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由与希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浅析

自由与希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浅析

自由与希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浅析
自由与希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浅析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7), 1001-100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10.12677/ass.2018.77150

Freedom and Hope—Analysis of Sartre’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Jiafeng Pe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l. 2nd, 2018; accepted: Jul. 16th, 2018; published: Jul. 23rd, 2018

Abstract

Jean-Paul Sartre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s of Fra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atheism of French atheism, whose ideas also reflected the desire of the people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disturbance. He is known as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science”. And “freedom” is always running through Sartre’s existential philosophy before and after all the time, and is Sartre’s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core concept, but also the most attractive flash of his philosophy. Sartre with “atheism” as a prerequisite, by re-vealing the existence of freedom and self-existence of these two kinds of existence, obtained the first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before the essence”, and defined the existence of phi-losophy as a kind of humanitarian philosophy, in the face of the entire desperate situation, with hope to the future. These theories are like a huge magnet, and its intangible and deep theoretical magnetism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and sends a whole-hearted smile to everyone.

Keywords

Sartre, Existentialism, Freedom, Hope

自由与希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浅析

彭家锋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7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3日

摘要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20世纪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也

彭家锋

折射出当时正遭受动乱折磨的民众对自由的渴望,他本人则被誉为“20世纪的良心”。“自由”作为萨特存在哲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是他的哲学的最核心概念,也是其整个哲学最具魅力的闪光之所在。

萨特以“无神论”为前提,通过揭示出“自在”和“自为”的样态区分出了物与人的各自存在,从而得出了人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则哲学的基本原理,并把存在哲学定义为一种人道主义哲学,在面对种种绝望的处境之后,怀着希望走向了未来。这些理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其无形而深邃的理论磁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对每一个人都发出全身心微笑。

关键词

萨特,存在主义,自由,希望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20世纪是一个云谲波诡、动乱不安的年代。理性技术所带来的物质产品和财富完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充足,但是这样充足的物质资源却并没有带来快乐的满足感,理性技术并没有实现它所代表的工具理性的宏大叙事,也没有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它所承诺的普遍的自由、民主、平等、幸福。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资产阶级社会的不同矛盾此起彼伏,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单单在20世纪上半叶就相继出现两次灾难性的全球型战争,战争涉及范围之广,破坏性之深都是骇人听闻的。前所未有的动荡使人们处于风雨飘摇之境,对政治传统的信念丧失信心,产生了质疑、动摇和湮灭之感。在对政治传统的信念丧失信心的背后,更加严重的后果是民众对伦理与道德失去了判断标准,生活也因此迷失了方向。与此同时,人之为人的尊严、地位、价值、高贵等问题更加尖锐地呈现出来,人丝毫也未觉察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孤寂、物化、迷惘、绝望、畏惧等等成了描绘人的最一般存在方式的惯用词汇。对“人”的解读一时间占据了哲学的中心位置。整个存在主义思潮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萨特的存在主义也不例外。按道理说,处在这样一种荒谬、孤独、绝望的境遇之中的哲学,或许也会沾染上同样的色调。但是萨特的存在哲学却不是悲观厌世,正如有的人就曾指责他的哲学是“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的哲学,是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的一面,描绘卑鄙、肮脏、下流的事情,而忽视某些具有魅力和美好并属于人性光明一面的事情的哲学”([1], p. 1)。但事实上,笔者却发现,萨特的存在主义并非卑鄙不堪,相反,再没有比它更光明、更积极的理论。萨特毕生最为关注的也正是人的存在与自由,并且最终携手希望,迈向了未来。

2. 萨特哲学中的“自由”与“希望”

2.1. 自由的理论前提:上帝之死

“自由”作为萨特存在哲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是他的哲学的最核心概念,也是其整个哲学最具魅力的闪光之所在。而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上帝之死”。要知道,在西方的信念传统中,“上帝”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谈谈西方文明的两大源泉——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古希腊是理性主义精神的摇篮,古希腊时期,从苏格拉底德性论柏拉图的理念论,再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开始,一直到近代有笛卡尔开启的理性主义时代都是这一伟大

彭家锋

精神的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希伯来精神,它发端于犹太经典,传播于宗教之中经中世纪的漫长统治时期逐步过渡到近代,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支柱性精神。而“上帝”就是这一精神的核心,是人们生活中的所有基本道德、价值的评判根本,是人的生存的绝对依据。由此“上帝之死”自然成为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件。因为这不只像表面上那样——“上帝之死”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文字命题,只关于上帝,无关于人类,更加对人们的文化根基——整个希伯来精神的延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特别是技术理性)的泛滥,人们渐渐地开始忘却上帝的文化观念了,正当人们都沉溺于技术理性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之中时,一位哲人就以震耳发聩之声宣布了“上帝死了”,这个人就是尼采。尼采认为是因为人们沉迷于科学技术的成就之中变得麻木不仁而导致了“上帝死了”,而每一个现代人都是杀死上帝的帮凶。他认为,“上帝死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人们的文化价值将会崩塌和重建,柏拉图的理念和基督教的上帝所代表的理性、道德等绝对的文化价值都成了“黄昏的偶像”,人的生存失去了绝对的标准。此时此刻,需要做到就是,必须“重新估计一切价值”;因为已经不存在任何绝对的文化价值尺度来丈量人的存在意义和准则,人就只能自己成为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并且必须对自身的一切行为担负起责任。

萨特的哲学便是从“上帝死了”这样一个前提开始的,他认为,“上帝之死”正是人的自由得以成立的根本性前提条件。萨特就曾明确地指出有两种不同存在主义: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与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自称他的存在主义是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在萨特看来,“上帝死了”是一个我们必须直面的事实,并且还要用于去承担起这一后果。“我们的意思是说上帝不存在,并且必须把上帝不存在的后果一直推衍到底”([1], p. 11-12)。萨特认为“上帝不存在”会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上帝不存在”会导致“人的孤独和文化上的无家可归”[2],“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容许的,因此人就变得孤苦伶仃了,因为他不论在自己的内心或者自身以外,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1], p. 12-13)。在此,“上帝之死”就变得非常棘手,如果上帝已死,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人的生存依据就无所可依,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找不到一个先天的标准,人就变得无依无靠。再者,在看到“上帝死了”带给人的孤寂的同时,也带来了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的一个契机。因为如果上帝已死,就再也没有任何先验的主宰高悬人类之上,这世界对你而言,除去自由,并无他物。你不再去寻找任何其他事物来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你注定是自由的,自己做决定,自己去选择,不论情况如何,你都只能靠自己,自由自为。既然一切行为都是自己去完成的,所以,你必须对你的行为负下全部的责任。在这里,我们似乎已经看到萨特的绝对自由和绝对责任在其哲学上重要地位,他把自由上升到了存在的本体论层面,当作人的本体的生存结构。

2.2. 绝对自由

萨特以“上帝死了”这个前提条件为出发点,在面对人的孤寂的生存困境,不再是到人的存在之外再去寻找到或虚构出某种绝对的精神来替换掉“上帝”的特殊位置,给人类带来廉价的替代物以作为其存在的绝对依据;相反,如同“哥白尼革命”般,他转而凝视人的自身——人的本真的存在,这样一来,人的自由便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让人能够主动地去直面各种行动的结果,担负起绝对的责任。

萨特明确指出“上帝死了”之后,又从思维的主体性与超越性方面,区分出了两种存在:自在的存在(Being-in-itself)与自为的存在(Being-for-itself)。

2.2.1.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上述区分出的两种存在中,一般来看,前者指未与人的思维产生作用的事物,后者特定地指思维着的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存在样态的区分不仅仅是存在范围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存在方式的差异。萨特由此来说明有意识的人的存在与一般给定的自在的存在的本质差异。

彭家锋

自在的存在是一种外在于思维主体,类似于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一般地说来,在萨特的哲学里,自在的存在是属于外在世界、物质的范畴。不过上述定义还不准确,需要更加具体地加以阐明,在萨特看来,“自在的存在”并非直接就是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显而易见之物,如房屋、树木、电脑、手机之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上述述之类物完全包含在“自在”层面上外延之中,换句话来讲,日常所熟悉的事物本身是客观、不以任何意识为转移的存在,不管他们是荒谬的还是经我们思维加工过而变得井然有序的,这是物最本己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无意义可言的,一旦我们赋予其意义,它就被我们的意识虚无化了,不再是原初意义上的“自在”了。在此,萨特就运用十分精炼话语对“自在的存在”加以总结,得出三个最根本命题:首先,“存在即存在”。就是说存在即是直接给定的存在,从始至终完全地、无其他限定条件地存在着。“这意味着存在既不能派生于可能,也不能归并到必然……自在的存在永远既不能是可能,也不能是不可能,它存在”([3], p. 27);就好像康德所言,对于这样的存在物,我们说不上任何东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第二,“存在自在”。

这意味着,存在本身如此,我们看不到内因,也找寻不到外因,没有目的,也无需依附。“物质性的存在永远不会去追问自己的存在,它任何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他物”([3], p. 25)。第三,“存在是其所是”。

这与第一条有其一致性,同样是强调存在的直接给定性和自然而然性,谈到其他属性,似乎就变得无言,它就是它所是的那个样子,这是一种绝对的同一性,它既定且坚硬,他全然被自己塞满,不具有任何的否定性,只有全部的肯定,它早已超越一般的生成转化,也不依附于任何的时间,无所谓过去与将来,也没有现在,完全“脱离了时间性”。

自为的存在即是思维意识的存在。对这样的存在,萨特始终都是通过思维实践来予以说明的。与自在的规定性相反,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总是不断地创造自身,获得自身,然后超越自身,赋予事物以不断超越的意义,所以它就刚好是自我创新性和思维主体超越性的,总而言之,它注定自由。

萨特在这里,其实是将自为直接等同于人的存在,所以,也就是说,人注定自由。萨特对“自为的存在”

做了如下的规定:首先,自在是现成就有的,具有已然不变的规定性;但自为却是不断生成的,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然后,自在的存在既定不变,脱离时间性,无所谓过去与将来,始终如一;但自为就不一样了,它是生成变化的过程,这也就是说自为总是处于意识活动之中,意识不断要寻求超越,不断追求和领悟已经获得的本质规定性,他的实在纯粹的拷问性的。它之所以能提问,是因为它生长于问题之中,“它的存在永远不被给定,而是被拷问的,因为相异性的虚无总是把他与他本身分开;自为永远是悬而未决的,因为它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3], p. 78)。再者,自在坚硬无空洞;但自为却空洞无内容,因为内容是需要自己不断去填满的,人因此完全是自由的。一方面,它通过思维实际活动不断赋予自在的存在以各种各样的意义和价值,使它们拥有不断超越的本质,再者,不断超越自我,扬弃掉本身已然拥有的各种属性,不断造就出新的本质。

2.2.2. 存在先于本质

如今,对人而言,上帝是不存在的,决定论也是无从谈起,也不具有任何先天的人性是摆在那里的。

这样,我们不禁会追问:人到底为何物?萨特便直接道出:自为即是自由。人区别于物的本质在于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所以自为即是人,人即是自由,将自由与人直接等同起来。从一开始,人就必须在场,出现在世界之中,尔后才能面对这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自由地去创造出属人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必须是人存在在先,然后才能赋予其本质。

一直以来,在西方哲学史上,自由都被看作是道德的基础,是人自身的一种天然本性。萨特有着不同观点,在其哲学中,自由并非是什么先天属性,而应当是等同于“自为”,它不是某一实体之中的一个属性,按照这种说法来讲,它就是这一实体。把自由上升到了理论的本体论层面,同时在这一层面来

彭家锋

上谈及到人的存在,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萨特都算得上是第一人。“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是不可能与‘人的现实’的存在区分开的”[4]。萨特直接地将自由同人的存在(即与自为的存在)全然画上了等号,自由与人的存在具有相同的内涵。因此,萨特将“存在先于本质”这个著名的命题当成了其所有理论的起点。前面所谈到的“存在”、“自由”都相对于人本质而言的,而物的本质却是相反的,比如谈到某个给定性的物时,我们在说出这个给定物的概念时,就在先规定了它的属性,单单就从这种逻辑关系来讲,物与人则完全相反,它是“本质先于存在”。萨特曾举了一个著名例子,我们身边的任何一把裁纸刀片,在我们还没有生产出来之前,有关于这把刀片的概念已然成竹于胸,“所以我们说,裁纸刀的本质,也就是使它使它的制作和定义成为可能的许多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先于它的存在”([1], p. 5)。然而,这种情况在人身上就不一样了,人是非给定性的,需要自己去定义自己的本质,所以,当我还没涌现出来,和世界照面以前,是绝对不会有其他已然成熟于胸的概念本质赋予我们。于是乎,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的人,在最初与这世间相遇的那一刻,他就存在了,但是他却并没有任何的先天本质,他只能够不断地去选择,去行动,慢慢将其自身“铸就”成他所希望的那种人,这种选择、行动是不会停止的,需不断前行,我们总是趋向希望,无论境况如何,都渴慕着、追求着永恒的希望之光。萨特指出:“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指什么呢?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1], p. 6-7)。

在“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基本命题的提出之前,人们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都是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本质先于存在”。这两者正好是一对正反命题,这一正一反,就凸显出了“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的优先地位。以往一切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都追求着无比普遍性和无上的先天性,不管时基督教所认定的人的原罪性,还是康德所说的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物,抑或是黑格尔那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之中的绝对精神的代言人等等,这些都仅仅是“本质先于存在”的翻版而已,都是不真实的人的本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先天普遍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能是后天慢慢生成的。萨特曾经就谈到:“我不把我的信心建立在人类的善良或者人对社会改善的兴趣上,因为人是自由的,而且没有什么人性可以认为是基本的”([1], p. 9)。接着指出,即便是存在着某种一般的人性,它也不可能是先天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去选择行动而发明造就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一种人类的普遍性,但它不是已知的东西;它在一直被制造出来。在选择我自己时,我制造了这种普遍性”([1], p. 26)。“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并且这一可能性存在于我们不断地选择、行动和超越之中。事实上,一直以来,在谈论人的本质的时候,萨特本人并没有从普遍抽象的范畴之上来解释人性,相反,他总是具体地谈论每一个个体,每一个人都处在具体的处境之中,受这样那样的条件所制约,然而,这里绝不是说这些处境、条件会先验地规定了他的本质属性,是做一个成功者或是失败者全然凭其自身,看他如何去做出自己的决定。

2.2.

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由上述命题继续向前推进,萨特进而将这样的哲学说成是一种人道主义学说。在这里,分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道主义:一种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是目的”(康德语),人被当成万物的尺度,却未能明白人的本质是一个自我选择、铸就出来的动态的历史,过分地夸大了人的能动性,最终将人视若神灵加以盲目地崇拜,造成了一种乐观主义的历史观。萨特竭力地反对这样一种人道主义,说它是荒诞的,只有动物才会对人有如此的评价,存在主义者从未做这种评价的,他们从来都不愿意将人视为目的,因为人尚在生成之中。第二种对人性持开放的态度,它是一种勇敢直面各种各样的抉择,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由的,积极地去创新,去超越,去实现自己最本机的可能性,并主动担负起绝对责任的学说。同前者相反,后者谈论人,不仅不会将人当成至上的目的,也不打算为人类预设一个美好的终局;相反,

彭家锋

强调的是人类处境的凄凉与悲壮的,强调在直面各种生存窘境之后对生活永恒开放的超越与对自由的追寻。对于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萨特做了一个概括,笔者也同样把它用来当作对萨特自由理论的总结。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就是:人是这样一种存在——具备着主观性和超越性的存在。说他具有主观性是因为人永远只能在人的世界中来观望世界;说他具有超越性是因为人起初就是虚无,需要不断超出自身,不断获得自身来塑造自己,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笔者在萨特的哲学里看到了:人就是人的中心。

2.3. 希望的本体论

“希望”这一主题是萨特晚年所提出来的,是他的自由哲学的延续。由于萨特一生经历了太多,他体验过直接参加社会反抗运动的战斗激情,同时也遭到了许多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挫折感和沮丧感,在其中多次经受了希望与绝望交互冲击。因此,萨特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流光中,在自由的本体论之上,又提出了希望的本体论。这让人联想到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的希望理论。布洛赫在其代表作《希望原理》中强调,人始终是希望的主体。他认为,人生在世,总是不断地被各式各样的情感和欲望所驱使,而希望恰恰就是其中最为本质的力量,它使人的存在直接地指向将来,指向各种各样的潜在性,指向“尚还不是”的东西,它驱使着人主动地去铺展出自身的生存和历史。但是这里值得反复强调,这里所论述的希望并非我们一般而言的某种心理状态,相反,同前面的“自由”一样,是从哲学本体论层面上来谈及“希望”的。也就是说,希望所揭示的并非单纯指当我们希冀得到某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而是指出了人生存的本体论构成。萨特也正好在这样一种基础之上来思索希望问题的。

希望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的生存的本体论结构。萨特在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访谈《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中,一开始就谈到希望本体论问题。他一方面是强调希望是人的存在的本质部分,是人的行动的内在结构,人的一切行动都洋溢着希望之光。“我认为希望是人的一部分;人类的行动是超越的,那就是说,它总是在现在中孕育,从现在朝向一个未来的目标,我们有在现在中设法实现它;

人类的行动在未来找到它的结局,找到它的完成;在行动的方式中始终有希望在,我的意思是说,就确定一个目标加以实现这一点而言”([1], p. 38)。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希望相对于人的存在而言的本质性就在于,希望的存在和意义并不由行动的结果的成败来决定,而是由希望自身来决定;即使某种的目的没有达到,作为人的生存结构的希望也已经展开。因此,“在希望本身之中有一种必然性。对于我,在此时此刻,失败的观念并没有坚实的基础;相反,希望就其作为人与他的目的的关系,一种即使目的没有达到而仍然存在的关系而言,它是我思想上最迫切的问题”([1], p. 42)。希望意味着当我们带着某种目的去完成某一任务的之前,不可能不去设想这一任务得到完成。一在这里,萨特以希望的“尚未性”或“潜在性”揭示了人的实践性和生命的各种可能性,给人带来一片清新之息。

希望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世界令人绝望,但希望依旧存在,因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拒绝绝望。

萨特早年关于强调个体自由和选择的思想一直沉淀在他的思想之中的,因此,他一直到晚年都在强调人的积极的抗争,对失望的拒绝。一方面,萨特认为,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但是绝望并不是希望的否定和对立面,而只是希望的具体目标没有实现所引起的失败感,希望依然存在着,必须对进步抱有信心。萨特强调:“绝望绝不是希望的对立面。绝望是我的基本目的不可能实现,因此在人的实在中存在着一种本质的失败的信念”[5]。在这种意义上,是呼吁“人们必须相信进步”。另一方面,萨特强调,必须拒绝绝望,以支撑希望。由于社会的动荡与危机,在经历了起起落落的波折之后,萨特同当时的大部分民众一样,对世界的现状,对任何国家的道路都不抱太多的希望,但是他并不是绝望地离开,在生前的最后一次采访结束时他就曾谈到:“我抵制的恰恰就是绝望,而我知道我将在希望之中死去;但必须为这种希望创造一个基础”([1], p. 113)。而萨特的这个基础是一个道德的基础,同样也是在他生前的

彭家锋

最后一次访谈中谈到的,这是一个基于个体自由的、基于兄弟关系的道德共同体。

2.4. 自由与希望之中的处境

前面一直都在谈论萨特的自由与希望,那么,这样的自由与希望之中,到底会不会受到一定的处境限制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萨特是承认各种处境,并且直面各种处境的。不管是个体的人,还是群体的人,都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才能得到解释,脱离特定的环境,人就被束之高阁,任何关于人的本性解释都将变为妄谈,人的自由更是无从谈起。因而,“环境”一词在萨特的哲学思想里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但他用的是和它意思相近“处境”这个词。那么在萨特的存在哲学中“处境”一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给“处境”下的定义是“根据我自身一种基本的虚无化和自为的一种内在的否定,而为一种自由断定的结果所影响,这就是处境”([3], p. 679)。从上述阐释可以得出,“处境”是既非客观亦非主观的东西,说它客观恐会堕入决定论的深渊,说它主观不免盖上了唯心的面纱,这两者都是萨特极力去反对并澄清的。萨特想进一步澄清他谈及的“处境”时,列举了这样一个清晰而生动的例子:“……这块岩,当我要搬动它的时候,石头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反抗力,但当我要登上它以观赏风景时,它对我又表现出一种可贵的帮助……岩石是中性的,它等待着某种结果来说明它是一个敌人,还是一个合作者”([3], p. 615)。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对于我们来说,任何一种处境在自由的实现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利于弊都并非是绝对的。对于处境对我们自由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而言,这便是帮助,对我们自由的实现起到抵抗作用的就是障碍。总而言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依据处境对我们自由实现的施加的实际影响来加以判断。

对于处境对人的影响,萨特就曾从多角度来加以探讨,比如说死亡。出生、成长、死亡,这是谁都避不开的生物守则。人的一生,不过也就几十年的光阴,生是其开始,死便是其结局。“死总是——不管是有理还是没有理,这正是我们还不能够决定的——被看作人的生命的终端”([3], p. 680)。对于死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有人会选择跳楼,有人会发生意外(比如车祸),有人会慵懒一生,等着生命的终结,还有的人会积极生活,带着死亡这最本己的可能性,去创造着一切价值,不断赋予人生以意义,为自己画上完美的结局,等等。萨特很明显是主张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这样才算得上是实现了自己。他说:“……同样,我们也能够通过我们的自由的绝对和主观的态度将我们的外在性虚无化;只要我活着,我就能够逃离我为他所是的东西,而这是通过我自由提出的目的把自己揭示为:我什么也不是,并且,我使我自己是我所是;只要我活着,我就能向着另一些目的自我设计,并且不管怎样,通过发现我的为我的存在的一维和我的为他的存在的一维之间无法类比而揭穿别人从我这里发现的东西”([3], p. 695-696)。“由于死总是在我的主观性之外的东西,所以它在我的主观性里就没有任何地位”([3], p. 700-701)。从萨特的观点中,我们应该有所启示: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已然超出了我们之外,不为我们所知,我们无须等死或者是自杀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便是限制。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只要他还活着,就要把握机遇,通过不断地选择和行动,自由地造就出自己的各种规定性并不停的超越它们,从而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极高价值和丰富的意义。

总的来说,萨特一方面确实是承认处境的抵抗性会给人的自由实现造成某种限制,但另外一方面却始终强调处境无法真正限制住人的自由的,最多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制约,可以说是自由造就了处境,自由仍然具有绝对的意义。

3. 对萨特自由与希望哲学主题的评论

“自由”、“希望”、“超越”、“创造”……无需任何华丽辞藻的修饰,它们依然瑰丽无比。这些独具魅力的字眼,如夏夜的星空般空远而深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目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恰恰,萨特就融它们于其存在哲学一炉,这正是其哲学的魅力之所在。在他的哲学里,它们全都蜕变为

彭家锋

每一个主体的人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自由地存在着,不断地超越着,不管处境怎样。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积极的、行动的人所追求的实践哲学,是人之为人、区别于物的人道主义哲学,是一种充溢着希望、走出绝望的逆境哲学。不管现实的处境如何匮乏,自由与希望总是存在的。对于这样一种哲学,不在乎它有多少细微的瑕疵,多少理论上的矛盾,我们都不能完全否定它,单纯的指责它的主观与唯心。

确实,不可否认,萨特的哲学确实有这样一种倾向,因为他把自由作为其基础,一方面自由是意识的自由,换言之,无论人如何做出决定,怎样去创造都是在做思维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思维以存在为载体而不断涌现,同时与自在之物相遇,不断创新着世间万物于人的价值和意义。在笔者看来,如果按照以往的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来批判萨特的哲学是不够的,因为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强调的是客观性,强调的是科学理性。我们需要为它注入像萨特哲学这样的人道主义哲学清流,它们不会因其差异而矛盾消解,相反,两者会和谐共生。人的生存是需要这样的张力。人本身就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既要遵循客观的物质性,也要追求精神的超越性,关键在于协调。虽说萨特哲学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可能算不上是科学的,但并不是仅仅只有科学才是绝对的真理,并非除却科学就没有另外其它形式的真理,科学的确是可以指导生活,但在它之外的其他真理也未尝不可!要知道,绝对的真理是一个全体,宇宙浩瀚,知识无穷,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绝对真理,对绝对真理的追求只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一个时期的科学真理只能是相对的,它在一定的时期显示其包含真理性一面,也会在一定的阶段暴露其存在的缺陷的一面。

所以,“一种理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只要说中真理的一部分,于人有益,就已经足够了”[6]。至少在萨特的存在哲学中,是在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人是自由的,在不断地直面各种生存窘境之后,对生活永恒开放的超越与对自由的追寻,并且始终要充满希望。人从虚无出发,自由地走向未来,携带着希望——在那里,每一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地生长着。

参考文献

[1]萨特, 著.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周熙良, 汤永宽,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衣俊卿.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萨特, 著. 存在与虚无[M]. 陈宣良, 等, 译. 北京: 三联书社, 1987.

[4]黄颂杰, 吴晓明, 安延明. 萨特其人及其“人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5]萨特, 著. 萨特哲学论文集[M]. 潘培庆, 等, 译.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165-166.

[6]骆徽. 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08: 9.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9-2556,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s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存在主义的理解

存在主义的理解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思潮,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其哲学主张包括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人生是场悲剧。其中它讨论了自由与责任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比理性主义思潮,存在主义这一非理性思潮恐怕就会遭受不少非议。在不少人心中都有一种感觉,情感和理智相冲突时,人们往往选择后者,避开前者。而理智往往被我们用理性代替,是否理性就能解决一切,就该是合乎真理的呢。笛卡尔的主客二元对立对我们影响深远,并以我思故我在肯定理性的主体能力,后来经验主义者伯克莱,休谟不断质疑修正,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将理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乃至后来马克思、韦伯等人,哲学传统几乎要完全瓦解。后来胡塞尔重要弟子海德格尔提出了与笛卡尔完全相反的理论,“我在故我思”,认为哲学不该从“知识”入手,而该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从此哲学界封闭性的本体论研究不再囿限于人的理性。新的认识论肯定想像、潜意识、原型、挑战、希望、信仰、同情、抉择以及意志。(这也是非意识流小说兴起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前不久我看的一本《心理学和人类困境》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的数篇论文和演讲稿辑录而成。其中就谈到到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过去我们用理性极力回避它,而我们的心理学家在阐述中提出最好的治疗是直面焦虑,焦虑往往是人进步的动力。笛卡尔将情感和理性分开,越来越影响许多人的选择,逃避那些不确定的情感因素,如我们直觉意识等,而分化出合理的理性。实际上我们的理性理论,真实存在必将有感情渗入。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首篇提出,人类的很多成就往往带着某种沉醉的成分,这种沉醉成分就是激情和人的无意识等不确定情感。存在主义正是将曾经哲学封闭本体论的研究拓宽。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自由选择,人被丢在自由的真空中,打出生那天起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他要抛开一切传统习俗的束缚做出种种选择,因为只有自为的选择才能感受到存在,人在行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百科名片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的旗帜也飘到了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已经失势。到了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作为一支文学流派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 目录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基本概念 文学主张、观点 代表作品及评价 名词简介 主要特点

代表作家 代表女将 文学先驱 , 派别观点 , 中国表现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文学史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编辑本段文学主张、观点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

存在主义文学 义。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现实永远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的。萨特宣称:“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就是说,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主观意识决定的。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永远分离对立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存在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是人在世界上的基本感受。在他们看来,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 不知道自己死亡的来临,无所谓对死亡的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不免一死。因此,他们认为,存在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从而得出了“存在”就等于“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结论。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认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9041086.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存主义文学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种文艺思潮流派存主义哲学文学上反映存主义作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主要表现战法国文学从四十年代期五十年代达了高潮存主义哲学先驱者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次世界大战存主义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海德格尔阳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存主义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主义影响六十年代存主义思潮被其新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存主义文学变种存主义思想家观点并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存主义哲学家有多少种存主义法国存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代表基督教存主义;二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代表无神论存主义从文学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重要们都法国文学家尤其萨特存主义理论集大成者哲学著作《存与虚无》、《存主义种人道主义》、《人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种文学理论基础存主义者否定客观事物独立存认只有自我感觉存才真正存而且种真正存和客观现实永远对立能统萨特宣称:存即自我存先于本质换言之必须主观性出发点说客观事物本质由主观意识决定存主义认人价值高于切人与社会永远分离对立人被扔世界上来客观事物和社会总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剧本《禁闭》有句存主义名言:人(我)地狱存主义者把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等等看成人世界上基本感受们看来人和其动物区别于动物知道自己死亡来临无所谓对死亡恐惧;而人能知道自己终究免死因此们认存过程死亡过程从而得出了存等于存悲观主义结论存主义者否定艺术认识作用认艺术作品能反映现实只能某种程度上揭示人心灵冲动给人享乐和感受能力使人非理性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们认艺术家目创造自己世界表达自己哲学思想和自己感受而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种思想支配下存主义文学主要内容往往描写荒谬世界人孤独、失望及无限恐惧阴暗心理存主义者曾经提出了少发人深思问题们处世态度消极们把资本主义现实丑恶看成世界上永恒荒谬鼓吹人生虚无活着没有目人切活动都徒劳存主义既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现实反感和厌恶又宣扬了自我核心主观唯心主义和人主义及自由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人生哲学由于否认了人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存主义与马克思所说人本质切社会关系总和论点完全背道而驰存主义文学代表作品有萨特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小说《局外人》等存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现存主义哲学观点己任些作品大多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13-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许崇温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30 P.19 萨特:人首先是一种把自己推向将来的存在物,并且意识到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未来的存在。 P.19 萨特:人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规定自己、自己造成自己的存在物,“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 P.20 反之,一切唯物主义的结果,却都是把人看成是东西。 P.41 雅斯贝尔斯声称:“克尔凯郭尔和尼采是一等星。” P.44 他(克尔凯郭尔)认为,恰恰是教会把上帝和信徒隔开了。 他一再强调要在思想上成为真正的基督徒,摆脱一切世俗事务的干扰,生于尘世而超脱于尘世,专心致志于至善。 P.48 克尔凯郭尔认为,“孤独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是真理,而公众乃是非真理,是虚无混沌。 P.49 时代的弊病就在于集团至上,个人丧失了个性,一切都陷于世俗之中。 人不是为了达到那最高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只是为着某些世俗的目的而集合在一起。这样的时代是没有热情的。它充满了抽象、机巧和深重的伪善,是最可怜的时代。 P.51 在他看来,真正的哲学,其目的不在于把握真理,而在于指导人生;其研究对象也不是自然界或抽象的思维,而是人和人的存在。 P.52 他甚至提出这样的要求:“假使我战死之后而愿有一块墓碑的话,我只要刻上‘那个孤独者’几个字就行了。” P.57 当欢乐过去,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人将面临更大的苦闷和无名的孤独。 P.84 尼采对于这种远离人生根本问题而做着琐碎学问的“学者”极其鄙视。P.85 尼采认为,哲学家要实现哲学应负的使命,首要的条件是真诚,敢于正视人生,然后才能把握人生的真谛。 P.85 在尼采看来,哲学根本不能是一种借以养家糊口的行当,用哲学来赚钱必定会损害哲学的尊严,把哲学弄成一种可笑的东西。 P.85 哲学家必定是孤独的。 P.86 与叔本华相比,尼采是真诚的。P.89 科学不能为人生提供目标和意义。 总而言之,科学不关心人,人倘若以这般冷漠无情的科学为最高目的,就是丧失了自身…… P.89 科学的巨大范围如今把每一个人都置于严格的奴隶状况,这正是更丰富、更富足、更具深沉本性的教育和教育家不再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倒是真的,尼采一生都没有放松过对学院式教育及其培养出来的“学者” 类型的攻击。 P.90 所有高等教育的工作是什么?把一个人造成机器。 P.96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愈是崇尚个人,真诚独特的行为也就愈能得到理解。P.96 传统伦理就是叫人循规蹈矩,不自视为独立的个人。 P.96 尼采认为,伦理无非是服从流俗,维护通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把创新视为恶,把守旧视为善,扼杀创造精神,对一切新兴事物横加恶意的批评,把一切有创造精神的人判为罪人恶人,牺牲了太多的优秀力量,从而葬送了人类的未来。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也反对对人作简单化的理解,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尽管为此它也必须去揭露人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和可疑的东西。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作为现代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萨特说,“我们关心着人”,鼓吹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先于本质”,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号召人们“远离俗众”,返回个人,强调每个人要过“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人“冒尖”,不要“与众相同”,要“与众相异”等等。应该说,萨特的这种号召人“找回自我”、崇尚个体自由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恶劣现实环境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但他极力宣扬的这种片面的个人特殊论,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唯我论”,容易导致人的悲观、堕落、胡作非为,甚至演变成无政府主义。在萨特的观点中,人的存在是“具体化的存在”,即人是“作为个别的人而独立自主”,“你不是别的甚么东西,你就是你的生活”,“人总是在造就之中”,人的实在实际上是“虚无”,人的生存过程就是“虚无化”的过程,人的过去是过去了,成了虚无;人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也是虚无,“人的出生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死亡是没有道理的”,总之,“人是虚无”----存在主义由于把个人的特殊性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导致了虚无主义的结论;它鼓吹个人的心理体验,盲目的意识冲动,纯粹的偶然性,神秘的自由意志,把人和世界都归之于“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认识和知识,从而认为“存在不能还原为

从存在主义感悟人的存在与人生

从存在主义感悟生存和人生 知足,出自《老子》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指对自我的生活、事业、学习等方面现实状况的满足,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一般来说,这种想法对于缓解消除人们处在社会环境遇到的各种紧张、焦虑、怨尤等情绪很有益处。 老子提出“知足”,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变革的历史时期。当时周室衰微,分封制开始崩溃,天下诸侯纷纷扩张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具有社会批判意识、忧患意识的一部分士阶层——隐士群体,认为“天下无道”,无力改变“天下大乱”的现实,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倡导人们控制贪欲和欲望,顺应自然,知足无为。 当今人们重提知足,也有其社会原因。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里,每个人作为社会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分工越加细化,个人所在组织、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持续存在,传统生活的稳定性、和谐性被打破,易产生很深的孤独感、漂泊感、虚无感乃至荒谬感,急需寻找到精神家园,知足就是人们对现实种种困境的自我顺应和融入,这是一种人们面对现实的内心情感、情绪的自我安慰和暗示,属于非理性思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根据认识运动的过程辩证来看,对世界认识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按理性思维如感性直观、逻辑判断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按非理性思维如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的跳跃、飞跃,而是理性思维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跳跃上升过程的有机统一。为寻求精神慰藉,非理性思维对人们认识世界、

适应世界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知足而乐就是非理性思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典型示例。 但是,知足并不能够真正符合人内在的本性。人存在于世,有着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概括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断发展的需要层次,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这理论可以借鉴,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核心,自我实现可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就是能够展现、发挥个体的独一无二和禀性,能自由选择人生道路。可是现代工业生产单调重复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与自我在物质、精神这两个方面的自由选择存在现实冲突,无法自由实现物质、精神的需要,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在没有满足感、成功感,这就导致人们感觉不到自我存在,于是“知足而乐”的生活习惯、态度这一非理性就成为应对精神危机的锦囊妙计,其实人们遇到的这一问题就是人的生存哲学问题。 存在问题和生存哲学,人们一直就在讨论这一哲学基本问题。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存在论、亚里士多德“存在之为存在”的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物自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论等,传统存在论是以“主体”和“客体”的截然二分为前提的,20世纪存在主义流派的海德格尔提出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试图追问的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