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2010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2010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2010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2010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2010-2011学年1学期

自动控制原理 试卷(期末)(A 卷)(闭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是: 开环控制 、 反馈控制(或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方式。

2、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 零初始 条件下,系统 输出量的拉式变换和输入量的拉式变化 之比。

3、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控制系统校正方式可分为 串联校正 、 反馈校正(或并联校正) 、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四种。

4、一阶单位负反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则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2s +或10.51

s +,系统单位阶跃时间响应为:2()1t h t e -=-。

5、已知采样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0.8)(0.5)(0.2)0z z z +++=,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 。

6、非线性系统结构及其奈奎斯特曲线如图所示。试用描述函数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不稳定

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共20分) 1、(10分)解:

)]()([1)(01s U s U R s I i -=

; )()(0s U s C s I c ?=; )(1)(02

s U R Ls s I L +=; )()()(s I s I s I L c +=;)

()()(2121212

R R s L C R R CLs R R Ls s G +++++=

2、(10分)解:

系统结构图及节点选择:

信号流图(4分):

前向通路两条(2分):1123P G G G =,214P G G =

回路3个(2分):1121L G G H =-,2123L G G G =-,314L G G =-。均两两相交,故:

1231211231411()()()()()()()()L L L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 121?=?=

故(2分):1231412112314()()()()()

()1()()()()()()()()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

三、(10分) 1、(6分)解:

系统闭环特征方程:2

10K s s T T +

+=,即210360s s ++=,故5

,66

n ζω==,故4.74%%0.87%,0.67s e t s s σ-===或0. 2、(4分)解:

二阶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稳态误差为零,跟踪斜坡信号,稳态误差为

o

R

K 故:1222500.563.69

ss ss ss e e e K =+=+

=== 四、(10分)

1、(6分)解:劳斯计算表首列系数变号2次,S 平面右半部有2个闭环极点,系统不稳定。

3

3320663310

1234s s s s s -

2、(4分)解:(a)0=P ,0==P R ,奈奎斯特曲线不包围临界点,闭环系统稳定。

(b)1=P ,1-=-=Z P R ,奈奎斯特曲线顺时针包围临界点1周,闭环系统不稳定。

五、(15分)

解:(1) (12分)根轨迹方程

*j p ±-=32,1,13-=p ;1z *渐进线,5.0-=a σ,±=l φ*实轴上,)1,6(--*起始角, 2(901+-∠-=p θ

452=p θ;

*与虚轴交点,45:Re 2-ωk 0)964(2=+?ωω;?k (2) (3分)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的取值范围,0>k ;

六、(10分)

(1)(6分)解:

213(1)

()(1)(1)

K T s G s T s T s +=

++;20log 2010K K =?=;

5002.0/11==T ;05.020/12==T ;05.0200/13==T ;

)

1005.0)(150()

105.0(10)(+++=

s s s s G ;2.0=c ω; (2)(4分)

8.83001.0arctan 10arctan 01.0arctan )(-=--=∠j G ;

2.96)(180=∠+=j G γ,闭环系统的稳定。

七、(15分) (1)(10分)解:

要求()0.1ss r t t e =≤时,弧度,则10,10K K ≥=取 转折频率为1ω=,低频段高度为20dB 。

0dB

1

-1

-2

3.16

20dB

(2)(5分) 3.16 4.4,17.545o

o

co co ωγ=<=<,都小于给定要求,且穿越斜率为-2,采用相位超前校正。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特征方程为 232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1, 2λ=-- 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2) 奇点(0, 0)。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 0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 两个特征根为 1,2j λ=±

1 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3) 奇点(0, 0)。原方程可改写为 00 00 x x x x x x x x ++=≥?? +-=

2 为 0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0.50.866j λ=± 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 1T s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 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 (2) () 2 1()0.4r t t t =-+ (3) () 2 1()0.8r t t t =-+ (4) () 2 1() 1.2r t t t =-+ 图9-51 题9-6图 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重庆大学---2008-2009-06级高电压技术_A答案

重庆大学 高电压技术 课程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 2 学期 开课学院: 电气学院 课程号: 6000490 考试日期:16/5/2009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1分/每小题,共10分) 1. 下列各项中与电晕放电无关的是 A 。 A .均匀电场 B .自持放电 C .进线段保护 D .电能损耗 2.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与极性效应无关的是 B 。 A .空间电荷 B .非自持放电 C .电晕放电 D .正负50%放电电压 3. 直流电压分别作用于以下四种距离均为10 cm 的气体间隙时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 。 A.针(+)—板(–) B.针(–)—板(+) C.针—针 D.球—球 (球径50cm) 4. 均匀电场中的同一间隙, 当介质为 B 时其沿面工频闪络电压为最高。 A .空气 B .石蜡 C .玻璃 D .陶瓷 5. 通过绝缘电阻的测量可发现电气设备绝缘的缺陷是 D 。 A .气泡 B .杂质 C .分层脱开 D .瓷质绝缘表面污秽 6. 工程上直流高电压电压值的测量不能采用 C 。 A .球隙 B .电阻分压器 C .电容分压器 D .静电电压表 7. 电力工程中电气设备最常见的耐压试验是 B 耐压试验。 A .直流 B .工频交流 C .雷电冲击 D .操作冲击 8. 雷直击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时的耐雷水平大约是 D 。 A .3.5kV B .3.5kA C .7kV D. 7kA 9. 变电站中变压器到避雷器的最大允许电气距离与 D 。 A.侵入波的幅值成反比 B.避雷器残压成正比 C.变压器的冲击耐压值成反比 D.侵入波陡度成反比 10. 不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空载长线路沿线工频电压的分布按 B 。 A.直线规律 B.余弦规律 C.正弦规律 D.指数规律 二、 填空题(1分/每小题,共30分) 1.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途径主要来自气体(空间游离)和 电极(表面游离)。 2. 解释气体放电机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汤逊理论 和 流注理论 。 3. 非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放电电压应该进行 温度、湿度 及气压(海拔高度) 的校正。 4. SF 6气体具有优异的 绝缘 性能和 灭弧 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高压电器中。 5. 电压作用下介质的基本电气性能有 极化 、 电导 和 介质损耗 。 6. 电气设备中固体介质不仅电气上要起 绝缘 作用而且往往还要起 机械 作用,固体介质的击穿除了 电 击穿和 热 击穿外主要是 电化学 击穿引起 的。 7. 可用 球隙 、 静电电压表 和 分压器+低压表 对交流高电压进行测量。 8. 多级冲击高电压的产生原理是先对电容器 并联 充电, 然后利用点火球隙 的 放电再通过电容器 串联 放电来实现的。 命 题人:刘渝根 组题人:刘渝根 审题人:司马文霞 命题 时间 : 2009.5 教 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七层协议是为研究计算机网络的( A )而建立的参考模型。 A、体系结构 B、物理接口 C、服务访问点 D、逻辑链路 2.下面( D )不是网络协议的要素。 A、共享 B、语义 C、语法 D、规则 4. 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需要( A )对信号进行处理。 A、调制解调器 B、路由器 C、网桥 D、网关 5.TCP采用( D )通信方式。 A、单向通信 B、半双工 C、单工 D、全双工 6. 数据远程有线通信常用的传输介质是( A )。 A、光纤 B、半导体 C、CPU D、内存 7. 现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 C )。 A、超短波 B、粗轴电缆 C、双绞线 D、细轴电缆 8.下面( B )不属于常用的信号调制方法。 A、调幅 B、调流 C、调相 D、调频 9.波分多路复用技术所用的传输介质是( C )。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10.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优越的地方是( D ) A、串行传输 B、顺序传输 C、切换传输 D、并行传输 11.数据报是( A )服务。 A、面向无连接 B、面向连接的 C、有连接有确认 D、 A,C共有 12. 在奇校验中,如果被校验数据中“1”的个数为偶数个,校验位应为( C )。 A、0 B、2 C、1 D、3 13. 下面拓扑结构中( D )不属于局域网。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形 D、Web型 14.在零比特填充法中,有一数据10111110111111011,实现透明传输时它在传输介质上的值是( B )。 A、10111110111111011 B、1011111001111101011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自动化学院 考试日期: 2007-01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20%)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 12222q q dt dT C m -= 1 111q dt dT C m = 22 2R T T q -= 11 2 1R T T q -= 选定0T 作为,1T 输入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1、 根据所给方程组,画出该过程的动态结构图; 2、 整理出0T 和1T 之间的传递函数。 二、(20%)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要求输入r(t)单位阶跃时,超调量%20≤P σ,峰值时间s t P 1=。 图 1 三、(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 +=s s K s G 1、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需给出相应的计算),并讨论参数K 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式中, 0T :介质温度;1T :热电偶温度;2T :套管温度; 11C m :热电偶热容; 22C m :套管热容; 1R :套管与热电偶间的热阻; 2R :介质与套管间的热阻 1q :套管向热电偶传递的热量;2q :介质向套管传递的热量 1、 试确定K 和Kt 的值。 2、在所确定的K 和Kt 的值下,当输入r(t)单位阶跃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多少?

2、 若增加一个零点1-=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如何?,该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有何影响。 3、 上问中,若增加的零点是3-=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又如何?你能作出什 么初步结论? 四、(2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04 2 +=s s s H s G 1、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需标注各段折线的斜率及转折频率),并 求出系统的相位裕量;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微分环节)(1+s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 3、 比较前后的计算结果,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在中 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五、(1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2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系统是否自振,若 有自振,求自振频率和振幅。其中: A M A N π4= )( 六、(10%Φ(z)。 (r (r )(t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高电压技术领域的院士 徐士高 高电压技术专家。山东黄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43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著作有《变压器油问题》、《变压器油的混合问题》、《链条炉排锅炉的燃烧与改装》、《先令电桥和介质损失与电气设备的检验》等。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郑健超 郑健超(1939.10.6-)高电压技术专家。广东省中山市人。1963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1965年9月该校研究生毕业。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电压外绝缘、防雷和高电压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系统阐明了温度、压力、湿度对外绝缘强度的联合作用,为改进放电电压的气象修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持了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试验研究,为保障运载火箭和发射场的防雷安全提出了重要改进措施。曾负责一系列有关绝缘子机电性能的研究课题,为超高压交直流线路绝缘子的国产化和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台6000千伏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近年来曾主持或参与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力系统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和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成果。参与了我国能源、核电发展战略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 雷清泉(1938.7.23 -) 绝缘技术专家。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地区。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电工学院教授。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重庆邮电大学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20)

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机密★启用前 重庆邮电大学 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 科目代码:804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生姓名、报考 单位和考生编号。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卷袋中交回。 5、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试卷上作答无效!第1页(共8页)

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时间上和数值上都离散的信号指的是:() A、连续信号; B、离散信号; C、模拟信号; D、数字信号。 (2)若已知某传感器输出电压范围为0~25mV(对应于0~450物理量范围),如果采集系统需分辨0.1个单位的物理量,则选择的A/D转换器位数应不 小于:()。 A、8位; B、12位; C、13位; D、16位。 (3)C NC机床按照刀具相对工件移动的轨迹可将其控制方式分为:() A、点位控制和连续路径控制; B、直线控制和圆弧控制; C、阶跃控制和平滑控制; D、位移控制和直线控制。 (4)数字随动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最少拍控制性能指标是指:() A、超调量最大; B、上升时间最短; C、调节时间无限; D、调节时间最短。 (5)计算机作控制器的机电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类似,其性能的优劣可用稳定裕度、()来衡量。 A、稳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B、静态指标和稳态指标; C、快速指标和动态指标; D、系统指标和动态指标。

重庆邮电大学金工实习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金工实习报告 篇一:重庆邮电大学保研个人陈述 重庆邮电大学2014 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个人陈述 请用大约1500字介绍你的学术背景、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个人陈述应真实并由申请人独立完成,如有作伪行为或发现是由他人协助完成,将取消申请人免试资格。此页请手写或打印,可加页,请与其它申请材料一同报送。 一、学术背景 本人是重庆邮电大学11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2011年夏天,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邮电大学,并且在充实的学习和社

会活动中愉快地度过了大学三年。在重庆邮电大学“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下,在其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中,我完成了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 大一、大二期间,我主修了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如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大三期间则非常系统地学习了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数学建模与仿真、电磁场与电磁波、电信传输理论与工程、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等,这让我在关于通信的各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大一、大二时我非常注重各大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为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参与学校精心为我们安排的金工实习和电工实习期间,以及在对专业课程进行巩固的过程中,我对通信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了认识,随着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我的学习兴趣愈

加浓厚,非常期望能成为一名研究生从而在通信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前三年的学习中,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截止大三上学期,我的平均成绩是,专业排名是年级第30名。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没有忽略其他知识的学习,能比较熟练地使用AutoCAD2006工程绘图软件以及Office 2003等常用文档处理工具。另外,我对英语兴趣浓厚,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我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大一时一次性通过了CET-4和重庆市计算机二级考试。本人在思想上个人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积极上进。 本人曾在大二期间担任院学生会生活部副部长,在此期间大幅增强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 若本人能顺利保送本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话,我将着重在以下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 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 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拉氏变换; 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 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 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 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 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 3. 梅逊公式的理解 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 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重点: 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 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v

《高电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高电压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电气设备安装、绝缘试验、检修、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所需的高电压技术知识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学到高压电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可以满足企业提出的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系统分析》等。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电力设备绝缘性能、试验方法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处理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高压电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压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使学生具备成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从而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高电压下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绝缘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掌握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原理,接线、测量方法以及测量 结果的分析判断; ●掌握泄露电流试验的原理,接线、微安表的保护、实验结果的 分析判断; ●掌握高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的原理,消除干扰因素 影响的措施,注意事项及分析判断的方法; ●了解局部放电测试原理; ●掌握交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掌握直流耐压试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接线及试验方法; ●了解冲击耐压试验; ●掌握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产生原因;

重庆邮电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010/2011上学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微型计算机运算基础(填空、选择) 1.各个进制之间的转换。例如(123)10=( )2=( )8 (37A.B)16=( )10 20.8125=( )2= ( )16 2.原码、补码及反码 假设[X]补=00A7H, 则X= ( )H Y = -50,则Y的16比特补码=( )2 已知[Z]补=A53BH,则[Z]原=( )H 3.已知[X]补=7985H, [Y]补=5035H,则[X+Y]补=( )H,是否有进位和溢出? 4.16位有符号数A09BH与90A1H谁大谁小?如果两数相减CF及OF值为多少? 5.16位无符号数A09BH与70A1H谁大谁小?如果两数相减CF及OF值为多少? 第2章80X86微型计算机系统(填空、选择、简答) 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5个部分。 2.根据总线的用途,分为哪三种。 3.80486的寄存器分为哪4类。其中基本结构寄存器的通用寄存器有哪些?段寄存器有哪些? 4.在实模式下,80x86存储系统可以寻址物理存储空间1MB,且段地址16位,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16位。20位的内存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多个逻辑地址可以对应同一个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由段地址和物理地址组成。例如1234H:0005H,1200H:345H,1234H:0005H都表示同一个物理地址12345H。代码段、数据段等的地址空间可以相同,也可以重叠。 5.在保护模式下,80486存储系统可以寻址物理存储空间4GB, 80286存储系统可寻址16MB。在保护模式下80486可以访问214个段,每个段长度达4GB,故总虚拟地址空间246B。在保护模式下80286可以访问214个段,每个段长度达64KB,故总虚拟地址空间230B。 6.80X86的I/O地址空间与存储空间独立编址。I/O空间可以达216B。 7.80486的数据总线32根,中断请求线2根即INTR和NMI。 第3章80X86指令系统(填空、选择、简答) 1.CPU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编码的命令称作指令。一个CPU能够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就是该CPU的指令系统。指令码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2.存放操作数时,低字节存放低地址,高字节存放高地址。 3.寻址方式分为操作数寻址与程序转移寻址。操作数寻址有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可含比例因子),基址加变址寻址(可含比例因子)。注意凡是含有BP,EBP,ESP作为基址寄存器的默认采用SS作为段寄存器,其他情况默认使用DS。也可以采用段前缀来说明使用哪个段寄存器。例如:MOV AX, [BX+10H]将使用DS;MOV AX, [EAX+EBP]将使用SS; MOV AX, [EBP*2+EAX]将使用DS;MOV AX,FS: [EBP*2+EAX] 将使用FS。MOV AX, [BX+BP]为非法寻址,MOV AX, [DX+5]为非法寻址。MOV AX, 1000H为非法指令。 4.80486的32位标志寄存器掌握OF, DF, IF, TF, SF, ZF, AF, PF, CF的含义。加减运算后判断SF, ZF, AF, PF, CF及OF的值。AND,OR, NOT,TEST后CF为0。移位指令(SHR, ROR, RCR等)后影响CF,PF。5.80x86的指令系统:(1)数据传送类指令(MOV, MOVSX, MOVZX, XLA T,PUSH,PUSHF/POPF, PUSHFD/POPFD, PUSHA/POPA, PUSHAD/POPAD, XCHG, LAHF, SAHF, IN, OUT, LEA, LDS/LES/LSS/LFS/LGS);(2)算术运算类:ADD, ADC, SUB, SBB, INC, DEC, NEG, XADD, MUL, IMUL, DIV, IDIV, CBW, CWD, CWDE, CDQ, BSWAP, CMP, DAA, DAS, AAA, AAS, AAM, AAD;(3)逻辑运算

通信原理试题库附答案(10套)(重庆邮电大学)

《通信原理》试题库附答案 目录 通信原理试卷一 (1) 通信原理试卷一答案 (4) 通信原理试卷二 (8) 通信原理试卷二答案 (10) 通信原理试卷三 (13) 通信原理试卷三答案 (16) 通信原理试卷四 (18) 通信原理试卷四答案 (21) 通信原理试卷五 (23) 通信原理试卷五答案 (25) 通信原理试卷六 (28) 通信原理试卷六答案 (30) 通信原理试卷七 (34) 通信原理试卷七答案 (37) 通信原理试卷八 (39) 通信原理试卷八答案 (42) 通信原理试卷九 (45) 通信原理试卷九答案 (47) 通信原理试卷十 (49) 通信原理试卷十答案 (52) 通信原理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随机过程X(t)的自相关函数 τ τ- + =e R X 1 ) (,则其均值为,方差

为,平均功率为。 2、多径传播对传输信号的影响有:(1)使载波信号变成了包络和相位受到调制的窄带 信号(即衰落信号);(2); (3)。 m是幅度为m A的单音信号,,则已调波DSB发送信号功率3、调制信号)(t 为。 4、对于正在运行的FM系统,若调制信号幅度m A增大,则频偏f 、 所需传输的带宽。 5、若将f(t)先而后使它对载波进行FM即得PM。 6、在模拟调制系统AM、DSB、SSB、VSB和FM中,调制效率最低的是。抗 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7、数字信号的码元时间长度为1ms,如果采用八电平传输,信息速率是。 8、16ASK信号的带宽是2ASK信号带宽的倍。 9、在模数转换中,实际的抽样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和。 10、在能够消除码间干扰的二元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若传输带宽为3KHz,滚降残留谱 宽度为1KHz,则对应的奈氏带宽为 KHz,传输速率b R= bit/s. 11、一码长n=7的汉明码,监督位r= ,编码效率= 。 12、对输入信号S(t)采用匹配滤波器进行最佳接收,该匹配滤波器的单位冲击响应h(t) 为。 二、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GMSK 2、误码率 3、门限效应 4、数字基带信号 5、匹配滤波器 三、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简述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概念。 2、简述消除码间干扰的方法。 3、简单比较ASK、FSK、PSK(DPSK)系统相干解调时的性能。 四、均值为0,自相关函数为的高斯噪声,通过传输特性为(A、B为常数)的线性网络,试求: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重庆大学、清华大学高电压技术习题

高电压技术课程习题 第一章气体的绝缘强度 1-1 空气主要由氧和氮组成,其中氧分子(O2)的电离电位较低,为12.5V。(1)若由电子碰撞使其电离,求电子的最小速度; (2)若由光子碰撞使其电离,求光子的最大波长,它属于哪种性质的射线;(3)若由气体分子自身的平均动能产生热电离,求气体的最低温度。 1-2 气体放电的汤森德机理与流注机理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如何? 1-3 长气隙火花放电与短气隙火花放电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形成先导过程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长气隙击穿的平均场强远小于短气隙的? 1-4 正先导过程与负先导过程的发展机理有何区别? 1-5 雷电的破坏性是由哪几种效应造成的?各种效应与雷电的哪些参数有关?雷电的后续分量与第一分量在发展机理上和参数上有哪些不同? 1-6 为什么SF6气体绝缘大多只在较均匀的电场下应用?最经济适宜的压强范围是多少? 1-7 盘形悬式绝缘子在使用中的优缺点是什么? 1-8 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上的保护金具有哪些功用?设计保护金具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第二章液体、固体介质的绝缘强度 2-1 试比较电介质中各种极化的性质和特点? 2-2 极性液体和极性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和电压频率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2-3 电介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为什么? 2-4 正弦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等效电路是什么?为什么测量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需要按标准规范的时间下录取,并同时记录温度? 2-5 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电压试验后,其接地放电时间要求长达5~10min,为什么? 2-6 试了解各国标准试油杯的结构,并比较和评价。 2-7 高压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绝缘破坏,从而引起跳闸或爆炸事故是很多的,请注意观察和分析原因。 第三章电气设备绝缘实验技术 3-1 总结比较各种检查性试验方法的功效(包括能检测出绝缘缺陷的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等)。 3-2 总结进行各种检查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3-3 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请举例说明其适用的电气设备和探测的缺陷等。 3-4 现行的绝缘子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试说明。 3-5 某试验变压器额定功率为10KV A,额定电压为100000/380V,额定电流为0.1/263A,阻抗电压为9%(其中高压绕组占2/3,低压绕组占1/3)。输出端外接保护电阻值为10KΩ。附设测压绕组的变压比(对高压绕组而言)为1/1000。被试品为容性,电容量为2000pF,要求实施试验电压为75Kv,求此时测压绕组输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最终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实用文档 成绩 _______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Ⅰ型三阶系统的典型分析与综合设计 系别自动化系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孙猜胜 指导教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制 2014 年 12 月

摘要 在控制系统中,对于一个设计者来说,在进行控制系统校正之前,首先应确信已对被控对象进行了尽可能的改善,即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各项参数仍然无法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这时必须在系统中引入一些附加装置来改善系统的稳态和瞬态性能,使其全面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研究的是Ⅰ型三阶系统,要求满足给定的期望指标。对于这个系统,需要在频域中建立原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传递函数进行绘制bode图,从图中得出不满足各项指标时,则通过期望的指标设计出bode图,得到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从而得到校正后的传递函数。然后需Simulink仿真看是否达到所希望的指标,以及设计出校正后的系统模拟图,通过实验里的设备搭建实物电路,在输入阶跃响应时,观察示波器上波形,并进行与仿真对照。 本系统单纯采用超前校正或滞后校正均只能改善系统暂态或稳态一个方面的性能,并且要求的性能都比较高,宜采用了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关键字】校正性能指标校正装置

Abstract In the control system, for a designer, before adjustment for control system, First, the accused should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possible improvement of the object,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is still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ystem performance index.Then you must introduce some additional devices in the system to improv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o that,It ful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study of the Ⅰ third-order system, Required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a given index.For this system, Need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original system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Bode charting based on transfer function,When the results from the figure does not meet the targets, by the desired index designed bode diagram, get the calibration device of transfer function, thereby obtain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corrected.You then need to see if the Simulink simulation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argets, and design a correction after system simulation diagram, Build physical circuit through experiment equipment, When entering the step response, observed on an oscilloscope waveform, and control and simulation. The system uses a simple correction or lag correction ahead are transient or steady-state system can only improve one aspect of performance,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re high, should adopt a series lag - lead correction device. Keywords: correction performance index correcting device

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物理习题02.圆周运动

《大学物理》练习题 No. 2 圆周运动 班级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B ]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2. 质点沿半径R =1m 的圆周运动,某时刻角速度ω=1rad/s,角加速度α=1rad/s 2,则质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为 [ C ] (A) 1m/s, 1m/s 2 (B) 1m/s, 2m/s 2 (C) 1m/s, 2m/s 2 (D) 2m/s, 2m/s 2 3. 一抛射体的初速度为v 0,抛射角为θ,抛射点的法向加速度,最高点的切向加速度以及最高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 A ] (A) g cos θ , 0 , v 02 cos 2θ /g (B) g cos θ , g sin θ , 0 (C) g sin θ , 0, v 02/g (D) g , g , v 02sin 2θ /g 4. 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意时刻质点的速率) [ D ] (A)t v d d (B) R v 2 (C) R v t v 2d d + (D)??? ? ??+??? ??24 2 d d R v t v 二、填空题 1. .如图,一质点P 从O 点出发以匀速率1cm/s 作顺时针转向的圆周运动, 圆的半径为1m,如图所示,当它走过2/3圆周时, 走过的路程是 m π3 4 , 这段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 ?B、 20dB/dec ?C、 -40dB/dec ? (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 ?B、180o ?C、-90o ?o 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 ?B、微分环节 ?C、振荡环节 ? 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冰箱 ? ?A、 ?B、

?C、 ?D、 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A、单位脉冲信号 ?B、单位阶跃信号 ?C、单位斜坡信号 ? 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 ?B、超调量愈大 ?C、t p提前 ? 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 ?B、 ?C、 ?D、 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 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 ? 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 ?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 ?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 ? 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 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G(s)H(s) 的极点 ?B、G(s)H(s) 的零点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高电压技术第3次13715008-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参考资料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高电压技术第3次-参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题库有可能会换,不保证全部都有!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本文档的说明:如果题目顺序和你的试卷不一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 一、填空题 (共 6 题、0 / 30 分 ) 1、 雷电冲击波作用下,变压器绕组起始电位大部分压降降落在绕组附近,雷电冲击波越大越大,变压器绕组纵绝缘上承受的电压越高,变压器绕组稳态电位分布与变压器的方式有关。三角形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在三相同时进波的暂态过程中绕组中部处的电压幅值最高。 参考答案是:首端;陡度;中性点接地 2、 实际输电线路,一般由多根平行架设的导线组成,各导线之间有,电磁过程较复杂,故通常先从单导线着手研究输电线路波过程。 参考答案是:电磁耦合 3、 固体介质受潮后击穿电压迅速,对易吸潮的纤维影响特别大。 参考答案是:下降 4、 雷电放电的形状一般有、和。 参考答案是:线状雷;片状雷;球状雷 5、 沿脏污表面闪络的必要条件是的产生,而流过污秽表面的电流足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热游离是闪络的充分条件。 参考答案是:局部电弧、泄漏 6、 在超高压系统中,绝缘子串很长,通过安装可以改善电压分布,提高闪络电压。参考答案是:均压环 二、名词解释题 (共 4 题、0 / 20 分 )

1、 吸收比 参考答案是:加压60秒测量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测量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参考答案是:雷击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3、 50%冲击放电电压。 参考答案是:多次施加同样的电压幅值的冲击电压时,气体放电的概率为50%的电压。4、 工程纯液体 参考答案是:净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场强虽然很高,但其精制、提纯极其复杂,而且设备在制造及运输中又难免产生杂质,所以工程上使用的液体中总含有一些杂质,称为工程纯液体。 三、计算题 (共 4 题、0 / 20 分 ) 1、 某电厂原油罐直径为10m,高出地面10m,现采用单根避雷针保护,针距罐壁最少5m,试求该避雷针的高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是:解:设针高h<30m 则p=1,物高hx=10m,保护半径rx=10+5=15m 若 h≦2hx(即h≦20m) 由rx=(h-hx)p 代入数据得:15=(h-10)×1 解得h=25m(与h≦20m 不符,舍去)若h>hx(即h>20m), 由rx=(1.5h-2hx)p代入数据得:15=(1.5h-2×10)×1 解得h=23.34m 由此得该避雷针的高度应为23.34m。 2、 某台电力变压器需进行72KV的工频耐压试验,tgδ试验时测得其等值电容Cx=4200pF。现有数台容量不同的100/0.4(kV)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应选择一台额定容量为多少的试验变压器才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参考答案是: 解:被试品的电容电流 I c=ωcU=0.095(A)≈0.1(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