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物理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知识点: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知识点和练习的结合,因此大家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一定要注重从平时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 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 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 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多选)15.萘的熔点是80.5℃,则当萘的温度处于80.5℃时,它() A.一定在熔化着 B.可能在凝固着 C.吸热就熔化 D.放热就凝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B.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 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钨铜铝锡固态酒精固态氢 熔点/℃-39 3410 1080 660 232 -117 -259 A.在-265℃时,氢是固态B.可用铝锅炼铜 C.-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D.选钨丝做灯丝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 该物质是晶体。② 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 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对点强化练习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1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1.焦子健到超市买了一罐可乐和一些冰块,他把冰块放入可乐中,一会儿可乐变得凉爽可口,这是因为冰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时要________热量,使可乐的温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 ℃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被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时________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________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________,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________。 知识点2熔化、凝固条件 3.深秋的早晨发现湖中水面结了一层薄冰(不计蒸发吸热),由此可知昨夜最低气温为() A.0 ℃B.0 ℃以下 C.0 ℃以上D.0 ℃或0 ℃以下 4.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 C.熔化少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 知识点3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应用 5.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6.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试根据图回答: (1)萘在BC段是____________态,在DE段是________态,在EF段是____________态。 (2)萘的熔点是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_。 (3)萘熔化时用了________min,凝固时用了________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新人教版融化和凝固

融化和凝固 一、融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熔点:_________融化时的温度 3、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融化过程需要_________,但温度必须保持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融化过程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凝固 1、定义: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凝固点:是指晶体形成时的温度,非晶体_________ 没有确定的凝固点,同一种物质其_________和熔点是相同的。【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晶体的是() A、海波、石英、玻璃 B、食盐、萘、沥青 C、海波、冰、水晶 D、松香、玻璃、沥青 典型例题2、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物体变化名称: (1)用铁水铸造成铁锅____________(2)钢锭变成钢水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融化和凝固点相同 C、晶体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D、温度达到一定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易错点】1、在标准状态下,海波的熔点是480C,下列关于480C的海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状态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D、冰逐渐融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温度一定下降 C、物体在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但它们的温度都将维持不变 D、晶体在融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达标检测】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2.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3.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规律总结、拓展提升】 1、融化: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_________变成_________的过程。 3、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融化过程需要_________,但温度必须保持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晶体融化的特点:_________确定的熔点。融化过程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第2页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0C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6)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4、凝固【重点】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注:热传递必须要有温度差,就像开空调的卧式没有关门,而客厅的“热空气”就传递到卧式,使得卧式的温度上升。所以为了节能,我们开空调时要关好门窗,早上要开窗通风。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橡胶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总结

熔化和凝固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熔化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放热) 3、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4、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要点诠释: 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2、晶体凝固的条件是:(1)达到凝固点(3)继续放热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 (1)相同点: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2)不同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同。 4、晶体熔化凝固图象: 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 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5、凝固放热的考例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 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 防止菜冻坏 )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 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热) 6、熔化吸热的考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因为冰熔化吸热 冷空气下沉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因为雪熔化吸热) 。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 7、熔点与凝固点的考例 ①萘的熔点为80.℃当温度为79℃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时 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 为了加快雪熔化 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因为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凝固点是39℃ ,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 117℃, 此时保持液态 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④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9年级物理quot熔化与凝固quot知识点总结

9年级物理quot熔化与凝固quot知识点总结萧县实验中学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熔化与凝固知识点 1、叫做熔化。 2、叫做凝固。 3、固体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4、叫做熔点。 5、晶体熔化的条件:。 6、晶体熔化的特点:。 7、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图像。 8、探究物质熔化实验中用水浴法的目的是: 9、实验中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10、用碎冰的目的是:

11、加热过程搅拌的目的是: 12、若使冰受热均匀应选用 13、经过学习你知道物体吸热温度可能上升可能不变、一定下降)。 14、如图所示,请你分析AB段的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BC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CD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DE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EF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FG段物质状态及吸放热情 况:。 15、物质处于熔点时的物质状态、。

16、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_9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总结。 17、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18、高热病人用冰块放在他的头部的降温原理是。 19、在众多金属中,选用何种材料做灯丝,查书上的熔点表简述理由? 20、我国北部冬季(或南极考察)为什么不使用水银温度计? 21、夏季,为了降温常在水中放冰块,小明发现放入水中的冰块常粘在一起,为什么? 。 22用铜浇注铜像的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3、保鲜食品有0℃的冰和0℃的水可供选择,。且所选物质应放在食品的(上方、下方)。 24、装有碎冰的小试管放在装有碎冰的大烧杯内,当大烧杯的冰未熔化完时,小试管内的冰 25、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 26、正在熔化0℃的冰放入0℃的房间内,冰将。 27、夏天,从冰箱中刚取出的-5℃的冰, 28、冻豆腐的形成经历了两个物态变化是 29、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温度为-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30、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

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201x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37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探究题 1.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 (1)这种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3)在第10min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丽丽同学用图13甲图装置实验测得0.5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设该物质每分钟从水中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_______。 (2)根据图象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4min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min时物体的内能。 (3)丽丽通过实验过程发现: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 。 (4)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1.6×103J/(kg?℃),丽丽通过计算判断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________J/(kg?℃) 3.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 (4)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__℃. 4.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doc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一份优秀的物理教案,往往能使学生更能有兴趣的听下去。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3.2熔化和凝固 一、物态变化 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说明:注意区别溶化和溶化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一种物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加热。所以用“火”旁“熔”,例如加热冰熔化为水,蜡加热要熔化。 溶化指固体溶解,是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此过程不需要加热,但是必须有液体,所以用三点水旁“溶”,例如把糖放在水中溶化成糖水。 二:固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注意:酒精灯外焰加热,水浴加热、并且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者 海波(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现象: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 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完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停止加热,变成液态的海波又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还是始终保持在熔点不变,等到所有的海波全变成固态时,温度才又继续下降。 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停止加热,由稀变软,又变成固态,温度不断降低。 三:晶体与非晶体 1、根据物质在熔化时有无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将物质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所有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如石蜡、沥青、玻璃、橡胶、蜂蜡等。 2、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萘的熔点是80℃。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需要两个条件:温度必须达到熔点;让晶体继续吸热。晶体凝固也需要两个条 件:温度必须降到凝固点;让晶体继续放热。 4、晶体在处于熔点和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典型例题】实验改进,如何缩短加热时间?增加水的初始温度。 【典型例题】海波的熔点是48℃,则海波在48℃是所处的状态是() A,一定是固态B, 一定是液态C,固液共存态D,都有可能 【典型例题】利用等质量的0℃的冰冷却食品,通常比水0℃的水效果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0℃的冰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要从外界吸热,熔化成0℃的水后又可以继续吸热,这样0℃的冰就比等质量0℃的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 【典型例题】火山喷发是一种十分壮观的自然现象,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黑云母-白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日常生活中的铝、铁、铜、水和油,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体,它包括____________;一类是_____体,它包括____________。在我们身边还有用肉眼看不清的物质,它们是以______体形式存在的,如______________等。 观察二: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他们的温度计是不是我们平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呢?如果不是,他们又用什么温度计呢?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从冰箱中拿一块较大的冰出来,用温度计测它的温度,同时用火给它加热,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待冰完全熔化后再记录3次。 实验二:用蜡烛代替冰重做实验一的实验,记录数据。 3、动脑想一想 a.冰和蜡烛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b.结合数据分析,说说冰和蜡烛在熔化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根据这些不同能不能将物质分类? 1、物质通常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状态,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______有关, 当_______改变时,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2、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 ________,这是个_______热过程。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 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_的,所以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

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0.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2.(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3.根据熔化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物质都是晶体。 5.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例如塑料、松香、玻璃、沥青。 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7.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1)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9.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0.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11.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12.(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初二物理经典 熔化和凝固(基础)知识讲解

熔化和凝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5.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 6.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状态形状、体积的 固态(冰)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液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气态(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容易被压缩 要点诠释: 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3、【高清课堂:《熔化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 (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 (3)实验装置: (4)实验内容: ①观察海波熔化时的现象? ②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 ③当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

④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 t/min 1 1.5 2 2.5 3 …… t水/℃ t海波/℃ 海波状态 (6)海波、松香熔化图象: (7)分析论证: 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松香的熔化过程则不同。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 要点诠释: 1、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温水,待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记录。 2、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且装入试管中的海波不宜过多。 3、对海波的加热应较缓慢,为此可在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用来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一般应使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保持在2—3℃左右。 要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 1、有无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达到熔点(2)吸热 3 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

初中物理教案: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教案: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观察总结不同物质凝固的规律。 2.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 3.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象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液态酒精、计时表、冰块、铁块、保险丝等。 教学过程 一、自制实验仪器————酒精灯 二、回顾复习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师生共同总结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像水变成冰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像冰变成水那样,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人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讲义

高效课堂* 精讲精练 知识点 1 熔化 情景激疑 世博会的场馆中放置了许多巨大的冰块,可以有效降低场馆内的温度,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教材全解 1. 状态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之间能发生相互变化.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3. 晶体和非晶体 (1)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海波、冰、各种金属都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都是非晶体. (2) 如图甲所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并且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 如图乙所示,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并且状态变化不明显. 4.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熔化”和“溶化”的区别 熔化是物质吸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如冰化成水.溶化是固态物质在液体中分散开来的过程,如盐溶于水中变成盐水 即学即练 例 1 下列状态变化是熔化现象的是( ) A 酒在地上的水干了 B. 白糖加水后变成糖水 C. 冬天,池塘里的水结冰了 D. 春天,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解析地上的水干了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白糖加水后变成糖水, 是糖溶化在水中;冬天,池塘里的水结冰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春天,江河中的冰化成水,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故选D 答案D 方法指导 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状态变化,关键要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再根据状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例 2 如图所示的各种物质中,属于非品体的一组是 ( ) A. 水晶、铁块 B.铁块、玻璃 C.玻璃、沥青 D.沥青、水晶 解析各种金属、食盐、水晶等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它们属于晶体;玻璃、松香、沥青等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属于非晶体。 答案C 例 3 如图所示的是由实验得到的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 ) A. AB 段表示熔化过程 B. CD 段表示熔化过程 C. 在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 在BC 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解析由图象可知,AB 段表示固态海波温度逐渐升高;BC 段表示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CD 段表示海波全部熔化成液态,温度继续上升。 答案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