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

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

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
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

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

读书是学生的主业。不同的教育阶段,读书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曾谈到他对大学人文学科基本教育和专业训练三个阶段的理解:“给大学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业已在本科阶段掌握基础知识,升入高一层次学习的研究生,正处于从获取知识转向生产知识的过渡阶段,尤其需要正确的方法来保持自己读书的动力,促使自己有效地读书。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举行这场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能围绕“研究生应当如何读书”这一主题,从读书的目的、如何选书、如何有效地读书以及如何将读书与研究结合起来四个方面,结合个人的读书体验,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为什么要读书?上为中华之崛起,下为知识之求索。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要有一定的抱负,这是个人气节之源、立命之本;而对于自身来讲,无论是从事学术科研活动,还是文学创作,抑或消闲自娱、个人爱好,读书都是一种雅致的喜好。

丁一

读书大致有两种,娱乐性的和研究性的。对于带有研究性质的读书来说,它的目的在于寻找某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便在某一个知识领域之中,我们所思考的每一个问题,也都可以被一层层地还原到一个个更大范围的问题框架之中。通过这样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中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应该可以被一层层地最终还原到对于人类生存本

身的关怀之上。读书的目的,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在某一具体的知识领域中,去寻找与人类生存本身相关的答案。

我们读书的目的,从小的方面说便是认真学习,作自己的文章,作自己的研究;从大的方面说,读书应当是一生的事,是从到已知的过程,是对话和提问的过程,是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

读书的意义,第一在于怡情,阅读的过程可以抚慰我们焦虑的情绪,获得内心深处的一份宁静。有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明白生死,有的书籍带领我们见识世间百态。第二,每个人读书都应该有一份对现实的关切,关注和思考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前途。我们这代人身处转型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公共 __,但至少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作为现代国家公民的素养,对我们国家、民族未来和前途有自己的一份思考。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也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使命。

人和人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休闲娱乐,只不过有的人用声色犬马的方式来休闲,我们则是用读书的方法来休闲。在我看来,研究生就是能够在读书中寻找乐趣的人。

对我个人而言,广泛的阅读,目的就是加深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包括古代和现在的世界,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如此,能够满足我对世界的好奇心。研究性质的读书则又有更为具体的目的,要带着问题去读,并为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路径。

我认为在如何选书上,有两方面值得注意:第一个是自己所接触的书友,第二个是自己常逛的书店。我们马来西亚留学生从这个月

开始,一个月举办一次读书会,每个参与者有5分钟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书发言,之后还会进行一个公开讨论。通过这个形式,我们能对大家各自关心的范围有一个初步了解,又可以通过讨论获得自己想要的关于书的信息。这是第一个选书的方法,这样的读书会能开拓视野,对我选书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如果对特定领域的书籍不熟悉的话,也可以询问该专业的朋友以作出最适当的决定。第二,我经常会到学校附近的学人书店逛逛。一进书店门口,就能看到一排长长的桌子,放着各类最新的书籍。学人书店和其他书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新书种类比其他书店多,来这里能找到最新的书。

经典的书永远值得读,其次则是由研究而延展开来的读书。当你站得高时,就有更多的书进入你的视野;如果站得没有那么高,可能读了一些书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看了有什么用。

自己研究的课题和想法一般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范围,因此广度、精度方面都会自然而然地有所选择,在看相关论文时,我会注意其中的注文、参考书目里的书,也会相信老师和身边的同龄人推荐的书。

书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学术、科研的专业类书籍,一种是增闻、益趣的消闲书,后者也包括期刊。阅读前一类学术书籍,往往是专业研究者所从事的职业性活动,是具备一定学科基础、科研规划和探究目的的实践,阅读此类书籍,要有业师传授,专门指导,循序渐进。当然,也有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以求、在浩瀚的知识海洋执著搏击的可敬、可贵者。至于后一类的消闲书籍,就因人而异,各有所好了。

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违背社会法律、法规和民俗习惯及伦理道德的,我觉得都可以成为我们广智益闻、消闲增趣的好朋友。

书读得多了,和读书人交流得多了,自然就有了鉴别力。亲身实践去阅读是检验一本书品质的优良标准。在选书时,最好不要把阅读范围限制得太死,除去自己的学科之外,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都应该有所涉猎,要相信读过的书都不会白读,我曾经读过一本量子物理方面的科普书籍,没想到对自己学习科学哲学的课程有很大启发;同样,修读欧美文学的课程也使我对后现代主义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套用我的导师姚大力老师的话来说,精读的诀窍就是:成诵、手录、笔校、善疑、入味、贵自得。有了充分的精读经验之后,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泛读。

读书存在着广度和深度的问题,是先泛读,还是找一个点深入钻研下去?我觉得,看完一本书后,里面的内容过了一段时间肯定会忘掉,但心里要有数的是,这本书在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中,占了什么样的地位,是高是低,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再去查。看书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清楚石头的颜色,不用过于纠结要记住多少实用的东西,但要清楚它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的坐标点。

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把笔记记到WORD文档里,今后定位起来就会比较快,同一作者、同一类型的其他的书都可以在分区里有不同的检索,最大程度地获取各个领域里重要系数较高的作品,会事半功倍。

我认为比较有效的读书方式是精读,对于很经典的文献,要一字一句地琢磨,比如《汉志》、《水经注》。因为这学期上了《水经注》这门课,所以对精读的感受更加深刻。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为一个地名去翻检好几种文献,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搜索前人的研究,借助现代地图、方言等来考证它的位置,这样一个地名有可能花掉好几个小时,或者纠结很多天,看似很慢,但是长期坚持的话就觉得很有用。

首先,这样的精读可以培养一种严肃的对待文献的态度,不轻信别人的说法,也不轻易转引资料,乐于从现在能找到的最靠谱的文献中去检验我们看到的东西;其次,精读可以让人留心一些常见的不太有人质疑的说法,从而产生疑问,并不断地发现问题,如果能继续为解决这个问题花功夫,收获会更大,这样一个一个地解决小问题,还可以不断地增加读书的乐趣;再次,精读培养人的耐心以及对学问的领悟,能让人沉下心来解决问题,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

读书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中,不能只看专业领域的书,要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其他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和哲学的书,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哲学培养思辨,文学培养敏感,这些都会为自己写的文章加入很多灵动的东西。这学期认真读了几本地理学理论的著作,对思维的扩展就有很大帮助,感觉完全踏入了另外一个领域中,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的是一连串的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某个领域就能解决的,有时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自己学科中的问题,会有意外的发现。

不过,这也不是让我们泛读很多书,如果很多书读完了,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发现对自己帮助大的,都是认认真真翻过两三遍的书。

杨晓光

作为一名研究生,首先,要广为借鉴,博采众长。就个人所处的学术环境来说,我认为如能充分吸取和借鉴每位老师的读书经验,哪怕是每位老师吸取一点,那就能日有新得、恒为精进。葛剑雄老师、吴松弟老师及张晓虹老师,他们课上、课余都不止一次告诫诸弟子,史地所的学生不只是某一个老师的学生,老师也不只是某一个学生的老师,这样不仅群策群力,而且教学相长,这也是我选择复旦史地所作为研习之地的重要原因。安介生老师曾说过:“没有简单的道理,只有简单的头脑,读书要用心,思考问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想当然。”张伟然老师认为,读书要有敬心,

内容仅供参考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研究生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对于一个刚刚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生来说,进行大量文献阅读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能从文献中学到很多实验方法,然而,面对大量的英文文献,将所有精力平均分配在每篇文献中是不可取的,毕竟研究生的学习期限较短,谁也不愿意读五年、六年之后才能毕业,因此,对于不同的文献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即略读、泛读和精读。如何才能将大量文献进行分类呢?首先我们得学会快速把握文献主体思想的技巧。一般在阅读一篇文献之前,要注意文献发表在什么样的刊物上面,一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相对而言文章质量稍好,但也需要自己去把握,很多期刊的文章并不见得就好,很多也是垃圾,因此,各位同仁不要过多迷信文献,要有自己的判断,如果一篇文献太短,一般质量不会很高,至少说明其文中内容较少或没把问题讲明白。当觉得一篇文献篇幅较多,并且发表于重要期刊,则可以进行略读。略读一般是粗略读读摘要、引言后部分以及结论,一般摘要会将文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作简要交代,引言后部一般会说明做这工作的必要性,结论则说明文献的研究得出的结果与不足,通过略读一般我们会知道这篇文献对自己是否重要,是否有必要泛读或精读。如果觉得文献比较重要,有必要将了解其研究方法及实验文析的整个过程,则可进行文献的泛读。泛读一般是对于整个文献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全文的阅读,但对于文中的公式与理论或者读不懂的地方暂且放过,主要要了解作者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作者如何旁征博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了结论。有的时侯,一篇文献尽管有些地方没有读明白,但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这篇文献的精华部分,也许不懂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并不重要,因此,对于这样的文献我们学到此已经足够了。如果对于一些与自身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有些理论或分析可能对自身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或启发作用时,则需对文献进行精读。精读则需要对需要做大理的功课,包括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寻找文献背后的参考文献进行学习,以了解文献的相关背景知识。精读一篇牛人的文献或者一篇对自身研究有用的文献,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是自身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的过程。 之一: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研究生文献笔记的要求

读书笔记的要求: 1、Topic 主题是什么(重要吗?) 2、Theory 理论背景是什么(充分吗?) 3、Issue 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趣吗?/有意义吗?) 4、Hypothesis 研究假设是什么,推导的逻辑是什么(合理吗?) 5、Study 求证的方法是什么(科学吗?) 6、Result 主要的结果是什么(令人惊奇吗?surprise?) 7、Explanation 结果的意料/意外是什么,基于文献如何解释,有什么意义和启示,存在的问题(有价值/不足吗?) 8、Implication 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什么启发,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借鉴(有实用/收获吗?) 9、如果让你来做这样一个研究,你会这么做吗?你还能怎么做? 一篇文献阅读笔记都要对以上问题给予回答,从读每一篇文献开始积累idea,为今后 的 study 积累素材。 上一个读书笔记的要求是把具体细节都给说清楚了,下面是关于读书笔记写法。 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 (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以上只是简单的对网络上关于读书笔记写法的一个汇总。有点乱,但是还比较全。等自己写出一篇像样的读书笔记后,再结合自己的写作过程好好修改整理下该日志。 做好读书笔记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笔记的结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本人阅读经济管理类外文的经验,做这类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简介 要简要说明作者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主要成就、主要书籍、论文和研究方向。 二、当前学习的动机(motivation)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追叙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

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这里向大家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抄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 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 四、批注式。(见课文78页) 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

研究生如何读文献与写论文(精华版)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硕士论文读书笔记

论文读书笔记 1.浅谈历史地图的运用与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邹阳来源:百度文库 (可用于历史地图的作用) 摘要:历史地图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其次,历史地图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记忆能力。第三,历史地图的巧妙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历史地图专题复习指要(可用于历史地图分类和运用研究)来源:百度文库 摘要: 历史地图主要分为三类,即“疆域图”、“形势图”和“分布图”。并分析了历史地图的运用策略,首先联系背景,深入挖掘历史地图中的隐性知识,其次,对照比较,加强对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3.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易满元来源:百度(可用于历史地图作用、分类和运用策略) 摘要:本文概括了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现行的中学历史课本书中的历史地图运用的基本情况。还针对着中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分析了中学历史地图的如何运用和历史地图在提高学生认知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几种历史地图内容分析运用的实例,几种历史地图内容分析运用的实例1.政区或政治形势图,2.国内外战争图3.交通路线图4.经济发展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图《张骞出使西域》图《三大战役作战形势》三.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4.高三历史复习如何把握历史地图邹晓星来源:百度(可用于历史地图的学习方法 和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高中历史地图的学习策略,结合具体题例讲述历史地图的学习方法。图文结合,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史地结合,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结合背景,分析地图反映的历史空间状态的原因。综合分析相关历史地图,探究历史规律。关注隐性内容,全面掌握历史知识。 5.例谈历史地图类材料选择题的解答策略杨富丁来源:豆丁网(可用于历史地图解题案例)

读书笔记方法

小学生读书笔记方法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做读书笔记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甚至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奠定基础。不过,读书笔记有繁有简,有难有易,形式多样;作为小学生,我们需要掌握的是以下基本的四种: 1.作记号这是最常用的读书笔记。在日常读书看报的时候,如遇到精彩之处或对自己有用的句子,都可以用符号标出来,这样,下一次再看的时候就比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号是在文字下方圈点或划线,小三角(△)也是较常用的符号之一;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则可以用红笔打一问号,便于之后向人请教或自己查询。 2. 眉批、旁注这两种方式,其实我们小学生朋友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也经常用到。所谓眉批,就是在书上对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甚至某一个词加以简明的评论,如"妙极了"、"用得好"、 "我赞同"之类。旁注则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字词或内容的解释和体会等。它们主要是记录下你灵光一现时的偶感随想,所以字数一般不宜太多,要精练。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写"眉批""旁注"的书可一定得是自己的哟! 3.摘录读书过程中,大家常会发现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优美词句吧,那就把它记下来吧。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又或者,这书不是自己而要还人的,那么,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抄下来,这便是摘录。它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欣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运用。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备一本摘录本,专门摘录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者古诗词。当然,摘录是"多多益善",不过,还是需要"精益求精"喔!顺便提一句,为以后查找原文方便,同学在摘录完之后最好注明一下出处,即你是从哪本书上摘录的。 4.读后感想必有同学看到这要"哀叹"了:又是读后感!其实,读后感完全没有大家想得那样 "恐怖",相反,它非常简单:在看完一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体会和感想吧,那么,不要犹豫了,把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整理成文,这就是读书心得了,即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或概括,它的重点是在 "感":大至一本书,小

研究生学习英文文献的技巧

打印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1.科研牛人一(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读书笔记该怎么写

读书笔记该怎么写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读书笔记的要求: 1、Topic主题是什么(重要吗) 2、Theory理论背景是什么(充分吗) 3、Issue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有趣吗?/有意义吗) 4、Hypothesis研究假设是什么,推导的逻辑是什么(合理吗) 5、Study求证的方法是什么(科学吗) 6、Result主要的结果是什么(令人惊奇吗?surprise) 7、Explanation结果的意料/意外是什么,基于文献如何解释,有什么意义和启示,存在的问题(有价值/不足吗?) 8、Implication对该领域的研究有什么启发,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借鉴(有实用/收获吗) 9、如果让你来做这样一个研究,你会这么做吗你还能怎么做 一篇文献阅读笔记都要对以上问题给予回答,从读每一篇文献开始积累idea,为今后的study积累素材。 上一个读书笔记的要求是把具体细节都给说清楚了,下面是另一个博客中找到的关于读书笔记写法。 读书笔记的写法是:

(1)什么杂志,第几期,什么地方有关于什么问题的什么论述,它对于我即将做的博论文有什么参考作用,或者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可能会有什么贡献等等。 (2)读书笔记要进行分类,如分为数学模型方面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中文文献方面的;外文文献方面的;数据方面的;纯理论方面的;政策分析方面的;学术争论方面的;案例材料方面的等等。(3)重点分析或者精读几篇代表性的文献; (4)重要的是要写心得体会; (5)重要的数据要及时记下来; (6)前面的过程可能有反复,自己的见解也会有变化的。 以上只是简单的对网络上关于读书笔记写法的一个汇总。有点乱,但是还比较全。等自己写出一篇像样的读书笔记后,再结合自己的写作过程好好修改整理下该日志。 做好读书笔记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工具,一篇好的读书笔记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所以读书笔记的结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理解。以本人阅读经济管理类外文的经验,做这类读书笔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简介 要简要说明作者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主要成就、主要书籍、论文和研究方向。 二、当前学习的动机(motivation)

写读后感的方法

写读后感的方法 第一篇:写“读后感”的方法 写“读后感”的方法 ① 先写自己在什么时候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文章。(略写)② 简单介绍这本书或者文章的主要内容。(略写) ③ 这本书或者文章中那些地方最吸引自己。(略写) ④ 谈谈自己的一次实际生活的做法。(详) ⑤ 读了这本书或者文章后的体会、收获、感受等。(略写) 例文1:读《成吉思汗和鹰》后感 (《成吉思汗和鹰》读后感或读《成吉思汗和鹰》有感) ①上个星期三,我们学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这篇文章主要讲打猎中饥渴的成吉思汗找到水,可杯中的水却屡次被自己宠爱的鹰碰落,当他找到水源,发现水中死了一条粗大的毒蛇,他悔恨自己错杀了救自己一命的鹰,从而认识到不要在自己发愤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③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成吉思汗不加思考,恩将仇报杀死了救他性命的鹰。成吉思汗为什么不想想鹰为何四次碰倒自己的杯子呢?如果他会这样想,他就不会因为错杀了鹰而后悔。 ④我也有过不加思考而做错了事的经历。我家养了一条小黄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它坐在门边,见我回来,它竟然一动不动,要是往日,它见我回来肯定摇头摆尾的迎上来。看见它那懒惰的样子,想到平时我经常给它好的东西吃,不由得怒从心底起,狠狠地往它身 上踢了一脚。小黄狗被我一踢,痛得它“汪汪汪”地叫了几声又卷缩在门边。我一看情况不对,连忙蹲下身子,抱起小黄狗。这时,我看见小黄狗的眼里流出了眼泪。我一摸它的额头,挺烫手的,知道它一定是病了。想到小黄狗看家时的忠于职守,想到小黄狗与我的禾睦相处,我知道错打了小黄狗,我的心里真是又后悔又惭愧,我真不该踢小黄狗一脚啊。从那以后,我发誓不再打小黄狗了。 ⑤读了《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遇事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在自己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例文2:读《生死攸关的烛光》后感 (《生死攸关的烛光》读后感或读《生死攸关的烛光》有感)①这个学期,我们学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勇敢机智有了更深的认识。 ②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法国的一家母子三人,将情报藏在蜡烛之中,晚上遇到德国军官的到来,点燃了这支装有情报的蜡烛,在危急的关头,小女儿机智地拿走了

研究生学习生活浅谈

如何得到导师对论文研究工作的指点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论文,论文可以成为师生之间非常好的沟通载体。很多同学都是在最后一个月才把论文交给老师,老师能够做的就只是对论文规范性方面的修改了。但是论文中往往反映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如果能够早和导师沟通,论文时期对自己的训练将会更加富有成效。尽量避免论文中出现低级的错误,规范后提前一个月将论文给老师。这样的好处是:导师可以较全面的了解你的想法,从而按照你的思路帮你拔高。不要浪费指导老师的时间,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好。 1.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 A 的材料, B 的方法, C 的指标, D 的意义。3.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掌握工具English Endnote(文献管理) Origin(做图表工具)Latex(国外期刊论文排版工具)小木虫Letters 好中一些EI中国* 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研究生学习生活浅谈主讲人: 张立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教育部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所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大学软件学院为什么考研?找不到工作,被考研!流行,哥考的是寂寞!为了提高自己。研究生,不能再混了。有些研究生生找工作,挫折很大,并不是没有单位要,而是自视很高,却拿不出漂

中学生怎样做读书笔记

怎样做读书笔记 一、什么是读书笔记?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二、读书笔记的种类 1、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你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 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把文中对我们最有用、最有启发的内容抄下来,每条抄录笔记应当“少而精”。“少”指字数较少,“精”指内容把握要点。 (2)要忠实原文。书里有段话,我们觉得挺好,想把它抄下来。抄的时候,又觉得某个词用得别扭,干脆另换一个词代替,这样不行。既然是摘录,作者怎样写,我们就应怎样抄,不但词句不能改动,就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改动。一段话中,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3)要注明出处。每条材料都要注明是从哪本书里第几页抄录的,作者是谁。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抄录的,就要把报纸、杂志的名称、日期写上。还要注明文章的标题和作者。这样便于以后使用时查对。 2、感想式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寄语〕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读书的习惯去创新。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文 下面举一个关于说明寓言的摘录笔记的例子: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

研究生该如何看文献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1、阅读方法 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当然有许多没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经验信息堆积类的著作,有的价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贵的参考书。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参考书的编撰,而是学术专著的写作),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也是为了锻炼自己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为自己做学术研究,写学术专著的一种锻炼。能够清楚掌握好的专著的设计和结构,才有可能自己撰写优秀的学术著作。 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们看书之后,在个把星期到几个月之中,对一本书的记忆是比较清晰完整的,之后便逐渐模糊,几年之后便几乎不可能在脑袋里作详细的找回检索。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

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 2、理论学习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这种庸俗模式的大量存在本身便是西方形式主义倾向的一个例证:今日美国一般的社会学、政治学系,对学生们要求的是首先建立所谓"理论"或模式,然后才做经验研究,这种认识方法的结果之一是模式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十分庸俗。而与这样的模式"对话",虽然可能会起点公关作用,但对推进和提高自己的分析概念不会有太大帮助。最后一种可行的理论学习方法是:先在某一种流派之中,深入浸淫一段时间,作

读书笔记的三种常用方式

读书笔记的三种常用方式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 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 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着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 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 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着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 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 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 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 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 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 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 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报告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很会读书。读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喜欢读书罢了。阅读文献,对于开题期间的研究生和写论文期间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课,不可忽视,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关于做读书和文献阅读笔记,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算是跟年轻朋友们的交流,也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 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很多,占用很多时间,但你会感觉没有多少新的信息或知识,但有些人一开口,话不多,你马上就会感觉到人家肚子里知识的储存量,激烈争论的氛围,会立即安静下来,听众会被吸引,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了。专家不是万金油。博士毕业后,都应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再磨练积累几年,就一定会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从内容来说,无非两类,一类以记书的内容为主,一类以记自己的感受为主,前者多是为了吸收,后者多是为了思考。从形式上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记在书上,一种记在本子上,再一种是记在活页纸或卡片上。前两种比较系统,复习起来可以联系全书;第三种比较灵活,可按问题重新组合,便于检索,或根据需要再次分类研究。在阅读时应选用哪一种方法做笔记最好,要根据阅读的目的和个人的习惯、能力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介绍经常被采用的几种笔记形式,同学们可按阅读的步骤选择使用。 一、符号笔记 就是用不同开头或不同颜色的线条、图形在书刊上作出标记。例如用绿色的直线表示重点,用蓝色的波纹表示疑难,用紫色的双圈标在句末表示赞赏,用红色的问号标在正文左右的空白处表示内容有错误等。有时还可以配合符号,写上简要的几个字,使符号的意义更具体明确。 这种笔记,一般在初次阅读时使用,目的是引起注意。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有些问题须作进一步思考,或者要设法记住它,便随手标示出来,准备回过头来仔细研究。必须强调的是,书刊应是属于自己的,才能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 符号笔记的各种符号,各代表什么意思,由自己掌握。对那些比较长的段落,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以使其眉目清楚,条理系统。但要注意:各符号使用前要加以设计,线条和图形的含义要固定,阅读自始至终都要前后一致,也不能一天一变,反而把自己弄糊涂了。使用的符号不可过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打开圈点过的书就能明白。还要注意圈点和勾画的地方也不宜过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门的记号,反而起不到重点的作用。 二、批注笔记 批注笔记就是在书眉上写上校文、订误、提示、心得、评语等眉批,或在原文后面加眉批,在行与行之间加行批,在正文两白边旁批,在佳妙处加旁点,在最精辟处加旁圈。这类笔记的好处是随读随写,不受约束,往往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写得好的批注笔记,小而精,见解独到,一语破的,能启发顿悟,即所谓“思理入妙,要言不烦”。这样的批注是哲学思辩性与文学精炼性的统一,不但于笔记者本人有回味的价值,其他读者亦以一睹为快。古人就很珍爱这类批语笔记,像李贽的《史纲评要》,金圣叹、毛宗岗评的《水浒》和《三国演义》,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流传甚广。 批注时应该做到即言之有物又简明扼要。批语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贬,都应该说点根据来。随便加上一些“好”、“绝妙”或“废话”、“胡说”之类的话是没有用处的。但批语也不应过长,啰里啰嗦地说不到点子上也不好。 和符号批记一样,这种形式也是当书刊是属于自己的才适用。 例一: 我说这三个例子是说明:毛主席也是封建社会农民家庭出身的一个孩子,他也曾经迷信过,他也曾经读过古书,他也曾经研究问题开始注重一个方面,对另一个方面没有注重。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从迷信中觉悟出来,否定旧的;他之所以伟大,更在于他敢于承认旧的过去。四个“也”突出作 为普通人的特点。说 明伟大的原因。(周恩来《学习毛泽东》) 例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盼春。以下描春 春草图。 小草的动态、质地、色泽、长势。

研究生阅读文献经典心得01-17

一.首先,是读文献问题。导师要求研究生读的文献基本上全部都是英文版的。如果平时几乎没看过英文原文,读不懂怎么办其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人家的文章分析真的透彻,内容丰富!当你需要重点研究时,一般先通览一下近期研究的文献的摘要,有选择的读几篇好文。如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Science,Nature,Cell等高级别文章。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 二. 三.二.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 四.我的师兄(我导师的最早几届学生,在日、美、德做了三个博士后之后,回校任教)曾说到:作为你们的师兄,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大家千

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我在国外时,晚上在实验室基本呆到23:30才回宿舍,弄完自己的琐事后,还要帮导师写书写到2点多,睡觉,早上照样得8:30之前到实验室。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Stanford,Harvard,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一周工作40小时或更少,我们拿什么去竞争 五.上面说的比较抽象,那再给各位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请大家考虑:现在你阅读一篇自己研究方向的英文文献,在字典帮助下,能否在3小时(研究生)或6小时(本科生)内完全读懂和理解现在你阅读一篇本领域的文献时,能否自然地联想起3篇以上相关的文献如果你还做不到,那就还没有跨入研究的门槛,还需加油。 六. 三. 再谈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 在此,我就本人攻读硕士期间的想法尽量详细一点与诸位交流,请批评指正或讨论!我个人觉得,研究生期间为人、为学确实要注意方式方法。 1、作为低年级研究生,你的师兄师姐(尤其是马上毕业,即将离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是你不容错过的资源!无论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是特别出色,最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将他们掌握或领悟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学到手,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由于毕业有诸如发表文章等硬性要求,实验室内部也存在隐形竞争,有的师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