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徽省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小题精练50新人教版(精)

安徽省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小题精练50新人教版(精)

安徽省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小题精练50新人教版(精)
安徽省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小题精练50新人教版(精)

【安徽省,人教版】2014届物理一轮小题精练(50,含答案)1.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其测量值将偏大

B.测量电阻时,用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其测量值偏小

C.测量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可能出现烧坏表头的情况

D.用多用电表测量60 W灯泡的电阻,其阻值比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的电阻大

解析:待测电阻不跟别的元件断开,待测电阻可能是与其他元件并联,测量值可能偏小;测电阻时,两手碰表笔的金属杆,人体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测量值偏小;

测量电阻时,如果电路不和电源断开,欧姆表两端的电压可能过大,从而烧坏电表;

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的电阻,测量的是灯泡不发光时的电阻,灯泡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计算出的电阻是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灯泡正常发光时温度很高,电阻较大.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D.

答案:AD

2.实验课上,老师在实验桌上摆放了晶体二极管、电阻、电容器各一只,性能均正常,要求某实验小组用多用电表对以上三元件加以区分.该小组的做法是: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R×100”挡,分别测它们的正负电阻加以区别:测甲元件时,R正=R反=0.5 kΩ;测乙元件时,R正=0.5 kΩ,R反=100 kΩ;测丙元件时,开始指针偏转到0.5 kΩ,接着读数逐渐增大,最后停在100 kΩ上,测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是( )

A.电容器、电阻、二极管 B.电阻、电容器、二极管

C.电阻、二极管、电容器 D.二极管、电阻、电容器

解析:甲元件的正、反向电阻相同,说明甲为定值电阻;乙元件的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说明乙为二极管;测丙元件时,电阻增大过程,是给电容器的充电的过程,充电完成后,电容器阻值很大,故丙为电容器.C项正确.

答案:C

3.某课外小组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1)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

“×10”挡;

(2)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3)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此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实-5-15甲所示;

接下来他们的操作步骤应为____________.

A.将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1”挡,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读出电阻的阻值

B.将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100”挡,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读出电阻的阻值

C.将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100”挡,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读出电阻的阻值D.将选择开关旋钮转至电阻“×1”挡,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读出电阻的阻值

(4)换挡后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实-5-15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

(5)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挡,取出红、黑表笔.

图实-5-15

解析:当选用“×10”挡,读数如图甲所示,说明读数太小,所选挡位太大,应换用小倍率挡位,即“×1”挡,而且换挡后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故应选D.图乙的读数为18 Ω.

答案:(3)D (4)18

4.(2013·全国卷Ⅱ)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

(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拨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

处.

(3)将红、黑表笔___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

(5)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_______(填“左侧”、

“右侧”或“中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3)、

(4).

(6)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拨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

解析:(3)将红、黑表笔短接,使指针指在欧姆表盘的零刻度线处,表示外测电阻为零,称为欧姆调零.

(4)将选择开关拨向欧姆挡,即接通表内电源,此时,红表笔接内电源的负极,黑表

笔接内电源的正极,因此,测二极管反向电阻时,应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

(5)使用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指在“中央”附近较精确.

(6)测量完毕,应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挡,以切断内电源.为了保护多用电表,应将

选择开关拨到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答案:(3)短接(4)红黑(5)中央(6)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5.(2013·南宁月考)如图实-5-16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

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

(1)为了探测黑箱,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

A.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a、b间的电阻;

B.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

C.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

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实-5-16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方格纸上建立了U-I坐标,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坐标点,如图实-5-16丙所示.请你做进一步处理,并由图求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图实-5-16

(3)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会产生系统误差,则采用此测量电路所测得的电动势

与实际值相比______,测得的内阻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解析:(1)A中不能用欧姆挡直接测量含电源电路的电阻;C中可能会造成短路,不

能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直接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

(2)作出等效电源的U-I图线,如图所示,把图线延长得出在U轴上的截距为1.45,

即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1.45 V,求出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0.75,即等效电源的内阻为0.75 Ω.

(3)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采用此测量电路所测得的电动势与内阻都偏小.

答案:(1)AC (2)1.45 0.75 (3)偏小偏小

6.(2013·武汉联考)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 x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V1,量程6 V,内阻约10 kΩ

C.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20 kΩ

D.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E.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02 Ω

F.电源:电动势E=9 V

G.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2 A

H.导线、电键若干

(1)①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

实-5-17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欧姆挡;②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R x的阻值大约是________Ω.

图实-5-17

(2)①在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0开始可以连续调

节,则在上述器材中应选出的器材是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

小的挡位即“×1”欧姆挡,②欧姆表读数为表盘读数与挡位的乘积.

(2)①选择电表的依据是安全、准确.因为电源的电动势E=9 V,所以电压表选B,

电流表选D.②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0开始可以连续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比较电流表内阻、电压表内阻和待测电阻的大小判定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答案:(1)①“×1”②9(2)①BDFGH②如图所示

7.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0 Ω~50 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图中未画出)、电源(3 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 Ω)、直流电压表(内阻为5 kΩ)、滑动变阻器(0~10 Ω)、开关、导线若干.

(1)图实-5-18中,a、b、c三条图线能反映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的曲线是________.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3)根据电路图,在图实-5-19中的实物图上连线.

图实-5-18

图实-5-19

解析:(1)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阻值减小,在I-U 图线中,任一点的1I U R

=,可见c 正确.

=(2)热敏电阻约40 Ω~50 Ω.由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知临界阻值R 0=

=Ω=50 2 Ω.即热敏电阻属小电阻,应用“外接法”,因要描绘

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从0开始连续变化.因此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实物连线如图:

答案:(1)c (2)见解析 (3)见解析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2012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 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 ,原线圈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 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 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 2, 则P 1和 1 2 P P 分别为 A . U PR k ,n 1 B . R U P 2k )( ,n 1 C .U PR k , 21n D . R U P 2k )(,21 n 5.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摄入玻璃砖, 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7. 沿X 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则t= 40 1 s 时 A. 质点M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 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8.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0—t 1时间内F 的功率逐渐增大 B .t 2时刻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 C .t 2时刻后物块A 做反向运动 D .t 3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 M N θ θ B +10V +5V v A 0V A B a b O x/m y/cm 1 2 3 O 4 -2 2 M A F 甲 F 1 O 2 3 4 f m 2f m 乙

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2019-2019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对于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这篇直线运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好好感受,勤于思考,多读多练,从中吸取精华。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

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1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 水平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 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 和斜面 的支持力为Fn 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 T=m(gsin θ+ acos θ) Fn= m(gcos θ- asin θ) B . T=m(gsin θ+ acos θ) Fn= m(gsin θ- acos θ) C . T=m(acos θ- gsin θ) Fn= m(gcos θ+ asin θ) D . T=m(asin θ- gcos θ) Fn= m(gsin θ+ acos θ) 答案:A 解析:小球受重力mg ,细线的拉力T 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得Tcos θ- Fnsin θ=ma ,Fncos θ+Tsin θ=mg ,解之得T=m(gsin θ+ acos θ) Fn= m(gcos θ- asin θ),故A 对,B 、C 、D 错。 15、 图中a ,b ,c ,d 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 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 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 点沿垂直于纸面 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 A . 向上 B .向下 C .向左 D .向右 答案:B 解析:通电导线b 和d 在O 点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通电导线a 和c 在O 点产生的磁场水平向左,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向下,故B 对,A 、C 、D 错。 16、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m ,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一导体棒MN 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 ,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 。将导体棒MN 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 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sin37°=0.6) A .2.5m/s 1W B .5m/s 1W C .7.5m/s 9W D .15m/s 9W 答案:B 解析:导体棒MN 受重力mg ,安培力F 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 ,小灯泡稳定发 光,此后导体棒MN 做匀速运动,有F=mgsin θ,又F=BIL ,r R BLv I += ,则2 2)(R mgsin L B r v += θ=5m/s ,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R I 2 =1W ,故B 对,A 、C 、D 错。 17.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p GMm E r =- ,其中G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B 【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 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2014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6 分,共120 分) 1、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A . B. C. D. 2、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的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A .v 1=v 2,t 1>t 2 B .v 1t 2 C .v 1=v 2,t 1

4、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5、“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 正比于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 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g取10m/s2。则ω的最大值是 A. B. C. D. 7、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2?北京)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2.(3分)(2012?北京)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3.(3分)(2012?北京)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C.10V D. 4.(3分)(2012?北京)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3分)(2012?北京)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6.(3分)(2012?北京)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7.(3分)(2012?北京)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6分)如图示是α粒了(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A.M点B.N点C.P点D.Q点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析: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再根据受力的方向,判定α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加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以判定粒子受力的方向大体向上,与粒子和重金属原子核的点的连线的方向相反,故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的加速度的方向中,只有P点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要了解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运用力学方法分析粒子的受力特点,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判断出受力的方向. 2.(6分)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其间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k,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若用国际单位制 的基本单位表示,k的单位应为() A.k g?A2?m3B.k g?A﹣2?m3?s﹣4 C.k g?m2?C﹣2D.N?m2?A﹣2 考点:库仑定律. 分析:力学单位制规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同时根据物理量间的公式也可以分析单位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根据F=k可得:k=, 由于F=ma, q=It,

所以k= 根据质量的单位是kg,加速度的单位m/s2,距离的单位是m,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s,可得 k的单位是kg?A﹣2?m3?s﹣4 故选:B 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由物理公式推导出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3.(6分)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示数增大 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 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 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分析负载电阻的变化,图中变压器部分等效为一个电源,变压器右侧其余部分是外电路,外电路中,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解:A、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副线圈电流增大, 由于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流两端,匝数比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即V1,V2示数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得负载电阻减小,所以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故A错误,D正确, B、由于R0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3示数减小, 故B错误; C、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即原线圈电 流增大量小于副线圈电流增大量, 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电路结构,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变压器变压公式和变流公式、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列式分析,不难.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2012年高考物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6. AD 7. ABD 8. AB 9. BC 三、简答题 10. (1)A (2)短暂 (3)5. 11. (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 (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 4 (4)偏大 12A. (1)AB (2)平均动能;小于 (3)等压变化对外做的功W =p(V B -V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解得△U =5.0*102J

13. (1)bc 、ad 边的运动速度 2 l v ω = 感应电动势 v m NBl E 4= 解得 ω2 2NBl E m = (2)电流 R r E I m m += 安培力 l NBI F m 2= 解得 R r l B N F += ω322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4 = R 上消耗的电能 Rt I W m 2=且RT I W 2 = 解得 ()R r NBl I += 342ω 14.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 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1v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 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 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3)(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α.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α=30°,或α=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011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物理试题 14.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5.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 式:2 4 B C n A λλ=+ + ,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 形如下图所示。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 B .屏上d 处是红光 C .屏上b 处是紫光 D .屏上a 处是红光 1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x ?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 () x t t t t t t ?+- 17.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 )所示,曲线上的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 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 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已速度υ0抛出,如图(b )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 处的曲率半径是 A .2 0v g B .220sin v g α C .2 2 0cos v g α D .2 2 0cos sin v g α α 18.图(a )为示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图按图(b )所示的规律变化, a b c d 图(a ) 图(b )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 1.(3分)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3分)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3.(3分)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4.(3分)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

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 A.380 V和5.3 A B.380 V和9.1 A C.240 V和5.3 A D.240 V和9.1 A 5.(3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6.(3分)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 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 A.B.C.D. 7.(3分)如图所示,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学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但是这个方法要一直保持下去,才能在最终考试时看到成效,如果对某一科目感兴趣或者有天赋异禀,那么学习成绩会有明显提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三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物理知识点1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

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三物理知识点2 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