构成中央银行的另一部分负债。中央银行可通过贷款、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业务为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以应付暂时的准备金

的短缺。通过控制贷款和规定应保留的实际准备金,中央银行管理着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所接受的存款构成它们的负债。它按照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从存款中按这一比率留出一部分资金,以随时应付银行存款人的提款要求。这部分资金就是银行的准备金,它们作为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从存款中扣除准备金所剩余的部分,银行可用于投资贷款给企业,或者用于购买本国或外国政府的债券,以期生息获利。准备金、贷款和债券构成银行的资产,当银行留存的准备金不足以应付人们的提款要求时,金融界就有发生金融大恐慌的危险,这时,中央银行可及时向商业银行和企业提供贷款,以阻止金融大恐慌的发生,确保银行和金融体系能顺利地运转。所以,有时中央银行也被看成是最后的贷款者。

政府在中央银行中也有自己的账户。当它需要钱时,它可印刷债券,大部分出售给公众和商业银行构成它们的资产,一部分也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府的债券。

二、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这里指M1)由个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因此,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可提供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了现金数量,就间接控制活期存款。即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府债券)控制着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因而,可以说中央银行才是货币供给的最终决定者。

我们先来看看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因为它们的活期存款构成了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当这部分活期存款数额发生改变时,流通中货币供给量就改变了。我们假定,商业银行的投资只有贷款一种形式,且它的存款全部都是活期存款。这样,当某个商业银行,如银行A取得一笔活期存款比方说100万美元,它只需按中央银行所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即银行准备金与其存款总额的一个最小比率留出法定准备金,所剩余的存款就可用于贷款。这里若法定准备金率为20%,那么对于100万美元的存款其准备金额就为20万美元,剩余80万美元银行A可用于贷款给某企业,成为银行A的新的贷款,以赚取存贷差。企业获得80万美元的贷款后,如果是用来购买一台机器,则机器制造商得到这笔付来的款项,又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放在与自己往来的银行如银行B手中。银行B 同样按20%的法定准备率留出16万美元准备金(80×20%),剩余的64万美元再用于贷款给第二家企业。若这家企业再把这笔贷款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C,银行C的活期存款又增加了64万美元。类推过程见表。可见,最初一笔100万美元的存款增加,带动了一系列银行的活期存款的增加,这些银行所增加的活期存款总额(500万美元)就是由商业银行所创造出的货币供给。这里100万美元的原始存款通过银行体系的不断运转扩大到了500万美元,是原来的5倍。这个倍数就是货币乘数,其大小实际上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大小,是准备金率的倒数(1/0.2)。准备金率越大时,每家银行可留下来贷款的数量越少,所增加的存款也就越少。反之,准备金率越小时,银行创造的货币存款就越多。可以说,任何时候银行发放贷款时,就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中央银行影响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下述三种方式,

第一,改变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大小直接影响了银行可

提供的贷款的大小。当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增加法定准备金额度,因而可贷出的金额也减少了,银行所能创造的活期存款也减少了。

第二,改变贴现率。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准备金不足而需要借

款的各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它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

本。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各银行借款的成本就提高了,银行不得不自筹资金弥补准备金的不足。它们或出售自己的资产或收回已贷出的贷款。出售自己资产(比方说债券)时,流通中的货币就回到银行。同样,收回贷款就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也开始减少了。这样,中央银行可通过调高贴现率减少货币供给。

第三,买卖政府债券。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购进或售出政府的债券以影响货币的供给。以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例子来看,中央银行向私人购买债券,以中央银行签发的支票支付给出售者。后者把这张支票作为活期存款存放在商业银行。这样,对于出售者来讲,他的债券资产减少了比方说100美元,但他在银行的存款就增加了100美元,他的负债没有改变。商业银行接受这张支票后,它的存款负债增加了100美元。它然后把支票提交给中央银行请求支付。中央银行就把这笔购买债券的款项100美元记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这样,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就增加了100美元。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也增加了100美元。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购买债券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就会增加,出现超额储备这就为扩大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给创造了条件。

当中央银行出售债券时,它收到的私人支票要提示给商业银行由其支付。事实上,中央银行直接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借记一笔,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这样,商业银行在活期存款减少的同时,它的准备金也减少了相同的数额。在固定准备金率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就会低于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或出售资产或收回贷款以补足必需的准备金。于是,流通中的货币就开始减少。因此,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就会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进一步,我们还要分析,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出售1美元的债券能导致多少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我们知道,当中央银行购买(出售)1美元的债券时,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将增加(减少)1美元。在固定准备金率下,商业银行的超额(不足)准备金可用于贷款(收回贷款)。在银行体系中,一定数量的新增贷款,通过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流通中会增加数倍的货币供给量。这种由中央银行购买l美元的债券使准备金增加1 美元所引起的货币供给(活期存款)增加的倍数,定义为货币乘数。

上面已说过,货币乘数大小取决于准备金率大小,同时,与存款中漏出多少现金也有关。

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了经济中的货币基础(moneybase)。显然,它直接影响货币供给,有时称它为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中央银行对债券的买卖直接改变了货币基础,使货币流通量成数倍地膨胀和收缩。可以下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货币流通量=货币乘数*活动力强大的货币量

一般来讲,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这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可通过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也可以改变货币供给。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将减少,货币供给因此减少;反之,供给就会提高。

第二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当然,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

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前者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运用哪些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呢?

1.再贴现率政策。

这是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本来,这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当地的联邦储备银行(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但当前美国主要办法已经是银行用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作担保向联邦储备银行借款。所以现在都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称为“贴现”。在美国,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主要是为了协助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存款备有足够的准备金。如果一家存款机构(当然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临时感到不足,比方说某一银行客户出乎意料地要把一大笔存款转到其他银行时,就会出现临时的准备金不够的困难,这时该银行就可用它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合格的客户票据向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窗口(办理这类贴现业务的地点)办理再贴现或申请借款。当这种贴现增加时,意味着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当这种贴现减少时,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减少。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但实际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并不经常使用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因为贴现窗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短期的现金压力作出反应;对临时发生的准备金不足作适当调整。根据规定,银行不能依赖贴现窗口进行超过一个较短时期的借款,在贴现窗口的借款大多数是一天到期,但它们确实需要时可续借。对于超过一个较短时期的借款,银行可以向有超额储备的其他银行去拆借。正因为贴现窗口主要用于满足银行临时准备金的不足,因此,目前变动贴现率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和早先相比已大大减弱。事实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只将它作为紧急求援手段,平时少加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财务状况有问题。每个储备银行的贴现窗口也执行关于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借款的数量和次数的规定;这些为适应储蓄机构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而制定的规定.并不随货币政策的变动而变动,还需指出。通过变动贴现率控制货币供给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银行十分缺乏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储备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2.公开市场业务。

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在美国,货币政策从而也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是由联邦储备系统中的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由公开市场办公室具体实施的。政府证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证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被买卖。联储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当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如果联储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证券,则会开出支票,证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回联邦储备系统作为自己在联储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

存款;如果联储直接从各银行买进证券,则可直接按证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联邦储备系统中的准备金存款。当联储售出政府证券时,情况则相反。准备金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发生变动。准备金变动了,银行客户取得信贷变得容易或困难了,这本身就会影响经济。同时,联储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也会引起证券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因而影响到债券价格即市场利率。有价证券的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的市场,其证券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中央银行要购买证券时,对有价证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加,证券价格会上升即利率下降、反之亦然。显然, 联储买进证券就是去创造货币,因为当它把比方说10万美元的证券卖给某银行时,它只要通知那家已买进证券的银行,说明准备金存款账户上已增加10万美元就行了。因此,联储可根据自己意愿创造货币。

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能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是因为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优点。例如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从而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如果联储只希望少量地变动货币供给,就只要少量地买进或卖出政府证券;如果希望大量地变动货币供给,就只要买进或卖出大量政府证券即可;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证券,立即就能使增加货币供给变为减少货币供给。正是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因而会有一种连续性效果,使社会不易对公开市场业务作出强烈反应,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这是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率政策所不可能有的长处。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还表现在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例如一旦买进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大体上按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给增加了多少。

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所有金融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1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假定原来法定准备金率为20%,则100美元存款必须留出20美元准备金,可贷金额为80美元,这样,增加l万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派生出5万美元的存款。若中央银行把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到l0%,则100 美元存款只需10美元准备金就行了,可贷金额为90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准备金就可以派生出10万美元的存款,货币供给就因此增加了一倍。可见,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变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手段。这是因为,银行去向中央银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时有一个时滞,因此今天变动的准备金率——般要到一段日子以后(比方说两周以后)才起作用。再说,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金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一般几年才改变一次准备金率。如果准备金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

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例如,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政府债券使市场利率上升{即债券价格下降}后,再贴现率必须相应提高,以防止商业银行增加贴现。于是,商业银行向它的顾客的贷款利率也将提高,以免产生亏损。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扩大信用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债券的同时,也可同时降低再贴现率。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虽然都能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变动,但变动方式和作用还是有区别的。当中央银行在市场出售证券时能一般地减少银行准备金,但究竟哪个银行会减少以及减少多少却无法事先知道,因而究竞会给哪些银行造成严重影响也无法事先知道。原来超额准备金多的银行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其客户提取不少存款去买证券时,也只会使超额准备金减少

一些而已。然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超额准备金的银行马上就会感到准备金不足,因此其客户提取存款后,准备金就会降到法定准备金率以下。在这样情况下,中央银行之所以还大胆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因为有再贴现政策作补充。当中央银行售卖证券使一些银行缺乏准备金时,这些银行就可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以克服困难。

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西方国家实行货币政策,常常是为了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从反衰退的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甚微。

进一步说,即使从反通货膨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果就很小。因为物价的上升若是由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引起,则中央银行想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了。

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越快,公众越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而希望快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在一定时期内本来的1美元也许可完成2美元交易的任务,这无疑在流通领域增加了1倍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减少1倍,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过来说,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是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就是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利率下降以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一个过程,利率上升以后,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经上马在建的工程难以下马,已经雇佣的职工要解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的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变化。比方说,经济衰退时中央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三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一、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调节总需求,还会对总需求结构发生不同的影响。例如,若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但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话,会使利率上升,排挤私人投资,尤其是受利率影响大的住宅投资,而使政府购买和消费在总需求结构中比重增加。相反,若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再说,就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言,不同的扩张项目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若增加政府购买,则除了会使政府购买在总需求结构中比重上升,消费也会增加,但私人投资则受到限制。若用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 则增加一上来就是私人消费。若采用投资补贴的财政扩张,则不但消费会增加, 投资也会增加。可见,政府在决定选择哪一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主要是刺激总需求中的哪一部分。如果萧条主要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则宜用货币政策或投资补贴。如果主要应刺激住宅投资,最好用货币政策;如果主要是刺激其他私人投资,则也许用投资补贴办法更有效;如果主要是刺激消费,则可用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各自的局限性上,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各自的特点以及对国民收入产生的不同影响上。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如表6—2所示:

表6-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率

作用强度较猛烈较缓慢较缓慢较猛烈

决策较慢较慢较快较快

阻力较大较大较小较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不同,如表6—3

宏观政策直接作用对象主要影响对象期限GNP 利率扩张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消费短期增加提高

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投资长期增加下降

表6—3表明,尽管财政与货币政策都能够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应,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所差异。货币政策首先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以及国民收入,而财政政策则首先影响总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然后才影响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各种政策手段的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宏观调

控时,单独使用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

三、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不同的政策手段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一个政策运用技巧问题。政府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地进行决定。相机抉择就是指政府根据市场情况和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政策配合方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有助于加强宏观调控,为了减少调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用不同的政策配合方式。

如前所述,一国政府如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率,能够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提高,从而抑制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扩张作用。如果同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通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购进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可以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其结果是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所以,当经济严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比单纯运用财政政策有着更大的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

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该慎重,其适用条件是:(1)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2) 劳动力就业不足;(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

从实践经验看,美国在本世纪60年代采用过这种双扩张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增长。1964年进行大幅度减税(个人所得税减少20%以上,公司所得税减少8%左右),有效地扩大了总需求,使国民收入增长率从1963年的4%,提高到1965年的6%,同时又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把利率上升幅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1963年为4.26%,1965年仅为4.49%)。

与双扩张政策的配合相反,当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可以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即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可以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而同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减缓物价上涨。紧缩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引起利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却使利率提高,从而抑制企业投资,产生利率下降但不引起总需求增加的效果,如图6-7中,从E2点经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回到E0点。

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将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这种政策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

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双紧政策的适用条件是:第一,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第二,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第三,经济秩序混乱。

美国曾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取了这种双紧配合政策,他们一方面减少政府支出,征收10%的个人所得附加税,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其结果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提高了失业率。

以上分析表明,按照同一方向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对经济起到扩张或紧缩的作用。

另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特定目标。例如,在滞胀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会加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会加剧经济衰退,引发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双扩张或双紧搭配都不能有效地控制经济形势,为此,就需要按相反的方向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利于缓解滞胀恶化。

松紧搭配的政策方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就第一种搭配形式而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这就是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结合运用,可以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

美国在80年代初制止滞胀时曾采用过这种政策配合方式,1982年美国开始出现四位数赤字,失业率很高。但到1984年,美国经济已接近充分就业水平,里根政府根据供给学派的观点而采取的降低25%税率的减税政策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不过该年度高就业水平预算不但没有盈余,反而出现巨额赤字,于是便实行了紧缩货币政策,使1984年以后利率不断上涨,对美国经济摆脱滞胀局面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

这种松紧搭配方式的适用条件是:(1)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2)私人储蓄率下降;(3)物价呈上涨趋势。

就第二种松紧搭配方式而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不妥当,也会使经济陷入滞胀。

这种松紧搭配的适用条件是:第—,财力不足,赤字严重;第二,储蓄率高;第三,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

此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搭在运用一段时间以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相互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形势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固守一种配合方式,有可能因不适应变化的形势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即使经济形势是稳定的,也不能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某一种政策,否则,往往是正效应递减,负效应递增,不仅不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例如,紧缩性财政政策虽然能够抑制经济过热,但实施过久,则会使人们放松发展经济的紧迫感,而且会降低社会总供给水平,加剧经济衰退,陷入滞胀而难以自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的交替配合,是保持各种调控措施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以上分析没有考虑其他一些重要变量,例如进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投资的利率弹性,等等。如果考虑了这些因素,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将会更加复杂。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

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近年来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分析 2005-8-2 0:0中国财政·邹立文【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1990年前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也打破了“土地”、“消费”和“就业”等日本“神话”,经济进入衰退期。为此,1992-1997财年日本政府实施了价值约60万亿日元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以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之移动电话和卡拉OK消费的推动,日本经济一度出现好转迹象,实际GDP增长由1995财年的3%上升到了1996财年的4.4%。然而,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桥本内阁错误地估计形势、并急于出台了包括提高消费税税率等措施在内的“财政重建”政策,重创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1997财年为 -0.4%,而1998财年更为严峻,为-1.9%。1997年7月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日本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又严重挫伤了日本国民的信心。出口乏力、内需不足,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实际GDP曾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实施的经济政策 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日本政府(桥本内阁和小渊内阁)相应采取了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张性经济政策,旨在尽快摆脱衰退,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综合经济方案” .“综合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4月24日草拟、并在同年6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一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含金量”超过16万亿日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合计达12万亿日元。该方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通过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和减税等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处理银行呆坏账。其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扩大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7.7万亿日元用于环境、新能源、信息通讯、社会福利、城区再建、以及灾后重建等项目;另外,政府还放松住房信贷合作金库的贷款环境,促进私人住房投资增长。二是推动所谓的“私人融资便利”,促进私人部门采用新技术、管理方法等。三是减税,特别和持续性的所得税和地方居住税减免额将达4万亿日元。这样,每个独立纳税人将减少纳税29000日元,每个受赡养者将减少纳税14500日元。四是通过自由化、培育风险投资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500亿日元的“紧急就业发展项目”、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金融大爆炸”、促进土地和证券市场流通(2.3万亿日元)等措施,致力于建立一个富于弹性和创造性的经济结构。 (二)“紧急经济方案” .“紧急经济方案”是在1998年11月16日决定、并在同年12月17日的1998财年“第三补充预算”通过后实施。该方案的项目投资额超过17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减税额,直接政策“含金量”达27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方案。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和低利率政策。财政政策方面,扩大公共投资、创造需求政策的“含金量”总计约17万亿日元。具体措施是,扩大公共投资,1999财年公共投资额达44.8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10%。税收政策方面,减税总量超过9万亿日元。其中,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65%降至50%,公司所得税有效税率降为40%,同时,还出台了旨在鼓励购买住房的税收优惠措施。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在1998年11月和1999年2月两次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坚持维持零利率政策,以扩大货币供给,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三)“经济再生政策措施”。“经济再生政策措施”是在1999年11月11日起草的,政策所含投资约17万亿日元(加上婴幼保健项目,达18万亿日元)。其政策目的是,将日本现阶段政府部门主导经济的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经济,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结构中的竞争力,制造业优势的不断强化将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状态。一些经济学家还用所谓奥肯定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稳定成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扁你,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做生产的人均收入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即便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研究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作者:————————————————————————————————日期: 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 ------由微观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摘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经过2009、2010年两年的经济复苏之后,我国经济又逐渐恢复。随后2011年和2012年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两年,“复杂性”“多变性”贯穿其中,发展和变化多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过剩流动下通胀压力加大,国际保护主义升温。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处于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国内投资不足,通货膨胀不减,经济周期波动,急需结构调整。 关键词: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投资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须先由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开始:一、GDP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至今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GDP绝对额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我国国力的迅速提升和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GDP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我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2008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GDP 4.6个百分点;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更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 0E 3=K g ·Δg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 0y 1和y 0y 2均小于E 0E 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 0E 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 1曲线、IS 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 1′和IS 2′时,在(r 0,y 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 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0123r r 1 r 0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重点

一、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现状 (一近年来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 财政政策取向是与对应的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定调必然以积极的政策措施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保证社会就业率不受较大冲击。自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历年财政政策毫无例外全部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这也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下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补充推动作用。 (二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指向 在政策指向方面,财政政策因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一般以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公共福利事业为主。本部分中,我们以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以财政投资的形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两年来新增投资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为1.26万亿元。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具体指向需以那些私人资本所无力或不愿进入的领域为主,从而起到补充社会投资失灵的作用。其中,居民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是财政政策通常指向的具体领域。 (三近年来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 最近几年来政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经济形式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从效果上说是值得肯定和认可的。具体来看,金融危机后五年来我国因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使得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建设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在“三农”工作领域,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共支出4.47万亿元,建立健全了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在国民教育领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达到7.79万亿元,全面实现了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自主创新领域,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五年累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流动偏好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和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和财政政策无效 2.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 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的移动将()。 A.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B.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D.不增加投资,因而不增加收入 3.采纳下列哪些财政政策可将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 A.确保货币供给不会增加过快或过慢B.改变政府的支出水平和税收水平 C.运用财政赤字政策减缓经济衰退 D.采取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使联邦预算保持平衡的政策

4.当政府税收或转移支付有一定变化时,消费将()。 A.变化相等的数量B.保持稳定不变,如果可支配收入不变 C.变化幅度肯定比税或转移支付幅度小 D.变化的多少,要决定于由此而引起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边际消费倾向 5.在三部门经济中,当以下因素如何变动时,IS曲线会变得较为平缓()A.投资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B.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C.税率较大D.货币供给增加 6.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7.减税将()。 A.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而增加总支出B.通过引起利率下降而增加总支出

C.通过减少可支配收入而减少总支出D.通过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减少总支出 8.如果同时出现货币收缩和政府开支扩大,通过IS-LM分析,则()。 A.GDP和利率都有会上升B.利率会上升,而对GDP的影响则不明确 C.GDP会上升,但利率则会下降D.GDP 会下降,但对利率的影响不明确 9.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调整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手段()。 A.改变政府购买水平B.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C.改变税率D.改变货币发行量 10.你认为下列哪些情况在衰退期是不会出现的()。 A.企业减少对耐用设备的投资B.股价下跌,劳务需求下降 C.税收收入增加D.失业补偿支付增加 11.以下哪种因素不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作者:————————————————————————————————日期: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分析(上) 袁钢明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二0一五年三月 今天的主题是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形势的分析,并且还要结合两会的热点,以及一些政策的讨论。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是,2015年马上就要展开了,在此之前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在此基础上分析一下2015年。2014年总的来说是“困难重重、稳中趋缓、有稳有缓”,2015年是“隐患难消、退中求稳”。 一、2014年宏观经济形态 (一)2014年宏观经济的变化 按照我的研究,目前的宏观经济势态是“有退有进”。当然政府报告和中共中央说的是“稳中有进”,中央电视台归纳的是“三稳四进”,就是政府报告中说的“增速稳、就业稳、价格稳”,“四进”就是经济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发展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改善,改革开放新突破,“进”主要从运行质量和结构状态上来说,这是政府报告的说法。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或者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它是“有退有进”,不完全都是“进”。 那么,按照统计局最新的说法是“稳中趋缓”,“缓”是什么东西呢?就是减缓或者放缓,就是稳中有退,稳中有落,不是稳中有“进”,是有“落”。为什么呢?因为稳中出现了放缓。前面三句话不一定是稳,应该是“增速落、就业增、价格落”,也就是两落一增。从结果和运行状态上来看,相对于上面的说法,是增长底线失守后撤,增长底线是7.5%,原定的底线后撤到区间去了。结构调整进退交错,收入增速全面下落,虽然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全面下落。改革创新,且行且止,就是正在前进,也有停止不前的地方,因为有困难。风险挑战新旧交加,有旧的风险的积累,也有新的风险的产生。 那么看第一个图像,这是3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曲线,上下波动,去年掉到了7.4%,也就是说GDP增长速度“艰难守稳,似稳未稳”。为什么叫做“艰难守稳”呢?就是要想守住7.5%的底线非常艰难。你看最右端,从2012年底的7.7%降到了7.4%,降了0.3个百分点,没有守住7.5%。“似稳未稳”,看起来好像下降的幅度比2008年到2012年期间要平缓了,但是还在下落,所以还没有稳定。总的来看,我们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高速增长指的是以前平均10%的高度增长,甚至10%以上,但是现在变成了7%多一点的中高速增长,因为10%的中间即5%的增长是中速,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流动偏好陷阱中()。 A.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和财政政策有效D.货币政策有效和财政政策无效 2.如果投资对利率是完全无弹性的,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LM曲线的移动将()。 A.不增加收入,但降低利率B.提高收入水平并降低利率 C.提高收入水平和利率D.不增加投资,因而不增加收入 3.采纳下列哪些财政政策可将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 A.确保货币供给不会增加过快或过慢B.改变政府的支出水平和税收水平 C.运用财政赤字政策减缓经济衰退 D.采取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使联邦预算保持平衡的政策 4.当政府税收或转移支付有一定变化时,消费将()。 A.变化相等的数量B.保持稳定不变,如果可支配收入不变 C.变化幅度肯定比税或转移支付幅度小 D.变化的多少,要决定于由此而引起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边际消费倾向 5.在三部门经济中,当以下因素如何变动时,IS曲线会变得较为平缓() A.投资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B.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C.税率较大D.货币供给增加 6.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那么()。 A.利率的变动对投资没有影响B.投资的变动对计划的总支出没有影响 C.公开市场活动不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没有影响 7.减税将()。 A.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而增加总支出B.通过引起利率下降而增加总支出 C.通过减少可支配收入而减少总支出D.通过引起利率的上升而减少总支出 8.如果同时出现货币收缩和政府开支扩大,通过IS-LM分析,则()。 A.GDP和利率都有会上升B.利率会上升,而对GDP的影响则不明确 C.GDP会上升,但利率则会下降D.GDP会下降,但对利率的影响不明确 9.下列哪项不是政府调整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手段()。 A.改变政府购买水平B.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C.改变税率D.改变货币发行量 10.你认为下列哪些情况在衰退期是不会出现的()。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政策的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正面临着“双重转型”:第一个转型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第二个转型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正在就此进行重大实践。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双重转型: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代表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20XX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向全面通货膨胀。因此,20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确定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适当的收紧、适当的控制”。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部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XX年—20XX年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长%,到20XX年第四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下降%。出口的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外需即出口这辆“马车”的拉动力在大幅缩减。这时,如果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取向,就会约束国内的投资增长,再加上对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对买房的需求采取了控制措施,因此就可能导致内需的增长速度也持续下跌,这样就有可能导致“三驾马车”同时减速,有可能使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所以,20XX年第四季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决定实施“一揽子”计划。 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一揽子”计划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20XX年相比,政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即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最明显的是在20XX年:20XX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率为-16%,外贸出口总额由20XX年的约14 300亿美元减少到12 016亿美元,净减少20XX多亿美元,按照20XX年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万亿左右的人民币出

4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挤出效应 4 .货币幻觉 二、判断题 1.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 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该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就有较强的效果. 4. LM 曲线水平而IS曲线垂直,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5. LM曲线水平而IS曲线垂直的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 6. 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没有“挤出效应”。 7.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越大。 8.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9.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10. 一项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11. 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12. 为了克服衰退,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为了减少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同时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 13. 经济繁荣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较理想。 三、选择题 1. 若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曲线的斜率越大,则 A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C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2. 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量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 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垂直 C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 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 3. 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有效

高考政治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素材

高考政治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素材 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 基本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初放晴———已经恢复增长 基本判断之二:经济复苏又遇阴霾———金融风险财政化 经济危机和反危机政策带来的一些现实问题是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掣肘,尤其是目前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困扰,在发达国家表现为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通货膨胀。 基本判断之三:驱散迷雾的法宝———政策持续、政策退出与政策协调后危机时期,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是两难选择———经济增长和财政安全。如果持续刺激政策,将难以保证财政安全,也可能进一步诱发通货膨胀;如果启动刺激政策退出程序,则整个经济刺激计划难以收效,甚至牺牲经济增长,发生“二次探底”。我们认为,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是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但必须考虑财政安全,财政政策酌情收紧或不再出台新的宽松措施,同时,为了不影响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应保持宽松;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政策的敏感度较强,经济复苏的过程较短,但也同时诱发了通货膨胀,为了防止其转为恶性,只能将安全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收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但同时必须考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保持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因此,后危机时期,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视情况有弹性地退出,由于遇到的问题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方向也应有所不同。目前各国的实际做法

虽然还没有完全走上这一轨道,但已初露端倪。美国一方面坚持刺激政策持续,另一方面有重整财政的行动目标,地方政府已经启动了紧缩政策。日本巨额财政赤字和通货紧缩并列为经济复苏的首要难题,其宏观经济政策只能走结构性调控之路:刺激政策持续和退出并进,一边紧缩财政,一边放松银根,做好政策的协调配合。欧盟集中全力治理财政风险,为了保持复苏势头,宽松的货币政策须持续。威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的是通货膨胀以及高通货膨胀预期,以亚太地区为首,掀起了一轮刺激政策退出的浪潮,收紧的主要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暂时保持连续 目前来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刺激政策都不应该绝对地退出和持续,应该是科学地“有退有进”,对症下药,同时保持本国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搭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发挥最大化的政策合力。在后危机时代,摆在各国面前的一个艰巨使命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只有齐心协力营造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实现本国复兴。从经验来看,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内协调已经成为常态,但国际协调机制还没有搭建起来,直接原因是各国利益分散并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从实际来看,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一个初步的政策国际协调平台,但是一开始就期望实现多边协调不大现实,难以达成有效一致。此次多伦多峰会各国达成的预算赤字减半目标也未必真正能实现。因此,相对于国际协调来说,地区协调更容易实现,相对于多边协调来说,双边协调更容易实现,所以,可以从地区和双边协调开始,逐渐向国际协调推进。 基本判断之四:经济复苏迷雾中的曙光———中国的推动 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较好地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世界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迷雾中的曙光。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被确定为200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今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已释放出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的信号。 2007年12月0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2007年的“一个防止”的基础上增加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8年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200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金融危机中的经济现状分析,扩大内需、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2009年最突出的政策主线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成为2009年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展中小城镇和转变发展方式等调整措施,被各界广泛认同。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2010年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1年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连续六个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