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

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

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
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

重温抗战历史,你会有很多新发现。著名的东北抗联杨靖宇将军1米93的大个头,牺牲的时候肚子里面没有一颗粮食,他是被几个普通的当地村民出卖给日本讨伐队的。一百鬼子,八百伪军。不了解中国近代史,你是很难理解当时为啥有那样多汉奸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近代史,包括更早的历史,一直没有“现代国家”的概念和制度。先看一个可笑的真实故事,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大战。绝大多数的中国政府官员、百姓都认为和我们没关系。日本著名的军事将领东乡平八郎带领部队入住在辽宁的一个村庄,晚饭后,居然有当地的村民来告状,村民们认为他们是大官,要求他们出面调查和处理当地的清政府地方官员!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积贫积弱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基本上没有现代化国家概念的社会。包括官员、老百姓几乎都不清楚什么是国,什么是家。人权、民主概念更是处于蛮荒状态。

蒋介石带领的国民政府主导的八年抗战,非常艰苦。一个愚昧的农业社会中国在反抗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强国日本。站在现在的角度,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但是,中国坚持下来了,直到美国、苏联的出手,最终赢得了胜利。然而,我们不得不说,抗日战争里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却没有“斯大林格勒”的英勇,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根本不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也就根本缺乏全民动员参战的能力。

当指责国民党部队5万人抵挡不住5千日本兵,一个真实的情况是中国士兵一半以上是拉壮丁来的,很多人连最起码的步枪保养常识都不会。中国军官们很多都是文盲,军校毕业仅占少数。日本军队不仅军官素质高,其军队现代化程度是亚洲唯一可以媲美欧美的。中日双方军事装备更是相差甚远,淞沪大会战时,

中国最精锐的中央军几乎全部出动,大约5个中国师的火力才能勉强抵挡1个日本师团。

有人指责八路军几乎没有打过像样的战役,最值得骄傲的也只能算是一场战斗——太原战役中的平型关战斗。八路军最精锐的115师主力部队,在林彪指挥下,突然包围袭击一支日本板垣师团的后勤部队,最后激战中日军成功突围。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军后勤部队的1000余人,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八路军损失惨重,几乎是一比一。据说林彪战斗结束后差点掉下眼泪,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最精锐的八路军,包围奇袭日本后勤部队,都打成这样。客观条件决定了,八路军只能活跃在游击战场。

因为国民的愚昧,缺乏国家的现代教育,所以才有很多中国人加入伪军,才有很多村民告发抗联。包括台湾,很多人接受日本的多年殖民教育产生亲日的泥土,都是这样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电影《1942》翻阅到人性最黑暗的一页。是选择饿死,还是选择吃日本人的馒头?很多濒临死亡的饥民都会选择馒头。现在的我们也开始变得可以理解了。所幸这一切已经被历史翻过去。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只培养一小群精英就能够做得到的。只有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都提高,民族才有前途。

论武汉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论国军在武汉会战中的胜与败 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选修课: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抗击日军进攻武汉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次会战从结果来看是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终,但此次会战却并非前几次会战一般只夺一城一地,具有其独特的战略意义。那么此次会战敌我究竟几何,真正的胜负又该如何评定? 一武汉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自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由于国民党实行消极片面的抗战路线, 对日本侵华的实力及野心认识不足,对己方指挥失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相继丢失北平、上海、南京及华北大部分领土,抗战形势异常严峻。 在南京陷落前,国民党已知南京难保,决意迁都重庆,但最重要的军事委员会则迁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和所属各部重要领导人均在武汉办公。如蒋介石、汪精卫、孔祥熙、何应钦、陈诚等均在武汉。英、美、法、苏、比、意等国外交使节,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陈绍禹等,各党派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妇女界领袖沈兹九、曹孟君,文化界名人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均到汉。 而且武汉当时是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过两百万。武汉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 一时间,武汉成为了中国战时政治、军事、交通、经济文化中心。对此,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电》中明确称:“我们的首都武汉”①。由此观之,武汉于我而言,正是国家精神所在,是对中国还能否打下去的一次大检验。 二武汉会战敌我双方的战略目的 对于中国而言,武汉不仅仅只是一个首都那么简单。抗战初期几次会战失利,军心不振, 国民悲观,敌势浩大,为振奋国民军心,打击敌之嚣张气焰,国民党将武汉会战看成“第三期会战中最重要的据点”,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1937年12月,针对日军对武汉的 活动,国民军事委员会于是拟定了“以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为目的”和“消耗敌之力量,赢得我之时间,以达长期抗战之目的”的方针,明确规定:“预期在武 汉外围与敌主力作战四个月,予敌以最大之消耗,粉碎其继续攻势之能力,争取持久抗战之

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武汉会战的发生经过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经过 武汉会战经过可以通过划分五个战场来描述,首先是波田支队序战,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军第二十七军团被日军一夜之间逐出安庆,随后蒋介石要求将领杨森反攻安庆,杨森以二十六军团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击,被迫放弃安庆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由此安庆失守。波田支队占领安庆后,继续向长江以西进攻,六月底就抵达江防,在江防要塞,国军与日军相持数月后还是被日军攻陷。 武汉会战的第二次主要战役是长江南岸作战,在日军攻占九江之后,长江南岸的国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南岸继续向德安进攻,另一对则沿着长江向西进攻,主要攻击地点是瑞昌。同年八月日军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陆成功,并且攻破了国军第12军的防守,随后双方在瑞昌进行多次激战,最终中国军队占领了瑞昌。成功守住瑞昌后,因为国军高层策略的失误,日军最终成功的开通了武汉到长江的水路。之后的战役中国军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万家岭一战中国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日军的意图,由此开始与日军一个月的激战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次胜利,国军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意图,同时还给了日军以致命的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这是武汉会战经过中最精彩的一幕。 此外还有长江北岸作战、大别山北作战和日军突袭广

州,在突袭广州战役中,日军成功的占领了武昌以及汉口,武汉保卫战结束,以上就是武汉会战经过。 武汉会战的伤亡 武汉会战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是我国保卫武汉、防御日军侵略的一次大型会战,此次会战规模很大,共发生了数百场战斗,作战双方在武汉会战伤亡都十分惨重。 据统计武汉会战伤亡达数十万人,其中防御方中国军队的伤亡就达到了40多万人,日本军队的伤亡也达到26万人。会战结束后中日双方都休养了很长时间。在参战的部队这方面,中国的兵力总共近110万人,其中包括50个军和14个集团军的兵力,损失了40万人,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在这 次会战中付出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在武汉会战中万家岭战役无疑是我军对日军最完美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的 106师团几乎被薛岳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全歼在万家岭,仅仅这 一战就直接击毙日军近3000人,加上伤者更多,此战被后人 称作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伤亡还体现在飞机和战舰的损失上,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积极配合苏联航空志愿大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在空战和海战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且击毁了78架日本飞机,炸沉了23艘日本军舰,使日军想利用军舰在长江威慑武汉的 企图延缓许久。 在日军多方面的军队到达武汉后,已经损失了相当多的兵力,这时我军却不与敌军对战,而是从武汉撤退,尽可能的避免了我军在武汉会战伤亡,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武汉会战的意义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

武汉抗战博物馆设计调研报告

历史背景: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 场大规模战役,是在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 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 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 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 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 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 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 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 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抗战纪念馆建筑设计: 战争带给人类的往往是难以弥补的身心创伤,面对这段血迹 斑斑的历史,人们除了透过历史教科书了解战争的辛酸和残酷外,亦可以通过体验战争纪念馆独特的空间环境和场所精神来体会 书本所缺乏的经验和感受。战争纪念馆对不同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观众激发的心理体验往往大相径庭,其不同的纪念性空间形态和序列所传达的纪念心理亦截然不同。面对国家社会的政治需求乃至民众的伦理道德观念、战争纪念馆需要带给观众的是怎样的一场心理体验?是加深创伤或是提供一场治愈疗程? 基地调研: 本次基地位于武昌东湖西北处湖边的一块城市绿地上,基地呈一梯字形。

基地紧邻一条主干道---武汉大道,该大 道平时车流较多,设备较齐全,有数个地下通道,交通便利。街对面为高新开发区和数个高层住宅区,设计时应考虑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影响。 基地东边为湖北省博物馆,该博物馆为比较现代化的传统建筑风格,在该街区有着 比较重要的地位.。再 往东还有湖北省美术 馆。

抗战时期的三大惨案

花园口决堤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隧道窒息,并称为抗战期间三大惨案,其间有悲壮,有惨烈,有矛盾,有无奈,无论如何,这是中华民族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的惨重代价。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了民族解放牺牲的人们。 1 长沙大火玉石俱焚 时间:1938年11月12日晚至14日事件:国民党在长沙放的一把大火烧了两天两夜,数千年的古城毁于一旦。全城63%的街巷、房屋被烧。1900余石谷米被烈火吞掉,300万元的绸缎烧成灰土,400颗价值连城的汉印及许多文物珍品荡然无存,3000多人葬身火海。 蒋介石:“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1月攻陷岳阳。长沙距岳阳130公里,原本是抗战大后方的长沙被推到了抗战第一线。日机不断轰炸,到了11月12日,长沙,就像时任市长席楚霖回忆录中描述的那样,“像一只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着的破船”,战争的恐怖和阴影将这座城市完全笼罩。 上午9时左右,蒋介石限一小时到达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旋即张治中又接到蒋侍从室副主任林蔚的电话,内容是“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张治中立即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两人下午4时就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由长沙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徐昆执行。计划明确要求,“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进入准备位置”。计划还对引火材料的发放和控制,起火的命令、信号、秩序、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放火的地点选定天心阁。 疯狂失控的夜晚 张治中一开始就明确下达指令:“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而且还详细布置,“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开始行动”。 但是,1938年11月12日的夜晚,疯狂失控。确切是13日凌晨2时许,长沙城内南门某处突然起火,徐权迅速得到了士兵的报告,判断是失慎,但当时,警察和消防队员都撤离了,无人灭火。不到一刻钟,南门已经三处起火。但当晚焚城总指挥酆悌的电话一直占线。不久,天心阁也火光四射,接着全城起火。 市民从梦中惊醒,面对熊熊烈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当日的电报代号为“文”,因大火发生在夜间,故为“夕”,因此称这场大火被称为“文夕大火”。

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 - 史实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 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 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 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名称:武汉会战 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时间:1938.6.11-1938.10.27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日军获胜,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参战方兵力: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 伤亡情况:中国40余万死伤(中方统计) 日本25.7万死伤(中方统计) 苏军100人死伤(中方统计) 主要指挥官: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 武汉会战前夕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 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在 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

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虽然西迁 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 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 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 屈服,尽快结束战争。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认为“攻占汉口作战是早日结束战争的最大机会”“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统治中国”。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 作战计划。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中旬,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也规定了战略方针,主要目的一是在于以空间换取时间,内、外战线结合,消耗、挫败敌人;二是及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三是争取国际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国际战场的开辟以彻底战胜日军。 这时,国共两党为了抵御民族大敌,进一步加强合作。7月6日,在武汉召开了国民参政 会第一届会议。大会庄严宣告:“中国民族必以坚强不屈之意志,动员其一切物力、人力。为自卫,为人道,此穷凶极恶之侵略者长期抗战。以达到最后胜利之日为止,”要求全国 军民“一切的奋斗,要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胜利为目标” 中国人民要保卫武汉,坚持抗战,日本侵略者要夺取武汉。结束战争,这就构成了当时中日双方在战略上的 一场决战。 事件影响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 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 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 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 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 抗战。而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 用日军自己的话说,日军占领的“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简介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战,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未能实现。此战过后,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武汉会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武汉会战分析中文名称:武汉会战 参战部队:国军、日军 战争结果:日本获胜,武汉沦陷 时间:1938年6月11日~10月27日 地点:安徽、河南、江西、湖北 人物: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 武汉会战详情波田支队序战 1938年6月11日夜,波田支队趁雨夜突袭安庆,川军27集团军杨森部作战不力,一夜间就被逐出城外,波田支队在攻占安庆后,继续搭乘海军舰艇沿长江西进,6月下旬抵达了江防要塞马当的封锁线外。6月24日凌晨,日军在16军的防地东流登陆成功,然后顺利地攻下了既无准备,又无主官指挥的香山、香口等地。后连马当炮台也跟着丢了。波田支队在打退国军反扑后,与来增援的106师团一起直扑彭泽,彭泽失守。见情况严重,陈诚严令驻扎湖口的李汉魂64军反攻彭泽。经过一番拉据战,日军不但打退了李汉魂的进攻,

还乘势扑向了湖口,湖口陷落,64军退往九江。106师团在舰炮掩护下向纵深推进,配合正面进攻的波田支队包围九江。见整体态势不利,张发奎命令第2兵团转进,放弃九江,退往二线阵地金官桥一带防守。 长江南岸作战 攻战九江后,南岸的日军兵分两路,松浦的106师团则沿南浔路攻向德安。波田支队和海军陆战队搭乘海军舰艇继续沿江西进,攻击下一个要点瑞昌;8月11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强行登陆成功,并击破守军孙桐萱的第12军的反击,向瑞昌进攻。8月24日攻占瑞昌。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向岳阳急进,以其截断粤汉铁路。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守军第1兵团第29军团李汉魂和欧震第4军、李玉堂第8军等部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在整个赣北地区的作战中,第1兵团较好地完成第九战区所赋予的阻止日军向南扩展的任务,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企图,而且给日军第11军的第106、第101师团以歼灭性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 长江北岸作战

武汉会战对抗战的影响 抗日战争陷入了战场僵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汉会战对抗战的影响抗日战争陷入了战场僵局 导语: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要了解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首先要了解一下武汉的地理位置。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次要了解会战前双方投入兵力以及当时的形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 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 生活常识分享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

武汉会战--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标志 武汉会战(中国称为武汉保卫战,日本称为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 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北岸,江北战场划归第五战区由李宗仁指挥下辖23个军,主力部署北起大别山以北蜿蜒而下止与长江北岸,江南战场由武汉卫戍总司令兼新成立的第九战区司令陈诚指挥辖27个军,主力配属与武汉以东长江南岸,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战线长达400余公里,南北两军共117个师总兵力达1100000人,这些部队一半是徐州会战突围保存下来的,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由于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用于进攻的编制人员约25万人,会战期间曾补充四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30万人左右),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4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更没有使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日军发表的统计资料,第11军伤亡21886人,第2军伤亡9600人,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约3.55万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很显然,日本发表的数字偏低,而军令部发表的数字则偏高。武汉会战以后,本来就感兵力不足的日军,随着战线的延长,兵力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则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进行的持久战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日本侵华政策的转变:由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此战,历时两个多月,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由于处处设防,分兵把守,且未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破坏对方交通线,因此未能重创日军。但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也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超过一百万名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防守武汉,以抗击由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战场在长江南岸及北岸,横跨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及湖北省,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长江南岸地区作战 武汉会战--中方部署战争方案 第九战区以第1兵团在鄱阳湖西岸地区,第2兵团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码头镇之线组织防御。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7月23日,波田支队在九江东面的姑塘登岸。守军第2兵团以第70、第64军等部协同第8军实施反击,由于日军第106师团继续登岸,26日九江失守。波田支队沿长江西进,8月10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岸,向瑞昌进攻。第3集团军在第32军团增援下奋力抗击。后因日军第9师加入战斗,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西进,同时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逐次抗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陷湖北辛潭铺(属阳新),向金牛(今属大冶)方向进犯。在此期间,守军第31集团军和第32军团等部在瑞昌以西地区节节抵抗沿长江西进的日军,至9月24日,码头镇、富池口(属阳新)先后陷落。第2兵团组织第6、第54、第75、第98军和第26、第30军团等部在阳新地区加强防御,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今鄂州)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和波田支队向武昌逼近。 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第106师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昌-九江)南犯。守军第1兵团第29军团和第4、第8军等部依托庐山两侧及南浔铁路北段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抗击,日军进攻受挫。8月20日,日军第101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增援,突破第25军防线,攻占星子,协同第106师团企图攻占德安,夺取南昌,以保障西进日军的南侧安全。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以第66、第74、第4、第29军等部协同第25军在德安以北的隘口、马回岭地区与之激战,双方成胶着状态。9月底,日军第106师团第123、第145、第147团和第101师团第149团孤军深入,进至德安西面万家岭地区。薛岳指挥第4、第66、第74军等部从侧后迂回,将其包围。日军第27师一部增援,在万家岭西面白水街地区被第32军等部击退。10月7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多次击败日军反扑。日军由于孤立无援,补给断绝,战至10日,4个团大部被歼。史称万家岭大捷。 长江北岸地区作战

武汉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武汉近代历史大事年表 1838年9月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武昌、汉口、汉阳查禁鸦片烟。 1853年1月太平军攻占武昌城。 1854年6月太平军再占武昌城。 1855年4月太平军三占武昌城。 1858年6月《中英天津条约》签订,规定汉口辟为通商口岸。 1861年3月英国在汉口设立租界。 1862年1月江汉关开关。 1864年英国循道会在汉口开办普爱医院。 修筑汉口城墙。 1868年英国汇丰银行汉口分行开业。 1871年10月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创办文化书院。1904年改称文华大学。 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在汉口设立分局。 1884年4月汉口、武昌、汉阳分别成立电报局。 9月黄鹤楼毁于大火。 1889年8月芦(沟桥)汉(口)铁路开始筑建。 1890年2月张之洞奏请建设湖北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 3月湖北织布局在武昌兴建。 6月两湖书院兴办。 1893年自强学堂在武昌创办。 1894年10月湖北纺纱局在武昌兴办。 湖北缫丝局在武昌兴办。 1895年德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6年俄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法国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7年2月汉口邮政总局成立,辖8个分局。 6月湖北制麻局在武昌兴办。 本年叶澄衷、宋炜臣合资兴办汉口燮昌火柴厂。 1898年4月张之洞撰成《劝学篇》,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本年日本在汉口划定租界。 1899年设夏口厅,实行阳(汉阳)夏(汉口)分治。 1900年8月唐才常的汉口策划自立军起事失败。 1902年9月布、纱、丝、麻四局招商承办。 1903年1月留日湖北籍学生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 5月吴禄贞邀集爱国知识青年在武昌花园山集会,从事爱国反清宣传活动。1904年7月吕大森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 8月湖北省立图书馆在武昌成立。 1905年汉口后湖长堤主干堤建成,后称张公堤。

抗战前民国时期(1912~1936 年)湖北棉纺织工业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美棉制品输出的减少,湖北棉纺织工业获得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并在战后实现了快速增长。到1924年前后,由于日本纺织业的扩张与棉纺织品倾销,使湖北棉纺织业进入了艰难发展时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 湖北棉纺织业走向衰落。本文拟对1912年到1936年这25年间湖北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其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做一梳理、分析和探讨。 1中国民族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湖北棉纺织工业(1912~1924年) 1914年到1924年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实际上并不完全符合中国棉纺织业的实情。1924年之前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明显可以区别为蹒跚起步(1912~1918年)、快速扩张(1919~1924年)两个阶段,湖北棉纺织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1.1蹒跚起步时期的湖北棉纺织业(1912~1918年) 近代中国,棉织品和铁制品长期是进口商品中最大的两项。中华民国成立后,为挽救民 族利权,民国政府农林部和工商部(后并为农商部)部长张謇主张“棉铁主义”,推进棉、铁制品的国产化。随后,一系列保护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及奖励措施被制定颁布,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棉纺织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良机。不过,直到一次大战结束之时,湖北乃至全国的民族纺织业,发展却比较缓慢。 从棉纱企业的情况来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湖北仍然只有楚兴公司一家机器棉纱厂开工,它的基础是张之洞创办的纱布丝麻“四局”之一的纺织官局,楚兴公司于1913年2月从大维公司手中接办。到1922年,共盈利1400多万两,折算成银元为2000余万。1914年1月,汉口总商会会长李紫云等人,集资200万两纹银筹建汉口第一纱厂,1915年5月获农商部核准后,其北厂在武昌破土动工,但直到1919年8月才开工生产。[1] 这一时期湖北的棉布企业,更是规模小、资金少。楚兴公司的织机是织布官局时期的机器,原有布机1,000台,到1919年时,可以运 抗战前民国时期(1912~1936年)湖北棉纺织工业的发展研究 文/李和山, 张婷湖北棉纺织工业获得了快速的增长。1925年开始,湖北的棉纺织业 进入了曲折发展的艰难时期。 文章简述了1912年至1936年期间湖北棉纺织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近代纺织;棉纺织; 湖北工业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D 20121712 )和山,博士,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婷,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服饰导刊2015年9月第3期FASHION GUIDE 服饰与产业:产业历史 04

武汉会战的重要意义介绍

武汉会战的重要意义介绍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至10月,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虽然此次战役是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告终,但是日军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打破了日本妄图迅速占领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侵略计划。武汉会战规模很大,战争波及周围城市,而且是抗战以来经历过的22场战争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次战役经历了四个半月,共歼灭敌军25万余人,严重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这是武汉会战的意义之一。 在此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共同对抗侵略者。因为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共产党、国民党派遣大量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给予沉重打击,并利用大别山等天然屏障建设防御工程,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战极大的鼓舞人们的斗争信心,教会了人们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更多有血性的爱国人民踊跃参军,加入到了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去。

如果没有武汉会战,就无法进入到战争相持阶段,无法给共产党和国民党积累战斗力的时间和空间,正是因为这次战争使共产党迅速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战术一步一步的带领人民走向了胜利。 武汉会战的经过武汉会战经过可以通过划分五个战场来描述,首先是波田支队序战,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方面军第二十七军团被日军一夜之间逐出安庆,随后蒋介石要求将领杨森反攻安庆,杨森以二十六军团无法抵挡日军的攻击,被迫放弃安庆为由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由此安庆失守。波田支队占领安庆后,继续向长江以西进攻,六月底就抵达江防,在江防要塞,国军与日军相持数月后还是被日军攻陷。 武汉会战的第二次主要战役是长江南岸作战,在日军攻占九江之后,长江南岸的国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南岸继续向德安进攻,另一对则沿着长江向西进攻,主要攻击地点是瑞昌。同年八月日军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陆成功,并且攻破了国军第12军的防守,随后双方在瑞昌进行多次激战,最终中国军队占领了瑞昌。成功守住瑞昌后,因为国军高层策略的失误,日军最终成功的开通了武汉到长江的水路。之后的战役中国军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万家岭一战中国军通过空中侦察发现了日军的意图,由此开始与日军一个月的激战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次胜利,国军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武昌的意图,同时还给了日军以致命的打击,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这是武汉会战经过中最精彩的一幕。 此外还有长江北岸作战、大别山北作战和日军突袭广州,在突袭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在抗战时期的形成原因和对抗日 战争的影响意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建材学院饰材1512 杨喜评 【内容摘要】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20余日军,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关键字】武汉会战;抗日战争;战略相持;转折点 Kunming College of Metallurgy Building Materials College Decorative material 1512 Yang Xiping 【abstract】The battle of Wuhan,the Anti Japanese war is the largest strategic defense stage,the longest,most annihilating battle.The Chinese army fought a bloody war,the size of the fight hundreds of times,with Japanese casualties of more than 40 million cost of killing and injuring 20 million,much consumption Japanese effective.Although the Japanese captured Wuhan,but its quick,force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yield strategy to end the war attempt was not reached.Since then,the war entered the stage of strategic stalemate. 【key words】The battle of Wuhan;Anti-Japanese War;Strategic stalemate;Turning point 武汉地处华中,经长江水路东下可直抵南京、上海;西进可抵重庆、成都,同时也可通铁路干线达河南、湖南、广东等地。而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南京沦陷以后,大量人员、物资都被迫迁往西南大后方。武汉也就由此成为人员、物资大转移的一个中转站,同时国民政府还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的军事指挥中心设在武汉,而武汉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一、武汉会战在抗战时期起到的作用和抗敌时的因素 1.武汉会战正确的指导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提出的《论持久战》,主张“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认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在双方力量对比上,中国也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再到劣势。继而各领导人也积极发动群众的很多工作,给了群众、士兵以激励,群情沸腾。 由各个军长带领的师、连,都秉持着这个方针路线。在坚守的各个战区顽强杀敌,抱着必死的决心保卫家园。必要时也会英勇果敢的作出正确的决定,保存兵力,他日再战。 有了正确的指导,士兵情绪高昂,为打武汉这场恶战有了充足的准备。而中国的民族大义也空前绝后的在这个时代强烈迸发。

武汉会战的结果是什么

武汉会战的结果是什么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武汉会战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武汉会战的结果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防御计划,将兵力部署在长江一线,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让日军在武汉战场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武汉会战结果如何呢? 开展初期,日军在长江北岸就战死一千多人。在长江南岸要塞,中国驻军同日军激战八天八夜,这场恶战给予日军重创。双方仅在富池口这个地方就血战了十天,日军的多次攻击都被打退,最后日军动用毒气弹才占领富池口。在万家岭战场,日军死伤三千多人,国军大获全胜,缴获的武器非常多。在大别山区国军利用有利的地势予以日军重创,激战一个多月,使日军死伤近八千多人。武汉会战结果最直观的就是日军伤亡惨重,有生力量被严重削弱。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海军和空军也加入了战斗,并且在苏联航空大队的配合之下与日军航空兵交战数次,成功击毁日军战机七十多架,炸毁了日军军舰二十多艘,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空中和海上势力,方便了中国陆地作战,为陆地作战提供了支撑,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陆地战场上,国军各处顽强阻击敌人,让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完成了

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日军的包围。等到国民政府重要部门转移后,国军从战略上考虑并没有坚守武汉与日军决战,而是保存了力量从武汉地区撤退。这就是武汉会战结果。 武汉会战的意义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次会战让日本美梦彻底破灭,此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之后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至10月,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虽然此次战役是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告终,但是日军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打破了日本妄图迅速占领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侵略计划。武汉会战规模很大,战争波及周围城市,而且是抗战以来经历过的22场战争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次会战。此次战役经历了四个半月,共歼灭敌军25万余人,严重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这是武汉会战的意义之一。 在此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握手言和共同对抗侵略者。因为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共产党、国民党派遣大量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给予沉重打击,并利用大别山等天然屏障建设防御工程,延缓敌人进攻的速度。武汉会战的意义在于此战极大的鼓舞人们的斗争信心,教会了人们不向邪恶势力低头,更多有血性的爱国人民踊跃参军,加入到了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去。 如果没有武汉会战,就无法进入到战争相持阶段,无法给共产党和国民党积累战斗力的时间和空间,正是因为这次战争使共产党迅速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战术一步一步的带领人民走向了胜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