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S教案

SAS教案

SAS教案
SAS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案撰写规范

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经过全面准备和认真思考所写的关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高质量的教案,对课堂教学起着规划指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规范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特对教案编写规范作出如下规定。

一、教案编写原则:

1、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紧扣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分析透彻,文字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3、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紧凑,对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教案中既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能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5、教案图表规范,板书设计科学合理,手写教案书写工整。

6、教案内容不断充实完善,积极吸收本学科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二、学期教案文本构成

1、封面(格式见附件一)

2、课程简介:课程简介部分一般应包括课程说明、先修课

程、参考教材、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总学时等几个部分。

3、教学日历(格式见附件二)

4、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依据课程教学大纲

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及教学计划安排的周学时、总学时,按照章节、课次形成详细的文字方案。

5、参考书目

三、教案内容要求

教案的编写一般要求具备以下几部分内容:

1、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2、课时安排(一般不超过4课时)

3、教学课型(指理论课、实践课(实验课)等)

4、教学目的要求

5、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6、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

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7、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8、思考题或作业题

教案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教案纸撰写或用A4纸打印。用教案纸书写的教案应字迹工整,形式规范。

教案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抽样调查

课程代码:

学院、专业、年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2002任课教师:刘万荣

教师所在单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抽样调查课程简介

主要介绍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简单的估计总体指标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基础理论和常用方法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类型:统计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计划学时:51学时

学分数:3学分

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

授课时间:每周星期三的第3—4节、星期五的第1—2节。

授课地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6教室。

参考教材:施锡铨.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

湖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教学日历

3、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以前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日历,一式四份,经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审阅同意后,一份自存,一份交所在系,一份交所在院(部),一份交学生。

系主任(教研究主任)签名:任课教师签名:

第页,共页

1、计划学时:2学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作用

与特点,熟悉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4、教学重点:抽样调查的作用及特点

5、教学难点:问卷设计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节引言

总体(population):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individual):总体中的成员。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样本容量(size of sample):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

统计量(statistics):样本的函数,满足:

1、是一随机变量;

2、不含任何未知参数。

基本问题:1、如何抽样?2、抽样精度如何?

第二节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1、节省费用

2、快速

3、较高的精度

抽样调查优越性的基本点是:科学的抽样手段、确保质量的调查数据以及精确严格的统计计算程序。

第三节抽样技巧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人口调查

?消费物价指数

?市场调查

第四节如何抽样

随机抽样(概率抽样):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被赋予一个被抽中概率的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的特性:1、选择样本有确定的程序,包括对机会(概率)使用的设计;

2、访问员没有任何权力自己选择被访问的对象。

基本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各组可能的样本被抽中概率相等的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s t r a t i f i e d s a m p l i n g)

将总体分为若干个层,独立地在各层随机抽样。

3、多阶抽样(m u l t i-s t a g e s a m p l i n g)

将总体单元分为若干等级,逐次抽取各级单元,由最后一级单元构成样本。

4、整群抽样(c l u s t e r s a m p l i n g)

将总体分成若干个群,以群为单位随机抽出若干个群,对抽中群中全部单元进行调查。

5、系统抽样(s y s t e m a t i c s a m p l i n g)

将总体中的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确定起点,然后等间隔的抽取个体。

8、思考题或作业题 P10 1 3

1、计划学时:2学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抽样调查一般步骤,了解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4、教学重点: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5、教学难点:抽样调查的数学基础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二章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与数学准备

第一节调查的目的与要求

常用参数:总体某指标的总和;总体指标的平均数;两总体指标总和之比;某类型单元(个体)数占总体单元数的百分数;

总体指标的p分位数等。

例在上海市一年一次的人口调查中,希望了解的参数有:

常住人口总量(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者)、户籍人口总量、非户籍人口总量、失业人口总数等总量参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失业率、16岁以上人口平均教育年限等比例或均值参数;个人收入中位数人口中10%高收入分为电、10%低收入分位点等分位数指标。

关于平均数与中位数当总体分布为重尾分布时宜采用中位数而不

宜用平均数反映中心位置。

例假如101名教师某年的平均收入与中位年收入均为10000元,而第二年,其中某较高收入者的年收入增加到了50万元,其他人的年收入未变,则这101人的平均年收入增加到了14851元,而中位收入未变。

抽样调查中,所关心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估计的精度。

第二节抽样方案的设计与编制抽样框

抽样方案的设计

1、界定总体的范围,明确调查对象是什么?

2、明确是否要分阶段或分层次抽样。

若要分层,则(1)要明确这些层应包含了整个总体且各层互不重叠,每一层都属于总体之内。

(2)明确选用什么为层权,层权是否已知,若未知则应考虑二重抽样。

若要分阶段,则要明确分为几个阶段,确定每一级的抽样单元。

3、明确要采取的抽样方法、估计方法、误差公式的推导。

抽样单元为抽样的方便,把总中的个体进行归并,一个个体或若干个个体组成的一定个体集合。

基本单位将抽样单元分成若干级别,最末一级的单元。

抽样框总体中单元的名册或清单。

注:抽样框中的单元一旦被抽中,调查员无权自作主张更改!

第三节问卷设计(一)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置的问题应围绕调查目的展开。

(2)适当控制访问的时间长短。

(3)在问卷的开头设置问题以区别被访问者的类型。

(4)所提问题要清晰,用词妥切,注意礼貌。

(5)问题要有层次展开。市场调查等问卷中要注意有比较。

(6)注意问卷的格式。

(7)应设有编码栏。

第四节问卷设计(二)

盖洛普1984年选举问卷样例

8、思考题或作业题 P43 2

1、计划学时:2学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调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调查报告的书写。

4、教学重点:调查员的素质,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5、教学难点:调查员的素质,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五节调查员素质

调查员和调查机构的中立性是保证获得正确信息的必要条件之一。

进行抽样调查工作,如有可能应使用专业调查人员。

一次性、临时性的调查,可请调查公司代劳。

自行组织调查工作,应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对调查员的要求:

1、严格遵守访问程序和指示,不允许擅自变通处理。

2、访问过程中始终保持中立,不使用任何带诱导性语言。

3、中是被访问者的回答,严禁在不经询问或被访人尚未回答之时,擅自代答或代填问卷。

4、处出现某种情况下规定的跳答题之外,任何问题均要按规定询问,不能因为估计被访问人有可能不回答而跳过。倘若遇到拒绝回答或被访问人确实不知道等情况,则应在答卷上一一注明。

5、访问大致完成时,访问员要当场浏览一遍问卷,把漏记和不明确的地方补充完整。

6、应尽可能在问卷中详细记录被访问人的姓名、单位、地址及电话、以便于复核。

第六节数据处理与调查总结报告

问卷回收、复核后,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分类、计算、汇总等处理。可参考其他专门的数据处理方法文献。

抽样调查的最后阶段是书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要求:

1、调查总结报告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清楚地说明本

次调查的目的,具体抽样方案,包括调查的实施过程、实际走

访多少单元、发放多少问卷,回收率是多少,等等。

2、调查报告的主体是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必须根据调查数据及处理结果来写。

推断与预测必须以数据而行,严禁凭空设想。

可作适当的解释与议论,提些建议与看法,但篇幅要短。

3、调查结果的撰写,应当有文字、数据、图表,有分析。

1、计划学时: 2学时。

2、教学课型: 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抽样调查必需的数学工具。掌握简单随机

抽样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

4、教学重点:盒子模型。

5、教学难点:盒子模型的应用。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8、思考题或作业题 P43 3

第七节 若干数学准备

1、盒子模型

设一个盒子中装有N 张卡片,编号为1、2、…,N 。依次标上数值Y 1, …,Y N 。卡片上数值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实际常用修正的方差

若只关心总体中某些特定类型单元占整个总体的比例,则只需将卡片上的数值分别对应0豁1即可。记 为该类型单元的总数,则盒子的平均数为

盒子方差为

121

()

N Y Y Y Y N

=+++ 2

2

1

1()N

i i Y Y N

σ==

-∑2

21

1()1N

i i S Y Y N ==--∑1121

()N N Y Y Y Y N N

=+++=

4、正态曲线的应用与置信区间

定理2.1 设有限总体单元为1,,N Y Y 从中随机无放回的抽取n 个单元,记作1,,n y y 其平均数记为y ,总体平均数记作Y ,方差采用2S , 则当,,()N n N n →∞→∞-→∞时,有

1211()y Y P t t n N S -??

-??

??-≤→Φ?? ?

??????

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1-α的近似区间估计为:

1

12

2

1122

1111y su Y y su n N n N αα--????

--≤≤+- ? ?????

一般地,θ的置信水平为1- α 的近似区间估计为:

112

2

??n

n αα

θ

θθ-

-

≤≤+ 例、某大学有2500名注册学生。某学期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估计常住

在学校的学生的百分数。一个月内有20天以上住在学校这为常住。抽取了400名学生的简单随机样本,结果是317名常住学校。试估计该学期该大学常住学校的学生的百分比,并且求估计的标准误差以及68%的置信区间。

解: 这是总体百分数的估计也即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样本百分数为317/400≈79%。估计的标准误差为:

1

21211()11 ()4002500 0.04959830.4078183

0.0202 2.025

s

n N

≈-=-=?==

置信水平为68%的区间估计为(0.8412

1u

u α

-

=≈)

79%-2.02%——79%-2.02% 即 76.98%——81.02%

2

2

2

21111111

11()()() (10N i i N N N Y Y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σ=??-????=-=+-??

???????-=?=?∑盒子中的比例)(盒子中的比例)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第一节 简单随机抽样及实施方法

两种抽样方式:

1、一次抽取n 个单元。所有可能的样本单元组合数为n

N C 。每个可能的组合被抽到的概率为

1

n N

C 。 2、不放回地依次从总体中抽取n 个单元。 两种抽样方式是等价的,即总体中任意给定的n 各单元的组合被抽中的概率均为

1

n N

C 。 事实上,设1

,,n

i y y 为总体中任意给定的n 个单元,1,,n Y Y 为第一到第n 次抽得的单元,则

1212131212112121312121 (,,,)

()(|)(|,)(|,,,)111()!11!

n n n i i n i i i i i i i n i i i n i P Y y Y y Y y P Y y P Y y Y y P Y y Y y Y y P Y y Y y Y y Y y N n N N N n N --==============-=

?=--+ 在n 次抽取中出现的顺序有n!中可能,故1

,,n

i y y 被抽出的概率

1212()!1

!(,,,)!

!n i i n i n N

N n n P Y y Y y Y y n N C -===== 实施方法:

1、抽签法:将编号为1,2,…N 的N 个性状与质地完全相同的纸签放在盒子里,用前述方法之一从中抽取n 张签,相应号码的单元入样。

2、 随机数法:

A 随机数表法;

B 随机数骰子法;

C 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5 4 8 1 2

6 5 1

6 7 0 9 3 6 8 7 4 3 2

1、计划学时: 2学时。

2、教学课型: 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总体平均数与总体总和的估计及估计的方

差、方差的估计。

4、教学重点: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及估计的方差估计。

5、教学难点: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及估计的方差估计。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a) 总体平均数与总体总和的估计

设总体单元为11,,,(,,)N n Y Y y y 为抽取的样本单元 ,

总体均值Y 的估计: 样本均值 1

1n

i i y y n ==∑

总体总和Y 的估计: 1

?n i i N Y Ny y n ===∑ 性质: ?,y Y

分别为,Y Y 的无偏估计。 例3.1 某班第一小组10人的数学考试得分分别为: 100,95,92,88,83,75,62,60,50

其平均分为77.6。现从其中任选3个为一组样本,其选法共有 120种,每种选法都具有概率1/120。以四组样本为例; (100,95,92)(100,83,50),(88,83,62),(62,60,50)

其样本平均数分别为: 95.67, 77.67, 77.67, 57.33

b) 估计量的方差及其估计

8、 思考题或作业题 P62 1 2 3

1、计划学时:2学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不等概率抽样的概念、类型,多项抽样与PPS

抽样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法。

4、教学重点:多项抽样与PPS抽样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法

5、教学难点:多项抽样与PPS抽样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法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七章不等概率抽样

当每个具有一个说明其大小或规模的度量

M时,则可取:

i

1、计划学时:2学时

2、教学课型:理论课

3、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PPS抽样下的汉森—赫维茨估计量及其

性质

4、教学重点:汉森—赫维茨估计量及其性质

5、教学难点:汉森—赫维茨估计量及其性质的推导

6、教学方法、手段与媒介:根据教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

7、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七章不等概率抽样

第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主备教师:授课时间:201392 ☆教学调整☆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培养良好 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 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别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 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1、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 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 2、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 3、出示人直立的脊柱图。 (1)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 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2)出示弯曲的铁丝,告诫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 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铁丝一样,多难看啊! 4、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 (1)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

(2)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巩固练习 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总结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 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6、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1、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全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完整版)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 1 - 三、全班分小组交流、讨论 四、教师作补充,修正和总结,并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积极性的评价。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和交流,所以无论对和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辨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五、师生共同朗诵课文《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六、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七、结束语: 同学们,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

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

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鲁教版)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 2019年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藻类植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 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 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二、学习重点:水绵、衣藻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 征 三、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 (二)学习任务: 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等。(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

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 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a)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_________和_____ ______,都能进行___ ______,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__ ________。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 没有,,的分化。 b)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2)可做。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2)可供。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2)将一块新鲜海带,(干的应提前浸泡1小时)放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加热,并把温度计插在烧杯中,随着温 度的升高观察海带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 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四、学习检测:

安全教育课教案 全册

安全教育教案第1课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3、懂得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一些公共安全标志、设施的用途,并保护它们。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安全规则。 教学难点: 1、安全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及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游玩、活动、穿行的公用空间,这里往往人多物杂。一个小小的无意行为,可能就会引起危险。 二、新课出示课文一则新闻及图片1、2、3、4。 三、问题:看了这篇报道,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给大家说一说。 四、实物投影出示“我的调查记录”。 五、讨论: 1、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踢皮球行吗?这些行为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在柴草垛旁放鞭炮的行为好吗?这样会引起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样做? 3、随身携带易燃易爆品,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分组说一说) 六、(出示课文图片)边看边听老师小结 七、做一做、想一想(出示课文图片) 1、我们来找一找周边的安全标志和设施,和它们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吧。

2、在这些地方经常会出现什么安全标志?我们来试着画一画,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2课提防陌生人 教学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讲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出示图片《被骗的三个学生》 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参见扩展资料)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板书:不上当受骗

中班活动教案全册

教学活动一:扇子 活动目标: 1、能用画、剪、贴的方法制作团扇,并能大胆运用图案装饰扇面。 2、观赏多种多样的扇子,知道名称和用途。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扇子。(团扇、折扇、鹅毛扇等)。 2、卡纸和冰糕棒、剪刀、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收集的各种扇子进行整理,布置成“扇子展览会”。 2、请幼儿参观“扇子展览会”,欣赏各种扇子,比较它们不同的此阿里奥,使用方法和扇面上画的个中国不同的图案。 3、引导幼儿间相互交流观赏的扇子。从名称,材料,用途等方面进行交流。 4、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并鼓励幼儿学习看步骤图进行制作。 5、提醒幼儿将两片剪好的扇面重叠粘在一起,一定要对齐粘好,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在扇面上装饰图案,如:绿树,水等。 6、展示幼儿自制的扇子,请幼儿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 活动延伸: 提供多种材料,(如瓜子皮,皱纹纸,棍,笔等),引导幼儿在手工区里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想法。 教学活动二:拼一拼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不受圆形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找出半圆形或与半圆形相似的物体。 2、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半圆形,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圆形。 3、能用半圆形及其他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图形纸片,半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请幼儿动手操作,将一张圆形纸变成半圆形,请幼儿说说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两个半圆形。 2、要求幼儿不受圆形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找出半圆

形。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在半圆形上添画出其他图形。 3、请幼儿回忆在哪里见过与半圆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运用半圆形以及其他图形富有想象力的拼图。说说拼出了哪些物体?它们是有什么图形组成?这些图形都有几个? 教学活动三:西瓜虫 活动目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B)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二、合作探究 (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提示: 1、设想当时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环境的改变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拓展创新 1、现代的类人猿(如黑猩猩)还能再进化成人吗?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推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 物教案全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 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 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 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 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馈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 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发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 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五、进度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讲授: 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

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三)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免费下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本节教材符合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上,文字优美,行云流水;安插了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及许多精美的图片,并就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提出了很多问题,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侧重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80%),体现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目标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时准备: 1.了解初一新生的基本情况。 2.收集关于生物方面尖端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图片、光盘,如DNA侦破技术,人工智能,基因芯片以及目前受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方面的图片、光盘。 3.磁带(如《校园的早晨》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或其它如《校园的早晨》磁带)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全文。 二、分组:选定小组长(组织教学: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进行小组讨论,再作记录,小组讨论内容。 1.学校的垃圾问题(特别是食品包装袋、快餐盒等)用哪些方法解 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伙食房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4.今年暑期发生的洪涝灾害说明了什么问题? 5.关注自我: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列健壮吗?更聪明吗? 6.你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克隆和转基因的?你了解哪些。

全册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在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圆形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想象、验证、讨论、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2)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2、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页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 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2、会用圆规画图。 教具准备:一把圆规(教师用)。 学具准备:一根细绳、一把圆规、一副三角板、一些圆形瓶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观察与思考一” 1、观察:出示教学实物图 师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一) 2、思考: 师: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圆,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圆是由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而以前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是由直的线段围成的。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与思考”: 出示课本第2页“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你认为是哪种方式更公平? 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在第一、二幅图中,每个小朋友距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这样的游戏不公平;在第三幅图中,每个小朋友距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种方法进行套圈游戏更公平。 2、画一画: (1)提出问题,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2)独立尝试。 (3)展示交流(注意多种方法画圆) (4)教师演示用圆规画图的过程,同时强调:画圆时,固定点(圆规针尖)不能动,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圆规针尖所在位置点O是圆心,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 d来表示。

生物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 学习目标 重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1、阅读本章前言,开展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讨论。 2、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始终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趋势,所以可以将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3、世界的大毒物,排在第一的是“方形水母”,引出腔肠动物。 学习任务一:腔肠动物 (一)阅读课文 P3-P5 填写以下几个问题并在课本上标记 1、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___。 2、代表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_________中。 2、形态、结构和生理: 水螅长约__ __厘米,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_ _____,其周围伸展着 ________,用于探寻和捕获食物。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________,经过身体纵轴可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________对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______ __和_____ ___构成,中央所围成的空腔叫__________,它与口相通,_________和________都由口进出。在外胚________,它是腔肠动物特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利器,在________处尤其多。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_______ _对称;体表有__________;有______无____ 。 (二)组内展示交流,形成一篇科学小品文,然后全班交流,评出优胜组。 学习任务二:扁形动物 (一)阅读课文P6-P7

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内容分析及改进意见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

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小组讨论活动来获得结论,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植物无性生殖 难点:概述植物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 三、教学用具 桃花模型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白居易的诗句“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是动物的一种什么行为?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利用圈点批画记思等形式进行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为讲解打下基础)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和,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是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3、种子中的胚,是由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 4、椒草用生殖,马铃薯用生殖等,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 生殖。 6、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 7、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等。 8、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分为和。例如:苹果、梨、桃等许多果树都是利用来繁育优良品种的。接上去的部分叫做,被接的植物体叫做。 9、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生物界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回答, 教师进行补充;

小一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NO: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NO:1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NO:2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 读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生物的特征》 新教材的生物学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 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因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 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的基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效果。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部分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图片或视频;

(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 (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导入新课】 打开课件第2页。 看看几张图片判断下那些属于生物,哪些不是?并思考所有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 一、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 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组图片(课件第3页),大家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如记录了3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4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5种以上的请举手等。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你们是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 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 二、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 教师:(课件第4页)这是一只正在捕鱼的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这些特征其他生物是不是也具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小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 教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小鸟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弊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课时: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教师提问、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接的地方);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第2课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