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过程训练)(人教版)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过程训练)(人教版)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过程训练)(人教版)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过程训练)(人教版)

平行线与三角形内角和(过程训练)(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请根据过程示范,完成下题.

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2.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67°,∠C=33°,求∠CAD的度数.

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3.请根据过程示范,完成下题.

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4.请根据过程示范,完成下题.

横线处应填写的过程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5.已知:如图,BE交CD于点F,∠B=125°,∠D=45°,∠E=80°.

求证:AB∥CD.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是( )

A.①⑥④

B.①⑥⑤

C.②④⑤

D.③⑥④

6.已知:如图,AB∥CD,∠B=120°,CE⊥BF,垂足为E.求∠ECF的度数.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7.已知:如图,FG∥CD,∠1=∠2.求证:DE∥BC.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⑤

8.已知:如图,在△ABC中,∠EFB+∠ADC=180°,∠1=∠2.求证:AB∥DG.

以上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是( )

A.②⑤⑥④

B.①⑤⑦④

C.②④⑥⑤

D.③⑤⑦④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一、选择题 1.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4=180°,③∠4=∠5, ④∠2=∠3,⑤∠6=∠2+∠3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如图,已知∠1=∠2,其中能判定AB∥CD的是() A. B. C. D. 3.下列条件中,能说明AD∥BC的条件有()个 ①∠1=∠4 ②∠2=∠3 ③∠1+∠2=∠3+∠4 ④∠A+∠C=180°⑤∠A+∠ABC=180°⑥∠A+∠ADC=180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满足() A. ∠ ∠ B. ∠ ∠ C. ∠ ∠ D. ∠ ∠ 5.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 条如图放置.若∠1=60°,则∠2的 度数为() A. B. C. D. 6.如图,直线a∥b,若∠1=50°,∠3=95°,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7.如图,直线a∥b,∠1=75°,∠2=35°,则∠3的度数是() A. B. C. D. 8.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 B. C. D. 9.如图,已知∠1=∠2,∠3=30°,则∠B的度数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AB//CD//EF,FC平分∠AFE,∠C=25°,则∠A 的度数是() A. B. C. D. 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2,若∠3=40°, 则∠4等于() A. B. C. D. 12.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 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 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13.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 a∥b,∠1=60°,则∠2的度数为() A. B. C. D.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易达彼思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知识回顾 写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例4.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由∠C=∠2,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2)由∠2=∠3,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3)由∠C+∠D=180°,可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 注:(1)要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首先要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 (2)判定方法是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的。 知识点4: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推论 (一)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1、定义: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所示,a//b,A是直线上任意一点,,垂足为B,则线段AB的长即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若在直线上任找一点,过作,垂足为D,则线段CD的长也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由此可见: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4.如图,AB⊥EF于点B,CD⊥EF于点D,∠1=∠2. (1)请说明AB∥CD的理由 (2)试问BM与DN是否平行?为什么? 二、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点1: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如图所示,AB∥CD,有∠1=∠2. 格式:∵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1.如图,已知a∥b,∠1=65°,则∠2的度数为() A.65° B.125° C.115° D.25° 知识点2: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格式:如图所示,AB∥CD,有∠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说明:∵AB∥CD(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2=∠3 例2.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一点,DE∥AC,若∠C=50°, ∠BDE=60°,则∠CDB的度数等于() A.70° B.100° C.110° D.120°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格式:如图所示,∵AB∥CD(已知).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3.如图,若AB∥DE,BC∥FE,则∠E+∠B= . 注: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都是平行线特有的性质,且不可忽略前提条件“两直线平行”,不要看到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 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参赛作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小学 设计者:王晓欢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及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85页及做一做的内容。 课程标准: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 设计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学习内容、学习者特征,内容标准。 1、学习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必备知识。本节课着重抓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猜测—验证—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充分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尝试探索的精神. 2、学习者分析 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许多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为什么。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3、学习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可对内容标准“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如图分析: 根据以上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表述如下: ⑴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⑵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动手动脑及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5、学习重点 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

1.2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会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培养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发现过程,体验数学语言进行推理的简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用数学实验得出几何规律的重要性与合理性。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几何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你会用直尺和三角板推画平行线吗?请画一画。 2.学生画好后,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在推画平行线的过程中, 有哪些量保持不变? l 1 l1 l 2 l2 图 1 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形成过 程的复习,为学 习新课打好基 础。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1.讨论:(1)上面的画法可以看作是哪一种图形变换? (2)在画图过程中,什么角保持不变? (3)把图中的直线l1、l2看成被AB所截,则l1和l2的 位置有什么关系? (4)你能用数学语言叙述上面的结论吗? 2.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就 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复习旧知 识,为学习新 知识作好准 备。 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的意识, 并在合作交流 中形成对知识 的认识。 教学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获取结论3.练习:看图2,完成填空。 (1)如图1(1)所示,若a⊥c,b⊥c,则∠1=∠2=900,所以 ∥。 (2)如图1(2)所示,若∠1=∠,则AB∥CD。 及时巩固所 学知识,加强应 用。 讲练结合放飞思维1.讲解课本例1(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解题)。 分析:要判定l1与l2是否平行,只要考虑∠1是否与∠3相等。 由条件知∠1=450,为此只要确定∠3是否为450即可。 引申:当∠3与哪个角相等时,你也可以判定l1∥l2? 2.补充讲解例2:如图3所示,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 BE平分∠ABD,∠C=620,∠ABD=1240,则BE∥AC吗?请说明理 由。 3.练习: (1)图4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600,∠1=1200,AB 与CD平行吗?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 (2)完成课本中的“想一想”。 进一步深化 对“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 行”的理解,培 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加强应用,巩 固新知。 小结作业升华提高1.小结:(1)在本节课的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2.作业:(1)课本中的习题2。 (2)《作业本》(2)。 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促进学 生对学习进行 反思。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及其判定 1、基础知识 (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若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记作______.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 (3)平行公理是: 。 (4)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即三条直线a 、b、c,若a∥b,b∥c,则______. (5)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除平行线定义和平行公理推论外):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判定方法1可简述为:______,两直线平行.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 _,那么,这个判定方法2可简述为: ______, ______. 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 _____那么______,这个判定方法3可简述为: 2、已知: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 (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B=∠3(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D(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A(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BCE=180°(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图:已知:三角形ABC及BC边的中点D,过D点作DF∥CA交AB于M,再过D点作DE∥AB交AC于N点. 5、已知:如图,∠1=∠2,求证:AB∥CD.(尝试用三种方法) 6、已知:如图,CD⊥DA,DA⊥AB,∠1=∠2,试确定射线DF与A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DF______AE.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DF______AE,只要证∠3=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CD⊥DA,DA⊥AB,( ) ∴∠CDA=∠DAB=______°.(垂直定义) 又∠1=∠2,( ) 从而∠CDA-∠1=______-______,(等式的性质) 即∠3=______. ∴DF______AE.(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求证:AB∥DC. 证明∵∠ABC=∠ADC, ∴. 2 1 2 1 ADC ABC∠ = ∠ ( ) 又∵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 ∴ . 2 1 2 , 2 1 1ADC ABC∠ = ∠ ∠ = ∠ ( ) ∵∠______=∠______.( ) ∵∠1=∠3,( ) ∴∠2=______.( ) ∴______∥______.( ) 8、已知:如图,∠1=∠2,∠3+∠4=180°,试确定直线a与直线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a______c.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a______c,只要证______∥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1=∠2,(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3+∠4=180°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由①、②,因为a∥______,c∥______, ∴a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 【设计理念】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实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尝试着将数学文本、课外预习、课堂教学三方有机整合,在质疑、解疑、释疑中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水平。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实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相关知识;水平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水平和主动探究水平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表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实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水平,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点,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使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水平。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实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

5.2.2平行线的判定 关键问答 ①由平行线的定义来判定平行线,在什么地方不便操作? 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1.①图5-2-10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原理是() 图5-2-10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②用两块相同的三角尺按如图5-2-11所示的方式作平行线AB和CD,能解释其中道理的依据是() 图5-2-11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如图5-2-12,工人师傅在工程施工中,需在同一平面内弯制一个变形管道ABCD,使其拐角∠ABC=150°,∠BCD=30°,则() 图5-2-12 A.AB∥BC B.BC∥CD C.AB∥CD D.AB与CD相交 命题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热度:94%] 4.如图5-2-13,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与直线c相交于点B,∠1=120°,∠2=45°.若使直线b与直线c平行,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 图5-2-13 A.15°B.30°C.45°D.60°

5.③已知∠1=∠2,下列能判定AB∥CD的是() 图5-2-14 方法点拨 ③先判断∠1,∠2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再确定两角位于被截直线之间还是同旁,在截线同侧还是异侧. 6.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7.如图5-2-15,PE⊥MN,QF⊥MN,∠1=∠2,直线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图5-2-15 命题点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热度:94%] 8.④如图5-2-16,已知∠1=∠2,那么() 图5-2-16 A.AB∥C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AD∥B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CD,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AD∥B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题突破 ④分析∠1,∠2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得到的,是一对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9.⑤如图5-2-17,点A在直线DE上,当∠BAC=________°时,DE∥BC. 图5-2-17 方法点拨 ⑤求角时,先看能否将其转化成已知角的和与差,这时的标志是其与已知角有公共顶点和公共边;再看所求角与已知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判定及其性质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概念 1. 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谈重点: (1)在平行线的定义中,“在同一平面内”是个重要前提; (2)必须是两条直线;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两条互相重合的直线视为同一条直线。 2. 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图7 D C B A 平行用“∥”表示,如图7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 平行于CD。 知识点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1.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知识点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平行线及其性质判定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4)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2. 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题1如图,已知∠AMF=∠BNG=75°,∠CMA=55°,求∠MPN 的大小 P N M A B E F G H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87 65 4 3 21 B C D E 易达彼思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年 级:七年级 课时数: 辅导科目:数学 授课时间: 学科教师: 学科组长签名 及日期 教务长签名及日期 课 题 平行线及其判定及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按要求画平行线; 3.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 教学内容 知识回顾 写出下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新课知识 一、平行线的判定 知识点1:平行线的判定1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1=∠2,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例1.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若∠1=120°,,2=60°,则a∥b.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 ∵∠1=120°(). ∴∠3=60°(). 又∵∠2=60°(). ∴∠2=∠3(). ∴a∥b 知识点2:平行线的判定2 思考: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解:∵∠1=∠7 ( ) ∠1=∠3( ) ∴∠7=∠3( ) ∴ AB∥CD( )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2=∠3(已知),∴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平行线的判定3 下图中,如果∠4+∠7=180°,能得出AB∥CD? 解: ∵∠4+∠7=180 °() ∠4+∠3=180°() ∴∠7=∠3() ∴ AB∥CD() 用该符号语言表示:如图, ∵∠2+∠4=180°(已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第1题) O A B C D E (第2题) C D (第3题) D E D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培优经典题(1) 知识要点: ①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 ② “三线八角”的相关概念,垂线、平行线的相关概念;相关几何语言的运用; ③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平行线的性质; ④ 构造平行线,构造截线与平行线相交. 基础训练: 1.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且∠AOD +∠BOC =220°, OE 平分∠BOD . 求∠COE . 2. 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 求∠BOD . 3. 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 则∠1+∠2+∠3 =______ . 4.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 (1)若∠1+∠2 =70°,则∠4 =______ ;

(第5题) E D (第7题)O A B C D F E (第6题) O A B C D E F B D A (2)若∠3 -∠2 =70°,则∠1 =______ ; (3)若∠4 :∠2 =7:3,则∠1 =______ . 5. 如图,直线AB 、CD 、EF 交于点O ,∠1比∠2的3倍 大10°,∠AOD =110°. 求∠AOE . 6. 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 OF ⊥CD .若∠EOD =3∠BOD . 求∠EOF . 7.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 OE ⊥AB , 垂足为O ,OF 平分∠AOC ,∠AOF :∠AOD =2:5. 求∠EOC .

C B 8. 如图,已知AD ⊥BD ,BC ⊥CD ,AB =3cm ,BC =1cm . 则BD 的取值范围是 . 经典题型: 1. (1) O 为平面上一点,过O 在这个平面上引2005条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2005,则可形成______对以 O 为顶点的对顶角. (山东省聊城市竞赛题) (2) 若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则一共有______对同旁内角. (第17届江苏省竞赛题) 2. 如图,已知AD ∥EG ∥BC ,AC ∥EF ,则图中 与∠1相等的角有( )对. A .4 B. 5 C. 6 D. 7 (西 宁市中 考题) 3. 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E ,DF ⊥AB 于F ,AC ∥ED , CE 是∠ACB 的平分线. 求证:∠EDF =∠BDF . (天津市竞赛题)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实录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2、掌握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明,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 3、通过新颖、有趣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和应用。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相关课件(PPT ) 教学过程: 师:上课之前请小组长轮流检查各小组的预习情况,并对检查结果打分,满分2分。(3分钟内完成) 一、引入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平行线的性质?提示一下,注意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区别。 【课件显示问题一】问题一: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哪些性质呢? 生:平行线的性质有: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师: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问题二。 【课件显示问题二及右图】问题二:如图直线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射线AM 、AN , 师:若∠DAM=30°,∠EAN=70°,则∠1=? 生:80°,理由是平角等于180° 师:若在AM 上任取一点B ,过点B 作 BC ∥DE 交AN 于点C 如图,则∠2=? 生1:∠2=∠DAM=30°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师:∠3=? 生2:∠3=∠EAN=70°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师:知道了∠1,∠2,∠3的度数,那么∠1+∠2+∠3=? 生:180°。 师:如果我们把∠1,∠2,∠3看作是△ABC 的三个内角,那么我们可M 30°A D E B C 12370° N

以发现什么?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师:大家是否赞同他的看法? 生:赞同。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验证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立?下面请同学们按小组来合作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8分钟内完成) 师:大部分同学都写了测量法,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只要把三个内角加起来,看看它们的和是不是180°就能验证我们的看法了。不过,大家看一下第四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哦,我们欢迎第四组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生4:我们把三角形的两个角给裁剪下来,和第三个角拼起来就得到了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师:这个方法很好,给大家补充一下,这种方法叫裁剪法。但是在我们学了命题后,有没有那一小组想到推理证明的方法? 生5:老师,我是看了书上的证明过程,它先过一个顶点作对应边的平行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师:那你自己能正确的书写证明过程吗? 生5:…… 师:好,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73页的内容,看看书上的证明过程跟我们平时学习有什么异同。 (3分钟内完成) 师:看完证明过程,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6:我们以前写的是“解”,这里写的是“证明”。 生7:给出了三角形,我们要想办法加条“线”,…… 师:这条线是随意加的吗? 生7:要过一个顶点与并和三角形顶点所对应的边平行。 生8:老师,我想问一下“已知”、“求证”是怎么来的? 师:这个问题问的好,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还要学习怎样探索一个数学规律,最终还须证明;并且学会怎样有条理的表达。大家一起来看,我们的看法或者说我们给出的命题是: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里我们就可以用几何语言来叙述:

人教版平行线的判定条件

七 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 平行线判定方法一、二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学习 目标 1、通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 2、能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1来推理判定2. 3、学会推理的方法. 重点 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难点 简单推理能力的培养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二、导学 (一)、自学13页思考及14页第一段: 判定方法1:同位角 ,两直线平行。 51∠=∠ ∴ a ∥ b( 同位角相等, 反馈练习: 两直线平行)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满足a ⊥b , a ⊥c, 则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2、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4 5 A 、 ∠2=∠5 ∴ a ∥ b 1 4 B 、 ∠3=∠4 ∴ a ∥ b C 、 ∠1=∠3 ∴ c ∥ d 3 2 3 D 、 ∠2=∠3 ∴ c ∥ d (二)、自学14页思考: 判定方法2: 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精讲点拔 1. 如图,直线a//b 的条件是( )。 A. ∠1=∠3 B. ∠2=∠3 a b c 321 a b c 87654 321 c d a b

C. ∠1=∠2 D. ∠1+∠2=180° 2.已知: ∠3=∠4, 则( )。 A.DC ∥AB B.AD ∥BC 且AB ∥DC C.都不平行 D.AD ∥BC 3.如图,若∠A 与( )互补,可判定AB ∥CD 。 A.∠B B.∠C C.∠D D.以上都不是 4、如图: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 ) A 、d ∥c B 、 a ∥b C 、 a ∥ c D 、 b ∥c 四、学习小结 总结直线平行的条件 学习体会: 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 学后反思 达标检测 五、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4 32 1c b a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磨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磨课记 【明确教学目标】 《三角形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之后的一个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大部分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知道的,但都没有仔细研究过。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对教师来说,要展开教学还是有困难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整堂课中有所收获呢?赖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经过操作、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习得知识,并得以巩固。【教学过程及听课感悟】 一、导入 1、猜谜语:(课件)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名称)三角形 2、复习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说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按角分类,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指出它们的三个内角。 3、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同学们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内角和吧,探索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 【感悟】猜谜设疑激趣导入——让学生先开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刚开始上课,赖老师便出示一道谜语让学生猜,学生猜出是三角形后,自然便引出了三角形的一系列特征及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对课题质疑 (1)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课件)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这三个角相加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2)怎样求三角形内角和?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可能大部分同学会想到量出三个内角,再相加。 【改进】讲到这里可以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其实大部分的学生还是知道是180度的。让学生经历大胆猜测——测量得出结论——进一步进行验证(折一折,拼一拼)的过程。 2、量一量 (1)小组合作,量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 6.如图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11.如图所示,BE∥DF,DE∥BC,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13.如图所示,DE∥BC,DC∥FG,则图中相等的同位角共有() 14.如图所示,AD∥EF∥BC,AC平分∠BCD,图中和α相等的角有() 15.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

16.把直线a 沿水平方向平移4cm ,平移后的像为直线b ,则直线a 与直线b 之间的距离为 17. (2009?宁德)在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18.(2004?烟台) 4根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后,原图形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9.已知∠α和∠β的两边互相平行,且∠α=60°,则∠β= _________ . 20.(2004?西宁)如图,AD∥EG∥BC,AC∥EF,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含∠1)有 _________ 个;若∠1=50°,则∠AHG= _________ 度.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21.(2009?永州)如图,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如果∠1=∠2,那么∠3+∠4= _________ 度.直线a 、b 分别被直线c 、b 所截. 22.(2010?抚顺)如图所示,已知a∥b,∠1=28°,∠2=25°,则∠3= _________ 度. 23.如图,已知BO 平分∠CBA,CO 平分∠ACB,MN∥BC,且过点O ,若AB=12,AC=14,则△AMN 的周长是 _________ .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79777解析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一) 【知识要点】 一.余角和补角: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αβ+= 90o ∴αβ与互为余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αβ+= 180o ∴αβ与互为补角 二.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三.对顶角的性质: 对角相等. 四.“三线八角” :1、同位角 2、内错角 3、同旁内角 五.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同平行于一条条直线平行. 5、同垂直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六.平行线的性质: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典型例题】 一、余角和补角 例1. 如图所示, 互余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补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1.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的 1 3 还少20o,则这个角为_____________。 2. 如图所示,已知∠AOB 与∠COB 为补角,OD 是∠AOB 的角平分线,OE 在∠BOC 内,∠BO=1 2 ∠EOC, ∠DOE=72o, 求∠EOC 的度数。 二、“三线八角” 例2 (1) 如图,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E D C B A O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7 8 2 3

(2) 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和∠3是同位角 B. ∠1∠5是同角 C. ∠1和∠2是内角 D. ∠5和∠6是内错角 (3)如图,⊿ABC 中,DE 分别交B 、A 于D 和E,则图中共有 同位角 对,内错角 对,同旁内角 。 三、平行线的判定 例3如右图 ① ∵ ∠1=∠2 ∴ _____∥_____, ( ) ② ∵ ∠2=_____ ∴ 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 ∵∠3+∠4=180o ∴ ____∥_____, ( ) ∴ AC ∥FG , ( ) 变式训练:1.如图, ∵ ∠1=∠B ∴ ∥_____, ( ) ∵ ∠1/∠2 ∴ _____∥_____, ( ) ∵ ∠B +_____=180o, ∴ AB ∥EF ( ) 例4. 如图,已知AE 、CE 分别平分∠BAC 和∠ACD, ∠1和∠2互余,求AB ∥CD , A B C D G 1 3 2 C A B E D 1 A B C D E F 1 2 3 1 2 3 4 5 7 6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探索、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索与验证。 教学准备: 量角器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硬的纸板)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三角形, 师: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三角形。 师:介绍内角、内角和 三角形中每两条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生:三个。 师:这三个角的和,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你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我通过直角三角板知道的 生2:我通过长方形中四个角都是直角,是360度,三角形是长方形的一半,所以是180度 生3:我预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师:是不是向他们说的一样,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 二、自主探索,进行验证 师:你打算怎样验证呢? 生1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加一加看看是不是180度 生2:把三角形撕下来 师:怎么撕象这样撕吗(作乱撕状),能说的详细些具体些吗 生2:(补充),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习题

《平行线的判定》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与c 不相交.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平行或相交 B .垂直或相交 C .垂直或平行 D .平行、垂直或相交 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 ) 34 D C B A 21 A .∠BAD =∠BCD B .∠1=∠2 C .∠3=∠4 D .∠BAC =∠ACD 4.如图所示,如果∠D =∠EFC ,那么( ) F E D C B A A .AD ∥BC B .EF ∥BC C .AB ∥DC D .AD ∥EF 5.如图所示,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

E D C A A .∠A =∠ACE B .∠A =∠ECD C .∠B =∠BCA D .∠B =∠ACE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 .内错角都相等 C .同旁内角可能相等 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平行或垂直或相交 8、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如图所示,已知直线EF 和AB ,CD 分别相交于K ,H ,且EG ⊥AB ,∠C HF =60°,∠E =30°,试说明AB ∥CD . G H K F E D C B A 10.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 ,b ,c ,d ,e ,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7页例6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个框题,之前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为本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它也将为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课标中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拼一拼等学习活动留给了学生充分合作、探究、讨论的空间,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本课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们会在动手操作、讨论、汇报中解决问题,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验证——应用”的学习模式。 4、在学习活动中,渗透探究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各一张,剪刀一把,量角器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生:我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我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我知道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生:我还知道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生:我知道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 生:我们还学过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 师:我们已经学了很多有关三角形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三角的内角和)齐读课题。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起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惑或你想知道什么 生:什么是内角(问题1) 生:什么是内角和(问题2)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问题3) 【屏幕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课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对问题梳理整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解决问题1、问题2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内角,从字面上大家猜一猜 生:内就是里面的意思,内角就是里面的角。 师:(大屏幕中出示三角形)说一说哪些是内角 生:∠1、∠2和∠3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 师:好,那么什么是内角和呢大家根据字面意思再猜一猜 生:内角和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