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科学土壤的渗水能力

小学科学土壤的渗水能力

小学科学土壤的渗水能力
小学科学土壤的渗水能力

实验题目:土壤的渗水能力

试题说明:

1、本试题满分20分,实验操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要求:

(1)按实验步骤规范操作实验。

(2)按要求填写实验记录单。

(3)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器材: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4、评分标准: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3分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4分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3分

4)实验现象: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4分

5)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4分

6)整理器材。2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保护土壤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0、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2、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3、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水土流失的图片,两块木板、同样厚的土(一块带青草、一块不带)喷壶、量筒、烧杯。 教学导入: 1、谈话: 板书:土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土壤? 生回答 师:说的真好!土壤还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你知道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谁来告诉大家? 生:(动物、植物、海洋鱼类……) 小结:土壤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土壤的一些问题。 探究过程: 活动一:我们来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 1、引导学生交流土壤现状况的资料。 师:课前我们都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了关于咱们家乡土壤现实状况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我们可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再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需要详细一些) 2、学生播放搜集到有关土壤被污染、被不合理利用等现实状况的视频,以期使学

生感受到土壤危机,激发他们保护土壤、热爱土壤的热情。 师:同学们真能干!搜集的资料非常有价值。这是因为你们平时善于观察,积极动脑。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土壤的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下好吗?(可以在网上搜集与课本相仿的图片) (出示:四幅情景图。)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刚才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强烈感受。) 生:第一幅图是植被遭到破坏 生:这属于自然灾害 生:第二幅是乱采乱挖,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这幅是水土流失,属于自然灾害,已经不能耕种了。 生:第四幅是乱扔垃圾,也人类活动造成。 ……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看到这些老师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也感到无比沉重。 活动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1、谈话: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我国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可能是不注意植树造林吧? 生:也可能是乱砍乱伐…… 师:到底是哪一种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那么如何做实验呢?这需要我们先来做个试验计划,每组讨论完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2、填写、交流实验方案: 每组填写一张《水土流失对比实验方案》,请按照《方案》上的要求填写。 学生填写完《方案》后进行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出不同条件) 3、各小组进行实验: 师:对!这两块土壤不同条件只有一个,一块是有草的土壤,另一块是没有草的土壤,其他条件都相同。 下面,可以把你们的《实验方案》适当修改一下并按你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小学科学《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科学《土壤的种类》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知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拓展性目标: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动手。 (3)观察,汇报。 二、学习新课1、认识土壤的种类(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 ①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②用放大镜看一看?③用手握一握?④在纸上涂一涂?(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 (5)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6)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7)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新授1、实物展示三类不同的土壤。 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的含量差不多叫壤土。 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居中。 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 板书。 2,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 先制定出研究的计划,然后再做实验。 用图表来展示我们调查的结果。 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看用手捻在纸上涂抹放进水里搅动后汇报观

四年级《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种类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并掌握三种类型土壤的特点。 4.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种类 难点:掌握三种土壤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去底的塑料瓶、沙布、玻璃杯、支架。 学生: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搜集、查阅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壤的作用,我们就要更多的去研究土壤。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的成分,都有什么?其中,砂和黏土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质疑: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种类。 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特点。 预测: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 ,,,, 质疑:同学们,你们玩过土,摔过泥吧?那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土或泥? 预测:沙土、黄胶泥, 谈话:同学想知道的还真不少,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通过读书,上网来研究,我会支持你们的。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土壤的种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那么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呢?我们可以运 用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呢? 1.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猜测,然后让学生汇报猜想结果。 2.制定方案。 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鼓励学生想方法去比较土壤的不同,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如 用眼睛看、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捏、捻、在纸上涂抹、加水搅拌后沉淀、用滤网过滤,, 3.课件出示操作提示: ①分组观察桌上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②用放大镜看一看? ③用鼻子闻一闻? ④用手捏一捏? ⑤加水沉淀后看一看? ⑥用滤网过滤后看一看? ,,, 4.实施探究。 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一到两种方法探究土壤的特点,引导不同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探 究土壤的特点。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土壤的特点 质疑:同学们分别用什么方法,探究到土壤有什么特点? 预测1:用手捻一捻,感觉有些土壤颗粒大,粗糙,疏散;有些土壤颗粒小,细滑,黏重。 预测2:用眼睛看,颜色不同。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腐殖质含量不同。 预测3:用鼻子闻,泥土的味道不同。 预测4:用手捏,有些土壤容易捏成团,有些无法捏成团。 预测5:加水沉淀,有的土含沙多,有的土含沙少。 预测6:用滤网过滤,有的土壤颗粒大含沙多,有的土壤颗粒小含沙少。 2.给土壤分类 (1)依据土壤的性质对不同的土壤进行分类。

小学科学教案8、土壤的种类

课型(新授)课题8、土壤的种类 主备教师周怡辅备教师周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种类,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并初步知道这三种土壤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观察土壤、做分析土壤不同性质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 教学难点 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 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教学引入 师生谈话: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什么了?(教师出示三类土壤) 教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中山公园的“五色土”都去过吧?你们知道“五色土”表示什么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板书课题:土壤的种类)(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比较三类土壤的不同的质地 (1)师生谈话:现在每人面前都有三包土壤,我们要认识它们,就要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呢? (2)学生每个人先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比较、观察的方法。 (3)学生每个人进行观察、比较。 (4)学生汇报观察、比较的方法。 (5)师生共同归纳观察、比较的方法。 (6)师生谈话:观察土壤时,可以先用手捻一捻,按在纸上搓一搓,感觉它们颗粒的大小;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比较它们的颗粒。 (7)学生再次自行进行观察。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7土壤里有什么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7、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纪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来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学重点: 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里有什么,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教学准备: 土壤标本、放大镜、粗细不同的筛子、水、透明塑料瓶、小木棒、酒精灯、烧杯、滤纸、玻璃片、试管夹、三角架、石棉网,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的交流活动: 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收到了许多同学采集的土壤,老师真高兴,你们能够积极、认真的完成任务。现在,老师想问一问:你们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学生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土壤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 2、师:是呀,花草树木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土壤,好吗? 3、师:你们现在最想研究有关土壤的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 4、师: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二、探究活动: (一)土壤里有什么 1、师:科学家在研究问题之前,一般要先进行假设和推测,让我们也像科学家那样先来猜想一下:土壤中可能有什么呢?(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板书学生说出的土壤成分) 2、师:刚才,都是同学们的猜想和推测,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实我们的这些猜想对不对呢?(观察与实验)

3、师:探究科学的方法很多,首先,我们通过观察法来研究土壤。请同学们将土壤放在白纸上,充分利用我们的观察器官,认真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小木棒等工具,并做好记录。 4、学生分组观察,汇报结果。 (二)设计实验继续研究 1、师:通过观察,我们只找到了刚才猜测的一部分土壤中的物质,还有一部分没找到,只有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之前,让我们先来制订一份研究计划。第一:确定准备研究的问题(出示表格),你认为土壤中可能有什么成分,将你的猜想填写在“我猜想的土壤成分”一栏,每组选择2——3种;第二步:设计方法去研究,也就是说你们组准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研究,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进行记录。好,各组开始讨论制订你们的研究计划。 2、、学生讨论制订计划,汇报(详细)。 3、提实验要求:一会儿,你们就可以按照计划进行研究。听好要求:在研究的过程中小组同学注意合作,认真观察,如果你们组有什么新发现可以记录下来。研究完毕将桌面清理干净,物品放回原位。 4、学生进行研究土壤的实践活动。 5、汇报: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结果。 6、师:观察和实验,你们认为土壤中有什么呢? 7、总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无机盐等物质构成的。 (三)交流资料,补充信息 1、师:课前,老师还让同学们查阅了有关土壤的资料,关于土壤中有什么,谁还想通过资料进行一下补充说明。 2、学生交流资料。 三、拓展活动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摘记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做成资料卡。板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砂、黏土、水、空气、腐殖质、无机盐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土壤的种类》说课稿

《土壤的种类》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2课的《土壤的种类》。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地的土壤》之后,进而发展为对土壤类型(观察、学习、研究)的课。《土壤的种类》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三种类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受 认识土壤的各种类型的慨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土壤的保护》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科学概念):学习了解土壤的种类,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理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土壤鉴别类型的实验的过程,观察和描述相关实验的现象,能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鼓励学生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2、引起对家乡的关注; 3、通过中长期观察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难点: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1、小组器材:上节课所采土壤、笔、记录纸、种子、花盆、不同类型的土壤 2、演示器材:上节课所采土壤、笔、记录纸、种子、花盆、不同类型的土壤 五、说学情、教法和学法 1、说学情:三年级年级的学生对于土壤有浅显的认识,在学习本课之前经历了分离土壤的方法,初步了解了土壤的成分,对土壤的分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敢于动手探索,乐于从中得到科学知识。 2、学生的困难在于区分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怎样不同的土壤里。本课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对土壤的种类和特性的理解与认识。 3、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土壤的种类》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a、探究研讨法 b、分组讨论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 d、多媒体辅助法

土壤的种类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土壤的种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难点】: 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烧杯的使用方法 案例背景分析: 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土壤的种类所用的实验分析法,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者要对教材、学生作较深入得了解和分析,从中思索教学要求的不同层面,教学中又注意把个别学生的智慧,及时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认识,所以教学适应学生的各个层面,这对落

实义务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有益的探索,也是教学“弹性”要求实施的一次实践。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他们去讨论预测,设计方案,教师作为实验伙伴参与其中,提供学生需要的工具。本课的内容紧紧结合儿童的实际,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更热爱她。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用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标准》提出:参观访问应是科学课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活动形式。在学习本课之前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土壤展览馆等。如果没有条件,就放映一段介绍有关各种土壤标本的录像。 在材料设计方面,我们准备几种土壤的标本,黏土、砂土、腐殖土、学生生活周围的土壤。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土壤生长,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处于便于操作和开放性原则,决定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师除了提供材料,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科学、做科学”更有乐趣。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被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准备:玻璃杯(水)、玻璃棒、白纸、漏斗、塑料杯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描述: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学生简单汇报)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评析】导入新课不仅是导入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唤起儿童潜在的智力和情绪。在丰富的视觉画面给学生带来感性认识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自己问题的“指引”下,自觉地投入新课的学习,既简洁,又能使知识与情感同步调动起来,效果好,有新意。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小学四年科学下册《土壤的种类》教学应用实录

《土壤的种类》教学应用实录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从不同的地点采集土壤,都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 师:请各小组将采集到的土壤先在组内归类、整理,准备集体交流。看哪个小组采集的土壤种类多,对土壤观察地更全面、更细致。(学生小组内展示交流采集的土壤以及活动发现,把采集到的土壤归类、整理) 2、哪个小组先上台展示你们采集的土壤,告诉大家这些土壤是从什么地方采集的?有什么不同?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是从花坛里、工地上采集的。花坛里的土壤颜色深,工地上的颜色浅。 生:我们组是从 生:…… 师:同学们采集到这么多的土壤,还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真不错!请再仔细观察、比较这些土壤,你有什么问题想进一步研究? 生:土壤为什么不一样? 生:可不可以给它们分类? 生:不同的土壤有什么特点? 生:……

师:既然同学们对土壤为什么不同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二、认识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 (一)认识土壤的特点 1.组内制定观察探究土壤的方法。 师:要研究不同土壤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由小组长记录在你的科学记录本上,准备发言。 2.交流研究方法。 师:请小组长把你们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向同学们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听取发言,等待做补充性展示和发言。 生:我们想用眼睛看他们的颜色。 生:我们想用手捻一惗。 生:我们想加水观察。 生:我们想看里面含沙量多少。 生:…… (师课件呈现小结) 3.进行观察研究活动。 师:同学们已经想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吧!注意要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师:为了帮助同学们做好记录,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记录表,内容如下:(课件呈现记录单)

最新四年级《 土壤的种类 》

土壤的种类 1 2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8课 3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的信息源;选择自4 5 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6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7 3.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并掌握三种类型土壤的特点。 8 4.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9 教学重点和难点: 10 重点:了解土壤的种类 11 难点:掌握三种土壤的特点。 12 教学准备: 13 教师:课件、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去底的塑料瓶、沙布、玻璃杯、支架。 14 学生:集不同地点的土壤,搜集、查阅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 15 教学过程: 1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7 谈话:同学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18 的源泉。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壤的作用,我们就要更多的去研究土壤。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的成分,都有什么?其中,砂和黏土是 19 20 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质疑: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1 22 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种类。 23 预测:我们想知道土壤的特点。 预测: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 24 25 ………… 26 质疑:同学们,你们玩过土,摔过泥吧?那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土或泥? 27 预测:沙土、黄胶泥… 28 谈话:同学想知道的还真不少,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在课后通过读书,上网29 来研究,我会支持你们的。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土壤的种30 类) 31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32 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采集来了许多土壤,那么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特点呢?我们可以运用33 哪些方法,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呢? 34 1.猜想假设。 35 学生分组猜测,然后让学生汇报猜想结果。 36 2.制定方案。 37 教师参与到各小组中,鼓励学生想方法去比较土壤的不同,学生想的方法越多越好:如用38 眼睛看、用放大镜观察、用手摸、捏、捻、在纸上涂抹、加水搅拌后沉淀、用滤网过滤…… 3.课件出示操作提示: 39 40 ①分组观察桌上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土壤的种类》

……………………………………………………………最新资料推荐………………………………………………… 土壤的种类 认知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拓展性目标: 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并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动手。

3、观察,汇报。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土壤的种类 (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 操作提示: 1、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2、用放大镜看一看? 3、用手握一握? 4、在纸上涂一涂?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 (5)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 (6)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7)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 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最新小学科学《土壤的分类》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土壤的分类》教学反思

《土壤的分类》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学生自主互助学习。 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科学课程强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经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对周围世界进行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不同土壤的特点,学生们大多没有认真研究过。丰富的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是进行对比实验的必要条件。课前我指导学生到不同的地方采集不同的土壤,做好采集记录,同时,指导学生从书刊及其他途径搜集查阅关于土壤种类的资料。为研究不同的土壤种类打好基础。这样,将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将学生的目光引入校内外广阔、奥妙无穷的自然界,吸引他们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二、体现学生自主性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体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当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你们想研究土壤的那些方面呢?用什么方法呢?”于是就会出现“捏、捻、吹”等方法,下面的活动才能按其方法一一去探究;在“给土壤分类”这一活动时,学生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分类标准,真是百花齐放。接着,让学生按各自的标准进行活动,科学地给土壤分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超出老师的预料,有时他们的讨论、争议竟那么激烈,让你真是不忍心打断他们……学生全身心的经历和体验过程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地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到什么是观察,观察和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和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交流汇报。学生在活动中通过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

(浙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 4 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研究土壤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科学研究土壤 (浙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研究土壤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学会利用直接证据或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和同伴合作,以及尊重事实、讲证据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目标: 土壤中含有沙、泥土、死亡了的生物残体、水、空气等物质,土壤是混合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细致观察并发现土壤中含有很多的物质,是一种混合物。 难点: 研究土壤的相关实验操作。 三、课时: 2 节四、材料准备: 小组材料: 土样、白纸、表面皿、放大镜、筛子、蜡烛、金属片、火 1 / 3

柴(证明有腐殖质的器材)、玻璃杯、水(证明有空气的器材)。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导入问: 怎样的土是土壤呢?土壤是一种混合物吗?揭示课题。 问: 如果土壤是混合物,可能是由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如果土壤不是混合物,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土壤不是混合物?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和表达。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不是混合物呢?研究土壤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 实验方法: (1)用放大镜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找出土壤中的小石子、植物的根和生活在土壤里地小动物。 (2)取比较干的土壤捻碎,然后用不同网孔的筛子筛。 (3)加水混合、摇晃、沉淀,借助水观察土壤中有死亡了的植物、动物变成的腐殖质、泥土和细砂。 问: 土壤里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证明?实验方法: (1)把土壤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用蜡烛加热杯中的土壤(杯用玻璃盖着),观察是否有水珠以及土壤的颜色。

四年级科学土壤的种类

8、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有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以及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三类土壤渗水性不同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 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 (1)什么是土壤? (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谈话:课前,你们观察我们附近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3、讲述:土壤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种类?这节课,我们学习“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分类 (1)讲解: 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常用的有按土壤的颜色或按土壤中含砂、黏土多少来分类?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按含砂、黏土多少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质土;含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在讲解的同时,板书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砂和粘土的含量?) (2)提问: a、刚才我们讲的,是根据什么给土壤分类? b、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可以把土壤分为几类?(三类)哪三类? c、这三类土壤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 (1)比较三类土壤的外观(形态) a、将三类土壤标本发给各组学生? b、分组观察:看一看,摸一摸这三类土壤有什么不同? c、汇报观察结果?(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d、讨论:为什么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 e、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砂质土的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的颗粒大小居中?这三类土壤外观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与它们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关系?土壤中含砂越多,看起来颗粒越大;含砂量越少,颗粒越小? (2)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a、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例如下雨以后,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 b、讲述:为了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我们来做个实验? c、演示实验: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细纱布包在瓶口上,用线扎牢,在3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壤土;把3个瓶子放在支架上,取3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分别放在3个瓶子的口的下面;在3个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小学科学本地的土壤

本地的土壤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采集土样。 2、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 3、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观察土壤的乐趣。 2、意识到保护土壤要从小事做起,能将研究后的土壤及其中的动植物放回原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的概念。 2、知道本地土壤的组成。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教学难点: 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准备: 小铁铲、塑料袋、标签、笔、记录纸、托盘、报纸、筛子、水、烧杯、玻璃棒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土壤是什么吗? 理解土壤的概念 ? 教学新课 一、认识土壤 1、哪些地方有土壤呢? 2、土壤和植物、动物、人类有些什么关系呢? 二、采集土样 1、想去看看土壤吗? 2、教师宣布采集时的安全事项。 3、教学生做土壤标本的方法(18页) 4、带工具采集土样 三、活动总结 四、课后准备 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 第二课时 ? 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采集来的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要靠大家认真地、仔细地观察 ? 教学新课 一、观察土壤成分

1、你已经知道土壤里有哪些东西? 2、你是用什么观察方法发现的? 3、讨论: 我们还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观察土壤? 4、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土壤。 5、汇报观察结果。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 1、讨论: 你怎样把土壤中看到的物体分离开来? 2、汇报分离方法。 3、分组按照自己的方法分离土壤。 4、学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应用 1、整理器材 2、留心观察不同的土壤。 板书设计: 1 本地的土壤 (一)观察土壤成分:土壤里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教学后记:

四年级科学 保护土壤

第十课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教学难点: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土壤。 【教学准备】: 有关土壤对人类的贡献的资料;人类对土壤破坏的资料,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用课件播放地球上的优美环境、花草树木等图片,引导出学生的兴趣,并提问:花草树木都是在哪里生长的? 再用课件播放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视频,导入本课的课题:保护土壤。 二、师生合作共同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拓展活动: 1、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2、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土壤小报》。 枣庄东方国际学校潘存锋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1土壤的种类》word教案 (1)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8.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土壤有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以及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三类土壤渗水性不同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 运用科学实验证明事实,热爱科学。 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具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 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问: (1)什么是土壤? (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谈话:课前,你们观察我们附近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3.讲述:土壤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种类。这节课,我们学习“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分类 (1)讲解: 根据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质土;含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质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在讲解的同时,板书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砂和粘土的含量。) (2)提问:a. 刚才我们讲的,是根据什么给土壤分类? b. 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可以把土壤分为几类?(三类)哪三类? c. 这三类土壤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指导学生认识三类土壤的性质 (1)比较三类土壤的外观(形态) a.将三类土壤标本发给各组学生。

b.分组观察:看一看,摸一摸这三类土壤有什么不同? c.汇报观察结果。(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边听学生讲边板书。) d.讨论:为什么砂质土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颗粒大小居中? e.教师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知道,砂质土的颗粒比较大,黏质土颗粒比较小,壤土的颗粒大小居中。这三类土壤外观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与它们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关系。土壤中含砂越多,看起来颗粒越大;含砂量越少,颗粒越小。 (2)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性和保水性 a.讨论: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例如下雨以后,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 b.讲述:为了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渗水性有什么不同,我们来做个实验。 c.演示实验: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细纱布包在瓶口上,用线扎牢,在3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壤土;把3个瓶子放在支架上,取3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分别放在3个瓶子的口的下面;在3个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d.观察:哪种土渗水快? 3个瓶内的土停止渗水后,比一比,哪种土下面的杯内水多? 看一看,哪种土中剩下的(保存的)水多? e.讨论: 以上实验说明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有什么关系? f.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以知道,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差;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渗水性与保水性居中。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是相联系的,渗水快的保水性差;渗水慢的保水性好。 土壤的渗水性与保水性也是由土壤的颗粒大小决定的。土壤颗粒大的,渗水快,保水性差;土壤颗粒小的,相反。 (3)比较三类土壤的透气性 a.讨论:三类土壤中的空气多少是否相同?哪一类土壤中空气比较多,哪一类土壤中空气比较少?为什么? b.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说明三类土壤透气性好坏的示意图。 c.讲解:土壤的透气性是与土壤的渗水性、保水性密切相关的,土壤中的空气存在土壤的孔隙中,如果土壤的孔隙被水占据着,空气就不能占据。 d.讨论:根据以上道理,你再说说哪种土壤透气性好,哪种土壤透气性差,哪种土壤透气性居中?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