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的意义

数据库的意义

数据库的意义
数据库的意义

数据库的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市场环境、企业状况、生产过程、经营活动和办公自动化等多方位信息,服务于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10年来开发建设MIS的实践表明,因其涉及企业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技术业务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而且企业的目标、决策和管理存在着不少半定型、半结构化和非定型、非结构化的活动,所以,期求在改革开放年代,根据企业的开发目标和管理现状,有效地建设好MI,实是艰难。

多年来,应用结构化分析、设计、编程等先进的软件工程及其相应的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开发MIS,皆因结构化技术在MIS建设中难以得心应手而屡遭挫折。尽管人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以建设MIS,但成功的不多。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变得非常脆弱;个体的、分散的、相互独立和面向过程的快速开发,仅仅着眼于具体的应用项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数据库(如图1所示),难以维护、修改和集成;重新组织数据,改进原有软件,所耗费的人力和资金比新建一个系统还要多。原有的开发方法不能满足MIS的易变性,也不能解决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模式的时变性。尤其用第四代编程语言或程序生成器生成应用系统时,开发越快,产生混乱也越快,导致MIS建设陷于困境。因此,人们转向信息工程理论、面向数据方法和建立主题数据库,为MIS创造稳定的数据环境。

信息工程(Information 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20多年的数据处理发展过程中,在总结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实际考察后,在理论分析与多种方法综合的基础上,于80年代初创立的。信息工程的目标是建立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基本论题之一是总体数据规划(Strategic Data Planning)。信息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要比软件工程的范围更为广泛,其基础是当代数据库系统,是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综合。信息工程理论有三条基本原理:

·数据位于现代MIS的中心;

·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

·最终用户必须自始至终、真正参加MIS的开发建设。

信息工程指出,MIS可能存在于以下4类数据环境之中:

1.数据文件

无数据库管理系统,仅使用由程序员设计的数据文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维护修改困难。

2.应用数据库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具体的应用项目设计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小型、分散、相互独立的应用数据库,随心所欲,立竿见影。但在应用项目扩充时,数据库的数量剧增至数以千计,因未作数据规划,而使系统无法维护修改。

3.主题数据库

亦称集约化的数据环境。需要在对企业信息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总体数据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其数据库模型,对各类应用数据进行综合管理,设计出良好的数据库,其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完全独立于各种职能区域和业务过程使用数据的应用,整个组织中的数据都是集约化的和共享的。

主题数据库的优点是:

·数据库的数量很少(仅为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几百分之一)。

·数据库的数量随应用项目的增加而增加的速度缓慢,当应用项目相当多时,其数量不再增加,如图2所示。

·数据库结构在应用系统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仅需修改数据元素库的代码。

·操作主题数据库(由4GL产生)的应用程序在应用系统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若干程序操作的代码,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本身。所以,采用主题数据库的MIS在应用系统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保持相对稳定运行。

4.信息检索系统

在实现高度共享的主题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将满足某方面较专业的应用数据集中到更高层次的第四类数据环境"信息检索系统"之中,以保证此类应用的快速查询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运行。它与仅满足于大量事务管理的应用数据库系统不同;其数据库数量不多,但很专一;它的软件设计常常采用转换文件、倒排表或辅关键字查询技术,新的字段可随时动态地加入到数据结构之中,有良好的最终用户查询和报表生成软件工具,比主题数据库有更大的灵活性、专业性和动态可变性。

笔者从1994年开始在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中心采用信息工程理论、面向数据方法和MIATS计算机辅助工具软件,进行省公司机关MIS的总体数据规划,并分析、组织和建立了指标体系的主题数据库,在NetWare4.10、Windows3.1和Oracle7数据库环境下,用Uniface工具软件(兼运行环境)开发的指标体系应用软件系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即在指标体系主题范围内应用项目和内容发生变化时,只需维护代码系统,其数据库数量、结构和操作数据库的程序都不需变动,系统仍能照常运行。

我们按照电力部"电力行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规范"的要求重新进行了总体数据规划,即依照信息工程原理,采用面向数据的方法,从企业现代化管理目标出发,做好全局信息需求调研,描述好企业模型、功能模型和概念数据库模型;

详尽收集、分析用户视图,找出共享数据元素指标项,设计数据元素库,划分好子系统;结合公司机关MIS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要求,建立指标体系主题数据库,同时进行信息分类编码和程序代码的编制工作,从而确保系统的成功建造。

具体做法是:首先成立一个在企业高层领导直接管理下的、责权明确的工作班子,派一名掌握规划技术、精通企业业务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负责人主持全面工作,选配合适且足够的人员,组织各业务部门的技术骨干担任信息员,协同工作,并邀请适当的合作伙伴(如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开发。其次是加强培训,如组织学习信息工程原理、面向数据方法和Sond/MISATS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班子成员和用户信息员学会识别企业职能,分析业务活动和数据库规范化等工作方法,为顺利开发总体数据规划工作做好准备。

1.建立企业模型和功能模型

从企业现状出发,进行业务分析,是对企业结构和业务活动本质的、概括的、复杂细致的认识过程,可以用"职能区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层次结构来描述。要依靠企业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分析企业的现行业务和长远目标,按照企业内部各种业务的逻辑关系,将它们划分为若干职能区域/部门,搞清楚各职能区域中所包含的全部业务过程和功能,再将各个业务过程细分为一些业务活动。这些是在MISATS软件的企业模型管理模块支持下进行的。在企业建模过程中,一般可获得800~1000张用户视图,我们总结出约800个业务活动、150个业务过程和9±2个职能区域/部门。

2.建立概念数据库模型、数据元素库和数据流

在建立企业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从各部门的用户视图入手,建立企业的概念数据库模型和数据元素库。在MISATS软件的数据管理模块下,对所有用户视图进行录入和数据分析,以便设计出符合三范式要求的概念数据库。同时,确定每个概念数据库的结构和主关键字、用户视图的数据采集周期及其容量(字节数)。在此过程中,将近千张用户视图中所涉及到的数以万计的数据指标项(字段)汇总、归并,剔除数据的物理属性(如何时、何地),浓缩为没有冗余的2000~3000个数据元素,建立数据元素库。该库给出每个数据元素的指标标识符(编码)、中文含义、重用次数和它们被用于各种概念数据库中的重复使用情况。

接着要对数据进行OSI分析,即分析和定义各职能区域/部门的输出(O)、存储(S)和输入(I)数据,确定系统的数据流,并输入到计算机内。这里约定,将跨职能区域/部门的数据流称为一级数据流, 在同一职能区域/部门内的称为二级数据流。由于数据是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的,有一个输出,便对应有另一个输入,所以,只需定义数据的输出,而无需定义输入,这样既使工作量减半,同时又保持了数据流的一致性。

概念数据库、数据元素库和数据流的建立,为MIS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数据基础,

完成了总体数据规划的初步工作。

3.建立逻辑数据库和划分子系统

完成了企业模型、功能模型、概念数据库及其数据流的设计以后,在MISATS工具软件的体系结构管理模块支持下,定义了逻辑数据库的库名、标识、生存期和记录数,设计出每个逻辑数据库的库结构,从而建立起系统的数据模型。根据用户视图和业务功能而设计的概念数据库,经过恰当的筛选增删后,可自动转换为逻辑数据库及其库结构。MISATS工具软件能自动生成逻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元素库,并提供系统的数据元素总表和数据元素在逻辑数据库中的重复使用情况。由于使用了该工具软件,总体数据规划工作可以以不同的职能区域/部门为单位,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同样能保持数据元素库的唯一性和一致性,保持数据库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的正确性。

接下来是分析数据和功能关联。利用该工具软件中的C-U矩阵法子模块,通过人机交互由计算机按C-U矩阵法生成子系统的划分方案。由于我们的总体数据规划工作有非常熟悉电力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专家支持,因此,不需要完全依赖C-U矩阵来划分子系统,就能较好地确定子系统。从结果上看,子系统的划分与职能区域的划分相一致。

4.设计指标体系主题数据库

历时半年,我们完成了公司MIS的总体数据规划。1995年开始从指标体系出发开展主题数据库的研制开发工作。依据部颁《电力企业关键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总体数据规划中得出的企业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元素库,面对所有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详尽分析各数据项的逻辑属性和物理属性,将不含物理属性的数据项归纳为指标类并逐项给予严格的名称、代码、标识、定义、量纲、值域、频度、类型、长度、小数位和若干项程序标记位,形成指标代码库。它涵盖了调度、计划、生产技术、劳动人事等13个部门的153种指标,对于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涉及的数据可谓无所不包。以上工作只有在完成了企业总体数据规划之后才能做到,为建立主题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把所有指标项的物理属性经归纳、整理,抽象为"企事业"、"区域"和"技术"三种口径,并给予编码,形成企事业口径、区域口径和技术口径三种口径代码的对照表,将指标项和指标的不同口径进行各种有效的组合,结合实际报表、经济活动分析表,以及用户的习惯,制订出指标体系主题数据库每月所需采集的数据清单,成指标全口径项目清单"库。

与应用数据库不同的是,主题数据库的数量少,增长缓慢,甚至不变,结构稳定且应用程序也不变。对于设计主题数据库,我们的做法是,将指标体系的所有应用数据库(二维表)的两个方向(维)的内容,通过编码的办法,全部放在主题数据库的记录里。这样,主题数据库的数量必然大大减少。例如,我公司的系统只有一个指

标体系的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的结构则是包涵所有具有不同逻辑属性和物理属性的指标项的一个总体框架,其字段数量很少,记录条数则数以万计。于是,应用数据库的库结构修改工作变成了主题数据库中的记录修改,又因指标体系已经代码化,所以,进一步变成了指标代码库中的记录修改工作,因此,主题数据库的库结构稳定不变。

如前所述,我们采用属于第四代编程语言的Uniface工具软件(兼运行环境)来开发指标体系的应用软件,取消了手工编程。所以,在指标体系主题数据库的设计中,还为程序操作设计了一套程序标记代码,保证由Uniface自动产生的应用程序能按设计的预定功能进行正确操作。当应用项目变化时,仅仅修改指标体系的指标代码库、口径对照表和程序标记代码,并不需要修改由4GL产生的应用程序本身。因此,操作主题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也无需修改。

上述指标体系主题数据库已在我公司成功运行一年半多,情况良好。它包括153种指标每月500个数据分别由13个部门按规定权限进行维护,已积累了5年以上的指标信息。在系统中,除了6个代码对照表以外,仅有一个指标数据主文件可做综合查询,由此得到所有现行报表中的各种指标数据和图表显示,并能进行预定的统计工作,从而消除了数据冗余,确保了数据的唯一性,在辅以行政管理手段后做到了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由于系统建筑在总体数据规划的坚实基础之上,所以,能做到在应用项目发生变化时(如字段变化、报表变化、数据的责任单位变化等),主题数据库的数量不变、结构不变、应用程序也不变,我们尝到了建立主题数据库的甜头。

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规范与命名规则

数据库设计规范、技巧与命名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 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各阶段: A、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 B、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 C、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D、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 DBMS 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 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参考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空间数据库概论答案

空间数据库概论答案 【篇一: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 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a阶段。 a.数据库系 2.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3.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b。 a.(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大,易移植 b.(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c.(1)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4)统一管理和控制(4)统一管理和控制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5.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 数据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d。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 d. 信息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数据库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b ①和 b ②。①a.数据独立性 ②a. 数据独立性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c.db包括dbs和dbms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d。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d.数据冗余 b.ddms包括db和db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b.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c.逻辑独立性 d.数据的共享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d.管理规范性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d。 a.数学软件

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荐标准规范

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荐标准规范 (一)数据采集规范 1.数据来源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采集、加工和积累的研究数据。 2.采集对象包括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基础文献等一手数据和原始资料。 3.数据类型包括数值、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空间数据等。 4.采集方式包括自动采集、半自动采集和手工采集等。 (二)数据加工规范 1.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规范采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CDLS)所推荐的唯一标识符体系以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2.专题数据库的核心元数据应符合《TR-REC-014数据集核心元数据规范》及数据中心的相关要求。 3.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遵循《CDLS-S05-031音频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和《CDLS-S05-032音频资料元数据著录规则》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以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4.其它资料描述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遵循《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项目(CDLS)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及数据中心规定的相关标准。

5.各类接口所实现服务的标识应符合《TR-REC-017资源唯一标识规范》的相关规范要求。 6.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型数据能够转换为数据中心规定的数字文件格式。 7.专题数据库数据的加工过程需严格执行两重审核制度,保证数据格式符合规定标准。 (三)数据库系统规范 1.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必须使用正版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推荐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遵守SQL语言系列标准。 2.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具备数据备份及容灾机制,重要数据应进行异地备份。 3.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具备一定的扩充能力,系统的模块化程度高,软件维护方便。 4.专题数据库系统平台应遵循中国国家标准GB/T 20273-2006《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具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确保数据永久安全。 (四)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规范 1.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至少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检测、数据浏览、数据检索、用户管理和数据维护七大类功能。 2.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至少支持开放数据访问接口、开放索引数据收割接口和开放服务状态监控接口三类功能接口。 3.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向数据中心提供访问完整数据记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应用之人口基础数据库 转型期的中国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问题的聚集与凸显是当前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人口数据的科学有效管理,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简称“人口库”),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就显得相当重要和紧迫。 人口库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人口基础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信息之一,现行人口管理模式和信息应用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各个相关部门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对人口信息进行管理,相互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孤立的人口信息管理和应用模式的弊病已显端倪:一方面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各部门间信息不能共享,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 1、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平台是有效实施人口战略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支撑。 人口信息是社会的基础信息,是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管理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局、劳保局、建交委、社发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在实施对部分人口的专门管理,其要求是对实际居住地人口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由于各部门对人口管理和发展存在差异,统计口径也不一致,造成人口管理、统计的基础和基数始终不能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公民身份号码(境外人口为护照号)为唯一代码,以其他部门为补充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人口基础数据

空间数据库建库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1.GIS的名词分析与推论 GIS概念:具有地理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表达能力,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地理信息的系统。 推论1: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空间数据,即具有空间位置,又具有属性特征。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因此又称为空间数据库。 推论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空间数据库建设和空间数据库的应用两个层次。 推论三:地理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但由于处理和分析的是地理数据,因此,在通用的硬件、软件基础上,还有体现专业特点的硬、软件。 2.GIS空间数据体系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矢量有混合式、扩展式和开放式

矢量数据的空间数据组织:空间坐标数据的非结构化和属性数据的结构化 栅格数据:像元阵列 3.GIS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简单数据结构(面条结构):如Shapefile、拓扑数据结构:如Coverge、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如Geodatabase 栅格数据模型:栅格文件常用格式:*.tif,*.jpg,*.bmp等。GIS中的栅格格式:ESRI的Grid、Geodatabase的栅格数据集等。遥感图像的格式:PCI的* .pix,Erdas的*.img等。 4.空间数据库设计核心 将现实世界抽象为GIS数据模型,这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 5.名词解释: 面条结构:数据按点、线、面为单元进行组织,点、线、面都有自己的坐标数据。最典型的是面条结构。 拓扑数据结构:不仅存储空间位置,同时存储空间关系。 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型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如结点与弧段、弧段与多边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数据词典:以词典的方式描述和定义E-R模型设计中出现和形成的实体、关系。 数据模型匹配:实现将实体类型和特征类型(Coverage、Shapefile、Grid等)的匹配。

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还能走多远

收稿日期:2010-03-14 修回日期:2010-05-26 作者简介:易淑琼(1970-),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文献与数据库建设三 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还能走多远?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反思 How Far Special Subject Databases Can Go ? Review the Growth of Special Subject Datab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易淑琼 (暨南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632) 摘 要 基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十年来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三认为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如面子工程二特色不特,各自为政,建用脱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与科学发展的理念相悖三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只有坚持全面二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跳出当前的瓶颈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专题特色数据库 质量控制 CALIS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5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10-0154-03 0 引 言 我国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有近3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起步阶段(1975~ 1979年),主要是引进二学习二借鉴国外数据库的理论成果三二为发展阶段(1980~1993年),主要是研究和自建中文数据库三1991年我国自建各种规模的数据库就有806个三三为成熟二实用及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至今),它以1993年2月我国第一家专业数据库公司 万方数据公司”的正式成立为标志[1]三接着,1994年CER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成;1999年6月,中国期刊网正式开通;1999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正式启动和运行三 CALIS 运行之初,即设立了CALIS 特色数据库和导航库建设项目组三建设一期由24个成员单位共建成25个 特色库”,数据量已达280万条以上三CALIS 二期 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库于2003年9月启动,共有58个特色库子项目完成了规定的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三在CALIS 项目的带动下,全国其他高校图书馆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三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三CALIS 项目组自己也承认,由于立项时的各种原因,无统一平台二无统一风格二无统一标准,对数据库的规模二载体类型和文献类型均未做出具体规定;除少数 特色库”做得较好之外,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三特别是将CA?LIS 特色库”作为一个整体项目,与国内外中大型数据库相比,差距甚远[2]三随着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规模的扩大,盲目上马二重复建设二类型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标准化程度不高二产出效益低下二后劲不足等问题越发凸显三一些通过了评审验收的专题特色数据库,也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半途而废的情况三据笔者对CCALIS 专题特色数据库网站的调查,有的数据库数据仍停留在几年前;有的数据库已链接不上三专题特色库到底有什么价值?读者真的需要吗?有多少人通过专题特色库获得研究和学习的信息?面对目前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有学者表示了 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还能走多远”的担忧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三本文基于 以人为本” 全面二协调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针对目前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拟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和剖析,旨在为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三 第29卷 第10期2010年10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29 No.10 Oct. 2010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Version

目录

简介 读者对象 此文档说明书供开发部全体成员阅读。 目的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是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一个好的规范让新手容易进入状态且少犯错,保持团队支持顺畅,系统长久使用后不至于紊乱,让管理者易于在众多对象中,获取所需或理清问题。 同时,定义标准程序也需要团队合作,讨论出大家愿意遵循的规范。随着时间演进,还需要逐步校订与修改规范,让团队运行更为顺畅。 数据库命名规范 团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讲究默契,而制定服务器、数据库对象、变量等命名规则是建立默契的基本。 命名规则是让所有的数据库用户,如数据库管理员、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开发人员,可以直观地辨识对象用途。而命名规则大都约定俗成,可以依照公司文化、团队习惯修改并落实。 规范总体要求 1.避免使用系统产品本身的惯例,让用户混淆自定义对象和系统对象或关键词。 例如,存储过程不要以sp_或xp_开头,因为SQL SERVER的系统存储过程以 sp_开头,扩展存储过程以xp_开头。 2.不要使用空白符号、运算符号、中文字、关键词来命名对象。 3.名称不宜过于简略,要让对象的用途直观易懂,但也不宜过长,造成使用不方 便。 4.不用为数据表内字段名称加上数据类型的缩写。 5.名称中最好不要包括中划线。

6.禁止使用[拼音]+[英语]的方式来命名数据库对象或变量。 数据库对象命名规范 我们约定,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查询)、存储过程(参数查询)、函数、约束。对象名字由前缀和实际名字组成,长度不超过30。避免中文和保留关键字,做到简洁又有意义。前缀就是要求每种对象有固定的开头字符串,而开头字符串宜短且字数统一。可以讨论一下对各种对象的命名规范,通过后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例如: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GIS数据库答案

X41614027 余云鹏 一、什么是空间数据库,具有什么特点? 答:1、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2、特点:(1)数据量特别大。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等,其数据量往往很大。 (2)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即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二、矢量数据的管理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 优点:除通过OID连接之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几

乎是完全独立组织、管理与检索的。其中图形系统采用高级语言编程管理,可以直接操纵数据文件,因而图形用户界面与图形文件处理是一体的,两者中间没有逻辑裂缝。 缺点:(1)需要同时启动图形文件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甚至两个系统来回切换,使用起来不方便。 (2)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ID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 (3)数据发布和共享困难。 (4)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开储存,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 (5)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的能力。2、全关系数据库管理。 (1)对变长的几个数据进行关系范式分解,分解成定长记录的数据表进行存储。 (2)将图形数据的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二进制Block块字段。 优点: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都采用现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使用关系数据库标准机制来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缺点:(1)处理一个空间对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连接操作,非常费时,并影响效率。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元数据,而不是数据本身。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至少应该包含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在每个表内的主外键)。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2.1 第零步——初始化工程

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 篇一: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培训手册 入户调查———信息卡登记填写篇 以下几个率,我们各级检查中是要考核的,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达到如下指标: 1、全员人口个案信息覆盖率要求达到95% 口个案信息覆盖率=去除重复个案后数据库包含人口数/应纳入全员库人口总数×100% 应纳入全员库人口包括本地户籍人口(含流出人口)与流入人口。 2、准确率(已采集信息正确的人数占已采集所有人数的比例)(具体计算可能要通过逻辑审核或者是实地调查核与信息卡数据库核对结果计算)95%以上。 3、项目完整率(每人约有50项采集内容,其中每人已采集项目与总项目数的比例)(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选择其中几项必须填写项来计算,如逻辑审核中重点核实的缺少必填写项目审核) 4、数据库更新及时率(出生或者是四术发生变动时,

数据库是否及时变更,数据库中出生和四术的上报日期与实际的出生日期和实际避孕措施开始日期的变更不应超过三个月或者是更短日期,否则视为不及时) 以上各项指标的高低是关系到全员人口数据库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只有信息采集达到上述标准要求,才能为下一步全员录入奠定基础。 下面将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步骤详细叙述如下: 一、全员人口数据库要求实现以房管人,内蒙采集规范对房屋的编码要求如下: 内蒙至村级编码示意图:(系统中已经固定编码) 村级至户级示意图:(小区至户未固定编码) 二、具体到平房或楼房中编码规则如下: 如图:这个平房小区共有三排: 第一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三院,一院大门向东开,一院里有三户人家,二院大门向南,院内有两户人家,三院有一户人家; 第二排共两列,第一列共一院,院内有两户人家,第二列共有两院,第一院有两户人家,第二院有一户人家; 第三排共一列,这一列有两院人家,第一院有两户,第二院有一户。 那么这个小区内的房屋编码依次为: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数据库是存贮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用以维护数据库、接受并完成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数据库系统指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专业领域的数据体和管理人员构成的一个运行系统。 (2)当前,主要有哪几种新型数据库系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于什么领域,试举例说明?答:主要有: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空间数据库。 (3)什么是数据模型?目前数据库主要有哪几种数据模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模型是一组描述数据库的概念。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的语义和完整性约束。很多数据模型还包括一个操作集合。这些操作用来说明对数据库的存取和更新。数据模型应满足3方面要求:一是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们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目前在数据库领域,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以及最近兴起的面向对象的模型。 (4)关系数据库中选择、投影、连接运算的含义是什么? 答: 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筛选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记录)。选择是从行的角度进行运算,选择出的记录是原关系的子集。 2)投影运算:从关系中指定若干个属性(字段)组成新的关系。投影是从列的角度进行运算,得到的新关系中的字段个数往往比原关系少。 3)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按照给定的条件横向拼接成新的关系。连接过程是通过两个关系中公有的字段名进行的。 (5)关键字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个关系中可以确定一个字段为关键字段,该字段的值在各条记录中不能有相同的值。(如:门牌号码);关键字段的作用主要是为建立多个表的关联和进行快速查询。 (6)什么是E-R图?E-R 图是由哪几种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如何表示? 答: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有3种,即实体、属性和联系。其表示方法为:用矩形框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用菱形框表示实体间的联系,用椭圆形框表示实体和联系的属性,实体名、属性名和联系名分别写在相应框内。ABAAC ABCAA 第2章习题解答 1. 思考题 (1)在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库中包含哪些对象?其中什么对象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又是什么? 答:SQL Server 2008中的数据库对象主要包括数据库关系图、表、视图、同义词、可编程性、Service Broker、存储和安全性等。其中表对象是必不可少的。表是由行和列构成的集合,用来存储数据。 (2)SQL Server提供的系统数据库master它的作用是什么?用户可以删除和修改吗?为什么?答:master 数据库记录SQL Server 系统的所有系统级信息。主要包括实例范围的元数据、端点、链接服务器和系统配置设置以及记录了所有其他数据库的存在、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资源共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4125923.html, 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资源共享 作者:杜野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22期 摘要 特色数据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实现特色数据库的共享是各个图书馆的一致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状况,包括自建数据库与联合开发数据库、二次文献信息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的建设,特色数据库对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以及应提高特色数据的质量,从而真正实现特色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建设资源共享 在提倡个性化服务的今天,特色馆藏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加以开发,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即特色数据库建设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然而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只是特色数据库的一部分,特色数据库还包括图书馆针对某一专题的各种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的数据库,以及本馆和其它馆为同一目标而联合开发的各种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等。 1 我国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1.1 自建数据库和联合数据库 图书馆建库方式可以分为自建数据库和联合开发的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是指图书馆以自己拥有的资源为基础,自有的资源包括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在这些资源中分类规划出引人注目的话题,从中挑选出包含这些话题的文章提供给需要的读者,以便读者可以借鉴全文或从中摘抄需要的部分,更充分的利用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把国内外的图书典藏、有关信息等收集组织起来,在互联网上向读者提供,读者可以从中读取国内外的有关信息,发展情况,从中得到一些灵感和启发。图书馆深层开发的自建和联合数据库这两个特色数据库,都是为了向用户更广泛的提供所需资源。 建立特色数据库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单一的图书馆并不能建立健全的特色数据库,数据资源多种多样,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需要相互合作,有效提供自身资源,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共同建设。每个图书馆都会有相同相似的资源,如果每个图书馆单独的开发特色数据库,不仅不能全面的收纳各个地方各个行业的相关信息,而且大量的耗费人力物力。联合建库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地方资源数据库的最佳选择。 1.2 特色数据库中二次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建设规范

数据库建设规范 目录 1. 前言 2 2. 范围 3 3. 术语和定义3 范式3 关联3 关系模型 3 视图3 外键3 约束3 主键4 4. 命名规范 4 规范约定 4 表名4 视图4 存储过程 4 函数4 触发器 5 字段5 索引5 5. 数据库建设过程规范 5

概述5 需求分析阶段 6 需求调查 6 内容分析 6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7 定义实体 7 定义关系 7 定义属性 7 定义键8 定义索引 8 定义其他对象和规则9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9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10 实施、运行、维护规范11 6. 数据库建设安全性规范11 概述12 完整性设计12 物理安全 14 访问控制 14 数据备份 15 前言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通过数据建库的命名、结构、建库过程及安全性措施等几个技术方面进行约定,目的就是提供一套规范、合理、科学的建库技术体系,应用系统提供建库技术参考。 范围 本规范主要从关系数据库的命名、关系和结构以及建设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规定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的规范。 术语和定义 范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简称1NF。在第一范式中满足进一步要求的为第二范式,其余以此类推。一般而言,数据库的设计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 关联 关联是不同表之间的数据彼此联系的方法。关联同时存在于形成不同实体的数据项之间和表实体本身之间,构成了数据库规范化的基本核心问题。它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关联形式。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 关系模型中,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的。 视图 视图是一个定制的虚拟表。可以是本地的、远程的或带参数的;其数据可以 来源于一个或多个表,或者其他视图;它是可更新的,可以引用远程表;它可以 更新数据源。视图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创建视图的前必须有数据库。 外键 外键是一个关系中的一组属性(一个或多个列),它同时也是某种(相同的 或其它的)关系中的主键。它是关系之间的逻辑链接。 约束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数据:是指客观事务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描述。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对象(事物)的描述,其实质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河流的泛洪区,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都可以是空间数据书店名称店员人数,去年的销售量,电话号码等是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是对空间数据的查询或命令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 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 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 ◆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 ◆GIS软件:System9,Small World、GeoView等 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 对问题领域进行自然的分割,以更接近人类通常思维的方式建立问题领域的模型。 目前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价格昂贵,在空间数据管理领域还不太适用; 基于对象关系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成为空间数据管理的主流 2、什么是GIS,什么是SDBMS?请阐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 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 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 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 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