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肥耦合

水肥耦合

水肥耦合
水肥耦合

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冬小麦的水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冬小麦进行合理施肥、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等方面。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通过根系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便会在根际周围形成养分相对耗竭区。从而在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间形成水分和养分浓度梯度。致使水分向近根区土壤迁移,以达到水势平衡。养分溶解在土壤中,也会随溶液的迁移而迁移,到达近根际,以使养分浓度梯度缩小。因此,土壤的水分状况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迁移,水分充足,养分地迁移就容易;水分不足,养分地迁移就困难,甚至难以进行(刘芷宇等 1990)。水分既会有效的影响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也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研究表明,施肥促进根系发育,在水分偏少的情况下,施用氮、磷肥料对作物的扎根深度和根系总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根系活动,有利于吸收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康绍忠等 1998;沈玉芳等 2005;张喜英 1999;张玉革和姜勇 1999)。据梁银丽(1996)研究表明,在有限供水条件下,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 40%~58%范围内,随磷用量增加,而水分利用率提高。并且土壤干旱趋于严重,磷的效果越好。干旱条件下施肥可以提高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Mengel and Kirby1987),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对土壤贮水,特别是深层贮水的利用。增加施肥水平,可以使土壤吸纳更多肥料,提高土壤水势,使水分得以贮存,以供给小麦利用,从而提高小麦利用土壤水分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动态

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子,它们既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又互相牵制、互相作用。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养分对作物吸收水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水分和养分的相互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较多学者对作物水分和养分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水分既影响着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着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转移及分配,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率。

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因元素种类、营养状况而不同。研究表明,由于磷、钾主要以扩散方式迁移,当土壤干旱时,扩散受到影响,磷、钾等通过扩散向根部移动的元素进入根部的数量便会减少。而NO3-主要靠质流移动,作物对它的吸收能一直持续到植株死亡时为止。从而造成干旱条件下作物组织中含磷量降低和氮浓度提高,N/P比增大(奚振邦等,1996)。小麦试验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灌水对籽粒和茎叶中氮素比例影响不大,没有提高氮肥利用率,且水肥之间似有负交互作用;而在高肥力土壤上,灌水由于使籽粒含氮量提高,氮素在籽粒中的比重、籽粒氮素所占的百分数明显增加。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即使是低肥力土壤上,在高氮磷配合的情况下,灌水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仍有突出作用(李生秀等,1995)。呈现低肥低水、高肥高水对作

物生长有利的规律。

目前,水分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机理可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即影响有效养分的数量。水分亏缺会影响土壤有机物的矿化过程,土壤缓效养分向速效养分的释放过程明显变慢、变少。水分过多,易引起养分淋失,特别是硝酸盐的淋失;并造成土壤通气状况不良,易产生反硝化脱氮损失(李生秀等,1995;彭琳等,1981)。土壤中其它的养分转化过程如吸附、固定以及氨挥发等都受土壤水分状况变化的影响。(二)水分影响土壤养分的动力学有效性。质流和扩散是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基本过程,它们都是以水为载体而进行的。水分亏缺,二者的迁移速率下降,特别是扩散速率下降更快。土体中的有效养分便不能变为根际的实际有效养分。(三)水分影响植物对有效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方面,水分亏缺会抑制作物根系生长,降低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使木质部液流粘滞性增大,降低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运输(斯蒂代尔等,1984;冷石林等,1996)。另一方面,水分不足还会降低作物体内氮代谢过程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通过减少体内的核酸合成、抑制ATP酶活性、破环K+泵的主动吸收等影响磷、钾代谢。

2、养分对作物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大量试验资料表明,在适度范围内,增施一定数量的氮肥,特别是氮磷配合施用,作物的总耗水量虽相差不多,但产量却明显增长,从而耗水系数大幅度下降,导致水分利用率提高。蒂斯代尔(1984)在进行了包括4种作物的121个田间试验之后,得出“适当施肥可使谷类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平均增加29%”的结论。另据陕西农科院在永寿试验,旱塬地区施氮或氮磷配合均较不施肥水分利用率有显著提高。刘思民等(1998)研究指出,施肥与水分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效果与土壤水分状况、肥力水平、施肥量、施肥时期等有密切关系

严重干旱情况下,过量氮肥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非常有限(Labiri,1980)。低肥力土壤上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效果较之高肥力土壤更突出(高亚军等,1995)。作物生长前期,施氮量过大,则易产生庞大的地上营养体,耗水增多,对后期生长和产量的形成不利。施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一方面表现为,施肥可以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根系觅取水分、养分的空间,增大蒸腾强度和伤流量,使作物吸取和转运土壤水分的能力提高。同时,施肥通过促进地上部生长,使无效蒸发量减少,从而提高水分利用率(李生秀等,1994)。另一方面,施肥还对经受水分胁迫作物的生理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磷素营养可以增加作物体内的束缚水含量,增大叶水势和相对含水量,改善作物的水分状况(张岁岐等,1995;2000)。关于氮素的作用,还存在分歧。张岁岐等(2000)认为,氮营养增强了作物对干旱的敏感性,使其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大幅度下降,自由水含量增加而束缚水含量减少。张殿忠、汪沛洪(1988)指出,氮营养可

以改善水分胁迫下小麦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各种营养混合施用对作物水分状况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氮、磷、钾混施的效果时而好(杨根平等,1989),时而不好(徐萌等,1992)。在氮、磷、钾亏缺的土壤上单施氮、磷、钾或三者混施,均可提高小麦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且随土壤含水量下降,渗透调节能力差异增大(薛青武、陈培元,1990;李秧秧,1993)。

水分胁迫下作物光合作用的降低来自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方面。氮素既可以增强作物的气孔体调节能力,使其开关自如(Shimishi,1970;薛青武、陈培元,1990),也可以增大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放氧速率和光饱和点,使叶片光合机构保持良好的生理状况(Evans等,1987)。磷素对叶片的气孔调节能力影响不大,主要通过增加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张岁岐、山仑,1995)。

养分还对作物体内的酶活性、膜稳定性和激素代谢等有调节作用。如磷可以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和作物体内SOD和POD活性(张岁岐等,1995;曲东等,1996),降低气孔对ABA反应的敏感性(Radin等,1984);氮可以增强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李英等,1991)。可见,干旱下适氮、磷肥的施用可以明显减轻水分胁迫对作物的伤害,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增加产量,提高水分利用率。

水肥耦合对植物根系水分调节特性的影响

植物能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通过积累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调节细胞渗透势,是植物适应干旱,提高水分利用率最重要的生理机制之一(张士功等2001)。大量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种类有可溶性糖、脯氨酸、有机酸及无机离子(Ca2+、Mg2+、K+、Zn2+、Cl-、NO-3)等,其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K+是最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杨书运等2007)。陈成升(2009)等关于冬小麦叶片在干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动态变化的研究发现,在受到盐胁迫或干旱胁迫时,胁迫程度越强,叶片中脯氨酸含量越高,同时可溶性糖的积累量也会加速,出现最大积累量的时间提前。推断脯氨酸的累积可能是植物受到逆境伤害的征兆,脯氨酸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可溶性糖积累加速。

水分亏缺与活性氧伤害学说

过氧化氢(H

2O

2

)是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活性氧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产物。活性氧伤害理论认为,植物在遭遇逆境胁迫时植物体内的ROS含量会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受到严重胁迫。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各种生化反应能够有序运行。植物细胞膜系统作为干旱的主要部位和原初部位,过量的ROS会作用于细胞膜,诱发膜质过氧化造成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致使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被打破,细胞代谢紊乱。同时,导致植物叶绿体膨胀,基粒松散或崩裂;线粒体嵴残缺不全,衬质收缩或解体。李锦树(1983)等和唐连顺(1994)的

研究认为:活性氧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致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膜脂流动性降低;而徐世昌等(1994)则倾向于磷酸酶的活性被活性氧激活,从而促进膜磷脂的脱酯化反应。另外,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容易受到ROS的毒害,对其造成伤害。膜质过氧化的产物有二烯轭合物、丙二醛和乙烷等,其中MDA是膜质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通过测定MDA的含量了解膜质过氧化程度。齐健等(2006)关于水分亏缺条件下苗期玉米生理响应的研究表明,玉米根和叶中MDA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增加,并且叶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根系中MDA含量,说明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叶片受到伤害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根系。

水分亏缺与过氧化氢(H

2O

2

)的关系

当植物遭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生物体内H

2O

2

的含量就会明显上升。苗雨晨等(2000)有关

蚕豆叶片中H

2O

2

的研究报道:蚕豆叶片中H

2

O

2

的含量变化与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变化有密切关

系,从而调控气孔的开闭。现有的一些研究(Salln1987,Gunz1990;Nupur2009)认为,细胞质

膜、叶绿体膜上存在ABA信号受体,ABA与这些受体结合刺激体内生成H

2O

2

,然后H

2

O

2

再作为信

号调节气孔活动。

H 2O

2

作为植物对理化胁迫反应的调节因子,有选择性的诱导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包括编码抗

氧化酶基因、合成非酶抗氧化剂的基因(VranováE,InzéDandVanBreusegem2002)和H

2O

2

产生

的调节因子(Kwaketal.2003),以提高防御能力或降低外界环境对其造成伤害。但植物在理化胁

迫条件下,H

2O

2

作为信号分子如何调控基因的表达(Laurenzietal.1999),启动防御功能的基因表

达及其表达产物的代谢、活性氧的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如何感受H

2O

2

、细胞在感受H

2

O

2

信号转导

过程中哪种细胞过程是主要的限速步骤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水分亏缺下作物的抗氧化反应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体在受到干旱、寒冷、盐渍等逆境时,活性氧就会在体内大量产生和累积,从而直接或间接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但是经过长期的进化,植物体形成了完善的活性氧防御和清除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系统(汪洪和金继运2006)。对植物体内维持ROS平衡,免受毒害和保护膜的完整性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种保护酶,可以及时有效地清除由于逆境而产生的ROS,维持体内ROS的动态平衡。普遍认为,植物体抗氧化能力提高时,体内的SOD活性就会升高。吴志华等(2004)对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ROS变化的研究中发现,植物体内SOD活性在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呈先升后将的变化趋势,并且抗旱性越强的品种其遭受水分胁迫时体内的SOD活性越高,体内的活性氧含量也越稳定。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也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活性的高低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当植物遭受逆境胁迫时,可诱导体内POD活性和CAT活性升高,

从而起到保护生物膜的作用。POD活性的变化复杂,不同的类型的材料,不同方式和程度的胁迫处理其POD活性的变化不同。梁新华和史汉江(2006)关于水分处理甘草幼苗根系中POD和CAT 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轻度水分胁迫时甘草幼苗根系中POD和CAT活性得到提高,但在达到重度水分胁迫时其活性又会降低,表现出一种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也有研究报道称,植物体内的SOD、CAT、POD活性与逆境胁迫的时间长短和胁迫的强度息息相关。当胁迫时间短和胁迫程度低时其活性会明显提高,随着逆境胁迫时间和强度的推进其活性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水稻水肥耦合田间试验的设计、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水稻水肥耦合田间试验的设计、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戴琳1,金春明2 1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南京 (210098) 2 南京市苏地源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 (210029) E-mail :darling.19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1673093.html, 摘 要:正确合理的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于提高田间试验水平,科学分析田间试验结果,以及为读者提供准确信息和增加试验的重演性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数田间试验结果都利用各种分析软件(如DPSS 、DPS 、SAS 、EXCEL 等)进行分析,虽然方便易行,但是许多人对其中含义并不了解,不能很好地达到寻求规律、指导生产的目的。本文分别用随机区组和裂区设计水稻水肥耦合田间试验,并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裂区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关键词:田间试验;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水稻 1. 引言 试验在江苏省南京市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内修建的蒸渗仪中进行。研究水氮耦合对水稻的影响,设灌溉定额和氮肥用量两个因素,其中,灌溉定额设3个水平:300 mm 、450 mm 、600 mm ;氮肥用量设4个水平:150 kg/hm 2、200 kg/hm 2、250 kg/hm 2、300 kg/hm 2。试验过程中,除施肥和灌水因素外,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2. 试验设计 设W 因素为灌溉定额,分别用A1、A2、A3来表示300 mm 、450 mm 、600 mm 三个水平(a=3)。设N 因素为施加氮肥量,分别用B1、B2、B3、B4来表示:150 kg/hm 2、200 kg/hm 2、250 kg/hm 2、300 kg/hm 2四个水平 (b=4)。共ab=3×4=12个处理,重复3次(r=3),共abr=3×4×3=36个试验数据。土壤肥力南北向变化。 2.1 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对试验进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是随机排列设计中最常用而最基本的设计,其特点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个区组亦即一个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地随机排列[1 ,2] 。本试验土壤肥力南北向变化,设三次重复。借助于随机数字表对 三个区组内各小区进行随机排列,设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水稻水肥耦合试验的随机区组设计 Ⅰ A 1B 1 A 3B 4 A 2B 3A 1B 2A 3B 3A 3B 2A 1B 3A 2B 1A 1B 4 A 2B 2 A 3B 1 A 2B 4 Ⅱ A 1B 3 A 2B 1 A 1B 2A 3B 4A 2B 2A 1B 1A 2B 3A 2B 4A 3B 2 A 1B 4 A 3B 1 A 3B 3 土壤肥力 Ⅲ A 1B 2 A 1B 4 A 3B 4A 2B 4A 2B 2A 3B 3A 1B 1A 2B 3A 2B 1 A 3B 1 A 1B 3 A 3B 2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综述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综述 摘要土壤水分与肥料是农业生产的两大因素,两者具有协同效应,增水能够增加肥料的增产效应,增肥能够增加灌水的增产效应,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促进。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合理匹配水肥因子,才能起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并充分发挥水肥因子的整体增产作用。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肥调水;以水促肥;水肥耦合 1水肥耦合概念及机理 农业生产中水分和养分(肥料)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水肥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在农田系统中,水分与养分之间、各养分之间以及作物与水肥之间都具有相互激励与拮抗的动态平衡关系。 水肥耦合则是指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和肥料二因素或水分与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利用效率,也可以理解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水与土壤矿质元素这两个体系融为一体,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的现象或结果。水肥耦合技术则是在考虑水分和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不同水分、养分基础条件下,所使用的因水施肥、以水定肥、以肥调水等技术。 水肥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两个重要因子,在育种技术、耕作技术、栽培技术等的基础上,合理的灌溉与施肥是作物增产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水、肥对作物的生理生长影响过程来看,这两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影响,水分不足影响作物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并直接影响作物的的产量;养分不足则同样限制作物对水分的充分利用并降低作物产量。增水能促进肥料的增产效应;增肥可明显改善旱作物叶片水分状况,增加光合速率、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作物后期维持一定的光合面积和作用时间,减小了土壤水分不足对产量的影响。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研究和发展水肥耦合机理及其技术,对节约并高效利用有限的农业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匹配水肥因子,才能起到以肥调水、以水促肥,达到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并充分发挥水肥因子的整体增产 作用。 2研究进展 Viets指出,因为水分的有效性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物理及植物生理过程,土壤中水分与养分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密切。Lahiri认为,在土壤干旱状况下施用

1 农艺节水技术

1 农艺节水技术 目前,使用的农艺节水技术: (1)坐水种灌溉技术:在作物播种时期,由于雨水缺少,造成出苗晚,甚至不出苗的现象。为了保证出全苗,出壮苗,所采用的一种农艺节水技术。 作业程序:整地、覆膜、拌种、点种、注水等几道工序。 在注水灌溉作业的同时应掌握以下几点:保苗水在播种时随种子同时注入,注水量应根据年份确定,一般每亩3-5立方米,严重干旱年份应大于每亩6立方米。如用抗旱注水灌溉机具可以一次完成所有作业工序,省时省力,提高播种质量,通过注水灌溉能使作物的出苗率达到98%以上。适宜玉米、豆类等作物。 (2)注射灌溉:是用特制的注水器直接向作物根部土壤注水的一种灌水方法,群众称为给土壤打水针,注水器安装在农用喷雾器上,依靠喷雾器的压力通过喷腔管道将水注入作物根区。注射灌溉技术主要用于果树、瓜类、葡萄、玉米等稀植作物灌关键水用。特点:灌水、追肥、根区施药可以一次完成,还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情况进行定量灌溉。 (3)地表覆盖保墒技术: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它材料。这样可以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提高低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因此,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起到防冻、防寒、保温、保墒、增产、增收的作用,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缺水低温、寒冷地区的主要抗旱保墒增产的农艺节水技术措施。覆盖地膜可以从土壤表面蒸发出来的水汽只能滞留在土层上,地膜内的小小空间里,当夜晚大气降温后又变成水滴从膜面下落到土壤上,再渗入土层中,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小环境的微循环,覆盖地膜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不覆盖的土壤。一般0-40cm土层内要比不覆膜土壤含水量高20%左右。由于地膜覆盖内的水、肥、气、热条件都比不覆盖的农田要好,其增产幅度在20%-120%。另外,地膜覆盖技术与传统地面灌溉结合形成了膜侧沟灌、膜上灌溉等技术。膜侧沟灌是指在灌水沟垄背部位铺膜,灌溉水流在膜侧的灌水沟中流动,并通过膜侧入渗到作物根系区的土壤内,膜侧沟灌的灌水技术要素与传统的沟灌相同,适合于垄背窄膜覆盖,膜宽70—90cm。主要用于条播作物和蔬菜等。 (4)耕作保墒技术:主要有耙耱保墒技术、中耕松土保墒技术、深耕蓄水保墒技术、深种接墒抗旱保苗技术 耕作保墒可以提高土壤集蓄降水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水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耙耱保墒技术:在小麦和大秋作物播种前将耕翻的土地适时进行耙耱,磨碎土块,磨平地表,减少土壤表层的大孔隙,以免土壤水分蒸发损失,达到保墒的目的。 中耕保墒技术:是指作物生长阶段中所采取的耕作措施。中耕一方面通过破除表层板结土,起到疏松表层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止土壤水分蒸发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起到锄草的作用,将耕地内的杂草连根拔除,以免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水分和养分,同时还可以提高降水向土壤中渗透的能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雨后、灌水后2-3天及时中耕,效果最好。

水肥耦合

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冬小麦的水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冬小麦进行合理施肥、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等方面。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通过根系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便会在根际周围形成养分相对耗竭区。从而在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间形成水分和养分浓度梯度。致使水分向近根区土壤迁移,以达到水势平衡。养分溶解在土壤中,也会随溶液的迁移而迁移,到达近根际,以使养分浓度梯度缩小。因此,土壤的水分状况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迁移,水分充足,养分地迁移就容易;水分不足,养分地迁移就困难,甚至难以进行(刘芷宇等 1990)。水分既会有效的影响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也影响作物生长及产量。研究表明,施肥促进根系发育,在水分偏少的情况下,施用氮、磷肥料对作物的扎根深度和根系总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根系活动,有利于吸收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康绍忠等 1998;沈玉芳等 2005;张喜英 1999;张玉革和姜勇 1999)。据梁银丽(1996)研究表明,在有限供水条件下,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 40%~58%范围内,随磷用量增加,而水分利用率提高。并且土壤干旱趋于严重,磷的效果越好。干旱条件下施肥可以提高植物吸收水分的效率(Mengel and Kirby1987),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对土壤贮水,特别是深层贮水的利用。增加施肥水平,可以使土壤吸纳更多肥料,提高土壤水势,使水分得以贮存,以供给小麦利用,从而提高小麦利用土壤水分的能力。 国内外研究动态 水分和养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子,它们既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又互相牵制、互相作用。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养分对作物吸收水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水分和养分的相互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较多学者对作物水分和养分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水分既影响着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着养分在作物体内的转移及分配,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率。 水分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因元素种类、营养状况而不同。研究表明,由于磷、钾主要以扩散方式迁移,当土壤干旱时,扩散受到影响,磷、钾等通过扩散向根部移动的元素进入根部的数量便会减少。而NO3-主要靠质流移动,作物对它的吸收能一直持续到植株死亡时为止。从而造成干旱条件下作物组织中含磷量降低和氮浓度提高,N/P比增大(奚振邦等,1996)。小麦试验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灌水对籽粒和茎叶中氮素比例影响不大,没有提高氮肥利用率,且水肥之间似有负交互作用;而在高肥力土壤上,灌水由于使籽粒含氮量提高,氮素在籽粒中的比重、籽粒氮素所占的百分数明显增加。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即使是低肥力土壤上,在高氮磷配合的情况下,灌水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仍有突出作用(李生秀等,1995)。呈现低肥低水、高肥高水对作

2017年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项目评审结果-山东科技厅

2017年省节水农业和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项目评审结果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分数 1百果园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山东苏氏园林有限公司 56 2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高亲和性钾转运蛋白的活性及钾利用效 率研究 济南大学 80.33 3茶园“节水与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威海威茗茶业有限公司 65. 33 4茶园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山东农业大学 78 5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诸城市佳博天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60 6地温式蔬菜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临沂大学 67 7冬枣水肥一体化高效标准化种植模式建立与示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77 8二季作区春马铃薯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枣庄市新兴农业科技研究所 81.67 9番茄专用全程多效套餐水溶肥的研发山东三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66.33 10高利用率功能性水溶肥料开发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2 11高效多功能水溶肥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9 12高效节水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79.33 13高效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机研发与应用济南大学 76.33 14灌水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菏泽学院 84.67 15果茶全营养精准配方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山东农业大学 64.67 16果茶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海阳锦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57.33 17果蔬专用新型释氧液体肥料研发青岛农业大学 79.67 18果蔬专用型新型环保水溶性肥料研制与应用山东友邦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72.33 19果树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山东硕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69.33 20果树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淄博淄川久润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5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