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塔的计算

第4节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也可在填料塔内进行。在板式塔中气液逐级接触,而在填料塔中气液则呈连续接触。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填料的主要作用是:①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②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提供很大的固体表面,液体分布于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

(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

(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包括塔径和塔的有效高度,对填料塔,有效高度是填料层高度,而对板式塔,则是实际板层数与板间距的乘积。

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气、液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下面的讨论限于如下假设条件:

(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

(2)惰性组分B在溶剂中完全不溶解,溶剂在操作条件下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

(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

2.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

全塔物料衡算图2-12所示是一个定态操作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V -惰性气体的流量,kmol (B )/s ; L —纯吸收剂的流量,kmol (S )/S ;

Y 1;、Y 2—分别为进出吸收塔气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B );X 1、X 2——分别为出塔及进塔液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S )。注意,本章中塔底截面一律以下标“l ”表示,塔顶截面一律以下标“2”表示。

在全塔范围内作溶质的物料衡算,得: VY 1+LX 2=VY 2+LX 1

或V (Y 1-Y 2)=L (X 1-X 2) (2-38)

一般情况下,进塔混合气体的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所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与组成已被确定,则V 、Y 、L 及X 2。为已知数,再根据规定的溶质回收率,便可求得气体出塔时的溶质含量,即:

Y 2=Y l (1-фA ) (2-39)

式中фA 为溶质的吸收率或回收率。

通过全塔物料衡算式2-38可以求得吸收液组成X 1。于是,在吸收塔的底部与顶部两个截面上,气、液两相的组成Y 1、X l 与Y 2、X 2均成为已知数。 2.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与操作线

在定态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内,气体自下而上,其组成由Y 1逐渐降低至Y 2;

2

1

图2-12 物料衡算示意图

液相自上而下,其组成由X 2逐渐增浓至X l ;而在塔内任意截面上的气、液组成 Y 与X 之间的对应夫系,可由塔内某一截面与塔的一个端面之间作溶质A 的物料衡算而得。

例如,在图2-12中的m -n 截面与塔底端面之间作组分A 的衡算: VY +LX 1=VY 1+LX

或 Y =V L

X +(Y 1-V L

X 1) (2-40)

式2-40称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它表明塔内任一横截面上的气相组成Y 与液相组成X 之间成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L /V ,且此直线应通过B (X 1,Y 1)及T (X 2,Y 2)两点,如图2-13所示图中的直线BT 即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

(1)上端点B 代表吸收塔底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大的气、液组成,故称为“浓端”;端点T 代表塔顶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小的气、液组成,故称之为“稀端”;操作线上任一点A ,代表着塔内相应截面上的液、气组成X 、Y 。

(2)当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溶质在气相中的实际组成总是高于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组成,所以吸收操作线必位于平衡线上方。反之,若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则进行脱吸过程。

需要指出,操作线方程式及操作线都是由物料衡算得来的,与系统的平衡关

系、操作温度和压强以及塔的结构类型都无任何牵连。

2.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1)液气比

由图2-14a可知,在V、Y、Y1及X2已知的情况下,吸收操作线的一个端点T已经固定,另一个端点B则可在Y=Y1的水平线上移动。点B的横坐标将取决于操作线的斜率L/V。

操作线的斜率L/V称为“液气比”,是溶剂与惰性气体物质的量的比值。它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溶剂耗用量大小。

(2)由于V值已经确定,故若减少吸收剂用量L,操作线的斜率就要变小,点B便沿水平线Y=Y1向右移动,其结果是使出塔吸收液的组成加大,吸收推动力相应减小。若吸收剂用量减小到恰使点B移至水平线Y=Y1与平衡线的交点B*时,X1=X1*:,意即塔底流出的吸收液与刚进塔的混合气达到平衡。这是理论上吸收液所能达到的最高含量,但此时过程的推动力已变为零,因而需要无限大的相际传质面积。这在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只能用来表示一种极限状况。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B*T)的斜率称为最小液气比,以(L/V)min表示,相应的吸收剂用量即为最小吸收剂用量,以Lmin表示。

反之,若增大吸收剂用量,则点B 将沿水平线向左移动,使操作线远离平衡线,过程推动力增大;但超过一定限度后,效果便不明显,而溶剂的消耗、输送及回收等项操作费用急剧增大。 (3)最小液气比的求法

最小液气比可用图解法求出。如果平衡曲线符合图2-14a 所示的一般情况,则要找到水平线Y =Y 1与平衡线的交点B*,从而读出X*的数值,然后用下式计算最小液气比,即:

2

121min

*X X Y Y V L --=?

??

?? (2-41)

或2

121min *X

X Y Y V

L --= (2-14a )

如果平衡曲线呈现如图2-14b 中所示的形状,则应过点T 作平衡线的切线,找到水平线Y =Y 1与此切线的交点B ′,从而读出点B ′的横坐标X 1′的数值,用X 1′代替式2-41或式2-41a 中的X 1* ,便可求得最小液气比(L/V )min 或最小吸收剂用量Lmin 。

若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可用 X*=Y /m 表示,则可直接用下式算出最小液气比,即:

2121min

X m

Y Y Y V L --=?

??

?? (2-42)

2

121min X

m Y Y Y V

L --= (2-42 a )

如果用纯溶剂吸收,则X 2=0,式2-42及式2-42a 可表达为

m V L A φ=?

??

??min

(2-42b )

或 m V L A φ=min (2-42c )

由以上分析可见,吸收剂用量的大小,从设备费与操作费两方面影响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液气比,使两种费用之和最小。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1~2.0倍是比较适宜的,即:

=??

? ??V L (1.1~2.0)min ?

?? ??V L (2-43)

或 L =(1.1~2.0)Lmin (2-43a )

必须指出,为了保证填料表面能被液体充分润湿,还应考虑到单位塔截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流下的液体量不得小于某一最低允许值。如果按式2-43算出的吸收剂用量不能满足充分润湿填料的起码要求,则应采用更大的液气比。 [例2-2]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 。吸收塔内的操作压强为105.7 kPa ,温度为27℃,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280 m 3/h 儿,其中A 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03,要求A 的回收率为95%。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 =0.65X 。若取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4倍,求每小时送人吸收塔顶的清水量L 及吸收液组成X 1。

解:(1)清水用量L

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清水的最小用量可由式2-42a 计算,式中的有关参数为:

V=

)

1(4

.2210

0y P P T T V h

-??=

)

03.01(33

.1017.10527

2732734

.221280

-?+?

=52.62kmol/h

Y 1=11

1y y -=03.0103

.0-=0.03093

Y 2=Y 1(1-фA )=0.03093(1-0.995)=0.00155 X 2=0 m =0.65

将有关参数代入式2-42a ,得到:

2

121min X

m Y Y Y V

L --==

65

.003093

.0)

00155.003093.0(62.52-=32.5kmol/h

则L =1.4Lmin =45.5kmol/h (2)吸收液组成X 1 根据全塔的物料衡算可得:

X 1=X 2+

L

Y Y V 2

1-=

5

.45)

00155.003093.0(62.52-=0.03398

2.4.3塔径的计算

与精馏塔直径的计算原则相同,吸收塔的直径也可根据圆形管道内的流量公式计算,即:

s

V u D =2

4

π

u V D s

π4=

(2-44)

式中 D ——塔径,m ;

Vs ——操作条件下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m 3/s ;

u ——空塔气速,即按空塔截面积计算的混合气体线速度,m /s 。 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人液相,故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逐渐

减小。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塔底的气量为依据。

计算塔径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u。如何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是属于气液传质设备内的流体力学问题,将在本册第3章中讨论。

2.4.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填料层高度计算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吸收塔的传质负荷(单位时间内的传质量,kmol/s)与塔内的传质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气液接触面积上的传质量,kmol /(m2·s)计算完成规定任务所需的总传质面积;然后再由单位体积填料层所提供的气、液接触面积(有效比表面积)求得所需填料层的体积,该体积除以塔的横截面积便得到所需填料层的高度。

计算吸收塔的负荷要依据物料衡算关系,计算传质速率要依据吸收速率方程式,而吸收速率方程式中的推动力是实际组成与相应平衡组成的差额,因而要知道相平衡关系。所以,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要涉及物料衡算、传质速率与相平衡这三种关系式的应用。

1.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气、液相组成沿塔高不断变化,塔内各截面上的吸收速率各不相同。在2.3.7中介绍的所有吸收速率方程式,都只适用于吸收塔的任一横截面而不能直接用于全塔。因此,为解决填料层高度的计算问题,需从分析填料吸收塔中某一微元填料层高度dZ的传质情况人手,如图2-15所示。

在微元填料层中,单位时间内从气相转人液相的溶质A的物质量为:dG A=VdY=LdX (2-45)

在微元填料层中,因气、液组成变化很小,故可认为吸收速率N A为定值,则dG A=N A dA=N A(aΩdz)(2-46)

式中dA——微元填料层内的传质面积,m2;

a——单位体积填料层所提供的有效接触面积,m2/m3;

Ω一塔的横截面积,m2。

微元填料层中的吸收速率方程式可写为:

N A=K Y(Y-Y*)

N A=K X(X*-X)

将上二式分别代人式2-46,得到:

dG A=K Y(Y-Y*)(aΩdz)

及dG A=K X(X*-X)(aΩdz)

再将上二式与式2-45联立,可得:

VdY=K Y(Y-Y*)(aΩdz)及

LdX =K X (X*-X )(aΩdz ) 整理上二式,分别得到:

dz

V K Y Y dY Y Ω=-α* (2-47)

及 dz

L

K X X dX

X Ω=-α*

(2-48)

对于定态操作吸收塔,L 、V 、a 及Ω皆不随时间而变,且不随塔截面位置而变。对于低浓度吸收,k Y 、k X 通常也可视作常数。于是,在全塔范围内分别积分式2-47及式2-48并整理,可得到低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填料塔高度的基本关系式,即:

?

=

1

2

*

Y Y Y Y Y dY a K V z (2-49)

?

=

12

*X X X X

X dX a K V z (2-50)

这里需要注意,上=式中单位体积填料层内的气、液有效接触面积a 总是小于单位体积填料层中的固体表面积(比表面积)。这是由于堆积填料表面的覆盖和润湿的不均匀性,使一部分固体表面积不能成为气、液接触的有效面积。所以,a 值不仅与填料本身的尺寸、形状及充填状况有关,而且还受流体物性及流动状况所影响,使得a 的数值难以直接测定。工程上,将有效比表面积a 与吸收系数的乘积作为一个完整的物理量来看待,并将其称为“体积吸收系数”。式中的K Y a 及K X a 分别称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及液相总体积吸收系数,其单位均为kmol /(m 3·s )。体积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当推动力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填料层内吸收的溶质量。 2、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概念

为了使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更方便,通常将式2-49与式2-50的右端分解为两个部分分别处理。现以式2-49为例进行分析。

该式右端的数群V /(K Y aΩ)是过程条件所决定的数组,具有高度的单位,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以H OG 表示,即:

Ω

a K V H Y OG =

(2-51)

积分项

?

-1

2

*

Y Y Y Y dY 反映取得一定吸收效果的难易情况,积分号内的分子与分

母具有相同的单位,积分值必然是一个无因次的纯数,称为“气相总传质单元数”,以N OG 表示,即:

?

-=

1

2

*Y Y OG Y Y dY

N

(2-52)

于是式2-49可写成如下形式: z=H OG N OG (2-49a ) 同理2-50可写成如下形式: z=H OL N OL (2-50a )

Ω

=

a K L H X OL (2-53)

?

-=

12

*X X OL X

X dX N (2-54)

式中 H OL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

N OL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于是,可写出计算填料层高度的通式,即:

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当溶质具有中等溶解度且平衡关系不服从亨利定律时,则可用膜传质单元高度

“与”膜传质单元数“来计算填料高度,即:

z=H G N G

及z=H L N L

式中H G、H L—分别为气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液相传质单元高度,m;

N C、N L—分别为气相传质单元数与液相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今以H OG为例说明传质单元高度的物理意义。

如果气体经一段填料层前后的组成变化(Y1-Y2)恰好等于此段填料层内以气相组成差表示总推动力的平均值(Y-Y*)m时,这段填料层的高度就是一个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对于常用的填料吸收塔,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值范围在0.15 m-1.5 m之间,可根据填料类型和操作条件计算或查有关资料。在缺乏可靠资料时需通过实验测定。

3.传质单元数的求法

求算传质单元数有多种方法,可根据平衡关系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1)图解积分法或数值积分法

图解积分法是适用于各种平衡关系的求算传质单元数的最普通的方法。以气

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为例,只要有平衡线和操作线图,便可确定?

-

1

2*

Y

Y Y

Y

dY

的数

值,其步骤如下(参见图2-16):

①根据已知条件在Y -X 坐标系上作出平衡线与操作线,如图2-16(a )所示; ②在Y l 与Y 2范围内任选若干个Y 值,从图上读出相应的Y -Y*值(如图中的

线段AA*所示),并计算*1

Y Y -值;

③在*1

Y Y -与Y 的坐标系中标绘Y 和相应的*1

Y Y -值,如图2-16b 所示;

④算出 Y =Y 1、Y =Y 2及*1

Y Y -=0三条直线与函数曲线间所包围的面积(图 2-16b 中的阴影面积)便是所求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定积分值N OG 亦可通过数值积分近似公式算出,例如用定步长辛普森(Sinipson )数值积分公式运算,不必经过繁琐的画图来计算积分值。

若用图解积分法或数值积分法求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 或膜传质单元数N G 、N L ,其方法步骤与此相同。 (2)解析法

①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在吸收操作所涉及的组成范围内,若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时,则可仿照传热中对数平均温度差的方法,根据吸收塔进口和出口处的推动力来计算全塔的平均

推动力,即:

2

12

122112211ln

*

*ln

*)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m ?????-=

-----=

(2-55)

当2212

1??Y Y ??或2212

1??X X ??时,可用算术平均推动力代替对数平均推动力。

(2)吸脱因数法(略-学生自学内容) [例2-3] [例2-4]

(3)梯度求解法(略-学生自学内容) 2.4.5吸收塔的操作与调节 1.影响溶质吸收率的因素

一定的物系在已有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当气相流量和入口组成已被规定时,则操作的控制目标是获得尽可能高的溶质吸收率фA ,即降低气相的出口组成Y 2。

影响溶质吸收率ФA 的因素不外乎物系本身的性质、设备情况(结构、传质面积等)及操作条件(温度、压强、液相流量及入口组成)。因为气相入口条件不能随意改变,塔设备又固定,所以吸收塔在操作过程中可调节的因素只能是改变吸收剂的入口条件,其中包括流量。组成和温度三个因素。 2.吸收塔的操作与调节

一般说来,增大吸收剂用量,降低入口温度和组成,皆可增大吸收推动力,从而提高吸收率。当吸收剂需循环使用时,吸收塔的溶剂人口条件将受再生操作条件的制约,故需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吸收和再生的操作参数。

当1

?L

mV

(或V

L m ?

)时,若出口气体与入口溶剂已接近平衡,则应降低操作

温度或溶剂入口组成X 2。

当1

?L mV

(或V

L m ?

)时,易在塔底出现平衡,此时应增大吸收剂用量L 。但

须注意,如果同时希望获得可能高的吸收液组成,则增大L 显然是不适宜的。

当平衡常数m 很小,计算出的溶剂用量不足以充分润湿填料时,可采用部

分吸收液再循环操作,以增大吸收因子mV L

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化学吸收对提高吸收率是非常有效的。如用碳酸氢钠水溶液吸收CO 2,可使气相出口中CO 2的含量接近零。

另外,在填料吸收塔开工时,需进行预泛液操作,以使填料充分润湿。

填料塔计算部分

填料吸收塔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填料吸收塔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原料气处理量:5000m3/h。 2、原料气组成:98%空气+%的氨气。 3、操作温度:20℃。 4、氢氟酸回收率:98%。 5、操作压强:常压。 6、吸收剂:清水。 7、填料选择:拉西环。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填料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的高度,填料层的压降的计算。 3.填料吸收塔的附属机构及辅助设备的选型与设计计算。 4.吸收塔的工艺流程图。 5.填料吸收塔的工艺条件图。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简介 (4) 第一节塔设备的选型 (4) 第二节填料吸收塔方案的确定 (6) 第三节吸收剂的选择 (6) 第四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7) 第二章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7) 第一节填料的类型 (7) 第二节填料的选择 (9) 第三章填料塔工艺尺寸 (10) 第一节基础物性数据 (10) 第二节物料衡算 (11) 第三节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2) 第四节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6) 第四章辅助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16) 第一节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6) 第二节支承板的选用 (17) 第三节管子、泵及风机的选用 (18) 第五章塔体附件设计 (20) 第一节塔的支座 (20) 第二节其他附件 (20)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简介 第一节塔设备的选型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1、板式塔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是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传质机理如下所述:塔内液体依靠重力作用,由上层塔板的降液管流到下层塔板的受液盘,然后横向流过塔板,从另一侧的降液管流至下一层塔板。溢流堰的作用是使塔板上保持一定厚度的液层。气体则在压力差的推动下,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的气体通道(泡罩、筛孔或浮阀等),分散成小股气流,鼓泡通过各层塔板的液层。在塔板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在板式塔中,气液两相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在正常操作下,液相为连续相,气相为分散相。 一般而论,板式塔的空塔速度较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操作弹性大,且造价低,检修、清洗方便,故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 2、填料塔 填料塔是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蒸馏、吸收、解吸、汽提、萃取、化学交换、洗涤和热交换等过程。几年来,由于填料塔研究工作已日益深入,填料结构的形式不断更新,填料性能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金属鞍环,改型鲍尔环及波纹填料等大通量、低压力降、高效率填料的开发,使大型填料塔不断地出现,并已推广到大型汽—液系统操作中,尤其是孔板波纹填料,由于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使其不仅在大规模生产中被采用,且由于其在许多方面优于各种塔盘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某些领域中,有取代板式塔的趋势。近年来,在蒸馏和吸收领域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新型填料,特别是规整填料在大直径

吸收塔的相关设计计算

烟气脱硫工艺主要设备吸收塔设计和选型 (2) 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二) 对于喷淋塔,液气比范围在8L/m 3-25 L/m 3之间[5],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液气比选择12.2 L/m 3是最佳的数值。 逆流式吸收塔的烟气速度一般在2.5-5m/s 范围内[5][6],本设计方案选择烟气速度为3.5m/s 。 湿法脱硫反应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三相中进行的,反应条件比较理想,在脱硫效率为90%以上时(本设计反案尾5%),钠硫比(Na/S)一般略微大于1,本次选择的钠硫比(Na/S)为1.02。 (3)喷淋塔吸收区高度的计算 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喷淋塔将此过程中塔内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平均到吸收区高度内的塔内容积中,即为吸收塔的平均容积负荷――平均容积吸收率,以ζ表示。 首先给出定义,喷淋塔内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除于吸收容积,得到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二氧化硫吸收量 ζ=h C K V Q η0= (3) 其中 C 为标准状态下进口烟气的质量浓度,kg/m 3 η为给定的二氧化硫吸收率,%;本设计方案为95% h 为吸收塔内吸收区高度,m K 0为常数,其数值取决于烟气流速u(m/s)和操作温度(℃) ; K 0=3600u ×273/(273+t) 按照排放标准,要求脱硫效率至少95%。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应该低于580mg/m 3 (标状态) ζ的单位换算成kg/( m 2.s),可以写成 ζ=3600× h y u t /*273273*4.22641η+ (7) 在喷淋塔操作温度10050752 C ?+=下、烟气流速为 u=3.5m/s 、脱硫效率η=0.95 前面已经求得原来烟气二氧化硫SO 2质量浓度为 a (mg/3m )且 a=0.650×

精馏塔设计流程

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已知原料的处理量为2000吨、组成为36%(乙醇的质量分率,下同),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82%,塔底釜液的组成为6%。设计条件如下: 操作压力 5kPa(塔顶表压); 进料热状况自选; 回流比自选; 单板压降≤0.7kPa; 根据上述工艺条件作出筛板塔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水—乙醇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 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料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M=46.07kg/kmol 乙醇的摩尔质量 A M=18.02kg/kmol 水的摩尔质量 B

F x =18.002 .1864.007.4636.007.4636.0=+= D x =64.002 .1818.007.4682.007.4682.0=+= W x =024.002.1894.007.4606.007.4606.0=+= 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F M =0.18×46.07+(1-0.18)×18.02=23.07kg/kmol D M =0.64×46.07+(1-0.64)×18.02=35.97kg/kmol W M =0.024×46.07+(1-0.024)×18.02=18.69kg/kmol 3.物料衡算 以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 原料处理量 F = 90.2812 25007.2310002000=???kmol/h 总物料衡算 28.90=W D + 水物料衡算 28.90×0.18=0.64D+0.024W 联立解得 D =7.32kmol/h W =21.58kmol/h (三)塔板数的确定 1. 理论板层数T N 的求取水—乙醇属理想物系,可采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 ①由手册查得水—乙醇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出x —y 图,如图。 ②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采用作图法求最小回流比。在图中对角线上,自点e(0.18 , 0.18)作垂线ef 即为进料线(q 线),该线与平衡线的交点坐标为 q y =0.52 q x =0.18 故最小回流比为 min R =q q q D x y y x --=35.018 .0-52.052.0-64.0=3 取操作回流比为 R =min R =1.5×0.353=0.53 ③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 =RD =17.532.753.0=?=kmol/h V =D R )1(+=(0.53+1)20.1132.7=?kmol/h

吸收塔的计算

第4节吸收塔的计算 吸收过程既可在板式塔内进行,也可在填料塔内进行。在板式塔中气液逐级接触,而在填料塔中气液则呈连续接触。本章对于吸收操作的分析和计算主要结合连续接触方式进行。 填料塔内充以某种特定形状的固体填料以构成填料层。填料层是塔实现气、液接触的主要部位。填料的主要作用是:①填料层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很大,填料间隙形成不规则的弯曲通道,气体通过时可达到很高的湍动程度;②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提供很大的固体表面,液体分布于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增大了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 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 (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 (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包括塔径和塔的有效高度,对填料塔,有效高度是填料层高度,而对板式塔,则是实际板层数与板间距的乘积。 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气、液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下面的讨论限于如下假设条件: (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 (2)惰性组分B在溶剂中完全不溶解,溶剂在操作条件下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 (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 全塔物料衡算图2-12所示是一个定态操作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图中各符号的意义如下:

V -惰性气体的流量,kmol (B )/s ; L —纯吸收剂的流量,kmol (S )/S ; Y 1;、Y 2—分别为进出吸收塔气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B );X 1、X 2——分别为出塔及进塔液体中溶质物质量的比,kmol (A )/kmol (S )。注意,本章中塔底截面一律以下标“l ”表示,塔顶截面一律以下标“2”表示。 在全塔范围内作溶质的物料衡算,得: VY 1+LX 2=VY 2+LX 1 或V (Y 1-Y 2)=L (X 1-X 2) (2-38) 一般情况下,进塔混合气体的流量和组成是吸收任务所规定的,若吸收剂的流量与组成已被确定,则V 、Y 、L 及X 2。为已知数,再根据规定的溶质回收率,便可求得气体出塔时的溶质含量,即: Y 2=Y l (1-фA ) (2-39) 式中фA 为溶质的吸收率或回收率。 通过全塔物料衡算式2-38可以求得吸收液组成X 1。于是,在吸收塔的底部与顶部两个截面上,气、液两相的组成Y 1、X l 与Y 2、X 2均成为已知数。 2.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与操作线 2 1 图2-12 物料衡算示意图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第三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包括塔径的计算、填料能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3.1 塔径的计算 1. 空塔气速的确定——泛点气速法 对于散装填料,其泛点率的经验值u/u f =0.5~0.85 贝恩(Bain )—霍根(Hougen )关联式 ,即: 2213lg V F L L u a g ρμερ?? ?????? ? ???????=A-K 141V L V L w w ρρ???? ? ??? ?? (3-1) 即:1 124 8 0.23100 1.18363202.59 1.1836lg[ ()1]0.0942 1.759.810.917998.24734.4998.2F u ?????? =- ? ? ??????? 所以:2 F u /9.81(100/0.9173)(1.1836/998.2)= UF=m/s 其中: f u ——泛点气速,m/s;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W L =5358.89572㎏/h W V =7056.6kg/h A=0.0942; K=1.75; 取u=0.7 F u =2.78220m/s

0.7631D = = = (3-2) 圆整塔径后 D=0.8m 1. 泛点速率校核:2 6000 3.31740.7850.83600 u = =?? m/s 则 F u u 在允许范围内 2. 根据填料规格校核:D/d=800/50=16根据表3-1符合 3. 液体喷淋密度的校核: (1) 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塔截面上液体的喷淋量。 (2) 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 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3min 0.08m /m h w L ?为。 ()32min min 0.081008/w t U L m m h α==?=? (3-3) 22 5358.8957 10.6858min 0.75998.20.7850.8 L L w U D ρ= ==>=???? (3-4) 经过以上校验,填料塔直径设计为D=800mm 合理。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0.049850.75320.03755Y mX ==?= (3-5) *220Y mX == (3-6)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填料塔的计算.doc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一) 操作条件的确定 1.1吸收剂的选择 1.2装置流程的确定 1.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1.4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45℃常压 (二)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1基础物性数据 ①液相物性数据 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质量分数为30%MEA 的物性数据

7.熔 根据上式计算如下: 混合密度是:1013.865KG/M3 混合粘度0.001288 Pa ·s 暂取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 表面张力б=72.6dyn/cm=940896kg/h 3 ②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vm = y i M i =0.133*44+0.0381*64+0.7162*14+0.00005*96+0.1125*18 =20.347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ρvm = =??=301 314.805 .333.101RT PMvm 101.6*20.347/(8.314*323)=0.769kg/m 3 混合气体粘度近似取空气粘度,手册28℃空气粘度为

μV =1.78×10-5Pa ·s=0.064kg/(m ?h) 查手册得C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 V =1.8×10-5m 2/s=0.065m 2/h 由文献时CO 2在MEA 中的亨利常数: 在水中亨利系数E=2.6?105kPa 相平衡常数为m=1.25596 .101106.25 =?= P E 溶解度系数为H=)/(1013.218 106.22.9973 45 kPa m kmol E M s ??=??= -ρ 2.2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Y1=0.133/(1-0.133)= 0.153403 出塔气相摩尔比为Y2= 0.153403×0.05=0.00767 进塔惰性气相流量为V=992.1mol/s=275.58kmol/h 该吸收过程为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按下式 计算,即 2 121min /X m Y Y Y )V L (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组成为X2=0 2 121min /X m Y Y Y )V L ( --==(0.153403-0.00767)/(0.1534/1.78)=1.78 取操作液气比(?)为L/V=1.5L/V=1.5×1.78=2.67 L=2.67×275.58=735.7986kmol/h ∵V(Y1-Y2)=L(X1-X2) ∴X1=0.05458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31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 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 处理含苯煤气2000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 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塔径的计算; ③其他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 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 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 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 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 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精馏塔工艺工艺设计方案计算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势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象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本次设计的萃取剂回收塔为精馏塔,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造价等因素将该精馏塔设计为筛板塔。 3.1 设计依据[6] 3.1.1 板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塔的有效高度 T T T H E N Z )1( -= (3-1) 式中 Z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 N T –––––塔内所需要的理论板层数; E T –––––总板效率; H T –––––塔板间距,m 。 (2) 塔径的计算 u V D S π4= (3-2) 式中 D –––––塔径,m ; V S –––––气体体积流量,m 3/s u –––––空塔气速,m/s u =(0.6~0.8)u max (3-3) V V L C u ρρρ-=max (3-4) 式中 L ρ–––––液相密度,kg/m 3

V ρ–––––气相密度,kg/m 3 C –––––负荷因子,m/s 2 .02020?? ? ??=L C C σ (3-5) 式中 C –––––操作物系的负荷因子,m/s L σ–––––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mN/m 3.1.2 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溢流装置设计 W OW L h h h += (3-6) 式中 L h –––––板上清液层高度,m ; OW h –––––堰上液层高度,m 。 3 2100084.2??? ? ??=W h OW l L E h (3-7) 式中 h L –––––塔内液体流量,m ; E –––––液流收缩系数,取E=1。 h T f L H A 3600= θ≥3~5 (3-8) 006.00-=W h h (3-9) ' 360000u l L h W h = (3-10) 式中 u 0ˊ–––––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m/s 。 (2) 踏板设计 开孔区面积a A : ??? ? ??+-=-r x r x r x A a 1222sin 1802π (3-11)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三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包括塔径的计算、填料能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塔径的计算 1. 空塔气速的确定——泛点气速法 对于散装填料,其泛点率的经验值u/u f =~ 贝恩(Bain )—霍根(Hougen )关联式 ,即: 2213lg V F L L u a g ρμερ?? ?????? ? ???????=A-K 14 18 V L V L w w ρρ???? ? ??? ?? (3-1) 即:1124 8 0.23100 1.18363202.59 1.1836lg[ ()1]0.0942 1.759.810.917998.24734.4998.2F u ?????? =- ? ? ??????? 所以:2 F u /(100/3)()= UF=3.974574742m/s 其中: f u ——泛点气速,m/s;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W L =㎏/h W V =7056.6kg/h A=; K=; 取u= F u =2.78220m/s 0.7631D = = = (3-2) 圆整塔径后 D=0.8m 1. 泛点速率校核:2 6000 3.31740.7850.83600 u = =?? m/s 则 F u u 在允许范围内 2. 根据填料规格校核:D/d=800/50=16根据表3-1符合 3. 液体喷淋密度的校核: (1) 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塔截面上液体的喷淋量。

(2) 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 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3min 0.08m /m h w L ?为。 ()32min min 0.081008/w t U L m m h α==?=? (3-3) 22 5358.8957 10.6858min 0.75998.20.7850.8L L w U D ρ= ==>=???? (3-4) 经过以上校验,填料塔直径设计为D=800mm 合理。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0.049850.75320.03755Y mX ==?= (3-5) *220Y mX == (3-6)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求传质单元数 12 OG M Y Y N Y -= ? (3-7) ()* *1 1 22*11*22 () ln M Y Y Y Y Y Y Y Y Y ---?= -- (3-8) = 0.063830.00063830.03755 0.02627ln 0.0006383 -- = 3.2.2 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 0.75 0.10.05 2 0.2 2 21exp 1.45/t c l L t L L V t w l t l L U U U g ασαρσαασαμρ-????????? ? =--?? ? ? ??? ????? ?? ? (3-9) 即:αw/αt =0. 液体质量通量为:L u =WL/××=10666.5918kg/(㎡?h ) 气体质量通量为: V u =60000×=14045.78025kg/(㎡?h)

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水吸收二氧化硫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矿石焙烧炉送出的气体冷却到25℃后送入填料塔中,用20℃清水洗涤除去其中的SO2。 入塔的炉气流量为2250m3/h,其中进塔SO2的摩尔分数为0.05,要求SO2的吸收率为96%。 吸收塔为常压操作,因该过程液气比很大,吸收温度基本不变,可近似取为清水的温度。 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1.4倍。 2.工艺操作条件: (1) 操作平均压力常压101.325kpa (2) 操作温度t=20℃ (4) 所用填料为D N38聚丙烯阶梯环形填料。 3.设计任务 完成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与计算,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绘制吸收系统工艺流程图和吸收塔工艺条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1绪论 (2) 1.1吸收技术概况 (2) 1.2吸收过程对设备的要求及设备的发展概况 (2) 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1.3.1吸收的应用概况 (3) 1.3.2典型吸收过程 (3) 2设计方案 (4) 2.1吸收方法及吸收剂的选择 (4) 2.1.1吸收方法 (4) 2.1.2吸收剂的选择: (4) 2.2吸收工艺的流程 (5) 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 (5) 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6) 2.3操作参数的选择 (6) 2.3.1操作温度的选择 (6) 2.3.2操作压力的选择 (6) 2.3.3吸收因子的选择 (7) 2.4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 (8) 2.4.1吸收塔的设备选择 (8) 2.4.2填料的选择 (8) 3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9) 3.1基础物性数据 (9) 3.1.1液相物性数据 (9) 3.1.2气相物性数据 (9) 3.1.3气液平衡数据 (9) 3.2物料衡算 (10) 3.3塔径的计算 (10) 3.3.1塔径的计算 (10) 3.3.2泛点率校核 (11) 3.3.3填料规格校核: (11) 3.3.4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11) 3.4填料层高度计算 (11) 3.4.1传质单元高度 H计算 (11) OG

填料塔计算部分

填料塔计算部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二 基础物性参数的确定 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 气相物性参数 设计压力: ,温度:20C ? 氨气在水中的扩散系数:92621.7610/ 6.33610/L D cm s m h --=?=? 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查表得,氨气在0°C ,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2/cm s , 根据关系式换算出20C ?时的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3 32 2 00022293.150.171273.150.189/0.06804/V P T D D P T cm s m h ?????? ==?? ? ? ??????? ==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i 0.05170.982929.27V i M y M ==?+?=∑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3m 101.329.27 1.2178.314293.15 V Vm PM kg m RT ρ?===?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0C ?空气粘度为 51.81100.065()V Pa s kg m h μ-=??=? 3 气液相平衡数据

由手册查得,常压下20C ?时,氨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76.3a E kP = 相平衡常数 76.30.7532101.3 E m P === 溶解度系数 3s 998.2 0.726076.318.02 L H kmol kPa m EM ρ= = =?? 4 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 1= 110.05 0.05263110.05 y Y y ==-- 出塔气相摩尔比 321(1)0.05263(10.98) 1.05310A Y Y ?-=-=-=? 混合气体流量 330.1013(273.1520) 16.10100.1013273.15 V N Q Q m h ? ?+==?? 惰性气体摩尔流量 273.15(10.05)636.1622.4273.1520 V Q V kmol h =?-=+ 该吸收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 1212 L Y Y V Y m X -??= ?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 20X = min 0.052630.0010530.73810.052630.7532L V -??== ??? 取操作液气比为 min 1.4L L V V ?? = ??? 1.40.7381 1.0333L V =?= 1.0333636.16657.34L kmol h =?= 1212()636.16(0.052630.001053) 0.0499657.34 V Y Y X X L -?-=+==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教程文件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第3章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3.1基础物性数据 3.1.1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 3 998.2/L km m ρ= 粘度为 001.0=L μs Pa ?=3.6 kg/(m ·h) 表面张力为 2 72.6/940896/L dyn cm kg h ==σ 查手册得20C 时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921.76110/D m s -=? 3.1.2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0.05170.952928.40/Vm i i M y M kg kmol =∑=?+?=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3Vm PM 101.32528.4 = 1.161 kg/m 8.314298 Vm RT ρ?= =? 25C 时混合气体流量: )/(2.229215 .27315 .29821003h m =?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5C 时空气的黏度为: 5 18.110 0.065/()v pa s kg m h -=??=?μ 由手册查得,25C 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220.236/0.08496/v D cm s m h ==

3.1.3气相平衡数据 有手册查得氨气的溶解度系数为 30.725/()H kmol kPa m =? 计算得亨利系数 998.2 76.410.72518.02 L S E kPa HM ρ= = =? 相平衡常数为 76.410.7543101.3 E m P = == 3.2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05263.005 .0105 .01=-= Y 出塔气相摩尔比为:003158.0)94.01(05263.0)1(12=-?=-=A Y Y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02=X (清水) 惰性气体流量:)/(06.89)05.01(4 .222100 h kmol V =-?= 最小液气比: 7090.007543.0/05263.0003158 .005263.0/)(21212121min =--=--=--=X m Y Y Y X X Y Y V L 取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2倍,则可得吸收剂用量为: ) /(287.12606.894180.14180 .17090.02)(2min h kmol L V L V L =?==?== 03876.06584 .113) 003158.005263.0(06.89)(211=-?=-= L Y Y V X V ——单位时间内通过吸收塔的惰性气体量,kmol/s; L ——单位时间内通过吸收塔的溶解剂,kmol/s;

脱硫装置吸收塔的设计计算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用水吸收S02,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过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0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二)填料的选择 该系统不属于难分离的系统,操作温度及压力较低,可采用散装填料,系统中有S02,有一定的腐蚀性,故考虑选用塑料鲍尔环,由于系统压降无特殊要求,考虑到不同尺寸鲍尔环的传质性能选用D g38塑料鲍尔填料。 (三)设计步骤 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计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 (3)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 (4)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四)基础数据 1、液相的物性数据 对于低浓度的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以近似取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ρ=998.2 kg/m3 L 粘度 μ=0.001 Pa·s=3.6 kg/(m·h) L

表面张力 L σ=73 dyn/cm=940 896 kg/h 2 S0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 L D =1.47×10-5 cm 2 /s=5.29×10-6 m 2 /h 2、 气相的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衡摩尔质量 M =0.04×64.06+0.96×29=30.40 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G ρ=101.330.408.31427330??+() =1.222 kg/m 3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以近似取空气的粘度,查手册20℃时空气的粘度为 G μ=1.81×10-5 Pa ·s=0.065 kg/(m ·h) 查手册得S0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G D =0.108 cm 2 /s =0.039 m 2 /h 3、 气液相平衡数据 查手册,常压下20℃时: S0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3.55×1O 3 kPa 相平衡常数为 m E P = =3.55×1O 3 /101.3=35.04 溶解度系数 L L H EM ρ= =998.2/3.55×1O 3 /18.02=0.0156 kmol/h 4、填料的填料因子及比表面积数据 泛点填料因子 F φ=184 /m

精馏塔计算方法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1) 1.1 设计题目……………………………………………………………………………………………………………………………………………………………………… 1.2 已知条件……………………………………………………………………………………………………………………………………………………………………… 1.3设计要求………………………………………………………………………………………………………………………………………………………………………… 2 精馏设计方案选定 (1) 2.1 精馏方式选择………………………………………………………………………………………………………………………………………………………………… 2.2 操作压力的选择………………………………………………………………………………………………………………………………………………………………… 2.4 加料方式和加热状态的选择…………………………………………………………………………………………………………………………………………………… 2.3 塔板形式的选择………………………………………………………………………………………………………………………………………………………………… 2.5 再沸器、冷凝器等附属设备的安排…………………………………………………………………………………………………………………………………………… 2.6 精馏流程示意图………………………………………………………………………………………………………………………………………………………………… 3 精馏塔工艺计算 (2) 3.1 物料衡算………………………………………………………………………………………………………………………………………………………………………… 3.2 精馏工艺条件计算……………………………………………………………………………………………………………………………………………………………… 3.3热量衡算………………………………………………………………………………………………………………………………………………………………………… 4 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4) 4.1 设计板参数………………………………………………………………………………………………………………………………………………………………………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填料塔设计 2012-11-20 一、填料塔结构 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间接触构件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在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限制填料随上升气流的运动。液体从塔顶加入,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接触连续通过填料层空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二、填料的类型及性能评价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相界面,是决定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因素。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等;规整填料按其几何结构可分为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等,目前工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波纹填料,分为板波纹填料和网波纹填料; 填料的几何特性是评价填料性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等。1.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填料层的填料表面积,其值越大,所提供的气液传质面积越大,性能越优; 2.空隙率: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空隙率越大,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

3.填料因子: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它表示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其值越小,表面流体阻力越小。 三、填料塔设计基本步骤 1.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合理地选择填料; 2.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 3.计算填料层的压降; 4.进行填料塔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塔体设计及塔内件设计两部分。 四、填料塔设计 1.填料的选择 填料应根据分离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对填料的品种、规格和材质进行综合考虑。应尽量选用技术资料齐备,适用性能成熟的新型填料。对性能相近的填料,应根据它的特点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使所选用的填料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使设备的投资和操作费最低。 (1)填料种类的选择 填料的传质效率要高:传质效率即分离效率,一般以每个理论级当量填料层高度表示,即HETP值; 填料的通量要大:在同样的液体负荷下,在保证具有较高传质效率的前提下,应选择具有较高泛点气速或气相动能因子的填料; 填料层的压降要低:填料层压降越低,塔的动力消耗越低,操作费越小;对热敏性物系尤为重要;

吸收塔的设计1

大庆师范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 第一节前言 (6) 1.1 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 (6) 1.2 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 (6) 1.3 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 (6) 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7) 2.1 装置流程的确定 (7) 2.2 吸收剂的选择 (7) 2.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7) 2.3.1 填料种类的选择 (7) 2.3.2 填料规格的选择 (7) 2.3.3 填料材质的选择 (8) 2.4 基础物性数据 (8) 2.4.1 液相物性数据 (8) 2.4.2 气相物性数据 (8) 2.4.3 气液相平衡数据 (9) 2.4.4 物料横算 (9) 第三节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3.1 塔径的计算 (10) 3.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及分段 (11) 3.2.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1) 3.2.3 填料层的分段 (13) 3.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3) 第四节填料塔内件的类型及设计 (14) 4.1 塔内件类型 (14) 4.2 塔内件的设计 (14) 4.2.1 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4) 4.2.2 液体分布器布液能力的计算 (14) 注:15

1填料塔设计结果一览表 (15) 2 填料塔设计数据一览 (15) 3 参考文献 (17) 4 后记及其他 (17) 附件一:塔设备流程图 (17) 附件二:塔设备设计图 (18)

大庆师范学院本科学生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苯和氯苯的精馏塔塔设计 系(院)、专业、年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08级化工四班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下发日期 任务起止日期:2010 年日6 月21 日至2010 年7 月20

精馏塔的设计详解-共21页

目录 一.前言 (3) 二.塔设备任务书 (4) 三.塔设备已知条件 (5) 四.塔设备设计计算 (6) 1、选择塔体和裙座的材料 (6) 2、塔体和封头壁厚的计算 (6) 3、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7) 4、风载荷与风弯距计算 (9) 5、地震载荷与地震弯距计算 (12) 6、偏心载荷与偏心弯距计算 (13) 7、最大弯距计算 (14) 8、塔体危险截面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4) 9、裙座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16) 10、塔设备压力试验时的应力校核 (18) 11、基础环设计 (18) 12、地脚螺栓设计 (19) 五.塔设备结构设计 (20) 六.参考文献 (21) 七.结束语 (21)

前言 苯(C6H6)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苯分子去掉一个氢以后的结构叫苯基,用Ph表示。因此苯也可表示为PhH。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分子式为C6H5CH3。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它的沸点为110.8℃,凝固点为-95℃,密度为0.866克/厘米3。甲苯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和苯的溶剂中。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它们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它还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它们都是染料的原料;它还容易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它们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甲苯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因此它可以制造梯思梯炸药。甲苯与苯的性质很相似,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但其蒸汽有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和生产时要防止它进入呼吸器官。 苯和甲苯都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精馏方法将他们分离。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典型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冶金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它是通过加热造成汽液两相体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实现组分的分离与提纯的目的。 实现精馏操作的主要设备是精馏塔。精馏塔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的核心部件为塔板,其功能是使气液两相保持密切而又充分的接触。塔板的结构主要由气体通道、溢流堰和降液管。本设计主要是对板式塔的设计。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

填料塔计算和设计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填料塔设计 2012-11-20 一、填料塔结构 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间接触构件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在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限制填料随上升气流的运动。液体从塔顶加入,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接触连续通过填料层空隙,在填料表面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二、填料的类型及性能评价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它提供了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相界面,是决定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因素。填料的种类很多,根据装填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两大类。散装填料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分为环形填料、鞍形填料、环鞍形填料等;规整填料按其几何结构可分为格栅填料、波纹填料、脉冲填料等,目前工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波纹填料,分为板波纹填料和网波纹填料; 填料的几何特性是评价填料性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比表面积、空隙率、填料因子等。

1.比表面积:单位体积填料层的填料表面积,其值越大,所提供的气液传质面积越大,性能越优; 2.空隙率: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空隙率越大,气体通过的能力大且压降低; 3.填料因子: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它表示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其值越小,表面流体阻力越小。 三、填料塔设计基本步骤 1.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合理地选择填料; 2.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计算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 3.计算填料层的压降; 4.进行填料塔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包括塔体设计及塔内件设计两部分。? 四、填料塔设计 1.填料的选择 填料应根据分离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对填料的品种、规格和材质进行综合考虑。应尽量选用技术资料齐备,适用性能成熟的新型填料。对性能相近的填料,应根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