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全的电大组织行为学题库_必考 2

最全的电大组织行为学题库_必考 2

最全的电大组织行为学题库_必考 2
最全的电大组织行为学题库_必考 2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16.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17.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19.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0.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

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

29.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

31.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3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35.目标很重要,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妥协)。

36.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37.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特性)。

38.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利克特)。

3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40.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施密特)提出的。

4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42.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43.“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4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45.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1000~45000人)。[3~30人——小; 30~1000人——中; 45 000人以上——巨型。]

46.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47.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结构)。

48.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49.“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有序性)。

50.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念)。

51.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稳定性)。

52.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53.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54.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55.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56.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57.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建立规章制度)

58.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是(分工、竞争和反应性)

1.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A ) - A.社会功能

2.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 A )A.经济人

3.如果职工A认为自己同职工B相比,所得报酬偏低了,觉得很不合理,因为自己与B作出的贡献是一样大的。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B.减少自己的投入

4.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 C )C.高生产率高凝聚力

5.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 D ) D.参与式

6.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将授予哪种人以决策和行动的权力?( B ) B.直线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管理的两重性;人的两重性;多学科性)。

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心理学B.社会学 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

5.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测量量表有:(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7.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置之不顾;随机化和不加控制;保持恒定;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匹配)。

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

9.一个人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变动,一般是向(纵向变动、横向变动、核心变动)

10.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11.的行为特征有:(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可改变的)。

12.个性的特点是:(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13.影响个性形成因素主要有:(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14.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艾森克;卡特尔)。

15.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16.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

17.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18.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19.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20.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1.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22.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23.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

24.要层次论的内容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里为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5.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友爱和归属的需要;部分相互尊重的需要)。

26.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

27.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8.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29.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改造型激励理论)。

30.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计时工资;月度奖;年终分红)。

31.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32.我国员工产生不公平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奖励分配制度的不完善;领导者的管理素质较差;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合理)。33.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思想政治工作动;奖励;工作内容丰富化;职工参加管理)。

34.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

35.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36.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完成复杂的工作;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

37.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38.自我为中心角色包括(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

39.任务角色包括(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

40.维护角色包括(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监督者)

41.群体决策的方式有(缺少反应;独裁原则;少数原则;多数原则;完全一致原则;基本一致)。

42.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

43.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44.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联络感情;交流信息)。

45.人际关系确立的条件有(人的产生;人际接触;人际的需要)。

46.人际关系的发展动力有(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4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少)。

48.人际交往的原则是(互利原则;平等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49.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50.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设置超级目标;采取行政手段;)。

51.引起冲突的策略有(委任态度开明的领导者;重新编组;鼓励竞争)。

52.按群体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53.斯托迪尔指出领导可以按(生理特性、社会背景、智力和个性、与工作相关的特性、社会特性)分成不同的类型

54.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55.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56.领导能力是(知识、智慧)的综合体现

57.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施密特)提出的

58.勒温认为存在着(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放任自流方式)的领导工作方式。

59.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60.“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支持型;参与型;指导型;以成就为目标)。

61.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信息的原则;接受型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目标合适的原则)。62.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实质上是一种(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63.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64.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特性主要有(分工;竞争;反应性)。

65.织变革大致涉及(组织的人员;组织的任务及技术;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环境)。

66.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再设计;目标管理;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67.在勒温的变革程序模式中,强化的方式包括(连续强化;间接强化)

68.组织发展活动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权力均等;正视问题)

69.工作的重新设计一般采用哪几种现代通用的设计方法(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

二、判断题

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答:错(应: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实行合乎人情味的管理,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答:对

3.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答:对

4.坚持怀念资料的客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原则和重要的特点之一。答:对

5.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因素。答:错(应: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6.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对

7.血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气质。答:错(应:血液占优势的属于多血质气质)

8.黑胆汁占优的属于胆汁质气质。答:错(应:黑胆汁占优的属于抑郁质)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人产生激励作用。答:错(应:五个需要中只有满足人的优势需要,才能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10.期望理论认为,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越大。答:错(应:目标的效价越高,激励力量不一定越大,它还取决于期望值的大小)

11.麦克利兰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答:对

12.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答:错(应:保健因素同工作环境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有关。)

13.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答:错(应:群体规模适中,工作绩效才越高。)

14.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答:错(应: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职权和权威)

15.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先天遗传的,是不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答:错(应: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16.在紧急的情况下,民主的领导方式最有效。答:错(应:在紧急的情况下,独裁的领导方式最有效。)

17.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答:错(应: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18.组织结构是要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以分散的方式去完成工作任务。答:错(应:组织结构是将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结合起来去完成工作任务。)19.组织机构是否设置合理是徇组织成熟程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志。答:对

20.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答:对

21.敏感性训练是通过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答:错(应:敏感性训练是通过无结构小组的相互作用改变行为的方法)

一、判断题

1.按照群体成员中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不同类型的权力会引起服从、反抗和承担义务三方面结果的显著差异。(√)

3.布罗菲伊尔德等研究人员认为对工作所持态度与生产效率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4.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设想,创造出新奇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精神与物质产品的能力。(√)

5.从沟通的渠道来看,可以将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6.从沟通的速度来看,正式沟通较非正式沟通要快。(×)

7.存在于组织中的参谋职权意味着做出决策,发布命令。(×)

8.对组织内部各种职能加以分类后组成的专业化的亚单位,称为部门。(√)

9.菲德勒在二度空间领导行为模型中,首次加入了效率层面,构成了三度空间领导效率模型。(×)

10.感觉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11.个体行为激励的研究是整个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部分。(√)

12.个性对个体心理疲劳具有延缓作用。(×)

13.个性就是个体独特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14.个性心理特征与情境和身体条件没有任何关系。(×)

15.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的生产率之间存在清晰的正相关关系。(×)

16.工作满意度与员工流动率之间是负相关的。(√)

17.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付出了代价并取得了报酬后,它主要关心的是报酬的多少。(×)

18.管理方格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是行为科学中有关企业领导方式问题的代表理论之一。(×)19.价值观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

20.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是从动态和系统的观点,分析了群体中人和环境两方面的许多因素。(√)

2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反映的是工作行为、工作关系和成熟度之间的曲线关系。(√)

22.能力质的差异是指人们在完成同样难度的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类型上的差异。(√)

23.气质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大小。(×)

24.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只讨论刺激与行为的关系,而不设计主观判断等心理过程。(×)

25.群体压力主要通过群体规范来维持。(√)

26.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一个工作人员只受一个部门领导的管理原则,是企业组织结构形成了一种纵横结合的联系。(×)

27.团队组织要求员工既是专才又是全才。(×)

28.委员会是指从事执行某些方面管理职能的一组人和负责处理某一专题的集体。(√)

29.性格没有社会意义,无好坏之分。(×)

30.虚拟组织是一种规模较大,可以发挥主要商业职能的核心组织。(√)

31.要想一个领导班子更为有效,就必须尽量使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同一种气质。(×)

32.一般来说,在动作和反应速度方面,最佳的年龄是30-49岁。(×)

33.一个组织内聚力越高,则越能提高生产率。(×)

34.应付挫折的根本点就是发展建设性行为,减少破坏性行为。(√)

35.在刺激和反映之间,由于受到个体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故同一个刺激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36.在马路上围观车祸的人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群体。(×)

37.在任何一个现实的组织中,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种利益关系。(×)

38.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39.职能设计是以职能分析工作为核心,研究和确定企业的职能结构,为管理组织的层次、部门、职务和岗位的分工协作提供客观依据。(√)

40.专业管理制度是对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等所作的规定。(√)

41.自我管理团队的成员一般学习了广泛的相关技能,这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

42.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硬性管理为主。(×)

43.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44.组织行为学的"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45.组织行为学运用了社会学的理论与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

三、简答题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

2、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3、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行为特征有哪些?答: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为的可变性。

4、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答: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

本原则。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能力阈限原则;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3)能力互补原则。

5、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与谁的理论观点相近?这种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麦格雷戈的“超Y理论”与薛恩的理论观点相近。这种人

性假设的主要观点是按照复杂人的假设,主管人员应该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掌握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管理方法上,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措施,即一切随时间、条件、地点和对象变化而变化。

6、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答: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3)引导人们从多种

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情感的培养:1)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7、何谓激励?答:激励指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激励的组织员工会努

力工作,以实现绩效目标。

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向行动。

8、有效激励的手段与方法有哪些?答: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持股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组织文化激励;危机激励。

9、有效激励应遵循什么原则?答:1)按需激励原则;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3)奖惩相结合原则;4)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

则;5)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10、美国的罗伯特,豪斯和迪尔教授认为应怎样提高人的积极性?笿:美国的罗伯特,豪斯和迪尔教授在他们提出的公式里强调了任务本身效价的内

激励作用;突出了完成工作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与效价;兼顾了因任务完成而获取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对分析激发工作动机的复杂性和提高激励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对管理者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他们认为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入手,即一方面提高内在激励,另一方面提高外在激励。

11、内聚力有何作用?答:主要有:满意感;沟通;敌意;生产率;对改革的阻碍;群体意识.

12、人际交往的有哪些基本原则?答:平等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13、工作团队的建设过程一般要经过哪些步骤?答:1)准备工作阶段;2)创造条件阶段;3)形成团队阶段;4)提供继续支持阶段;团队开始运行

以后,上级领导要继续给予支持,以帮助团队克服困难、战胜危机。

14、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有什么措施?答: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得弱

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就目前而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

15、菲德勒认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因素是什么?答:菲德勒从1951年起,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种随机制宜的领导理

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认为,人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在于他们的个性,而且还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因素和领导者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16、个体决策因素:与群体决策相比,个体决策往往具有较大的创造性,特别是对任务结构不明确或需要创新的工作更容易发挥创造性。

17、如何理解决策民主化?答: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经济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策的速度加快,决策内容越来越复杂。任何领导者都难

于独立承担决策的重担,越来越转向决策的民主化一即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度得到改善。

18、怎样做才得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1)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2)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3)领导者选聘;4)加强领导班子结构建

设;5)科学运用领导艺术。

19、组织设计应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答: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

高效、节约。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5)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6)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20、影响个人能否体验到工作压力的因素是什么?答:压力来源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

21、什么是组织文化,企业文化的构成?答: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

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企业中通常称它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22、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答: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1、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2)组织结构的改变;3)

组织职能的转变。2、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1)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2)组织环境的变动;3)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23、组织柔性化的特点的表现:集权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24、组织发展战略措施有哪些?答:1.激发组织的创新。2、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3、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4、知识管理。5、工作生活质量。

6、创建学习型组织。、

25、领导决策和个体决策有什么不同?答: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以此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领导决策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区分有不同类型的决策,从决策主体看,有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是从决策主体角度划分的两种类型,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相比,那种形式作出的决策更好?一般而言,群体能比个人作出更好的决策。这是指群体决策优于平均的个人所作的决策,但不包括杰出个人所作的决策。与群体决策相比,个体决策往往具有较大的创造性,特别是对任务结构不明确或需要创新的工作更容易发挥创造性。

26、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答:为改进信息沟通工作并提高效率,在信息沟通中应满足以下要求:

(1)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

(2)沟通的内容要确切;

(3)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

(4)提倡平行沟通;

(5)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

(6)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27、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有哪些?

答:领导行为的监控是指对领导者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修正,是管理学封闭原理的要求。领导者行为监控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事前监控和实时监控可以通过决策的民主化、领导选拔、过程评估等方式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事中和事后领导者的行为进行修正及对领导者的选换可以减少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组织效能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领导行为的监控往往以此为核心,主要方法有、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

28、压力的来源有哪些?如何应付压力?

答:压力的来源:(各点要具体说明)

(1)环境因素;

(2)组织因素;

(3)个人因素。

应付压力的方法:

(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

(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29、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是什么?组织变革的措施是什么?

答: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可分为内在基本动因和外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

(1)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是:组织目标的选择和修正;组织结构的改变;组织职能的转变;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2)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环境的变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组织变革的措施:

(1)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2)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3)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30、管理方格理论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领导方式?它所提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在俄亥俄州管理四分图的基础上,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于1964年就企业中的领导行为方式提出了管理方格图。这是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横座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座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形成一个领导方式。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1 方式为贫乏型的管理

?9,1 方式为任务第一型的管理

?1,9 方式为俱乐部型的管理

?9,9 方式为团队式管理

?5,5 方式为中间型管理。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9,9)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客观地分析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将自己的领导方式转化为(9,9) 型,以求得最高的效率。

31、领导者如何使用领导艺术来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答:现代组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要求组织的领导者不但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而且还必须依靠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来处理问题,这就要求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行使领导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它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有创造性的领导技能。领导艺术有随机性、经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⒈待人艺术,包括对待下级的艺术;对待同级的艺术;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

⒉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国外不仅有专门的论著,而且有专门的训练班对领导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的训练。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

?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

?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会议效率。

?善于运筹时间。

?要精兵简政。

1.能力差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答: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能力阈限原则;

(2)能力合理安排原则;(3)能力互补原则。

2.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有什么措施?

答: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通过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能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善。

就目前而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2)社会保障制度;

(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

3.如何理解决策民主化?

答: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经济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策的速度加快,决策内容越来越复杂。任何领导者都难于独立承担决策的重担,越来越转向决策的民主化一即吸收下级参与决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的质量和实施速度得到改善。

问题主要是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学习型组织。

的合作,对人不用压服,而用说服和感服。②决策能力。能根

智,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④精于授权。即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⑤善于应变。即机动灵活,善于进取,不墨守成规。⑥敢于创新。对新事物、新环境和新观念有敏锐的感受能力。⑦勇于负责。即对上级、下级和用户及整个社会,都有高度的责任心。⑧敢担风险。即敢于承担企业发展不景气的风险,在困难面前有开创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⑨尊重他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盛气凌人,能器重下级。⑩品德高尚。品德为社会上和组织内的人所敬仰。

B8-波特和劳勒的期望模式的应用。管理者在运用上述模式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尝试估计工作者的满意水平。(2)从活动中比较不同的工作者的满足水平。为了激励个体的积极性,并不需要提高满足程度,而只要加强满足工作结果之间的联系。(3)要使职工对自己工作的期望更有力,就要设法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激励。(4)如果这些期待不够有力,就需要重新考虑刺激是否恰当,人们是如何看待这些刺激的。

B9-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①1.1方式为贫乏型的管理。对职工和生产几乎都漠不关心,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这种领导方式将会导致失败,这是很少见的极端情况。②9.1方式为任务第一型的管理。领导作风是非常专制的,领导集中注意于对生产任务和作业效率的要求,注重于计划、指导和控制职工的工作活动,以完成组织的目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很少注意职工的发展和士气。③1.9方式为俱乐部型的管理。在这类管理中,领导者很少甚至不关心生产,而只关心人。他们促成一种人人得以放松,感受友谊与快乐的环境,而没有人关心去协同努力以实现组织的目标。④9.9方式为团队式管理。即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职工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最有效地结合,注意使职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关心工作的成果。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因而职工关系协调,士气旺盛,能进行自我控制,生产任务完成得极好。⑤5.5方式为中间型管理。即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虽然都不算高,但是能保持平衡。一方面能比较注意领导者在计划、指挥和控制上的职责。另一方面也比较重视对职工的引导鼓励,设法使他们的士气保持在必须的满意的水平上。但是,这种领导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只追求正常的效率和可较满意的士气。布莱克和莫顿认为(9.9)型的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客观地分析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将自己的领导方式转化为(9.9)型,以求得最高的效率。

C10-成就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麦克利兰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就是:①对权力的需要;②对归属和社交的需要;③对成就的需要。

C11-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管理策略?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类型,将决定他们所采取的管理策略,并决定他们关于组织及其职工间应保持哪种心理契约的概念。上述对人性的假设,就必然意味着职工是计较型参与的。组织是用经济性奖酬来购买职工的劳务和服从,而组织则有义务通过一套权力与控制系统来保护它自己和职工们,免受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损害。权威于是就必然是存在于被指派的职位上,并指望职工们能服从占据了权威职务的人,而不管这个人的能力或个性如何。

C12-冲突的来源?罗宾斯认为冲突的来源有三方面:沟通因素、结构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

C13-冲突和竞争的概念?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活动与组织秩序,对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竞争的双方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C14-传统工作设计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答:(1)它容易诱发职工的疲劳、厌倦感、产生心绪紊乱和焦虑,易出生产事故。(

2)单调性的工作付出很大代价,工人技能普遍低下,消极怠工、罢工等现象时有发生。(3)工人感到在这种环境中英雄无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对自己有多大能力也抱怀疑态度,工人觉得自己也像工作一样被简单化了。(4)就其本质来说,人不同于机械,人希望从事有变化有节奏的工作,不能和机械一样总保持单调的动作。(5)职工被指派从事某项工作,他只能了解片断的情况,而对自己的工作与其他工作全然不知,工人只能知道自己工位出现了什么问题,不知道最终产品的情况如何。(6)极端的专业化工作设计使职工变成机械或规章的附属物,他们没有多少机会与其他人进行社会接触,长期的社会性隔离是大多数人

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产生的原因:(一)

是指因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困难。(2)物质环境因素是指由于物质的缺乏或故障,使人们无法满足其需要而形成的挫折(3)社会环境背景因素又包括家庭环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三方面的因

3)个人对工作环境了解的程度(4)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

衷(6)反向行为(7)合理化(8)推诿(9)退缩。

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弱势群体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就目前而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的问题;(2)社会保障制度;(3)建立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沟通渠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渠道来表达。

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

,因为职位权力与任务结构大多置于组织的控制之下,上下级关

义?答: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方面是:

这个模式特别强调效果,强调为了领导有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从领导者的素质出发强调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领导行为,这应为领导行为指出了新的方向;(2)这个模式将领导和情境的影响、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的影响联系起来,表明并不存在着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适应能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况。(3)这个模式

改造以符合领导者的风格。

年提出的。他认为认知是指任何一种知识,包括思想、态度、信

系。其一,协调——彼此不发生矛盾;其二,不相关——彼此没

有关系;其三,不协调——彼此发生矛盾。一般说来,人们都力求将认知中各种元素统一和协调起来。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认知元

素间难免发生矛盾,呈现不协调状态。例如,某职工确实付出很大的努力,想把生产搞好,但结果并不理想;某管理者多次与某职工谈话,要帮助他解

决存在着的思想问题,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引起他的反感;某经理制订了工作计划,因遇到一些意外的困难,未能完全实现,等等。不协调有程度

上的差别,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不协调认知的重要性越大,它可能造成的不协调程度也就越大。其二,不协调认知数目

原则。接受性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接受最优

。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

的组织结构,制订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

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

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群体

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炼;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

具体说来。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①安全需要;

需要;④完成任务的需要。

响个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因素包括:原型启发、克服功能固着、克服心理

定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国内电视大学

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的发展,经历了由工作专业化到管理当局为解决职工对过分专业化的反抗所采取的如工作轮换等临时性措施,再到工

作设计方法这样三个发展过程。

1)自主的工作小组;(2)新技术对工作设计的影响;(3)在家办公;(4)企业再造。

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

从管理哲学角度,要牢牢把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并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灵活

方法和以任务——结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

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学角度,注意工作设计应使某~工作的各项任务适

合于人

们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工作任务的时间安排要紧凑、合理,要把时间上紧密联系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设计在一起;要使工作本

身有不同层次,既有比较常见的操作,又有相当责权的任务,以使工作具有渐进性;使工作人员运用相关联的设备尽可能在同一或邻近的地点从事工作。

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

活质量是通过三个途径来提高生产率的:第一,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改善人们之间的交往,加强职工与组织之

统一,有利于实现全面任务。这样才能提高生产率。第二,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增强对职工激励,满足职工迫切

的需要,从

而激发起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第三,工作生活质量措施能增强职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行解决群体中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参与决策。总之,

率,也能够依靠增加职工福利和满足未间接地影响生产率。

种工作与工作评价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

学习、提高工作的

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

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这表明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

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就是工作态度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包括影响对工作的知

,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

分复杂。

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

3)形成团队阶段;(4)提供继续支持阶段。

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①公平奖励职工。要求公平是任

追求公平的,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②加

强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酬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相对报酬的影响。人们在主观上感到公平合理时,心情就会舒畅,

人的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组

织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启示我们管理者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把职工所作的贡献与他应得

的报酬紧密挂钩。③教育职工正确选择比较对象和认识不公平现象。公平理论表明公平与否都源于个人感觉,个人判别报酬与付出的标准往往都会偏向

于自己有利的一方,从而使职工产生不公平感,这对组织是不利的。因此,管理者应能以敏锐的目光察觉个人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差,适时做好引导工

作,确保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激励的,不管是什么事,只要能向他们提供最大的经济收

因素,要受组织的左右、驱使和控制。③感情这东西,

按其定义来说,是非理性的,因此必须加以防范,以免干扰了人们对自己利害的理性的权衡。④组织能够而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住人们感情的方式

理方式。1)人际知觉与人群关系管理方式。如果管理者能

们就能自觉地采用和执行与社会人假设相适应的人群关

系管理方式。2)自我知觉与自我实现管理方式。如果管理者善于在各种社会知觉中进行自我知觉,从他人的行为,特别是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发现和

了解自己,并形成了某种自我实现的需要,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采用和执行自我管理方式。3)对人知觉与应变管理方式。管理者如果能够

经常与职工接

触和交往,他们就能获得充足的对人知觉,了解到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相应的意识,把人作为一个复杂人来看待,从而采取和招待相应的应变

管理方式。4)角色知觉与责任制管理方式。如果管理者善于进行角色知觉,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相应的意识,他们可能倾向于利用人们的责

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又可按

和机遇则属外部原因;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

和机遇则超出个人控制范围。

同一方向的。例如,我们对某个工厂的评价很高,而对该工厂

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

心理压力,因而在同一个整体内相互联系的对象之间,可能发生态度同化现象。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调和时,其认知

系统便呈现平衡,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认知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系统便呈现不平

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个体心

理紧张,产生不满的情绪。人们总是试图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以恢复一定的平稳状态。海德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了“平衡理论”。

H40-衡量组织决策合理与否的标志主要有哪些?答:1.组织决策体系的科学性.2.组织决策者素质的现代化.3.组织决策民主化.4.组织决策手段的科

.2.组织内部同级交叉权利的冲突程度.3.组织的权力类型

.6.组织授权行为的合理性.7.组织授权行为的

.3.组织气氛的和谐性。

4)职工参与管理;5)培训激励;6)榜样激励。

①通过激励可以引进大量的、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②通过激励可以充分约和在职职工的积极性,使其最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从而保持工作的有

1)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2)企业的制度和程序制定;(3)物体的空间、外表和建筑物的设计;(4)对

5)企业宗旨、纲领和章程的正式说明。

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因此,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选择组织目标时就必须考虑

:1.尊重人.认为个人是负责的,明智的,关心他人的,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应该受到尊重.2.信任和

.3.权力均等.有效的组织不强调等级权威和控制.4.正视问题.不应该把问题掩盖起来,要正

多数人来说,现阶段劳动还是赖以谋生和满足其

人有各式各样的需要,需要的层次也会

随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地位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②多数人对组织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

但是,这个态度是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教育来改变的。引导和教育得法,多数人是能焕发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

上为组织做出贡献的。③在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为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应当做出努力,

使个人目标能更多的反映社会需求,包含更多的组织目标,而组织也必须了解洞察群众的需要,使组织目标中能包含更多的个人利益。如此才能调动人

们的积极性,增加工效,增加满意感。④管理的方法应国人、因任务而异。又由于人的成熟程度、需要层次和能力将随着生产的发展、思想文化教育以

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应当发展。主管人员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地安排分工,使更多的人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

智以得到内在的满足。⑤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佣劳动者。领导者、

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所以,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应当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应说服教育、

1)努力。是指个人所受到的激励强度和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它和弗罗姆模式中所使用的动机“激发力个人对某项奖酬(例如:工资奖金、提升、认可、友谊、某种荣誉等)效价的主观看法及个人对努力将导致这一奖酬的概率的主观估计。奖酬对个人的效价因人而异,决定于它对个人的吸引力。两个人每次行为最终得到的满足,又会以反馈的形式影响个人对这种奖酬的估价。同时,个人对努力可能导致奖酬的期望值的主观估计,和个人的经历或经验密切相关。每一次的工作绩效也会以反馈形式影响个人对成功期望值的估计。努力还和绩效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一定导致高绩效,因为,绩效还受其他更多的因素的影响。(2)绩效。是工作表现和实际成果。绩效不仅取决于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而且也受个人能力与素质(如必要的业务知识、技能等)、以及环境的影响。(3)奖酬。是绩效所导致的奖励的报酬。其包括内在奖酬和外在奖酬,这两种奖酬和个人对奖酬所感受到的公平感探合在一起,影响着个人的满足感。波特和劳勒认为,内在性奖酬更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并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此外,公平感也会受到个人对工作绩效自我评价的影响。(4)满足。是个人实现某项预期目标时所体验到的满意感觉。一般人都认为,有了满意才能有绩效,而波特和劳勒却认为,先有绩效才能获得满足。 J 55-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来激发组织成员均积极性,是各级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前提。为使激励取得效果,在激励过程中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奖励组织期望的行为;②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③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

力度;④激励时要因人制宜;⑤系统设性的研究方法,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揭示客观规律,法要遵循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则:①研究程序的公开

现性;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与支持、奖惩、利用群体动力、力场分析。

何认识和了解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如何将它们与我国事经营活动等诸多方面,跨文化研究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有利于我们有效地吸收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日本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反差强烈,双方若直搬对方的成功经验都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本国的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和消化外国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第二,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就会造成人们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在国际市场中,为了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的交换行为,同时让中国人理解外国人的行为,就需要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认真研究,找到使组织在开放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恰当方式。第三,有利于消除组织冲突。如美国企业中,大量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移民工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在语言、传统、习俗和宗教上有较大差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不同,造成人们为通上的误解和偏差。而跨文化研究则有利于解决这一冲突。第四,有利于跨国公司适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把先进的日本管理制度与技术同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创造无止境的改

善’为企业理念,树立“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奉献绿色产品,开创21世纪新生活以“贡献于人类和地球”,并塑造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三洋能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上并

取向为纵轴,采取了两种维度:内部微观——外部宏观(策具有以下特点:a )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所,而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c )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只有偶尔的奖励。d )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e )领导者很少参加群体的社会活动,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2)民主方式。具有以下特点:a )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和协作下由群体讨论而决定,而不是由领导者单独决定的。政策是领导者和其下属共同智慧的结晶。b )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c )对下属的工作,不安排得那么具体,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d )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谈话时多使用商量、建议和请求的口气,

下达命令仅占5%左右。e )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3)放任自流方式。其特点是: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

提出组织变革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阶段的理论。勒温组织成员态度发展的一般过程及模式,反映着组织变革雷定把领导方式简要地分为四种基本领导方式:(1)密切者:间和效率均属次要。(2)分立者:这种领导者,既不重视工作,也不重视人际关系与下属人员似乎各不相干,

一切照规定行事,不考虑个人差异和创新。(3)尽职者:这种领导一心只想完成任务,铁面无私、秉公办整合型。

该理论认为,某一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都适用,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因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去完成某个特定目标。因此,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就要随着自身条件、被领导者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

的”方式;(2)“开明和权威式的”方式;(3

)“协商

管理者要了解、掌握职工的需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以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尤其注意强化或者改造最高需要,使之与组织的或社会的需要相一致。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仅是~般人的要求,实际上每个人的需要并不都起严格地按其顺序由低到高地发展的,还需要具体

“超Y 理论”与薛恩的复杂人性假设(权变模式)薛恩于是提出了关于复杂人的假设,他认为以前人们对人性的假设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了。按照复杂人的假设,主管人员应该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掌握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管理方法上,对不:

2)提高外在激励。

6)群体意识。

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1)能力阈限原.2.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3.组织权责体系极性才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其公式是: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M=V ·E )M 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生,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平度。V 代表效价,是指目

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 ≤1)。 E 代表期望值,是指O ≤V ≤1)。

②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③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④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期望概率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要适当。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两期望概率太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但

实际概率应与效价相适应,效价大,实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用气质差异。2)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的专业人员,也要运用

化(逃避性学习),④自然消退(也称衰减)。 是:①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模式;②要设立一个目标

技术和组织结构。而韦克、马奇、彼得斯、沃特曼和麦金

是指:战略、技术、结构、制度、作风、人员和共同的价值观。在进行组织设计时,既要考虑战略与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的硬件,又要考虑人员、作风、价值观等类型的软件。只有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才能使组织发挥则:第一,目标明确、功能齐全、政企分开。任何组织必学的一个标准。一个组织机构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必须具有决策、执行、咨询、沟通、监督等功能。而要给经济组织松绑放权,就必须实行政企分开。第二,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第三,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任何组织一定要因事调职、因职设人,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第四,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五,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第六,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如果我们认真执行这些原则,就可以改变目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良现象。 进行权变组织设计的总体程序通常包括六个基本步骤:第一,以人为本,确定各级机构的目标。首先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进行层层分解,以指标体系留和职工分工表加以细化和表现,并使之人性化。第二,进行管理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主导流程、保证流程和监督流程,以便对计划采用的诸流程进行优选。可以用业务流程总图和分图表示。第三,设置管理岗位。确定岗位划分标准,划分岗位,进行平衡。可用管理岗位一览表表示。第四,规定管理岗位内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行岗位作业分析,制定岗位输入输出和转换的内容。制作岗位经济责任制卡片,制定奖惩措施。第五,配置岗位人员。确定每个岗位配置人员量和质的

要求,可用岗位人员配置一览表明示。第六,设置管理机构,确定管理机构的形式,划分管理岗位,绘制组织图,

常化阶段和发挥作为阶段。 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此外,群体也可以分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册),也可

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

最佳值,当群体规模是这个最佳值时,人均效率最高。在群体规模的最佳值附近作微小的变动,对人均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变化的范围超过一定的“度”,则人均效率会大幅度下降。应当指出,不同的

应有不同的最佳人数、不同的上限和下限。

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

法。⑤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

致原则。⑥基本一致原则。

5)完全一致原则(6)基本一致原则。

②“小集团思想”。

体内部的团结,而且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而我

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

现象。一般来说,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

力是必要的。

。几乎在任一群体中,都可以看到成员有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

人是人际关系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②人际接触。人和人之间不接触,就无从建立一定的关系。人和人之间接触的机会、频率和方

式,对人际关系影响极大。③人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相互需要的基础上的,都是以某种需要为前提的。人的需要有两大类:一

类是维持和发展自己生命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个人同他人广泛建立联系的先决条件;另一类是保持心理平衡、充实精神生活、维持和发展精神生命的需

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实

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

人际关系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②人际

际关系影响极大。③人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

是建立在一定相互需要的基础上的,都是以某种需要为前提的。人的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维持和发展自己生命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个人同他人广泛建

立联系的先决条件;另一类是保持心理平衡、充

实精神生活、维持和发展精神生命的需要,主要是情感需要和文化需要等。

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的功能(1)产生合力(2)开成互补(3)激励功能(4)联络感情(5)交流信息。研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没有平等、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不仅执政党不能与群众密切联系,而且会

因为关系不正常而影响安定团结,不利于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外,研究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职能,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人际关系结构,并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况。这正是科

学地管理社会,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

R99-

如何处理冲突?对于有害的冲突要设法加以解决或减少;对有益的冲突要加以利用。(1)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①设置超级目标。②采取行

政手段。③处理冲

突的二维模式。(2)引起冲突的策略:对于任一情境,都存在一个最适宜的冲突水平。虽然这一最佳水平有

时可能是零状态。但是在

许多情况中,确实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冲突存在。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境中,只有当冲突存在,效率才会更高。罗宾斯认为,

如果发现人员流动率低,缺

就需要挑起冲突。

1)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

2)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

味着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3)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

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期望概率

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要适当。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而期望概率大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

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但实际概率应与效价相适应,效价大,实际概率可以小些,效价小,实际概率可以大些。

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在组织中,

2)领导者对重大事件和企业危机的反应;

)确定招聘、挑选、提升、退休和解聘职工的标准。

1)情绪的调适。①保持适宜的情绪状

2)情感的培养要:①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

而是就组织结构的特点和规范而的。其官僚体制就是能

第二,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第三,规章制度明确;

第四,有处理工作情况的程序系统;第五,人与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第六,以技术能力作为挑选和提升组织成员的根据和标准,并主张行政性组织中

决策的速度加快,决策内容越来越复杂。任何领导者都难于

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

1)在管理人员的计划中,个人远远不只

是一种生产因素。主管人员和在他们领导下的人,都是属于一个广大的社会系统的成员,而相互发生作用。(2)人们不仅起的作用不同,而且连他们

自己本身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责任感、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态度、愿望、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在能力。主

管人员如果不了解人的复杂性和个性,他们就有可能误用关于激励、领导与信息沟通等的一般法则。(3)管理涉及到实现组织的目标。获得成果当然

是重要的,但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丝毫也不能侵犯人们的尊严。各种组织都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4)人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一个整体,

就这一点来说,人是相同的。人们工作的时候,

不可能摆脱这些外界力量的影响。如果只是考虑单独的不同特征,如知识、态度、技能或个性品质,我

,所以其评价准则和尺度不是单一的,而是

,具体包括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

3)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4)激励时要因人制宜(5)系

素质和行为有关,而且还与被领

①从领导者自身入手。即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

的要求、科学配备领导班子(集团)、不断地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掌握领导艺术等。②从被领导者入手,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

使他们不断地从不成

主要看它能否说明、预测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和绩效。实

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

水平。

为了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必须人尽其才,必须学习伟人和改革者的个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改造

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

,首先需要对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进行分

,变革的行为就很难成功

.

三隅二不二将领导方式划分为四类:P型——目标达成型;M型——团体维持型;PM型——两者兼备

②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

③跟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职

工们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做出反应。

④职工们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视主管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受

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

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

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

并且会随着人的发展阶段和整个生活处

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③人由于在

组织中生活,可以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在人的生活的某一特定阶段和时期,其动机是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④一个人在不同的组

织或同一个组织的不同部门、岗位工作时会形成不同的动机。一个人在正式组织中郁郁寡欢,而在非正式组织中有可能非常活跃。⑤一个人是否感到满

足或是否表现出献身精神,决定于自己本身的动机构造及他跟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能力、工作性质与同事相处的状况皆可影响他的积极性。⑥由

立工作

②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③由于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因此他们基本上是不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④不过,人大体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人符合上述假设,而另一类人则是能自律和自制的,并且不那么受他们感情的摆布。必须把

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当依(尽可能地避免工作)。②外力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都不是促使人们为组织目标作出努力的唯一手段,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③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所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④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强调安全感一般来说是经验的结果,

不是人的天性。⑤在解决种种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 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生活的希望等等。另一方面,挫折又可能给人以教益,使人变得比较地聪明起来;挫折能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它还可以批项人的意志,使之更加成熟、坚强;它还能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之所以把挫折理论归于激励范畴,是因为成功与挫折是个体行为的两种可能的结果。目标达成,要积极引导以保持激励的效果;遭受挫折更应保护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不产生消极和对抗行为。 面对挫折,有的人采取积极态度,但有的人却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是对抗态度。一个有效的主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心理防卫机制,了解挫折后产生防卫性行为的实质,努力做好下属的心理辅导,从而增加积极的建设性行为,消除消极的破坏性行为、为消除行为受挫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国外常见的几种做法有:及时了解和排除形成挫折的根源;提高下属和职工的挫折忍受力;或采用“精神发泄”疗法等。挫折理论提出采用改变环境、分清是非、心理咨询等多种方法引导人们在挫折面前避免消极的甚至是对抗的态度。而采用积极的态度,

以改变人的行为朝积极方向发展。挫折理论对管理工作有较其内在含义就是下级人员的活

使人有一块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激励。(2)有效激励就遵循的原则:①按需激励原则;②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大③奖惩相结合原则;④物质激励与激励相结合原则;⑤

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两大类。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它们原来对现实是中性的,但在主体性格的表现中,使它们带有一定的 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其二,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个性具有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等特征。个性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义务的一种群体机构。

所谓职业生涯的设计,

就是对个人今后的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职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职业生涯的开发是一种个人或组织对前途的展望。有效的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最初仅是在一般意义商对组织某些部分或某些方面进,系统的

,长远的变革和开发,并形成了一整套开发和变

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结构。组织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2

)组织文化的内容。从组织文化的形式看,其内容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内容就是指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行为为表现形式的,包括组织的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和经。

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创造出

(方法或活动)两大类。其中产出类包括产品型部门化、顾客型部

②心理分析论或心理动力论,这是以弗洛依德及其学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由于这三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支配了个人所有行为。③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与特性论相反,它富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认为环境中的事物通过学习成为自己行为的模式,

两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学习论的核心是认为环境的变动引起人的特殊行为。这对心理诊断有很大贡献,它引导人们认识人类的行动是对特殊环境的反应作用。环境影响人的行为,而人又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④个性性格类型论。⑤整体结构论,这是在前苏联心理学界面比较流行的理论,它强调个性的整体性和社

在这一阶段成员们关心的是什么样的行为能为群体所接受,什么样的行为不能被接受,他们互相开这时群体内开始产生冲突,成员们为权力和地位的分配而产生分歧和敌意,领导者的意图很难得到成

员们的顺利贯彻。第三阶段是正常化阶段。这时群体发展了凝聚感,成员们互相产生好感、并与群体获得认同。最后阶段是发挥作为阶段。这时,群体

体制改革的深入,单位和个人的自主权扩大了,每个人都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3

)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际间的等级关系残余必将逐步消除,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关系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4)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随着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跃迁,人际关系也由过去的封闭转向开放。(5)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孤立、分散的人际关系状态正在被迅速打破,人与

自我实现的人、复杀人的假设,对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反对离开社会和组织的影响来研究人的本性,更反对把人的本性说成是生来具有并且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其表现也会随着时间、条件、地位以及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关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而复杂人的假设是有一定道理的。(2)几种人性假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看法,也相应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工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在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3)对于人性的几种假设都认为,应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素质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法,这一点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必须指出,任何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都是针对一定的情况提出来的,都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不能把管理方法僵化。以上分析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多数人来说,现阶段劳动还是赖以谋生和满足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人们的共同的、迫切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但需要的层次也会随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地位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2)多数人对组织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但引导和教育得法,多数人是能焕发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组织做出贡献的。(3)在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为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应当做出努力,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增加工效,增加满意感。(4)管理的方法应因人、因任务而异。主管人员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地安排分工,

使更多的人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以得到内在的满足。(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佣劳动者。领导者、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相 它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立和维转换和输出的不断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重视信息的接收、处理、传递、反馈、储存和调整,并充分反映组织体系内部、外部因素的多元性。同时也显示了它本身的两个特性:一是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相互依赖性;二是组织为适应社会环境中许多无法事先预测和控制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建立一个开放体系的组织机构,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任何组织必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检验一个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和科学的一个标准。一个组织机构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必须具有决策、执行、咨询、沟通、监督等功能。(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效、节约。任何组织一定要因事调职、因职设人,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上述要求。(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既要有合理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协作和配合。(

6)明确和落实各个岗位的责、权、利,建立组织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如果我们认真执行这些原则,就可以改变目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在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另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2)群体规模。小群体比大群体内聚力强;群体规模增大,成员满意感降低;大群体比小群体决策速度慢。(

3)群体的结构。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将影响整个群体的绩效。群体中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表现会对群体绩效带来消极作用,造成绩效降低。(4)群体规范。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5)群体压力。在管理中应该重视群体压力和顺众现象。

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②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如果保健性的管理措施做得很差,就会导致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分地改善保健因素,因为这样做只能消除职工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③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职工,

必须改进职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注意对人进行精神激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

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在斯多基尔和沙特尔两教授领导下开展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列出了一并,最后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抓组织”是以工作为中心,指的是领导者为了实现工作目标,既规定了自己的任务,也规定了下级的任务,包括进行组织设计、制定计划和程序,明确职责和关系,建立信息和途径,确立工作目标等。“关心人”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包括建立互相信任的气氛,尊重下级的意见,注意下级的感情和问题等。①高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②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对组织对人都不关心,这种领导人成效果较差;③低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大多数较为关心领导者与下级之间

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2)低组织低关心人的领导者,对气氛;(

4)高组织高关心人和领导者,对工对人都比较关心。一般说这种领导方式其工作效率和有效性都较高。

答:“途径——目标”理论认为,有四种领导方式可供同

为目标的领导方式。

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来找出好的

领导者3)国外对领导者具有的素质的研究,包括:德鲁克的意见、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意见、鲍莫尔的十大条件、前苏联学者有关领导者素质的观点等;(4)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

同质群体较为有效;第三,如果一个工

(WTO )后,“软环境”,以及跨国公司在我国如何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等诸多方面,跨文化研究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有利于我们有效地吸收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日本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反差强烈,双方若直搬对方的成功经验都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本国的文化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塔和消化外国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第二,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发送投资的软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就会造成人们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在国际市场中为了让外国人理解中国人的交换行为,同时让中国人理解外国人的行为,就需要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认真研究,找到使组织在开放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恰当方式。第三。有利于消除组织冲突。如美国企业中岩石量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移民工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在语言、传统、习俗和

宗教上有较大差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不同,千万人们沟通上的误解和偏差。而跨文化研究则有利于解决这一冲突。第四,有利于跨国公司适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进一步得到民菜。如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把先进的日本管理制度与技术同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以“创造无止境的改善”为企业理念。树立“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奉献绿色产品,开创

21世界新生活以“贡献于人类和地球”,并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有最大成功可并力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着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的发展情况。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出最合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它注重实践,鼓励人们应用各种不同的模型,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只要这种模型能适合环境情况就行。于是在服从组织的总目标下,同一组织的各个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设计,完成各自的目标。可见,权变观念实质上就是主张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找出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权变理论要求依照工作的性质和人员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组织的模式,使任隔离带,从而把一个组织分割成相互独立且常常相互冲突

决问题而不是开发创新。

劳伦斯、

马奇等人把组织看成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主张组织结而是根据该组织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西斯克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构成,且整个系统的能力依赖于每一个子系统的能力;同样,大系统的职能或能力的作用变化,要求子系

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态,使认知系统尽可②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状态。因此。当人们的认知系统发生不协调时,只有找不到适当的理由加以解释时,行为与态度才会失调、从而引发行为与态度的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信息处理能1)事实表明,新技术对工作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2)同一种新技术对不同的工作设计和工人的态度所起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是由生产技术的特征决定的。(3

)生产批量的大小也要影响工作设计的方法,有些工作设计还受文化的影响。(4)采用新技术对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直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不一定会进一步导致工作简单化,新技术也可以起到工作丰富化的作用。(5)新技术一般是由技术专家学者发明的,组织只选择和使用合适

的新技术。(6)从工作设计角度看,一项成功的新技术要想取得积极效果的话,就要考试到操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想使用新技术就要让操作人员掌

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通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

圆周式沟通网络能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即大家都感到满意;Y ’式兼有轮式和链式的优缺点,即沟通速度快,但成员的满意感较低。除了上述五种沟通网络模式外,还有很多种不同的信息沟通模式,每个组织都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正式的沟通网络。主管人员应该自觉

第二,个人不仅受经济奖励,而且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的正式结构和职位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的修正。第五,工人的满足感与生产效率有联系,并且不断增加工人的满足感可以提高工作效能。第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组织

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交换信息。第七,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而区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第八,组织成员可以通过满

目前常用的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和:学习性组织使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正如人要学习一样,组织也要学习

,所有的组织都在学习,不

,学习性组织运用是双环学习.当发生错误时,改正方法包括组织目标,政策和常规程序的修改.,其提出的截然不同的问题结局办法有利于实现变革的巨大飞跃。

度的形成

受以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①社会因素;②个性因素,其中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因素;③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可城市大医院急救室的医护人员常常因忙于病人的生死

能比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更明显的了。压力从低到高的变化对工作绩效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低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不警惕,没有挑战性,工作绩效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压力达到中等水平时,它有助于刺激机体,增强机体的反应能力,就能改善工作绩效水平;这时候个体的工作会做得更好、更快,并且个体也更加具有工作热情。对任何工作任务来说,

均存在一

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这种比较过程

特别最近几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

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自动力; 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

改善领导者和被

)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2)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每一个的实力和专业技术。3)有利于组4)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的选择要结合个人的个性特点,自我观念的将沿着纵向的横向的和核心的方向变动,一般要经历早期,中期,

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职业生涯设计和开发中要注意:要留有余地,要给职工择业的权力和自由,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就业和就职的机会,既要了解自已又要了解②组织沟通渠道阻塞,信息不灵,人际关系混乱,部门协调不力。③组织

第一,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第二,当作出决策大决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因为同质结构的群体,意见比较一致,往往会匆忙作出不合理的决策。国外有人通过研究指出,异质结构的陪审团要有较长的时间才能作出决定,这样能对案情的证据作更深入细致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措施:(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2)通过员

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只能讨论一些主要的因素。①群体的领导方式。②外部的影响。③群体规的组合。⑥与外界的隔离。⑦群体的绩效。⑧情景、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

是指人在对付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个

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这一职位权力是由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权力所决定的。正如菲德勒指出的,有了明确和相当大职位权力的领导者,才能比没有此种权力的领导者更易博得他人真诚的追随。②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人们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当任务明确,每个人都能对任务负责,则领导者对工作质量更易于控制;

群体成员也有可能比在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能更明确地担负起他们的工作职责。③菲德勒认为,上下级关系对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与任务结构大多置于组织的控制之

1)

7)心理因素。

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

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

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展,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性改变,指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其方向不变,如稍

为反对(或赞成)的态度改变为强烈反对(或赞成)的态度。其二,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指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其方向改变了,如由反对的态度转变为赞成的态度,或者相反。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如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 ①社会因素。②个性因素。主观的个性因素含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

个组织所面临的并与它有相互关系的环境不只是一个单

是工作扩大化的发展,是一种纵向的工作扩展。实施工作丰选择一些工作任务,分析这些工作任务的激励因素是什么?如何将这些工作任务结合成一个工作整体,而不只是多分配一些不同种类的工作任务;第三,除去因袭想法,接受工作程序是可以改变的,工作任务是可以结合成一个整体的;第四,邀请职工讨论重组工作任务,

强调完成工作任务的激励因素,侧重分析工作内容;第五,职工参与设计与试验丰富化的工作,职工的成就感和态度要在实验前后加以测量;第六,允许生产可能有所下降;第七,允许对实验存在不同的意见,以实验结果表明工作丰富化的

有关研究表明,压力感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反应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工作绩效提高。但经受高水平的压力感,或持续时间过长的中等水平压力感,会使员工绩效降低。压力感对于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不直接,虽然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

1)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2)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3)领导者选聘;(4)领导班子结构的合

引起相关的一个感觉信息组合的活动,因而得以反映当前该整个事物的存在。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它是通过感官的特殊传导通路,把信息投射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经过简单的加工就

因此,根据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关心的问题

职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

要去的工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③必须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的机会;自主工作小组有以下特征:第一,小组成员有极大的参与机会,他们共同讨论工作任务,选择工作方法,制订实施第二,小组尊重的是每个人的能力,组内的气氛是坦诚的,能保证工作高速进行。第三,小组内生产成本低于组织同类小组的水平。第四,

小组的领导不全是行政指定的领导、谁能组织哪个方面的生产工作,谁就成为哪个方面的领导,组员也信服他的领导,行政指定的领导只能起秘书的作用,随着情境的变化,不同的人可以在各个方面起实际上的领导作用。第五,组员对小组的归属

组织的变革措施可以

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

)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①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②组织结构的改变;③组织职能的转变。④组织成员内

动因模式,从组织变革的内在原因与动机出发,

来探讨组织变革的模式.2.系统模式,运用系统的观点,从组织系统

组织变革大致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的人员、组织①以人员为中心的变革。通过对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态度、动机和行为的变革,来达到组织变革的周的。②以任务、技术为中心的变革。通过对组织工作与流程的再设计,对完成组织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设备的改变以及组织目标体系的建立达到组织变革的目的。③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通过对组织的目标体系、权责体的改变、角色关系的调整、沟通,协调体系的有效建立来达到组织变革的目的。④以适应组织环境为中』心的变革。即以调节和控制外部环境为中心的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四个方面以及在各自基础上制定的各种变革对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在制定组织变革对策的过程中,它们往往构成一个完整

.组织职能的转变.4.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3.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组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已发展到措施和方法,成为组织行为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任何组织变革的行为都是有因而发的行为,要制定科学的组织变革对策,首先需要对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以求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

果在制定组织变革对策时不考虑或没有正确认识产生变革的原因,变革的行为就很难成功。因此,组织变革的基本 动因研究是研究组织变革的起点。组织变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引起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不包括组织发展就不完整,组织发展很难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定义,这个术语包括了建立在人本

它寻求的是增进组织的有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最初仅仅把它看成是促进职工个人的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措施,以后从另一角度认为它是改进工作、提高生产率的特殊技术,或者把它看成为一个思想运动。它既是一种关于人与组织关系的指导方针和管理哲学,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和措施。它是由工会和管理部门共同合作,以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

布进参与决策为手段,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职工满意感的目的的一项根本措施。具体内容至少有下列各项:合理和公平的报酬;保持职工合理的薪金、福利

2)发展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3)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4)知识管理;(5)工作生

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为的可变208-组织环境的类型?科学划分组织环境的类型.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在认识环境、把握环境。一般来讲,以组织界线(系统边界)来划分,可以把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或称为工作(具体)环境和社会(一般)环境;如果 根据环境系统的特性来划分,则可将环境划分为简单——静态环境、

有利的环境促进组织的发展,不利的环境阻碍组织的发展。从组织环境对组织产生有利与不利的

所谓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组织内部各运行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决定着组织的指挥系统与意见沟通系统的有效性,并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及组织成员的心理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①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适应性。②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③组织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授权行为的合理性。④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2021年最新整理】最新版电大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资料重点考试答案解析(可编辑

并将正确的匹配结果写在括弧中。四选一10分) 1、A、气质F、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B、能力G C、性格H、 理和行为倾向。 D、态度I 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 E、价值观J 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第1空答案A. AF()第2空答案D. BI() 第3空答案B. CG()第4空答案C. DH() 第5空答案E. EJ() 2、A、奥德佛的ERG理论F、内容型激励理论 B、劳勒的期望模式G、过程型激励理论 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H、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斯金纳的强化理论I、综合激励模式 E、豪斯-迪尔的公式 请选择正确的配对:第1空答案B. AF() 第2空答案B. BG()第3空答案B. CG( 第4空答案C. DH()第5空答案D.EI() 3、A、巴纳德的组织理论认为F 色组"所组成的集合体。 B、凯恩的组织理论认为G、 H、所有正式组织不论其级别和规模差别多大, I、不能用单一的模型来解决所有组织设计问 J、企业组织同人一样具有生命周期,有 在组织的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要求, 第1空答案C. AH() A. BF()第3空答案 B. CG() D. DI()第5空答案 E. EJ() F、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 H、既包括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同时又包括 I、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

请选择正确的配对:第1空答案D. AI() 第2空答案A. BF()第3空答案B. CG( 第4空答案C. DH()第5空答案E. EJ() 二、判断题(共11小题,每小题1分,共11 菲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在"下,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对) 会感到他们是被公平对待的。(错) 用。(错) (错) 察每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 领导人。对 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群体。(错) 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对) 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错) 形成的联结关系。(错) (错)(对) (对) ) (错) (对) (错) (错) (错) 错 (错) (对) (对) (对) (错)

组织行为学题库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沟通: 4.群体: 5.气质: 二、简答题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5. 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 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 7.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这些群体的管理? 8.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是什么? 9. 分析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什么?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 11. 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 1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 13. 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 14.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 15. 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 16.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知觉: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沟通: 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4.群体: 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群体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相互制约;(2)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气质: 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答:“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①研究程序的公开性;②收集资料的客观性;③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④分析方法的系统性;⑤所得结论的再现性;⑥对未来的预见性。 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答: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 3、增强工作满意感的方法有哪些?答: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增强工作满意感:(1)使工作变得有趣;(2)给予公平的报酬、福利和晋升的机会;(3)从兴趣和机能的角度把人和工作匹配起来;(4)设计工作使得员工兴奋和满意。 4、什么是气质?简述气质差异的作用。答: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各种气质类型往往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一面。许多行业,尤其是某些特殊的行业,对人员的气质行为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人们能够从事较适合其气质特征的工作,则能扩大气质类型积极的一面,而缩小其消极的一面。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安排人们的工作。可以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考虑应用气质差异。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以提高培训效果。 5、简述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答: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其一,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态度、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其二,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个性具有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等特征。任何一个个性理论对于一个组织有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看它能否说明、预测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和绩效。实践证明,个性对于人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应当正确地运用个性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成就、健康状况和管理水平。为了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必须人尽其才,必须学习伟人和改革者的个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改造自己的个性性格。 6、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答: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它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这些功能,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这表明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但是,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7、需要层次论在管理中的有何应用?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组织中、不同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经常变化。因此,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研,弄清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8、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强调内在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为管理者更好地激发职工工作的动机提供了新思路。①管理者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产生满意。②管理者在管理中不应忽视保健因素,如果保健性的管理措施做得很差,就会导致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劳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分地改善保健因素,因为这样做只能消除职工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③管理者若想持久而高效地激励职工,必须改进职工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任务再设计,注意对人进行精神激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

组织行为学题库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学院已经开始重视组织行为的原因? A)来增加经理在组织有效性 B)来帮助组织吸引高质量的员工 C)扩大组织的咨询需求 D)来提高保留质量工作者 E)来帮助提高组织的利润 答案:C 2)成功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概念技能 E)社交网络 答案:E 3)下列哪个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组织? A)一个教堂 B)一个大学 C)一个军事单位 D)一个特定的成年人所在的社区 E)一所小学 答:D 4)以下哪一个是最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的? A)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筹款活动的负责人 B)一个步兵排的排长 C) 医院的部门的负责人医生 D)一个大城市的市长 E)给公司的所有员工发邮件的IT技术员 答:E

5)下列哪个不属于最主要的四个管理功能之一?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组织 E)领导 答案:C 6) 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这是管理者的哪方面的主要功能?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协调 E)领导 答:B 7) 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A)一所高中的校长发放毕业证书 B)一个部门的主管部门火灾后搬迁 C)一个经理面试潜在的雇员 D)一个值班长谴责职工迟到 E)项目经理听团队表示 答:B 8)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当一个管理者从组织和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创建项目,该管理者在担任哪一个角色 A)谈判者 B)创业者 C)监控者 D)资源分配者 E)传播者

电大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17.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18.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19.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0.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29.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 31.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电大组织行为学小抄 已排版

A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B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不仅指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D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1000~45000人)。[3~30人——小;30~1000人——中; 45 000人以上——巨型。] 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 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F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G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绩效 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H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 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J 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L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施密特)提出的。 ●M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人员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 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却想成为长跑运动员。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 也可能低) 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利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 是(妥协) ●N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建立规章制度) ●P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R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 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S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有序性) 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特性) ●T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 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W 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念) ●X 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 特性主要是(分工、竞争和反应性) ●Y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 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 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稳定性) 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 结构)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利克特) ●Z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似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1、9) 多项选择 ●A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 间型)。 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 伦理关系) 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 系)。 按群体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B 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 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 重他人) ●C 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从沟通的渠道来看,可以将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D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 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F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上下级的关系) 小抄版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简答题 3.管理中如何利用气质差异? 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进行管理。具体来讲,在管理中可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考虑应用气质差异。在这些范围内应用气质差异应考虑以下原则:气质绝对性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4.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 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 5.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 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 6.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 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来自需要。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有了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产生某种动机,要使需要产生动机,首先需要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在每时每刻都有多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其强烈程度不同,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动机。当人们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以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产生不安之感,这就称之为意向,意向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需要的强度达到强烈的程度,便成为内推性因素;其次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即外拉性因素时,才能引发动机。此外,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的诱因作用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因为一个人同时可以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一般而言,多种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其中一种需要是最强的,被称为主导需要。在这种主导需要驱使下会出现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最强的动机——优势动机实际产生行为。 1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哪些?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大,报酬低时,可能会采取以下的某一措施或几个。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谋求降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者在题前括号打“√”,错者打“X”,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认知是指个体对感觉器官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翻译、理解、判断、抽象的过程。(X )2、根据相互作用的观点,包括企业在的组织冲突是弊大于利。 (√)3、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中学习的,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 )4、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X )5、弗隆姆的期望理论是建立在组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有“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基 础之上的。 (X )6、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揭示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在动机总是一致的。(√)7、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和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8、员工对自己所在组织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称为组织认同感。 (X )9、“因是根据”,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将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因才是客观有效的认识。(√)10、心理契约的破坏会导致雇员责任的减少。与离职率成正相关,与信任、工作满意和留职意愿呈负相关。严重破坏时,雇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具有交易性。 (X )11、所有的任务型群体都是命令型群体。 (X )12、群体凝聚力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将比凝聚力低的群体更为有效。 (√)13、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思想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而技能是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一种操作技术,以行为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14、社会惰化效应说明了群体规模的增大是与个人绩效负相关的,代表的是一种协同效应。 (√)15、虚拟组织从组织外部寻找各种资源,来执行组织的一般职能,如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题最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最为必须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人类学 D、伦理学 2、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心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最先产生()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B、按人的行为模型 C、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D、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5、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6、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 篇一:2008-2013年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和答案(完整版)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 A.梅奥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4.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C.准实验 D.心理测验 5.测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A.效度 B.信度 C.恩格尔系数 D.区分度

6.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7.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方差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A.价值观及其体系 B.人生观 C.世界观 D.态度 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0.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 A.能力类型 B.个性类型 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 11.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 A.绩效 B.合作关系 C.规范 D.绩效规范 12.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 13.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 A.信息 B.资源 C.财富 D.规范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2003-----2004第二学期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一、填空 1、意向 2、马斯洛 3、姿态 4、价值观 5、坚持型 6、对生产的关心,对人的关心 7、情境 8、目标效价 9、管理 二、单项选择 1、B 2、D 3、B 4、C 5、C 6、D 7、D 8、D 9、C 10、C 11、B 12、C13、 C 14、B 15、A 三、多项选择 1、ABC 2、ACD 3、BCDE 4、ABCD 5、ACDE 6、ABCDE 7、ABE 8、ABCE 9ABCD 10、ABDE 四、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是约定俗成、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程序正式规定的. 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4、组织变革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五、简答 1、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存在一个大家都一致赞成的共同的愿望 (2)人们能够抛弃原有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或执行工作的标准规程 (3)组织成员把组织的过程活动功能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的一部分 (4)人们能够打破横向和纵向的界限,公开地进行交流,而无须顾虑会受到批评和惩罚 (5)为了一起工作以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人们能牺牲个人和部门的利益而服从组织的整体目标 2、使用权利的政治策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建立联盟,建立联盟意味着花时间同其他管理者说话,说服他们支持你的观点. (2)扩充网络,其方法是同已有网络外的管理者建立联系;使不同意见者改变观点,再作选择. (3)控制决策前提,控制决策前提是指限制决策界限.一个手段是选择和控制提供给其他管理者的信息. (4)加强法定权和专长权.管理者在具有公认的法定权和专长权的领域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 (5)明确表述倾向,含蓄使用权力. 3、领导者培育优良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组织内部法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外加的强制性。它是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并强化组织的群体价值观。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正强化。对违反人进行惩罚是负强化。 (2)借助于良好风气实现定势化。组织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发挥无形作用,对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3.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8.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9.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10.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1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12.双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13.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14.一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15.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16.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 论——成长理论)。 17.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 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 就需要)。 17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 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 成绩( D )。 A主要取决于所作的努力 B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做该项工作 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C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 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 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D在很大程度上受所作的努力的 影响 18.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 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 论)。 19.过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 论、公平理论)。 20.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 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 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 自己的投入)。 21.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 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 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 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 罚)。 22.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 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23.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 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 变间隔的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 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6.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弗罗姆)。 27.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 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 性会(可能高也可能低) 28.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 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 (升华的行为反应) 29.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 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 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30.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 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 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 质群体)。 31.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 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 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 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2.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 体属于(团队群体)。 33.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 体属于(无序群体)。 34.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 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 是(强制)。 35.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 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 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妥协)。 36.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 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 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37.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 特性)。 38.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 是(利克特)。 39.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 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40.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 施密特)提出的。 4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42.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 方式有(团队式)。 43.“途径——目标”理论是(豪 斯)提出的。 44.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 提出的。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 )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1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组织行为学小抄选择

一、单选题 1.“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有序性)。 2.“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3.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4.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 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 ——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6.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 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7.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1000~45000人)。[3~ 30人——小; 30~1000人——中; 45 000人以上——巨型。] 8.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 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9.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10.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 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11.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12.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13.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1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 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15.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 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16.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17.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18.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 变间隔的强化)。 19.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 就需要)。 20.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21.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 22.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 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23.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项目,但他却想成为 一名长跑运动员,想而不得,他很苦恼,他这种挫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24.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 处理冲突的方式是(强制)。 25.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26.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27.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28.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29.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 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30.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31.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32.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33.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34.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 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35.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 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6.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 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37.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组织信念)。 38.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39.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40.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分化-整合组织结构)。 41.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 和是:(个性)。42.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复杂 性)。 43.以期望理论为基础的波特——劳勒模型表明:职务工作中的实际 成绩(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所做工作的理解力[对目标、所要求的活动以及任务的其他要素的理解程度])。 44.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 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4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 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46.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 是(强制)。 二、多选题 1.“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支持型;参与型; 指导型;以成就为目标)。 2.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 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我约束)。 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 型;意志型;中间型)。 4.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 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 5.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 缘关系;业缘关系)。 6.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 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7.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 敢于创新;尊重他人)。 8.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 治型和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9.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10.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 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11.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 任务结构;上下级的关系)。 12.概括起来,我国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知 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13.个性的特点是:(社会性;组合性;独特性;倾向性)。 14.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 15.根据奥德弗的ERG理论,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主要包括(社交 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和谐的需要)。 16.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 作本身的特点;责任感;提升和发展;上司的赏识)。 17.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弗罗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 的公平理论)。 18.激励理论可划分为哪几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 论;改造型激励理论)。 19.解决或减少冲突的策略有(设置超级目标;采取行政手段;拖 延和平共处)。 20.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思想政治工作动;奖励;工作内 容丰富化;职工参加管理)。 21.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 资料的客观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22.勒温认为存在着(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放任自流方式)的领 导工作方式。 23.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施密特)提出的。 24.领导规范模式(领导参与理论)提出了选择领导方式的原则是 (信息的原则;接受型原则;冲突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目标 合适的原则)。 25.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成就需要;生 存需要;权力需要;社交需要)。 26.能力是(性格;知识;体力;智慧)的综合体现。 27.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 则;气质发展原则;阈值原则)。 28.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特殊 人员选拔)。 29.群体典型的角色有(自我为中心者;任务角色;维护角色)。 30.群体决策的方式有(缺少反应;独裁原则;少数原则;多数原 则;完全一致原则;基本一致)。 31.人的行为特征有:(自发的;有原因的;有目的的;持久性的; 可改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