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解读及教学建议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我今天能在这里和各位一起探讨一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

问题。非常感谢x老师的信任,接到这个任务我也非常重视,在暑假里花了很长时间来研读教材、准备材料,今天呈现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我今天宣讲的主题《重视口语交际培养交际能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分享:一、转变固有观念,重视口语交际。二、了解口语交际其内涵和特征。三、了解教材编排,正确定位目标。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交际能力。

一、转变固有观念,重视口语交际

记得很早以前,我个人曾经有过这样粗浅的认识:口语交际就是说话、对话嘛。可我们的学生哪个不会说话呢?口语交际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觉得可惜(说它弃之不可惜是因为考试时设计到的分数也不多),我们往往会忽视它,觉得它不重要。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一)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生存之道。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QQ交流、微信聊天……我们每天都在用许许多多的形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内心的想法、懂得根据场合说话、懂得正确的使用语气语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学生

具备较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口语交际课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真诚地与他人交流,重视引导学生彬彬有礼的与他人交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与人交流。

(二)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科之需。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语言理解能力的要求中提到: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运用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小学低段口语交际课是这样要求的: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无论是从语文核心素养还是到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口语交际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了解口语交际其内涵和特征

(一)口语交际的内涵是什么

按照信息传递的方式,言语交际分为“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口语交际即口头言语交际,指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定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言语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提高学生的

语言交往能力为核心,并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它是既具实践性又表现为综合性的一种课程形态。

(二)口语交际的特征有哪些

总的来说,口语交际课程形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整体性、实践性、互动性、开放性、生成性。

1.整体性。人的生活世界是具有整体性的,人在口语交往中必然反映生活的丰富性,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发展。在口语交际中,学生不但在语言运用能力上会有所发展,而且在文化上也会有所获得,无论科学的,艺术的,还是道德的,也正是在这种语言交往中学生的个性才得以发展。因此,口语交际这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践性。“口语交际”由于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

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内容,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取材上,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发展需要,体现更大的灵活性,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在“口语交际”课程中是不可取的。

3.互动性。互动性是其独特属性,“口语交际"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开展方式,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和语言的互动过程,它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在语言的交往中,在经历、体验、感受中学会与人沟通,发展人的交往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种语言实践活动中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4.开放性。从目标上看,口语交际的内容范围有可能涉及科学、艺术、道德不同方面,不同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获得也有差异,因而''口语交际”的目标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它既不可能是整

齐划一的,也不可能是预先设定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应该面

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面向儿童的多种认识需要,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5.生成性。“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计划性,并不意味着口

语交际实践的过程就有着明确的规定性,是可以预设的。由于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其情绪、情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其语言是灵动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际过程更是鲜活的,不可控制的。所以,口语交际课的事先规划和设计只能是板块式的、框架式的,对口语交际活动的生成只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了解教材编排,正确定位目标

一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活动,分别是《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以《我说你做》为例,我们来看看教材的编排:

从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不难看出,教材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

进行分解细化,所以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目标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四次口语交际活动,由于其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目标定位也要会不同。

《我说你做》强调学生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这两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在交际中懂得尊重他人。教学目标定位在:1.有勇气大声说清楚,让别人听得见。2.认真听别人说,能听懂别人的要求。

《我们做朋友》强调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提供小学生最有可能遇到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大方与人交往,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个口语交际活动学生通过做自我介绍、和周围的同学聊天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和他人交流中做到自信、大方,学会和同学交朋友。

《用多大的声音》强调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这对初步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有非常大的帮助。

《小兔运南瓜》则强调学生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材创设的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交际能力

这四次口语交际活动,充分尊重口语交际的自身规律,在教材中独立编排,自成体系。同时也是符合我们一年级孩子年龄特点的,这些交际活动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重视“交际”的功能,更加重视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其交际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重在鼓励学生敢说,敢想,引导学生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致力于培养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一年级的学生最难养成的习惯就是倾听,学生往往喜欢自顾自的说话,而忽视听别人说什么。所以在《我说你做》这个口语交际活动

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比如大家熟悉的《喊口令游戏》,一个学生喊口令,其他学生做相反的动作,这个游戏既考学生的倾听能力又考学生的反应能力;《转圈圈游戏》这个游戏和《喊口令》差不多,但是这个游戏可以在室外进行,学生会更喜欢,让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圈跑,老师喊1按着原来的方向跑,喊2学生要迅速的向相反的方向跑。这些游戏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在玩耍中培养了孩子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和倾听的能力。

在《我们做朋友》这个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活动,给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交流、碰撞。比如提前一天布置让学生画自画像、做名片、画喜欢的事物等。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拿着自画像来做自我介绍,拿着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来介绍自己的兴趣、喜好等。再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换自画像和名片等方式来结交更多的朋友。这些活动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有了交际的机会、交际的内容,从绘画到说话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用多大的声音》这个口语交际活动,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礼仪意识。充分利用书上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第一幅插图是图书室,那么我们要保持安静,说话要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讨论,还有哪些场合我们要小声说话,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种规则意识的植入,潜移默化的浸润。

《小兔运南瓜》三幅插图,空缺了第二幅,这是这个口语交流活动的精妙之处。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得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

设计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天马行空,有的学生说把南瓜滚回去,还强调说滚动的时候一定要轻一点,这样南瓜才不会被弄坏了;有的学生说请大象来帮忙用鼻子卷着回去;有的说请熊大熊二来帮忙抬回去;有的说打电话让快递来送回去;还有的说打滴滴呀,开车送回去……在面对学生的这些奇特的想法时,我不做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不好的点评,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于是我设计了: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梳理和筛选,找到最合理最适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老师们,让我们重视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关注对象和场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学会遵守交际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用语言来传递爱和温暖,做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

我的认识结束,谢谢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 册教材解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代的意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坐在这里为大家解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的新教材。还记得,去年9月开学初,学校组织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参加了部编版一年级教材的解读教研活动。当时,听了郑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让我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结合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和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谈谈我对新教材的解读: 以一年级上册语文为例,纵观新教材的编排包括:入学教育3课,集中识字2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2个单元共13课,课文4个单元共14课,还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阅读吧……书本最后一页的“常用偏旁名称表”,部分偏旁名称也略有修改。 总结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守正出新。对比原来的人教版,部编版在开本、内容编排、识字量等都有了修改。具体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特点:目标清晰便教宜学 1.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让语言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2.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文文体多样,导学功能清晰。选文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童趣十足,可以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重积累、重运用,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4.促进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和生活延伸。注重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和生活延伸,能够发挥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辅助作用,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下面我就以一年级上册语文为例,说说各个板块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包含6个方面: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一、入学教育: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乐趣 《我是中国人》是告诉孩子身份的认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我是小学生》是做好幼小衔接,告诉孩子做一个小学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我爱学语文》帮孩子们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受学习的快乐。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建议:主要是加强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听讲、发言、纪律…… 二、识字编写特点 1.先识字后学拼音,突显识字的地位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完整表格版共233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 (完整表格版49套) 本组教材是以“汉字家园”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五篇识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通过这一组识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在具体语境中,了解象形字的特点,学习用归类法识记汉字。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2.认识“一、丨、、、亅、、丶、、、”10种笔画。 3.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2.认识“一、丨、、、亅、、丶、、、”10种笔画。 3.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 1.《天地人》…………………………………………………………2~3课时 2.《金木水火土》……………………………………………………2~3课时 3.《口耳目》…………………………………………………………2~3课时 4.《日月水火》…………………………………………………………1~2课时 5.《对韵歌》…………………………………………………………2~3课时 口语交际…………………………………………………………1~2课时 语文园地一…………………………………………………………4~5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已经认知的事物,采用游戏激趣法、图字结合法、合作互助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探究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在辨认字形中了解字义,结合字义识记字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教学进度

20xx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修订教材新增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课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从篇目来看,新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 不少是儿童诗,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先 识字在学拼音。“现行的语文教材,一年级的目录顺序是:我上学了、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识字二、课文。而新教材的目录顺序为我上学了、识字一、汉 语拼音、课文、识字二、课文。一年级学生先认识一部分常用常见字,能把孩 子的生活融入学习中,这样更关注孩子的需求了。” 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 展课外阅读。 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写法,笔 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 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 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 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 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 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 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

时代的意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 大家好!很荣幸坐在这里为大家解读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的新教材。还记得,去年9月开学初,学校组织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参加了部编版一年级教材的解读教研活动。当时,听了郑老师对新教材的解读,让我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结合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和学习,对新教材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谈谈我对新教材的解读: 以一年级上册语文为例,纵观新教材的编排包括:入学教育3课,集中识字2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2个单元共13课,课文4个单元共14课,还有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阅读吧……书本最后一页的“常用偏旁名称表”,部分偏旁名称也略有修改。 总结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特点——守正出新。对比原来的人教版,部编版在开本、内容编排、识字量等都有了修改。具体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特点:目标清晰便教宜学 1.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让语言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 2.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文文体多样,导学功能清晰。选文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童趣十足,可以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重积累、重运用,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4.促进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和生活延伸。注重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和生活延伸,能够发挥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辅助作用,并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下面我就以一年级上册语文为例,说说各个板块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包含6个方面: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一、入学教育:渗透核心价值,感受学习乐趣 《我是中国人》是告诉孩子身份的认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我是小学生》是做好幼小衔接,告诉孩子做一个小学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我爱学语文》帮孩子们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受学习的快乐。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建议:主要是加强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包括:听讲、发言、纪律…… 二、识字编写特点 1.先识字后学拼音,突显识字的地位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23个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 c、s、y、w 注意: ①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②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③分清b和d、p和q。 ④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24个韵母 单韵母(6个)a、o、e、i、u、ü 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 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注意: (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介母:i u ü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 (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ɑn(y——ü——ɑn) yun(y——ün) 音节的拼读 1.能直接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有:a、ai、ao、an、ang e、en、o、ou、er 2. 二拼音节:声母+韵母。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 ? ? 拼音的标调规则 有ɑ先找ɑ,没ɑ再找o、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 的头上,以此类推。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新教材解读 马龙县旧县小学罗聪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本学期,历时近五个年头的部编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为引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套教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新教材,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阅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变化 部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赏心悦目。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呢? (一)、调 1、教材板块调整 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新版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教学。为什么要这样改呢?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识字难度低于学拼音的难度,这样编排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 2、识字与拼音比重调整 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目前的2单元;识字由原来的8课调整为现在的10课。目的: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选文调整 新版本教材共有14篇课文,保留了原来5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篇课文。选文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

适宜教学的内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选文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一条线是“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字种调换 新教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例如:《小小的船》,原版本要求会写“见、白、田、电”,新版本要求会写“月、儿、白、里”。《画》,原版要求会写“人、火、文、六”,新版本要求会写“水、去、来、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高频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写高频字,容易而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能够带动后面的学习。 (二)、减 1、内容减少 和原版本相比,新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由原来的20课减少到14课,拼音由原来的4单元减少到2单元。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和融合,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2、识字量减少 由原来的400个减少到300个。目的:降低初入学的难度,放缓坡度,减轻负担,呵护孩子爱学习的天性。 (三)、增 1、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新增的《金木水火土》、《江南》、《春节童谣》、《剪窗花》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解析

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听说,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直到2015年11月,在安徽合肥参加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试教试用培训会议上,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地人你我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

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 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七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解读

新教材、新起点——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 新教材解读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本学期,历时近五个年头的部编 新教材终于在热切期盼中显出真面目。为引领一年级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套教 材的特点,切实使用好新教材,我通过研读新课标,将新、旧教材进行对比阅 读,查阅相关资料,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 一、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变化 部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采用大开本排版、水墨画插图,显得大气优雅,赏心悦目。新教材有哪些变化呢? (一)、调 1、教材板块调整 原版教材第一单元是拼音教学,新版教材第一单元是识字教学。为什么要 这样改呢?拼音教学的定位是工具——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识字难度低 于学拼音的难度,这样编排便于和儿童的学前生活相连接。 2、识字与拼音比重调整 新版教材的拼音教学由原来的 4 单元减少到目前的 2 单元;识字由原来的 8 课调整为现在的10 课。目的:体现了新课标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 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要求;体现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 3、选文调整 新版本教材共有14 篇课文,保留了原来 5 篇课文,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去远足》、《大还是小》、《项链》、《乌鸦喝水》、《小蜗牛》等9 篇课文。选文突出了经典性、时代性,选用文质兼美、适宜教学的内

容,一些经典课文又恢复了。 选文按照“双线”组织单元教学:一条线是“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另一 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 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4、字种调换 新教材将字种调换为儿童使用的高频字。例如:《小小的船》,原版本要求会写“见、白、田、电” ,新版本要求会写“月、儿、白、里” 。《画》,原版要求会写“人、火、文、六” ,新版本要求会写“水、去、来、不”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高频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 成分。先学写高频字,容易而有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能够带动后 面的学习。 (二)、减 1、内容减少 和原版本相比,新版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由原来的20 课减少到14 课,拼音由原来的 4 单元减少到 2 单元。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和融合,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2、识字量减少 由原来的400 个减少到300 个。目的:降低初入学的难度,放缓坡度,减 轻负担,呵护孩子爱学习的天性。 (三)、增 1、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新增的《金木水火土》、《江南》、《春节童谣》、《剪窗花》等,这些

2018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编写依据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重要理念——来自于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小学语文》xx年第9期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及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xx年第11期 《新教材,新在哪儿》——《人民日报》xx.08.18 《新版语文教材主治读书少》——《新京报》xx.09.18 三、编写特点 1、立德树人自然渗透 2、保护天性幼小衔接 3、夯实基础全面启蒙 4、难度适宜梯度合理 5、强化运用联系生活 6、引导发现倡导自主 7、课外阅读纳入课程 8、版式设计独具匠心 四、一年级上册结构体系一年级上册设计了《我上学了》、《识字》2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2个单元共13课、《课文》4个单元共14课、4个口语交际、8个语文园地、特设《快乐读书吧》 五、简介各体系编排特点 1、我上学了。 2、识字

3、快乐读书吧 4、语文园地 六、侧重分析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写理念及主要特点。 1、汉语拼音 (1)学段目标与内容——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编写理念及主要特点 加强整合,综合发展 精选音节,提高效率 联系生活,强化运用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汉语拼音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2、识字写字编写理念及主要特点 (1)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识字写字编写主要特点 追求识字写字的科学性 体现识字的多样性 凸显丰富的文化内涵 夯实识字写字基础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部编本”教材的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 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二(二月、二十) 三(三天、三月)上(上学、上衣) 口(人口、开口)目(耳目、头目) 耳(木耳、耳朵)手(手心、对手) 日(早日、日子)田(水田、田里) 禾(禾苗)火(大火、火把) 虫(虫子、小虫)云(白云、云朵) 山(山林、山水)八(八个、八月) 十(十个、十天)了(火了、大了) 第4单元 子(儿子、子女)人(人口、大人) 大(大山、大雨)月(月儿、日月) 儿(儿子、女儿)头(木头、开头) 里(里头、山里)可(可是、可口) 东(东西、山东)西(西瓜、山西) 天(白天、半天)四(四个、四十) 是(是的、不是)女(女儿、子女) 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去(上去、来去) 来(本来、下来)不(不好、不是) 小(大小、小手)少(多少、少见) 牛(水牛、小牛)果(果子、水果) 鸟(鸟儿、小鸟)早(早上、早日)

书(书本、书包)刀(小刀、刀口)尺(尺子、尺寸)本(书本、本子)木(木头、木耳)林(山林、竹林)土(水土、土木)力(有力、用力)心(开心、小心)中(中心、中午)五(五十、五月)立(立正、自立)正(正在、正好)在(正在、不在) 第6单元 后(后来、后天)我(我们、自我)好(好心、好人)长(长江、长沙)比(正比、对比)巴(下巴、巴士)把(把手、火把)下(下来、下午)个(一个、个人)雨(雨衣、下雨)们(我们、人们)问(问好、学问)有(有心、有力)半(一半、半天)从(从来、从不)你(你好、你们) 第7单元 才(人才、天才)明(明天、明白)同(同学、不同)学(上学、小学)自(自立、自我)己(自己、知己)衣(上衣、雨衣)白(白云、白天)的(有的、好的)又(又大又红) 和(和好、不和) 第8单元 竹(竹子、竹林)牙(月牙、门牙)马(马上、木马)用(用心、有用)几(几个、几月)只(一只、只有)石(石头、石子)多(多少、好多)出(出去、日出)见(只见、少见)对(对手、对比)妈(妈妈、大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目录 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2) 第1单元 (2) 第4单元 (2) 第5单元 (3) 第6单元 (4) 第7单元 (5) 第8单元 (5) 第二部分:读读说说 (6) 1.词语搭配 (6) 2.数量词 (7) 3.又......又.. (7) 4.......像...... .. (8) 5.句子 (9) 6.反义词 (11) 7.日积月累 (11) 8.多音字 (14) 9.词语 (15) 10.笔顺规则、结构及关系举例。 (17) 第三部分:拼音复习 (18) 23个声母 (18) 24个韵母 (18)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9) 音节的拼读 (20) 拼音的标调规则 (20) 易错点 (21)

第一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二(二月、二十) 三(三天、三月)上(上学、上衣) 口(人口、开口)目(耳目、头目) 耳(木耳)手(手心、对手) 日(早日、日子)田(水田、田里) 禾(禾苗)火(大火、火把) 虫(虫子、小虫)云(白云、云朵) 山(山林、山水)八(八个、八月) 十(十个、十天)了(火了、大了) 第4单元 子(儿子、子女)人(人口、大人) 大(大山、大雨)月(月儿、日月)

儿(儿子、女儿)头(木头、开头) 里(里头、山里)可(可是、可口) 东(东西、山东)西(西瓜、山西) 天(白天、半天)四(四个、四十) 是(是的、不是)女(女儿、子女) 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去(上去、来去) 来(本来、下来)不(不好、不是) 小(大小、小手)少(多少、少见) 牛(水牛、小牛)果(果子、水果) 鸟(鸟儿、小鸟)早(早上、早日) 书(书本、书包)刀(小刀、刀口) 尺(尺子)本(书本、本子)

部编版 一年级下语语文 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一、单元整体解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为“家人”,围绕这个主题一共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课文及一个语文园地。课文文体丰富,古诗《静夜思》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充满童趣,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散文《端午粽》介绍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样式,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哪些呢?首先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在《端午粽》和《彩虹》的课后题目中,都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三课关于读好长句子的要求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者所说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梯度性。第9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为第10、第11课做好铺垫;《端午粽》一课要教会学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彩虹》这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且能够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其次是积累语言。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在《端午粽》这篇课文里,出现了“青青的、白白的”此类叠字的词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归类积累。《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感受诗的韵律。最后是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比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搜索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语文园地里的“和大人一起读”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如下: 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来X 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6.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介绍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材分析:整体框架 介绍 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 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 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 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 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 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 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 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 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 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

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 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 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 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 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 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 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 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 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 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 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 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 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析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 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统经验——口语基础学识字;三是幼小衔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识字写字的增减 《识字表》安排300个汉字,比原教材减少了100个,降低了难度。《写字表》安排100个汉字,字数与原教材相同。但由于新教材按字频选字,入选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个数字都选,新教材“六七九”识字选了,写字就未入选。在每一课的“识字”栏新增了共50个偏旁部首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认识汉

字的特点,书后还附了《常用笔画名称表》,提供了横竖撇捺点提及复合笔画名称22个,对规范笔画的称谓很有好处。 (三)文本篇数和篇幅有缩减 阅读课文14篇,比原教材减少6篇;识字文本10个,比原教材增加2个。文本字数减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课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蜗牛》208个字。 二、关于入学教育——视角不一样 原教材标题是《入学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视角呈现;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分别是上学、上课、读写姿势。新教材的标题是《我上学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呈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定位准确。内容改变较大,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含《上学歌》)”“我爱学语文(分别是三幅图“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既暗示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朗读、写字、口语交际,也暗示着整个语文学习的三大任务:阅读、写作、运用),语文任务明确。 三、关于文本选择——最远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识字10课,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课,新换5课,修改2课,更新率50%以上。阅读课文14篇,保留6,新换8(其中《乌鸦喝水》为一年级下册),更新率75%。换掉的课文主要原因:有的时代感不强;有的教育较生硬,成人味较重;有的太哲理,学生难理解;有的语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长。 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1.阅读教材的双线编排。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在教材中未予明确命名。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这一点,从低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开始体现。具体到一下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和文中的泡泡里,为教师教学提供线索和抓手。 比如,第七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在《一分钟》的课后练习中,让学生用“要是……就……”的句式来说话,既是基于课文内容,又需要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断;《小猴子下山》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说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也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结论。 又如,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在课文《树和喜鹊》中,“孤单”一词下面吐了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直接点明了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虽然泡泡吐在“孤单”这个词语旁边,但这种方法要在这课教学中重点指导和运用,不仅仅局限于“孤单”,在接下来的课文《怎么都快乐》中,“独自”“静悄悄”“有劲”都可以用这个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更可以反复操练和巩固,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2.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低年级教材对于朗读训练的安排也有梯度和层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一下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和“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的要求。 教材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学习目标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前后勾连,相互照应。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好教材,抓住重点,瞻前顾后。比如读好长句子的要求,虽然教材中在第三单元的《端午粽》和《彩虹》中作了明确的要求,但在之前的课文中已有铺垫,出现过比较长的句子,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教学中不妨随时抓住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彻学期始终。 在词句训练方面,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词语或句子的练习。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从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生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积累、积极实践,最后指向运用。 3.重视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阅读是输入的过程,表达是输出的过程。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活动与语言表达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应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抓住学生语言内化与输出的关键期,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适当加大改革力度。依据这个编写设想,本册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进。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没有设置专题,而是识字和课文穿插着。但是,每个单元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每组包括“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吧”。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400个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春妍 一、单元整体解析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为“家人”,围绕这个主题一共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课文及一个语文园地。课文文体丰富,古诗《静夜思》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充满童趣,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散文《端午粽》介绍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样式,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哪些呢?首先是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在《端午粽》和《彩虹》的课后题目中,都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三课关于读好长句子的要求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者所说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梯度性。第9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为第10、第11课做好铺垫;《端午粽》一课要教会学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彩虹》这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且能够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其次是积累语言。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语,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来X去”的词语。在《端午粽》这篇课文里,出现了“青青的、白白的”此类叠字的词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归类积累。《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感受诗的韵律。最后是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比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搜索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语文园地里的“和大人一起读”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如下: 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学写“主、门、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来X 去”,尝试说这样的词语。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