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

——读《山乡巨变》有感

《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它由正、续篇组成,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

全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5年,团县委副书记、共产党员邓秀梅奉命来到偏僻山村清溪乡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但一些私心较重的老农却不肯入社。邓秀梅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挫败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合作社赢得了秋季丰收。壮阔的波澜触动了每一个角落,引起巨大的矛盾,在父子、夫妻之间,在每个人的心灵之内,都展开了深刻的冲突。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激烈的斗争,使经济基础、社会习俗、家庭生活、爱情观点与人和人的关系都起了变化,整个山乡出现了新的面貌。

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周立波曾亲自参与合作化运动,亲历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1959年出版的《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根据自己工作过程中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加工而成的。《山乡巨变》所描述的湖南清溪乡的合作化过程,侧重于用相对有节奏的事件发展、典型的人物塑造讲述合作化运动在一个月间从县人乡,从宣传、动员到个别劝说,从互助组到合作社成立、初级社扩展为高级社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讲述这个合作化过程中,周立波表达了他对合作化政策的关注和认识。尽管当时有人批评《山乡巨变》过多地表现了“亭面糊”这个中间人物,没有表现出正面人物的“共产党员的心灵的美”,“看不见农村中轰轰烈烈的合作化场面,也不能完全看到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走合作化道路的热情”,“没有鲜明、准确地体现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和政策”。但随着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的变化,无论是文艺界的批评还是学术界的研究,对《山乡巨变》的评价越来越趋向客观。如贺仲明认为《山乡巨变》是“50年代合作化题材小说中本质真实揭示得最充分的一部。”“与一般人对它所进行的简单否定不一致,这部作品远不是对政治理念进行简单的图解,而是建立在生活本身基础之上的。”

合作化文本在诞生初期大都具有担当合作化运动宣传的使命。因此,很多文本通过典型的人物塑造和生动的故事叙述来表达“农民需要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这一政策需求。宣传、发动农民是合作化运动推行的一个重点步骤。不少历史档案资料对此都有详尽记载,如:南开大学历史系收藏的山西省阳城县下孔村档案资料中次营公社成立农民剧团排演小剧、快板等节目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河北省藁城市增村草根农民贾增文长达50多年的农村生活、劳动的日记中,也有多则关于宣传队下乡进行政策宣传、文艺演出教化的记录。相对比档案资料中农民接受宣传队、农民剧团政策宣传时的踊跃、积极,《山乡巨变》文本则饶有意味地写了农民对清溪乡基层政权合作化宣传的排斥、不满甚至对抗。

地域社会史强调不同地域的特性和历史的丰富性。从《山乡巨变》文本中有关山林政策的叙述可以看到合作化推行过程中对山区的阶段性政策。文本第22节写隐藏的敌人龚子元的老婆,从窗户缝中看到邓秀梅丢在桌上的文件,瞥到“山林问题很复杂,没有充分准备,暂时不要轻率作处理?.”几行字,回家告知龚子元后,被龚子元利用,散布了“山林要毫无代价地归公”的谣言从而引起清溪乡农民砍伐山林的恐慌。文本所设置的隐藏的敌人、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是作家在描述合作化运动事件中要表现政治倾向、表现两条路线斗争的需要,有虚构性,也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不太成功的情节设置。但其中所表现出的山乡合作化运动的特殊性,山林政策的阶段性却具有历史真实性。前文所叙合作化运动宣传中农民与基层政权的周旋、巧妙应对,事例不一定完全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但其中所映射出的农民心理,农民对国家政策的态度却是真实的。从这些方面来说,文学文本为社会史研究提供了生动的事例、翔实的细节,弥补了档案资料的不足,对于呈现历史的真面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放初时的农村,小农经济力量薄弱,很多农民生产要素残缺不全,无法形成有效的牛产能力,难以抵御频繁的然灾害。此外,个体农民的济地位极不稳定,多数的农民牛活穷苦,而少数富农有大部分土地,现九埘极分化。小而分散的小农经济已经不能够实现牛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改善农业产条件、推,‘农业新技术、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需要将农组织起来,彼此助合作,以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合作化运动适应了农村乍产力的发展要求。

共产党员邓秀梅受上级委派,到清溪乡开展创办合作礼的作。在创办合作的过程她遇到许多的困难:“亭面糊”的糊涂误事、陈先的疑虑、“秋丝瓜”张桂秋和龚子元的暗中破坏、凶为谣言而导致的“砍树风波”等等。通过依靠地十部李月辉、刘阿生、陈大春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分子,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邓秀梅打消群众的顾虑,使得清溪乡的农业合作化得以顺利完成。

小说的党员陈大春,坚定地支持办社,为此和他的父亲陈先晋闹得很僵。在他心中,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农业社成立后,把所有的田塍都通歼,小改大丘,使用拖拉机,都插双季稻;修一个水库,村里的干田都会变活水田,粮食多得吃不完;装上电灯电话,买束卡车,屋前屋后栽卜树?.到那时,“我们的H子,就会过得比城舒服,为我们这山水好,空气也新鲜”。而小说最后写到合作礼获得大丰收,也印止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的必要件和确性。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集体的变,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这年代我们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这场新农村建设中,邓秀梅起剑了引路人的作用。为更多的农民能够尽快了解党的方针路线,减少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阻力,她“连夜赶材料”、为了“全力以赴地、顽强韧地作一些年”,她抛开儿女私情,除了工作上兢兢业业,邓秀梅还懂得讲究策略。第一一次下乡都深入调查每家每户情况。邓秀梅用自己的行动以证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依然突出。党和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日标,这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从《山乡巨变》中的女主角邓秀梅身上,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广阔农村天地,壮志青年大有可为!从校园跻身农村,环境和角色上都会有臣大的转变。要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就必须调整心念,融人到农民的生活当中去,主动群众接触,加强与群众的交流,从而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要甘于奉献,挥洒辛勤的汗水,抱着一颗全心伞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新农村建

设一定能够成为自己施展才华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肩负时代的使命,我们当义无反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谱写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绚丽诗篇!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否必要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否必要? 黎亚彬 ——与韩竹先生商榷 2月11日,观察者网发布韩竹与刘学伟问答的文章《一边倒、中苏交恶与合作化问题》。笔者无意插足于两人之间的问答,但韩竹先生于该文中表达的有关“农业合作运动是否必要?”的观点笔者实在不能苟同。个人认为,当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正确的,不过出现了一定的失误而已。如加以正确的运用和改造,农业合作化甚至也是当今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出路。为此,笔者希望能就此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首先,韩竹先生对当年中国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的认识是对的。公有化、工业化、防止土地兼并和两极分化是理所当然的合理而充分的原因,理论与实践也都可以证明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然而,韩竹先生接下来却认为:“正是由于这一点(公有化),这给中国的农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这显然是非常片面和武断的。韩竹先生应该承认,在一开始,在农民们自觉发起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互助社、初级社的阶段时是大大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一开始时的这种积极意义是不能也不应被抹煞的。没有这种积极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也不可能深入地发展

下去。 韩竹先生说:“一个社会如果严格按照意识形态发展,让现实来符合原则,一定会出大问题,因为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理论并不等于就能够切合现实”,这显然也是非常不严禁、不合乎逻辑的。如果事实如韩竹先生所说的这样,那人们在理论上的研究与论证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和必要呢?问题不在于“让现实来符合原则”,而是我们的理论与原则、意识形态要正确。理论在应用于实践的同时,要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错误,而不是放弃理论对现实的改造与指导作用。 什么是“乌托邦陷阱”?如果人们对一种理论上的社会制度改进方式还不懂,就去顽固坚持实施的话,那是一种“乌托邦陷阱”;但如果这种社会制度改进方式是现实而科学、可行的,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那为什么不能去实施?这也是“乌托邦陷阱”吗?公有化层级“越高越好”是一种“乌托邦陷阱”,那公有化本身也是一种乌托邦陷阱吗?显然,韩竹先生并没有明确这些问题,其用词是既不严禁,极不准确的。至少韩竹先生在用“乌托邦陷阱”这一词时,应首先指明其所谓的“乌托邦陷阱”所指为何?否则就是一种乱扣帽子、不负责任的行为。 事实上,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土地公有化与农业生产的公有化都是正确的。而且,农业合作化不仅仅是为了土地公有化,更是为了消灭两极分化,为了农民们的更好生产与生活,为了国家与社会的更好发展,这一点更为根本和重要。在这种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出现一种不恰当的“公有化程度上的跃进”现象,是理论与原则、意识形态上的差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中央提出的数字。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到1955年春耕以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到1955年4月,合作社发展到67万个。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现象。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发现了上述问题,发出了一系列通知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1月10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合作社的通知》,要求各地停止发展,集中力量进行巩固,在少数地区进行收缩。3月上旬,毛泽东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即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停止发展、实行收缩和适当发展。为了贯彻三字方针,农村工作部于4月下旬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到1955年7月,全国原有67万个合作社,经过整顿,巩固下来的有65万个。 1955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华东区、中南区和河北、天津、北京等15个省市委书记会议。根据毛泽东原来的提议,会议提出1956年发展到100万个社的意见。6月中旬,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关于到1956年合作社发展到100万个的计划。不久,毛泽东从南方考察回来,主张修改计划, 加速发展。担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不赞成改变计划,认为合作化运动应与工业化速度发展相适应,不宜发展过快。毛泽东认为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思想右倾。 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党的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和政策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合作化的速度提出新的要求。报告还严厉批评了邓子恢等人的“右倾”。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

农业合作化运动评价的再认识

历社学院 2012级历史2班孙建民学号:201203010149 农业合作化评价的再认识 摘要:农业合作化时期,把农民集中组织起来,通过搞合作化、人民公社的形式,消灭了农村的小农经济,达到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目的,顺应了当时经济过渡时期的潮流。其中很多的探索对当今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丰富经验局限与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通过合作化道路,逐步引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运动,是中国农村自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几亿中国农民开拓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伟大尝试。这次运动对以后中国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有重要影响。 第一,实行农业合作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党和政府及时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土改后,积极方面是农民得到了土地和生产资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足之处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落后,难以进行农业基础建设和抵御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比如粮食粮食形势紧张。于是,在农村中已经出现了新的两极分化。可见,农业合作社化的开展是势在必行。毛泽东说:“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要去领”。这些矛盾只有在把个体小农业引向社会主义大农业之后才能解决,具体途径就是实现农业合作化。 第二,农业合作化运动成为完成三大改造的积极因素:从总体上看,农业合作化所采取的原则,所创造的逐步过渡的形式是正确的,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成功的,它使五亿多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把汪洋大海一样的个体私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巨大进步。合作化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我们看一场变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其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合作化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6年是农业合作化大发展的一年,这年农业遭受严重的灾害,仅水灾受灾面积就达2.4亿

读《詹天佑》有感

读《詹天佑》有感 我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深有感触。我被詹天佑那种爱国情怀感动了。 《詹天佑》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当时,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者出来阻挠和要挟,因为京张铁路是联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他们想借这机会来控制我国北部。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勘测线路。他们运用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分别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这两处隧道。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京张铁路比计划提早两年就全线竣工了,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打击。 詹天佑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工程师啊!他有超人的智慧,采用了外国人都想不出的“人”字形线路和、“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我想这与他小时候的刻苦学习是分不开的。詹天佑小时候听爸爸讲故事,当听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打退英国侵略军的时候,高兴得拍手叫好,当听到爸爸讲到清朝皇帝怕得罪“洋人”,把林则徐撤职查办的时候,又非常气愤,他问了爸爸许多问题,听着爸爸告诉他的答案,他从小立下开机器、造机器的报国志向。所以他长大后能成功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为国争光。 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认为这类说法也不能出自学生、医生之口,例如:有一位病人,他的食指要立即切除。医生粗心大意,把“食”指写成“十”指。我们做事一定不要马虎。 “少年智者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没一度电,不浪费食物,好好学习,做好每一道题,写好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我们的国家未来必将雄于世界,雄于地球。 我要向詹天佑学习,他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将来为祖国争光添彩。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

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读《山乡巨变》有感浅谈农业合作化运动 ——读《山乡巨变》有感 《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它由正、续篇组成,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 全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5年,团县委副书记、共产党员邓秀梅奉命来到偏僻山村清溪乡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但一些私心较重的老农却不肯入社。邓秀梅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挫败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合作社赢得了秋季丰收。壮阔的波澜触动了每一个角落,引起巨大的矛盾,在父子、夫妻之间,在每个人的心灵之内,都展开了深刻的冲突。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激烈的斗争,使经济基础、社会习俗、家庭生活、爱情观点与人和人的关系都起了变化,整个山乡出现了新的面貌。 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周立波曾亲自参与合作化运动,亲历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1959年出版的《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根据自己工作过程中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加工而成的。《山乡巨变》所描述的湖南清溪乡的合作化过程,侧重于用相对有节奏的事件发展、典型的人物塑造讲述合作化运动在一个月间从县人乡,从宣传、动员到个别劝说,从互助组到合作社成立、初级社扩展为高级社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讲述这个合作化过程中,周立波表达了他对合作化政策的关注和认识。尽管当时有人批评《山乡巨变》过多地表现了“亭面糊”这个中间人物,没有表现出正面人物的“共产党员的心灵的美”,“看不见农村中轰轰烈烈的合作化场面,也不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第6期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 曹 英 伟 【内容提要】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农业 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 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 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同时不可忽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缺陷。反思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对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合理性 作者曹英伟(1963-),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 116029)。 对斯大林经济思想的评价,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基本肯定其工业化思想及工业化道路,而对其农业集体化思想及运动则基本持否定观点。一是认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至少是终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二是认为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落后,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对此,笔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之。第二,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如果否认农业集体化运动,而肯定工业化运动,这从逻辑上说就是矛盾的。可以说,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而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十月革命后,苏联党和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列宁曾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走过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曲折道路。斯大林执政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业化的发展遇到了障碍;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间和它们与苏联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64?

读詹天佑有感,读詹天佑有感作文,范文5篇

读詹天佑有感,读詹天佑有感作文,范文5篇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 读詹天佑有感1 中国,一个富有千年历史的国家,因为有无数爱国人士,才让我们中国走到现在的地步,让我们中国有很多的空间发展。 我曾读过《詹天佑》这篇文章,詹天佑是一个极具爱国精神的工程师,京张铁路,就是他带领工人一步步建起来的。那时,千万外国人都想攻占中国,他们不顾一切的想得到京张铁路的修建权,为了保命,清政府让我国工程人员自己建。外国人不把这一切放在眼里,还把这当成一个笑话,在报纸上嘲讽中国,许多工人都没有了信心,但詹天佑是不会轻易被打倒的,不管风吹日晒,还是狂风怒号,他始终在塞外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在山顶渗水时,他主动和工人们去挑水,从没睡过一次好觉,还要再难凿的地区上动脑筋。如果那时是我接受的这个任务,我会这样勤奋吗?如果当时是我们大家来做这件事,能做好吗?现在有人稍微吃了点苦,就大喊痛,詹天佑有叫过苦吗? 我是中国人,一个无怨无悔忠心报国的中国人,就让我们为了中国荣耀去努力吧! 读詹天佑有感2 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1905年时,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者对清政府的嘲笑和要挟,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克服重重困难,白天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他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当我读到“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做作业时马马虎虎,一点儿也不认真、不是忘了写“答”,就是没写得数,总是得不到高分。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詹天佑为了工程提前竣工,付出了毕生心血和精力;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心系祖国,虽然我们现在仍无法为祖国建设出力,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时代的接力棒将由我们接力。我们应下定决心,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那份浓浓的热爱之情,那就是努力学习,让祖国的绵绣河山更加壮丽;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华夏灿烂的历史再铸更璀璨的辉煌! 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 读詹天佑有感3 你们是不是知道詹天佑很爱国?但你们知道詹天佑是怎么爱国的吗?学完《詹天佑》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了他。 詹天佑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就是他设计、组织施工的。一路上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满是,还有着外国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如果清政府用本国工程师来修筑这条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铁路,他们就不再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如果清政府无法用自己的工程师修筑京张铁路,那么这条铁路的修

第1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课题:第 10 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科目:历史年级:九年级总课时数: 备课时间:2018.11.6主备人:范鲜锋审核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课前预习: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运用 新课导入1924年,列宁病逝,接下来……。斯大林以强硬的态度发展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板书课题) 目标出示一、知识目标 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弊端。简述五年计划的成就。知道肃反运动的严重后果。 二、能力目标 提高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要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自学指导 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P130-P134 1、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哪几点? 工业化(1926年);农业集体化(1927-1932)五年计划(1928年起);肃反运动(1934年起) 2、“工业化”的方针和重点分别是?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大型工矿企业 3、肃反运动的导火线是? 基洛夫事件 4、苏联模式的特点是? 过度集中(计划管理)、过度集权(个人专断)

疑难点拨一、经济 (一)工业化(1926年)(重.大) 1、时间:1926-1936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重点:大型工矿企业。 4、成就: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5、评价:①为维护苏联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经济基础。 ②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6、取得成就的原因:①、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②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大力发展教育。④牺牲农业,从农业吸收工业化资金。 (二)农业集体化(1929年—1932年) 1、原因:粮食缺乏对工业化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2、目的:力图将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大农业。 3、内容: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消灭富农阶级。 4、弊端: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违背自愿的原则,片面追求大而公,产生长期消极后果。 (三)经济管理体制——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国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各个环节个方面 都确定了具体的计划任务。 1、特点: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 2、时间:1928年以后 3、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3、弊端:排斥市场调节,统得过死,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和动力,经济效率低下,造成社会财富严重浪费。 中国的“一五”计划 从1953年起执行的“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 它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肃反运动(1934--1938) 肃反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有何影响?它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什么事件? 1、导火线:基洛夫事件(1934年) 2、特点:肃反扩大化,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3、后果: (1)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2)经济:干扰经济正常发展。 (3)政治: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4)影响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 三、斯大林模式(两个过度)

农业合作化对三农的影响

农业合作化对三农的影响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

问题。但是现在广大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依然是原始或半原始的自耕农业状态,其生产关系水平依然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条件,这就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关键所在。从此入手,实招自出:必须解决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水平,必须解决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水平。概括而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再加分析,可以得出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自耕和个体”上,因而,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就成了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现时答案和起步抓手。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三农问题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三农的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形成的小农经济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从1953年开始,中国便开始了农业合作化的土地制度,农业合作化的实质是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将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私有经济改造成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合作经济的过程。农业合作化先后经历了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至1953年底)、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社(1954年至1955年)和土地、耕畜、农具等折价归集体所有的高级社(1955年至1956年)三个阶段。 互助组是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由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而形成的集体劳动组织。有临时性、季节性的互助组,也有比较固定的常年互助组。与单干相比互助组只是以换工形式联合了农民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技术方面没什么变化,生产工具和土地仍然归农民个人所有。由于互助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农民成立互助组的热情逐渐高涨。 从1954年开始,国家为了吸收更多的农民入社,从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初级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社员的土地交给合作社统一使用,归并了农民的主要财产,如耕畜、大型农具等,农产品由社里统一支配。每年农民按照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从集体收入中获取相应的报酬,除此之外,还包括生产资料所给付的报酬。从这一点来看,产品分配部分地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从本质上看,农民是通过土地入股取得财产性收入来实现其所有权的。在这个阶段,农民还拥有对土地的处分权和退股权,但是初级社部分地改变了私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过渡形式,农业合作化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高级社阶段是农业合作迅猛发展的阶段,是合作社经济和集体化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高级社不再像初级社那样承认农民的私有权利,社员私有的土地全部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其私有的耕畜、大型农具等由公社按照一定合理的价格购买成为集体财产,因而在高级社阶段不再有土地和牲畜分红,全部用集体积累购置公有性质的牲畜和农具。土地与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归入社集体所有后,合作社作为劳动的基本组织单位进行有计划地生产。对于取得的收益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仅有一小部分可以用于农民个人消费。所以说,高级社阶段土地产权归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已经完全变为公有制,即便如此,国家政策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干预了农民的个体所有权,并没有在法权上加以消灭。此时,政府还承认农民与合作社之间在经济业务方面是平等的法律主体。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土地的性质在这三个阶段中逐渐发生改变,最终由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此次土地制度变革是在政治因素的推动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说,农业合作化的过程是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合作经济的过程。农村土地关系再一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土地私有制改造成集体公有制。农民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经营者存在,丧失了对土地的独立经营权,因而农村的经济关系由原来的国家与农民二者之间

农业合作化对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农业合作化对现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但是现在广大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依然是原始或半原始的自耕农业状态,其生产关系水平依然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条件,这就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关键所在。从此入手,实招自出:必须解决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水平,必须解决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水平。概括而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再加分析,可以得出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自耕和个体”上,因而,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就成了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现时答案和起步抓手。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三农问题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三农的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 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自有农具,集体机具和集体积累,个人现金等为股本或股金,组成的以自愿结合或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的以农业经营为主的体制。从而实现原始自耕农到集体农业生产者的转变,实现自己自足个体小农经济到混合经济股份企业经营的转变。以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起步,再过渡到农产品等的加工经营,再发展到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逐步实现集体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

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与意义

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与意义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 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中央提出的数字。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第三个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对党的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和政策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合作化的速度提出新的要求。报告还严厉批评了邓子恢等人的“右倾”。10月4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急速发展,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总到农户总数的87.8%,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土地改革的意义表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实作为一个行业,农业必须向两个方向过渡,一个是向工业化过渡,走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一个是向观赏性田园农业过渡,走休闲型农业的道路。作为农民也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通过技术培训从事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一种是安于现状,建立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既不想改变中国当代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又想将这种经济形态融入现代化的大市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这是一种异想天开的发展道路。农民要么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要么满足于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以自然经济的耕作方式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要,无疑是中国当代存在的最大问题。农业要么进行彻底的工业化改造,要么就变成博物馆式的行业。我们当代的农业专家将农业的生产定位在传统的模式上,但却想用传统的耕作模式来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农业发展一定要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建立新的农业发展观。

林毅夫:集体化和1959-1961的农业危机

林毅夫:集体化和1959-1961的农业危机 摘要 集体化运动最初虽然获得成功,紧随其后的却是1959-61年农业危机导致的3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我试图运用博弈论来理解灾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对农业活动监督的困难,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决于自我实施的合约,在这样的合约中,每个人承诺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自我实施(self-enforcing)的合约,只能在重复博弈中保持平衡。1958年秋,农业集体化运动由自愿变为强制,也即,集体化从重复博弈变成一次博弈。结果,自我实施的合约不能维续,农村生产力土崩瓦解。实证分析支持我们的假设。 1、介绍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当时中国经济的研究者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始于52年的集体化的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农业产出在52-58年持续增长。运动没有遭遇农民的积极抵抗,得到比较平稳的实施。其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避免了与苏联1929年集体化运动1相伴随的破坏性结果,为欠发达高人口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Robinson 1964)。结果,学习中国经验的观点在许多国家盛行(Eckstein 1966, p.35;p259)2。不过,这种观点很快烟消云散。1959年起连续三年,农业产出突然大幅下降。1959年,谷物产量下降了15%,到1960、1961年,只有1958年水平的70%。对新近解密的人口统计数据的仔细研究可以发现,1958-1961年,危机导致3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同时大约有3千3百万人推迟出生(Ashton et al 1984)3。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史上最惨重的灾难。 集体化运动的最初成功之后农业生产却突然崩溃,这由于中国统计数据的缺失4并未得到很好的理解。普遍承认的假设是:1)连续三年的恶劣气候;2)运动中的错误政策和不当管理;以及3)规模过度的集体化带来的激励问题(Perkins and Yusuf 1984,p.79; Marshall, p.66; Eckstein 1966, p.37, 1977, p. 59; Wu 1966, p. 151;

新型农村改革背景下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15524072.html, 新型农村改革背景下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意义作者:钱娟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20期 摘要:近几年,安徽省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了新一轮土地改革,在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下,一批以土地流转为发展基础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纷纷成立。在农村地区主要通过大包户(即承包农民的土地100亩以上者)自愿以农作物或现金补贴方式获得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同时政府参与引导多家大包户一起加入合作社,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获得经济收益。 关键词:土地承包;农业合作化;大包户;共赢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新型农村改革背景下的农业合作化,与我国20世纪在50年代实行的农业合作社有重大的区别。首先,从合作社的组成形式来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主要是集体生产工具的共同使用,人们集体劳作,成果共享,虽然一开始卓有成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拉动了小农经济,但长此以往,这种公有化程度过高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过于绝对化的统一经营的原则、漏洞百出又执行不到位的记工分制度、限制合作社进入流通领域的合作化等,其发展方式极度抹杀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这种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必然面对体质溃散的最终局面。在进行对比过后,当下我国施行的农业合作化相对完善得多。本文根据对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的实地调研情况具体说明现今实行的农业合作化制度以及它所带来的包括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包括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6.1万人。总面积134平方公里。余井镇“三山一水六分田”。水资源十分丰富,皖水在境内穿过,镇域内有长春水库(中型水库)、还有4个小型水库。余井、程祠、民生的世行二期加灌项目工程竣工并通过省政府验收,农田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优质农作物的种植多达10万亩,包括优质稻5万亩,优质棉1.5万亩,油菜2万亩,茶、桑等。余井镇地区实行的农业合作化的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大包户土地承包制。在对当地实施调查期间发现,留守在余井镇地区的主要是老年人,目前的常住居民中近百分之八十以上为60岁以上人口,这也是余井镇地区在实行大包户承包制土地承包种植方式以后能带来经济收益巨大增涨的必要条件之一。 受农村传统因素的影响,农村土地是按户口制分配的,农村的儿子在成家立业之后,整个家庭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了重新分配,通俗的说,也就是,在农村,儿子有自己的田产,老人有自己的田产,二者相互独立。如今,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农村青中年弃田外出打工谋生,已经在外购置房产也是常态,由于家中老人身体状况的原因,必然会留下荒置的农田土地,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搁置的农田成了镇政府谋求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领导班子的商议决策之下,最终余井镇实行了田产的农业合作化。这种农业合作化简要概括为大包户通过以农作物或现金补贴方式获得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主要是根据自愿原则,一般而言是采取农作物的补偿方式,考虑到农田土地所处位置,土地自身条件等因素具体标准表现为一亩田补贴

关于读《詹天佑》有感作文550字

关于读《詹天佑》有感作文550字 读《詹天佑》有感550字 读《詹天佑》有感作文550字 那一天,我津津有味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这篇文章讲了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是怎样修筑的,说明了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读着读着,我不由地赞叹,多爱国的詹天佑啊!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是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在有困难时,他居然还想着国家,想着要为祖国争光。他对工作极端负责,要不,他怎么会提早两年京张铁路就全线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还有创新精神。从他设计的一种“人”字形线路就可以看出。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实践、勤奋。是啊,我们不正正需要这种精神吗?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要以詹天佑为榜样!那些勤奋的人即使没有聪明的人那样聪明,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努力,一定会赶上聪明的人。不是有一句话是“聪明在于勤奋”吗?我们还要多

实践,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时候,我们就会像詹天佑一样,有创新的精神! 詹天佑,我要以你为榜样。我要像你一样爱国,为祖国作出贡献,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精神,做事要一丝不苟。我为中国有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骄傲! 六年级:雷茜 读《詹天佑》有感作文550字 这几天,褚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詹天佑这一形象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一课主要讲了詹天佑在重重压力之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修筑过程中,詹天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不惧艰难险阻,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建成了京张铁路。勘测线路时,他亲自主持丈量;开凿居庸关隧道时,他采用了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开凿八达岭隧道时,他采用了中部凿进的方法;在青龙桥,他采用了“人”字形构造。最终,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历史演化 初期 第一阶段 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 [1]农业合作化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2] 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3] 第二阶段

高三历史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第16课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成就和失误; 知道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成就和失误; 知道苏联三十年代肃反运动的严重后果; 理解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学会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和方法来分析历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的认识,理解民主体制的建设和领袖品格对国家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苏联政治和经济体制,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二、教学要点 重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说明: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完成了农业的集体化,

支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故为重点。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说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复习提问: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领导时期,苏俄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实施结果如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苏维埃俄国先后实施了战士共产主义者和新经济政策但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农业国,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