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彭劢将军生平简介

彭劢将军生平简介

彭劢将军生平简介
彭劢将军生平简介

彭劢将军生平简介

彭劢将军于1910年11月27日出生于长沙县白沙乡大陇源。祖父彭永贵是石匠,父亲彭长春,母亲缪氏,终身务农。彭将军读过二年私塾,种过田,织过布,从小自学能力强,好好读书学习。1926年,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1929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七期,毕业后,即随张治中将军87师宋希濂的261旅参加著名的“淞沪抗战”。1934年

被国民政府国防部任命为宋希濂的

三十六师师参谋。继而参加“南京

保卫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

战”,1938年中央陆军大学十五期毕

业后随宋希濂将军驻防西北陲,

1941年调任

云南任宋希

濂将军的十

一集团军军部参谋,1930年黄埔七期毕业照

任参谋处处长,1942年任预备二师参谋长,御日寇于怒江以西。为遵循国防部命,彭劢将军和顾葆裕师长,洪行副师长并肩作战,在怒江西岸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寇大小战斗100余次击毙击伤日伪军千余人。彭劢将军所率预备二师在腾冲坚持抗日共15个月(后由36师接防)。“预二师进入腾北,随时对敌游击,敌感到威胁,敌屡次集结重兵,企图扫荡该师,迫使其退出腾北。该师与敌苦战经

年,地势熟悉,复得

力于民众大力支持,

一致奋战抗战,迭次

战役,对敌均有相当

之打击,始终固守高

黎贡山之腾北防

地。”保全了缅北—腾北—怒江东岸的通道,为大反攻驱日寇出国门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4年4月13日,

蒋介石委员长签署了《中国远征军(Y 军)怒江作战命令》,于是二十万大军开赴怒江前线,举行大反攻。彭劢副师长与预备二师(该师编入20集团军54军)将士于1944年5月22日奉命从栗柴坝渡过怒江。6月4日攻占桥头,7月中旬主攻来凤山直期毕业照

1945年昆明大观楼三兄弟

至7月26日攻克腾冲城外制高点。“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以军功团军功章赠我师长顾葆裕,副师长彭劢两将军。”7月28日始围歼腾冲之守敌,战斗异常惨烈。9月13日,在第五团团长李颐壮烈牺牲之时,彭劢将军挺身而出,接替李颐团长,指挥战斗,直至9月14日全歼日寇。沦陷两年四月又四日的腾冲,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腾冲收复后,彭劢将军率部追歼敌寇于盏西,勐蚌,小勐龙附近森林,全歼213名。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彭劢将军在南京国防部五厅二处任少将处长,1947年随宋将军调任新疆。1948年冬,应宋希濂

2012年京璞、京砥、京南、京士、京宾共庆重获军功章

将军电召,担任十四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在此期间,曾力劝宋将军与程潜省主席、陈明仁将军一同起义,宋将军未采纳。随后,彭劢将军即返回原籍——长沙县白沙乡,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履行了报到登记手续,拟在老家耕织以终余年。1951年冬,因“国民党骨干”罪被捕,1952年4月被错杀。

1992年4月经反复调查取证后,长沙县法院正式下文为彭劢将军平反。1992年8月4日,在彭将军的家乡——长沙县白沙乡报母村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省委统战部、长沙市统战部、云南统战部、云南省腾冲政协、湘潭市文化局、湘潭市职工大学、湘潭市九中等数十单位献花圈,派员到会,彭氏家庭五十多人,合计邻里乡亲共计三百多人,会后,云南腾冲政协段培东先生为彭劢将军碑记揭幕。

2013年6月经美国陆军部查实,彭劢将军于1944年所获同盟国嘉奖的军功团勋章,原件遗失,再次增补该勋章。其子彭

2015年9月荣获海峡两岸颁发抗战胜利七十年纪念章和证书

京南于2015年9月无偿捐赠云南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收藏展出。2015年9月3日时逢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彭劢将军先后荣获海峡两岸颁发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及证书。其子彭京南、彭京士受云南省及保山市邀请,代表全家参加了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型纪念活动。

彭劢将军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在中国现代史的两个伟

大时代中,他的熠熠闪光

点就是:抗日战争中,他

站在最前线,勇敢抗击日

寇,奋勇杀敌,建立了驱

魔佑士的赫赫战功;在解

放战争中,他能冒死诤谏,

放下武器,走出国

内战争。

长沙县白沙乡

报母村的一座小山

头上,树木葱笼。

彭劢将军已安睡了

六十多年,将军的

墓地已成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应该永远怀念这位抗日英雄,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

我们围绕在妈妈盛和关身边

论蔡锷在中华民族解放中的贡献

论蔡锷在中华民族解放中的贡献 摘要: 本文就1911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国家走向共和。但在1915年,袁世凯决定复辟帝制,使得刚刚结束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中国历史倒退,又重新回归封建帝制后。说明1915年12月25日起,蔡锷为救中华于危难之际,誓师讨袁,率军入川为中华民族解放所做的贡献。 正文: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82年12月18日出生。父蔡正陵,农民,兼做裁缝。母王氏。家世寒微。从小颖悟,聪明过人。6岁读书,13岁即考中秀才,一方传为佳话。15岁在2000名青年材俊中脱颖而出,考入设立于省会长沙的时务学堂。这对他的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就在这里,他认识了梁启超。 蔡锷是梁启超的学生,当梁启超因戊戌变法流亡日本的时候,蔡锷借了六元二毛钱从长沙赶到了北京。袁世凯给了他一千元资助他去日本留学。辛亥革命时,当袁世凯还在清军阵营,蔡锷依然准备北伐,并不因为对阵的是袁世凯而有所顾忌。可见蔡锷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决心。 在南北议和后,应清政府的要求,孙文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由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引领中华民国走向共和,其中蔡锷对袁世凯表示了支持。 1913年,国民党选举胜利,但宋教仁却突然遇刺身亡,凶手是应桂馨指使的。应桂馨曾是陈其美的部下,国民党人从自身的厉害关系上判断,这一定是袁世凯在幕后主谋。国民党和袁世凯的对抗从此趋于激化。孙中山决议反袁,但黄兴认为既没有能力,从法理上也说不过去。7月,北京政府解除了三位国民党籍都督的职务,孙中山再次开会要求反袁,黄兴只得同意,于是二次革命爆发。但这次革命遭到了包括蔡锷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一遇分歧就要起兵造反,这不符合共和制的宪政精神。蔡锷认为“总统如果有谋叛行为,应由参议院弹劾;政治上有过失,则由国务院负责”,否则就是叛乱,是国家公敌。他对这次革命的看法是:“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相煎太急,隐恨良多”。 当然,他也派兵出川,参与镇压行动。 国民党人被镇压后,蔡锷是少数还存在的非袁系实力派。但此时,蔡锷却来到了北京。有一种说法师蔡锷奉命进京,被袁世凯拿去了军全,后被软禁起来,但我觉得是因为他并不放心袁世凯,怕袁世凯恢复帝制,他希望在北京多帮助做些有利于共和的事情。他不知道袁世凯是否能够遵循共和,但他要竭力扶持他,为了私情,也为了公利。但是他最终失败了,没有了国民党人的制衡,靠着立宪党人是无法无法控制袁世凯的野心的,袁世凯在厌倦了共和制的羁绊之后,决定复辟帝制。使才进入共和的中国又回归到了封建帝制的状态,使得中国的历史因此倒退。 1915年, 就在袁世凯准备登上皇帝宝座之时, 蔡锷已开始了他的反袁活动,八月十五日, 他从北京到天津找其师梁启超, 蔡鳄坚决地表示:“我们明知力量有限, 未必抗他得过, 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 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回京后以喉症为由, 请假到日本治疗,为了不引起袁世凯的怀疑,独自前往日本并会见了孙文先生,期间表达了自己反袁救国的决心,联合孙文等革命人士反袁救国。后秘密回天津同改良派的梁启超、王伯群、汤觉顿、陈国祥等在天津多次密会策划讨袁, “决计从云南发难”, 并商定:“云南于袁氏下令称袁后即独立, 贵州则越一月后响应, 广西则越二月后响应, 然后以云南之力下四川, 以广西之力下广东。约三、四个月后可以会师湖北, 底定中原”。此后他们都积极行动起来, 梁用笔作宣传鼓动,蔡锷策划军事, 并与云南军政要员密电联络, 互通情报, 告诉京中帝制活动情况。蔡、梁还商定:蔡取道日本转香港经越南赴滇的计划, 两人还拟定了各种电文;由蔡锷带着入滇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纳兰性德生平简介 纳兰容若即纳兰性德,是纳兰明珠的儿子。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物生平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成长经历 御前侍卫

宣侠夫将军简介

宣侠夫将军简介 宣侠父,原名尧火,号剑魂,诸暨湄池长澜人。 宣侠父,原名尧火,号剑魂,诸暨湄池长澜人。1916年夏,考入台州浙江省立特种水产学院本科渔捞科学习。1920年夏,以总成绩第一名毕业,公费留学日本,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学习水产专业。期间,对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像暑天嚼冰一样痛快”。1922年回国,任教于台州水产学校,并与俞秀松、宣中华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在杭州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杭州地委秘书。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任学生会干部国民党三中队区分部党小组长。 军校开学仅两个月,便爆出一桩震动全校师生的事件。校方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军校党部。校党部与队的区党部经过选举均己组成。 当产生分队党小组的小组长时,校长办公室却在分队中指定一名学生任该分队党小组长,而这份指定名单是用校长蒋中正的名义公布的。 名单一经公布,立刻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议论纷纷,表示不满。 中共党员宣侠父虽被指名为党小组长,但他对此做法也表示反对。他挺身而出,写了一份报告给蒋校长,指出:“由校长指定党小组的小组长,不符合党的组织法,校长应收回成命,改为由各小组选举产生自己的小组长。”

蒋介石一看报告,立刻气炸了。他派人把宣侠父找到办公室来教训,要他自动收回这份报告。 宣侠父:“我有权提此意见,校长你不应以势压人!” 蒋介石:“你无理取闹,限你三天之内写好悔过书,否则将严肃处理!” 三天后,宣侠父再度被叫到校长办公室。蒋介石问他写好悔过书没有。 宣侠父:“学生无错,故亦无悔!” 蒋介石恼羞成怒,决定开除宣侠父的学籍。 消息一经传出,全校师生愤愤不平。布告栏前,围满了人,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这时,宣侠夫在学校的好友陈赓走了过来,一把抓住布告,撕了下来,大声地对围观的同学说:“孙总理的三民主义,首当一条是民权主义。无民权,何谓民主、民族? 革命党内部若无民主制度,与封建军阀又有何等区别?侠父同学仅仅提了一条意见,请问,这犯了哪家的王法?违反了军校哪条校规?他蒋校长凭什么要开除侠父同学?难道只许他专制,不许人家民主吗?” 陈赓的一番话鼓动了大家。一时许多人纷纷叫道:“对,不公平,就要提意见!” 陈赓稍停片刻,继续说道:“既然校方如此不民主,我提议,同学们以罢课的形式,抗议校方的专制做法。”

谢晋元纪念馆解说词

谢晋元纪念馆解说词新编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前来参观谢晋元纪念馆。 谢晋元纪念馆建于2000年10月,2001年7月开馆。占地面积3082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三层砖混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弘扬谢晋元将军的抗日英雄事迹,馆内通过运用珍贵的音像、图片、实物、史料和纪念书画等资料,展示谢晋元将军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事迹。一楼设有抗日影片放影厅;二楼为谢晋元将军生平事迹展厅,此展厅共分六部分:投笔从戎北伐建功;抗击日寇血洒淞沪;临危受命浴血四行;身陷孤营奋发自强;痛失英雄举国哀痛;缅怀先烈流芳千古。2010年6月,谢晋元故居及纪念馆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接下来请大家移步馆内参观: 第一部分投笔从戎北伐建功。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出身贫寒,但读书勤奋并深受晚清抗日保台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爱国华侨、光复台湾的先驱罗福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修明等蕉岭近代民族英雄影响,培养了其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广东大学预科班尚未毕业时毅然投笔从戎,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矢志要为祖国安危与富强奋斗一生。谢晋元投笔从

戎,对谢氏家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谢晋通、谢晋荣、谢汉勋、谢汉忠相继考上黄埔军校并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事业。 第二部分抗击日寇血洒淞沪。自1894年甲午战争到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益加剧。1930年,谢晋元调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以下简称十九路军)蔡廷锴部并参加了著名的“上海保卫战”。此战歼敌1万余人,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最后因装备和兵力悬殊,中国军队退守二线。5月5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战后,谢晋元被派往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1934年调入张治中部第五军88师。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中国北平卢沟桥挑起军事冲突,史称“七〃七”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上海发起进攻,至11月12日上海沦陷,史称“八〃一三”淞沪会战。为抵御日军进攻,曾参加过“一〃二八”淞沪保卫战的第88师调防淞沪。谢晋元因对上海地理环境十分熟悉,被派为第二批侦查队员,潜入上海侦查地形。 淞沪会战后期,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蒋介石1937年10月26下令第88师留守上海,掩护主力撤退。师长孙元良遂决定派谢晋元率领杨瑞符的加强营四百多人留守坚固的四行仓库。为壮大声势,迷惑日军,故对外称“壮士八百”。

纳兰性德名句 纳兰性德名言名句

纳兰性德名句纳兰性德名言名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纳兰性德名言名句,值得欣赏! 刘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刘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由于陈妙登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学界所质疑。据史书记载,刘昱小时候聪明好动,在位凶狠残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被杨玉夫等人杀害,时年十五岁,死后被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苍梧王。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

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王后假装十分高兴地前去接见他,但设法不让他在宫殿里观望,也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以免他得知实情。当使者向王后报告战争经过时,她急忙打断了他,说:“你就别讲了!这一切我会从国王的口中亲自听到的。你快些回去,告诉他快些回来!而且告诉他,我将以最隆重的礼节亲自欢迎他凯旋。” 清平乐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该知情人惊爆,“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拍摄期间,与张艺谋热恋八年

的巩俐,背着张艺谋在剧组住宿的酒店附近的另一家酒店,多次与香港商人黄和祥偷情、上床。 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又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蔡廷锴将军生平简介

蔡廷锴将军生平简介 蔡廷锴(1892.4.21--1968.4.25),76岁,广东罗定罗镜人。 1892年4月21日,出生于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从小爱听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故事,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不满清朝的腐败,痛恨帝国主义的侵略,立志要为中华民族雪耻图强。1910年,全国人民起来进行反清斗争,18岁的他应募投身到广东新军当兵。(冬,返乡未回营。)1911年,10月9日爆发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留给蔡廷锴深刻印象,他投身到孙中山倡导的国民革命。 1913年,升任班长。 1914年,请长假回乡养鸭。 1915年,往新会县属猪头山粤军剿匪行营当上等兵。 1916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 三月,袁党余孽龙济光踞粤独立,蔡与同袍联络策动反正失败,回乡。 六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八月,往宝安县游击队任班长。 1917年,调宝安县大鹏城警察分所任警长,新所长到任,蔡辞差回家。 1918年,与区宗麟筹组罗镜商团,任副队长,后编入肇军,任中尉排长。(肇军驻三罗剿匪返省后,留后方部于罗定,成立肇军游击三营,分驻三罗负剿匪之责,商团改编为一连,蔡任中慰排长。旋由陈铭枢任营长,陈、蔡自此相识。) 1919年,夏,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为护国第二军陆军游击第四十三营。 七月底,往广州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受训。 1920年,毕业返部,其时陈铭枢在阳江宣布独立,任粤军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蔡在粤军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部任上尉副官。 1921年,粤军第六军改编为粤军第一师第四团,蔡任中尉掌旗官,后改任该团第一营第四连第二排少尉排长,国民党改组,由陈铭枢介绍参加国民党,再后调升为第三营第十一连上尉排长。 1922年,参加首次北伐。江西信丰战役中率部首先袭占信丰城;黄八岭战役中任敢死队队长率部击破敌防线,攻克古称“铁城”的赣州;多次立功受奖。 1923年,(讨伐桂军沈鸿英)肇城战役中任先锋队队长,击溃敌增援部队,受奖并升为少校连长。 1924年,往粤军邓世增营任连长。在郁南都城掌握战机,以劣枪精兵取捷径击溃刘(玉山)、陈(天太)叛军,俘获人枪车百余,邓升团长,蔡接其遗缺升任营长。 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残部邓本殷,在开平县单水口战役中,蔡率部激战三昼夜,以少胜多击溃敌军,缴获敌枪千余。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蔡任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十师(师长陈铭枢)二十八团团长,在平江、贺胜桥、武昌诸战役中屡立战功。克复武汉三镇后,第十师增编为两师(十师、二十四师),合成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光鼐升任第十师师长,蔡廷锴升任二十四师副师长。 1927年,宁、汉分裂,陈铭枢、蒋光鼐离开武汉,蔡调升为第十师师长。 五月武汉方面的北伐军赴河南与奉军作战,蔡率部首占开封,获得嘉奖。旋因政局变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

纳兰性德人物简介 生平、感情经历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1]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命运多舛,年命不永,情深不寿。与他最亲近的三个女子,劳燕分飞,谱下了一曲曲凄婉的哀歌。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纳兰在18岁那年,情窦初开,整日嚼着香草,弹弄琵琶,寻觅着意中人。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这小女子娇美可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泪痕仿佛秋雨中的一朵芙蓉花,插在鬓上的钗环轻轻颤动,离去时,她转过回阑,拔下头上的那根精致玉钗,轻叩着回阑。回眸一笑百媚生,撩拨得公子心旌飘荡,这段恋情无疾而终。 坊间相传这女子是纳兰公子表妹,抑或是身边丫鬟。清朝晚期《赁庑笔记》记载:“纳兰眷一女,绝色也,有婚姻之约。旋此女入宫,顿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结,誓必一见,了此夙

广东籍贯民国高级将领

许崇智(1886—1965),字汝为,广州人。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 李福林(1874~1952),广州市海珠区大塘乡(原番禺县) 徐景唐(1895—1967),原名协和,字庚陶、赓陶,广东东莞附城鳌峙塘村人。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韶关,客家人,始兴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男,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峰镇小坪 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1895年生于广东惠阳永湖乡(今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原籍广东梅县丙村镇(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 李扬敬(1894-1988)字钦甫,广东东莞城区县后坊人,李章达族弟,陆军中将。广州市市长 余汉谋(1896—1981),字幄奇,汉族,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号剑灵,陆军一级上将,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朱晖日,字步云,1893年出生。广东台山人。早年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广府人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广东东莞虎门人。祖籍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村 黄珍吾(1901-1969)中将,军长。字静山,原名宝循,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 缪培南,字经成,号育群,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号梧生。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黄琪翔(1898年9月2日-1970年12月10日),字御行,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 姚雨平:广东平远人。1912年1月15日临时大总统令任陆军左将军加大将军 衔。 何瀚澜(1892-1944),广东南海人。1910年冬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十二届驾驶班毕业,后入海军南京军官学校深造 邓仲元(1886—1922),原名邓士元,别名邓铿。广东惠阳淡水人,原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金盘堡, 张民达,1885年11月9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出生于梅县 黄慕松陆军上将:广东梅州人 邹洪陆军上将:广东五华人 黄百韬陆军上将:广东梅州人。 陈章陆军上将:广东罗定人 何世礼陆军二级上将:广东深圳人

纳兰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 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1] 母亲爱新觉罗 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 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 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 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 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 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 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997年8月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 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纳兰性德作品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纳兰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创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14] 承德有研究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研究所。 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寄情诗词 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来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纳兰 性德,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 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 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 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 位上挥洒满腔热情。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 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 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1 浣溪纱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花令) 3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画堂春)

护国大将军蔡锷

护国大将军蔡锷 大纲(8分钟) 开场白…………30秒 成长经历…………1分30秒 新军起义…………2分钟 护国讨袁…………3分钟30秒 结束语…………30秒 市文化艺术中心航拍远景 航拍博物馆全景(解说员走进博物馆中) 解说员走进博物馆背影全景 跟拍解说员行走中景,讲解员走到蔡锷展厅蔡锷雕像前停住、转身,切近景后开始解说 【开场白】30秒 “我是来自邵阳市博物馆的齐敏,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邵阳人。他年仅29岁的时候在云南发动昆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当地的统治。他揭竿而起,发起护国军起义,终结了袁世凯称帝的荒唐闹剧,维护了民主共和国政体。他因此被誉为再造共和的护国大将军。没错,他就是出生在邵阳这块风水宝地的蔡松坡、蔡锷先生。” 【成长经历】1分30秒 话说这位邵阳老乡,当年可是远近闻名的学霸。5岁启蒙,10岁读完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

堂,成为当时最牛导师梁启超和谭嗣同的学生,17岁赴日本留学。 留学期间,这位热血青年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蔡锷,投笔从戎,转学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由于成绩优异,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之一。 1904年,22岁的蔡锷学成归来。当时,危在旦夕的清政府为了 维护自身统治,大力推行“新政”、训练“新军”,“海归”蔡锷,有 学问、懂军事,自然很受欢迎,湖南、广西、江西、云南等省都抢着请他去当教官。蔡锷颜值非常高,课又上得好,很快就成为了广大官兵的偶像,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为蔡锷日后的革命 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新军起义】2分钟 1911年、辛亥年,蔡锷29岁,这位偶像级的军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他已经当上了云南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他虽然身为清政府的军官,但是受到日益高涨的 革命形势的影响,心中救国救民的火种越烧越旺,暗中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帮助。 1911年10月30日这一天,蔡锷碰到了一个事关生死的大麻烦。他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人原本计划再过3天发动起义,响应4天之前爆发的武昌起义,谁知走漏了消息,云贵总督府正准备下令解散新军。千钧一发之际,蔡锷决定当天晚上提前行动,由李根源率讲武堂的学生从西北方向攻城,蔡锷自己率37协的新军攻打东南门。第二天中午,蔡锷指挥起义军胜利攻占云贵总督署。由于10月30号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所以历史上又把这次昆明辛亥起义叫做“重九起义”。 11月1日,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都督。几 天之后,云南各府、州、县传檄而定,全省光复,清政府在云南的封建统治被彻底推翻。

一二八事变中的另一支军队 张治中将军的第五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一二八事变中的另一支军队张治中将军的第五军 导语:一、开战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野心,首先在征服满蒙,对于我国东三省的侵略,无时不在积极地准备,就在1931年9月18日夜偷袭沈阳,实 一、开战前后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野心,首先在征服满蒙,对于我国东三省的侵略,无时不在积极地准备,就在1931年9月18日夜偷袭沈阳,实行占领。于是数日之间,河山变色,辽东巨野,尽陷铁蹄。其后,更扩大其侵略目标,向我沿海各要埠肆扰,乃有天津事件,福州告警,纷至沓来。而上海“一二八”事变的爆发,也系暴日侵略野心及挑衅阴谋所造成。最先,暴日制造五日僧被殴案;继乃有日浪人的暴动,焚烧三友实业社工厂,捣毁北四川路中国商店,使上海空气趋于极度的紧张;终乃有四项条件之提出,要求我国取缔抗日运动及解散抗日救国会,挑衅阴谋层出不穷。于是日舰队集沪示威,日陆战队登岸布防,各地日侨撤退等等,而最后的一幕,就是“一二八”的闸北夜袭,我们淞沪抗日的战幕正式揭开。这时是十九路军驻守上海,首先举抗日之旗,通电云: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世界卑劣凶暴之举动,无所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全数登岸,竟于28夜11时公然在上海闸北侵我防线,向我挑衅。光鼐等分属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此志此心,可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之!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叩艳。战争之幕既揭开,这时,蒋介石虽已退职在野,但鉴于当时形势,也曾发出一道通电。但是我看到一种大可忧虑的情形: 生活常识分享

索额图生平简介

索额图生平简介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年)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后期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历史评价 关于索额图史料很多,清史专家杨珍曾经写过《索额图研究》。索额图的历史评价得分阶段,他的出身其实颇有可玩味之处,其父索尼不必说,顾命四大臣之首,但是以索尼二子、四子早夭,长子授一等公,五子一等伯,六子一等公来看,唯独没有三子索额图的份,兴许也是索额图身世所累。猜想索额图应不是嫡出。 所以早年索额图虽然是由恩萌入仕,但多半还是靠个人才干奋斗上来的。因为孝诚仁皇后的缘故,所以康熙初年的时候索额图代表赫舍利家族坚定的站在康熙这一边,当时他已经是吏部右侍郎,但出于这种目的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卫。帮助康熙平了鳌拜。此后十年可以说是索额图最辉煌的十年,在平定“三藩之乱”,稳定全国动荡的局面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退休,几十年中不免有跋扈更有集团势力形成,引起康熙的注目!加上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并且可能有过某些让太子提前即位的打算,加上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所以也可以说康熙为了保住太子,为了铲除索额图代表的势力,允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总的评价,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人物争议 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乞求退休,是年皇帝巡视河南,皇太子随行病在了山东德州,康熙命索额图前往侍奉,太子病愈后皇帝发现了太子与索额图密谋篡位的证据,于是命宗人府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以清朝第一罪人之名将索额图拘禁,不久便死于狱中。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篇一:中国十大元帅及中国十大将军排名简介 力神20XX-03-0412:27 1、元帅——朱德(1886-1976.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1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3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4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 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11)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

纳兰性德介绍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纳兰性德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 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

朝的名相。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 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 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

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 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

袁世凯肩章和蔡锷将军肩章有什么区别

袁世凯肩章,是一种采用金属丝的手工绣肩章,因袁世凯将军而得名。蔡锷将军肩章,也是采用这种采用金属丝制成的手工绣肩章。那金属丝什么呢?为什么众多有名的将军都使用这种材质肩章呢?上海广晟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肩章定制厂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点击此处进入我司网站查看更多款式 袁世凯肩章和蔡锷将军肩章是用的金属丝,是一种直径0.02MM的铜丝,经过电镀后,制成弹簧形状,因此铜丝比较细,所以一般都用手工刺绣而成,称为金属丝刺绣。由于用金属丝刺绣工艺制作出来的产品立体感强、且精细,所以一般都用于将军级肩章上,可以说一枚小小的肩章,却有着极高的水准。 点击此处进入我司网站查看更多款式 不仅仅是袁世凯肩章和蔡锷将军肩章使用金属丝刺绣,随着时代发展,元帅肩章、礼服肩章、金属丝流苏肩章、仪仗队肩章、、五五肩章等,都采用这种工艺。

点击此处进入我司网站查看更多款式 例如,在我国87式将官金绡绣是佩戴使用的第二种将官肩章形式,是当时的总后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生产,生产工艺是由工人将刺绣星徽和松枝刺绣在金黄色人造丝机制花纹带上,再由复合衬和棉基布缝合而成。佩戴使用的时间大概是在1990年5月左右。1992年开始换发佩戴铜质仿刺绣星徽、松枝叶肩章,同时金绡绣肩章停止生产和配发,但是金绡绣肩章并没有宣布停止佩戴使用,至今,07式将军肩章、绣花帽檐仍然使用金绡绣。

点击此处进入我司网站查看更多款式 上海广晟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印度丝辅料生产商,产品包括印度丝徽章、金属丝徽章、金属丝织带、金属丝帽绳、金属丝流苏、礼服肩章、金属丝流苏肩章、袁世凯肩章、蔡锷将军肩章等服装辅料及配饰,产品为手工生产,愿我们的服务令您满意。

蔡廷锴将军诞辰征文获奖作文

浩然正气 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高一(2)班曾裕 八十年前,山河破碎;八十年后,金瓯无缺。问连片山岳之下,有几多忠骨于绿芜相连,是几多热血与夕阳互映,茫茫弹指一挥间,竟再道不尽了。但道不尽的凛然正气在这人世间回荡,愈显珍贵。 八十年前,“一·二八”事变震醒国人的心,而蔡廷锴便是那第一响春雷。那时,蔡先生道:“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而抵抗,虽牺牲之一人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国军人之人格。”一席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为了自己的心啊! 生于乡关,十八从军。狼烟四起他几度沧桑;炮声轰隆他几经历练,满腔炽热爱国情怀只待时机以迸发。当是时,先生机勇,撒豆成兵是他,战壕葬敌是他,横刀立马亦是他,处处彰显出“不扫倭奴誓不还”的喋血杀敌的气势。战旗猎猎,铁流滚滚,血战三十三天,我方五次总攻,敌方四易其帅,硬朗的脊梁只为表明:国不可辱,民不可欺。 先生的一首《抗日军次登虎丘》,我甚喜欢。“劫灰血泊掩长江,半壁江南不忍亡”透出忧思渐浓;“寇重已无磨剑暇,那堪尝胆救家邦”渗出自强魄力。真为一首人间正气歌。反想当时,国仇家恨当前,还有人投机取巧去发战争财,还有利用战争扩己疆域,还有人明哲保身抛家弃国,乃是人心不正的缘故。 先生战后在京任职时,依旧胸怀坦荡。他说,搞政治主要靠正气,靠主义,而非靠手腕和阴谋。大跃进时期,吹出亩产万斤粮,先生批评:“写文章我没有你们本事,我耕田出身,一亩产一千斤就不得了,哪有产万斤的呢?“左倾”时期,高举着的是三面红旗,敢讲真话有几人?坚持真理有几人? 想当下,政治思想较之进步,但敢说真话,不做泛泛水中凫的仍为少数。政府宣传要扬正气,促和谐,定要从内部彻底落实。否则,腐败不作为,岂不自打嘴巴,惹人反感。官员本是人民公仆,但又欺压民众吸取民脂民膏,皆因正气不存于官场之故。又念当下学生,学术风气欠缺,思想近利且僵化,比不上民国学生,这是在体制中吸纳而不消化,正气——探索整理,难达其血髓之中,游离于皮肉之外。 先生戎马一生,却是青松般岿然不动,将根扎进国土,将精神留存在人间。我愚,仅悟先生正气二点,一则爱国为民,二则坚持真理。此二点亦足受用终生。 八十年前,风飘絮;八十年后,山河在。天地正气虽尚存,永存必应以正事染目入耳;以正骨立脊架肢;以正血通脉活筋。则正气能透魂穿魄,凛然回荡于人世间,方显珍贵!

蔡锷将军简介

蔡锷将军简介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庆府武冈州山门镇(今洞口县山门镇)一个贫寒农家。1887迁至武冈山门黄家桥(今洞口县山门镇)。幼年在私塾读书。 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接受了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后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蔡锷是于宣统三年(1911年)二月抵达昆明,这年的农历九月初五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南后的第三天,蔡

秘密约集同志刘云峰、刘存厚、唐继尧、韩凤楼、沈汪度、殷承瓛、雷飚、黄永社等计划响应,预定于十二日发动,推蔡为总指挥,以新军为骨干。不料事机泄漏,初九日云南总督衙门的总文案熊范舆、刘显冶把新军不稳的消息密告李经羲和统制钟麟,李、钟会商后拟下令解散新军以杜绝乱源。蔡等知道事机迫切,千钧一发,遂约同李根源率讲武堂学生自西北攻城,蔡自己率卅七协一部分攻东南门。 蔡锷 蔡是个有中国传统道德的军人,他深感李经羲对他恩深义厚,不忍迫以炮火,所以在发动攻势的同时,即函请熊范舆火速请李经羲迁赴法国领馆避难。第二天革命军攻占了昆明全城,军政学商各界集会公推蔡为“大汉军政府云南都督”,设都督府于昆明城内的五华山,都督府下设军政部、参政部、军务部。云南本赖中央协饷,云南独立,协饷来源断绝,所以革命政府成立后,第一要务是财政上的节约,蔡自定都督月律60元。都督府全体官兵月饷3300余元,并设立富滇银行以维持金融。十六日蔡特派雷飚和彭新民礼送李经羲出滇。派谢汝冀和李鸿祥率师赴四川,迫川督赵尔丰独立;

蔡锷小传

为国人争人格 --记蔡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12月18日。他6岁入塾读书,13岁中秀才,15岁入湖南时务学堂。这个年轻人的道路几乎一帆风顺。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被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巡抚聘任,但他并没有在成功的道路上忘乎所以。他没有拒绝跟敏感分子如老资格的革命家黄兴联系。也就是说,他没有被社会精英地位所异化,而是对国家社会大道念兹在兹。他没有像大多数海归那样言必称海外,而是总结上几代人的经验,可以说他做的返本开新工作,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15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复辟称帝。此时,无论革命家孙中山、黄兴,还是改良派政治家梁启超都没有实力反对。年轻的蔡锷孤身犯险,他逃离北京,去云南说动实力派唐继尧们组成护国军,起义讨袁。 蔡锷护卫共和国体的奇功历来为人称道。但在我看来,如果他能够理解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的制衡用心,他就不会跟老师梁启超一样为袁世凯利用。他就不会重蹈孙中山、黄兴他们的覆辙,有名无实,有名望而无实力实权。 固然,蔡锷“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登高一呼,使得护国运动不同于二次革命,出乎意料地顺利。袁世凯众叛亲离,从群望所归的位置跌落。蔡锷称“袁氏诡诈阴险”、“袁氏叛逆”。此后的宣言、文告中列数袁的罪状,斥其为叛逆、“国贼”、“谋杀凶犯”。在袁世凯撤消帝制

后,蔡锷通电指出“其狡猾无耻,实堪痛恨”,要大家别轻信袁世凯。这大概是有所觉悟的至痛语。 蔡锷在二次革命期间明确说,一旦袁世凯称皇帝,他就反袁。这种设定使得护国运动即使成功也大打折扣,被侮辱戏弄过一次的共和国体再也没有恢复到孙中山、袁世凯揖让总统时的气象,实力派拥兵自重。但蔡锷已经看不到他的护国运动带来的影响,他的病已是很重了,他自题联说:“才若晨星,国如累棋,希合而支持,乃聚而歼绝;君等饮弹,我亦吞炭,与生也废弃,宁死也芬芳。” 1916年11月8日,34岁的蔡锷在日本福冈病逝。这个年轻的后生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国葬殊荣的革命元勋。 蔡锷短暂的一生乃是青春沉潜并发扬蹈厉的一生,他因青春而辉煌。他的一生几乎是我们这个老大文明古国现代新生的隐喻,以青春之理想推动文明,而不幸夭折其中。我们中国文明新生,正需要青春的血泪、生命以献祭。清末民初,这样的青春人祭何止千万,从邹容、陈天华,到林觉民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到蔡锷……正是因为这些青春的呐喊、奋斗,我们中国才摇摇晃晃地把脚步踏入了现代性的门槛。蔡锷没看到军阀乱政的局面,他走得清白,并成为后来者不可企及的高标。陶菊隐说:“自民国以来,武人解兵柄,棠爱犹存者,蔡松坡一人而已。” 他的文采风流也每每为人称道。他写过这样的对联:“淡泊明志,夙夜在公。”他跟朱德也合作过雪山关联:“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