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BT214-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

RBT214-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

RBT214-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
RBT214-2017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共页第 1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 要求4.1机构

4.1.1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

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1)检验检测机构的法人登记、注册证书(营业执照)文件是否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2)是否处于有效期内;

3)资质认定证书所用名称、地址是否与法人登记、注册文件一致;

4)登记、注册文件中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检验、检测、检验检测或者相关表述;

5)是否有影响其检验检测活动公正性的经营项目(诸如生产、销售等)。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体系文件中是否有规定:

1)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因检验检测机构自身原因导致检验检测数据、结果出现错误、不准确或者其他后果的,应当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报告或证书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3)涉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1)非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其所在的法人单位是否是依法成立并能承担法律责任;

2)该检验检测机构在其法人单位内是否有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

3)是否能够提供所在法人单位对检验检测机构独立运作和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授权文件;

4)如果所在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担任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的,是否由法定代表人对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层进行授权。

审核部门:共页第 2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1.2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

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

关系。1)查看组织结构图,是否清晰表明了其管理体系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2)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是否通过组织结构图表明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说明其独立运作;

3)检验检测机构是否设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部门或岗位;

4)查看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是否清楚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检验检测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是否配备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等与其检验检测能力相适应的资源。

4.1.3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

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

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

担社会责任。1)机构是否向社会公布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的承诺;

2)管理体系文件中是否从法律、管理、技术和责任等方面明确上述承诺,并采取措施履行承诺;

3)《检验检测机构诚信基本要求》(GB/T31880)对检验检测机构提出了开展检验检测活动有关诚信的基本要求,机构是否进行了参考使用。

4.1.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

公正和诚信的程序。1)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了保证检验检测公正和诚信的程序,以识别影响公正和诚信的因素,并消除或最大化减少该因素对公正和诚信的影响。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1)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公正和诚信的控制要求;2)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是否能公正、诚信地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确保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与检验检测委托方、数据和结果使用方或者其他相关方不存在影响公平公正的关系;

3)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层和员工是否不会受到不正当的压力和影响,能独立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审核部门:共页第 3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识别出现公正性风险的长效机制。

如识别出公正性风险,检验检测机构应能证明消除或减少该风险。1)机构是否是在识别了公正和诚信的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保证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2)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职责是否落实,控制是否有效。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组织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其所在组织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时,该机构是否做到独立运作,与其他部门或岗位的关系是否影响其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机构是否以文件规定或合同约定等方式,防止录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检验检测人员。

4.1.5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

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

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

要求。1)机构是否建立了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是否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程序;

2)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对进入检验检测现场、设置计算机的安全系统、传输技术信息、保存检验检测记录和形成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等环节,制定和执行保密措施;

3)客户的样品、图纸、技术资料属于客户的财产,检验检测机构有义务保护客户财产的所有权,必要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客户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过程中获得或产生的信息,以及来自监管部门和投诉人的信息承担保护责任;

4)除非法律法规有特殊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向第三方透露相关信息时,是否征得客户同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是否了解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是否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保密措施。

4.2人员

审核部门:共页第 4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

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

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机构是否建立了人员管理程序,是否对人员的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了规范管理,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得到实行。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聘用或录用关系,机构人员是否均签订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有录用通知,建立了劳动或录用关系。

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1)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是否予以明确,使其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并有相应权力和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2)检验检测机构是否拥有为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出具正确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所需的技术人员(检验检测的操作人员、结果验证或核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质量、技术负有管理职责的人员,包括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

3)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和经历、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等是否满足工作类型、工作范围和工作量的需要;

4)管理体系中的兼职人员,如设备管理员、文档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其岗位职责是否明确规定,是否具备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和资源,对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要求是否掌握并执行。

检验检测机构中所有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人员,均应行为公正,受到监督,胜任工作,并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履行职责。机构中所有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人员,是否行为公正,受到监督,胜任工作,并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履行职责。

审核部门:共页第 5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2.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的管

理层,

管理层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的领导

作用和承诺:

a)对公正性做出承诺;

b)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

行;

c)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d)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e)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

的全过程;

f)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g)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h)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

求;

i)提升客户满意度;

j)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

析风险、机遇。1)机构是否具备管理层,管理层是否了解其在管理体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承诺,尤其是对公正性做出的承诺;

2)管理层是否能够理解并做到:

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

提升客户满意度;

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

3)管理层是否能够识别检验检测活动的风险和机遇,配备适宜的资源,并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策划和实施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的措施。

4.2.3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

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

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作;1)技术负责人有几名?是否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且覆盖检验检测机构全部的技术活动范围;

2)技术负责人是否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质量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1)机构是否赋予质量负责人明确的责任和权力,确保管理体系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保持。

2)质量负责人是否能够与检验检测机构决定政策和资源的管理层直接接触和沟通。

审核部门:共页第 6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当检验检测机构主要管理人员(如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

责人)不在时,是否指定代理人,用什么方式规定指定代理人,

以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各项工作持续正常的进行。

4.2.4检验检测机构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

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

等能力,1)机构的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2)授权签字人是否具备授权范围的技术能力:

a)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及相关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b)具备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的工作经历,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检验检测技术,熟悉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c)熟悉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审核签发程序,具备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评价的判断能力。

并经资质认定部门批准,机构的授权签字人是否为经过检验检测机构提名,并经资质认定

部门考核合格后,在其资质认定授权的能力范围内签发检验检测

报告或证书的人员。

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1)是否存在非授权签字人对外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情况;

2)检验检测机构一般不设置授权签字人的代理人员,如果设置了代理人,一定应是相同领域的授权签字人。

审核部门:共页第7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

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

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

力确认。1)机构的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人员等,是否按其任职要求,根据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技能和培训等情况进行了资格确认,是否具体到操作的设备和依据的检验检测方法,抽查相关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或有相应任职文件;

2)如果机构有提供意见和解释的人员,是否按照其任职要求,评审其是否具备资格,是否具备提供意见和解释的能力,是否了解提供意见和解释的要求。

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1)机构是否设置了覆盖其全部检验检测领域的监督员;

2)监督员是否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3)是否对检验检测人员和实习人员安排了监督;

4)是否有监督计划;

5)监督计划是否包括:监督的内容、频次和时间、被监督的对象、记录和评价的要求。

6)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否包括:设备操作能力、样品制备能力、方法选择能力、环境监控能力、检验检测操作能力等、以及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报告的正确性、可靠性。

7)是否对被监督人员进行了评价并保存了监督记录,进而确定其培训需求;

8)监督报告是否输入管理评审。

4.2.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

训程序,1)机构是否建立了人员的培训程序,它可以是单独的程序,也可以在《人员管理程序》中阐述人员培训的过程;

2)其内容是否覆盖了人员培训的全部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

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机构是否有人员教育培训的目标。可以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也可以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审核部门:共页第8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1)制定培训计划前是否识别了人员的培训需求,并根据培训需求制定了培训计划;

2)是否规定了培训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

3)培训计划是否适宜于当前工作和预期任务的需要;

4)是否按照计划实施了培训,包括传授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涉及各专业领域和全体人员的培训等;

5)是否保留了培训记录;

6)是否针对培训目的进行了有效性评价,评价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例如通过实际操作考核、检验检测机构内外部质量控制结果、内外部审核、不符合工作的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投诉、人员监督评价和管理评审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持续改进培训以实现培训目标。

4.2.7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技术人员的相

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

训和监督的记录,机构是否保留了所有从事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等工作人员的档案。

记录包含能力要求的确定、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人员记录中是否包括:能力要求的确定、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并包含授权和能力确认的日期。

4.3场所环境

4.3.1检验检测机构应有固定的、临时的、

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上述场

所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

规范的要求。1)机构的场所(包括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

2)工作场所与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申请书》填写的工作场所是否一致;

3)机构对工作场所是否具有完全的使用权和支配权;

4)机构资质认定的地点(场所)是否覆盖所有的检验检测项目。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机构是否已将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了文件。

审核部门:共页第9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3.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

足检验检测的要求。1)机构是否根据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识别了检验检测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并进行了控制,以保障检验检测有效,不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

2)当工作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或人员健康有影响时,机构是否编写了必要的文件进行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机构固定场所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验检测时,是否对工作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形成文件和予以记录,以保证符合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4.3.3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

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

检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

境条件。1)检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或当环境条件将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时,机构是否进行了监视、测量和控制环境条件,并予以记录。

2)机构是否识别了臭氧和检验检测活动对环境的要求,并根据识别结果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予以控制,使之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当存在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风险和隐患时,机构是否停止了检验检测,并经过了有效处置后恢复检验检测活动。

4.3.4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

测场所的内务管理程序,该程序应考

虑安全和环境的因素。1)机构是否有内务管理程序;

2)是否识别了检验检测活动所涉及的危及安全的因素和污染环境等因素,并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3)是否设置了必要的防护设施、应急设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1)机构试验区的布局是否合理,标识是否明确清晰;

2)当相邻区域的活动出现不相容或相互影响时,机构是否进行了有效隔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防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

审核部门:共页第10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使用和进入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加以控制,并根据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1)机构是否对进入和(或)使用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区域进行了控制;

2)是否能够做到,在确保不对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保护客户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机密及所有权;

3)是否能够做到,在确保不对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保护进入或使用相关区域的人员的安全。

4.4设备设施

4.4.1 设备设施的配备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

(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

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机构是否配备了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

与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应有利于检验

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1)设施是否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2)设施(包括固定的、临时的、移动的设施),是否满足了相

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

设备包括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并影

响结果的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

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

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置。

设备是否包括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并影响结果的仪器、软件、测

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辅助设备或相应

组合装置。

审核部门:共页第11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租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时,应确保:

a) 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

b) 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即: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

c) 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

d) 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1)机构是否有使用租赁仪器设备;

2)使用租赁仪器设备申请资质认定的,是否确保其满足RB/T 214-2017标准要求。

4.4.2 设备设施的维护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

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机构是否建立了设备设施管理程序文件。

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配置、维护和使

用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1)该程序是否对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的配置、使用、维护、安

全处置、运输、存储等做出了规定,以防止设备设施的污染和性

能退化,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要;

2)机构是否确保设备再运输、存贮和使用时,具有安全保障。

审核部门:共页第12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4.3 设备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

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

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

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

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

1)对检验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的设备是否制定了仪器设备的核

查检定、校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了核查、检定和校准;

2)机构需要内部校准时,是否确保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校准设备的标准满足计量溯源要求;

b)限于非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

c)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经培训和授权;

d)环境和设施满足校准方法要求;

e)优先采用标准方法,非标方法使用前应经确认;

f)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g)可不出具内部校准证书,但应对校准结果予以汇总;

h)质量控制和监督应覆盖内部校准工作。

审核部门:共页第13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准等方式,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所有需要检定、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应使用标签、编码或以其他方式标识,以便使用人员易于识别检定、校准的状态或有效期。1)设备投入使用前,是否通过核查、检定或校准,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了计量确认,确认其是否满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并予以标识;

2)机构在设备定期检定或校准后是否进行了计量确认,确认其满足检验检测要求后方可使用;

3)对检定或校准的结果进行确认的内容是否包括:

a)检定结果是否合格,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

b)校准获得的设备的准确度信息是否满足检验检测项目、参数的要求,是否有修正信息,仪器是否满足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

c)适用时,应确认设备状态标识。

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出现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对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保护,以避免出现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应满足溯源要求。若有参考标准,是否制定了校准计划并进行校准,并仅用于内部校准。

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1)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测量结果是否可溯源至有证标准物质、公认的或约定的测量方法、标准,并提供溯源性证据;

2)或者机构通过比对等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与同类检验检测机构的一致性。

审核部门:共页第14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1)仪器设备需要期间核查的,是否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程序并有记录;

2)机构是否根据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情况来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判断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a)设备检定或校准周期;

b)历次检定或校准结果;

c)质量控制结果;

d)设备使用频率;

e)设备维护情况;

f)设备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变化;

g)设备使用范围的变化。

针对校准结果包含的修正信息或标准物质包含的参考值,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数据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是否确保在其检验检测数据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加以使用。

4.4.4 设备控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

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

1)对检验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包括工作量具),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建立了设备档案。

2)记录是否包括以下信息:

a) 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

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 核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

d) 当前位置(适用时);

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存放地点;

f) 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

验收准则和下次检定、校准的预定日期;

g) 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记录(适用时);

h)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

审核部门:共页第15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应加以唯一性标识。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是否加以唯一性标识。

检验检测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对其进行正常维护。1)机构是否授权经过能力确认的人员操作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以及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

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是否便于检验检测人员取用,设备是否进行了维护并有维护记录。

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得到满意结果。设备脱离了机构的控制,机构是否在返回后使用前对其进行了核查,并在得到满意结果后使用。

4.4.5 故障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检验检测

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

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有缺陷、超出规

定限度的设备,是否已停止使用。

如停止使用、隔离或加贴停用标签、

标记,

这些设备是否予以隔离或加贴标签、标记,直至修复。

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表

明设备能正常工作为止。

修复后的设备是否经检验、校准或核查表明其能正常工作后方投

入使用。

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对以前检验

检测结果的影响。

机构是否对因这些缺陷或超出规定极限对过去进行的检验检测

活动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追溯,发现不符合是否有执行不符合工

作的处理程序,暂停检验检测工作、不发送相关检验检测报告或

证书,或者追回之前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4.4.6 标准物质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

质管理程序。

1)机构是否建立和保持了标准物质的管理程序,该程序对标准

物质的溯源、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作出相应规定;

2)是否按照程序要求,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了标准物

质。

标准物质应尽可能溯源到国际单位

制(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机构的标准物质是否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单位或有证标准

物质。

审核部门:共页第16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

质进行期间核查。

机构是否对标准物质进行了期间核查。

4.5管理体系

4.5.1 总则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

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是否完整、系统、协调;是否能够服务于质量方针和质

量目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是否与其活动类型、范围、工作

量相适应,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活动是否均处于受控状态。

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

导书制订成文件,

机构是否将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等制定成文件,这

些文件可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及记录格式等形式

体现。

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

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1)机构相关人员获得管理体系文件是否方便;

2)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规定和实施了甄别或评价相关人员是否理

解和执行了管理体系相关部分要求的措施。

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

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

制、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

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和管

理评审。

机构管理体系是否包括: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改进、纠正措施、内部审核

和管理评审。

审核部门:共页第17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5.2 方针目标检验检测机构应阐明质量方针,制定

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是否由管理层制定、贯彻和保持,是否在质量手册

中予以阐明或单独发布;

2)质量方针声明是否经管理层授权发布,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a) 管理层对良好职业行为和为客户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的

承诺;

b) 管理层关于服务标准的声明;

c) 质量目标;

d) 要求所有与检验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质量文件,并执

行相关政策和程序;

e) 管理层对遵循本标准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承诺。

3)质量目标是否能够服务于质量方针,年度目标是否能服务于

总体目标;

4)机构员工是否能获取、理解、执行机构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

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机构是否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并有记录可

查。

4.5.3 文件控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

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的程序,

机构是否建立了文件控制程序,是否涵盖了其所有文件(内部文

件和外部文件)及载体的管理、控制,是否涵盖文件从编制、审

批、批准、发布、标识、变更和废止、归档及保存等各环节的管

理与控制。

明确文件的标识、批准、发布、变更

和废止,防止使用无效、作废的文件。

1)各层次文件的批准发布和修订是否按照程序实施,相关记录

是否完整;

2)文件是否定期审查,能否通过文件审查持续保持内部文件的

适用性、有效性和满足使用要求;

3)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外来文件,查新渠道是否通畅,能否保证

及时使用现行有效的外来文件;

4)电子文件控制是否有明确规定,包括设置密码、权限、定期

备份、防病毒等要求,控制是否有效。

审核部门:共页第18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4.5.4 合同评审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

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1)机构是否制定了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其内容

是否完整,是否体现了RB/T 214-2017的要求并具有适用性;

2)抽查不同形式的合同(包括上级要求、口头协议、一般委托

协议和专门合同等)评审记录,了解合同评审内容和合同评审人

员对不同情况下合同评审的执行情况。

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

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相关人员。

1)机构是否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是否对自身的技

术能力、资质情况能否满足客户要求(包括方法要求)进行了评

审;

2)若合同中有关要求发生修改或变更时,是否进行了重新评审;

3)对客户要求、标书或合同有不同意见,是否在签约之前协调

解决;

4)对于合同出现的偏离,机构是否与客户进行了沟通并取得了

客户书面同意。

当客户要求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或

证书中包含对标准或规范的符合性

声明(如合格或不合格)时,检验检

测机构应有相应的判定规则。

当客户要求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包含对标准或规范的

符合性声明(如合格或不合格)时,机构是否有相应的判定规则。

若标准或规范不包含判定规则内容,

检验检测机构选择的判定规则应与

客户沟通并得到同意。

若标准或规范不包含判定规则内容,机构选择的判定规则是否与

客户沟通并得到同意。

4.5.5 分包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

时,应分包给已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

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

验检测机构,

1)抽查发生分包的合同和检验检测报告,分包方是否具备资质

认定的资质和能力;

2)机构是否对分包方进行了评审,是否有评审记录和合格分包

方的名录;

3)没有能力的分包,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执行。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和承担分

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应事先取得

委托人的同意。

查证分包是否事先取得了客户书面同意,

审核部门:共页第19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时,应将分包项目予以区分。1)机构是否在结果报告上清晰注明了分包,注明的信息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报告或证书中是否明确分包项目,并注明承担分包的另一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资质认定许可编号,“没有能力的分包”是否注明自身无相应资质认定许可技术能力;

2)分包责任是否由发包方负责。

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分包前,应建立和保持分包的管理程序,并在检验检测业务洽谈、合同评审和合同签署过程中予以实施。检验检测分包控制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内容是否完整适用,并将其用于业务洽谈、合同评审和签署合同。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禁止分包的项目实施分包。机构是否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禁止分包的项目实施了分包,如:国家监督抽查工作不允许分包,司法鉴定中的抽样/取样、鉴定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以及鉴定意见形成等重要工作不允许分包,机动车检测工作不允许分包等。

4.5.6 采购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

购买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

和供应品的程序,明确服务、供应品、

试剂、消耗材料的购买、验收、存储

的要求,

1)机构是否制定了选择和购买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

供应品的控制程序,是否有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试剂和消耗

材料的购买、验收和存储的控制程序;

2)机构是否确定了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供应品、试剂和消

耗性材料的控制范围,是否有文件化的验收规定,是否经过检查

或验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所使用的服务和

供应品(包括消耗材料)是否都符合规定的要求,是否保存了符

合性检查活动记录;

3)是否制定了试剂和消耗材料的文件化的储存规定,储存设施

和条件是否符合安全、满足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4)影响机构输出质量的物品或服务的采购文件所包含的信息资

料是否充分,这些采购文件发出之前,其技术内容是否经过审查

和批准。

审核部门:共页第20 页

条款条款内容具体审核内容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基本

符合

并保存对供应商的评价记录。机构是否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重要的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

供应商进行了定期评价,是否保存了评价的记录以及获准的供应

商名录。

4.5.7 服务客户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

户的程序,

1)机构是否建立和保持了服务客户程序,有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2)是否有具体为客户服务的措施,这些措施执行情况如何,效

果怎样,持续不断的改进对客户服务方面做得怎样。

包括:保持与客户沟通,对客户进行

服务满意度调查、跟踪客户的需求,

以及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为

其检验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

1)机构是否与客户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以便准确、及时的了解

客户的需求,当服务发生延误或偏离时,是否通知客户;

2)机构采取了哪些方式收集顾客满意与否的信息,是否对收集

到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作为评价管理体系和改进的依据,必要

时及时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3)机构在允许客户进入检验检测现场时,是否确保其他客户的

机密不受泄露;不对检验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是否保证了人

员的人身安全。

4.5.8 投诉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

诉的程序。

机构是否建立和保持投诉处理程序。

明确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

理职责,跟踪和记录投诉,确保采取

适宜的措施,并注重人员的回避。

1)机构是否明确了对投诉接收、确认、调查以及做出决定的部

门和人员的职责;

2)是否有效处理投诉,客户对投诉处理是否满意;

3)对与客户投诉相关的人员,对投诉人的回复决定进行审查和

批准及送达的人,是否有采取回避措施的文件规定和措施;

4)是否保存了所有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采取纠正措施的

记录,处理的措施是否有效,投诉的情况是否输入管理评审。

4.5.9 不符合工作控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

符合的处理程序,

当检验检测机构活动或结果不符合

其自身程序或与客户达成一致的要

求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实施该程序。

机构是否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的处理程序,内容是否完整与适

用。

机动车检测站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按质量体系有要求,通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不合格项进行纠正改进。 2、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组织和领导; 3.2审核组长具体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对不合格项纠正措施跟踪、检查和验证。 3.3质量监督组负责内部审核的控制。 4、工作程序 持续改进 4.2内部审核安排 每年安排内部审核1次,质量监督组编写《年度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表》,送质量负责人审批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程序》标识并发放至各部门执行。

4.3审核频次 4.3.1内部审核分为例行审核和追加审核两种,例行审核一般集中进行,内容覆盖GB7258-2012标准和质量体系的全部条款和体系活动过程。 4.3.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后应追加审核,质量负责人根据体系运行情况确定。 4.4审核准备 4.4.1质量监督组根据审核计划具体安排内审时间、确定审核实施具体日期,成立审核组送质量负责人批准。 4.4.2质量负责人任命审核组长和内审员,审核组长对审核员进行分工。 4.4.3审核组长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送质量负责人审批并发放;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的目的、类型、依据、范围、人员及日程安排。 4.4.4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明确审核要点和方法。 4.5内部审核实施 4.5.1审核预备会议 质量负责人主持召开审核组成员会议,宣布审核组织,布置审核任务的时间安排及审核程序要求等。 4.5.2审核首次会议 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并在“会议记录”上全名签列;内审员做会议记录;会议内容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及审核分工时间安排等。 4.5.3现场审核 4.5.3.1 内审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对照检查并如实填写,主要是通过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考核、收集证据等,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检查表 二Ο一五年十二月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4 管理要求 4.1组织 4.1.1实验室是单位法人 是否有相应的单位法人证明和合法的服务范围证明? 实验室不是单位法人 是否有母体单位的法人证书和合法的服务范围证明? 是否有由母体发布的实验室建制的批准文件? 主要负责人是否有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独立进行检测和校准工作? 4.1.2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从事的检测和校准活动满足认可准则和外部有关各方的要求? 4.1.3所有场所进行的检测和校准活动是否 按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 是否有管理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和校 准活动文件? 4.1.4.若实验室的母体不是从事检测和校准活动的组织,是否能排除潜在的利益冲突? 实验室 a)管理和技术人员是否有履行其职责的权力和资源? b)是否有措施保证管理者和员工免受来自内外部的任何可能影响工作质量

4.1.5的压力和影响? c)是否有程序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技术所有权 d) 是否有政策和程序防止卷入降低其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的活动? e)是否用组织结构图明确了内外部关系? f)是否规定了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包括最高管理者及其副手、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监督员、内深远、复核员、检校员、取样员、安全员、设备及计量管理员、样品管理员、档案员等。) g)是否任命了熟悉各项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监督员并对检测和校准工作进行了充分监督? h)是否有技术管理者对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全面负责?i)是否指定了质量主管并保证管理体系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执行?他是否能最高管理者直接联系? j)是否为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和授权签字人等指定了代理人?

实验室内部审核检查表(doc 52页)

实验室内部审核检查表(doc 52页)

内部审核检查表 要素条款按导则要求提出的问题(判断表) 涉及部门 /人 具体的检查方法(审核表) 检查结果 备注 符 合Y 观 察 Y' 不 符 合N 不 适 用 N/A

要素条款按导则要求提出的问题(判断表) 涉及部门 /人 具体的检查方法(审核表) 检查结果 备注 符 合Y 观 察 Y' 不 符 合N 不 适 用 N/A 4.1.1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是否在法 律上是可识别的: 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 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是否有独立的建制,其机构组成是否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实验室负责人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和/或校准工作?1、是独立法人。查证明文件。 2、是第二法人。查法人代表的授权书,母体组织承担法律责任声明,并且检查实际执行情况是否有违法行为。 4.1.2实验室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其 检测和校准活动符合CNAS-CL01:2006的要求, 同时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 的组织的需求?检查手册中要素描述是否覆盖“准则”中全部要素,附表、附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机构实际。

注:1、请在检查结果对应的栏目中打“√”。 2、内审组在内审时可把发现的问题、不符合情况说明、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和不适用条款说明填写在“备注”栏中。 要素条款按导则要求提出的问题(判断表) 涉及部门 /人 具体的检查方法(审核表) 检查结果 备注 符 合Y 观 察 Y' 不 符 合N 不 适 用 N/A 4.1.3不论实验室的工作是在固定设施内进行,还是 在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者相关的临时或 移动设施中进行,其组织和运作是否按实验室 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通过与实验室管理层与实验室人员交谈;是否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实施情况如何。

实验室内部审核整改报告(完整版)

实验室内部审核整改报告 实验室内部审核整改报告 第一篇: 实验室内部审核整改报告 实验室内部审核整改报告 根据实验室内部审核计划,内审组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内部审核检查表,于xx年11月20日至21日对实验室进行了内部审核。 内审组依据《内部审核检查表》,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记录、报告和现场试验、询问考核等方法,对总控室、检测室、办公室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审核组通过上述工作,对照《内部审核检查表》检查,认为实验室还存在不足的有4项不符合项。 (一)问题表述 1.有部分员工对质量体系文件缺乏理解; 2.实验室对服务商未进行资质评价; 3.检测标准未查新; 4.实验室尚未对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能力进行评价确认; 5.实验室未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二)整改措施 针对内审组在内审中发现的问题,相关的责任人都非常重视,由问题所在部门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由具体的责任人负责整改措施的实施。按照内审报告的安排落实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人员培训计划,年底前进行一次全员的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考核。 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网络集成商xx大学交通学院和xx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 3.由办公室xx安排财务与xx省计量标准院联系办理标准查新。 4.由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主任负责进行开展机动车技术性能检验的能力评价。 5.由技术负责人与xx省计量院联系落实设备仪器的校准服务,制定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三)整改完成情况 实验室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评审中发现的5个问题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验证并确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了整改。 1.质量体系学习培训计划已经制定,从即日起进行学习培训,年底前进行考核。 2.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对服务商的评价,建立了供方档案。 3.办公室与标准院联系完成了标准查新。 4.技术负责人与检测室完成了机动车检验的能力验证,编制了评价报告。 5.技术负责人制定了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或(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 内部审核提出的5项问题、与评审准则对照情况、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见附表和附件。内部审核提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及完成情况序号

iso14001-2015财务部内审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 财务部√:没问题×:不符合 1 5.2● EMS 方针是否包含了污染预防、杜绝事故、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改 进的承诺。2 5.37.1● 公司内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职责是如何规定的,是否适当。 3 6.1.2● 是否对本部门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识别; ● 是否有遗漏。4 6.1.3 9.1.2● 建立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对应收集了文件。5 6.2●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EMS 目标和指标; ● 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与公司 的EMS 方针相一致。序号E 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1)部门是否设定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2)所建立的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并与公司的EMS 方针相一致; (3)是否对目标指标进行定期监视。 (1)环境因素清单;(2)危险源清单;(3)是否有漏识别的。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中,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哪些?(询问) (2)请列举证据证明本部门按照上述法律 法规/要求执行。 审核发现 (1)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对公司EMS 方针的理解(抽问);(2)对公司EMS 方针的贯彻情况(询问)。 (1)明确本部门在EMS 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和主责过程(询问); (2)在EMS 管理体系中,本岗位的要求及 本部门职责的相关文件化信息;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被审核部门 财务部√:没问题×:不符合 序号E 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审核发现 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68.2● 应急准备与响应710.2● 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措施和 预防措施(1)周期内,部门是否发生了事故、事件,是否有对事件、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2)周期内,是否有被指摘不符合?如果 有,是否有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和 预防措施。 (1)是否知道发生紧急事故时联系何人,如何逃生(询问);(2)有无参加应急疏散演习,提供证据;(3)是否知道消防设施如何使用(询问); (4)部门有无参加救护知识培训,提供证 据。

iso14001-2015设备管理内审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 设备管理 √:没问题×:不符合 1 5.2● EMS方针是否包含了污染预防、杜绝事故、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25.3 7.1 ●公司内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 职责是如何规定的,是否适当; ●工作环境是否已得到了控制并能提 供相关证据; ●环境、安全因素是否都已有考虑; ●工作条件是否还考虑创造良好的工 作氛围、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如激 励员工向上的管理制度); ●公司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为达到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符合要求所需的 基础设施。 3 6.1.2●是否对本部门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识别; ●是否有遗漏。 序号E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 (1)环境因素清单; (2)危险源清单; (3)是否有漏识别的。审核发现 (1)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对公 司EMS方针的理解(抽问); (2)对公司EMS方针的贯彻情况(询问)。 (1)明确本部门在EMS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和主责过程(询问); (2)在EMS管理体系中,本岗位的要求及 本部门职责的相关文件化信息; (3)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员工个体防护用 品的提供(领用单); (4)员工劳保用品的佩戴; (5)满足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的工作环 境; (6)基础设施(办公、卫生、安全防护、 交通、通迅等)台账和点检、维修保养记 录。 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被审核部门 设备管理√:没问题×:不符合 序号E 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审核发现 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4 6.1.3 9.1.2● 建立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对应收集了文件。5 6.2●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EMS 目标和指标; ● 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与公司的 EMS 方针相一致。67.2 7.3● 是否有对员工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训;● 对培训的有效性是否进行了评价;● 是否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的记 录。(1)部门是否设定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2)所建立的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并与公司的EMS 方针相一致; (3)是否对目标指标进行定期监视。 EMS 方面的:(1)培训计划;(2)培训实施记录(包括培训考试、能力考评记录等);(3)人员的上岗前三级安全培训、转岗培 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持证上岗。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中,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哪些?(询问) (2)请列举证据证明本部门按照上述法律 法规/要求执行。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内部审核检查表(2018年3月实施最新版)

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 4 评审要求 4.1 组织 4.1 营业执照、工商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等证明文件证明文件齐全有效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1.1 法人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法人证明与身份证明是否相符证明文件齐全属实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1.2 组织结构是否完善 组织机构框图是否能清晰反应管理层次和隶属关系 岗位设置是否有利于检测活动中责任范围区分,有无重叠责任不清现象组织机构完善能够满足检测活动开展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1.3 公正性声明内容是否覆盖公正性、独立性、利益关系、外部干扰、人为因素等各种影响有公正性声明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1.4 是否建立公正和诚信程序文件 是否对独立性和人员诚信等做出明确承诺 检测活动和检测以外的活动是否存在利益、从属、财务等关系,影响检测活动的独立性 和公正性有程序文件和承诺文件,承诺事实清楚 有文件或措施证明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 单位之间没有潜在的利益冲突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1.5 是否制定了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是否对保密性做出明确承诺 通过各种信息收集,评价是否有泄密行为,如有是否采取了措施已制定 无泄密行为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

4.2 人员 4.2 检测人员一览表信息是否真实 检测人员数量是否符合开展的检测活动的技术或规范要求人员信息属实,数量符合要求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1 是否建立了人员管理程序文件 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是否有人员任命文件 文件中是否授予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的权限 文件中是否对录用、管理等活动的职责、范围、工作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要求有程序文件,人员有任命有授权,已签订 劳动录用合同,相关记录可以证实活动符 合要求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2 最高管理者的授权或委托证明文件中,是否授予了负责管理体系的整体运作,发布质量 方针声明,应提供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的权限(或者具有等 同效力的承诺和证据)证明文件齐全,授权清晰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3 查看技术负责人是否任命,是否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 查看质量负责人是否任命,质量负责人责任和权力是否明确 查看质量文件中是否有关键岗位代理的要求证明文件齐全,职称符合要求 代理描述清晰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4 查看授权签字人是否任命,是否具备条件,是否具有授权签字人证件证明文件齐全,有任命有证件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5 人员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证件是否与实际在岗人员相符证件齐全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6 是否建立了人员培训程序文件 文件中是否对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等活动的职 责、范围、工作程序、监督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培训记录是否完整有程序文件,相关记录可以证实活动符合 要求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4.2.7 是否有人员任命文件 任命文件中是否明确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是否相关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的文件和制度有任命有授权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4.3 设施和环境条件

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编号: 实验室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檢查表 本核查表依据CNAL/ACO准则要求,编号与准则一致,其中准则的条款1、2和3在本核查表中省略。 4管理要求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

用N 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 N/A 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c )有政策和程序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包括电子储存、传 输结果和所有权得到保护? d )有政策和程序以避免实验室卷入任何可能会降低其在 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方面的可信度的 活动? e )确定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其在母体组织中的地 位,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此 内容亦可用组织机构图表明) f )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 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g )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 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 行足 够的监督? h )有技术管理层,授权其对技术运作、所需确保运作质 量所需的资源全面负责? i )指定一名人员作为质量主管(或别的称谓,其可能还 有何其它职务和责任),明确其责任和权力,以确 保在任 何时候都能保证管理體系得到实施和遵循;其能有直接 渠道与对决定实验室政策和资源的最高管理层有直接的 渠道? j )指定关键管理人员(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授权 签字人和质量经理等)的代理人? k )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 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岀贡献。 最咼管理者应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与管理 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 注:参考 ISO/IEC 17025:2005标准 4.1.5.注。 4.2管理体系 实验室是否已建立、实施并维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 理體系? 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是否适当程度地文件化, 以达到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量所需的程度? 管理體系文件是否使相关人员知悉、理解、可得到并执 行?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 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 用N 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 N/A 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4.1.6 4.2.1

ISO9001-2015内部审核检查表及审核记录模版

内审员: 见审核的安排 审核日期:2018-5-28至29 审核部门:管理层;综合部;生产部、经营部、车间、仓库 ISO9001 条款 要求 审核结果 4 组织的环境 公司高层定期或 不定期对组织内外部环境,收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针对劣势能够采取对应措施。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在质量中满足这些要求。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组织制定了中期发展规划,并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识别了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并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予以满足,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详见认证信息表,不适用的条款8.3设计和开发,按照顾客要求生产,客户提供图纸,不涉及8.3设计和开发过程。理由较充分。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新版标准 的要求进行了策划,并形成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确定的过程制定了准则,按照过程准则实施控制。 5 领导力 与高层交流,领导的作用发挥的较好,重视质量管理,履行所做的承诺在业务活动中始终关注顾客要求,并落实在业务活动中,客户评价较好,有稳定的客户资源。。质量意识强。各部门和岗位职责完善,履行情况较好。 5.1 领导力和承诺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建立质量方针 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部门和岗位职责在内部进行了沟通,并在执行层面实施情况较好。 6 策划 风险控制措施与过程控制准则一体化,确定每一过程,均确定了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过程的控制,可以防范风险。 提供了风险汇总表,共确定50个风险,融入到流程中加以系统的控制。 近期风险控制情况加好,没有发生重大风险。 6.1 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实现策划 制定了2017年质量目标,进行的目标分解,相关部门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公司质量目标: 工序检验一次合格率≥90%;产品交付合格率100%;合同执行率100%;顾客满意综合评价达85分以上,均完成。 6.3 变更的策划 目前文件没有发生变更。 7 支持 公司支持性活动能够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 7.1 资源 资源配置基本满足管理体系的需要 7.1.2 人员 公司人员12人,满足生产需要,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 7.1.3 基础设施 现场查看:在用设备正常使用,现场观察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较好。 7.1.4 过程环境 过程环境较好,生产车间导入了“5S ”管理,有检查标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有跟踪检查的实施证据。 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根据测量任务,目前配置的检测设备主要有:长度类计量器具,游标卡尺、卷尺、 抽查:3件计量器具的检定的实施情况:卷尺、游标卡尺0-150mm 均在有效期内,完好,正常使用。 7.1.6 组织知识 收集了与产品有关的知识,并能够获得这些知识。 建立了知识清单,可以获取,并及时更新 7.2 能力 操作人员、检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基本满足质量管理的要求。 抽查:焊工、行车工,均由上岗证,并在有效期内。 7.3 意识 主要人员的质量意识较强,产品质量稳定。 现场抽查3名员工,熟知公司的质量方针、岗位目标和岗位职责。 7.4 沟通 开展了内部沟通,实施的证据较充分。

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检查表 完整版

内部审核检查表编制人:

HZBJC/GL 2206-2016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日期:共页 条款审核内容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涉及部门 检查结论 符 合 不 符 合 基 本 符 合 不 适 用 4 评审要求 4.1 组织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营业执照、工商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等证明 文件 证明文件齐全有效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 实体,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 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法人证明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法人证明与身份证明是否相符 证明文件齐全属实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检 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最高管理者授权文件是否齐全有效有授权证明文件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 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公正性声明内容是否覆盖公正性、独立性、利益 关系、外部干扰、人为因素等各种影响 有公正性声明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所在法人单位中 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是否完善 组织机构框图是否能清晰反应管理层次和隶属 关系 岗位设置是否有利于检测活动中责任范围区分, 有无重叠责任不清现象 组织机构完善能够满足检测活 动开展 4.1.5 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 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检测活动和检测以外的活动是否存在利益、从 属、财务等关系,影响检测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 性 有文件或措施证明检验检测以 外的活动单位之间没有潜在的 利益冲突 4.1.6 检验检测机构为其工作开展需要,可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 技术委员会。技术能力涉及多个领域时是否建立技术委员会加强技术保障

2015版质量体系各部门内审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内部审核记录 编号: JF—9.2—03 序号:受审部门管理层审核时间2017.6.6 标准 审核内容及方法审核记录条款 合格 Y /不合格 N 1) 组织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组织进行了内外部各方面环境因素的识 Q:4.1 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别考虑,并进行了综合评估,确定了 体系 2) 有无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建设的基本框架和发展策 略。 1) 询问最高管理者有无承担管最高管理者对市场及管理体系十分关注理体系的责任?并亲自参与体系过程策划。 2) 有无确保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确保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进行评审,制定?是否适宜?有无沟通?并得到宣传和沟通。 Q:5 资源配置是否满足?配置了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资源 3) 体系融合度是如何考虑的?体系管理基本与公司的各项管理相融合 4) 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具备了基本的风险管理思 维,过程方法得 运用程度如何?到初步的运用和实践。 5) 有无跟踪结果?对相关事务能够跟踪体系运行的过程,了解管理运 行 有无落实?状态。 1 )是否确保在组织的职能和层制定了公司级 4项管理目标及分解到各部 次上建立管理目标?门 / 车间,与方针保持一致。 2 )管理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管理目标中包含了满足与产品和服务有Q:6.2 要求所需的内容?关的内容。 3 )管理目标是否可测量,并与目标均可测量,明确了目标的管理部门、 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目标的监控周期,并按规定对目标完成情 4 )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测量结况进行了统计,抽查 3月 - 5 月目标完成情 果,是否实现了持续改进?况,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Y Y Y 资源需求是否确定并提供,有无按体系策划的要求确定并给予提供和满 Q:7 包含了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满足了资源的需求,抽查人员、设备等资源 足?基本满足要求。 1) 有无获取顾客满意的方式方主要采用电话回访、每年进行一次顾客满 法?意度调查表等方式进行顾客满意的监视 2) 确定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调和测量。 查?调查内容包括:交货期、产品质量、售后 3) 调查的内容是否合适?服务、对产品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等。 4) 有无进行调查统计?本年度目前对部分客户进行了一次满意 Q:9.1.2 5) 调查统计结果如何?能否满度调查,调查内容基本完整,调查有效。足要求?是否到达目标要 求? 抽查满意度调查结果:对发放的顾客满 意 度调查表进行统计,达到了目标规定要 求。 目前暂未发生客户投诉。

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湟中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李建新、窦玉、王有录、张彦宏审核日期:2012-11-15 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 4管理要求 4.1组织 4.1.1 有独立法人地位。符合查:1(独立法人地位: 有营业执照。符合 1)营业执照; 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明。符合 2) 法人登记证明; 有独立账号。符合 3) 是否有独立帐户。 4.1.2 有固定场所。符合查:1要有固定场所,地址、用房面积; 经检查符合。符合 2要配备符合申请项目检测能力要求 的所有仪器设备,提供仪器设备一览 表和项目配置表。 4.1.3 有平面布置图。符合 1.要有机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最好 有平面布置图); 4.1.4 已列出。符合要列出机构人员一览表,表中要说明 从事的岗位,其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管 理人员。 4.1.5 有公正性声明。符合查:1.公正性声明; 已经作出要求。符合 2. 员工行为规范或准则。 以上两个文件是否对评审准则中规定的公正性行为作出要求。 4.1.6 已制定。符合查:1. 是否制定了《保密和保护所有 权程序》。

4.1.7 查: 1.手册中是否有组织机构图,关有组织机构图,关系已明确。符合 系是否明确。 4.1.8 查: 1(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经查有任命文件。符合 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是否有 任命文件; 2.若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有变更,无变更。符合 是否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备案确认。 4.1.9 查:1.是否制定了各部门职责和各岗位经查符合。符合 职责,职责应清楚,不能有交叉不清 的职责; 3.对关键岗位是否规定了代理人制度,已经做出规定,代理人明确。符合 代理人是否明确, 4.1.10 查:1.是否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有任命文件, 但没有批准人签字。不符合 监督员的任命文件; 2.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有明确规定,规定合理。符合 力是否有明确规定,规定是否合理。 条款号检查内容检查记录检查结论 4.2管理查:1.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覆盖了评审已覆盖覆盖了评审准则的全部要符合 体系准则的全部要求,是否适应组织的自求,适应组织的自身实际运作。身实际运作, 2.查程序文件目录,准则中规定的应制全部制定。符合定的程序文件是否已制定, 3. 查作业指导文件目录,对具体的技已经制订。符合术操作和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