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的哲学

佛教的哲学

佛教的哲学
佛教的哲学

浅评佛教哲学中的“方便”说(转)

摘要:方便在佛学中的概念是指引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灵活法门,是佛学重要的度化设施。方便思想还构成联结佛学体系的筋脉,可以平息经典之间的分歧。久而久之,方便更成为佛门中一种独特的行为文化,正,可以行中正之道,广利众生;反,可以排斥异己,文过饰非。总之,方便是属于佛学核心层的重要指导思想,支撑起佛学的浩大体系。

关键词:方便因人施教权巧反面作用

“方便”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之相对应,方便的原则也是僧人(居士或教众)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原则。佛教用语“方便”的原意应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觉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这种方便又可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系指善于引诱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法门(当然,佛学喜细微的思辨,如慧远、窥基等对于方便概念的甲乙丙丁类之罗列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此处再换用佛学外语言来表述,“方便”在佛学中的第一要义是指一种点播、教化手段,也是一种传法的高水平功夫和师徒之间密切呼应的功夫,是佛家实现其宗旨的重要途径。佛法深奥,“方便”才是佛法与大众接触的面,这足以说明“方便”对于佛门是须臾不可离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方便”的过程。在宗派佛教中,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佛学形态且不能够方便设教的律宗、法相宗流传范围不广,而简便易行、大胆剥落繁琐教义的禅宗、净土宗则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其实也是一种双向互利的行为,不仅教众可以因此证悟佛法,提升思想境界,教门亦因“方便”而扩大兴盛,获得朝野重视。

“方便”说扩大了佛学和佛教的根基。由于“因人施教”意义上的“方便”,针对人的根器、习性不同,佛教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可以因人施教。对于智慧极高的人,直指心性;对于欲望强烈的人,晓以种种福报好处,称作“以欲勾牵”;对于意志不坚、常怀有贪恋的小根基之人,用地狱里的惨景恫吓慑服,令其不得不信佛,乞用佛法化解其“业力”;对于文化修养很高的文人学士,则用玄奥的经义来吸引。当然,还会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手段,如棒喝、怒视而不答甚至逼弟子去跳崖等。佛教认为:致使人不能解脱的各种障碍与烦恼都有对治法门,一旦找到了最能对治的法门,人就容易获得精进和成就。这在无形中壮大了佛教的基础,使佛教在隋唐时期迅猛发展超越了道教。

不仅如此,方便思想提高了佛学的地位,解决了一些佛学经典之间相互矛盾的困境。佛教经典庞杂,且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未免相互抵牾之处甚多,这样的现象会让后来的学佛者产生疑惑,削弱学佛者的信心,还会让佛教受到其他势力派别(外道)的攻击而难以辩驳。佛教学者有鉴于此,不得不再推出更有圆通性的和总结性的经典来予以圆说。象《大乘起信论》中的“一心开二门”即属于此类产物。于此相似的还有《法华经》中的“大白牛车喻”——诸儿游戏于华宅,不知大火之将至。佛对孩子们说:你们快出来,我有好东西送给你们,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已经在屋外等着你们,车上什么玩物都有,还有珍稀七宝。孩子们想到有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就都跑了出来,逃过了火灾。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佛所说的羊车鹿车和牛车,而是他们原先想不到的大白牛车,载满宝物,一人一辆。在这里佛说羊车鹿车喻一种方便,即以声闻、缘觉层次的法来诱导大众入佛乘。原来讲的法,到了后来要破去,直到破无可破。因此不可字面理解佛经之间的冲突,先在的对于后来讲的更深层佛法是不了义的,只是一种方便,后来才讲了义的佛法,因此先前讲的不了义法不能说是犯错。这种了义与不了义的划分给了讲经说法以极大方便,使佛家的各派别、各经典都得到了充分的合理性,极大地扩大了佛学的规模。赖永海教授称佛学是一套建立在方便理论之上的巨大体系,【】这个结论是非常深入的。如果没有方便说作为支撑,佛学和佛教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规模。

可以说,是“方便”排解了佛学发展道路上的困窘和危难,延续了佛学的生命力,使佛教盛久不衰。

宣扬空流寂灭的佛学因为“方便”而有了实际行动上的落脚点,所以能做出许多慈善事业。佛家非常强调大慈大悲的精神,要用悲悯的慈爱的情怀对待一切受苦的众生,但是佛教哲学毕竟是一种来世哲学,首先追求个人的解脱,后来的大乘佛教也是强调欲普度众生自己要先成佛。如果脱离了方便说,佛教的普度众生就会变成一种假崇高,空口号。因为一个人的责任是有限度的,把自己的责任无限拔高就会变成完全没有责任。“慈悲”与“方便”的结合容易将慈善事业落到实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不仅要关注人们来世的幸福,还要拔除他们眼前的痛苦,扶危救困,鼎力助人。旧社会的寺庙常收养孤儿,庇护无家可归之人,以医术救人,收容官府拘捕追杀的逃犯,这些义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外敌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些僧人甚至效命疆场,舍身成仁。与“慈悲”相融合的“方便”将佛家出世间的关怀转入现世的关怀,化慈悲为仁义。与佛家大无畏的精神相渗透,“方便”又可以变成无坚不摧的事业心和自我牺牲。佛经宣扬地藏王菩萨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佛家自利利他思想的一种极端形式,竭尽全力去成全他人、众生的方便,自利完全让位于利他,在佛格里的要求包含了圣贤人格。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方便思想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魔圈,它拥有极强的独立力量,不为教法所限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引人注目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甚至会导致与佛法教义要求相反的结果,这可能是前辈佛学家始料不及的。禅宗将方便思想推到了顶点。修佛可以不诵经,不坐禅,忽视一切宗教仪轨和组织形式,立志与繁琐佛学和佛学知识决裂,只要“离相”、“夺境”,一念之间发明了人的本性清净心,就可以顿悟成佛。这种理念将修佛提炼到了至易至简的地步,因此禅宗得以盛行,成为佛教中的第一大宗派。但是禅宗这种超佛越祖、轻视一切形式的做法也对佛教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很明显,许多种佛法会因为禅宗的流行而失传,禅宗末流会演化为狂禅,戒律废弛,烧毁佛经,变成真正的空空

荡荡,一无所有。后来的佛教集团认识到了禅宗的破坏作用,因而规定禅宗弟子要兼修净土宗,防止他们的心性流荡狂妄,不可收拾。

禅宗佛教发展的轨迹深刻地演示出一个道理:理论与实际行动之间的距离无处不在,寻常人类根本无法超越。你可以悟到有一个本性清净心的本体存在,但是你本人无论如何也到达不了;你可以将“万法皆空”解释得天花乱坠,但是你本人得不到“空”的证量,显示不出证悟性空之后具有的神奇功绩和力量。这种情况就像庄子,庄子善于铺陈譬喻说故事,其文采令人感觉到飘飘然有仙气,在《逍遥游》一文中,庄子显示了凌厉迈越的气势,对列子御风而行不以为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但是他真正能做到吗?肯定不能。论卑则易行,所以又要重新回到起点。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来说,你的思想境界明明连小乘的要求也达不到,权欲熏心,打着大乘佛教的幌子去参与政治权力斗争(因为小乘佛教已明确限制不许参与政治),根本就没有谈佛的资格。中国盛行大乘佛教,排斥并贬低小乘,虽然充分弘扬了利益众生的社会伦理,但却以高调、高姿态压制了个人独善其身的一面,很容易成为好大喜功、矫情虚伪的温床。因为,多数人是根本做不到的,象“舍身饲虎”“割肉喂鹰”那样的宗教故事,只能流于口头禅,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正因为说的高,做的低,在说的方面各宗派之间互相比赛,还要拼命拔高;在做的方面各怀私心,多数上不去,为了掩盖缺陷,所以又会制造一些更为奇怪的宗教理论来“打补丁”,令人十分不能信服。但是在宗教界内部,这些问题是不容置疑的。

例如在藏传佛教,文化大革命时有一些活佛法王之类的人物被投进监狱,后来他们的弟子为师父编写传记却称某某上师早就预知中国将有一场浩劫,此乃众生的共同业力所致已不可避免,师父当此时发慈悲心流下了眼泪,决心入狱为广大众生消业。他们的师父被打进监狱不是被迫的,而是用使自己受苦的方式为中国人民祈福,好像他不进监狱灾难就不会结束。为了众生,他的师父虽然有神通可以免祸却偏偏不用,所以谁也不许怀疑他们师父没有超凡能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也许能得到一批极端的教众,但在更广泛意义上削弱了藏传佛教的形象。

再以藏传佛教为例,历史上的西藏宗教仇杀频发,为争夺教权,佛教与本教反复相屠杀;后来密宗各教之间又起仇杀,这是严重违反佛教教义的。为了让他们的这种行为说得通,他们又造了一种理论,叫“以杀为度”,杀人者用最伟大的神通在杀人的同时将被杀者超度到佛国里去。所以一些宗教领袖杀人并没有造下恶业,而是借助特殊的因缘在超度众生,被杀的人能够死在这些大师的手下是前生修下的功德所致。这种说教方式恐怕只有在野蛮、落后的藏族地区才具有,可以说是“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另一版本,汉地起码还承认杀人了,藏区却说杀人是行善度人。

还有,藏地一些上师临终前生病不许说生病,而是说“示疾”,用生病的假象考验弟子对自己的信心,弟子不许因为见了上师生病就怀疑上师的能力,因为上师和本尊佛是无二无别的,根本不会生病。这种说法否定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认为佛和上师可以控制你的所见,他可以幻化出一个假象的世界展现给你,这就叫“示现”。这种说法使外来研究者没有了任何可以考证的依据,实现了自己教团的绝对方便。中国道家协会主席陈撄宁先生在《驳楞严<十种仙>》一文中批评“示现”,讽刺地说:“如果说示现,那么世间的一切无不是示现。”【】

以上所举的种种“理论”,看似不是佛学,其实却是佛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实际修为追不上理论的产物,应归入佛学中的“边缘技术”,就像职业拳击比赛中的头撞、搂抱和压人,虽然缺少公平正义心,却又十分有效。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机巧与方便。笔者在此试图证明,当“方便”与非崇高、非明朗因素结合到一块的时候,又会产生多么令人沮丧的结果。

在三教斗争中佛家所行的方便就更可怕了,据卿希泰、唐大潮先生所编的《道教史》,元宪宗八年,佛道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双方各出17人作为主辩,有僧人提出:“有输了的,斩头相谢”。【】注意,是僧人首先提出要杀负方辩手的,因为元宪宗是佛教支持者,佛教一方早就有了必胜把握。有一些僧人要乘此机会除去道教的大批骨干,怀着杀心、嗔恨心来参加辩论,与佛教慈悲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教团的利益重于一切,佛训全不管了。这个问题好像跟佛学无关,可是笔者不这样看,能够参加大辩论的都是高僧,他们绝不是佛教末流,

是在佛训与戒律的浸淫之下成才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犯了杀戒?他们此时为何如此不慈,不仁?可见方便行权思想对于他们是何等的深入骨髓!透过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佛学拥有一套最灵活多变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环境和知识系统里最适合那些好胜、好辩、狡狯、突然发难的人发展生存,最机断行权的僧侣往往能发展到顶层,这也是佛学影响下的一个方面。

笃信佛教的学者,多把佛学宗旨单纯明净化,认为佛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慈悲、平等、中道、正道、因果、解脱,至于方便,属于末技,入不了佛学的核心层。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相当不准确的,本文用事实证明,“方便”和平等、慈悲一样,属佛家哲学中的最根本理念和最核心层思想,不应当在佛学研究中低估“方便”这一思想的作用。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是名字,乔答摩是姓氏。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迎牟尼。释边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择迎牟尼也就是“释迎族的圣人”的意思。释迎牟尼足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提出了独特的价值标准的思想家,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家。 佛教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自从释迎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至今佛教已经延续了二千五百多年。它曾经广泛地辗转流传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宫汗、中国、朝鲜、u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束埔寨等国家,蔚戊大观。它对上述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风俗习惯等各个方而,都有着深刻的和广泛的影响。近代以来,佛教也流传到欧美等国。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为了准确地把握佛教哲学的内容,必须明确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它们的不同含义。 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仅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过长期的流布,在不同的国度形成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流派,各派自立门户,别树一帜,异说纺线。但是,各国的佛教流派都声称崇奉三件物享:佛、法、僧。这三者被

称为佛教的“三宝”。三宝就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大支柱。“佛”,指佛教助创始考、祖师释迎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指择迎牟尼传授的敌理,实际上是包招释迎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学者所阐发的沸教教义,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指释迎牟尼建立的教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义理的僧众。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由此三者而展开为更复杂、更全面的系统结构,如由对佛的信仰而有各种礼仪制度,由法的演变而形成若干宗派,由憎众而有一切洁规戒律等等。佛、法、fe正是反映了佛教酌内涵和外延的规定。简单地说,佛教就是由跺、法、僧三者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 佛法,就是上述Z宝中的“法”,即佛教的各种教义和学说。佛法的“法”有两层意义:一是轨则的意思,认为佛所说的法门,朗今众生轨则而获得解脱,故糠为“法”;三是道理的意思。佛法分为四种,即四种道理:教法、理法、行法、果核。教法的教,指教典。教法是指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的理,即道理。理法指教法即教典中所阐明的义理。行法的6,指修习和践行。行法指依理法而进行的戒、定、忌三行,也就是关于如何持戒,如何修禅定,如何获得“大智”的宗教践行。果法的果,月结果。果法即修行圆满后所证得的所谓菩提、涅绍等圣呆。佛6虽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大纲是教、理、行、果四法。所x“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刻果”,就囊括了全部佛法。4教、理、行、果四法相应而言,是佛教常说的信、解、行、证日法.信,是信顺教法;肥是解悟义理;行,指依教理而起的悄行;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 生死亦不奈我何。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 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4.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9.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2.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篇已整理)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 在哲学领域、中国古代哲学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其先作为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媒介,其后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终为般若学所取代。隋唐二代,虽说儒释道齐头并进,但佛教毕竟是最强大的思想潮流,甚至成为思想界的骄子。至于宋明理学,?ldquo;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建构方式?ldquo;明心见?rdquo;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维成果。可以说,不懂得佛教哲学,就很难理解魏晋以后中国哲学的具体形态。当然,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等手法?ldquo;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便包涵不少精微、思辩的内容,蕴含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一切都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另外,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总是在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佛教在这方面也确实发挥了反面教员的作用?/font> 在文学领域,佛教留下的印痕更显深刻。许多汉译佛经文笔畅达,词句典雅,善用譬喻,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ldquo;为文学计,《法华经》、《华严经》不可不读?rdquo;随着佛经的流传,许多佛教用语演化成为汉语的日常用语,大大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佛教对于中国诗歌的影响极大:一方面是伴随佛教而传入印?ldquo;声明?rdquo;(语言学中的音韵学、训诂学),导致南朝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的制定,从而促进了魏晋玄言诗、南北朝的山水诗的发展,并推动了唐以来格律诗新体裁的开创。另一方面是佛教思想,

尤其是般若空观和禅宗禅理,给诗歌内容以强烈的刺激、渗透,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更为绚烂多彩。佛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以来,在佛教传播过程中,说唱佛经故事的说唱形?mdash;—“变文”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变文”的内容不断发展,由说唱佛教故事扩展到说唱中国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由此推动六朝小说的发达。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形式和内容,取材和观念,也都深蒙佛教的影响。在文学批评方面,如果离开佛教理论,则中国文人发明?ldquo;妙悟”说?ldquo;境界”说?ldquo;禅机”说,都不能得到深入的阐发?/font> 在艺术领域,佛教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古代绘画、建筑、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历史记载,佛教绘画、塑像、建筑是和佛教经典一并传入中国的。汉明帝时,从印度带来的佛像置于洛阳白马寺中,并在佛寺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图于壁,标志着我国佛像、佛寺、壁画三大艺术的肇始。此后经数代传衍流变,至盛唐时,终使三大艺术达到灿烂辉煌、登峰造极的程度,至今仍属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二)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当然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消耗了社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这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正如列宁在《论工人政策对宗教的态度》中所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但是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文化与人生感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悟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基本教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轮回六道: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十二因缘和轮回说结合起来,构成佛教的“三世两重因果说”。主要佛教经典:佛教的经典是《大藏经》,是由经、律、论三部经组成。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的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藏传佛教的经典:《甘珠儿》和《丹珠儿》。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诸派,盛行于斯里兰卡,并传遍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南北朝时佛教已遍布全国,出家、在家佛教徒数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阳伽蓝记》记载洛阳城中寺庙鼎盛时达到1367所,而北方的长安僧尼过万,南方的建业(今南京)也有佛寺数百座。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鼎盛之时。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对佛教等其它诸多宗教都采取宽容、保护政策。中国佛学逐步发展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汉地佛教衰落,戒律废驰,丛林破败,僧人无知,迷信盛行。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僧人如著名佛教社会活动家太虚大师积极支持抗战,为争取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佛教哲学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佛教哲学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我心中有关佛的记忆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王丽梅___________ 姓名__高玉雪__________ 学号_2011650511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生物工程班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化工学院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佛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浮躁的心在尘世间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 佛教不仅能教人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自由,从而将人从世俗的灾难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例如佛教所提倡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如果人人都能由此四无量心,则何愁社会不和谐,天下不太平。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佛教。暂且就认为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佛教经典是历代佛学大师对生活的领悟和尘世的感慨,汇聚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佛学的永恒的立脚点是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双面性。首先其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消耗了社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这是为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正如列宁在《论工人政策对宗教的态度》中所说:“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但是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它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这也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关键词:佛教;起源;发展;中国文学; 一;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Buddhism):佛教诞生于公元6世纪以前的古印度,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的名字是悉达多,他的姓是乔达摩。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全称“佛陀”,意思是觉悟者。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重视人类心灵的进步和觉悟,人们的一切烦恼(苦)都是有因有缘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生死轮回。惟有断灭贪、嗔、

痴的圣人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盘,释迦牟尼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于从佛陀的教育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成佛,或者成阿罗汉。佛教并非宗教,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方便说而已,从十二因缘中也可以看出“佛教”并没有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当属于无神论范畴,所以“佛教”并不是宗教,称为佛学更为恰当。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 二:佛教的传入 佛教的传入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帝说(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苦帝:指人生的各种痛苦,它是四帝的基础,共有8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6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6章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 6.1 复习笔记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前565~前485),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产生以后,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很多教派,先后产生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一、佛教与儒、道的碰撞与融合 1.僧祜归纳儒家对于佛教的批判 “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人死神灭,无有三世”;“莫见真佛,无益治国”;“无古法教,近出汉世”;“教在戎方,化非华俗”;“汉魏法微,晋代始胜”。 2.三教的交流 早期佛教与儒道的关系,总体上说,儒家对于佛教排斥多而调和少,佛教对于儒家,调

和多而排斥少,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较多,文辞争斗也比较热闹,但道教对佛教也多有借鉴,道教的戒律礼仪体系基本上是模仿佛教而建立。 二、六家七宗与道安 1.空宗和有宗 大乘佛教分为空有二宗 (1)空宗是主张缘起性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宣扬中道之空观为主。大乘佛教传入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有宗则以万法唯识为根本,唯识宗即其代表。印度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中国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印度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境空识有,形成法相唯识宗。大乘佛教传人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空宗典籍翻译的三个时期 (1)第一期是从支娄迦谶到鸠摩罗什以前,翻译有《道行》《明度》《光赞》《放光》等般若经。 (2)第二期是鸠摩罗什时代,翻译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经论。 (3)第三期是玄奘时代,翻译有《大般若》等经。而般若性空义的研究,到道安法师时期才大为盛行。 3.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即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其中本无宗、本无异宗原为一宗,合之共有六家,分之则为七宗。 4.道安的“本无论”思想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东汉汉明帝在 洛阳兴建白马寺,是佛教进入华夏文明的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而晋南北朝期间,佛教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云岗石窟、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古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山岩间开凿 出一尊尊佛像,表达自己的对佛门的崇高致敬与皈依愿望。 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历经发展,在自身传达的思想深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一个高峰。 佛教文化不同于基督教文化,不同于伊斯兰教文化,因为佛教文化不仅仅拥有自己的教义,还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宇宙观,有着自成一派的哲学思想。我们甚至可以把进入中国 的佛教文化称之为一门学派。与儒家、道家一样,佛教也在传播自己的人生观念、道德体系。正所谓有“儒释道”三教的说法,恐怕也是古人也早已承认这个观点。因此,我们更 不应仅仅把佛教简单视为宗教迷信,而应看到其中宝贵的思想感悟。胡适先生当年写《中 国哲学史》便打算把佛学加入其中,无奈他对佛家文化研究不深,因此包含佛学的《中国 哲学史》的下卷迟迟不能完成,而此事也侧面印证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教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 自由大自在的“涅”理想境界。而这其中带有的人文关怀正与儒家的人本观念相契合,其 中的“涅”的理想境界也带有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的影子。可以看出,佛教起初作为一种 外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终于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成为其中一只不可或缺 的脉络。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许多文人都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大诗人王维,就有“诗佛”的称号,他的诗中不乏佛家学派里禅宗的思想,如著名的《过香积寺》中就有“安禅 制毒龙”一句,“毒龙”指妄心,“安禅”指一种修行手段,此二词都是佛家术语,用在 此诗中却显得一气呵成,可以说诗为佛教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佛学也为美学开拓了巨大的 疆域。苏轼也与佛教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他自号“东坡居士”,“居士”二字,本是佛门 用语。苏轼自青年时期就开始习佛,被贬黄州之后,更大量阅读佛家典籍,希望从中求得 心灵的平静,也寻求一种更加平和的人生态度。在贬谪这段时间内,他结识了名僧佛印。 佛印的思想对苏轼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得苏轼在创作文章的过程中也带有深刻的佛学思考。曾有人做过统计,自汉魏六朝到清末,大诗人大作家与佛教有联系的不下40人,他们包 括曹植、陶渊明、王羲之、谢安、谢灵运、刘勰、柳宗元、李白、杜甫、孟浩然、贾岛、 吴道子、白居易、李煜、司马光、王安石、黄庭坚、赵孟頫、马致远、唐伯虎、王船山、 宋濂、王阳明、吴承恩、梁启超、章炳麟、李叔同、胡适等。这些人都对中国文学史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佛教文化的传承很大一部分是经由这些人的文字而流传至今。 而我们今人在阅读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时,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佛教文化的 熏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曾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 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如世界、实际、如实、相

人生感悟短语_经典语录完整版

《人生感悟短语》 1、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盼。 2、不好沉溺于过去,不好幻想未来,集中精力,过好眼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3、守护自我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我。 4、家庭是实现慈悲最基本的人伦组织。 5、安静的心是最高的品质,它是没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纯洁无染的。它就是全神贯注觉察力爱和最高的智慧 6、人活在世上,无非是应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 7、身在顺境,咱们固然可喜,应对逆境,也不必太过忧伤,正因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价值。 8、他侮辱咱们或困扰咱们,除非咱们自我允许。 9、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也是平静中的一份快乐,更是一种潇洒。 10、人生如镜,你的言行举止它都会一一呈现,如果你笑对人生,生活自然报以微笑;如果你愁眉苦脸,镜子里的你又哪会容光焕发呢!好好享受生活,笑对人生吧! 11、有人说:坚硬的城市里,容不下柔软的感情。其实坚硬的不是城市,而是她的心。一个人能对一个人有多大的退让和迁就,就是对她的爱有多深。如果,对自我的爱,超过了对对方的爱,她就不会迁就。在真正爱的时候,没有底线,就是她的底线! 12、交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不是什么奇迹。真正的奇迹是当所有人都弃你而去的时候,还有一个兄弟姐妹坚定的站在你一边。 13、心如止水,笑对人生,坦然会让咱们的生活快乐而美丽;微笑,会让咱们敢于迎接人生的挑战。 14、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 15、进化了的人是十分温和的灵魂。 16、一个软弱的人不可能找到坚强的理由,只能找到软弱的理由;而一个坚强的人不需要坚强的理由。 17、深刻观性命,能知一切事;不受诸事缚,能离一切欲;性命得相悦,此是真独居。 18、幸福,她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路的尽头。 19、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因此不好后悔。但要记得反省

佛教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自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是灿烂中华文明总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千古独步的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方面。凡要影响社会,在思想界引起关注,外来文化必须在本地文化中寻找到一个共振频,以此作为契入点.佛教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放在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中国士大夫阶级提供了平衡儒家"修齐治平"与道家"遁迹出世"的思想依据.同时,也为近代人生佛教,特别是"以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佛教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又表现在其对民众心理构成的规范方面.表现为政府行为的王室佛教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士大夫佛教,与外来的佛教形成互动关系,推动了佛教得以扎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同化过程,并同时共同推动了民间社会对信仰的理解,导致了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民众佛教的兴起与发展.只要深入考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重新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民众佛教是维持佛教在中国社会延续和弘传的真正基础.近二十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佛教寺院恢复迅速,香客盈门,不少家庭供奉佛像,特别是香港设立佛教公众假期等等,均反映出佛教即使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仍然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入的.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表现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方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伴随而至的是西域和印度的文明成果.中国雕塑,绘画艺术的杰作,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窗中的作品,在创作思路,手法上均受到了印度艺术,从而也间接地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译经事业的高度发达,随着大量佛教典籍翻译为汉文,也给汉文带来了众多的新鲜语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印两大文明体系真正得到了一次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机会,其交流现几乎遍及当时已有的各个学科,如文学,农艺,手工业,艺术,逻辑,医学,音韵等. 佛教的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佛教讲求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和私念。对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人们在极端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往往会顾虑佛经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因果报应,于是就会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行为。二、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三、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中国的社会在发展,佛教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发展.佛教过去对中国社会各民族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今后仍将继续对各民族产生影响.因此认清佛教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思索将什么样的佛教带入二十一世纪,如何使佛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其所应有的作用,是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的. 由此可见,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正确对待佛教文化,适当对它进行改造,使它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各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宗教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特别是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较大。佛教在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面从文学、艺术、风俗三个方面说说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对文学的影响 自东晋起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维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禅宗的语录及宋代兴起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在诗歌方面,首先受印度声明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汉语言四声的发明及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沈约“八病”之说,指诗歌韵律的八种禁忌: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基于此理论的诗歌被称为“永明体诗”或“新体诗”。因当时皇室推崇,而成文坛主流,以致陈隋嗣其余风,演为唐骈文及三唐诗体。到唐代,禅宗盛行。诗人受禅宗的影响,开始追求高远的意境,以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