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础

1.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风险、损失与收益

(1)风险的含义、特征

l 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l 未来结果的损益性

l 风险事故发生及风险因素变化的可能性

l 风险发生具有一定的扩散型

(2)风险与损失

(3)风险与收益

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能够成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的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l 从业务指导上升到战略管理,从片面追求收益上升到全面管理,从定性为主上升到定量分析为主

(3)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政策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上也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5)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需求

l 两大因素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资本金规模和风险管理水平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资产风险管理阶段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3)资产负债管理阶段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l 新巴塞尔协议中的三大约束: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

l 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范围、管理过程、管理方法

1.1.2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种类

1.信用风险--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金融工具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工具的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工具持有人带来损失的风险

l 属于非系统风险

l 包括违约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信用迁移风险、信用时间风险、可归因于信用风险结算风险

2.市场风险--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银行表内、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l 狭义的指股票市场风险

l 属于系统风险

3.操作风险

l 由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

l 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7种表现形式

l 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可转化性(可转化成市场和信用风险),故不好区别

4.流动性风险--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可能性

l 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l 相对而言,风险产生的因素很多

5.国家风险--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简单说,就是赚了钱,汇不回来

l 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l 发生在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中的所有主体都可能遭受

6.声誉风险

7.法律/合规风险

l 特殊的操作风险

8.战略风险

1.1.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1.风险分散

2.风险对冲

l 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

3.风险转移

l 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l 只能转移非系统风险

4.风险规避

5.风险补偿--就是对于高风险的客户,提高金融产品价格

1.1.4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

1.资本的作用

(1)为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风险

(3)限制银行过度扩张和风险承担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2.会计资本--账面资本,即所有者权益

3.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

(1)监管资本指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

(2)巴塞尔协议

l 监管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l 核心资本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

l 信用风险--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级法、市场风险--标准法、高级计量法、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l 整体资本充足率为8%,核心资本充足率4%

4.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持有的资本金

l 会计资本应该大于经济资本

l 监管资本呈现逐渐向经济资本靠拢的趋势

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1.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1)董事会成员应称职、应核准战略目标和价值准则并监督实施、应界定自身和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及责任,并在全行实行问责制、应保持对高管层的监督、董事会和高管层应有效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及外部审计部门及内控部门的总用、应保持薪酬政策与银行文化及长期目标相一致、商业银行应保持公司治理的透明度、了解银行运营架构等八大原则

(2)我国做法

l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视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l 明确上述人员的权利义务

l 监理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l 监理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l 监理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目标

l 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l 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l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l 确保业务纪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2)实现目标的5要素

l 内部控制环境

l 风险识别与评估

l 内部控制措施

l 信息交流与反馈

l 监督评价与纠正

(3)原则

l 内部控制要全面,要全员参与

l 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l 内部控制应当有高度权威性

l 内控部门应独立并有权直接向董事会、监视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3.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1)定义: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通过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员工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先进的文化理念

l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

l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主动地风险管理过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l 风险管理应支持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

l 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并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对待

(3)风险文化的培植

l 是“终身制”的事业

l 向员工广泛宣传

l 通过制度,将文化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4.商业银行管理战略

(1)定义: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后,提出的一整套包括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战略

(2)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

(3)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l 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l 战略目标中包括风险管理目标

l 风险管理过程本事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整个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

1.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

1.董事会: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

2.监视会:我国特有,负责内部监督

3.高管层:负责实际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4.风险管理部门

(1)两个原则:高度独立性、不具有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权

(2)两种类型:集中型和分散型

(3)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

l 监控各类金融产品和所有业务部门的风险限额

l 核准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并协助财务控制人员进行价格评估

l 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保持信息准确性

l 风险管理需要以下四个技能:风险监控和分析能力、数量分析能力、价格核准能力、模型创建能力、系统开发/集成能力

5.其他风险控制部门

(1)财务控制部门

(2)内部审计部门

(3)法律/合规部门

(4)外部风险监督部门

1.2.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1.风险识别

(1)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

(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

(3)情景分析法

(4)分解分析法

(5)失误树分析方法

2.风险计量

3.风险监测

l 监控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

l 报告风险的评估结果及采取的措施和质量

4.风险控制

(1)风险控制的目标

l 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

l 成本/收益平衡

l 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l 所有风险管理措施所产生的副作用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处置

(2)风险控制架构

l 基层业务部门配备风险管理专业人员

l 每个业务领域配备风险管理委员会

l 最高管理层或风险总监直接领导银行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

1.2.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数据收集(风险信息的收集)

(1)风险信息的种类: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

(2)风险信息的特性及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

l 精确性

l 及时性

l 系统结构方面的问题:尽量保持最少数量的数据源、注意区分交易系统中真伪信息l 其他:磨刀不误砍柴工

2.数据处理

(1)处理输入数据/信息,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l 中间计量数据(采用三维存储方式--时间、情景、金融工具)

l 组合结果数据

(2)信息储存操作

3.信息传递

(1)一般采用B/S结构

(2)发布风险分析报告(预览--内部看,发布--一起看)

4.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设置权限

(2)定期更换用户密码

(3)登陆信息记录

(4)防止外部侵入

(5)定期备份

(6)设置灾难恢复和应急程序

(7)建立错误承受程序,以便在发生技术困难的时候,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完整性第二章信用风险控制

2.1信用风险识别

2.1.1信用风险识别和概述

1.信用风险识别的定义

2.内容

l 信用风险因素的分析

l 信用风险的性质、可能性及后果的判断

l 信用风险识别的步骤、方法及其效果

3.步骤

l 收集信息

l 分析信息

4.识别办法

l 早期多采用专家分析法

l 目前多采用信用风险分析方法

2.1.2单一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1.单一客户的识别和分类

(1)单一客户包括企业单一客户和机构类客户

(2)单一客户的识别(就和上报贷款资料一样的标准)

2.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

(2)财务比率分析

l 资产回报率(ROA)=[税后损益+利息费用*(1-税率)]/平均资产总额

l 利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所得税)

=(净利润+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息税

(3)现金流量分析

l 净营运活动现金流=净损益+折旧+/-非现金的收入、费用项目(摊销、递延税项等)+/-营运资金的变化额

l 企业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时候,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数可以接受

l 经营租赁的收入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融资租赁的支出计入融资活动现金流

3.非财务因素分析

(1)客户管理层

(2)行业分析

(3)生产与经营风险分析

l 总体经营风险

l 产品风险

l 供应风险

l 生产风险

l 销售风险

(4)宏观经济及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4.担保分析

(1)担保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l 抵押物的所有权:在合同中不得规定在债务履行届满,债务人没有清偿债务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l 机构类客户的风险有其特殊性,包括政策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担保风险、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财务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

2.1.3集团客户风险识别

1.集团客户识别与分类

(1)识别

l 被直接控制

l 共同被第三方控制

l 主要投资人(控制10%及以上)、高管层或与其关系密切家庭成员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

l 对关联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

l 自然人的股权比例应该与其亲属的合并计量

l 控制的含义:50%及以上的权益资本、50%及以上的表决权、有权任免多数董事

l 重大影响的含义:20%及以上的表决权股份、董事会有代表、互相交换管理人员、依赖对方的技术资料(2)分类

l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

l 紧密型和松散型

2.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

(1)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2)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3)财务报表真实性差

(4)风险监控难度较大

(5)系统性风险较高

3.关联交易

(1)关联方的定义

l 共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不列入关联

l 金融控股公司中的商业银行不纳入集团客户管理范畴

(2)关联关系的类型--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

(3)集团客户内隐蔽关联方的特征p58页

(4)特别关注

l 多渠道收集信息

l 确保信息资料的真实性

l 集团客户的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一致

l 年度识别后,应该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l 每年重新识别

2.1.4 个人客户风险识别

1.个人客户的识别与分类

(1)个人客户的识别

(2)个人客户的分类

中国没有采用模型分析的原因

l 客户群缺乏信用记录

l 银行收集的客户信用资料不齐全

l 发展中国家,客户分类变量很不稳定

(3)步骤

l 收集资料

l 从外部评估资料取得信用记录

l 分析处理

2.个人客户的风险分析

(1)流程:贷款的营销和受理、贷前调查、贷款审核、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后及档案管理

(2)分析:

l 申请人的基本条件

l 申请人应提交的资料

l 借款人资信情况调查

l 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我觉得跟上面的相同)

l 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

l 担保方式

3.产品分类及风险分析

(1)个人住宅抵押贷款

l 经销商风险

l “假按揭”风险(这个是重点,我以为)

l 房产价格下跌,抵押价值不足

l 借款人财务情况变化的风险

(2)个人零售贷款

(3)循环零售贷款

l 贷款是循环的,无抵押,未承诺的

l 针对个人

l 子组合内对个人最大贷款小于或等于10万欧元

l 保留子组合的损失率数据,以便分析

l 银行必须保证对合格的循环零售贷款采用的风险权重函数仅用于相对于平均损失率而言随时率波动性

低的零售贷款组合,特别是那些违约率低的贷款组合

l 循环贷款的处理方式与子组合的风险特征保持一致

2.1.5组和风险识别

1.宏观经济因素

2.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

3.风险分散与违约相关性:有两个公式,详见P67

2.2信用风险评估与计量

2.2.1客户信用评级

1.违约风险与违约概率

(1)巴塞尔有规定

(2)我国没有准确规定

(3)违约概率和违约频率

l 违约概率:借款人一年内累计违约概率与3个基点中的较高者,0.03%的下限

l 违约频率EDF(Expect default frequency):属于事后统计,概率属于事前预测

2.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体系

(1)专家判断法(expert system)

l 借款人因素:reputation,leverage,volatility of earnings,collateral

l 与市场有关的因素:business cycle,macro-economy policy,level of interest rates

l 5c体系: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

l 5ps体系:personal factor,purpose factor,payment factor,portection factor,perspective

l camel体系:capital adequacy,asset quality,management,earnings,liquidity

(2)信用评分法

l 线性概率模型(linear probability model)

l logit模型

l 线性辨别模型(linear discriminant model)两个公式:初期的公式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低于1.81,企业很容易破产

l 相关词汇:liquidity,profitability,leverage,solvency,activity

l 存在一定问题,仅考虑违约和非违约两个极端;没有考虑中间情况,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与现实情况有差距;没有考虑一些难以量化的重要因素;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建立符合要求的数据库

2.2.2债项评级

1.信贷资产风险分析

(1)五级分类

(2)银行需要做到如下要求

l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l 建立有效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l 审贷分离

l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l 保障管理层能够及时得到有关贷款的重要信息

l 敦促借款人提供真实准确地财务信息

l 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调节分类

2.违约损失率、预期损失与非预期损失

(1)违约损失率(Loss Rate Given Default,LGD)指发生违约时债务面值中不能收回部分所占的比例

(2)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风险(EAD)(3)预期与非预期区别

l 预期损失是一个常数,非预期损失是对均值和预期损失的偏离

l 预期损失可用计提准备金的方式补偿,非预期损失要用经济资本金补偿

3.内部评级法下的债项评级--核心是LGD

(1)项目因素

(2)公司因素

(3)行业因素

(4)宏观经济周期因素

(5)优先清偿率(seniority)?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企业资本结构因素

4.巴塞尔协议对违约损失率估计上的一些规定

对于抵押品未认定的优先级公司债,违约损失率50%,抵押品未获认定的次级公司债,LGD75%,全额抵押,则在原违约敞口的违约风险损失率基础上乘以0.15

2.2.3压力测试

金融机构运用不同方法来衡量由一些例外但又可能发生的事件所导致的潜在损失

2.2.4信用风险基本模型

1.Credit Metrics模型

(1)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而债务人的信用状况用信用等级来表示

(2)信用工具(贷款、私募债券)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信用等级

(3)从资产组合来看,而不是单一资产的角度

(4)采用边际风险贡献率(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 to the portfolio)

2.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

(1)违约率取决于

l 宏观变量的历史数据

l 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冲击和改革

l 仅影响单个宏观变量的冲击和改革

(2)适合投机级借款人,因为该借款人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更敏感

(3)信用等级迁移矩阵(Transition matrix)

3.Credit monitor模型

(1)将企业与银行的信贷关系视为期权买卖关系,如果偿还债务的成本大于投资,就会选择违约

(2)和Credit Metrics是现在银行最流行的模型

4.KPMG风险中性定价模型

(1)假设金融市场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风险中立者

(2)违约率=1-(1+国债收益率)/(1+债券收益率)

5.死亡率模型

(1)边际死亡率(MMR1)=等级为B的债券在发行第一年违约的总价值/处于发行第一年的等级为B的债券总价值(2)存活率(Survival rates)=1-MMR

(3)累计死亡率(CMR)=1-SR1*SR2*…SRN

6.Credit risk+模型

(1)在一个贷款组合里面,发生N笔贷款违约的概率

Prob(n笔贷款违约)=e-m х mn/n!

其中,e=2.71828,m为贷款组合平均违约率*100,n为实际未月的贷款数量

(2)存在的问题是,模型假设每一组的平均违约率都是固定不变的,实际变化很大

7.Credit Monitor,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Credit Risk+模型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2)Credit Monitor、风险中性定价模型主要针对单一企业,Credit Risk+则是针对组合

(3)Credit Monitor属于动态分析,另外两个属于静态分析

(4)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Credit Risk+采用历史数据进行分析,Credit Monitor采用股票市场价格

(5)Credit monitor适用于上市公司风险分析,风险中性定价模型主要适用于度量发行的债券人的风险,Credit Risk+适用于贷款组合

8.信用风险模型面临的问题

(1)相关性的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估计违约相关系数的方法

l 宏观经济

l 行业因素

l 信用主体之间的关系

l 目前对于相关性的处理流行采用模拟法,即假设信用组合中债务人自查价值服从正态分布,组合价值符合正态分布

(2)信用损失计量方法的选择

l 两种方法Default Model和Mark-to-Market Model

l 违约法下,损失为Book Value和可回收现值的差额,Credit Monitor采用的就是违约法,JP摩根采用的是

Credit Metrics,是盯市法

(3)贷款估值方法

l 盯市法采用(Discounted Contractual Cash Flow Approach和Risk-Neutral Valuation Approach)

l Credit metrics采用合同现金流贴现法,即对贷款合同中规定的未来现金流按照该贷款的信用等级相适应的贴现利率予以贴现,但有问题,比如优先贷款和次级贷款(senior and subordinated loan)的贴现率相同

l Credit Monitor采用的是风险中性评估法,将贷款看作是在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基于借款人资产价值的一种或有要求权(contingent claim),简单讲,就是债务人资产高于其负债时,违约不会发生

(4)模型的参数估计

(5)模型有效性的检验

2.3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

2.3.1风险监测对象

1.客户风险监测

(1)客户内生变量

l 基本面指标包括品质类指标、实力类指标、环境类指标

l 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增长能力

(2)外生变量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主要股东、上下游客户、市场竞争者等“风险域”企业持续交互影响的2.组合风险监测

组合(portfolio)

组合风险监测的方法包括,传统的银行资产组合限额管理方法和模型法

l 组合检测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组合授信集中度和结构进行分析检测

l 模型法包括两种方法,估计各敞口之间的相关性和把暴露在该风险类别下的投资组合看成一个整体,直接估计该组合资产的未来价值概率分布

2.3.2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

(1)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

(2)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风险敞口

预期损失EL=Expected loss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4)贷款风险迁徙

l 正常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l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l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l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l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

(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

2.3.3风险预警

Early-warning

1.风险预警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1)风险预警程序,信贷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后评价

(2)风险预警的主要方法

l 传统方法,例如5c法

l 评级方法,例如Occ的贷款评级法

l 信用评分方法,例如camel方法

l 统计模型

l 国内,黑色预警法(只考虑预警要素指标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即波动特征)、蓝色(侧重定量分析,分为指数预警法和统计预警法)、红色(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2.行业风险预警

属于中观层面的预警

(1)行业环境风险因素

l 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四个因素

l 风险预警指标:国家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变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变化;多边或双边贸易关系变化;政府优惠政策调整

(2)行业经营风险因素

(3)行业财务风险因素

l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行业盈亏系数、资本积累率、行业销售利润率、行业产品产销率、劳动生产率=(截止当月累计工业增加值总额*12)/(行业职工平均人数*累计月数)*100%

(4)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3.区域风险预警

(1)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

(2)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

(3)区域分支机构内部出现风险因素

4.客户风险预警

(1)客户财务风险的监测

(2)客户非财务风险的监测

2.3.4风险报告

1.风险报告职责和路径

(1)职责

l 外部监管、内控管理、市场约束

l 重要性

l 报告信息应该全面、相关、及时、可靠、可比、实质

(2)报告路径

2.风险报告的主要内容(以下具体内容请见P109-111)

(1)可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2)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3)银监会规定的不良贷款报告

(4)表外业务风险分析

(5)巴塞尔规定的披露内容

2.4信用风险控制

包括三大模块

l 集团与总行层面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及规划

l 业务操作层面各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

l 整个流程的信用风险控制

2.4.1控制方法

1.流程控制

分广义和狭义,这里仅指狭义,即整个授信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方法

2.授权管理

l 给予每一交易对手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标准

l 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

l 项目审批后,任何重要调整,都要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

l 交易对手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单一信用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的基础上

l 审批人准入资格,并配套考核

3.授信审批

(1)明确两个概念

l 授信审批是在信用分析的基础上,由获得信用授权的审批人在规定的限额内,结合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对其信用暴露进行详细的评估之后做出信贷决策的过程

l 信用风险暴露是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履行合约或偿还债务而可能出现损失的交易金额

(2)授信审批的原则

l 审贷分离

l 统一考虑

l 展期重审

4.贷款定价

(1)贷款定价的决定因素:贷款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

l 资金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

l 风险成本多采取了标准风险成本(SRCs)

l 资本成本指用来覆盖该笔贷款的信用风险所需要的经济成本(RAROC)

RORAC=(贷款的一年收入-各项费用-预期收入)/监督或经济成本

(2)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贷款定价不仅受单个借款者风险的影响,还受银行当前资产组合结构的影响

5.不良贷款的管理

(1)及时发现不良贷款的信号

(2)认真分析原因

(3)积极采取措施

(4)贷款清收

(5)不良贷款的核销

6.业务考核与评价

(1)传统的考核指标是资本收益率(ROE)和资产回报率(ROA),目前主要采用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2)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的通用模型是风险收益/风险资本,最多的还是RORAC即受益除以经济资本

2.4.2限额管理

1.单一客户风险限额:MBC=EQ*LM;LM=f(CCR)

MBC(maximum borrowing capacity)

EQ(equity)

LM(lever modulus)

CCR(customer credit rating)

F(CCR)

CMLQ(customer maximum loss quota)

2.集团客户风险限额

(1)确定对集团的总授信额度

(2)按照单一企业标准,测算各授信主体的最高授信额度

(3)确定集团内各个授信主体的使用额度

(4)注意统一标准,总量控制,主办行牵头,少用保证,多用抵押

3.国家和区域风险限额

(1)国家风险限额

(2)区域风险限额

4.组合风险限额

(1)通过设定组合限额,可以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在组合层面的某些方面

(2)组合限额的分类

l 授信集中度限额

l 总体组合限额

(3)组合限额的设定方法

按某组合的维度确定资本分配权重→根据资本分配权重,对预期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估算组合的损失→将压力测试估算出的预计组合损失与银行的资本相对比→根据资本分配权重,确定各组和以资本表示的组合限额→根据资本转换因子,将以资本表示的该组合的组合限额转换为以计划授信限额表示的组合限额

(4)组合限额的应用和调整

①应用

l 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超过组合限额

l 如果接近100%,组合管理人员应向审批人员提出建议,如提高限额等等

l 达到80%的时候,系统提示客户经理和审批人员

l 如果超出限额,应该由高管层批准

l 如批准,应尽量申报低风险的业务

l 审批人员应采用多种方式,将授信降低到限额以内

②调整

l 经济和市场状况的较大变动

l 新的监管机构的建议

l 银行战略重点地变化

l 年度进行业务计划和预算

(5)组合限额维护--确定组合限额的合理性以及在组合限额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的处理

详见P124

2.4.3信用风险组合管理

1.贷款重组

(1)贷款重组是当债务人不能按原有合同履行债务时,银行为了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结构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的过程

(2)应该注意

l 是否可重组

l 为何重组

l 是否值得重组

l 重新评估担保情况

(3)重组流程

l 成本收益分析

l 确定重组方案(重组计划、时间约束、财务约束、各个阶段的评估目标

l 与客户谈判

(4)重组措施

l 调整信贷产品

l 调整信贷期限

l 调整贷款利率

l 减少贷款额度

l 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2.贷款转让

(1)通常指贷款的有偿转让,与贷款销售的区别是,贷款转让仅用于已经发放的老贷款,而贷款销售适用于新贷款的发放

(2)贷款转让的类型

l 贷款笔数,单笔和组合

l 资金流向,一次性和回购

l 是否承担风险,无追索权的转让和有

l 已转让贷款是否参与管理,代管式转让和非

l 新债权人确定方式,定向转让与公开转让

l 大多数贷款转让属于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性质的贷款

(3)目的,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4)贷款转让手续

挑选同质的单笔贷款,放在一个组合中→对组合进行评估→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以便投资者评估(名义价值的折现值至少要包括预期违约多带来的损失、可能存在的折扣、再融资成本、股权收益率)→确定价格→签署协议→办理转让手续

3.资产证券化

(1)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二级证券化)

(2)特点,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资产转换成具有流动性的证券的特点

(3)分类,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

(4)程序

l 建议一个特别目的实体(SPV)来发行证券,SPV要与原始权益人实行“破产隔离”

l SPV购买资产组合

l 请评级机构对资产组合进行评级

l 采用各种方法为组合增级

l 出售

l 将出售收益按和约规定转入原债权人的账户

l SPV负责按期收现,并按约转入投资者账户

4.信用衍生产品--允许转移风险的金融和约,功能对买卖双方是不同的,前者付出一定的权益金来获得违约保护,后者以获得一定的权益金为代价来承担风险

分类

l 总收益互换

l 信用违约互换

l 信用价差衍生产品

l 信用联动票据

l 混合工具

(1)总收益互换--保证贷款的总收益

(2)信用违约互换--保证贷款违约后,对违约损失得到补偿

(3)信用价差衍生产品--银行与交易对手签订的以信用价差为基础资产的信用远期和约

l 信用价差=证券或贷款的收益-对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

l 形式为以无风险利率为基准的信用价差(绝对价差)和两种对信用敏感的资产之间的信用价差(相对差额)

l 投资方式包括远期合约方式(线性)和选择权方式(非线性)

l 选择权方式包括信用价差买入权、信用价差卖出权、信用联动票据

信用价差买入权--买方有权购买这份差额并从减少的差额中获得收益

信用价差卖出权--买方有权卖出这份差额并从增加的差额中获得收益

(4)信用联动票据--将上述过程中引入了一个SPV

5.经济资本配置

(1)银行对本行的各业务单位、各信用组合中可能包含的未预期损失所应当配置的经济资本

(2)作用

l 通过“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汇报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来进行投资和风险决策

l 将风险概念引入事后的业绩衡量和薪酬激励,即所谓的风险调整收益的绩效评估方法(RAPM),实现事前硬性的风险限额管理和事后柔性的薪酬激励的结合

(3)原则--在三个前提条件下,可根据自上而下的原则,对经济成本进行分配

l 了解各风险的概率分配

l 区定各类风险敞口的额度,以及这些敞口的损失相关性

l 取得银行的容忍程度

(4)配置方法--详见P134

l 预期损失分配法

l 损失变化分配法

l 矩阵分解法

第三章市场风险管理

3.1市场风险识别

3.1.1资产分类

1.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

(1)交易账户纪录的是银行为了交易或规避交易账户其他项目的风险而持有的可以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或商品头寸

(2)交易账户中的头寸

l 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不受任何限制

l 具有经高层批准的交易策略

l 具有明确的头寸管理政策和程序

l 具有明确的监控头寸和程序

(3)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

l 交易账户按市场定价,银行账户按历史成本计价

l 两个账户之间不能随意划转

2.资产分类的监管标准与会计标准

(1)资产分类,即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的划分是商业银行实施市场风险管理和计提市场风险资本的前提和基础(2)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金融资产划分

l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fair value through profit or loss)

l 持有待售(available for sale assets)

l 持有到期的投资(held to maturity investment)

l 贷款和应收款(loans and receivables)

l 前两类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但对于持有待售资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分类现状

我国只是规定了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概念,具体实施完全看银行自身划分

(1)交易账户划分的目的、适用范围、交易账户的定义

(2)列入交易账户的金融工具种类

(3)列入交易账户的头寸应符合的条件

(4)明显不列入交易账户的头寸

(5)交易标识

3.1.2市场风险分类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化而使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1.利率风险

(1)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 risk)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之间存在的差额

(2)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 curve risk)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的变化(3)基准风险(basis risk)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础不同,所以变化的方向和幅度也不同

(4)期权性风险(optionality)一般而言,期权和期权性条款都是在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的时候执行

2.汇率风险

(1)分类

l 外汇交易风险,由于没有及时平盘或银行由于某种预期二持有的外汇敞口头寸

l 外汇结构性风险,银行资产负债由于币种不同而产生

(2)黄金价格波动被归类为汇率风险

3.股票价格风险

4.商品价格风险

3.1.3主要交易产品的风险特征

1.即期--交易的一方按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额的金融资产,交付及付款日在合约订立后的两个营业日你完成,即期外汇买卖(spot exchange deals)

2.远期--交易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依交易时所约定的币种、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3.期货

(1)分类

l 利率期货

l 货币期货(以汇率为标的)

l 股票指数期货

(2)期货的经济功能

l 可规避市场风险

l 有助于发现公平价格

(3)与远期的区别

l 远期交易采取的是非标准化

l 远期交易的合约持有者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期货由交易所承担违约风险

l 远期交易不存在二级市场

4.掉期--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互相交换具有相同经济价值的现金流的合约

(1)利率掉期,交易双方事先约定在彼此认可的条件下,相互交换某段期限内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掉期交易并不涉及本金的移动,而仅就利息支付方式进行交换

(2)货币掉期,指交易双方用不同的货币进行的掉期交易,货币掉期可以固定换固定,也可以固定换浮动或以浮动换浮动

(3)与利率掉期不同,货币掉期中不同货币本金的数额由事先确定的汇率决定,且该汇率在整个掉期期间保持不变,因此,货币掉期既明确了利率,也明确了汇率

5.期权--买方(buyer)在签订齐全契约时,须支付期权的卖方(writer)一笔权利金后,取得一项可在选择权契约的存续期内或到期日当日(expiry date),以特定的执行价格(strike price)要求与期权卖方进行特定数量标的交割的权利

(1)分类

l 买方期权(call option)和卖方期权(put option)区别就是买方是按规定买入标的还是卖出标的

l 美式期权(american style)任何时候都可以行权,欧式期权(european style)只能在规定时间形权(行权时间tokyo cut-东京15点,new york cut-纽约10点)

l 价内期权(in the money),平价期权(at the money),价外期权(out of money),买方执行期权的时候,执行价格优于远期价格-ITM,相等-ATM

l 期权费,买方为取得权力而支付的费用

l 期权费由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时间价值(time value)组成

l 内在价值,执行期权所能获得的收益或利润;时间价值,期权价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部分

l 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市场价格和期权执行价格的关系、期权到期期限、波动率、货币利率

3.2市场风险计量

3.2.1基本概念

1.名义价值、市场价值和公允价值

(1)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根据历史成本所反映的账面价值(book value)

l 金融资产买卖后,计算盈亏

l 以此为基础,计算先值(present value)

(2)评估基准日,自愿买卖双方在知情、谨慎、非强迫的情况下,通过公平交易资产所获得的资产的预期价值(3)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可接受的市场价格

l 市场价格

l 用公认模型估算市场价格

l 实际支付价格

l 使用企业特定数据

2.敞口(exposure)--即银行所持有的各类风险性资产余额

(1)单一货币敞口头寸--分为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

(2)总敞口头寸的计算

l 累加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和空头的总和

l 净总敞口头寸,等于所有外币多头总额与空头总额的差距

l 短边法,分别加总每种外汇的多头和空头,然后比较这两个总数,最大的作为银行敞口

3.久期--用来衡量债券的到期时间,以未来收益的现值为权数计算的到期时间

(1)久期越长,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的幅度越大,即利率风险越大

(2)久期缺口=资产加权平均久期-(总负债/总资产)*负债加权平均久期

(3)总之,久期缺口的绝对值越大,银行对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4.收益类曲线(Yield curve)

(1)定义,指零息债券的收益率与其到期日之间的关系,横轴为time to maturity,纵轴为yield to maturity,用以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l 正向收益率曲线,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l 反向收益率曲线

l 水平

l 波动

(2)作用

l 代表性、操作性、解释性、分析性

l 如果预期收益率曲线基本不变,而且目前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则可以买入期限长的;如果预期曲线变陡,则买入短期,卖长期;如果预期变平坦,买长期,卖短期

5.正态分布、方差、标准差

(1)正态分布,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最重要的一种概率分布

(2)σ2是方差,σ是标准差,都是表示与期望的偏离度的

6.投资组合--带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

(1)马柯维茨理论是主要基础--均值-方差模型

3.2.2VaR(value at risk)方法

1.VaR方法的基本原理

(1)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某项资金头寸、资产组合或机构造成的潜在的最大风险

例:持有期为1天,置信水平为99%,风险价值为1万美元,则表明该资产组合在1天中的损失由99%的可能不会超过1万美元

(2)主要的模型技术有3种

l 方差-协方差(variance covariance method)

l 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l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method)

(3)巴塞尔协议要求

l 采用99%的置信区间、持有期为10天、市场风险要素价格的历史观测期至少1年、至少每三个月更新一次数据

l 市场风险监管资本=风险价值*乘数因子(multiplication factor),乘数因子不得低于3

(4)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局限性

l 不能反映资产组合的构成及其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

l 未涵盖价格剧烈波动等可能会对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性小概率事件

l 大多数模型不能计算非交易业务中的风险

2.计算VaR值的相关参数选择:置信水平、持有期

(1)置信水平的选择

l 用来决定与风险相对应的资本,置信水平应取高

l 纯粹用于银行内部风险度量或不同市场风险的比较,无所谓

(2)持有期的选择

l 使用者是经营者,取决于其资产组合的特性,如果资产组合变动频繁,时间间隔要短

l 监管者,取决于成本和收益,时间间隔越短,成本越高

(3)VaR类型的选择

l 零值VaR,是以初始价值为基准测度风险

l 关注资产价值的绝对损失,用零值VaR

l 关注资产价值偏离均值的相对损失,用均值

3.计算VaR值的方法

(1)varianc covariance method

l 优点是原理简单,计算便捷

l 缺点是不能预测突发事件、其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产生肥尾(fat tail)现象、不能充分度量非线性金融工具(如期权和抵押贷款)的风险

(2)historical simulation method

l 是运用当前资产组合各证券的权重和各证券的历史数据重新构造资产组合的历史数列

l 优点考虑了fat tail现象、没有模型风险

l 缺点单纯依靠历史数据进行度量,将低估突发性的收益率波动、风险度量的结果受制于历史周期的长度、对历史数据依赖性强、在度量大的资产组合风险时,工作量繁重

(3)monta caro simulation method

l 步骤,第一步,设定金融变量的随机过程及过程参数;第二步,针对未来利率所有可能的路径,模拟资产组合中各证券的价格走势,从而编制出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分布来度量VaR

l 优点是可以广泛度量各种风险,也考虑了波动的时间变化,fat tail和极端情景等因素

l 缺点是成本高、存在模型风险

3.2.3其他计量方法

1.敏感性分析: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外汇敞口分析

(1)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单个市场风险要素的变化可能对金融

工具或资产组合的收益或经济价值产生的影响

(2)缺口分析(cap analysis)--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将资产和负债按重新定价的期限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然后将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加上表外头寸,得到缺口,再乘以假定的利率变动,得出这一利率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3)久期分析(duration analysis)--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对各时段的缺口赋予相应的敏感性权重,得到加权缺口,然后对所有时段的加权缺口进行汇总,以此估算某一给定的小幅(通常小于1%)利率变动可能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

l 一般而言,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高,表明利率变动将会对银行的经济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l 缺点,仍然不能反映基准风险、对于利率的大幅度变动,由于头寸价格的变化与利率的变化无法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久期分析的结果就不再准确

(4)外汇敞口分析(foreign currency exposure analysis)--衡量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2.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同时考虑众多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多因素分析法

3.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估算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的情况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

4.市值重估:盯市、盯模

(1)盯市(mark to market)

(2)盯模(mark to model)

5.事后检验(back testing)

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事后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审定附加因子(plus factor)来提高市场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取值范围在0~1

3.3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

3.3.1市场风险监测与控制框架--岗位设置及职责约束

1.设定董事会、高管层、具体负责部门三个层次

2.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3.3.2市场风险监测

1.报告路径和频度

(1)正常条件下,高管层每周一次

(2)涉及金融头寸的报告,每日提供

(3)风险值和风险限额报告必须在每日交易完成后尽快完成

(4)应高管层或决策部门要求,随时提供风险管理分析报告

2.报告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1)国外实践经验,投资组合报告、风险分析“热点”报告、最佳投资组合复制报告、最佳奉献规避策略报告

3.3.3市场风险控制

1.限额管理:交易性限额、风险限额与止损限额、超限额

(1)交易限额(limits on net and gross positions)是对总交易头寸或净交易头寸设定的限额

(2)风险限额是对按照一定的计量方法所计量的市场风险设定的限额(例value at risk limit对内部模型计量的风险价值设定限额、limits on options positions对期权性头寸设定的期权性头寸限额)

(3)止损限额(stop-loss limits)

2.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risk-adjusted rate of return)

(1)传统的股本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的缺陷是只考虑了企业的账面盈利而未充分考虑风险因素(2)C=(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l EL expected loss

l CaR capital at risk

l UL unexpected loss

第4章操作风险管理

4.1操作风险识别

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4.1.1人员因素

1.内部欺诈

2.失职违规

3.知识/技能匮乏

4.核心雇员流失

5.违反用工法

4.1.2内部流程

1.财务/会计错误

2.文件/合同缺陷

3.产品设计缺陷

4.错误监控/报告

5.结算/支付错误

6.交易/定价错误

4.1.3系统缺陷

1.数据/信息质量

2.违反系统安全规定

3.系统设计/开发的战略风险

4.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适宜性

4.1.4外部事件

1.外部欺诈/盗窃

2.洗钱

3.政治风险

4.监管规定

5.业务外包

6.自然灾害

7.恐怖威胁

4.2 操作风险评估和计量

4.2.1风险评估要素

风险损失数据收集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动态性,标准化的原则

1.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收集(operation risk loss data collection,LDC)

(1)收集内容

l 总损失数据

l 损失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单位信息

l 总损失中收回部分

l 损失的原因

(2)损失数据收集的流程

l 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

l 明确损失所有者

l 找到同一损失的业务单位和法律实体归属

l 对所有财物损失发生的相关损失事件、潜在损失和损失发生日进行描述

l 找出对应的损失发生原因、损失事件和影响度类别

l 对所有部门的操作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分析、统一管理

(3)损失数据收集的步骤

l 损失事件发生部门的相关业务人员确认损失事件并收集损失数据信息

l 会同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何核实失数据

l 损失部门向本部门/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交损失数据信息

l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就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作出最后审查

l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完成损失数据的录入、上报

2.外部数据

类似内部数据

3.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

(1)要将因素调整为有意义的风险要素(因基于实际经验、并征求专家意见)

(2)在风险评估中,银行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度和不同因素相对权重的设定必须合理

(3)风险评估框架及各种实施情况,包括针对实际评估做出调整的理由,都应当有文件支持,并接受银行内部和

监管当局的独立审查

注: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控制框架”,框架分为5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

4.2.2风险评估方法

1.自我评估法--银行对其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一系列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且经常通过列出清单、使用

工作组的形势来识别操作风险环境的优劣。

2.计分法

(1)影响记分卡: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找出银行潜在的操作风险因素,并对其分类,针对每一种操作风险,设计一套衡量其可能影响的指标,由风险管理专家对其打分,最终估计出每一种潜在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分为三个步骤,自己总结)

(2)频率记分卡:用以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

3.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情景分析法指专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未来出现的情景进行

判断,并判断该情景出现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用于数据不充分的情况

4.2.3风险资本计量

1.基本指标法(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1)以单一的指标作为衡量银行整体操作风险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配置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

(2)理由是银行越大,非利息收入越高,操作风险就越大,分配的经济资本就越多

l 操作风险的监管成本=[前三年的总收入*固定百分比加总]/3

l 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净非利息收入,不包括保险收入、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盈利

l 固定百分比为15%

l 缺陷是按照这一思路,即使奉献管理水平提高,也不会降低银行应对操作风险的资本,除非资产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下降,这可能还会导致反向激励

2.标准法(standardised approach)

(1)将整个业务分成多个条线,度量每个业务线的风险,再把风险加总,如果业务线按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来划分,就是standardised approach

(2)标准法中银行的产品线:公司融资、交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济,巴塞尔设定了每个产品线的β值

(3)采用标准法的基本要求

l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l 计量和验证

3.高级计量法

(1)内部度量法(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cah,ELA)

l 预期损失量(expected loss amount),风险指数(risk profile index,RPI)

l 具体讲,产品线分为M种,风险类别分为N种,操作风险就按M*N来度量,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

要求的资

本用这个组合的ELA,RPI,固定参数γ相乘计算,操作风险需要的总资本是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要求的资本

的加总。

l 与前两种方法来比,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允许银行使用ELA,而为了计算ELA,要得到EI(敞口指标)、PE(损失事件发生概率)、LGE(特定损失事件)PE*LGE=ELR(expected loss ratio),ELR*EI=ELA

l 固定参数γ的校验有两种方法“根据最大损失分析进行的校验方法”和“根据绝对资本分析进行的校验方法”,前一种确定依据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99%),一定时期内(一年),资本要求能涵盖最大损失”,后一种依据“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占总监管资本的一定比例”

l RPI?1表示银行的风险比典型的银行更集中,其他自己理解

(2)损失分布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

l 与internal measurement approach的区别是,LDA直接评估未预期损失,而不是通过假设预期损失和未预期损失的相关性来评估未预期损失,在这个方法下,不用决定乘数因子γ

4.四种方法的比较

巴塞尔允许一家银行对部分业务采用标准法,对其他业务采用高级度量法,但采用高级度量法计算出来的资本要求下限是采用标准法计算出的资本要求的75%

4.3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4.3.1风险监测

1.风险诱因/环节

从实际来看,比较大的操作风险形成,往往是多种要素共同造成

2.关键风险指标

(1)KRI是用来考察银行风险状况的统计数据或指标

(2)选择风险指标的原则

l 相关性

l 可测量性

l 风险敏感性

l 实用性

(3)确定风险指标的步骤

l 了解业务和流程

l 确定并理解主要风险领域

l 定义风险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主要的风险指标

l 操作风险指标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系统风险、外部风险指标

3.因果风险指标

对风险诱因、风险指标和损失事件进行历史统计,并形成相互关联的多元分布,用来确定风险因素和风险的关联度4.3.2风险报告程序

风险报告的目的在于揭示,银行的主要风险源、整体风险状况、风险发展趋势、将来值得关注的地方。

1.岗位设置和职责

(1)在各个业务条线设置专门的操作风险经理,完善业务线的风险管理

(2)设置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3)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负责对操作管理系统的监督

2.报告路径

一般而言,各业务部门负责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报告至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分析整理后,上报高管层。

4.3.3风险报告内容

1.风险状况

2.重大损失事件

3.成因与对策

4.操作风险资本水平

(1)银行资本分为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成本

(2)按国际惯例,30%给操作风险、30%给市场风险、40%给信用风险,这里指的是增量,指银行需要额外增加的那部门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

4.4操作风险控制

4.4.1风险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确保

l 必须明确董事会、监视会、高管层和内部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的职责

l 内部相关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合规部、后勤保障部门

(2)内部控制环境

l 内控目标,确保国家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得到充分执行、确保银行战略计划得到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l 内控原则是全面、审慎(内控优先)、有效性(内控要有高度权威性)、独立性

2.职业操守

3.信息系统

4.4.2产品线控制

巴塞尔规定了8个产品线

国内银行分为5个业务

1.金融机构业务(商业银行业务)

2.个人业务(零售银行业务)

3.支付和结算业务

4.资金交易业务(交易和销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1、在行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风 险的管理丄作。2、拟定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经批准后公布实施。根据实施情况定期检讨和修订,并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各业务单位制定的具体业务流程和指引进行检查,对其中不符合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规定的提出修改意见,反馈给有关单位修订。 3、制定、跟踪并完善全行性的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及信贷决 策规则和流程,拟订信贷业务审批权限。 4、负责全行信贷产品管理的调研、审批和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5>负责对分支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考核与业务指导,负责对分(支)行信 贷业务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负责对分(支)行放款审核中心的管理丄作,负责全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核查和管理匸作。6、负责对总行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处及风险经理在整体职责履行方面进行评价、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参与授信管理处负责人及风险经理的选聘工作。 7、负责对信贷审批工作的后评价。 8、编制、汇总各类风险管理报告,按照规定及时向行长办公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负责提供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及其他单位所要求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负责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预警委员会安排的日常工作。 9、负责全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包括测量组合的风险;对行业、目标客户、现有客户等进行研究,编制研究报告,拟定我行信贷组合战略方案;分析信贷组合绩效。

10、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客户信贷风险评级体系及定价模型,负责CECM系统和个贷系统管理。11、负责统筹对零售授信管理中心和实施正式方案分行的对公授信管理中心的管理。12、负责全行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建立信贷人员的准入与资格认证制度。 说明: 1 1、法律合规部已不再作为我部二级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其负责全行合规性风险的管理丄作,故以上职责中合规性风险管理(第1条)不再为我部职责。 2、根据行办会相关决议,授信后管理职责山公司部调整到风险管理部,根据新分工以上第6条调整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分行的授信后管理工作,负责向银行管理层及时汇报全行授信后管理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及发现的各种问题。 总行风险管理部处室职能划分 综合规划处职责: 负责协助总经理室草拟全部的工作总结及规划,监督全部工作计划(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执行情况;全行风险管理机构的考核和人员的管理;总行风险报告的草拟和意见反馈,全行风险报告体系的管理工作;全行的拨备预算、记帐等相关管理工作;按规定向银监会定期报送存贷款、不良贷款等报告;本部门的行政事务。 风险政策处职责: 依据莆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负责组织草拟及维护全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审核各部门提交的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相关文件; 根据风险核准制进行新产品的风险审核;全行操作风险的统筹组织。 风险监控处职责:

川大《商业银行管理1289》19秋在线作业1答案

《商业银行管理1289》18秋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金融市场是利率的变动使经济体在筹集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到的损失是指( )。 A.流动性风险 B.国家风险 C.利率风险 D.信用风险 答案:C 2.存款保险制度要求商业银行按存款额的大小和一定比率缴纳( )给存款保险机构。 A.黄金 B.风险基金 C.准备金 D.保险费 答案:D 3.市场利率的复杂多变给银行固定收益的证券和固定利率贷款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利率上升,则( )。 A.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价值下降,固定利率贷款的市场价值上升 B.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价值上升,固定利率贷款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 C.固定收益证券和固定利率贷款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 D.固定收益证券和固定利率贷款的市场价值就会上升 答案:C 4.银行服务的原则有( )。 A.最优化原则 B.效率原则 C.公平原则 D.先到者先接受服务 答案:D 5.为了使资金分配战略更为准确,许多商业银行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 )。 A.资金总库法 B.资金分配法 C.缺口管理方法 D.线性规划法 答案:A 6.一种把到期日按时间和价值进行加权的衡量方式是( )。 A.短期 B.时期 C.久期缺口

D.久期 答案:D 7.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检测和控制。 A.识别风险 B.评价风险 C.测量风险 D.估计风险 答案:C 8.评定潜在损失的具体数值,就必须指定一个容忍度,在5%的容忍度下VaR为100,则可知未来损失超过100的概率是( )。 A.95% B.5% C.20% D.10% 答案:B 9.新的组合管理技术强调改善组合的( )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强调在客户和行业之间重新分配( ),做到降低风险的同时不牺牲利润。 A.风险敞口,风险收益 B.风险收益,风险总量 C.风险回报,风险敞口 D.风险回报,风险总量 答案:C 10.资本与总资产比率和资本与存款比率相比,克服了( )的不足。 A.没有考虑风险 B.没有考虑资金运用 C.没有考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D.没有反映银行资产结构 答案:B 11.现金资产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 A.现金运用合理 B.现金盈利 C.现金来源合理 D.将现金资产控制在适度的规模上 答案:D 12.资本盈余是指发行普通股时发行的实际价格高于( )的部分。 A.票面价值 B.每股净资产 C.实际价值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pdf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职能及岗位指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职能及岗位指责 一、部门职能 (一)风险资产监控 1、负责制定各类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查 和更新各级限额; 2、负责汇总全行的信贷资产分类,并最终确定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 3、负责审查各支行上报的保全类不良资产,并上报授信审查委员会审批; 4、就有关市场风险分析向董事会和经营汇报,并建议相关行动。 (二)信贷风险管理 1、在政策指导和工具支持之下识别、衡量和管理信贷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分析、信贷(含贷款以及票据、保函等与信贷相 关的业务)审批和信贷监控。; 2、进行与信贷风险管理有关的培训和指导; 3、组织、协调总行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 4、处理与信贷有关的工作,包括放贷的核对、文档管理、各种相关报表以及配合人银、银监完成各项检查、调研工作。 二、岗位设置及人员 (一)岗位设置 目前,风险管理部岗位设置为7个,主要是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副总经理、风险监测与预警、风险数据分析、信贷审查、放款授权、档案综合管理。 (二)组成人员 1、总经理 2、副总经理 3、职员 (三)人员分工 1、总经理主要负责主持风险管理部全面工作; 2、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抓好全面工作,并负责风险数据分析及放款授权工作; 3、职员A负责放款授权和信贷档案管理工作; 职员B负责信贷审查、风险数据分析及授信审查会议会务工作; 职员C负责风险监测与预警及信贷审查工作; 职员D负责风险管理部内勤工作; 职员E负责信贷审查及监测企业法人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三、岗位职责 (一)总经理岗位职责 1、组织风险班评审工作: 负责组织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善,并组织编制相关风险预警报告;组织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授信;组织评审信贷风险,为授信审查委员会审批贷款提供支持;组织对通过审批的贷款进行放款; 2、组织督导对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审核; 负责组织督导审阅贷款客户资料,了解贷款客户相关信息;组织督导识别和衡量有关信贷风险及市场风险;组织督导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并保证评级的公正、准确,组织督导对贷后发生重大变化的客户进行重新评级;组织督导为授信审查委员会出具贷款审核意见,确保授信审查委员会做出正确判断,保证贷款发放的安全性。 4、协调组织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 负责协调、召集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确定授信审查议题,安排会议议程 (二)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1、风险数据监测和分析: 负责管理全行信贷业务台账;统计、分析全行的信贷业务数据;统计全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所需的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答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答案 一、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2、再贴现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3、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Equipment Leasing)或现代租赁(Modern Leasing),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2、回购协议:指在金融市场上,证券持有人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者之间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的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3、回租租赁:是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 同时与出租人签定一份融资租赁合同, 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租回的租赁形式。 4、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接受信贷者不能按约偿付贷款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中的一个部分。这种风险将导致银行产生大量无法收回的贷款呆账,将严重影响银行的贷款资产质量,过度的信贷风险可致银行倒闭。 1、单元行制这种制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 2、关注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3、杠杆租赁杠杆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方式,又称平衡租赁或减租租赁,即由贸易方政府向设备出租者提供减税及信贷刺激,而使租赁公司以较优惠条件进行设备出租的一种方式。它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租赁方式,是一种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组成的租赁形式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填空题 1、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为标准,商业银行可分为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三种类型。 2、商业银行的广义负债指银行自由资金以外的所有资金来源,包括资本票据和长期债务资本等二级资本的内容。 3、现代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始祖是1694 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 4、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金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 1、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可分为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 2、银行并购的定价方法一般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和股票交换法两种。 (银行并购的定价方法:重置成本法为主,以相对价值法和现金流量折现等法为辅) 3、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金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 1、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原则)一般表述为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个。 2、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因一般有①追求规模发展②追求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③管理层利益驱动三个。 3、商业银行发放的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三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习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习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一、单选 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司治理应能够激励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一致追求符合商业银行和股东利益的目标 B、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有效管控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存在明显疏漏,则会造成商业银行破产 C、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D、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答案】:B 【解析】:P35,B项应为:如果存在明显疏漏,则可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商业银行破产。 2、 ( )是商业银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个业务都要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的、独立的监控。 A、外部控制环境 B、风险识别与评估 C、内部控制措施 D、监督、评价与纠正 【答案】:C 【解析】:P39,表2-2。内部控制是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每个业务/岗位都要建立控制措施,分清责任范围,并接受仔细、独立的

监控. 3、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内部控制应当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B、内部控制须有高度的权威性,除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外,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的权力 C、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当体现“效益优先、内控为辅”的要求 D、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同时负责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 【答案】:A 【解析】:P40。内部控制的原则:全面、审慎、有效、独立。(1)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4、下列关于健康有效的合规管理文化,说法错误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评价信贷客户,将企业所属行业和区域的风险值细化、专业化,以期有效地掌握信贷客户的各种信息,预知其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地改变其抵押和担保组合,将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降到最小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尽管银行每年都在新增贷款,但银行的全部贷款中,存量贷款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最大,所以存量贷款的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控制银行存量贷款的风险?存量贷款不是新发放贷款,它和新发放贷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和银行之间已经存在交易记录,对于如何通过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交易记录来识别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小,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重庆银行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那就是由专门的的贷后管理部门实施独立的贷后评价。重庆银行在企业申报续授信时,由信贷监控部对存量贷款的基本情况、授信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还款来源、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送交专门的贷款评审部门,作为贷款评审的重要依据,所以贷款的后评价成为银行控制风险又一道关口,这无疑加强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 1.动态检查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管户人员原则上应通过走访支行、到企业实地调查、调阅财务报表等信贷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现状。 2.合法合规原则。现场检查工作必须以我行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确保检查程序合法合规。 3.客观原则。管户人员通过调阅信贷资料、现场调查等手段,出具全面、公正的续授信贷后评价意见。 (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后评价工作通过动态的下户检查和静态的材料分析相结合方式予以开展,主要关注授信后审批条件落实情况、存续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变化等工作重点。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评价工作: 1.基本情况:如客户名称、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法人代表、主营业务有无重大变化等。 2.授信结构:通过登录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有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负债总额有无较大增减,他行授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等。

浅谈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浅谈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一般存在的风险 1、人员配备不足风险 该风险主要是指业务机构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引发的各种非系统性管理风险。其主要表现和危害是:业务岗位的设置和管理缺乏应有的检查和制约机制,基层行人员配备达不到制度要求,混岗,兼岗、业务处理一手清等现象大量存在,业务分级授权制度无法落实,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银行内部业务操作成为“良心活”,为职业道德败坏的内部人员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潜在风险。 2、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放松对客户开户条件的审查和账户活动情况的监督从而导致的风险。这里所说的客户既包括公司客户,也包括私人客户。该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按银行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开户手续不全或资金性质与账户类别不符;二是不按规定与开户单位定期办理对账,使存在的问题长期难以发现;三是对长期不动户清理不及时。 3、单位预留印鉴卡片及客户签章(字)管理风险 印鉴卡管理风险主要是银行对印鉴卡管理不善,为犯罪分子所用进而盗取银行或他人资金的风险。其风险表现一是银行对单位预留印鉴卡片的管理不严,未分人保管,及时核对,相互制约;二是银行工作人员对单位更换印鉴手续的审查未按照规定要求执行,使犯罪分子得以“掉包”印鉴实施诈骗;三是由于单位人员不慎,致使印鉴为犯罪分子获取并拓制,利用银企对账和重要空白凭证等管理漏洞窃取单位资金。印鉴卡管理上存在的风险既有单一的外部作案,也有相当数量的内外勾结作案。 客户签章(字)管理风险主要是银行柜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客户签章要求不严,产生漏签、代签等现象,使银行资金出现风险损失。其风险表现一是银行柜员对客户签章(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对私人客户,在挂失、领用卡折、重要凭证、更改客户信息等业务中审查不严,导致出现风险时客户逃避责任、银行垫付资金的现象。二是办理业务时对授权代理现象缺乏法律意识,造成无效代理、过期代理等行为出现,一旦客户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就会形成银行损失的被动局面。 4、章、证、押(压)的管理风险 章、证、押管理的风险主要是会计部门章、证、押(压)保管不善,未严格执行分工制约、交接登记等制度规定的手续,为内部人员所利用,办理非法的结算业务等引发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章、证、押(压)未进行有效的三分管,办理结算业务一手清;岗位责任制不落实;会计业务用公章与重要空白凭证、汇票专用章、压数机、密押器、汇票凭证保管、使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使用交接及相关检查登记制度未有效执行等。危害主要表现为内部作案和内外勾结,监守自盗,一旦作案得逞往往形成较大的资金损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5、凭证审核风险 凭证审核环节的风险包括收入凭证与支付凭证审核两大类,主要是由于对凭证要素审查不严,造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纠纷或者使犯罪分子诈骗成功,基于票据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形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本指引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本指引所称合规管理部门,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 第四条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五条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合规是商业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并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确定合规的基调,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在全行推行诚信和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合规和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七条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监管,检查和评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合规管理职责

银行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分析

第1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险控制流程应当符合的要求的是() A.风险控制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B.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C.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 D.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利润要求 正确答案:D 解析: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D项明显错误。 第2题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在于() A.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B.增强商业银行关于资产和负债管理的自主性 C.是一种风险转移的风险管理方法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D 解析: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变存量为流量,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关于资产和负债管理的自主性,也是一种分先转移的风险管理方法。 第3题以下负债中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 水平敏感性最低,不容易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显著影响的是() A.社团存款 B.个人存款 C.中小企业存款 D.集团公司存款 正确答案:B 解析:零售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缺乏敏感度,存款的意愿通常取决于自身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银行的地理位置、产品种类和服务质量的感性因素,因此零售存款相对稳定。 第4题对维持本行资本充足率承担最终责任的是() A.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B.董事会和监事会 C.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D.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 正确答案:C

解析: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维持本行资本充足率承担最终责任。 第5题以下哪项是银行监管的首要环节?() A.机构准入 B.市场准入 C.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D.运营准入 正确答案:B 解析:市场准入是银行监管的首要环节,把好市场准入关是保障银行机构稳健运行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 第6题对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不包括() A.标准法 B.基本指标法 C.内部模型法 D.高级计量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对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内部模型法是计算市场风险加权资产的方法,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7题进行()保持与负债持有人和资产出售市场的联系,对于银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银行需要按照融资工具类别、资金提供者的性质和市场的地域分布来审查对各种融资来源的依赖程度。 A.情景分析 B.压力测试 C.融资渠道管理 D.应急计划 正确答案:C 解析:融资管理渠道的定义。 第8题在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银监会提出的监管理念是() A.管股东、管风险、管效益、提高透明度 B.管法人、管经营、管风险、提高透明度 C.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D.管股东、管经营、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正确答案:C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研究

浅谈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降低和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详细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商业银行借鉴。 1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架构 西方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各类业务、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摩根大通银行将风险主要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和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权益风险,按照风险种类进行管理和控制。 在风险控制结构的设计上,主要考虑要保证银行能够形成强势的、信息充分的风险文化,使银行在进行经营决策时,能够在风险与回报之间进行平衡,进而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因此,风险控制的要点是要保证银行的经营行为要与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保持一致,避免造成过大的风险压力。 在组织架构上,实行层级管理,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董事会及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其职责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设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方针,批准风险管理政策、进行风险限额授权、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等,而不涉及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其次是高级行政管理层,负责建立操作流程、风险限额、风险准备的提留等。再次是具体执行层面,由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具体业务风险的管理、授信业务的审批、检验风险管理程序是否合理。 蒙特利尔银行自董事会到各级管理部门均建立了不同层次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包括董事会所辖风险审核委员会、行长所辖部门风险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资本管理委员会等。董事会及管理层负责审核风险管理的政策及规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负责处理大额业务或特殊业务、制定信贷政策及风险管理框架等;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处理特定行业、部门或产品的风险;专一的小组负责贷款的清理及回收。信贷员正式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资格认定;对待特殊风险问题,需聘请咨询专家提供支持;资产组合管理人员通过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利用外部各种渠道掌握客户的全面信息。审计部门每季度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向董事会的审计小组进行汇报。 蒙特利尔银行很强调风险管理专家的作用,在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前台经营部门中都设有风险专家,风险管理专家的能力和经验有助于强化风险管理的作用,提升纪律化、高效的风险管理程序的价值;为评估和接受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标准;在决策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模型,以作出合理商业判断。 摩根大通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在董事会下设有风险政策委员会,负责所有风险的管理。风险政策委员会下设立了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职责有两项,一是负责战略指引,二是负责内部评价。执行委员会下设立了资本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资本委员会的职责有以下6项:(1)提出资本比率的目标建议并负责监控该比率;(2)提出资本分配的建议;(3)监控公司及母公司的流动性,批准抵押品及流动性计划政策;(4)评价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及债务水平;(5)为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的讨论提供一个论坛;(6)从潜在流动性风险的角度评价特殊目的实体的风险敞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有以下6项:(1)提供全面、直接的风险描述及风险偏好;(2)评价并批准公司政策和风险战略:以保证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控能够准确反映经营授权、经营行为、合法性及是否满足监管要求等;(3)批准集合限额和授权以控制风险;(4)监控重要风险敞口、头寸集中度、资产流动性、重要头寸及交易的风险限额,对压力情况给予特别关注;(5)评价折扣的充足性并批准损耗;(6)提供风险讨论的论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岗位设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职能及岗位指责 目前,风险管理部岗位设置为7个,主要是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副总经理、风险监测与预警、风险数据分析、信贷审查、放款授权、档案综合管理。 (一)组成人员 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员 (二)人员分工 总经理主要负责主持风险管理部全面工作; 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抓好全面工作,并负责风险数据分析及放款授权工作; 职员A负责放款授权和信贷档案管理工作; 职员B负责信贷审查、风险数据分析及授信审查会议会务工作; 职员C负责风险监测与预警及信贷审查工作; 职员D负责风险管理部内勤工作; 职员E负责信贷审查及监测企业法人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三)岗位职责 总经理岗位职责 1、组织风险班评审工作:负责组织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善,并组织编制相关风险预警报告;组织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授信;组织评审信贷风险,为授信审查委员会审批

贷款提供支持;组织对通过审批的贷款进行放款; 2、组织督导对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审核;负责组织督导审阅贷款客户资料,了解贷款客户相关信息;组织督导识别和衡量有关信贷风险及市场风险;组织督导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并保证评级的公正、准确,组织督导对贷后发生重大变化的客户进行重新评级; 3、组织督导为授信审查委员会出具贷款审核意见,确保授信审查委员会做出正确判断,保证贷款发放的安全性。 4、协调组织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负责协调、召集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确定授信审查议题,安排会议议程。 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1、风险数据监测和分析:负责管理全行信贷业务台账;统计、分析全行的信贷业务数据;统计全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所需的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 2、放款授权(a角)负责审阅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审批同意放款的客户相关资料,在权限内对客户进行放款授权(a角)工作。 3、负责全行贷款分类汇总工作,并负责最终确定全行信贷资产的分类。负责对内、对外数据(报表)报送:负责总行各部门之间数据沟通;负责人行、银监局各项数据(各种月报表、季报表、半年报表、年报表)及临时数据报送工作。 职员岗位职责 1、放款授权(B角):负责审阅授信审查同意放款的客户相关资料,在权限内对客户进行放款授权(B角),并负责相关信贷档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合规 一、巴塞尔委员会划分了八大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 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的一种可能性。1.相似概念:信贷风险(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狭义上的信用风险。 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其所包含的金融资产的范围,信用风险包含信贷风险,还包括其他表内、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中的风险等等。(二)操作风险: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计算机系统或外部 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风险。 相似概念:操作性风险:仅包括由人员因素,亦即由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高、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但我们不能将操作性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 (三)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亏损的风 险。 市场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市场风险发生时,往往涉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因此,市场风险往往又被为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一般不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和回避,因此市场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与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过去的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的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国由于法律因素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包 括法律的内在缺陷、商业银行基于错误的法律理解或法律适用而实施的商业行为、监管机构的不当法律执行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遭受诉讼的可能性。主要关注商业银行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能力。 (六)国家风险: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 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凡是跨国境的信贷,不论其接受信贷的对象为该国政府、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国家风险,因而国险比主权风险或政治风险的概念更宽。国家风险包括主权风险和非主权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课后练习答案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8.33 分) ?A 市场风险 ? B 信用风险 ?C 操作风险 ?D 战略风险 正确答案:B ?2、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叫做()(8.33 分)?A 信用风险 ?B 市场风险

? C 操作风险 ?D 国家风险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的金融环境有()(8.33 分) A 金融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日益深化 B 利率自由化的步伐日益加快 C 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 D 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逐步转化 正确答案:A B C D ?2、风险的特征包括()(8.33 分) A 隐蔽性 B

C 可控性 D 扩散性 正确答案:A B C D ?3、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指标分为哪三个层次?()(8.33 分) A 风险水平 B 风险迁徙 C 风险抵补 D 风险消耗 正确答案:A B C ?4、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8.33 分) A 风险识别 B

C 风险评价 D 风险处理 正确答案:A B C D ?5、风险管理体系包括()(8.33 分) A 组织系统 B 信息系统 C 预警系统 D 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A B C D ?6、柜面操作风险的特征包括()(8.33 分) A 内生性 B

C 可控性 D 损失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A B D ?7、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包括()(8.33 分) A 操作失误型 B 主观违规型 C 内部欺诈型 D 外部欺诈型 正确答案:A B C D ?8、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目前面对的市场风险主要是()(8.33 分) A 利率风险 B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金融学期中论文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姓名:张童 学号:20132073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班级:统计学01班 指导教师:刘琼芳 重庆大学 2015年12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形成,重点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及其与《巴塞尔协议》的内在联系,随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形成,本文介绍了资产风险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巴塞尔体系的形成、COSO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也详细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及《办法》与《巴塞尔协议》的内在联系。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现状的分析,本文介绍了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发展过程,重点从统一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三位一体授信决策体系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发展现状,并对比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观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差距,指出了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总述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随着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出了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从亚当·斯密的资产风险管理理论、20 世纪60 年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 年代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到80 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风险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巴塞尔体系的形成、COSO 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发布,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概括来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风险资产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五个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 自银行业的产生起直到20 世纪60 年代以前,近200 年时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一直放在资产管理上。形成了许多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准备金理论、亚当·斯密的真实票据理论、普鲁克诺的预期收入理论、超货币供给理论和资产转化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就是:银行如何把资产管理好并维持其流动性。该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牺牲了盈利性,不利于鼓励银行进取精神。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主动管理负债,通过积极的竞争去争取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以及向欧洲美元市场、联邦资金借款来扩大资金来源。负债管理理论是为适应工业化国家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经济繁荣、金融市场长足发展、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通过竞争抢夺金融市场份额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给银行传统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创新与活力,是对银行传统信贷管理理论的突破,标志着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更富有进取性。该理论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鼓励银行家的进取精神,但是却更多地依赖外部经营条件,往往会加大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ecker)于1977 年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负债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并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做出最优化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伴随着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多种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如资金汇集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