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

说法一:冰心、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秦牧、汪曾祺、余光中、余秋雨

说法二: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陈所巨

1.林清玄,(1953--)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一九五三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自幼立志成为作家,高中时期,获台南市作文比赛第一名,大学时期,得翠谷文学奖首奖。

青年时期即遍获重要文学奖,包括台湾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首奖,中华日报文学奖首奖、中央日报文学奖首奖、联合报散文首奖……

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2.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

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3.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汉族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夫人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

1962年毕业于培进中学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文革”期间,余秋雨的父亲被同事诬陷错划为“右派”,叔父因热爱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遭到红卫兵及造反派的残酷迫害而含冤自尽。1969—1971年,余秋雨为全家生活所迫赴江苏吴江县太湖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参加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发起、组织的大学教材编写。1975—1976年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到浙江奉化县一所半山老楼里苦读中国古代文献,研

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4.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

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5.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

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

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6.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

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7.贾平凹(1952~)作者简介: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自然。

8.陈所巨,男,1948年8月出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省桐城市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一级编剧。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职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安徽桐城县文化局创作员、创作股长、副局长;桐城县文联副主席。逝前政协桐城市副主席、桐城市文联主席。当代诗人,散文家。迄今已发表、出版作品千余万字,多次获奖。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明宫奇冤》(合作),诗歌《乡村诗集》(合作)、《在阳光下》、《玫瑰海》、《阳光·土地·人》、《回声与岸》,散文集《陈所巨旅行散文选》,长篇报告文学《痛苦与冲决》、《一个年青的市长和一个古老的城市》、《丰碑昆仑》、《跨越地狱之门》、《川藏雄风》(合作)等。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主编《中国十大民间传说》等五种。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作者:白红梅 工作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汉文组邮编:021000 内容提要: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他们的散文各有特点,本文就这三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上的不同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散文选材方面语言风格艺术结构 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产生广泛的影响。杨朔的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情景交融,清新优美,善于以小见大;秦牧的散文,题材广泛,博见多识,言近旨远,妙趣横生,有寓教于乐之感;至于刘白羽的散文,则激情澎湃,雄浑豪放,波澜四起,以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见长,政治宣传味浓。他们的艺术特色,创作风格各有千秋,即使是用同一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常表现为不同的个性风格。因此,将他们进行比较,对研究和欣赏散文都很有帮助和启发。下面,浅浅地谈一下这三大家的异同。 一、从选材方面来看 由于每个作家的经历不同,审美意识有所差异,决定了他们选材范围各有不同。作为一名时代的歌者,杨朔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①从这一创作思想出发,杨朔的作品努力追觅时代的足迹,题材丰富多样,且大都充满诗意及唯美色彩,诸如:《浪花》中飞溅的浪花,《金字塔夜月》中皎洁醉人的月色,《荔枝蜜》中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荔枝林,《香山红叶》中吐香的红叶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牧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的“花城”,有如一座收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无论是山川植物,生活艺术,还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几乎称得上“宇宙之大,无所不谈”,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作者简介:白红梅,蒙古族,中共党员,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讲师。呼伦贝尔学院优秀教师。 刘白羽的散文充满时代气息,富于革命激情,他善于捕捉和表现那些美好的事物,并融入令人深思的哲理,把“美的生活,美的思想,美的感情,变为美的文学”(《早晨的太阳·序》)。他作品的选材,则多立足于火热的战斗和建设生活,多以大事物为重,用大镜头、转换来摄取大事物。如:《长江三日》记叙“江津”号轮船冲破惊涛骇浪,绕过暗礁险滩的三天历程;《日出》通过对高空观日出雄伟景象的描绘,想到这不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吗?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不正如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吗?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正象“早晨六点钟的太阳”那样富有朝气吗?抒发了他对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的诚挚感情;《红玛瑙》中提出的从延安起步的革命者应永葆战斗青春的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选材倾向及五六十年代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

中国现当代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简况: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 (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③《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三十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首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发表新诗集《尝试集》。对“五四”运动有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叶圣陶(1894-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他编过《小说月报》和《中学生》等刊物,1921年,他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苏教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进学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毁于随治具毕张占小善 率以录庸扬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披记事者要玄捐兀兀苴 罅绍 2、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填空题 1“五四”时期记游作品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采风访俗、了解社会的旅行记,一是写景抒怀、发现自然的山水游记。 2鲁迅的《野草》影响深远,青年作家高长虹、韦丛芜等人的作品明显带有《野草》影响的痕迹。 6.1938年11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六人出版了杂文合集_ _《边鼓集》__。 9.王力自己认为他的小品文是血泪写成的软性文章 12. 1971年4月开始,丰子恺悄悄创作《往事琐忆》系列随笔,最后定编时改名为《缘缘堂续笔》。 13. 邵燕祥认为,理性批判精神的复活和高扬才是新时期杂文所取得的“最可贵”的成就。 14. 全国五大散文期刊之一的《散文天地》,先后于1996 年至2001 年推出“新生代散文专号”。 15:1960——开始以笔名「柏杨」在《自立晚报》撰写倚梦闲话专栏 16. 司马中原认为,他的散文集《月光河》,最能显示他生命成长的痕迹。 20.20世纪70年代末期,_____也斯_______、西西等人,发起了一场小型的“散文的后现代主义革命”。 5. 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软性散文”是指( ○3 ) ○1闲适散文○2幽默散文○3闺秀散文○4小女人散文 名词解释 1. 孤岛“鲁迅风”杂文流派 考核知识点:“鲁迅风”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8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中,以刊登杂文为主的期刊大量涌现,杂文理论的论争和革命现实主义杂文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现代杂文运动蓬勃发展并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就杂文创作本身而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的战斗杂文,其队伍和影响日益壮大,成为这一时期社会舆论的中心。同时,战斗杂文反映现实更敏锐、更广泛、更深刻了,而且杂文的文体样式和艺术风格也更丰富、更多样了。当然,以鲁迅为代表的“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杂文史上最重要的成果。 2、“太白派” 考核知识点:“太白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6 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陈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

1.1.魏连殳形象出自鲁迅小说(A)A.《孤独者》B.《在酒楼上》C.《长明灯》D.《白光》1.2.《肥皂》中的封建卫道士形象是(B)A.高尔础B.四铭C.赵太爷D.丁举人 1.3.鲁迅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创作的历史小说是(A)A.《补天》B.《理水》C.《采薇》D.《起死》 1.4.《出关》的主人公是(B)A.墨子B.老子C.庄子D.孟子 1.5.鲁迅讽刺“无为无不为”哲学的小说是(D)A.《非攻》B.《采薇》C.《起死》D.《出关》1.6.鲁迅讽刺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小说是(C)A.《非攻》B.《采薇》C.《起死》D.《出关》1.7.鲁迅讽刺“离开战斗而独立”倾向的小说是(B)A.《非攻》B.《采薇》C.《起死》D.《出关》 1.8.鲁迅小说《故乡》的叙事模式属于(B)A.全知叙事B.第一人称限制叙事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D.纯客观叙事 1.9.鲁迅小说《祝福》的叙事模式属于(B)A.全知叙事B.第一人称限制叙事C.第三人称限制叙事D.纯客观叙事 1.10.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纯客观叙事(A)A.《示众》B.《白光》C.《孔乙己》D.《伤逝》 2.1.茅盾创作的日记体小说是(D)A.《虹》B.《追求》C.《创造》D.《腐蚀》 2.2.下列人物不属于《腐蚀》的有(D)A.赵惠明B.K;C.萍D.王仲昭 2.3.茅盾小说《追求》中,以献身主义的精神来拯救弱者的人物是(B)A.孙舞阳B.章秋柳C.梅行素D.章静 2.4.“象牙兔子”的意象出现于茅盾哪部小说中(A)A.《创造》B.《自杀》C.《一个女性》D.《陀螺》 2.5.茅盾小说中象征似是而非的革命者的是(D)A.《蚀》B.《虹》C.《子夜》D.《霜叶红似二月花》 16.9.师陀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D)A.《果园城记》B.《里门拾记》C.《落日光》D.《谷》16.10.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的作者是(A)A.师陀B.姚雪垠C.李淮D.尚钺 16.11.小说集《劫灰》的作者是(C)A.徐玉诺B.尚钺C.冯沅君D.师陀 16.12.徐立刚这个人物出自师陀《果园城记》中的(B)A.《过岭记》B.《期待》C.《灯》D.《三个小人物》 16.13.全篇贯穿着敲打的木鱼声的小说是(A)A.《灯》B.《颜料盒》C.《桃红》D.《葛天民》16.14.卖油郎这一人物出自师陀的小说(D)A.《葛天民》B.《城主》C.《三个小人物》D.《灯》16.15.李麦这一人物出自小说(C)A.《城主》B.《长夜》C.《黄河东流去》D.《灯》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讲课稿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 善。 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6、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 已! 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桐叶封弟辩》 1、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译: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七月派取得显著成就的两个方面是小说和( C ) A. 散文诗 B. 话剧 C. 诗歌 D. 报告文学 2. 文坛上形成“王蒙热”是在20世纪( C ) A. 50年代中期 B. 70年代末 C. 80年代初期 D. 80年代中后期 3. “古衣冠的小丈夫”出现于鲁迅小说( A ) A. 《补天》 B. 《理水》 C. 《采薇》 D. 《起死》 4.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 C ) A. 50年代前期 B. 50年代后期 C. 60年代 D. 70年代 5. 《预言》的作者是( A ) A. 何其芳 B. 李广田 C. 卞之琳 D. 戴望舒 6. 吕宗桢和吴翠远形象出自张爱玲小说( D ) A. 《倾城之恋》 B. 《金锁记》 C. 《十八春》 D. 《封锁》 7. 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诗是( D ) A. 《煤的对话》 B. 《黎明》 C. 《笑》 D. 《春》 8. 对京派小说悲剧风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 微笑的悲剧 B. 命运悲剧 C. 社会压迫悲剧 D. 人性悲剧 9. 下列诗作中,艾青创作于延安时期的是( A ) A. 《献给乡村的诗》 B. 《播谷鸟集》 C. 《旷野》 D. 《北方》 10. 徐志摩《婴儿》一诗的主题是( C ) A. 歌颂爱情 B. 歌颂大自然 C. 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D.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 B ) A. 闻一多 B. 朱湘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1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 A ) A. 萧乾 B. 废名 C. 师陀 D. 汪曾祺 13. 翠翠是沈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 D ) A. 《长河》 B. 《牛》 C. 《丈夫》 D. 《边城》 1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A ) A. 看客形象 B. 农民形象 C. 知识分子形象 D. 卫道士形象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

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

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译:天下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受到侮辱时却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抱负很大,志向很远.。

中国近代十大才女(图文)

中国近代十大才女(图文) 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男性是当然的舞台主角,而女性无可选择地成了男性的陪衬。在刀光剑影的朝代更迭中,女性的俪影仅是舒缓人们神经的调节剂。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出现过一些才华卓越的女性,她们不是以自己的美貌耀人,而是凭自己的才华名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经有女性所作的诗篇。此后汉末的蔡文姬、晋代的谢道蕴、唐代的薛涛,直到宋代的李清照、朱淑贞等等,可以说代不乏人。她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证明了女性不单单为自身的自然价值而存在。 可是,在中华民族巨匠辈出,星汉灿烂的文化史上,这样的女性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正如她们是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附属物一样,她们的作品绝大多数也只是正统文学的附属物。正如萧红所说:“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五*四”一声春雷打破了封建社会令女性窒息的牢笼,冰心、庐隐、石评梅、林徽因、张爱玲等女性作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了,她们才华横溢,恰如枝枝红杏伸出墙来,与男性作家共同构筑了近代文化的满园春色。从她们开始,女性作家的队伍逐渐扩大,到如今已经是灿若群星。 今天我简要的给大家介绍近代史上最有影响,而且才华横溢的十位女性作家,她们是—— 名动上海滩,不染红尘焦火气的传奇作家张爱玲; 万水千山走遍,情遗撒哈拉的流浪者三毛; 自比狡兔三窟的孟尝君,灵魂却无处安放的庐隐;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的石评梅; 萧风凄雨中苦苦挣扎,最终无奈早凋的萧红; 特立独行,惊世骇俗,我行我素一生的苏雪林;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 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眼光里漾起心泉秘密的陆小曼; 与波澜壮阔的20世纪同行,与爱心同行的冰心; 红色政权里最亮的一颗辰丁玲。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A/B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美文 2.《自由谈》 3.山水游记 4.邓拓 5.都市散文 6.《人生边上补白》 7.《絮语散文》 8.《横眉集》 9.《写在人生边上》 10.《龙坡杂文》 11.《竹刀》 12.笔谈散文 13.《走到世界尽头》 14.纯散文 15.《女孩子的花》 16.小思 17.治艺小札 18.大雁系列 19.《七好文集》 20.创造体 21.诗化散文 22.“新散文” 23.理性批判精神 24.《田园之秋》 25.廖鸿基 26.1925 27.《晦庵书话》 28.冰心 29.《文艺新潮》 30.“金苹果散文系列”

二、单项选择题, 1、② 2. ① 3. ○4 4. ○2 5. ○3 6. ② 7. ① 8. ③ 9. ○4 10. ④ 11. ③ 12. ① 13. ① 14. ③ 15. ① 三、名词解释 1.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在散文创作开始逐步回归自身艺术规律之时,《人民日报》从1961年1月28日至6月5日,开辟“笔谈散文”专栏,先后发表了老舍、李健吾、柯灵等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推动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发展。当代散文继1956年之后出现了第二次全面发展的短暂时期,以意境隽永、文体优美为特征的“诗化”抒情散文大量涌现,如杨朔的《雪浪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秦牧的《土地》等。1961年因此被称为“散文年”。 2. 在香港域外游记创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耀基,他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行文潇洒畅达,不论叙事、写景、抒情、论说,都充满学者文人风范。金耀基这种写景写情写得有诗意又有历史感和文学神韵的文字,被董桥称为“金体文”。 3. “论语派”: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提倡“幽默小品”和“趣味小品”;继而创办《人间世》(1934年4月),打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旗号;后来还创办了《宇宙风》,从而形成了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论语派”。他们在趣味、游戏、幽默、闲适中改变了20年代散文“问世”的径路,从意兴湍扬的激扬文字走向了沉潜适世的生命关怀与日常人生的吟味咀嚼。 4. 《七星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七星篇》的出版。“七星篇”原是澳门八位女性作家林蕙、林中英等人联合在《澳门日报》上开设的散文专栏,1991年星光出版社推出《七星篇》,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澳门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和个性。 5. “太白派”: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等人。他们支持创办了《涛声》、《新语林》、《太白》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 6.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散文出现的一种主要倾向,指有强烈反共意识的“战斗散文”,用阳刚文体来歌颂所谓的“战士们的英勇事业”、“英雄的伟大精神”和“效忠国家的耿耿忠心”,文章中充斥“口号式的宣言”,很快为广大读者所抛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作家 1、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树,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 第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鲁迅决不只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其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饱尝人间冷暖,体悟到人生真相。青年时代的他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他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其文学成就远远高于其他作家。鲁迅的创作始终饱含着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这些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大量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附录一文学常识 2.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笔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3.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有《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最,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5.巴金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憩园》《第四病室》

唐宋八大家散文语段阅读(一)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配套语段阅读练习(一) 进学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方今圣贤相逢 ..,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 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 ..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 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 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艺者无不庸名:拥有、占有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捐:花费、消耗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明:阐明、表明 D.忘己量之所称.称:相当、相称

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名录

郑昶午昌(1894~1952) 郑午昌(1894-1952)浙江嵊县人。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美专等校教授。 梅兰芳畹华(1894~1961)(1894-1961)江苏泰州人。著名戏曲表演大师,雅爱丹青,擅人物、花卉。 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芬(1894~1964) 吴琴木(1894-1953) 上海人.工山水.人物.花卉.号冷枫居士.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曾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任教于无锡美专. 吴湖帆(1894~1967)(1894~1968)吴湖帆(倩庵)(1894-1968)画中九友现代画家。(1894~1977) 邓昙殊(1894-?)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汪亚尘(1894~1983) 汪亚尘(1894-1983) 浙江杭州人.曾任上海美术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务长,中国画会常务理事等. 徐悲鸿(1895年-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1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1919年,赴法车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7年,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革新,反对保守主义,倡导现实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1895~1953)(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一生创作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一生致力美术教育,有自己一套明确、完整美术教育主张。他强调师造化,重视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科学。所采取办学体制是学年制、年级制、学分制和画室制的结合体,要求学生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深厚、文化修养丰富。在教学法上,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全面发展。亲自培养一批有成就美术家,所建立起来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一直延续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有强大的力量。 俞剑华(1895~1979)山东济南人。历任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擅画山水,亦工花卉,尤长于美术史论。 俞建华 陈之佛雪翁(1896~1962)(1895-1963)浙江余姚人。历任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流憩庐”、“养真庐”。 陈之佛(1896~1962),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中国画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浙江省余姚县浒山镇(今慈溪县)人。陈之佛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曾出访东欧,进行学术交流。程十发,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程潼,1921年3月17日生于江苏省松江县。9岁开始学画,临摹木版或画谱。18岁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山水和花鸟,同时临摹人物画。指导教师有王个簃、汪声远、李健等。书法教师李健为他取名十发。1941年毕业后在银行当雇员,不久失业,回家乡从事中国画创作,1949年开始创作连环画、插图和年画。1952年因创作《葡萄成熟时》等,被聘为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画师。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袁松年(1895-1966) 广东番禺人.擅画山水,层次分明,别具一格.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陶冷月(1895-1985)江苏苏州人。先后在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任教授。尤擅月夜景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