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建武:现代教法下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教学新探(2016-9-10)

李建武:现代教法下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教学新探(2016-9-10)

李建武:现代教法下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教学新探(2016-9-10)
李建武:现代教法下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教学新探(2016-9-10)

《大学语文》写作实践课的“现代教法”新探

李建武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现代教法”是一种融汇现代思想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探索。这一教法融入大学语文写作中的基本要求和做法是:凸显语文写作课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将思想理论的知识点教学、思维训练与写作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前沿思想武器进行思辩的能力,让他们进行发散式思维,学会以建构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等视角与唯物辩证法等方法进行语文写作,加速提升论辩水平和写作能力。简单说,即每学期设置出3个写作选题。每个选题切入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思想、思维、视角,或综合之,或兼顾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写作;实践;教学;现代教法;新探;现代;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6)10-0090-06

一、大学语文的写作实践与人文性、核心价值观、现代思想、后现代思想教育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大学语文课需要作为公共必修课,进入到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的课堂。于是诞生了不少大学语文的优质教材,如徐中玉主编的[1]、陈洪主编的[2]、朱万曙主编的[3]、王步高主编的[4]等等,不一而足。这是非常令人可喜的现象。对于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意见不相统一。笔者曾在6年前提出过大学语文课的“因课施教”的现代教法[5](P130-132),在此,笔者继续初探大学语文的写作实践课的新教法,以提供一种新思路。当然,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人文性为大学语文的首要特性

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的特性定位,把人文性放在第一位。

学界有几种看法,如重人文性,或工具性,或审美性等。在这几种特性里面,各家主张不一样。笔者觉得大学语文课要兼顾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不能缺乏其中任何一性。只是相对来说,我们还是以人文性为首要位置,而把工具性和审美性放在第二重要位置。

为何这样放置呢?因为考虑到环境与时代。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的和平建构时代,自然我们须培养有思想、有理想、懂技术的青年一代。而“有思想”这一条,虽然也会适当考虑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和美丽诗词的赏析,但我们主要是培养有现代思想和后现代思想的新青年。传统和现代在我们看来,是辩证统一的,但也要坚持“现代是主要的”的观念,若只是培养传统思想,那就回到了旧时代。因此,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渗透的思想教育首先应以现代思想[6]的熏陶多一点,譬如: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思想就是现代思想的重要成分[7];其次是兼有后现代思想[8],譬如:质疑或批判的眼光;再次是辅之以传统思想,譬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夫妻和睦、爱护小孩、和为贵等。

但大学培养的是知识分子、技术人才,会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大学讲的是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9](P246)(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尤其一流重点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人文性体现了思想性,故大学语文须以人文性为基本的指引方向。人文思想是大学语文之魂,而写作是带着思想跳舞的文字艺术,自然大学语文的写作教学的成就与大学语文重人文性的定位息息相关。

尽管大学语文课不是思想课,不是社会思潮课,其不能取代这些课程,但因为很多非中文专业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计没有安排思想课,或者设计了思想课但没有安排以这些思想进

行专文写作的环节,所以,思想课变成空洞的说教,没有学生的实际运用。笔者则根据大学语文重人文性这一点,选择将人文思想的熏陶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中。

(二)大学语文写作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然,笔者以为:除了这已被确定的24字外,还可加上“爱党”和“创新”,因为只有爱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爱社会主义的这个特色,因为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积极改变社会,创造有利于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势。不管怎样,这些价值观都是涉及人文性方面的培育问题。我们的大学语文课自然要积极配合这一培育要求,切实把人文教育渗透其中,而不能抛弃人文性。因为人文思想是大学语文的航向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不妨在大学语文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这也是积极践行其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回到大学语文课设置的初衷上来说,也是因为许多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语文作文水平普遍较差,所以,才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既然如此,培养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尽量让多数学生写出较漂亮的文章,就成了大学语文课必备的主要培养目标。而各种文章写作中,议论文写作对大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最有指导意义。因为一个人学会了正确的思辩,那他(她,以下省略)在未来就不会自杀(或许因年老多病或身体完全衰竭而自杀尚可被人理解),也不会杀他(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博士江绪林自杀与2013年复旦大学硕士生林森浩投毒案均强烈地警示:知识分子也会走极端,十分欠缺正确的思辩能力,此问题在现状层面已开始变得突出。文科毕业的江绪林由困惑滑向了宗教的深度偏激和抑郁症,林森浩作为理工科学生,则欠缺必要的辩证统一观);既不会狂进、随心所欲,也不会消沉、气馁,他会增强理性认识的水平。学好了议论文写作,他就会多视角、辩证地看问题。

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生虽然在校期间虽然学有所成,学到了技术技能,可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却在思想上误入歧途,如宣扬迷信、宿命论或信奉宗教的某些糟粕思想,有的甚至加入到灰色组织,如法轮功,或与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完全对立的势力。笔者以为,这都与大学生没有较好的思辩能力有关。他们为何没有什么思辩呢?因为缺乏训练,缺乏练笔实践,在其他课程的作业中他们只会说些空洞的大道理,没有思想、思维、逻辑方面的实践,没有经历实实在在的议论文美文训练,因而容易走火入魔,误入偏门左道。

也许有人会说,教育大学生不反对社会主义、不反对中国共产党、不反对中央人民政府(强调“三不反”原则),那是思政课的任务,不是大学语文课的任务。其实不然。大学语文课的写作课渗透思想教育,不是抢思政课老师的饭碗,而是发挥各自优长,互相补短。那目前思政课有什么“短”呢?

当前的大学生虽有思想政治道德建设课程,可是据笔者了解,许多这方面的课上成了空洞的说教,思想与现实相当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学生在这种课考核时也只是在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中作答。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在内,学生作答前都是死记硬背,硬背一些答案的条纲和要点。所以,写出来的文字缺乏文采和文学性,不是美文。而大学语文课的写作实践就刚好可以弥补思政课作答的缺陷与不足,让大学生在行文篇章结构、排比修辞、语言词藻方面得到锻炼,写出像样的思想纵横驰骋的议论文美文。

(三)运用各种前沿思想进行大学语文写作有利于合力创新

在大学语文写作中适当渗透一些现代思想和后现代思想或思维,以及传统思想文化,有利于合力培育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思想文化会保持较强的稳定性,思想变革没有技术革新那么日新月异,但我们的大学生有必要接受当前思想界的前沿的或最新的思想理论,尤其是有益的思想成果来进行思维

启蒙、思维训练,以适应头脑中的思想向新、向好、向优质方向转变。譬如:当前中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介绍现代性思想和后现代性思想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程[10],对其消化、吸收和利用[11]也应反映到我们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上来。教师用这些最新思想成果介入到大学语文写作课中,就能形成高屋建瓴式的指引,就能引领大学生在认识上、思维水平上达到世界当前最新高度。

笔者发现,结合大学语文课以及写作实践,渗入现代思想和后现代思想的思维方法,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能最大化地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培育现代思想本身相对传统思想视角来说,就是一种创新。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和写作实践,培育大学生的各种现代思想,有利于他们在校期间具有创新思维。其次,后现代思想的核心是启发人们学会质疑与批判前人的成果。虽然前人的成果需要继承,但对于推陈出新来说,适当地具有一些后现代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节奏上加快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步伐。当然,适当的时候,我们也需融入一些传统思维,即将现代、后现代与传统思维紧密结合,或许又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为其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思维基础。

总之,“现代教法”下的大学语文课写作实践教学主要是介入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视野与视角,其次辅之以传统文化视角,融入到语文写作中。

二、“现代教法”下的大学语文写作实践课教学示例

思想是大学语文课的灵魂和统帅,语言工具性是大学语文的道具与手段,审美性是大学语文的艺术气质和美感。从事这三方面的写作都可以是大学语文课写作实践的基本内容。

但既然大学语文课程要注重人文性,自然其考核也要加大人文性考核题量的比重。我们制定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中的卷面成绩100分中,写作占30至40分,有时甚至是50分。以这样的办法来考核自然会引起大学语文课各任课教师对写作实践的重视,也势必引起学生对语文写作的重视。可以说,加强写作训练与实践,是将大学语文偏重人文性的理念落到实处,而不是空对空,停留在夸夸其谈的说教上,因为对学生来说,与其让他们听得再多,还不如让他们实践实践,弄点思维与写作的实操。

我们大学语文占3学分,每周3节课,开设一学期,共写3篇作文,均为议论文。因为要考虑到人文性,所以,3次写作就要精选题目,强调精练精写。又因目前网络文章很多可被复制,所以,不能由学生自选题目。我们结合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第十版的课文篇目,给学生提供了3道作文题:《论经济与道德》《论民主与稳定》《读<像山那样思考>有感》,每次为命题作文,完成其中一道。这3篇文章是按照先易后难再易的顺序来排布的。每篇文章写800字以上,均在课堂上完成。当堂检查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为了防止学生课后抄袭。

每次写作实践课为3节,第1节课(写作提示在第1篇作文时约花1节课讲完,在第2篇或第3篇作文时则可只花半节课时间)由教师适当提示,开启学生思路与思维,以切实保证每次学生作业的成效;如果缺乏提示这个环节,那很多学生可能尽管做了写作练习与实践,但不能普遍提升自身思维水平,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最佳效果,也会让每次写作实践的基本目标流产。

每次写作实践课开始时,教师把拟定的作文命题通过ppt展示告诉学生,请学生先带着如何构思本篇文章的问题自由地思考5分钟,进行发散式思维;然后任意抽选3名学生站起来或到讲台上来给同学们讲解自己的写作构思。教师对已讲解构思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之后,向全班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提示。当然,由于学大学语文的大学生都是非中文专业的,且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又学过语文写作,有一定基础,所以,对于写作技巧不必讲得那么精细、复杂、深奥,而力求简单、明了、直奔重点。譬如:提示学生写议论文最好以总分总的思路,

第1段总说全文的中心论点,即总论点。后面的几个部分设置一些小标题或者分论点。然后根据这些小标题或分论点举例论证,以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也会让学生所写文字不会与他人雷同,因为抽象的道理很可能表达出来都是相同的,但事例却不会一样,陈述事例的文字也会不尽相同,事例的组合排列也多样化。这样,可尽量避免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雷同,而保持各自的原创性。最后一段可总结全篇,再次强调总论点,也可自然结尾。

第2节和第3节课是学生亲自动笔写作文的时间。他们必须在2节课内完成800字以上的议论文写作,并在第3节课下课时交给任课教师。

以下笔者主要介绍3次写作实践课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一)写作《论经济与道德》

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等话语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与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故可结合此篇目,让学生写《论经济与道德》一文。在学生正式动笔前,提示他们:“经济”可从核心价值观的“富强”角度去谈;“道德”可从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爱国、爱党、敬业、诚信、友善”等角度去选取事例进行举例论证。向学生强调:至少要有举例论证;如果有更好的写作能力,则可运用正反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当然,举例论证之外,还可有适当的道理论证。道理论证是指逻辑分析、引用名人名言等;通过逻辑分析,提炼出简洁的论点或分论点,引用名人名言则是某人或某书曾说过某某等等。逻辑分析常用到“因为”“所以”“假如”“即使”“如果”等关联词。

结合到标题“论经济与道德”上来说,要启发学生,让他们认识到:“经济”这一词语可指很多含义,如:1.“经济利益(钱)”;2.“经济水平(经济状况)”;3.“经济建设”。相应地,“道德”这一词语也有很多意义,如“道德标准”“道德水平(道德状况)”“道德建设”“伦理”等。引导学生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去思索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提醒学生举完例子后,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论证,用表“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分析。这样举例论证才算完整。举例子算“叙”,分析论证才是“议”,有叙有议就可实现夹叙夹议,点化所举事例凝含的道理意义(事理、哲理等),叙后再议,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提示后,学生们一般会感到豁然开朗,写起作文来也十分顺手。

他们中一些写得不错,形成了如下一些论点和事例论据:1.从长远看,追求经济利益,损害(抛弃)道德标准会造成对自己的更大不利,如三鹿奶粉减少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松抓管理,节省成本,追逐经济利益,以致造成三聚氰胺严重超标,2008年婴儿吃了该奶粉得结石等。2.有时可抛弃经济利益而选择道德标准,如唐山大地震中受灾的孤儿、钢铁大王张祥青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显示了“舍利保义”。3.既追求经济利益,又兼顾道德标准。4.有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程度高,但其道德状况不一定好。如沙特阿拉伯人均富裕,但存有一夫多妻制等旧道德制度;英国、日本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还尊崇国王、效忠国王,有忠君的旧式道德观;新加坡虽是发达国家,经济上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还有很多人不齿的“鞭刑”。当然,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道德水平也相对落后的,如马来西亚、印尼和非洲许多国家,是比中国还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也存有“一夫多妻制”。5.有的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但其道德水平却很高。如解放前的延安被誉为“红色首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治安很好,人们精神境界高。

通过此题写作,学生辩证思维、多向思维得到了训练,因为经济与道德就是对立又统一的两个事物,经济与道德各自又有多重含义,会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抱着建设国家的积极心态去思考如何建构现代型社会,传播道德正能量,这就有运用现代思想中某些成分的意味。

(二)写作《论民主与稳定》

结合黄宗羲《原君》和胡适《容忍与自由》,学生可写《论民主与稳定》。也许有教师会认为写《论民主与稳定》这样的大题目,非大学生能力所能为之事,其实不然。

第一,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早就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2]的话,所以,大学生有必要在本科学习阶段对此论题有接触,获得议论的机会,得到正确的结论。其实“民主与稳定”这个论题对于工作后就不再回到大学校园系统读书的相当一部分本科生来说,尤为必要。

第二,大题目也可写成小文章。大学生完全可以不必像学者那样复杂地引经据典,考辨“民主”和“稳定”两词两现象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状况。他们可以只借用这两词的通用含义,论述一般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接触大题目也可让他们有“举重若轻”的锻炼机会。当然,写这道题目,少不了跟学生交流与解释。譬如:解释“论民主与稳定”的标题跟“论容忍与自由”的文字结构类似,结论推导方式差不多;民主常和自由挂钩,稳定多与容忍相连。《容忍与自由》的观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那我们可依此推导出“民主当然是我们极为需要的,但以破坏社会稳定、造成国家大局动荡的后果来实现民主其实并不可取,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宁愿舍弃民主,而选择稳定”之类的话语。

也可提示大学生:“民主”可从核心价值观的“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角度或侧面去谈;“稳定”可从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法治、爱国、爱党、敬业”等角度去选取事例进行举例论证。

在此次作文中,有外语系2010级英语专业翻译方向2班的黄政玲同学写得别具一格,有独到眼光,富于新意。首先,她加的副标题“民主是因、稳定是果”就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在第1段先说“民主是世界发展潮流”,“民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马上话锋一转,说:“但是,追求民主的历程又是个让国家变得不稳定、使社会动荡的过程”。应该说首段这样的总论是令人惊讶而富有新意的。接着,在第2段集中论述第1个分论点“一、追求民主会造成社会动荡不稳定”。作者先逐一举例,列举历史上英国、法国、中国晚清因为努力追求民主而变得社会不稳定的事例,一路排比过来,极具气势与感染力。接着又合并一起说:“放眼国际,日本、俄国、德国等国,在追寻民主的道路上无一例外都是在不稳定中走着。再放眼今天,利比亚动乱,源于卡扎菲的独裁统治,源于利比亚人民对民主的追求。”再通过关联词“所以”进行逻辑分析,引出“追寻民主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每个追求民主发展的国家的道路都铺着不稳定的荆棘”这一小结性的结论。语言简洁,张合适当,又收束有力,懂得嘎然而止。在第3段,其又从辩证统一的角度论证第2个分论点:“二、民主的发展又促进和维持社会的稳定”。在这一段中,她善用排比句式,写道:“如果不是为了使社会更稳定,美国又何必废除种族隔离制,让黑人参政,又何必提高妇女的地位让妇女参政!如果不是为了使社会更稳定,中国又何必大搞基层民主建设,又何必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当今国家在不断地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方式等民主权利,不就是为了让社会更稳定吗?”然后分析一句,说“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处在觉得自己拥有足够或者相对足够的民主权利的阶段,这个国家就不会因民主政治而引起革命,出现革命、暴动等影响国家稳定的现象”,再次强调第2个分论点。其第4段文字不多,虽只是“故而,民主是因、稳定是果。人民因为追求民主,既会导致社会暂时的不稳定,也会带来社会长期的稳定”,但这一段总括前文,首尾呼应,扼要得出总论点,精练有力。第5段,作者又将笔锋指向21世纪的现实,强调:“为了促进国家的稳定,民主国家需要更加努力地进行民主建设,把握好民主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把握好足够民主的尺度和份量。因为一旦整个社会觉得民主权利被侵犯或民主发展得不够充分,必然又会诱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民主建设又是国家建设中必然重要的内

容。国家有了足够的民主,社会就会减少因不民主而引起反社会的行为,从而有助于国家的稳定。”

整篇文章虽是短文,但却精悍,言简意赅,有排比举例、正反对比、总论点、分论点,夹叙夹议,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富含逻辑性,语言丽雅,气势充沛,是一篇优质小文。

通过此题写作,再次让学生锻炼了辩证统一思维,加深了对政治民主与政局稳定的话题了解;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更加形成对民主的清醒而理性的认识。而民主思想作为现代型社会的基本思想要求,故论述此题涉及到现代思想人格的培育、塑造等内涵,学生为了写好此题文,需迫使自己了解有关民主等现代思想。

(三)写作《读<像山那样思考>有感》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所写的环保文章。可结合此篇目,让学生写《读<像山那样思考>有感》一文。显然,本文又比前两个选题更有灵活性,学生有更多自由度发挥多向思维。

提示大学生写本文时可从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和谐、友善、公正”角度或侧面去选取事例进行举例论证。

还可启发学生学会从平衡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不仅自然界有平衡现象与规律,而且人类社会也有平衡现象与规律。

这是一种会合了建构与解构思想的思辨,融汇了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性思想的思考。如它是后现代思想的思维演绎,它带着对前人成果质疑的眼光。前人对狼虎豹鼠等眼光是杀戮的态度,而《像山那样思考》启发我们要善于从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也就是从平衡物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话,狼虎豹鼠作为一个物种需要我们关爱与保护,并建立一套可实际操作的保护措施。

结合这篇课文,我们可适当地启迪学生,其实人类社会也需要一定的平衡,如对于不同意见与声音,不同学术见解,不同风格的穿着打扮等。让学生发散思考,受到更多启迪。教师还结合“中心平衡说”[13](P16-18),启迪学生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思想,同时视儒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思想或准宗教思想为平衡思想,注意吸收和保护这些平衡思想的合理成分,发挥他们对于安定国家、融洽社会的积极作用。这符合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要求,也是一种建构社会的思想表现。

有的同学还结合前两次作文题目,在本次作文中写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道德建设为平衡”“以稳定为中心,以民主为平衡”,甚至有的还分辨出了“在动乱和军阀混战年代,以追求民主为中心,以追求稳定为平衡”“在和平建设年代,以稳定为中心,以民主为平衡”等话语。这让教师兴奋不已,说明一些学生的认识真的开始深入了。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理解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为什么要激进变革,以追求民主与自由、取得民族解放与独立为大任,而在国家和平建设年代,要以稳定为第一要务,循序渐进推动民主和取得民主,实现祖国富强梦和民族复兴梦为第二要务。学生通过写作,知道了时代不同,相应的目标、策略与措施也不同。

通过第3次写作,学生们确实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性思维高度。这样的3篇作文,前后承接,逐步深入,让学生的多向思维得到了扎实的锻炼、实践与运用。

当然,每学期拟定的作文题目还可有稍微的变化。譬如:可写《论“苹果”》《论容忍与不容忍》等题文,让学生们进行发散性思维。因为“苹果”至少有3种含义:一是苹果的本义,即植物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的苹果;二是基督教《圣经》里所讲到的亚当与夏娃故事中起诱惑作用的“苹果”;三是美国“苹果公司”及其创始人乔布斯的发迹故事所凝聚的精神和内涵。写《论容忍与不容忍》则可启迪学生除了学习《容忍与自由》《谏逐客书》等课文,知道要容忍之外,也要有不容忍或零容忍的态度,譬如对2011年佛山小悦悦事件所暴露的人心冷漠现象零容忍。

三、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写作实践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较快,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上网查到相关作文内容,减少他们抄袭、复制的可能性,教师就有必要想出更多精当的写作选题。“现代教法”是一种融汇现代思想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探索。这一教法融入大学语文写作中的基本要求和做法是:凸显语文写作课的思想性与人文性,积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运用前沿思想武器进行思辩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以建构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等视角与唯物辩证法等方法进行语文写作,加速提升他们的论辩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需学习和熟悉现代以来各主要思想,尤其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想,加强这方面的理论修为[14];在技术上,制作、播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ppt课件。结合《大学语文》教材课文,每学期设置出3个写作选题。每个选题切入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思想、思维、视角,或综合之,或兼顾传统文化,请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发散式思维写作,尤其注重对学生议论分析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激励。对切入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思想角度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精选评析,编订成册,以备未来推广。在具体教学中,以启发开导为主,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注意将思想理论的知识点教学、思维训练与写作实践教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 大学语文(第十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洪. 大学语文(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朱万曙,吴怀东. 大学语文(第三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王步高. 大学语文:全编本(第5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李建武,孙之卓.简论《大学语文》教材与“因课施教”的“现代”教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6](匈)阿格尼丝·赫勒. 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刘小枫.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 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 张志斌,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 北京:三联书店,2001.

[10]郭丹.现代性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1]朱立元,等.关于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对杰姆逊2002年沪上演讲的讨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1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李建武.关于“中心平衡说”的创建与阐释[J].晋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4]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朱和双)

基金项目: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类2016年度项目“‘现代型思想’视野下大学语文的写作实践课教学新探”;广东培正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大学语文的写作实践课教学新探”,项目编号:PZ07201415;项目“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项目编号:PZ07201316。

收稿日期:2016-09-09

作者简介:李建武,男,湖南常德人,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A New Exploration on Writing Practice of College Chinese in view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

LI Jianwu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Guangzhou,510830,Guangdong Province)

Abstract:Modern teaching is a creative education method with various modern thoughts. The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curriculum teaching of writing practice in College Chinese as a new exploration. Teacher teaches college students frontier thinking and selects 3 topics for them to write argumentative essays every term. The students must write the articles independently with conceptual basics of constructivism, deconstructionism, structuralism and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 method is proved to promot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n Chinese as quickly as possible.

Key words: College Chinese;writing;practice;teach;modern teaching method;new exploration;modernism;post-modernism

李建武《<大学语文>写作实践课的“现代教法”新探》,载2016年第10期11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正文9300字。

(精选)西南大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考试答案

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论述语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落实。 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读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经常提醒自己:“我读得准确流利吗?”“我读出情感了吗?”“我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些?”通过多诵读、多思考、多比较来追求朗读的满意效果。 其次,要引导学生读后评议:好,好在哪里;不好,什么原因,如何改进。当然不是每读必评,但对于一些有共性或有代表性的“个读”适当进行评议,在读法上会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可结合具体内容提示相关读法。如:怎样把握喜怒哀乐、激动紧张等情感基调,怎样进入语言情境,注意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高低柔刚等等。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过程与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理解的过程,逐步掌握感悟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是提示理解方法,教师可因文而异,在导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提示相关的理解方法,例如按什么顺序学,用什么方法学,抓什么要点学,带什么问题学等等。 二是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展示阅读理解时的思维过程,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学法指导,在导读理解时,教师可对学生的解答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谈谈你的想法。”“能说说你理解错了的原因吗?”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启迪,形成“互感”。 三是介绍学习经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可安排学生交流阅读理解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说说怎样读思画议,扣词析句;怎样把握中心,体悟情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一个个问题的学法提示,学生自然会领悟到针对所学内容该采用哪些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技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总的来说,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启发者、授之以渔,起到帮扶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方法”,在领悟方法的同时要感悟“过程”,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使其在终身学习中受益。方法与过程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具体过程讲方法,方法无所谓优劣,离开方法去讲过程,过程无所谓好坏,把过程与方法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实例,举例论述洪振涛的语感教学方法。 语言训练感受为先——浅谈学生的语感训练

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及策略

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加强 体育课程教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看法和视野。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战场、主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端正学生运动理念,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重任。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及,高校体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科,在取得显著教学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强化形式,弱化实效;过于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训练技能,弱化了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笔者浅析了大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1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1强化形式,弱化实效 现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的实质就是对以往体育课程实 施进一步改革的结果,其重点和核心就是要求创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大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上力求创新,将大量先进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对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在这部分体育老师中也存在少数老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过于注重上课形式,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其行为成了华而不实。 1.2过于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久以来,有相当多的体育老师在教学时都习惯了“以教为中心,老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的教学方式。当然,在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也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积极学等问题上也还是存在较大不足的。 1.3过于强化训练技能,弱化了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传统教学唯一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规范 化的体育技能,体育老师设计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花尽可能少的时间去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体育技能,这就是直线式的教学方法。就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来看,有很多老师过于追求所传授的运动技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动作 上的细节,忽视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以及基本的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最新归纳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doc

1、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2、羡鱼与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Chinese 》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活动。《文学作品选》按文学发展史线索分别讲述。涉及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同时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文学作品选》后附“选读书目”三十种,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四大部分的关系是: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选》和《实用医学写作》以讲授为主;《中国文化概要》以选讲和自学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鉴赏和分析优秀影视作品为主。《文学作品选》如加“※”号的课文为精读课文,其他为泛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考查的重点。《中国文化概要》中加“※”者为重点掌握的知识,《文学作品选》中的“选读书目”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共计21学时) 先秦文学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教材教法(40%) 一、根据部分更新大纲内容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重要组成部分。(2分) 2、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培养爱美的,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6分)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和。(2分) 二、简答题(10分)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经常会遇到学生向老师请教语文学习的方法,教师往往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确,“积累”不失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可是,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立竿见影,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有一个过程,甚至周期很长。笔者曾化用陶渊明“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的名言,对学生说:“语文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借此告诉学生语文学习“隐性”增长的特点,这个隐性增长的过程就是积累。可是,不少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因此,他们在学习语文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积累,认识不到积累的重要性。他们或轻视积累,或浅尝辄止。还有许多学生对积累的认识肤浅简单,认为积累不过是记住几个词句而已。甚至一提到积累,有人就想到了死记硬背,就想到了食古不化,就想到了书袋子和书呆子。好像强调了积累,就会磨灭了学生的灵性和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机械认识论。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谈谈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一、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是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不少大师对此都有过精辟的阐述。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共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又说:“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管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一个人积累的基础积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宋代理学家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积累就是开源。开源,才能浚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多次提到积累。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也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古语“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离开了积累,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稳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形成。 二、积累的三个层面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积累,合理而又充分地运用积累的策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积累绝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积累因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下面简述其概: 1.积累字、词、句、段、篇,这是积累的第一个层面。字、词,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可以说,如果不积累字、词,我们就可能张嘴说错话,提笔写错字。积累句、段、篇,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写作的准备。积累的仓库中少了句、段、篇,我们表达就可能言之无物,言之无文。 2.积累语感,是积累的第二个层面。语感,是指言语交流中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一种通过阅读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反过来它对阅读学习很重要。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同一段文字,有的学生读几遍也不知所云,有的学生读一遍就知道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这种结果就是语感差异造成的。语感的积累,要靠阅读获得。 3.积累感悟或情感,这是积累的第三个层面。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因此本质意义上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学生通过感悟不仅能沉淀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蕴,而且能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有了感悟和情感的积累,我们的写作才可能会言

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只有语文学习方法正确,才能少走弯路,解题得心应手。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 只有语文学习方法正确,才能少走弯路,解题得心应手。下面是由我分享的,希望对你有用。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

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

浅谈体育课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浅谈体育课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讲解法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语言的艺术水平。体育教师还必须具有指挥能力,能正确运用口令。 运用讲解法教学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目的明确、内容正确。在教学中讲什么,怎样讲,什么时间讲,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切不可灵机一动,想起什么讲什么,愿讲多少讲多少。讲解要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气候和学生情况的不同来安排。一般说,教授新教材时可多讲一些,复习旧教材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少讲一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差要少讲,高年级则可多讲些。气候炎热可增加一些讲解示范的时间,天气寒冷就应少讲多练,讲解的内容应该正确无误。 2.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就应着重讲解后蹬技术。讲解时应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动作的要领。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压(起跑器)、听(发令声)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但是一个好的教学口诀,要经过长期认真地总结、提炼才能形成。离开教学实践,离开对教材的刻苦钻研,单纯追求口诀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讲解还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运用术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3.讲解要符合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讲的深浅、语言的运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讲解,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离心力”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如利用火车轨道在拐弯处外侧高于内侧的道理来说明人在跑弯道时也应向内倾斜。 讲解要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如在教“前滚翻”时,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向前滚动?怎样才能滚得好?身体怎样才能成圆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得深、记得快,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要注意时机和形式。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快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学生做静止用力动作或者做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如单双杠,头肘倒立,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伤害事故。课上的讲解除集中进行外,要加强个别讲解。 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具体动作范例,使学生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 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 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 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篇一: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不一样的亲情 陈超 “走,给我出去!”一片巨大的身影投射到我的身上,似乎将我无情 地吞噬。父亲站在我的面前,目光似剑一般锋利,“从此以后,你不 要再回来了。”我畏惧地奔向母亲,希望母亲温暖的怀抱能够驱散这 片阴霾。没想到一向对我宠爱备至的母亲竟然冷漠地用前掌将我推开,“从今天起,你就自谋生路吧!”我不禁呆呆地望着母亲,任涟 涟的泪水将我的毛皮打湿,这话就像冰水一样灌进我的胸膛,而发 出这句绝情的低吼的竟然是我最亲爱的母亲!“走!” 父亲再一次绝 情的低吼,颈上的棕毛已经笔直地竖起,而这种情景只有在他捕猎 时才会出现。我又惊又惧,摇摇晃晃地畏缩到墙角,洒下一路泪花。“我不走,我不走……”父亲不由分说,纵身一跃,张开大口,一口 咬住我的颈部,将我叼住,走向洞口。我龇牙咧嘴,扭动着身子, 做着徒劳的反抗。我一直在想:难道狼族就不能有亲情存在吗?更 可气的是我也没有看见母亲转过身时眼角滑落一滴泪珠。…… 十年以后,我也成为一只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威风凛凛的大狼了,也 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个我深爱 着的儿子。可是,今天我却不得不做一件令我痛苦万分的事—— “给我出去!”我狠狠地对儿子吼道。他惊疑地望着我。看到他的眼神,我的心又是一阵巨痛。我一口叼住他,就像当年父亲叼住我一样。我冲向洞外,不停地跑着,烈烈的西风撕扯着我的心。我不时 地拐着弯,直到我认为他不能找到回家的路时才停了下来。“听着, 以后一切就要靠你自己了,无论有什么事,都不用找我和你妈了。” 我竭力地保持平静,可是一张嘴,声音还是微微地颤抖。我头也不 回地走开了,可是心中却抹不去他那哀怨的眼神。走回洞口时,我 的泪水终于像三峡一样汹涌地夺眶而出。这可是我被逐出家门后的 第一次流泪!唉,孩子啊!希望你能够理解父母的苦衷啊!不经奋斗,就不可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能自立于世的狼啊!不是我狠心,如 果把你留下来,让你永远生活在父母身边,你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才是真正地害了你呀。直到这一刻,我也终于理解了父母当年 撵我走的苦心了。是啊,这是狼族延续下去的生存法则,也是大自 然适者生存的法则。这种做法似乎是不顾亲情,其实这才是真正的

基于鱼化龙文苑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鱼化龙文苑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 大学语文课不应延续中学阶段的阅读导向,而应贯彻落实创作导向,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成长为“创客”。大学语文应该到计算机房上课,使学生能够凭借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和网络互动平台,在线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互动”。 标签:大学语文课程;鱼化龙文苑;实践教学 2015年初,笔者专为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而创建了鱼化龙文苑。主要是对线上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二次开发、再造,融通了网易博客与QQ、微博、微信和易信等,从而实现师生自媒体的无障碍对接,以此构建起“互联网+自媒体”模式的大语课堂教学,让学生立足课内、放眼课外,通过链接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际化学习,进而获得表达与交流能力、人文与科技素养的同步提升。 一、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为了阐明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下面将两种语文课程观进行比较分析。 (一)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几乎所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在拟制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基本上从来就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教学规划的,这主要是以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为基础的,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体现了对语文课程本质内涵的片面性理解。正因如此,多数高校把大学语文界定为理论课,好比开设有中文系的高校往往有个“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连起来说就叫语文。这是著名的语文“能力”说,也是语文教师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据此可以认为,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为主。叶圣陶先生还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目的是让学生阅读种种的书,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学习的目的,而只是学习的媒介,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实中却总有人把作品当作目的本身。 学生可以凭借某一篇作品来训练听说读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优秀作品来训练,甚至不一定非要有文学作品,只要有个共同的话题让大家开展表达与交流活动就可以。语文课堂上,师生如果针对雾霾治理进行口头和书面讨论,也能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正因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根本不读所谓的文学名著,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类人的听说读写水平很低。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从产生以来经历了以下名称的变化【】 A.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多种名称并用B.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C.教授法一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学论D.国文教学法一国语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语文教育学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教材变成儿童的经验的教育家是【】A.莱茵B.布鲁纳C.杜威D.赞可夫 6.提出联结理论一试误说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姆D.布鲁纳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幻灯机、投影仪属于【】 A.视觉型媒体B.听觉型媒体C.视听型媒体D.综合型媒体 l0.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朗读、讲解、音响等手段,展开生动的场景,抒发强烈的情感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是【】A.钱梦龙B.李吉林C.魏书生D.于漪 11.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12.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l3.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 l4.对评估对象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是【】 A.单项评估B.综合评估C.定性评估D.定量评估 15.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中国现代语文教学法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教材是【

体育课教学方法有几种

体育课教学方法有几种 一、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 个主要的层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 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 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示范,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 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示范的速度和距离。

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也包括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 正面示范:教师与学生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正面动作的要领,如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多用正面示范。 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 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 镜面示范: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同学同方向的示范是镜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动作两相对应,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开始时学生完成动作是左脚左移半步成开立,教师的示范动作与学生的动作相对应,则是右脚右移半步成开立。 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这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尽管对于某些示范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运动表象记忆又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动作错误的不断出现与不断纠正而进行的。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汇编(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知识汇编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8、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 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4、"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1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大学语文作文素材

【精彩素材1】 林德曼独身横渡大西洋 192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向世人宣布:他将独身横渡大西 洋这一死亡之海。理由是,他想用自己做个实验,证明强化信心,对人的心理和肌肉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在此之前,有100多名德国青年先后加入驾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行列,但是这100多位青年均未生还。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独身横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林德曼独舟出航十几天后,船舱进水,巨浪打断了桅杆。林德曼筋疲力尽,浑身像被撕成碎片一样疼痛,加上长期睡眠不足,开始产生幻觉, 肢体渐渐失去感觉,在意识中常常出现死去比活着舒服的念头。但他马上对自己说:懦夫,你想死在大海里吗?不,我一定要战胜死亡之海!在整个航行的日日夜夜里,他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成功,我一定要 成功!”这句激励的话,成为控制他意识的唯一意念,从而产生出无限的潜能。结果怎样呢?被人认为早已葬身鱼腹的他,却奇迹般地到达了大西洋彼岸。 林德曼只身横渡大西洋,给世人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尤其值得记住的是,他发现了以前100多名先驱者遇难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船体的翻覆,也不是生理能力到了极限,而是由精神上的绝望导致的勇气和信心的丧失。人处于无法忍受的状态时,最最需要的是激励。然而一个人最先听到的激励声音是来自于你自己的心语。无论如何,没有其他人可以 像你自己那样激励你自己。别人的激励是对你的支持,自我激励会带 给你无穷的力量

【素材点拨】 绝处逢生依靠自信。故事有些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时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差,前进一步是海阔天空,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在身体与心理达到极限之时,也许精神意志可以帮你越过难关。 【适用话题】 面对困境”,自信与成功”,自我激励”,意志与成功” 【精彩素材2】 面对最困难的问题 许多人围着一位退休的老船长,听他讲述一生航海过程中的种种奇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老船长与狂风暴雨搏斗的惊险历程。 谈到大海上不可预测的天气时,有人问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 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向你的船袭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会如何处置呢?” 老船长微笑着反问发问的人: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问者偏着头想了想,回答道:返航。将船头掉转180度,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道:不行,当你掉头回航,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一人忙道:那,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度,试着脱离暴风圈的威胁呢?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大学语文;College Chinese 2.课程类别:?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 3.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4.课程总学时:51 总学分: 3 其中实验学时:17 实验学分:1 5.适用专业:除中文系外所有专业学生 6.先修课程: 一、课程简介(150字以内)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学科,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是解读、赏析经典文学作品;讲解启事、条据等应用文体的写作;作文写作。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及语言应用能力。 《大学语文》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学生的德育教育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全校除中文系之外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必修课。其目的是促进文理渗透,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理论教学

教学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课本的选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教学中应力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赏析、思考、讨论、辨析,提高人文素养。 2.实践教学

教学基本要求: 1.讲解启事、条据、书信、计划、总结等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口语和书面写作的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理论教学 根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教学要求,我们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课后背诵等系统学习方法,使课堂精讲与指导泛读相结合,“主课堂”与“次课堂”相结合,“主课本”与“次课本”(《参考书目》指定的其他参考书)相结合的方法。 2.运用多媒体积极展开教学。教师创意制作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通过优美的课件,让学生积极进入情境,展开想象;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实践教学 1.讲解启事、条据、书信、计划、总结等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2.与写作实践相结合。教学中要安排多处写作练习的“创作点”。如学了第一单元“仁者爱人”,就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的文章,谈一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把零碎的观点整理成系统的理论,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理论教学: 《大学语文》的理论教学考核内容主要有文学知识、作品阅读、诗词赏析等。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品阅读主要是指文本内容以及写作特色;诗词赏析主要是指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主要由写作实践与学习过程等成绩组成。写作实践主要是指实践课中的各种写作练习;学习过程主要是指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读书笔记、出勤等。 3.课程总成绩评定:理论教学占40%,实践教学占60%。 六、教材及学习资源 1.教材: 1.[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十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