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评亚历山大远征

试评亚历山大远征

试评亚历山大远征
试评亚历山大远征

2012年第0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9,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9期)

Total No .309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陈杰珍(1969—),女,河北涿州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拉美史,中东史。

试评亚历山大远征

陈杰珍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475000)

摘要: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公元前356 公元前323年)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从公元前334年开始,他率军进行了大约十年的远征,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国。他在远征途中所采取的统治政策以及远征对世界的影响,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亚历山大;远征;原因;民族融合中图分类号:K5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9—0137—02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

323年)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戎马一生,虽然只活了33岁,却奇迹般地建立起一

个地跨欧、

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大帝国。一

关于亚历山大远征的目的,亚历山大曾在他给

大流士的一封信中有所表露

:“虽然我国从来都未曾侵略过你的祖先,但你的祖先却侵略过马其顿和

希腊其他地区。你还曾指使阴谋家刺杀我父亲。我已经正式被任命为全希腊总司令,并已率军进入亚

洲,目的是攻打波斯,报仇雪耻。”[1]远征表面上看是家仇国恨积聚已久的结果,实际上是希腊世界客

观形势的要求和亚历山大主观愿望的历史性结合。(一)进攻波斯是希腊世界的客观形势的要求。公元前337年,科林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马其顿在希腊确立了统治地位。从此,希腊的许多奴隶主贵族都寄希望于马其顿,妄想借助其势力去攻打波斯帝国。这样做对希腊世界有三大好处:首先,能够洗刷波斯曾侵略过希腊的耻辱。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49年,波斯多次大举入侵希腊。战争以侵略者的惨败而告终。对在马拉松、萨拉米斯湾等战役中取得的辉煌战绩,希腊人世世代代永志不忘。但在公元前4世纪初,强大的波斯帝国重新把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并入了帝国的版图。其次,进攻波斯可

将矛盾外引,

转移希腊内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产生的社会危机。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和平的希腊半岛陷入了持久的城邦混

战之中,

希腊的大多数奴隶主认为远征波斯将会转移希腊社会内部奴隶与奴隶主及城邦之间的矛盾,

摆脱城邦的危机。第三,远征的直接目的就是能给希腊人带来金钱、奴隶,满足他们贪婪的物质需求,这是最现实的因素。

(二)从波斯来看,此时的波斯帝国已江河日下,它正处在深重的内部危机之中,已濒临崩溃的前夕。首先,被波斯征服的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都对其统治政策感到不满,想要摆脱波斯的统治。再有,波斯军队虽然数量上极为庞大,但这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军队其士气和战斗力却十分低落。最后,帝国的统治者大流士三世是一个不善于管理国家,缺乏军事指挥才能的人。

(三)亚历山大作为科林斯同盟之主,他必须把希腊人的利益和要求放在首位,否则同盟的命运将岌岌可危。远征波斯也是亚历山大实现其个人理想的重要步骤之一。亚历山大从13岁起,一连三年同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朝夕相处。他们经常讨论一些问题,而亚里斯多德向亚历山大灌输了这样一种信念,即一切外族人或野蛮人(希腊人对非希腊人的称谓)生来就是奴隶,尤其是亚细亚的野

7

31

亚力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的危害力及影响力 亚历山大作为古代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后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积极的和进步的一面,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反面和消极的影响。 一:亚历山大东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 亚历山大:“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把财富分给别人,把希望留给自己二: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的交流,加快了各地文明成果的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为了让学生了解亚历山大大帝,我首先从他说过的话入手,让学生进行客观的辩论,从而对这位驰骋一时的帝国之君有了一个客观的了解。

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帝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他在平定国内叛乱和希腊反马其顿起义之后,便开始了对东方的远征。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还把从波斯金库中获得的金银铸成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亚历山大帝国时期铸造的银币。 亚历山大在帝国内要求人们学习希腊语文和马其顿的兵法。亚历山大死了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及其死后不久,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竹地尔和埃及,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也传入了希腊世界。就是这种希腊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腊特征但也深受东方影响的文化,最终对罗马产生了影响。

简评亚历山大东征

简评亚历山大东征 新课标提出学习世界古代史的三维目标中有一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初步正确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以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浅谈一下。 1、让学生充分学习了解亚历山大东征这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论从史出。 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城邦大会,成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同盟,并以“讨还血债”为借口决定向波斯宣战。但他未能如愿亲征,于次年夏天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在平息内乱和镇压希腊人反叛后,加紧准备东征,很快组成了一支以马其顿军为骨干的希腊联军。公元前334年初春,亚历山大亲率联盟的远征军(共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舰船)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进行以后持续10年的东征。 当时,波斯帝国在昏君大流士三世的统治下,内政腐败,国势日衰。帝国在小亚细亚边境地区仅部署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2万、舰船400余艘。公元前334年5月,亚历山大率军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粉碎波斯军约3万人的阻击,消灭波斯骑兵千余人,俘虏2000余人,而自己仅亡百余人。尔后,远征军乘胜沿小亚细亚西海岸南下,先后占领吕底亚、卡里亚、吕基亚等地,接着北上安哥拉(今安卡拉),东进卡帕多细亚,再南下西里西亚。公元前333年10月,远征军在西里西亚东部的伊苏斯击败大流士三世指挥的16万大军,歼灭波斯步、骑兵近10万人,俘获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自己仅伤亡5000人,打开了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大流士三世遣使求和,遭拒绝。亚历山大率军南下腓尼基,组织陆海军协同作战,于公元前332年攻克滨海要塞提尔(今黎巴嫩的苏尔)、加沙,彻底摧毁了波斯海军基地。11月,占领上下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骑兵7000从埃及出发,经巴勒斯坦、腓尼基插入两河流域北部,于9月渡过底格里斯河,10月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打败波斯军20余万人(有史料称:大流士集结了来自24个部族的军队约100万人),自己仅伤亡数百人。大流士三世逃往米底。远征军乘胜南下,轻取巴比伦,进占波斯都城苏萨,随后进入伊朗高原,洗劫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又北上占领了米底首府埃克巴坦那。公元前330年夏,亚历山大沿里海南岸东进,进入帕提亚(安息)后获悉大流士三世被其属下巴克特里亚总督拜苏斯所杀。古波斯帝国至此灭亡,亚历山大成为波斯新的统治者。 亚历山大继续率军东进,于公元前329年侵入巴克特里亚,追击拜苏斯至粟特,将其处死。但在粟特遭到斯皮泰门等人领导的起义军的强烈反抗。亚历山大在中亚征战两年多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公元前337年,亚历山大率军3万沿考芬河(今喀布尔河)经开伯尔山口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次年4月在希达斯佩斯河(今杰赫勒姆河)畔消灭波鲁斯王国军步骑兵23000人,迫使国王投降。远征军抵达希发西斯河时,军中疫病流行,官兵厌战,亚历山大被迫于公元前326年10月停止东征,公元前324年春返抵巴比伦,东征结束。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逾万里,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

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介绍

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介绍 亚历山大东征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那么你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吗?以下是本人为 你整理的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希望能帮到你。 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 通过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经过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就是一场侵略战争。公元前332年初,亚历山大东征军到达了黎巴嫩苏尔,黎巴嫩为了抵抗远征军,和亚历山大东征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经过7个月的激烈对战,亚历山大东征军攻破了苏尔。在这场战役中,8000多名苏尔人死于亚历山大东 征军之手,除此之外,更有30000多名苏尔人成为了马其顿帝国的俘虏。 随后,亚历山大继续东征,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攻占了加沙。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军已经切断了波斯帝国的陆海口岸,并且成功夺取了地中海的控制权。11月,亚历 山大继续率军进攻埃及,亚历山大东征军杀了很多抵抗者,并且占领了整个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领47000多名士兵从埃及出发,经由腓尼基进入了两河流域。 为了保证军用粮草的补给,亚历山大从底格里斯东岸出发。随后,亚历山大东征军和波斯军爆发了高加米拉之战,亚历山大在这次大战中大获全胜,随后波斯帝国统治者大流士三世逃往米底。亚历山大远征军继续南下,在亚历山大的指挥下,远征军先后攻占了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实际就是一场侵略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给欧亚非各国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亚历山大东征时中国的朝代

亚历山大东征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次远征行动,虽然亚历山大东征给欧亚非人民带去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来说,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亚非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如果以亚历山大东征开始时间来说的话,那么亚历山大东征时中国在什么朝代呢?只要从亚历山大东征 日期开始算起,便能了解亚历山大东征时中国在什么朝代。 在记载亚历山大东征一事有关的书籍中,都有提及亚历山大东征时间,即公元前334年。从时间来看,亚历山大东征时,中国正好处在春秋战国时期。亚历山大开始东征时,恰好是中国“五国相王”时期。所谓“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时期中叶,五个诸侯国的领导各自承认对方为君主的这一事件。同时,五国相王的出现标志着周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 众所周知,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公元前334年,结束于公元前324年。这一时期内,战国时期的各位诸侯们正在为各自领土的扩张而努力。公元前4世纪中叶,魏国最为强大,魏国独霸中原,引起了赵国、秦国、韩国的忧虑。为了在战国中占有一席之地,赵韩秦三国不断发动战争,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卫国,公元前342年,魏国率兵攻打韩国。马陵之战爆发后,齐国和魏国同时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通过了解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得知,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7年夏,亚历山大在东征途中得知了印度河流域的存在,亚历山大听说印度河流域极为富庶。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决定征服印度河流域。随即,亚历山大率军离开了巴克特里亚,此时亚历山大军队大约还有三万名士兵,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下,士兵们从喀布尔河出发,经过开伯尔山口进入了印度河上游。

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专题研究 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 杨巨平 提 要: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推进了从中亚、印度到东 地中海、欧洲之间古代诸文明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经济来往。张骞之前,沟通亚非欧、连接东西方的三条商路已经出现;希腊文化在希腊 马其顿人统治及影响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东方文化相汇合;以阿姆河为中心,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南下印度,东向赛里斯、弗里尼,有可能越过帕米尔进入塔里木盆地。这些都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延伸以及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奠定了坚实而广阔的基础。就丝绸之路全线贯通而言,亚历山大东征和张骞通西域都发挥了同样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亚历山大 张骞 希腊化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汉武帝之时开通,张骞功不可没。但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并非打开丝绸贸易的大门,而是为了实现汉武帝联合月氏、合击匈奴、开拓西部疆土、建立强大汉帝国的雄心壮志。同样,希腊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4年大规模向东方进军,也并非为了得到遥远的、 朦胧的所谓 赛里斯人 (Seres)的丝绸,而是为了征服波斯帝国,并进而征服整个世界。 但历史的结局往往和历史创造者的主观愿望不相一致。汉代对西域的控制时断时续,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他的部将们所建立的希腊化王国在公元前1世纪末之前都陆续衰落,不复存在。唯有丝绸之路仍然作为历史的见证,继续发挥着沟通东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在论及丝绸之路开通时,大多只强调张骞的西域凿空,而忽略了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所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在其中所发挥的客观作用。为此,本文试图从丝绸之路的另一端,逆向考察希腊 马其顿人的东进是如何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延伸与延续,希腊化文明的信息是如何通过张骞传入中原的。 150 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最终目标,古典作家阿利安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伊苏斯之战后,大流士三世曾写信给亚历山大,愿让与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土地以换取亚历山大的停战。他的回答是,他要的是整个波斯帝国而非其中的一部分。占领印度河上游后,亚历山大执意要向恒河流域和东边的大海进军。他误以为,这个东海是和赫卡尼亚海(H yrcanian Sea,即里海)连在一起的,他所知的整个大地都由海洋所环抱,因此,可从印度湾到波斯湾,或从波斯湾绕过利比亚(非洲)到达赫拉克勒斯石柱(the Pilla rs of H eracles,今直布罗陀海峡)。这样他就会征服全世界。见阿利安: 亚历山大远征记 ,李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9、185 186页。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背景介绍_0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背景介绍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并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此事震古烁今,亚历山大可谓名垂千古。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背景介绍,希望你喜欢。 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波斯帝国是个没落的军事奴隶制国家,在大流士三世统治下,内政腐败,政局不稳,国势日衰。波斯在小亚细亚仅部署有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2万、舰船400余艘。前334年5月,亚历山大远征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遭到波斯军阻击。波斯军约3万人沿河东岸展开,以骑兵为第一线,步兵为第二线,凭岸固守,阻敌渡河。远征军则置步兵方阵于中央,两翼为骑兵。亚历山大命令先头部队佯动,诱使敌军向左移动,待其队形出现间隙,乘机率右翼主力渡河,猛扑敌阵中央。激战中,马其顿军发挥长矛优势大量杀伤敌人。波斯骑兵亡千余人,其步兵遭马其顿军四面打击,迅即溃败,2000余人被俘。远征军仅亡百余人。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从巴尔干半岛出发,跨过海峡,至小亚细亚打败波斯军,以后沿海岸向叙利亚推进,战于伊苏斯,大败大流士三世。后到腓尼基的推罗,占领埃及,再返推罗,东渡幼发拉底河,与波斯军战于尼尼微附

近的高加米拉,灭波斯。之后在中亚转战三年,进入印度东北部,因士兵反对,沿印度河南下,由海陆两路返回。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经十年征战,一个从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大帝国将中亚以西各文明区域连成一片,由此开始了人类文明交往史上非常著名的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从南欧一隅之地向东迅猛传播,成为凌驾于西亚、中亚和南亚部分地区的原有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急速推进。经过多年的武力征讨,不但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统一的帝国,而且将政治和军事势力推进到中亚地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在政治方面,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二、在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经济日后成为罗马奴隶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西方没有繁荣起来,东方始终是希腊化世界的中心。 三、在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 四、在思想方面,亚历山大帝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希腊

亚历山大东征

一、中俄边界问题的出现及边界冲突 (一)边界问题的缘起 沙俄本是一个欧洲国家,和我国并不接壤,至十六世纪中后期,残暴的伊凡四世上台后,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在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沙皇俄国依次建立了雅库茨克要塞区、鄂霍茨克城、伊尔库茨克据点,沙皇俄国在入侵贝加尔湖的同时,矛头直指黑龙江流域,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末期,在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政局极其动荡不安,风雨飘摇,更谈不上对黑龙江流域的控制了,而后兴起的满洲集团在迅速地统一了整个东北和黑龙江流域之后又忙于平定南方的叛乱,使得辽阔的黑龙江流域兵力空虚,这给沙俄的入侵提供了天赐良机。基于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界冲突,乌扎拉之战是中国军队首次与沙俄侵略者的交锋,其次还有“松花江口大捷”,最著名的就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重大胜利,由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清政府完成了对中国南部地区的统一,开始加强了在东北的军事力量,最终迫使沙俄政府同意举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在经过尼布楚谈判之后,以1689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为此时期的边界问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为中俄边界地区带来了一百五十年的和平。 (二)边界冲突的出现及激化 1、波雅科夫的首次入侵 沙俄本来对黑龙江流域是一无所知的,1636年,一个俄国猎人维尔基耶夫到达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的汇合处,成为第一个到达黑龙江的俄国人。1643年雅库茨克长官戈洛文遵照沙皇的指令,派遣一支由波雅科夫率领的132人的队伍从雅库茨克出发向南前往黑龙江,他们的任务是征收毛皮税,“寻找仍未课税的人们”,“发现白银河的有色金属”。1643年冬,他们翻越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到达精奇里江上源,他们沿精奇里江而下,见到沿岸住着中国的达斡尔人,他们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清政府“常常到达斡尔人这里来征收贡物,进行贸易,给他们运来各种货物——绸缎、白银等”当波雅科夫这帮匪徒踏上中国的土地之后,便到处捉拿达斡尔人,向他们调查黑龙江流域的产物和资源情况,他们对当地居民强行勒索,抢劫皮货、粮食,甚至灭绝人性的吃人肉!当地居民怒斥他们为“污秽的吃人生番”。 沙俄的种种残暴行为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抗,1644年春,沙俄入侵者已陷入中国东北边疆各族人民的包围之中,他们由于得不到粮食而饿死许多人,1645年春,当他们到达松花江口时,又遭到了女真人的强烈反抗,1646年6月,波雅科夫残匪35人回到了雅库茨克,据历史记载:“波雅科夫的行动,给人的印象是如此的深刻和如此的可怕,以至于阿穆尔河上的居民仅仅提到哥萨克来了便足够使他们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酷刑、死亡和吃人肉的图景”。而波雅科夫回到雅库茨克之后,大肆宣扬黑龙江流域盛产谷物和貂皮,渔产丰富等,他认为应给组织一支远征军用武力征服黑龙江流域,俄国便可以获得莫大利益,他带回的情报为俄国进一步侵略黑龙江提供了依据,他也因此而受到了称赞。 波雅科夫殖民者在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活动,历时三年,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由于当地的中国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并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没有主动抗击侵略

亚历山大时期的政治状况及启示

亚历山大时期的政治状况及启示 亚历山大大帝无疑是上古时期最富传奇的英雄人物,名列西方历史上四大名将之首。亚历山大大帝20岁登上马其顿王位,在短短的13年间战无不胜,创建了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他所到之处,希腊文明也随之传播发扬,促成了希腊化时期的开始。下面将从政治角度剖析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成就霸业的关键,并为大家展示亚历山大大帝无与伦比的人格风范,以此获得启示,指引今后的学习生活。——引言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2日—前323年6月22日)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他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非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古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以致亚历山大帝国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亚历山大把马其顿与东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实行特殊的专制君主政体。他是以马其顿国王的身份进入亚洲的,但每到一地就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然而,东方化是形式,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他个人的地位与权力乃是目的与实质。

亚历山大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削弱地方权力,实行军事、财政、民政三权分离。各地的总督辖区大致上维持旧日规模。总督中既有马其顿人、希腊人,也有不少当地人。亚历山大主要依靠希腊—马其顿人进行统治,对本地人利用而不重用。当地人总督一般只管民政,军队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掌握。在一个行省内,有三种平行权力在同时发挥作用,它们各自向国王负责。除巴比伦外,各行省原拥有的铸币权都被取消。亚历山大在一些重要地区驻有军队,以防不测。 为了使被征服地区忠心归顺,亚历山大采取宗教宽容政策。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献祭,下令重建被薛西斯毁掉的马都克神庙。此举赢得了巴比伦祭司的好感。他们的拥戴给亚历山大的统治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圈。 为了扩大统治基础,亚历山大还采取联姻、招募军队等方法打破民族界限,笼络当地贵族,并解决兵力来源的不足。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娜结婚。回到苏撒后,又举行盛况空前的集体婚礼。他和他的80个战友都采用波斯礼仪与当地贵族的姑娘结婚。大流士长女成为亚历山大的第二个妻子。在他的带动下,与亚洲女子通婚的马其顿战士有1万人之多。他的帐幕里有当地的贵族对他效忠。他的军中有受过马其顿式军事训练的波斯人步兵服役,还有执马其顿长矛的波斯人骑兵供其驱策。他们与马其顿人混合编队,但小队长由马其顿人担任。 对帝国境内的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名义上恢复它们的自由,但实

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影响 一、阿拉伯自然哲学的萌芽 阿拉伯地区是地球上一大片古老的陆地,它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存在着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文化圈:一个是尼罗河文化,另一个是两河流域文化。这是人类文明的两个最重要的发祥地。古代埃及人和两河流域的古老民族,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就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 古埃及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对万物的起源和世界的形成,做出诗意般的想象和推断,形成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萌芽的世界观。他们的世界观认为,水是太初存在,是万物的始因;火(指太阳神)是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的本源。这种朴素的认识,对后来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希腊作家普鲁塔克认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正是从埃及人那里懂得了把水当作万物的始基,从而提出了他的“水一元论”。同样,古埃及人对太阳神、大气神和土神的崇拜,启迪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他的“水、土、火、气”是万物之根的“四元素说”。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水。在他们的想象中,在太初时代,宇宙间存在着三种状态的水。即代表清晰度的河淡水,它是万物之父;代表混浊度的海咸水,它是万物之母,以及代表奥秘性的云、雾、气、水。前两种水结合,造出了天穹的上盖和底盘。然后再由这两者结合,产生出天神和地神,于是形成了宇宙。太初宇宙是一个类似扁鼓形的天体。后来,出现风神向宇宙吹气,结果吹成两层。上层为天,下层是地。尔后的古巴比伦人,通过当时流传的“洪水漫世”和“伊什塔尔神下凡”等神话,表达了他们对水是万物之本原的认识,以及对自然变迁、四季更迭和万物枯荣现象的朴素理解。虽然当时这两个地区的古老民族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更不懂得哲学方法论。然而他们的宇宙观中所蕴含的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正是人类自然哲学的思想萌芽,为后来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光轮飞转了两千多年。在公元前后的数百年内,古希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火炬照亮了欧洲,而阿拉伯世界,由于部落纷争,战事频仍,加上外来民族的入侵和占领,使其经济和文化受到很大摧残,其思想运动处在一个漫长的“蒙昧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和生活环境所限,阿拉伯人的思想生活比较简单和肤浅。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凭直觉,不求深究,不愿推敲。另外,他们的因果观念薄弱,不善于概括和归纳,不能对事物做出整体的、全面的观察及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处于哲学贫困之中。 二、亚历山大的东征 古希腊科学的衰落与雅典城邦国家逐渐失去独立和实力、政治状况日趋恶化密切相联,学者们的兴趣从自然科学转向伦理学和政治学。随着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生命力日益衰竭;公元前359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普建立一支能够征服整个世界的职业军队,菲利普靠着他强盛的精力、独到的创见和积极的主动精神,用了二十二年时间,平定了国内,征服了邻近的未开化地区,并打败了古希腊城邦;凭着精湛的军事艺术和灵活的外交手腕,他已经接近了征服和统一所有已知世界的目标。 正当此时,国王菲利普被刺;二十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他有效地巩固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接着便开始了著称与世的军事生涯。亚历山大用了不到12年时间就将他的势力扩展到东方世界,许多亚非国家史无前例地完全归附于他。当攻击波斯帝国时,他统率的大军有三万四千步兵、六千骑兵,还有随军的学者、历史学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工程师以及测绘人员。这样,每占领一地后,都得到了大量有关占领地的资源、自然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也许正是这些堆积如山的新资料,使古希腊的科学家们大开眼界,有力地促进了他们改变对世界的总看法,从带有推测性的宇宙观转变到更为具体、更为实际的事物方面。这位年轻的国王将希腊、埃及、利比亚、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印度的一部分都囊括在他的军旗之下。这位天才的远征者的政策是将古希腊人种和亚非两大洲的其他人种混合在一起,并使欧洲和亚洲文化相交融。史学家证实,实际上,当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王宫中定居下来时,就已经开始实行这种民族混合政策了。他让希腊人、

亚历山大大帝

解读拿破仑最崇拜的名将亚历山大的为将之道 在欧洲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若论将道、影响力、地位以及传奇色彩,恐怕人数不少,而其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当数马其顿王——响彻千秋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马其顿王菲力普十几个子女中最优秀的后代,他的启蒙老师是著名的底比斯才女,在他13岁的时候,他拜希腊著名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为老师学习哲学、医学、动植物学和地理,培养了他好学的精神以及科学推理和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亚历山大是幸运的,在文化修养上,他继承了希腊世界的文化精髓;在军政才能上,他继承了菲利普一生纵横巴尔干半岛所向无敌的军政经验;同时,他还继承了一支伟大的军队——集希腊世界数百年的战争经验之大成(菲利普的军事才能很大部分来自于他早年师从底比斯名将埃帕米农达),而后由菲力普父子发扬光大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马其顿军队。 当然,亚历山大之所以如此之杰出,能在十年之内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除了他本人的幸运和波斯帝国的衰落外,还在于他个人强烈的使命感、钢铁般的意志、非凡的自制力,他很少贪图享受,而总是把精力不知疲倦的投入到征服事业当中,在他心中,只有能够与古希腊神话英雄相提并论才能满足他的征服欲望;唯有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勋才是他人生最大的目标;他不仅要做人中之龙,还梦想成为为人类所赞颂和敬仰的神。 在任何战争中,军队的统帅都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对付眼前的敌人?对于已战败的敌人,该如何处理?对于投诚的敌人,该如何处置?对于俘虏,该如何对待?因为并非所有的敌人都是负隅顽抗者,并非所有的敌人都对自己所属的军队有同样的忠诚度,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曾经的敌人是可以转化为我方的力量的;同理,曾经的盟友也是可以转化为敌人的。因此,这几个问题处理得好,将对我方的军事行动十分有利,处理得不好,又将对我方的军事行动造成莫大的阻碍。 对待敌人,到底是应该仁慈还是残忍?亚历山大在10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攻城拔寨无数,他将比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的统帅更多的面临如何合理的对待所面对的敌人的事情。作为马其顿帝国的缔造者,西方四大名将之一,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拿破仑说:“我对于亚历山大特别感到羡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战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识,他有一种能赢得人民好感的艺术”。 波斯帝国虽然庞大,但是其民族矛盾问题十分突出。亚历山大东征首先面对的是波斯人统治不够牢固的地区,从小亚沿地中海南下一直到埃及,都属于这种地区,这里的绝大数居民,都是波斯人统治下的希腊人。亚历山大除非特殊情况,一概奉行怀柔政策,只要是对他示好或者有示好可能的地区,他都不放弃一丝怀柔的机会。对于主动投诚者,他一般派一小部分军队前往接管,并任命其中一军官为最高长官。对于采取寡头政治的城市,他取消寡头

亚历山大东征如果打到中国

亚历山大东征 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是一位军事天才,亚历山大仅用了十三年就征服了欧亚,进军非洲。因此,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的帝国。值得一提的是,亚历山大东征时,一度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如果亚历山大再多进一步,那么他就会进入西域,距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但从亚历山大东征路线来看,亚历山大并没有进入中国。 那么亚历山大东征为何不打中国? 根据史实推测,亚历山大东征为何不打中国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亚历山大大帝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存在。那时候的人们对世界地域认知甚少,只知道大陆存在于海洋周边。希腊人曾经到过大西洋,他们以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最西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最远到达了印度洋,因为看见了海洋和陆地,因此亚历山大认为印度洋便是陆地的最南端。亚历山大根本不知道东边的尽头就是中国,所以亚历山大没有攻打中国。 第二,将士厌战。当亚历山大率军从马其顿出发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当大军征服印度后,每个将士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因为思念家乡,亚历山大将士无心恋战。虽然亚历山大劝说将士们继续东征,但是将士们坚决反对,于是亚历山大终止了东征之旅。 亚历山大的东征在印度戛然而止。他永久都不会想到,就在不远的地方,存在着当时西方天下的文化中间---中国。咱们做一假设,假如亚历山大的部队打到中国,历史将会如何改变?我们首先要搞清

楚,亚历山大东征时,中国是个什么情况。亚历山大东征时间是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而从西边来的亚历山大,最有可能碰到的国家就是地处于中国陕西的秦国。那个时候的秦国在做什么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图强。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在攻打波斯,而秦国则在攻打义渠,并最终平定义渠,稳定了秦国的大后方。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同时夺取魏国河西、上郡等七百里地;同年,亚历山大打到印度。如果双方真的碰上,那会发生什么? 假如亚历山大东征遇到秦国,普遍认为马其顿军队绝不可能征服中国。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大于欧洲,根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东征的兵力充其量不过5万人,而同一时期,仅秦国一国可以动员的兵力就高达50万。虽然亚历山大拥有彪悍的骑兵,但在义渠和匈奴浴血杀出的秦国,显然对付骑兵很有心得,秦国作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恐怖的国家,如果亚历山大攻打中国,那么中国的领土将可能延伸到地中海,那么希腊文明也将最终被中华文明所取代。 网友的观点: 有的认为秦孝公会教教亚历山大这么做人。这么说并不是胡编乱造,网友说出了理由:亚历山大主要骑兵为主,步兵少数,以凶狠的进攻方式经常以少胜多,所率领的部队只有5万人左右。但是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打战史,秦人的作战能力甩他们好几条街。再者,秦军经过商鞅变法,人口增长上来,兵器众多再派上白起,如果遇上,长平

浅谈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浅谈亚历山大东征 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摘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影响人类历史的,最为伟大的同时也饱含血与泪的向东方的战争,史称亚历山大东征。毋庸置疑,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掠夺战争,给被征服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不过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东征之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任何一种文明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是独立而不受其他文明的影响的,希腊文明也是如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合处,可以说是亚非欧不同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的文化的影子。例如,希腊以前是没有文字的,后来是在吸收腓尼基的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在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中,可以找到西亚的根源。 总的来说,在东征之前,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前是有着相互的联系和影响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希腊文明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和世界化,或者说其受东方文化影响不是那么的深刻,而东方文明也未受到希腊文化的较大的影响。而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在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东方文化,形成了新的一种,影响历史的——希腊化文明,对于希腊化文明,我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二、东征过程中相关鼓励文化交流政策——文明共存的尝试 在东征之前,亚历山大大帝和众多希腊人一样,认为希腊城邦之外的人种如波斯人是“蛮族”。但在东征过程中,通过和“蛮族”的接触,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感慨于大流士营帐的奢侈豪华。惊叹于巴比伦城市的古朴典稚,他所见的“蛮人”和他想象中的落后无知形成巨大的反差。亚历山大虽然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土地,但又被这里较高的文明所征服。他萌发了各族人民应该平等相处的意识,最主要的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稳定,亚历山大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东征前希腊社会盛行的鄙视、歧视东方蛮族人的态度、观点与行为,他在治理国家的各项政策中更是竭力运用各种方法,来融合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的措施具体

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的文化影响 希腊科学的东移 亚历山大用了不到12年时间就将他的势力扩展到东方世界,许多亚非国家史无前例地完全归附于他.这位年轻的国王将希腊、埃及、利比亚、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印度的一部分都囊括在他的军旗之下.这位天才的远征者的政策是将古希腊人种和亚非两大洲的其他人种混合在一起,并使欧洲和亚洲文化相交融.史学家证实,实际上当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王宫中定居下来时,就已经开始实行这种民族混合政策了.他让希腊人、马其顿人同波斯人通婚,以至他竟在一天之内创造了一万起配婚的记录.为了鼓励这一运动,他使自己和他的军队里的将领们为全军作表率,为实施这种民族接近的政策花费了大量钱财.为此,亚历山大竞耗资两万余泰伦,即相当于一亿二千万美元的巨款. 亚历山大并不以此满足,决心发起一场广泛的运动,打算把古波斯帝国不同阶层的人迁到巴尔干去,又把巴尔干一些重要阶层的人移到波斯来. 这一政策为希腊文学和哲学进入东方腹地提供了良机,从而在东方人思想中留下影响,并给它涂上早已准备好要成为全人类智慧的不朽色彩的希腊色彩. 如果说,亚历山大在世时,他的统一各国人民并使他们的智慧相融合并创造一种共同文明的想法未能实现,那么,在他死后,却获得了其中一部分成果.那是因为他军事远征的胜利及其留下的影响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经将他的这一思想撒播在其军队的铁蹄所踏过的所有国家的土地上.公元二世纪刚一结束,东方就开始分享希腊人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成果了.由于希腊人和东方人混居在一起,便使人类产生”一种特殊的气质,当我们研究亚历山大学派哲学或文学时,便能了解这一气质. 亚历山大学校 亚历山大的去世使希腊摆脱了对马其顿王国的屈从,造成了希腊人对亚男士多德亲自创建并与亚历山大本人有联系的雅典学园教师的迫害.在这一迫害中,连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未能幸免.他在离开雅典时说,他不忍心再给雅典人对哲学真理犯罪的机会.当雅典人判决亚里士多德死刑时,他们已经没有机会执行这一判决,因为亚里士多德在离开雅典数月之后已在呼勒吉迪亚去世了. 在此情况下,那些受迫害者自然要去寻求与他们的哲学倾向相一致的新的避难地,于是他们就选择了由亚历山大亲自设计建造的这个亚历山大城为归宿地.在这个被誉为地中海滨最美丽的城市中,受迫害者兴建了他们的学校,这个学校传播逍遥派哲学达8个世纪之久,直至穆斯林征服它为止. 在亚历山大城中,除希腊哲学外还存在着古埃及思想遗产的残余和同古希腊思想交织在一起的几种东方宗教的流派.古希腊语成为这里的科学用语,甚至成了占支配地位的语言,连城里的犹太人念的经都是希腊文的译本.在亚历山大城里开办了一所倾向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学校,其创建人是柏拉图的弟子安莫纽·萨卡斯(公元175~250年),这位柏拉图哲学最伟大的革新者,以“负囊者”而著称于世.亚历山大学校以其最为辉煌的哲学、数学和天文学名闻遐尔,亚历山大城最伟大的天文学家是上古世纪最著名的天文学著作《至大论》的作者托勒密,然后有著名的《几何原本》的作者欧几里德. 基督教得到传播后,亚历山大学派产生了使希腊文化同基督教文化相辉和的新倾向.公元六世纪上半叶的约翰·菲洛——阿拉伯人叫他叶海亚·纳哈威(即语法学家叶海亚)和他的学生阿斯托芬是这一倾向的先导者.后者为了使希腊哲学同基督教教义融合而否定了不少新柏拉图主义学说. 那时候,哲学教育的中心始终在亚历山大城,直到哈里发欧麦尔、本·阿卜杜·阿齐兹继位后,才把这个中心转到古叙利亚的安塔基亚卢.摘自《阿拉伯的哲学》.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 希腊人可以统治这个世界…… 亚历山大就做到了。他带领着希腊军队远征直至遥远的印度….直至无可攻克….世界尽为其所有。 没有人能否定这样一位征服者,他将古典文明的帝国发展到了巅峰,他让希腊文明的火种燃烧在兴都库什白雪皑皑的山顶,如果某一天宙斯主宰了大地,那一定是亚历山大征服后的某个早晨,希腊神话不再只是爱琴海荡漾的音符,她是遥远东方恋人的呓语,如果,这一切都不仅仅是神话…… 公元前336年的夏天,腓力二世暴毙,他留给了年轻的亚历山大一个松散的希腊帝国以及巨额的债务和危机四伏的周边环境。马其顿崛起与衰微,它没有像雅典那样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没有波斯帝国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更为重要的是,领导这个希腊联盟的竟是一个不足20岁的年轻人,所有人都在疑问,它可以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吗? 叛乱果然发生了,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倒戈,宣布独立。他们试图在年轻统帅立足未稳之际率先发难摆脱统治。但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并将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之后又率军南下,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底比斯境内,底比斯人几乎毫无防备,有组织的抵抗瞬间瓦解。城池也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底比斯的毁灭,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见马其顿强大如昔,纷纷表示愿意臣服。即使是强大的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得到宽恕。承认亚历山大为希腊联盟的最高统帅。这样,初出茅庐的亚历山大很快便完成了希腊半岛的重新统一,在集结起一支强大的希腊联军之后,投向了遥远的东方,那片未知的辽阔富饶的土地。 BC334年,这场没有人知道会怎样收场的远征开始了。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随后,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马其顿军由步兵3万名、骑兵5千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步兵多为希腊化重步兵,装备超长枪组成马其顿方阵。骑兵则由皇家贵族为核心组成,威力强大,具有极强的纪律性和荣誉感,所以马其顿人虽然数量较少但战斗力强大,这成为他们自信的来源。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后,亚历山大来到波斯境内,直接面对波斯国王的数十万大军。 如果希罗多德能够看到今天的场景,相信相似的记录仍旧会继续出现在他的著作中。因为希腊人面对宿敌波斯时依旧不可阻挡,由于无法攻克马其顿步兵那近乎无解的方阵,波斯军队节节败退,伤亡惨重,国王大流士三世不得已亲自出阵,但他的指挥无疑是个噩梦,它将军队布置在不利于发挥波斯骑兵优势的狭窄的伊苏斯,结果遭致惨败,失去大量物资,甚至还包括自己的妻女。那些不甘臣服于波斯的城邦也乘机独立,加入了马其顿人的阵营。之后,亚历山大回师埃及,征服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并以神自居,强化其统治地位。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9103854.html, 浅析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作者:王少博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 摘要: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帝国国王,也是亚历山大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他 率领军队建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世界才是他的舞台,他英勇善战的天性和独具特色的战略战术,以及君主特有的怀仁,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亚历山大的征战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关键词:亚历山大;东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K5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29-02 亚历山大大帝生于公元前356年,卒于公元前323年,出生于马其顿王国,是国王腓力的儿子。他建立的政权仅是昙花一现,但在文化上却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他迅速取得古希腊分立城邦的领导权,并以崇仰的态度吸收希腊文化,因此他几乎是不知不觉地就将希腊的语言和文明带到他所经过的地方。他征服了波斯帝国,横扫伊朗高原心脏地带、扎格洛斯山脉与地中海整个闪语地区,以及希腊人、利夏人、卡里亚人和其他许多民族聚居的小亚细亚地区。他所遗留下来的世界,很快被几位继位者瓜分,他们仍以希腊语作为沟通媒介。亚历山大本人并没用留下什么著作,很多史料记载也存在偏颇。本文将以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①为线索来探究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主要原因。阿里安是一位哲学家、元老院议员和军人,在哈德良朝以希腊文写作。阿里安说:“他写《亚历山大远征记》所用的史料,最主要的来自托勒密·索特的作品。托勒密是亚历山重要将领,他的作品是以普罗塔克之《希腊罗马名人传》及讷波斯之《外邦名将传》为依据的。”{2}所以即使阿里安对托勒密的迷信存在一定错误,但也比其他以传闻为依据的著作更有说服力。“关于评价马其顿亚历山大本人及其活动的历史作用问题,早就被他同时代的人提出来了,而且至今仍有其意义”,{3}人们在不间断地探究亚历山大其人其事。普罗塔克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鸿运》中塑造了理想化的亚历山大形象,而反马其顿的文献则指出亚历山大毫无道德,仅把他的残忍与血腥呈现出来。笔者仅从其东征的过程来探寻其成功的原因,并浅谈其意义。 一、征战的主要过程 (一)从格拉尼库河之战到攻陷推罗 战争的头两年中,亚历山大与波斯人打了两次对阵战:一次为公元前334年5月对阵于格拉尼库河畔,另一次为前333年11月对阵于奇里乞亚的伊苏斯。这两次战斗都是马其顿人获得了胜利。期间波斯人成功地进行了两次极具威胁的反击:一次是格拉尼库河战役后在小亚细亚沿海地区的反击,另一次为伊苏斯战役后在小亚细亚腹地的反击。公元前332年夏是亚历山大远征的转折点,他的后方第一次得到巩固。在波斯人强大海军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

历史趣谈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 导语: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有多个,一是扩张希腊的版图,二是开辟贸易通路,将希腊建成一个繁荣的帝国。亚历山大一心想要学习阿喀琉斯,通过自己的努... 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有多个,一是扩张希腊的版图,二是开辟贸易通路,将希腊建成一个繁荣的帝国。亚历山大一心想要学习阿喀琉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辉煌的政绩。亚历山大的父亲被杀后,被征服的城邦为了摆脱马其顿帝国的控制,纷纷联合起来爆发起义。亚历山大用了两年时间,便平息了希腊各城邦的骚乱。 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建立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在了波斯帝国身上。当时的波斯帝国拥有辽阔的领土,源源不断的财富。为了获取财富,实现奴化波斯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决定东征。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着三万多名大军踏上了东征之旅。亚历山大东征之前,一位大将问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说,通过东征能够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这样才能给臣民带去无穷无尽的财富。 被亚历山大雄心壮志感染的将士们,内心十分激动,他们决心跟随亚历山大去东方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东征目的还与时代背景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一直有着持续不断地冲突。为了停止希腊各城邦的斗争,亚历山大明白只有马其顿帝国便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一统希腊。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让安提帕特将军摄政,自己亲自率军从派拉出发,经由从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介绍 亚历山大在历史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有些人对亚历山大非常敬佩,也有些人说亚历山大狼子野心。不过这些东西是后人评说的,亚历山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