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必备习题】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习题:特定穴

2018年【必备习题】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习题:特定穴

2018年【必备习题】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习题:特定穴
2018年【必备习题】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习题:特定穴

2018年【必备习题】中西医执业医师针灸学习题:特定穴2018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5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手太阴肺经的荥穴是( )

A、少商

B、太渊

C、鱼际

D、列缺

E、孔最

2、手太阴肺经的输土穴是( )

A、少商

B、鱼际

C、太渊

D、列缺

E、孔最

3、以下腧穴中,哪穴是肝的募穴( )

A、章门

B、期门

C、京门

D、液门

E、郄门

4、足厥阴肝经的合穴是( )

A、水泉

B、曲泉

C、曲泽

D、阴谷

E、膝关

5、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是( )

A、侠溪

B、太冲

C、行间

D、内庭

E、蠡沟

6、以下腧穴中,哪穴是胆的募穴( )

A、胆俞

B、阳陵泉

C、章门

D、期门

E、日月

7、足少阳胆经的井穴是( )

A、足窍阴

B、大敦

C、厉兑

D、侠溪

E、足临泣

8、手少阳三焦经的合穴是( )

A、天池

B、曲池

C、天井

D、肩井

E、阳池

9、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是( )

A、中渚

B、天井

C、支沟

D、液门

E、三间

10、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 )

A、阴郄

B、郄门

C、孔最

D、温溜

E、间使

11、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穴是( )

A、神门

B、郄门

C、大陵

D、内关

E、间使

12、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是( )

A、巨阙

B、神门

C、劳宫

D、大陵

E、曲泽

13、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 )

A、原穴

B、络穴

C、经穴

D、郄穴

E、合穴

14、足少阴肾经的络穴是( )

A、涌泉

B、然谷

C、太溪

D、复溜

E、大钟

15、以下哪穴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五输( )

A、昆仑

B、飞扬

C、束骨

D、委中

E、足通谷

16、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是( )

A、昆仑

B、委阳

C、申脉

D、飞扬

E、柬骨

17、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是( )

A、委中

B、委阳

C、承山

D、飞扬

E、束骨

18、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

A、后溪

B、支正

C、养老

D、小海

E、阴郄

19、下列腧穴中,小肠的募穴是( )

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

20、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 )

A、荥穴

B、输穴

C、经穴

D、络穴

E、郄穴

21、心的募穴是( )

A、极泉

B、膻中

C、巨阙

D、鸠尾

E、天池

22、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 )

A、少府

B、少海

C、通里

D、少冲

E、神门

23、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是( )

A、曲池

B、曲泽

C、尺泽

D、小海

E、少海

24、既是脾经络穴又属于八脉交会穴的

是( )

A、公孙

B、丰隆

C、后溪

D、列缺

E、阴陵泉

25、以下哪穴不是足太阴脾经的五输穴( )

A、大都

B、地机

C、商丘

D、太白

E、隐白

26、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 )

A、隐白

B、太白

C、公孙

D、地机

E、三阴交

27、以下哪穴不是足阳明胃经的五输穴( )

A、厉兑

B、解溪

C、内庭

D、陷谷

E、丰隆

28、解溪穴是足阳明胃经的( )

A、原穴

B、输穴

C、经穴

D、郄穴

E、络穴

29、下列腧穴中,治疗急性胃病应首选( )

A、梁门

B、梁丘

C、内庭

D、上巨虚

E、下巨虚

30、大肠的募穴是( )

A、下脘

B、中脘

C、梁门

D、水道

E、天枢

31、大肠的下合穴是( )

A、合谷

B、曲池

C、天枢

D、上巨虚

E、下巨虚

32、治疗腑病多选用( )

A、背俞穴

B、五输穴

C、原穴

D、募穴

E、郄穴

33、下列腧穴中,不属于下合穴的是( )

A、委中

B、委阳

C、阳陵泉

D、阴陵泉

E、上巨虚

34、下列郄穴所属经脉错误的是( )

A、阳交一阳跷脉

B、交信一阴跷脉

C、阴郄一心经

D、郄门一心包经

E、中都一肝经

35、以下哪穴不是八会穴( )

A、阳陵泉

B、阴陵泉

C、绝骨

D、大杼

E、章门

36、下列八脉交会穴所通奇经错误的是( )

A、后溪-督脉

B、外关-阳维脉

C、足临泣-阳显乔脉

D、内关-阴维脉

E、照海-阴跻脉

37、下列八脉交会穴所通奇经正确的是( )

A、后溪-任脉

B、外关-阴维脉

C、足临泣-冲脉

D、内关-阳维脉

E、照海-阴跻脉

38、八脉交会穴中通于冲脉的腧穴是( )

A、内关

B、太白

C、公孙

D、照海

E、列缺

39、八脉交会穴中通于督脉的腧穴是( )

A、照海

B、后溪

C、申脉

D、外关

E、足临泣

40、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跻脉的是( )

A、昆仑

B、申脉

C、后溪

D、外关

E、足临泣

41、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腧穴是( )

A、列缺

B、内关

C、照海

D、公孙

E、大陵

42、下列各项组合中,非脏腑俞穴、募穴的是( )

A、肺俞、中府

B、胃俞、中脘

C、肝俞、章门

D、膀胱俞、中极

E、大肠俞、天枢

43、中极穴是以下哪个脏腑之募穴( )

A、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肾

E、肝

44、以下哪穴不是募穴( )

A、中极

B、关元

C、神阙

D、中脘

E、膻中

45、募穴是指( )

A、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B、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C、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输穴

D、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E、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46、下列五输穴中,属于手太阴肺经之母经母穴的是( )

A、太渊

B、太冲

C、太白

D、太溪

E、阳溪

47、下列五输穴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之子经子穴的是( )

A、足通谷

B、涌泉

C、足临泣

D、侠溪

E、束骨

48、下列五输穴中,属于本经子穴的是( )

A、大都

B、中渚

C、行间

D、解溪

E、少府

49、下列五输穴中,除哪穴外都是本经的母穴( )

A、太渊

B、复溜

C、解溪

D、侠溪

E、厉兑

50、下列腧穴中,哪穴不属于本经的母穴( )

A、后溪

B、列缺

C、复溜

D、中冲

E、曲池

51、以下哪穴不是荥水穴( )

A、二间

B、前谷

C、侠溪

D、鱼际

E、内庭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 细目一:卫生法的概念和渊源 要点: 1.卫生法的概念 2.卫生法的渊源 细目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要点: 1.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2.卫生法的作用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 细目一:卫生民事责任 要点: 1.卫生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卫生民事责任的构成 3.卫生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细目二:卫生行政责任 要点: 1.卫生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2.卫生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种类 3.卫生行政处分的概念及其种类 细目三:卫生刑事责任 要点: 1.卫生刑事责任的概念 2.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 3.违反卫生法的刑事责任 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细目一:执业医师的概念及职责 要点: 1.执业医师的概念 2.执业医师的职责 细目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细目三: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要点:

1.执业医师注册的条件及办理 2.不予注册的情形 细目四: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 要点: 1.执业医师的权利 2.执业医师的义务 3.医师执业规则 细目五:《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要点: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 2.药品的法定含义 3.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细目二: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与劣药 要点: 1.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 2.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 细目三:特殊药品的管理 要点: 1.特殊药品的分类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 细目四:《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要点: 1.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管理规定 2.处方的管理规定 3.关于禁止药品购销中账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规定 细目五:《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要点: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4.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在药品购销中违法给予、收受回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细目一:概述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河南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三审批稿

河南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三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单选题: 1、新石器时代已产生的外科手术器械为(D)。 A.曲针 B. 小针刀 C. 铍针 D. 砭镰 E. 刀 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A)。 A.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D.《吕氏春秋》 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 E) A.神农 B.黄帝 C.伏羲 D.扁鹊 E.俞跗 4、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分为前后脱臼两类的是(B) A.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B.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 宋慈《洗冤集录》 D.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E.王肯堂《证治准绳》 1、有一患者长时间步行引起第2跖骨骨折,问病因是何种外力(D)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强烈收缩 D、持续劳损 E、拼力岔气 2、损伤内因与下列因素关系十分密切(A) A、年龄体质解剖结构 B、直接暴力 C、间接暴力 D肌肉收缩力 E、外感六淫 1、摸诊(触诊)时,往往最先使用的是(A) A、触摸法 B、挤压法 C、叩击法 D、旋转法 E、屈伸法

2、对骨伤科来说,望诊之首要是(D) A、望肿胀 B、望畸形 C、望形态 D、望神色 E、望创口 3、“捻发音”的检查主要用在(D) A、腰肌筋膜炎 B、臀肌筋膜炎 C、腱鞘炎 D、腱周围炎 E、滑膜炎 4、通过膝关节弹响声可以诊断为(D) A、骨折 B、脱位 C、侧副韧带损伤 D、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E、肌腱周围炎 5、紧脉主病(E) A、气滞 B、血瘀 C、骨折 D、胸痛 E、腰痛 6、芤脉主属(C) A、血瘀气滞 B、气虚血瘀 C、出血过多 D、出血过多 E、肾虚腰痛 7、摸肤温时,一般用什么部位测试(C) A、手指指端 B、手掌 C、手背 D、掌根 E、大鱼际 8、常用以鉴别骨折与挫伤的检查法是(A)。 A、挤压法 B、旋转法 C、屈伸法 D、摇晃法 E、触摸法 9、颈部活动正常范围是(B)。 A、前屈60~80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B、前屈35~450 ;后伸35~450 ;左右旋转各6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2018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8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虚劳表现为气虚的主要脏器是 A、肺脾 B、脾肾 C、肺肾 D、心脾 E、肝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虚劳:一般来说,气虚以肺、脾为主,但病重者每可影响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并与脾之化源不足有关;阴虚以肾、肝、肺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重者每易影响到心。 2、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久咳、肺胀、喘证 B、咳嗽、肺胀、喘证 C、咳嗽、肺痈、哮喘 D、久咳、肺胀、哮喘 E、久咳、肺痈、喘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属于中医学“久咳”、“肺胀”、“喘证”范畴。

3、消渴病气阴两虚证选用 A、消渴方 B、玉女煎 C、六味地黄丸 D、七味白术散 E、金匮肾气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消渴病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健脾,生津止渴,选用七味白术散。 4、下列哪项是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 A、糖尿病足 B、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C、糖尿病性冠心病 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E、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主要为糖尿病性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微血管病变:主要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及自主神经病变等;(4)糖尿病足。 5、下列与甲亢无关的是 A、瘿气

B、瘿病 C、心悸 D、怔忡 E、瘿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亢与中医学的“瘿气”相似,可归属于“瘿病”、“心悸”、“瘿瘤”等范畴。 6、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蛋白饮食 B、低热量饮食 C、低盐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磷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1)限制蛋白饮食;(2)高热量饮食;(3)低磷饮食。此外,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 7、慢性肾小球肾炎基本临床表现不包括 A、血尿 B、水肿 C、蛋白尿 D、高血压

针灸学 名词解释

经络: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奇经八脉:是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任冲带阴阳维跷脉。 一源三歧:是指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 血海:由于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乃头、胸、腹、胫。 四海:是指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骨空。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该类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又简称“经穴”。 奇穴:是指即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末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又称“经外奇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10类。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为五输穴,简称“五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止于十二经脉四支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跷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穴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与背腰部的腧穴,简称“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主治脏之虚证。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主治腑之实证。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膻中兮脉太渊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均位于碗踝部上下。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隔喉咙。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又名“一夫法”。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医者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传导。 行针: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资料精选汇总

总结针灸学考试资料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 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穴歌》 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 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脉内外联系。 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脉。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站 中西医病名对照及辩证选方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1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银翘散,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参苏饮,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1风热犯肺桑菊饮,2风寒袭肺三拗汤合止嗽汤,3燥热伤肺桑杏汤,4凉燥伤肺杏苏散 三、慢性支气管炎(咳嗽)1风寒犯肺三拗汤,2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3痰浊阻肺二陈和三子,4痰热阻肺桑白皮汤,5寒饮伏肺小青龙,6肺气虚补肺汤,7肺脾气虚玉屏风合六君子,8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喘证)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3痰蒙神窍涤痰汤,4阴虚水泛真武汤,5肺肾气虚补肺汤,6气虚血瘀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五、支气管哮喘(哮病)1寒哮证射干麻黄汤,2热哮证定喘汤,3肺虚证玉屏风,4脾虚证六君子,5肾虚证金匮肾气丸 六、肺炎(咳嗽、肺炎喘嗽)1邪犯肺卫三拗汤,2痰浊壅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3热闭心神清营汤,4阴竭阳脱生脉合四逆,5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 七、肺结核(肺痨)1肺阴亏虚证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积)1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2痰湿毒蕴导痰汤,3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沙参麦冬汤 九、心力衰竭(心悸、水肿)1心肺气虚养心汤合补肺汤,2气阴亏虚生脉散,3心肾阳虚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4气虚血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5阳虚水泛真武汤,6痰湿阻肺葶苈大枣泻肺汤 十、心律失常(心悸)快速性心律失常:1心神不宁安神定志丸,2气血不足归脾汤,3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4气阴两虚生脉饮,5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6心脉瘀阻桃仁红花煎,7心阳不振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缓慢性心律失常:1心阳不足人参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2心肾阳虚参附汤合真武汤,3气阴两虚炙甘草汤,4痰浊阻滞涤痰汤,5心脉痹阻血府逐瘀汤 十一、高血压病(眩晕、头痛)1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2痰湿内盛半夏白术天麻汤,3淤血内停血府逐瘀汤,4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5肾阳虚衰济生肾气丸 十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痛、胸痹):1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2痰浊内阻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3阴寒凝滞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4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5气阴两虚生脉散合炙甘草汤,6心肾阴虚左归丸,7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归丸。心肌梗死(胸痹、真心痛)1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2寒凝血脉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3痰瘀互结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4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5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左归饮,6阳虚水泛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7心阳欲脱参附龙牡汤 十三、胃炎(胃痛、呕吐)1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2脾胃虚弱四君子汤,3脾胃湿热三仁汤,4胃阴不足益胃汤,5胃络淤血失笑散合丹参饮 十四、消化性溃疡(胃痛、反酸)1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2肝胃虚寒黄芪建中汤,3胃阴不足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4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5胃络瘀阻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 十五、溃疡性结肠炎(泄泻)1湿热内蕴白头翁汤,2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3脾肾阳虚四神丸,4肝郁脾虚痛泻要方,5阴虚亏虚驻车丸,6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十六、胃癌(胃痛、集聚)1痰气交阻海藻玉壶汤,2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3脾胃虚寒理中丸合四君子,4胃热伤阴玉女煎,5瘀毒内阻膈下逐瘀汤,6痰湿阻胃开郁二陈汤,7气血两虚八珍汤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 1. 十二经脉的名称 2.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 1. 奇经八脉的名称 2. 奇经八脉的作用 细目四:十五络脉 要点: 十五络脉的分布 细目五:十二经筋 要点: 十二经筋的分布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经络的作用 要点: 1.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 诊断方面 2. 治疗方面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细目一:主治特点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近治作用 2. 远治作用 3. 特殊作用 细目二:主治规律 要点: 分经主治规律

第五单元特定穴 要点r 1■特定冗的分类忌概念 Z五輪兀匾穴*络穴、背前凡募冷八拣交会穴、丿I会穴、那穴、下令九交会 穴的內容艮临床应用 第為单元腌穴的宦位方法 要总 1.智度分寸宦位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W8同身寸取穴法 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腌穴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婪 3■常用喻冗的定隹和主治要点t尺泳列嚴太渊、复际少商 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 1. 经脉循行 2. 主治概要 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第 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 经脉循行 2. 主治概要 3. 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归来、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内庭 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 要点: 1. 经脉循行 2. 主治概要 3. 常用腧穴的定位及主治要点:隐白、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第十 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 要点: 1. 经脉循行

【基础】中医助理-针灸学-特定穴练习题

第五单元特定穴 一、A1 1、治疗腑病多选用 A、背俞穴 B、五输穴 C、原穴 D、募穴 E、郄穴 2、以下哪穴不是募穴 A、中极 B、关元 C、神阙 D、中脘 E、膻中 3、中极穴是以下哪个脏腑之募穴 A、大肠 B、小肠 C、膀胱 D、肾 E、肝 4、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腧穴是 A、列缺 B、内关 C、照海 D、公孙 E、大陵 5、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跷脉的是 A、昆仑 B、申脉 C、后溪 D、外关 E、足临泣 6、下列郄穴所属经脉错误的是 A、阳交—阳跷脉 B、交信—阴跷脉 C、阴郄—心经 D、郄门—心包经 E、中都—肝经

7、大肠的下合穴是 A、合谷 B、曲池 C、天枢 D、上巨虚 E、下巨虚 8、大肠的募穴是 A、下脘 B、中脘 C、梁门 D、水道 E、天枢 9、下列腧穴中,治疗急性胃病应首选 A、梁门 B、梁丘 C、内庭 D、上巨虚 E、下巨虚 10、以下哪穴不是足太阴脾经的五输穴 A、大都 B、地机 C、商丘 D、太白 E、隐白 11、心的募穴是 A、极泉 B、膻中 C、巨阙 D、鸠尾 E、天池 12、下列腧穴中,小肠的募穴是 A、中极 B、关元 C、气海 D、神阙 E、中脘 13、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A、后溪

D、小海 E、阴郄 14、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 A、阴郄 B、郄门 C、孔最 D、温溜 E、间使 15、以下腧穴中,哪穴是胆的募穴 A、胆俞 B、阳陵泉 C、章门 D、期门 E、日月 16、以下腧穴中,哪穴是肝的募穴 A、章门 B、期门 C、京门 D、液门 E、郄门 17、下列特定穴中,除哪项外均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A、原穴 B、络穴 C、下合穴 D、五输穴 E、八会穴 18、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 A、原穴 B、络穴 C、募穴 D、五输穴 E、八会穴 19、下列五输穴中,属于肝经子穴的是 A、大都 B、中渚 C、行间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汇总-2套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考试真题和答案汇总(一)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者男性,38岁。近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粘臭,舌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表热里寒 D.表寒里热 E.表里俱热 试题答案:D 2.在辨别寒热真假时,真象常反映在 A.面色 B.皮肤 C.四肢 D.舌、脉 E.胸、腹 试题答案:D 3.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位于 A.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B.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D.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方,赤白肉际处 E.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试题答案:E 4.患者男性。两天来腹痛腹泻水样便,日泻10余次,经治疗已缓解,目前口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此证候属 A.阴虚 B.亡阴 C.津亏 D.实热 E.外燥 试题答案:C 5.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阳维脉 B.阳蹻脉 C.督脉 D.带脉 E.冲脉 试题答案:C

6.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起病缓,病程长 B.水肿皮薄光亮 C.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下半身肿痛 E.腰酸肢冷 试题答案:B 7.若寒邪中阻,腹痛拒按,宿食不化,舌苔白厚,脉象多见 A.弦紧 B.滑数 C.迟缓 D.结代 E.细涩 试题答案:A 8.患者男性,74岁。神情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异常,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其病机是 A.痰火扰心 B.心血瘀阻 C.痰迷心窍 D.心脾两虚 E.肾精亏虚 试题答案:C 9.下列哪个腧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的首选穴 A.肺俞 B.四缝 C.膏肓 D.足三里 E.关元 试题答案:B 10.后溪通的奇经八脉中的 A.阳跷脉 B.督脉 C.阳维脉 D.任脉 E.带脉 试题答案:B 11.足少阳胆经悬钟穴位于 A.外踝下缘中点上3寸,腓骨后缘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内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

针灸学重点总结

精选文档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皇普谧《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杨继洲《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孙思邈在《千金方》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8、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9、最早的针具是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10、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第一章经络总论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3、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4、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天王补心丹中配伍茯苓意在() A、健脾 B、宁心 C、渗湿 D、利水 E、消痰 2、天王补心丹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3、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C、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E、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4、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酸枣仁汤 C、朱砂安神丸 D、当归六黄汤 E、天王补心丹 5、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龙骨人参 B、人参菖蒲 C、菖蒲远志 D、远志当归 E、当归石斛 6、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知母 B、茯神 C、远志 D、柏子仁 E、龙眼肉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2、 【正确答案】C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 4、 【正确答案】C 5、 【正确答案】D 6、 【正确答案】A (一)A1型题 1.寸口位于( ) A. 头侧太阳穴 B.颈部人迎处 C.手腕掌后桡动脉处 D.腹股沟动脉处 E.脚背趺阳脉处 2.寸口诊脉法始见于( ) A.《内经》 B.《难经》 C.《脉经》 D.《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3.右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 ) A.心肺肝 B.肺脾命门 C.心肝肾 D.心脾肾 E.上中下三焦 4.左手寸口寸、关、尺三部一般侯( ) A.心肺肝 B.肺脾命门 C.心肝肾 D.心脾肾 E.上中下三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伏卧位 C.侧卧位 D.伏俯坐位 E.侧伏坐位 1 A 2.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E.侧伏坐位 2 D 3.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都不是 3 C 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均可以 4 D 5.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 A.平刺 B.直刺 C.斜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5

D 6.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 A.足三里 B.丰隆 C.曲池 D.手三里 E.承山 6 B 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 A.单手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飞针 7 E 8.下列何穴不宜施灸 A.命门 B.足三里

C.脾俞 D.睛明 E.关元 8 D 9.容易断针的部位是 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 9 C 10.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 A.外感发热 B.急性周围性面瘫 C.目赤肿痛 D.三叉神经痛 E.风疹 10

D 11.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 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防病保健 E.以上均有 11 E 12.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癜痕灸 12 A 13.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 A.艾炷灸 B.隔盐灸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 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 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对者打“T”,错者打“F”)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 医结合外科学 导读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已经出炉,为帮助各位考生第一时间学习到考试大纲的内容,爱爱医培训果特别搜集整理了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细目一:中医外科命名与专业术语 要点: 1.疾病的命名原则 2.专业术语 细目二:病因病机 要点: 1.致病因素 2.发病机理 细目三:诊法与辨证 要点: 1.诊法 2.辨证 细目四:治法 要点: 1.内治法

2.外治法 第二单元无菌术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无菌术 2.灭菌 3.消毒 细目二:手术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要点: 1.化学消毒法 2.物理灭菌法 细目三:手术人员和手术室的无菌原则要点: 1.手术人员和病人的准备 2.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第三单元麻醉 细目一:概述 要点: 1.麻醉方法的分类 2.麻醉方法的选择 细目二:麻醉准备与用药

1.麻醉前准备 2.麻醉前用药 细目六:气管内插管与拔管术要点: 1.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 2.常用气管内插管方法 3.拔管指征 第四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细目一:体液代谢的失调 要点: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2.钾的异常 细目二:酸碱平衡失调 要点: 1.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性碱中毒 3.呼吸性酸中毒 细目三:肠内营养

1.适应证 2.注意事项 细目四:肠外营养 要点: 1.适应证 2.并发症及处理 第五单元输血 细目一:外科输血 要点: 1.适应证 2.禁忌证 细目二: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要点: 1.不良反应 2.并发症及处理 细目三:自体输血 要点: 1.优点 2.适应证 3.禁忌证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针灸学》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十五络脉 要点: 1.十五络脉的分布

2.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十二经别 要点: 1.十二经别的分布 2.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十二经筋 要点: 1.十二经筋的分布 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十二皮部 要点: 1.十二皮部的分布 2.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 要点: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细目二:主治规律 要点: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第五单元特定穴 要点: 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 要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简便取穴法 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 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针灸学复习资料

针灸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静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副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与体表的部位。腧与输通,有传输的含义,“穴”即孔穴的意思。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腧穴的治疗作用:1、近治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3、特殊作用: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性对的特异性(双向调节: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两性调整作用。)。归纳:本经腧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相互治疗表里两经病,临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 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一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亦称针感,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针刺的疗效,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行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的应用:八会穴每个穴均可治疗有关的组织脏腑的病症。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隔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膻膈阳大绝预渊章中) 下合穴: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经络的生理功能:1、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2、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太阳 下巨虚 少阳 委阳 阳明 上巨虚 太阳 委中 少阳 阳陵泉 阳明 足三里 下合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