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浅谈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小记:之所以写这个题目,是因为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这本书展现了英国、俄罗斯、以色列、德国的特

种部队的形成、发展以及取得的战果。下面我们就说说特种部

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何谓特种作战?即使用特种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消灭敌人,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特种作战自古有之,古代的斥候兵可以说是特种部队中的一种。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与之相关的军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了雄厚的科技做后盾,特种作战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种作战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特种部队作战;二、心理战;三、情报战;四、电子战;五、宣传战等。下面主要就特种部队作战作一下简单分析。

特种部队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其任务包括敌后执行侦察、袭扰、破坏、绑架、窃取情报和救援等等。特种部队的作战特点是受最高军事机构直接指挥,事先进行周密细致的侦察,行动中隐蔽渗透,秘密接近目标;行动要求果断迅猛,撤退快速而不留痕迹;可以在任何地点与时间行动;行动时间一般是以分秒来进行计算的;务求第一次打击就完成任务。特种部队的装备也都是本国最好的,主要有近战武器,如冲锋枪、手枪,高级无声枪械,还有炸药、手榴弹,特种爆破装置以及作战车辆、飞机、舰艇、各种侦察器材、轻便工兵器材等,此外,在特殊情况下,还使用匕首、弓弩等冷兵器。

特种部队在很早就出现了,中国古代的斥候兵、抗战时期的敌后武工队、手枪队、二十九军的大刀队等都可看作是特种部队。但是现代意义的特种部队初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英、美、法等国从作战部队临时挑选或招募优秀官兵组成小规模的突击部队,对德军实施侦察、破坏、袭扰、绑架和暗杀活动。

特种部队的另一作用就是渗透,海湾战争时美国在战前就派特种部队渗透到伊拉克,了解伊拉克主要战略目标及萨达姆个人行踪;搜集作战地区的气象、水文和地貌特征的资料数据;收集伊拉克军事指挥部门的通讯中心的准确位置和布局;搞清伊地下掩体的厚度、成份和精确数据;发现并标示掩蔽政府和军事设施的伪装,掌握伊拉克要员进入这些设施的确切时间等。各特种部队几乎都如期如数地完成了上述任务。

现代战争中特种部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在海湾战争中,多数飞毛腿弹道飞弹和许多其它重要目标是渗透到伊拉克腹地的美军特种部队发现,并引导美国空军消灭的。

现代战争中,由于核威慑的影响,大国之间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也较少进行局部战争,但是为了表达政治意志,解决重大军事、政治、外交争端,往往要进行特种作战。由于特种作战速战速决,既能达到军事、政治、外交目的,也能避免全面战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种作战已经成为常见的作战方式。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特种作战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战争中取

得胜利,都必须重视特种作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建国初期就组建了我国的特种部队。而且我国的特种部队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如参加了朝鲜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等,并取得了丰硕的战果,朝鲜战争时期,我国特种部队曾炸毁美军重要桥梁,破坏了美军整个战役布势;最有名的是中国特种部队奇袭南韩最精锐的首都师白虎团团部的行动,为中国粉碎白虎团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国家和军队领导越来越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已建成多个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如成都军区的“猎豹”、南京军区的“飞龙”、海军陆战队的侦察分队的“蛙人”突击队等。这些特种部队减负国家使命,是我国的精英部队。为维护国家安定,区域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作为国家战时突击部队。

后记:我们已经看到特种部队在现代的社会及战争中发挥这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跟随甚至超越世界强国,积极发展特种部队,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好准备。

妇女在新旧时代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妇女在新旧时代地位和角色的变化 一社会地位;妇女在旧时代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三纲五常约束这就社会的妇女。让她们根本不可能融入周围的社会生活中,社会地位有从何谈起?现代的女性则大不一样,她们可以自由的生活交流工作恋爱结婚。只要你有能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就是不可忽视的。甚至有男人从属于女人的情况出现了。社会中的角色的变化决定了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二家庭地位;中国从夏商周就开始了父系生活,男人在社会中是主宰更别说家里了,在家庭生活中女性是没有发言的机会的,只有你熬到家中的长者时才有发言决策的机会。现代的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拥有着比社会中更高的地位。她们操劳的是家庭主宰的自然也是家庭。少了三妻四妾的竞争现代女性在家庭中必然成为唯一的霸主。 社会价值;旧时代的妇女的社会价值几乎是少之又少的,现代的女性更多的正在为社会努力着,社会价值可以体现在她们的工作中,生活中甚至交际中。对于从没有到处处体现的转变是女性解放的结果。更是社会转变的成果。参考资料:我自己的没有时间了有时间再说 一篇关于女权问题的激进文章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代表以新中国主人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 回顾百年沧桑,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女性的命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束了长达数千年被放逐在社会历史之外的状况,在文明史上首次书写出作为整体的女性形象篇章。 数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最为惨烈的,是妇女的缠足。一双小脚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年的缠裹,“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一生的幸福从此葬送于这双小脚。与兴女学相伴的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的出现为破除缠足陋习、解放妇女身心拉开了序幕。 20世纪初,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将创办女校列入议事日程。1907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推行新政,在教育领域颁布了《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首次正式把女子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民初中国的女子教育,开始与女子职业相衔接,这一举措进一步突破了用教育造就家庭主妇的观念,使女性进入较为宽泛的领域,拓展了女性就业的选择权,从而提高了女性适应社会、独立谋生的能力。这对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构成了中国女性争取自身解放的交响曲的前奏。知识女性开始以挑战者的姿态站在反封建的前沿,表现出对封建家庭、性别歧视的精神反叛和投身社会参政议政的热情,在新的生活中塑造新的自我。我们看到,经历“五四”新文化思潮洗礼,女性的恋爱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追求的不再是得到一个终生的依靠和举案齐眉,而是寻找自己的精神伴侣,是男女人格平等的相处。同时,从清末起步的民法典的编撰,也使两性在法律上处于不平等的局面有所纠正。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从卑贱的一半开始成为享有法律保护的弱者。与此相应,女性在就业、参政等领域的参与权也有所改善。南方数省的女子率先获得参与市场的权利,湖南女子王昌国于1921年当选省议员,这在世界妇女运动史上也是开风气之先的。 20世纪女性投身民族解放斗争的壮举更是可歌可泣。1903年由留日女学生组织了第一个妇女爱国团体———共爱自治会。女性先觉者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和呼吁做“国民女杰”的诗篇《勉女权》成为激励女性前赴后继的号角。同年第一部论述女性问题的专著———金一著《女界钟》出版,作者第一次喊出“女权万岁”的口号。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些女性参加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己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如果把美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攻击称为“第一战场”的话,那么,运用心理手段对伊拉克军队展开全方位渗透和影响的无形战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美军的“第二战场”。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 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其中,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往往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宣传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骚乱,从事破坏暗杀,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军心、民心,削弱其战斗意志。 进行心理战的要求是:宣传上要主动进攻;充分了解敌军心理上的强点和弱点;重点是对敌方军官从心理上进行瓦解;心理战的手段要与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要加强己方的心理训练,及时识破和挫败敌方的心理战。 心理战起源较早,中国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运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证。现代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和军队又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有些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斗争紧密结合,交互运用。(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来源:新华社2003年3月24日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 历史意义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

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铭记历史

摘要: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世纪之初,面对民族纷争此起彼伏的国际社会,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卫国力量,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

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抗日战争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人民革命力量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战争也锻炼与教育了人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人民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进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弗洛伊德相信人有着“死本能”,而这种驱力会内化产生攻击性,当攻击性向内时,个体会倾向于伤害自己;而当个体避免伤害自己时,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因此,在一个著名的信件往来中,爱因斯坦问:“为什么有战争?”,弗洛伊德回答:“因为人就这样”。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祈祷“岁月静好,世界和平”,但人们所做过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永久地结束战争。 战争时代到底与和平时代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认知方式似乎改变了 在《战争心理学》一书中,美国心理学劳伦斯·莱尚提到除了社会与历史的原因,战争的产生确实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因素。比如,战争年代大众的认知方式比和平年代更具有虚构的阵营感,更注重结果而非原因。 这种虚幻现实在李普曼《议程设置》中有活灵活现的体现,他假设一名法国士兵与德国士兵在战争年代同时落入一座荒岛上。他们一直以敌人相称对峙了10年,直到他们获知两国早在自己落入荒岛一年后,就已经重新友好的消息。战争年代,人们的认知似乎更偏执。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战争,除了经济学的原因,也许和我们个体自身也有一些关系: “心结”可能引导我们参与战争 有些心理学家觉得,这可能与内心两种需求的产生的内心冲突有关。社会心理学家米德(Mead)在《自我,心理与社会》一书中,提出自我是“我”和“社会化的我”的统一。 自从我们出生以来到达两岁左右,我们第一次出现了“我”的概念,也就是自我意识。为了证明我是谁的问题,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开始佐证。那么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越问会越有意思,因为你可能会说,我是xxx(姓名),我是女性(性别角色),我是女儿(家庭关系),我是xx公司的职业,抑或我是有钱人,我是屌丝……,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往往和我归属的群体分不开。 马斯洛(嗯,二战胜利的时候他37岁,好像还没有提出对后世有魔性影响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同有“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但这两个需要时而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当归属群体不能代表自我利益的时候。 (#有人可能会说,我想当隐士,我不要社会化,嗯,如果你从小就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变成狼孩的样子……) 托尔斯泰在其《战争与和平》中描绘了战争的带来的影响: “每位将军和战士都知道他自己的价值,感觉到他自己只不过是人类沧海中的一颗沙尘,同时也了解到他自己是整个团体中的一部分。” 从历史学角度出发,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我们"追求自我"和"归属群体"的内在冲突。这种途径在我们每个文化中都会出现,而且也能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而不会使之相互冲突,它在提高我们存在价值并增强个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集体归属感,减小我们脱离社会团体的可能。也就是说,使用这一途径会得到全社会的赞同,而且不需要用沉思冥想这种只有少数人才能完成的艰难修行。这种途径就是武装团体冲突——战争。 此外,劳伦斯·莱尚认为,人们对战争的动机可能还存在如下四个因素: 1.替代性攻击。 类似于一种集体心理防御机制,我们的生活经验很早就发现,如果我们把憎恨的目标转移,使之远离我们生活中非常亲近的人(生理或心理上),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朋友就是拥有共同敌人的相识之人。当人与群体以外的人敌对时,群体间人际的压力就会缓和,我们越积极地表达对其他群体的敌意,我们被本群体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当我们与邻居或朋友拥有共同的敌人的时候,我们就会更能理解这一点。我们之间的紧张关系会逐渐缓和,从而使我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胜利了,虽然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则简单说一说。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影响 伟大的抗日战争作为自鸦片战争爆发100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为人类和平、进步与正义事业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历史贡献。 对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是伟大的胜利。非正义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 一、中国人民的彻底觉醒 抗日战争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这种命运的改变,首先得益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重大的牺牲,但同时也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起了极大的召唤、促进作用。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与国民党的软弱,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复兴,不仅要驱逐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要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险处境中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出路,为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严国群说,这种民族的彻底觉醒,是抗日战争之前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不屈斗争所无法比拟的。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日本的南乡三郎见我时,一见面就说:‘日本侵略了中国,对不住你们。’我对他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不会觉悟,不会团结,那么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 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毛主席说过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历史,牢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唯有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才可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每个有志的青年都这么做了,那么我们就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祖国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二、中国获得了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此后世界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族各界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国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军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的地位和作用 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我们应如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全面战争。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其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更是我们需要铭记它的原因。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全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胜利和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中法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近代的中国充分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直到抗日战争的出现。它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还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总兵力,支援了同盟国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作战,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如此重要的抗日战争,属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应如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对于我们来说,能做到的,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我们要纪念。纪念不是走形式主义,不是空喊口号,甚至不是只在特殊的日子进行纪念活动,它应该在我们的心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与我们同在。都说中国缺少一种信仰,中国人不崇尚宗教的同时,某种程度上,缺少一种敬畏与信仰。此时,就需要继承我们先辈的抗战精神,缅怀我们那些为抗战而牺牲的先烈。所谓纪念,我们不崇尚形式主义,但是形式的纪念,却像时时刻刻回响在我们耳旁的钟声,震耳欲聋,发人深省。为什么我们要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为什么又会设立918纪念日?我们希望,我们,我们的后辈,以后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所以,这种纪念日的行为要持续。 其次,我们要弘扬正能量。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这个时代,太多的负能量,厚黑学充斥在社会环境之中,考验着人性。此时,更要弘扬正能量,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给国人一点信心与向往。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奋精神的力量,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人往往在精神上的得到的满足会更让我们铭记。 最后,我们要从抗日战争中得到经验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这促使我们要走和平强国之路,抗日战争的胜利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民族的解放。以史为鉴,我们要着眼当下,珍惜和平环境,发扬抗战精神。战争和报复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最好方式。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世界永沐和平发展的阳光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0.如何正确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共产党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军事上领导着敌后战场,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参加,全民抗战才有了力量重心。西安事变后,蒋政权由“攘外必先安内”转为准备抗日。抗战开始不久,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应有地位和国共合作抗日,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国共两党合作成为一个历史关键。中国内部新的团结格局由此确定下来。全国各阶级,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亡。中华民族使自己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抗日战争就是这样实现的和虽然经历惊涛骇浪终于坚持到底了的。从双方合作奠定抗日战争的基础来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基本是相同的。它们这时都站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关键位置上,力挽日本军国主义汹涌而来的狂澜。这是历史事实。 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起主导作用,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蒋政权这时具有两面性格。参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面是爱国的,带着革命性的;坚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这一面是反民主、反人民,带着反革命性的。前一面符合民族利益,后一面违反民族利益。抗战初期,前一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日本对重庆加紧诱降,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很快发展,国民党的态度逆转。蒋介石这时谈话多次拿抗日、反共并列,甚至认为反共重于抗日。他要求美国给予军事经济援助时也把担心“国内中共之猖狂”作为重点。中国因此几度出现国共分裂内战、抗日战争中途夭折的严重危险。 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

孙犁笔下战争中的女性群落

(1)论战争背景下孙犁的女性观 提要:孙犁笔下的女性群落有年轻活泼的少女、参与抗战的英勇的妇女、与抗战密切相关的普通妇女三类。这些女性在战争的背景下展示了“极致的生命情态”。由于美善统一的价值尺度,作者在这些女性身上更主要反映时代风云气,展示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反映了作者象征民族精神的致思方式。 关键词:女性群落生命情态民族精神致思方式 在现代文学中,把女性作为重要的写作对象的作家不乏其人,像废名、沈从文等就是写女性的高手,孙犁也是“以崇拜的心情”(1)写到女性。不过孙犁表现女性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观念与废名、沈从文这些自由主义的作家不同,他对女性的表达与主流作家有较一致的价值取向,有着分明的政治伦理价值尺度。而且他笔下的女性都有很强的现实感,她们投入抗日战争中或受抗日战争生活影响,饱受了战争的“悲欢离合”,她们的人生历程以及她们的生命意义和情感表达方式也为战争所改写的,孙犁从她们身上发掘出我们民族的抗战的精神与决心。但是在对战争生活与女性的艺术把握上,他又与主流文学有所疏离,而与自由主义作家保持了一定的联系,他笔下有浓烈的文人意识,对美的人生和人生理想的浪漫主义追求都显示了与主流文学作家有不同的追求。从某个角度讲,他是解放区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对女性情感的描写,对女性生命风采的揭示,显示了他的女性观念与审美观念。对战争中女性生命形态的揭示,对女性情感状态与价值观念的发掘,是孙犁艺术观念和审美意识一个重要表现。 一 孙犁的早期创作是他个人对抗日战争时期“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的记录”(2),他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表现出的向心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把战争记录式的写实与对理想和美好的人情、人性的追求结合起来,在老人、儿童、普通战士和妇女身上体现了全民族的抗战精神。他笔下写得最有色彩的是女性,写出了情态不一的女性。概括地说他笔下的女性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少女,如吴召儿(《吴召儿》)、二梅(《麦收》)、马金霞(《瓜的故事》)、《山地回忆》中的妞儿,这类女性富有少女的天真烂漫和青春活力,她们在战争中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旷达,她们那压抑不住的青春激情与投身战争的热情在这场战争中张扬出来。吴召儿带领部队撤退转移时穿着红棉袄像一面旗帜飘扬,二梅带领妇女破路保护麦收的热情是那么感染人,马金霞看到我们的同志受伤,挑选最大的瓜送给伤员吃,是那么自然,这些女性心地善良,有一种单纯的热情与活力,作家分明地在她们身上略去了痛苦与忧伤,把她们的单纯的心灵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落实在这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抗战中,使她们的生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中国电子报/2003年/06月/24日/ 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崔德勋 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是美伊双方运用最多的信息战方式。 联军方面: 采用五花八门的心理战战术 1.发起/震慑0行动,削弱伊方抵抗意志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1时,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震慑0(Shock and Awe)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炸毁萨达姆一处住所,空袭了伊拉克境内1500个目标,重创了伊军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此思想来自5震慑:快速夺取控制权6一文,其作者阐述了这种新的军事战略思想,它能/极大地摧毁或挫败敌方的抵抗意志,使他们除了接受我们的战略意图和军事目标以外别无选择0。 2.通过媒体,实施信息欺骗 美军通过媒体或新闻发布,报道一些无法证实的消息,如萨达姆已被炸伤、萨达姆已初步被判定炸死、美英联军首日攻下巴士拉等等,企图削弱伊军斗志,涣散伊民心。 3.借助现代媒介,扇动伊高官反叛 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不断向伊方高层官员、伊军指挥官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对他们发出警告,让他们放弃抵抗。 4.部署心理战部队,发动心理战攻势 美军在伊部署了空军第193特种作战部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等心理战部队,利用飞机插播无线电和电视进行/反萨0宣传广播及播撒数以百万计的传单。 使用功能各异的心理战装备 1.EC-130E心理战飞机。193特种作战部队在伊共部署了6架EC-130E/铆钉骑士0飞机。EC-130E/突击队独奏0心理战飞机使用标准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和军事通信频段进行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并具有指挥控制能力、干扰能力和有限情报收集能力。它装备有大功率的调幅、调频、短波、电视广播发射机,可利用机上干扰设备干扰敌方的电视台及军事通信设施,然后播放其节目。 2.MC-130/战斗魔爪0飞机。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装备了专门用来投撒传单的MC-130/战斗魔爪0飞机。 3.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美国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装备了10kW~50kW的广播与电视发射机、扩音器以及移动音视频广播发射车。这种心理战装备称之为特种作战媒体系统-B。 伊军方面: 伊方通过新闻发布、领导人讲话、公开声明等形式对美英联军实施心理战。 通过媒体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战争爆发后,针对3月20日美方称伊拉克第51机械化师和第11步兵团的数千士兵准备投降的消息,伊拉克媒体通过及时播放采访51师师长讲话的节目,让伊拉克军民和国际社会了解真相。 萨达姆及时亮相鼓舞抗战士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妇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妇女 作者:何黎萍《光明日报》(2016年04月16日11版) 一般来说,当人们肯定美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时,都极力赞扬二战对提高美国妇女地位的作用,认为二战是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又一个转折点和“春天”。然而,同样存在的事实是,传统的性别观念与性别制度并没有在二战中消失,性别歧视现象与妇女对二战的贡献相伴而行。其实,妇女作用的彰显和地位的改善只是战争的间接结果,战争的本质从来不是以改善女性地位为目的。 自古以来战争都被认为是男性较量的场所,所谓“战争让女人走开”的传统长期将美国妇女排斥在战场之外。所以,在二战前的美国历次战争中,妇女从未被国家征召入伍。然而,战争所拥有的政治意义会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包括女性)的爱国主义激情。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宣布参战后,美国妇女立即以女公民的身份,公开提出为国家效力、参军入伍的请求。经过艰难斗争,国会终于在1942年5月通过了建立陆军妇女辅助军团的法案。美国妇女首次以准军人身份进入所有需要并适合女兵担任的“军职专业”岗位。1943年7月,国会又通过了建立陆军妇女军团的法案。从此,妇女获得了陆军部队真正的军人身份。这标志着妇女传统性别角色的转换。 妇女一旦占领陆军这个滩头堡,其他军种也向妇女敞开大门。1942年7月,海军建立了妇女自愿紧急服务队;11月,海岸警卫妇女预备队产生。1943年2月,建立了海军陆战队妇女预备队;8月,创立陆军妇女航空队。除了陆军妇女航空队始终保持平民性质外,其余组织都成了真正的军队。此外,二战前就已经存在的陆军护士军团和海军护士军团也被接纳为军队的一部分。起初女兵在国内服役,随着战事需要,她们被派往海外。大部分被派往欧洲战场,其次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然后是在北非、东南亚、中缅印、中东、加拿大、波多黎各等地服役。虽然她们并没有作战指挥,只是协助军队做勤务工作,但是却在如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一,后勤保障。由于男兵被大量调往战场,女兵就用来填补空缺的文职工作、后勤工作和预备役,以解决人力的匮乏,结果女兵囊括了几乎所有非战斗性的工作岗位。无论何种工作,她们都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第二,救死扶伤。女兵的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护理伤员。美国二战时期的护士女兵人数众多,她们常常冒着敌军炮火坚持手术,每天工作10~12小时。“从北非到诺曼底和安齐奥都有护士在滩头阵地进行救护工作。”“她们忍受了无情的轰炸、炮击、海上鱼雷的攻击”,有255名女兵英勇牺牲。女兵完成了男兵不能胜任而战争不可或缺的工作。故而有人说,仅海军妇女队的力量就相当于10架飞机、10艘战舰、50艘驱逐舰和28艘巡洋舰。 应该说,参军参战只是少数妇女支援战争的方式,大多数妇女是在后方以从事工业生产和其他职业的方式为二战效力。二战前,美国妇女职业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主流价值观仍然认为妇女的位置是家庭,已婚妇女不应外出工作。一般高薪技术职业和重工业部门都拒绝录用妇女。然而,随着战争对战略物资的需求猛增和上百万男子应征入伍,劳动力短缺,急剧膨胀的工业生产在吸纳了几乎所有能工作的男子后,发现不得不雇佣妇女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在爱国的号召和高薪的吸引下,成千上万的妇女走出家庭,被迅速推进了劳动力市场,制造了美国妇女史无前例的就业规模。在整个二战期间,有600万妇女首次参加工作,就业妇女总数达到近2000万。妇女劳动力从1940—1945年增加了50%,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由25%上升到36%。她们不仅占据着传统的女性职业领域(服务业、轻工业、初等教育),而且进入了传统男性职业领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进入白领职业领域。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约100万妇女在联邦政府各部门工作,女职员比男职员增长快4倍,联邦政府的女雇员达到了38%。同时,各生产企业也增加了对文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2、抗日战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的全民族抗战。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起决定性的作用。 4、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作战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三、抗日战争胜利给我们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 力 3、和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 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四、牢记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 五、抗日战争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这一财富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重要意义? 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妇女在战争中的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中女性的作用 美国革命是指在后半18世纪导致了北美洲十三个州的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且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想。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 美国革命的背景,在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法印战争(1754年至1763年) 与朋提阿克暴动之后,新即位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决定全面检讨北美洲这块地方。为了让大英帝国更加稳固以及带来更多利益,英国在殖民地颁布了新的经 济与土地分配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对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由此 殖民地人对这些政策的不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与日俱增,普遍怀疑这些政策的 合理性,于是埋下了着“革命”的“种子”。 思想方面,启蒙运动的兴起与传播,提高了哲学思想的地位,开始用根据 观察和独立理性思考而来的观点,来取代那些传统权威的观点,传统思想遭受 挑战,而出版物与传播的加速更是让新的思想得以迅速发酵膨胀。早期思想家 的思想与作品更是对革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提供了借鉴或是重大影响。同 时美国的“大觉醒”这股新的宗教潮流认为个人意识和经验,才是宗教经验中 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教会所传布的资讯。这使得浸信会教派的观点开始在 殖民地中蔓延开来。 北美殖民地时期,因为妇女只能通过其父亲、丈夫或是儿子这些男性群体来表 达自己的政治信念,所以在这个程度上来看,妇女同政治世界的联系是间接的,由此。这个时期的政治理论普遍认为,妇女不如男子爱国。然而,在美国革命 时期,无论是战前,战中或是战后,妇女都表现出来了她们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了不朽的业绩。 早在1765年印花税危机爆发时,妇女们就立即组织了“自由之女”社,与男子组织的“自由之子”社几乎同时诞生于1766年。这种组织当时遍及北美各地,参加者包括来自各社会阶层的妇女。她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其中最著名 的是抵制英货运动。 18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纺织业成为了英国最重要的工业,于是,北美爱国者发现,抵制英国纺织品是最重要的经济武器。这个抵制 运动中,成功有赖于妇女的合作。通过宣传鼓动,妇女迅速行动起来。各地妇 女闻声而起。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之女”社的妇女们身着土布衣公开聚集 到一起进行纺织,她们人数通常为40-100人,有时为上百人。这些妇女也努力鼓励其他妇女行动起来,连一些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亦以穿土布衣为荣,并踊 跃加入纺织会据记载,1767年当一个新英格兰人提到妇女聚集纺织时仅仅讨论“诸如服饰、丑闻及贬损他人之类的无聊话题”时,3名波士顿妇女立即予以 反驳,认为这样的评头品足是“诽谤性侮辱”妇女,她们宣称,“在讽刺挖苦 和人身抨击方面,我们自叹弗如,但在忠诚、真诚及对美德、自由及对国家的 热爱上,我们绝不低人一等。”(注:玛丽·诺顿等:《人民与民族》(A People and A Nation: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波士顿,1986年 第2版,第117页。)除了衣着方面的改变,纺纱织布原本就是殖民地妇女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