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化练习

城市化练习

城市化练习
城市化练习

课时作业(六)

第三节城市化

读“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回答1~2题。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判断。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应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国家。由图可知,②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最快,故B项正确。

2.①国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①国()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农村剩余劳动力比其他三国少

C.为发展中国家

D.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三国低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判断。①国城市化水平低,同时人均GDP也较低,说明其为发展中国家,故C项正确。

该国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比③④⑤国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③④⑤国高。

读美国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历程图,回答3~4题。

3.城市化水平提高率小于1%的两个阶段是()

①1910~1920年②1930~1940年③1960~1970年

④1990~2000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的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提高率小于1%的两个阶段分别为1930~1940年和1990~2000年,故D项正确。

4.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是()

①二者大体呈正相关②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相关程度不同③经济发展速度越慢,城市化水平越高④经济发展越快,城市化速度越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二者大体呈正相关,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相关程度不同,故A项正确。经济发展速度越慢,城市化水平不一定越高;经济发展越快,城市化速度不一定越快。

(2014·重庆高考)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回答5~6题。

5.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建筑的高度与城市经济水平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城市楼房的高低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香港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重庆,故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

6.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积极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这样可以节约建筑用地,但增加了建筑能耗,与缓解交通压力关系不大。

(基础题)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

将岸坡改造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渠化的主要作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城市渠化是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以使水流更加通畅,能够增强城市排污、排涝能力,故D项正确。

8.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水位上升

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城市渠化使河堤、河底硬化,将岸坡改造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使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易导致

生物多样性减少;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内河河道取直会使河水流速加快,泥沙淤积减弱;河道取直,会增强排污能力,加快水流更新速度,使水质得到改善,故B项正确。

(2014·茂名一模)青浦新城是上海市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中“多核”的一个节点,总体规划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理念,总体布局形成“三轴、四心、六片”的发展结构。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中心规划建设为城市功能中心。四中心中规划最合理的是()

A.甲—公共服务中心B.乙—旅游休闲中心

C.丙—老城商业中心D.丁—科技研发中心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乙处位于滨湖片,可以利用滨湖景观发展成为旅游休闲中心。

10.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出“产城一体”理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

作用是()

A.宜居宜业B.产业发展“孤岛化”

C.加大交通压力D.分散城市功能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产城一体”理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产城一体”有利于创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第11题。

1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的判断。从图中看出,四个地区中①地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50%,城市化水平最高,A 项正确。

12.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将面临三大人口高峰,即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和总人口数三大高峰,2000年15~64岁的人口总数达9.4亿,占总

人口数的65%;老龄人口数占11.8%,高峰值可达23%。本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4.6亿,未来的20年中,我国人口以每年1 000万人的速度净增。

材料二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________%。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________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

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3.3发展中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吸引大批乡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2)就业压力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移民和劳务输出

解析:第(1)题,城市化水平通过从图中读取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据其城市化水平可知其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加速的阶段。这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城乡差别及城市快速发

展有关。第(2)题,劳动适龄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太大。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仍将是人口国策。

13.城市改变我们的生活。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地区分布、就业领域及文化水平的比例如下表。

表1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

表2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地区分布

表3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领域

(1),

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城农民从事的主要是________密集型工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化改变了当地的人文环境,请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有怎样的改变。

①产业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土地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改变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从温度、生物等方面分析有怎样的改变。

①对温度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生物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部多于西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城市劳动力需求少于东部地区(2)劳动大多数进城农民文化素质低,只能从事对体力要求较高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3)①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②由以农业用地为主转为以建设用地为主(4)①“热岛”效应(温度升高)②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1)题,地区分布特点可从表中提取信息,人口迁移与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第(2)题,农民工素质较低,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第(3)题,理解城市化的地理含义,结合题目要求即可顺利答题。第(4)题,城市化过程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破坏自然景观,“热岛”效应增强,植被景观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城市化练习

城市化练习 一、选择题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可能表示高级住宅区的是 A.a处B.b处 C.c处D.甲处 2.下列关于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错误 的是 B.工业区的分布主要考虑交通因素 C.住宅区是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 一 D .便利的交通是卫星城的形成条件之一 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3~4题 3.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4.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制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5~6题。5.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 6.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A.城市洪水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咸潮 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7~8题。 7.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几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 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8.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 则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9~11题。

甲 乙 9.“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了如下问题,其中的合理化建议有 ①高速公路需要改线 ②火电厂应搬迁至图示区域的西北 ③住宅区西北部的绿地改建为学校 ④郊区增加绿地面积,以改善城区大气质量 ⑤增大小区的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 10.如果在图中甲处布局大型建材批发超市,其布局原则是( ) A .地价水平低 B .市场最优原则 C .环境污染小 D .交通最优原则 11.目前, 城市多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地价格 B. 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环境条件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这与城市降雨损失量密切相关。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 ) A .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 B .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 C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 D .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 1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发展城市道路 ④完善排水系统 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回答14~15题。 14.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 A .a 热量 b 光照 c 伏旱 d 洪涝 B .a 水分 b 春旱 c 伏旱 d 洪涝 C .a 热量 b 春旱 c 伏旱 d 台风 D .a 水分 b 盐碱 c 光照 d 台风 15.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 A .a 甘蔗 b 冬小麦 c 油菜 d 花生 B .a 甜菜 b 春小麦 c 水稻 d 水稻 C .a 亚麻 b 棉花 c 油菜 d 甘蔗 D .a 冬小麦 b 春小麦 c 橡胶 d 水稻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A .一环路 B .二环路 C .三环路 D .环城路 17.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D.出现大量卫星城 19.若图乙中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乙中b 地最可能 A.位于旧城中心区 B.位于远郊地区 C.位于新兴工业区 D.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读“中国、美国、英国、阿根廷四国城市化进程图”,完成20~21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练习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①商业用地②交通用地③政府机关用地④绿洲农业⑤住宅用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分明 B.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D.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丙地土地租金较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位于市中心 B.处在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C.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D.大学和研究院(所)聚集地

4.据图判断,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D.处在人口密集区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某商品批发市场从城区迁往郊区前后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世纪80年代,影响该批发市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市场 C.劳动力 D.政策 8.2010年后,该批发市场迁出主城区是因为主城区 A.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B.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电子商务的发展 D.工业结构的调整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10.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训练: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图,图中数码分别表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和商业区。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 B.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商业区 C.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D.轻工业区、商业区、重工业区 2.②功能区布局的环境优势是() A.对水环境影响小 B.对住宅区影响小 C.环境承载力较强 D.交通运输方便 [2020河北邢台三测]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 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 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 4.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 B.山东半岛城市群 C.辽中南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9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土地城镇化表现为城镇的建成以及城镇面积的扩大。县域(县级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低(≤10%)、中低(10%—30%)、中(30%—50%)、中高(50%—70%)、高(>70%)五种类型。下图是2000年和2015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水平统计图。据此完成5—6题。

5.2000年我国县域土地城镇化() A.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区县数量相当 B.中等水平的区县数量占比约为65% C.中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高于70% D.高水平区县数量占比最大 6.据图推测2000—2015年我国() A.县域土地城镇化区域差异增大 B.(特)大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加快 C.中小城市用地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D.县域土地利用向更加集约化发展 [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7—9题。 7.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8.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轻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9.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 A.绿地公园 B.交通枢纽 C.医疗中心 D.批发市场 [2019黑龙江大庆一中三模](新角度)近年来,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社区农业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据此完成10—11题。 10.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 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 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 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D.居民参与,维护成本低 11.农田融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报告

青海省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激发新一轮财富涌现的载体。它不仅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而且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 2010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62.67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1.6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7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11.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2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1.5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7.0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表1 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

(二)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随着青海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农牧区基层综合改革,城镇数量迅速上升,2000年建制镇为49个,到2010年,建制镇达到137个,十年增加了88个,再加上1个省辖市和2个州辖市,市镇数达到140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同时,青海积极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0-201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6%,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0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5.8%和11.3%,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人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2010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为57.74∶ 13.62∶28.64,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 14.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4.92和9.81个百分点, 这些也促成了青海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市化__练习题

2.3城市与城市化 (2014·山东菏泽一模)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完成1~2题。 1.1982~2007年,我国() 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 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 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下面左侧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图反映() 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D.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 4.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不足,学校不足D.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读我国某市1982~2012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5~6题。

5.1992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B.20%C.30%D.40% 6.2002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读“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回答7~8题。 7.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8.促使两省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拉力”因素主要是() A.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被称为标准值。图甲为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城市化专题复习

城市化 [目标定位]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了解哪些因素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①__________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 (1)推力因素——使人群离开乡村;(2)拉力因素——使人群来到城市。 3.城市化水平 可以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意义 带来③__________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④__________等的巨大变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特点: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⑤________曲线。 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 (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⑥____,发展较慢。 (2)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很快,出现⑦________________现象。 (3)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⑧__________,出现 ⑨__________现象。 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⑩__________阶段。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____________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____________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对城市?__________产生影响。 (4)出现城市“?______”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__________、水污染、?____________污染和噪声污染。 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地理必修二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若X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Y轴表示 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 为商业区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X轴表示出生率,且a=4%,Y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是()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1.商业区应距离市中心最近,地价最高,故判断为③。 2.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故选④点。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问题。 3.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4.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解析:3.观察柱状图分析,30年间乡村人口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人口增加了1000万,A错;总人口由1500万增加到3000万,城市人口由500万增加到1000万,城市人口增加了500万,B正确;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加了一倍,C、D错。 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应。 5.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2030年后,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2040年时,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10年时,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大致相当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解析:5.2030年后,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下降,是因为郊区城市化,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并不是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错。逆城市化现象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迁往乡村,乡村人口比以前增多,2040年时,乡村人口持续减少,B

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试题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 1.(2013年广东文综,11)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2013年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3.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2012年天津文综,4~5)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如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2012年江苏地理,11~12)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如图是2000年和2009年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图。读图,回答6~7题: 6.吉林省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特点是 A.2000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 B.2000年以来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地区差异没有变化 C.2009年全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2000年总体提升 D.长春市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幅度最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下题中指出的甲乙均为特大城市,可以判断甲为成都,乙为重庆。该区域位于同一纬度,气候类型相同,而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可以判断①③不符合,图中显示人口密度的区域多位于河流沿岸,加之四川西部为横断山区,人口明显减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2.甲.乙两地都行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解析】乙为重庆,其形成区域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重庆地形崎岖,选项A 错;两地都有充足的水源,选项B错;重庆和成都目前都有方便的陆路交通,选项C错误。【答案】:D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3~5题。

3.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答案】D 【解析】宁喜欢在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北部城市较多,南部城市较少,因此B项错;逆城市化是当今发达国家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较小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该省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变城市为主,因此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城市及铁路都主要沿河谷分布,因此D项正确。 4.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影响快寄货物集散中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交通最发达的是银川,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5.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6.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城市化》习题

城市化》习题 一、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1-2 题。 甲某城区地理要素变化乙城市化过程示意 1. 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 A.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B. 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 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D. 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2. 甲图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__________ 阶段( ) A. I B. I和n C. n后期和川 D.只有川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 3.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4.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10年约为50% B. 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 2030年超过80% 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5. 下列措施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是( ) ①先建设,后规划②推广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③走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道路 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⑤建立城市水网的循环利用体系 A. 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6. 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其目的是( ) A. 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 提高公共汽(电)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 抑制私人出租车 D.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提高环境质量 7. 关于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办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D. 最好的办法是限制汽车数量 8. 下列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 A. 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B. 环境质量下降 C.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D.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9. 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A. B. C. D. 10.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 特大城市的数量 11. 关于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时间相等的三个阶段 B. 18 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城市居于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C. 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增加的城市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12. 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下图中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13-14 题。 13.30 年间该地区()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 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

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山东寿光蔬菜每年交易量约40亿吨,市场面向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水源 2.寿光蔬菜得以在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过硬的产品质量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市场体系 读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3~4题。 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畜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4.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 5.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热量 6.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A.灌草种植 B.畜牧业 C.小麦农场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8.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当地人民因地制宜挖土为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植桑,形成特色的“桑基”农业。据此完成9~10题。 9.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有肥沃的红壤 10.近年来,该地区形成了农业用地与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错分布的景观,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D.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1~ 13题。 1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海南岛 D.华北平原 1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1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最新城市化练习题

城市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的数量 2 . 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3 .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水平?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的速度慢 C.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 农村人口比重超过城市人口 4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5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人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6 . 下列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城市化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C. 城市化速度越快越好 D.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7 .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化进程逐步变缓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已转到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8 . 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③城市管理水平落后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 . 下列措施中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办法的是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 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D. 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 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 读“某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 11?1 4 问题。

城市化练习题

城市化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的数量 2 .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A.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3. 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水平?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的速度慢 C.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D. 农村人口比重超过城市人口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5 .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人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6 .下列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城市化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C. 城市化速度越快越好D.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7 .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化进程逐步变缓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已转到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8.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③城市管理水平落后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 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9 .下列措施中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办法的是 A.在市中心区建立大量停车场 B. 学校、工厂和机关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C.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 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 读“某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1?1 4 问题。

(完整版)城市与城市化2013-2017年高考专题练习

(2014-2017高考)城市与城市化专题练习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 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2017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4—5题。4.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 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A.a B.b C.c D.d 5.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 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 【2017江苏地理卷】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 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 7.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016?上海卷)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7.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 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8.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 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2016?上海卷)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9.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 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10..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 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上海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 面积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 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 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3.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4.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 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 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15题。 15.据图推断 1

青海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新版)

青海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80分) 1. (6分)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 自然因素 B . 政治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宗教因素 2. (2分) (2014高一下·泗县月考)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 .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 .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D .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 . Ⅰ、Ⅱ、Ⅲ B . Ⅱ、Ⅰ、Ⅲ C . Ⅲ、Ⅱ、Ⅰ D . Ⅰ、Ⅲ、Ⅱ

3. (2分) (2017高一上·海南期中) 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 . 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B . 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 C . 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 D . 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4. (6分) (2018高一下·新津月考)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进程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 . 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 2040年乡村人口超过了城区人口 C . 2000~2040年乡村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 . 2050年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基本相等 (2)关于图示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2010年城市化进入发展阶段 B . 2020年之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C . 2030年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 D . 2040年之后普现逆城市化现象 5. (4分)大中城市比一般县城多出的职能机构有()

专题21 城市化(等级考试题)

专题21 城市化 一、选择题: 1.(2018·青浦、杨浦·一模)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是 C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数量 2.(2018·徐汇·一模)中国城市化率将近60%。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 A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B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3.(2018·虹口·二模)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①与 ②、③地区相比 A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B .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C .民营企业比重较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4~5题。 4.(2017·崇明·二模)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 .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5.(2017·崇明·二模)随着城市化发展 B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2017·黄浦·二模)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该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D A .自然条件优越 B .外来人口增多 C .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长 D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并进 甲 乙

青海西宁市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方案探索

青海西宁市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方案探索 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基本相适应,摘要:目前,我国正进入城市化 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在他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缺点,这些缺点导致了全国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西宁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面临问题,我们通过实践调查以此找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方法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entering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basically matches th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but it is exposed in his development. A lot of shortcomings, these shortcomings led to differences in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country is too large,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are not coordinated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e find out the solution 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problem metho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