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发校本课程 扬起生命风帆15doc

开发校本课程 扬起生命风帆15doc

开发校本课程 扬起生命风帆15doc
开发校本课程 扬起生命风帆15doc

开发校本课程扬起生命风帆

――“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汇报材料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课题组周扬合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中心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为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课题的前期研究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建设雅致文化,实施精致教育”为目标,在专家引领下,努力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探索并建构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保障策略,现已初见端倪,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素养的发展,在此次大会召开之际,我们反思走过的课题研究之路,以期方家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调查问卷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校立足师生重视考试学科课程的教学、忽视校本课程的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大多数教师课程意识淡薄,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知识欠缺,53%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囿于考试科目和学科知识,32%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只是“听说过”;二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一,72%的学生认为学习考试学科最为重要;72%的学生的交往面主要局限于同村或邻村的小学同学,合作意识较弱;而92%的学生对环保实践和科技实验等存在强烈的探究欲望。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师生的应试教育思想,阻碍了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同时也使我们坚定了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借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师生的教学理念。为了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确立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的课题,并首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

二、加强课题管理,深化课题研究

确立课题后,我们加强课题研究管理,探索构建有效的研究机制;坚持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立足农村学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一)加强管理,构建研究机制。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教导处、教科室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还成立了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审定和管理,严格执行校本课程的准入制,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我们修订完善课题研究管理系列制度, 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改善学校教育资源

和教学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可利用的物质基础。

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教研组,负责全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教研工作。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扎实展开课题研究活动,坚持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斯腾豪斯宣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理论修养,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我们主要采用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和个人自学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1.专家引领,明确方向

我们多次请区教研室厉建华主任到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厉主任做了题为《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专题讲座,阐释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开发策略及管理措施等,并对部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理论联系实践的引领使老师们提高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提高了理论素养,指明了我们的研究行进的方向。

2.校本培训,专题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本培训中我们坚持文献研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意义、开发方式等方面开展校本培训。搞清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做法。每次培训设立一个主题,由课题组骨干成员主讲。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专题突破。在培训中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课程培训与教师素养提高相结合;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普遍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领会与体验相结合;培训与研究相结合。

3. 广开学源,选学所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指导教师选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一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查阅相关专著。同时学校为课题研究添置了《校本课程论》、《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等专业书刊,教师还自发购买了《怎样开发校本教材》等书,二是查阅相关的资料性文献;三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网上学习,解决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拓宽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的思路。通过学习,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策略。为教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开设论坛,整体提升

我们将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确立为每月论坛的主题,举行课题研究论坛,课题研究由研究骨干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人。课题研究论坛上,主讲人有理有据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解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困惑,有效促进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校本培训使教师进一步认识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精神,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而产生“我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愿望和动力,逐步达到“教师热心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实施校本课程”之目的。

(三)科学选用研究方法,有效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方法是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才能很好的结合,随之才能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指导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纲要》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1)课程目标的陈述(如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及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我们注意在研究中建立了“前期调查——学校论证——《纲要》审定——课程试行——进一步修订----管理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发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1.用经验总结法进行个案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经验总结法是对一个完整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现象和效果之间的的联系,发现或认识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及作用,为以后相同或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应用案例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首先从开发校内的教育资源开始。我校操场边有一条紫藤长廊,始建于1988年,东西长约100米,已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乐园,他们在紫藤下读书学习、谈心交流、畅想人生……教师围绕紫藤开发校本课程――《紫藤文化》。以《紫藤文化》为个案,挖掘紫藤的文化内涵,融合优雅、精致元素,让学生赏花、识香、品性,在学习紫藤生物特性和文学中的紫藤、搜集紫藤的传说故事、讲述紫藤与自己的故事、描写与绘画印象中的紫藤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紫藤文化内涵。形成了系列的以紫藤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紫藤文化》的开发和实施不仅开启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良好开端,而且成为其他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的典型样本,也使师生深刻认识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校设立了每年一度的紫藤文化艺术节,成立紫藤文学社,创办《紫藤》社刊……紫藤每年都盛开,我们每年都结合学校和学生发展,对紫藤文化进行再开发。

2.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必须掌握这些重要的课程开发要点,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先评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环保是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满足学生参与环保实践的探究意愿,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发并实施了环保类校本课程。

(1)发现问题:环保是我们国家的热点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对环保问题进行了考证,决定开发环保类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2)开发课程:我们明确了研究目标:决定编写环保类校本课程,根据确定的系列主题,通过对影响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作出切实可行的行动研究策划与具体计划,开发并实施了《环保让生活更美好》的校本课程。

(3)实施行动: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收集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改完善原课程,以获得学生行动研究的实效。同时我们重视其他研究者及参与者的监督、观察、评价和建议,把环保课程从校内扩展到校外。

(4)检验和考察: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进行检验和考察,调整课程。除实验教师外,我们还约请校外辅导员、学生家长与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搜集反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材料、数据,如:教师的研究日志,学生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记录,相关的问卷、访谈材料等。

(5)行动反思:反思是推动行动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研究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现象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将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师生行动研究的得失,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形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学校环保教育活动总结被《环境教育》全文刊登。

我们开发的的环保类校本课程《环保让生活更美好》,以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为主,与学校开展的环保活动相辅相成,并在课程实施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现已成为社团活动的纲领,还被列入学校课程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3.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运用实验研究法,采用“选定课题——提出假说——实验设计——实验探究——资料统计——形成结论”的开发模式,师生共同开发科技类校本课程《创意与发明》。

课程实施的实践显示,经过重组的系列科学实验打破学科的界限,给了农村学生一个探索科学奥秘的窗口,研究教师甚至发现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从中找到了自信,激活了学习的动力。

我们以《紫藤文化》等为系列,陆续开发出四大系列二十多个精品校本课程:

一是德育规范养成系列:包括《入学课程》,《开学课程》,《毕业课程》,《期末课程》,《升旗课程》,《课间操课程》。

二是艺术体育系列:包括《竖笛》、《古筝》、《舞蹈》、《书法》、《中国画》、《剪纸》、《篮球》、《乒乓球》等。

三是学科文化系列:《演讲与口才》、《晨诵》、《共读一本书》、《高效数学》、《趣味物理》、《英语角》、《历史天地》等。

四是精英培养系列:《紫藤文化》、《环保让生活更美好》、《创意与发明》。

随着课题的实施,我们将研究形成初中三年循环的主题班会课程、完善学校十张名片课程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校初步建立起与国家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研究实施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校本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更加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等特征,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公布课程,指导学生选择

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教师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场地、设置、课程开发等实际情况,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并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校本课程。

2.突破班级界限,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根据课程自由编班,开展教学活动。

3.科学实施校本课程教学。一是体现综合性。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淡化学科知识,强调综合运用和实践创新。二是注重实践性。密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提供与学生生活、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的素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加强情境教学。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有效参与学习活动。四是倡导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探索班级集体授课之外的教学形式,如采用观摩、实验、创作、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以提高学习效率。五是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制定了系列评价方案,根据学生的态度、成果、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特别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同时我们还采取了三种策略实施校本课程:首先列入课程表,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必修课程。其次和国家课程结合,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科文化系列,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与口才》、早读时间进行《晨诵》;英语课前进行《英语角》师生模拟情景对话等。再次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组织社团,选修课程。根据各社团的特点,分固定时间与自定时间组织活动。

三、着力打造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进一步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效性。教师在反思中调整、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

1.随着系列环保宣传实践活动的开展,“小青蛙环保社团”已经成为日照市青少年环保活动的一面旗帜。社团两次受到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现金资助。日照电视台、齐鲁晚报曾对社团作专题报道,《环境教育》杂志也对我校的环保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市环保局先后为社团提供3万元的现金支持。

2.“知行社”以赛促练,每年代表日照市参加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斩金夺银。学生的创新意识日渐浓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作品《日照市公交查询系统》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DDT的循环危害人类》在“全国青少年儿童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环保艺术大赛”中获三等奖;“第十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及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中国地区选拔赛”中,邢云飞的水资源调查获优秀奖。2013年又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奖项四个。

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领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校已经获得国家级优秀校本课程一项,市级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仅最近一年,学校就有7名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走出校门,走上省、市级优质课评选的舞台。在区市组织的师生大赛中,我校师生多次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存在的不足和困惑

回顾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路,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反思我们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1.要防止“疲惫症”。

调查显示学校的部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感觉有点疲惫,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国家课程教学和校本课程教学割裂了。

2.要注意“窄化现象”。

“窄化”:认为校本课程就是单列的特长培养课程,只是部分优秀教师的特权和专利。

我们在茫然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进,新的课程理念让我们心动,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提高让我们激动,取得的初步成效更让我们坚定了“行动”的决心。我们将借这次研讨会的东风,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素养,促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建明;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2.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3.张学华;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1期;

4.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5.张民选;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5期;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素质。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重要文件,这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其基础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而是从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换句话说,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在课程专家、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立足点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这个课题的提出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新课程改革中广泛

以校为本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那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研究课题的假设及理论依据 1、研究假设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指导,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数学校本课程,从而研究和解决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组合。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行动,使学生与教师心理更趋同步,相互沟通,产生共鸣,在师生双边愉悦的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是体

(完整版)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XX小学生命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XX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和心理脆弱。加强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多年来,我市主要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思考和系统推进,在思想认识、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建立和完善校本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筹学校现有的各类专题教育,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生命教育内容,健全生命教育制度,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身体的奥秘,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会自我保护,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尊重父母,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自觉抵御毒品和黄色书刊、影像。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时,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学特色、选择活动主题和活动实践的方法进行实施。 生命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包含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等。 五、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选择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生命教育内容的选取还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符合科学真理。 2.全体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有的生命体,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的风帆

编号:AQ-BH-00978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的风 帆 T ake the boat of safety and set sail of life

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的风帆 备注:通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活动,实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杜绝重特大事故,使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授课课题: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的风帆——珍爱生命,健 康成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做到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能力目标:学生掌握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创造目标:学生为本班级设计一句“安全标语” 情感目标:体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情感意义 教学重难点:1)掌握学习安全知识,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感受生命的可贵性,做到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图解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安全挂图若干张、多媒体、绿色纸张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问式、启发式引入课题)

(一)情感导入:同学们朱自清曾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确,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回,那就让我们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你有什么看法与感受呢?(给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空间、个人发言自己耳闻的事故) (二)现状分析:当今社会,由于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家庭、自身的种种因素,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无疑会对他们紧张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意识、方式、方法的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现象。有的郁闷,有的烦躁,有的情绪不稳,有的厌学、逃学,有的孤独封闭,有的亢奋,有的牢骚满腹,有的生活态度消极,有的看待问题思路偏激,有的早恋、暗恋不能自拔,有的沉溺于虚幻的网络,逃避现实。 二、讲授新课 (一)情景再现(组织学生观看《课外活动》教育短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操作指南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3、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5、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 1、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的基础研究。 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2、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 1/ 15

4、在前者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6、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具体还可以细化为: 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哲学整合;动态调整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到的文件撰写格式和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格式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的规定,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 它包括: 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3-5 项描述即可);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的格式及要求。 《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门课程名称及其简介,简介以 200 字为宜。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格式及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学校为主的开发方案,包括: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从课程资源理论与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1999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课程改革的现实也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际就是在走向决策分享,而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使得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办学思想设计与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从教师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繁重的工作量,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大部分教师不再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来源、范围、形式与采用方式上都得到了扩展与再认识,但仍然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存在偏差,为数不少的教师认为课程资源主要就是指条件性课程资源或显性的课程资源,她们经常不自觉地把校本课程的资源等同于校本教材或教学用的材料。因而在开发中往往只关注这一类课程资源的开

发。且不太注意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经常就是一些知识与活动的机械拼凑。 3、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校座落在胶南东部新城区,临近胶南市政府、新华书店、教师进修学校,濒临美丽的大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我校2001年10月刚刚建校,一方面,社区群众对优质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素质等不能很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正就是发挥学校优势,促进学校发展的一剂良药。 4、从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课题前期论证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①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与开发能力欠缺,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与运用能力。 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注重国家与地方规定好的的课程资源,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③教师课程资源的整合、开放意识缺乏研究,学校周围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④校内的硬件资源作用不能发挥最大限度,被闲置与浪费。 ⑤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 ⑥课程资源开发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二)、研究目标 1、理论层面的目标:从校本课程设计与学校课程资源扩展与开发的角度,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 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 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综上所述,“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的提出既符合当代三级课程的发展方向,又是提高我校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准备 我校2012年正式被批准挂牌成为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的“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学校,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已经一年。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该活动相当重视,校长多方奔走,自筹经费多次聘请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专家到学校指导研究工作。并促成了学校和《珠江少年杂志社》合作,在2012年3、4月份联手组织了六年级“小鬼当家”、五年级“出行so easy”、四年级“小眼看民 生”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取得的成果也非常显著。目前,广大教师正携手共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成果。 2、 课题的界定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世界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独立审视问题的能力,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活动或历程,并且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

扬起自信的风帆 张景浩

张景浩,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他作了题为《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报告,他的报告用大量的案例说话,有血有肉,幽默诙谐、通俗易懂。 张校长的报告是从“自设障碍”谈起的,他说在现实生活中,领导或专家在发表演说之前,经常会说“我没有准备”,其实这是在“自设障碍”,“自设障碍”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而“自我保护”则主要源于“自尊”,“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伟大”是个体行动的最大动力。他举了这样一例子——女人的利器“夸丈夫”:有一个女人,结婚后丈夫什么都不做,这个妻子没有埋怨,也没有吵架,只是在静静的等待机会。有一天丈夫赴宴会,宴会上的鱼香茄子非常好吃,回家后就自己捣鼓起来,当妻子进门时,就端着菜迎了上来,让妻子品尝自己的手艺,妻子吃了之后虽然觉得很咸,但是还是大加夸奖。之后不久,丈夫又学了一招红烧肉,又招得妻子的夸奖,之后丈夫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多,以致最后丈夫爱上了做饭,把家里做饭的活都包了下来。这位妻子成功的把握了丈夫“渴望伟大”的心理,最终成功改造了自己的丈夫。 学生同样具有“渴望伟大”的心理,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如果你觉得你班的学生都很可爱,你就是一位好老师。正如一位日本教育家所说:发现缺点,则培养庸才;发现优点,则培养天才。 接着张校长就用“贴标签”和“天平理论”来说明其间的道理。标签理论认为,社会上存在的犯罪现象是社会互动的必然产物。当某个人一旦被有社会意义的他人,如警察、教师、父母或周围的其他人,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时,他就会逐渐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标签理论认为,犯罪,尤其是普通刑事犯罪行为的产生,社会控制机构应负有很重要的责任。负面的标签,如认为某人是“智障”、“精神病患者”、“小偷”、“骗子”等,都是使他人自我形象受到长期损害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之后,其他人便对他进行各种推断,可能会有人认为他品行不端并歧视他。 天平理论是一个腐败犯罪分子被抓后的感言,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架天平,当对方给你钱之后,你就会觉得自己这一边翘了上去,那么你就会用权利给对方好处,使天平维持平衡。

开题报告 体验式生命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体验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和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从研究领域来看,关于生命教育,很多学者都生命教育展开研究发表过不少观点,许多学校和相关机构也开始在实施生命教育,但从体验式角度进行生命教育研究的个案和经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方向,找准切入点,提出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力求突破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并推广其价值性。所以我们郑重申请了此课题。上级教研部门审核通过了此课题,并给予了立项。这对我校课题研究给予了正面的肯定,此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对我校的发展是深远的,恳请专家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明灯。接下来,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作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准备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式下,校本课程的研究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它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起点,以学校的主客观因素为前提,从而有目的、分阶段地具体展开,校本课程要能凸显自身特色。为此,我校全面分析主客观因素,更切合实际地展开此项课题研究。 1、客观的经济、文化、地理因素。 顺德区是珠三角主要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我校地处城乡合部,学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民工子女,生源流动性大。这些流动儿童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等原因,表现为缺乏主动性、适应能力、自身体验和生命意识单薄。由于他们往往会呈现出自卑、孤僻、沉默寡言、暴躁、随性等不良性格。 2、主观因素: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展开特点 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时代、新社会接轨,但由于受传统的课程制度观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没有更好地打破原有的大统一的课程体系,脱离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学习,以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依旧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其次,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扬起生命的风帆 为企业保驾护航演讲稿

扬起生命的风帆为企业保驾护航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扬起生命的风帆为企业保驾护航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类的延续,事业的辉煌,世界的灿烂,都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得以成为可能和现实。不懂得珍惜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这一切都将无从说起。对于生命的个体来说,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值得我们去善待。而且个人的生命又往往与家庭、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三不伤害”这样的安全意识,应该成为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大家知道,《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其中“责”我把它理解为“责任心”、“安全职责”、“安全思想认识和安全管理是否到位”等。 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电力职工,有的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他们为逃过安监人员的安全监督和处罚而庆幸,甚至从反面“总结经验”,使某些错误的、有害的违规行为绕过安全监督而在工作中潜伏并更加隐蔽的存活下来,殊不知,隐蔽更深的违规行为也是终究不会逃避事故发生的必然结局。从国网公司转发的事故通报中分析目前所有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

所引起,也就是一切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凡事掉以轻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安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实际行动不一致。说的多,做的少,片面的安全学习与考试是不够的。如2011年10月15日,丰润区电力管理局(原为趸售县,2010年9月上划唐山供电公司)火石营供电所在10千伏黄昏峪522线路停电检修更换耐张杆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倒杆事故,职工赵××(男,26岁,2005年参加工作,丰润区电力管理局长期合同工,高级工资格,配电营业工)被砸伤,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其结果不仅仅是1人死亡啊,我想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第二,学习不够,业务不精!“半桶水”现象严重,工作责任心欠缺!2011年12月28日新疆超高压公司进行750千伏巴州变电站220千伏Ⅱ母线失压的事故,我想大家是知道其发生的根本原因的。现在受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职工已经习惯于下班就摸麻将,斗地主,而少有潜心研读书本的。第三,安全考核、管理不到位!比如去年六月正在进行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甘肃海石湾电业局三号楼公变接地装置进行线路检修时,人在变压器台上工作,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且接地装置未接地,被电业局局长发现了。这是发生在安全生产月中的事啊,那么可想在平时的工作中呢?“习惯成自然”到底存在不存在,可以想象平时会是什么情况!这充分说明平常的管理和考核没有到位!无督促,所以不闻,所以不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一、课程界定: 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 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办出特色;它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 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深深植根于学校。它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 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 息资源有机构成的内容。 二、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带动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 究,促进教师观念的不断改进,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 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规范课程开发技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正确的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须的知识、 能力和技术,能推进学校管理的改革。针对学生程度参差不 齐、兴趣爱好不一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以改变其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生活,最终达到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校本课 程的全面开发打下永久性的良好基础,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开设校本课的意图: 校本课程除了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首先是它的多样性。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 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校本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 校本课程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次是它的实践性。有 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 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 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其三是它的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 题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其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 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 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了一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同行

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同行 ——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有效整合的探索 一、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的需要而自主开设的独具特色的课程,而综合实践课程是实践性、探究性的课程,注重对本地区、学校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专家郭元祥认为,以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是校本课程的具体项目,但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可以转化成校本课程。众所周知,现如今我们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而学生的素质培养又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孩子们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可以把一些松散、零乱的教育内容有机地与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整合,让学生感触到教育中的整体结构,接受并体验这种整体性的教育范畴。 “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环境中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这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的。的确,综合实践活动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为他们的学习营造轻松、自然、真情实感的丰富又和谐的良好环境。 二、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有效性。 1、把握科研,促进整合。 教育科研,是一种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它有助于我们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正是因为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来传承乡土文化,在传承乡土文化中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来实施课题研究,从而提升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品位。 2、感悟体验,自主探究 学生只在有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择主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而校本在探究过程中,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因为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学生为载体,结合从校本教材中筛选的主题内容开展综合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期报告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我们选择了“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作为研究课题。以此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1、有利于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国家的课程设置是从全国的实际出发,但我国是国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校根据本校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以及语文经典文化的传承,开发成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2、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打破“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所有学生齐步走”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很好地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3、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国家课程设计通常有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4、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统一的课程设置,难以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利用语文课程的广阔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自己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使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生命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坑内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是其中关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为指针,认真学习和贯彻市、区级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文件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进一步强化我校生命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提高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本着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和谐生命、自由生命的开发理念,着手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校本开发,为生命安全教育进入课程做好前期教学准备,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便于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操作,特制定我校生命安全教育建设方案。 二、课程实施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三.课程实施基本原则: 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四、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建立“坑内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学校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2、教务处: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课程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定立校本课程的任职教师,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各学科教研组。 3、教研组:课程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各班主任和校本课程的任职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 4、班主任和任职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授课指导工作,要求随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关注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校本课程教料的编写。 教材名称:《珍爱生命,安全生活》 编委会:主编(陈庄贺)、责任编辑(任务分工、分节校对:许燕晖、吴卫昆)、文字编辑(撰稿:许宝凤、郭晓燕、常翠、孙飞英、吴慧颖、陈梅仙)、排版美化(电脑排版:陈建清).美术编辑(插图配画:陈泽阳).出版印刷(刘贵泉)。 六、校本课程与平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分章节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涉水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生活安 1

扬起生命的风帆,驶向新生的彼岸

夏碎 扬起生命的风帆,驶向新生的彼岸 题记:“扬起生命的风帆,驶向新生的彼岸”,这是我在烟台监狱里记住的唯一一句标语,而我,只愿有风能吹进去,有风能为他们助力远航。 走进烟台监狱的那一刻,眼泪滴在我的心里。我把手放在心窝,祈祷自己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和他们相遇,寒暄,祝福,离别。 烟台监狱环境很美。比起去年的郑州女子监狱,虽然仍是高墙电网,那丛丛绿莹莹的植物却让我感觉到了生命的气息也向外面的世界一样环绕在他们身边,带来夏天的热闹喜悦。厂房里的他们,也像我们的好友,兄长,父辈一样,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跟我们说,别怕我们哈。我们打招呼,绽放笑容,我从心底里发出声音,你们好!干净的狱区环境,亲手做好的饭菜,辛苦做好的篷布、衣服,我多么想告诉你们,你们辛苦了!可这一切,终究是缺了自由… 烟台监狱的设施很全。除了高墙电网,他们有着现代化的手工工厂,建筑工地,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劳动,获取光荣,散发自己的光和热;他们有着整洁的宿舍、读书室、心理咨询室…不亚于我们的寝室;他们有着豪华型浴室,是绝对超越北浴的节奏;他们有着专业的洗衣房,甩干,和熨烫,远超南一那几台破旧且昂贵的洗衣机;他们有着干净的食堂,自己亲手煮出的饭菜,甚至还有清真,还有为安全而设置的取样柜,这一切,都使二餐黯然失色!他们还有自己的医院,有自己的乒乓球室,唱歌厅………可这一切,终究是缺了自由… 烟台监狱真的很好。让我来到这里,看到他们,让他们看到我们,我们或许年轻,或许漂亮,或许帅气,或许活泼,可是,我们的同学在他们面前,最宝贵的,最让他们羡慕嫉妒的,就是自由。让我们来到这里,知道自己的世界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同我们一样的存在,有自己的价值,正在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而忏悔,也满心期待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重获自由,走近我们,走近属于自己的新生活,这一切,不过缺了自由,就像现在的我们,向往着的美好生活,做出的每一分努力,这一切,不过梦想还未实现。 烟台监狱的未来很…一所监狱,捆绑住的是千万个服刑人员家庭的牵挂,他们每一个都有未来,千万个家庭的未来里也都有他们的一些分量,从犯罪到服刑,从监狱到社会,他们的人生也在蜕变,也会获取新生,现在另一个人生的起跑线上。我想着他们未来走出这里,和每一位狱友告别,和每一位教导过他们的狱警告别,然后,转身,拥抱监狱外更加灿烂温暖的阳光,拥抱那些曾经爱着,将来也会更加爱着的那些人。而我,虽只一面,却也用心对待着你们,愿你们有一个美好且自由的未来!是啊,这一切,不过是缺了自由… 走进烟台监狱的我们,同样美好,我的每一位同学,奋斗在司法考试和考研的大军中,正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谱写着未来属于自己的篇章。我们选择法学,注定和这世间黑暗的一面相连,可我,却始终不曾躲避这层黑暗,因为我知道,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