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

Total.305

February 2015(B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305期2015年2月(中)

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与问题

贺娟娟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5-0163-03

摘要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重

要构成部分,也是反映我国社会公德现状的重要窗口。大学生社会公德不仅反映其自身道德素质,还反映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优点与不足。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群体,理应知书达理、遵守纪律,具有良好的品行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然而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了解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总体来看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从多角度提出相应措施来逐渐改善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与网络公德教育,以期达到规范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使其德才兼备并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最终目的。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公德教育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 原dents 'Social Morality //He Juanjuan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as well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reflec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morality in China.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 not only reflects their own moral quality,but also reflect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University students,belonging to the group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status,ought to be well-educated,courteous and dis-ciplined,and possess good conduct and noble moral sentiment.But in real life,some university students'lack of social moralit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this paper obtains a knowledge of university students'lack of social morality.In general,the mainstream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 is healthy and positive,but still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ack social morality.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this paper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 from mul-tiple angle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 mor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online social morality education.The aim is to regulate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 behaviors and pro-mote their overall development in both morality and ability,thus realizing the ultimate goal of promoting continuous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morality;social morality e-ducation

1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问题

随着思想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社会道德也在不断发展。在近代,许多先辈已经意识到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并为此作出了一定的努力,这对社会公德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

关系[1]

通过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公德意识较强、公德面貌较好,显示出良好的公德素质和精神状态。主要表现在:第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理论认识相对全面。当前大学生都有社会公德的相关理论认识,即使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以及完备的理论知识;第二,当前大学生具有辨别社会公德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他们可以容易地分辨出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社会公德的规范,他们对社会公德理论有比较正确全面的认识,也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素质。

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还有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表现如下:第一,在现实生活中不符合公德规范的行为。部分学生在教室、自习室及阅览室随意喧哗;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桌椅板凳及多媒体设备等公共财产漠不关心甚至摔打损坏,情侣在教室自习室等学习场所过于亲昵等现象。第二,诚信意识渐渐淡薄。自古以来,我国十分提倡诚实守信,然而现在在高校中也出现了一定的诚信危机,具体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人际交往中以及学习过程中和其他方面,表现为有的同学无故拖欠助学贷款,在考试中作弊,过级考证找人代考等现象。第三,自律能力较大的削弱。大学生心里清楚应该怎么做,但却容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的,但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不利于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全面的社会公德理论知识以及能做到言行一致,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仍存在着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他们很难做到言行一致及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当前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公德实践。正如有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践中不仅得有坚定的信念还要克服外在的干扰。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虽然有很好的社会公德理论认识,却很难付诸社会公德的实践,没有把认识和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导致了“知”和“行”的分离。同时,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背后都有一些不良思想状态。包括有用即真理,功利主义心态;实用主义盛行,理想追求弱化;主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淡化等[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国家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机制研究”(12CSH00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贺娟娟(1991—),女,山西吕梁人,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163

当代学生

2探析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原因

2.1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此期间旧的体制得改变,而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形成,这就会导致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3]。这些特性会诱发产生功利主义、弄虚作假及违法乱纪等思想观念。同时也会造成一部分人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物质生活轻集体生活等思想。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开始对学校教育的正确价值观有所怀疑和动摇。大学生由于接触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生活阅历还相对缺乏,思想还不成熟,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所误导,对一些社会问题产生偏激的看法,容易走向极端。这些都会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做出有失公德规范的行为。另外,社会正义缺失的影响。社会正义缺失会带给人们更多的冷漠、不信任和自私。并且,监督、惩罚机制不完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缺乏社会公德维护者、监督者及惩罚者,就会使得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精神上的鼓励,也使得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得不到监督与惩罚,导致人们对社会公德的忽视。

2.2学校文化因素

首先,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文化是为大学生这个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特有的思想认识、行为取向及生活态度等。其中一种隐性的学生文化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行为,多是在这种隐性形式中互相认可,互相模仿,互相学习的结果,它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高校教育的影响。目前高校开展德育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制度僵化,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教育获得重于体验,给学生很大的压力,而且也无法感受知识的魅力。而且目前高校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所占的比重也极少,且不同老师授课重点也不同,因此有时会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目前的高校德育缺乏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难以把学生真正纳入主流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去。再次,网络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大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部分人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上常有一些色情、暴力的相关内容,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塑造期,对一些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经常接触这些内容会使他们的价值观扭曲。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自控力较差,网络游戏常容易使大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及身心健康。网络的隐匿性常使大学生出现粗言恶语,缺乏责任心,冒名顶替等道德问题,致使他们网上道德缺失。网络的这些特性都会导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减弱,网络公德缺失现象的发生。

2.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并长远接触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家长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因此家长的教育对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知识教育在现代社会立足的重要性,也愿意给子女的学习投入很多金钱与时间,在家也经常督促引导孩子去学习。但好多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很少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这种带功利性、实用性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而淡化集体意识。在这种浓厚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下,他们走上社会自然就会缺乏集体意识。此外,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父母自己不遵守社会公德,不注重个人形象,没有以身作则,没有成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榜样,孩子会常常去关注他们的言行去模仿和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

3规范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之路径分析

3.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内在道德成长

首先,锤炼健康积极心态,加强公德的内在修养。高校大学生公德缺失背后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高校开设的与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并积极去实践,从而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合理的生活习惯。要正确认识高校成立的心理咨询机构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及困扰,使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第一,多阅读有关社会公德类文章,感受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及意义,树立科学合理的思想道德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应该在坚定方向的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有效形式。第二,把社会公德意识深深扎根于高校大学生内心之中。要使社会公德教育内化于心得坚持宽严结合原则,才会让人接受。只有严格要求,公德原则和公德规范才能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特别是大学生自己一定要学会自己约束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心态。第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还得去生活中实践、体验以及领悟。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遵守社会公德带来的好处及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生活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

3.2发挥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3.2.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建设校园文化还要建设网络文化。首先,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学校应该适当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大学生道德活动。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也对社会公德行为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学校可以采取奖惩措施来鼓励和肯定一些好人好事及行为规范的学生,同时也批评和处罚一些违法乱纪及行为失范的学生。这些德育活动都可以净化校园风气。学校可以增加相关德育课程的实践性教育内容,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该利用网络这个教育新载体,进行公德教育,促进道德进步。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健全校园网,可以建一些有关教育主题的网站,对一些国家政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进行正确的解读,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增强吸引力。开辟论坛、贴吧、博客及领导信箱等内容,以便更好地和学生沟通。进行网络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维护网络道德意识。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须把教育、管理和法律等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3.2.2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道德表率作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所以教师自身的公德意识的建设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人生态度。所以教师自身也要有严格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教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要有传授学生规范道德行为的意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

3.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下转第188页)

164

3.3.1发挥媒体的监督与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大学生了解社会事件的途径大多来自网络电视及报纸等媒体,因此媒体对大学生的认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来宣传一些道德高尚的事迹及一些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大学生也会去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这对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媒体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多释放“正能量”,发挥其引导作用。同时,媒体应对一些歪曲事实的言论和行为进行监督,还原真相,净化社会风气,使一些恶意中伤诽谤的行为与言论无处藏身,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

3.3.2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德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方面,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还没有形成新的完善的社会公德体系。建立社会公德体系,必须提高每个公民的公共意识。只有我们都有强烈的公共意识,我们国家的社会公德才有可能取得巨大的进步。不仅得有公共意识,还得有公共精神。比如乐于助人,保护周围的公共设施及环境等。建立社会公德体系须以法律作为保障,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惩罚公民的不法行为。合理的奖惩制度既能保护公民的利益,防止好人被冤枉的现象发生也能鼓励人们勇敢地去做好人好事改善社会风气[5]。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公平不合法的事件使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有所动摇,从而影响他们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为。因此,尽快完善社会公德体系,促使社会公德向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在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中不乏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的一些学生。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公共意识减弱;追求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符合潮流的时代精神[6]。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正确引导大学生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认识。

3.3.3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提高公德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果不接触社会、不联系实际,就会无所适从、迷茫无措,因此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比如以下一些具体做法: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为孤寡老人做点家务,陪他们聊聊天解解闷等。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心里也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样才会切身感受到社会公德教育的意义。参加一些志愿者服务的活动,在做一名志愿者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大学生会感受到道德素质是别人衡量认可一个人的首要标准。高尚的道德素质中社会公德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没有社会公德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所以,为了使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S].2001,10.

[2]金生鈜.公共道德义务的认同及其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

育科学版,2012.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潘希武.道德的经验建构及其教育难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2.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S].2004,8.

编辑李少华

语言文化交流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受到政治体制、发展道路、文化理念等不同的影响,当前我国在与英美语系国家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不和谐因素,部分英美语系国家依然秉持较强的文化优越感,继续以文化输出的方式与我国进行语言文化交流,甚至强行推动“文化帝国主义”。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全面准确认识汉语语言文化,进而发表一些不当评论,伤害到中英语言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5.2新形势下提高中英语言文化交流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解决当前中英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高双方语言文化交流水平,应当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一是进一步拓展中英语言文化交流领域。通过完善语言文化引进、输出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拓展我国与英美语系国家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领域,规范语言文化交流的形式,丰富语言文化交流模式,逐步实现社会文化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二是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充分尊重和理解双方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和历史文化现状,以及引起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性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语言文化交流。既要认识到随着未来中英语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将会长期存在,又要正确认识到分歧的性质和特点,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共同寻求解决的方式,促进中英语言文化在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融合。三是要加强交流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在逐步积累交流成果的基础之上,要探索有效措施,将中英语言文化交流成果尽快转化成为惠及民众和促进本地区文化繁荣的成果,探索更多的语言文化交流模式,在传统的语言文化研究、派遣留学生、引进影视作品等模式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我国与英美国家开展广泛经济合作的有利契机,在互联网经济、旅游业、服务贸易等多个领域探索新的语言文化交流模式,促进我国和英美国家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6结语

放眼未来,中英语言文化交流将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工作,并将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进展之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但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既是推动中英语言文化交流的新契机,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但是笔者坚信,作为同样拥有灿烂发展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英语言文化交流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胡燕萍.思维、文化差异与中英语言差异浅析[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2]冯虹.中英语言翻译中的不等同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2).

[3]郭花蕊.从英汉诗歌互译反观中英语言结构差异[J].剑南文学:经

典教苑,2012(9).

[4]尚秀叶.中英语言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3).

[5]石小亚.中动结构的中英语言特征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长江师

范学院学报,2008(3).

[6]赵军.从“加油”译法看中英语言的文化差异[J].北京城市学院学

报,2009(2).

[7]朱丽.谈中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J].理论界,2003(3).

编辑李少华

(上接第164页)

外语翻译188

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5228 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调查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ocial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社会公德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要不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仅有5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

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但仅仅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的生活空间。而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思修课论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班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专业10级012班****寝调查组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及原因分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2010012班*****调查组 我们在2010年11月-12月,对我校13个院系展开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专项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公德问题研究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然而,目前这方面并没有确切的数据研究。本调研成果正是力争弥补这一缺憾而展开的深入调研,力争取得大学生公德教育研究新成果,以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积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怎样看待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怎样看待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班级:建工1104班 组员:崔志攀(29) 李埕均(24) 指导老师:阎程 完成时间:2011年11月20日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怎样看待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公德的作用更加突出,它已成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但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潮和歪曲价值观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社会公德的消极现象,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社会公德与推动法制化社会同步发展,强化社会公德教育,这对实施以德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公德意识及其道德规范对于有效地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及公德意识,是健康文明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德的优劣、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己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和是否进入现代化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之称,自古以来就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当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内容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与自己的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但其主要内容则为人类所不断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千百年来人们理想的社会公德在我国的畅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 [正文]:一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 对于这次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对调查表所选的选项与现实中自己的作为大相径庭,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是真正能够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却不多。我们常说每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对“宿舍中常流水常明灯”现象的看法是主动去关掉,可是教学楼上卫生间里的水龙头经常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哗哗流水,过往的学生却视而不见。调查显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在这次调查中,大学生对“公共场所插队现象”的看法,来自学生的反馈是:上前“马上制止”的占31%,“心里抱怨”的占50%,”心里谩骂”的占19%,还有极其少数的“视而不见”群体。对于“在公交车上向老弱病残人让座”这一问题上,大家几乎一致表态:主动让座;对“当乘手扶电梯,怎么站”,回答“自觉站在右边”的占80%,“随行人站的”占15%,“随便站”的占5%。在同学们回答“在外出遇到红灯怎么做”的一问中,“一贯遵守交通法规”的占97%,“偶尔闯红灯”的占2%,“经常闯红灯”的占1%。这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行动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关于在校园内或其他公共场合乱扔垃圾的看法”中,认为“很鄙视,宁肯拿在手里也不乱扔的”占48%,为“出于无奈,周围没垃圾桶”的占50%,为“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占2%。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还做的远远不够,即不能做到“兼济天下”。比如“面对一些不良图片视频的做法”,大部分选择“回避”,只有极其少数选择“举报”。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4篇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4篇 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大学生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1、坐公交车时,你会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吗? 2、坐公交车时,你自己没有座位,但看到坐着的年轻人对身边的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你会? 3、你会在自习室里大声接电话吗? 4、一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却不知如何维护,而你恰好懂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会? 调查发现对于问题一,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一定会让,25%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学表示不会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公交车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离老人又远,不方便给老人让座。对于问题二,有75%左右的同学,只是心中责怪那人没素质,但没有任何行动,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学表示提醒年轻人让座。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至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绝大多数保持沉默,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别人不听劝告,而使自己尴尬,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与私德之

间,大多数人还是在维护私德的基础上再去维护公德,问题四和问题五同样显示出了这样的问题。 二、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 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1、你对国计民生的态度是 2、你曾主动去无偿献血吗? 3、你曾经利用手机或网络等媒介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吗? 调查发现,对于国计民生的态度,有57%的同学表示偶尔看一下,只了解周围人谈论的事情;40%的同学表示很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学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不关心。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去关心社会问题,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多都是从别人不经意的谈论中,获得信息的,也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不关心。当我们调查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时,我们了解到有36%的同学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学没有献过血;31%的同学无偿献过血。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去无偿献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学却不敢去献血,因为担心卫生条件,害怕自己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认为跟负面宣传有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大多是会因此而感染病毒。我们的社会、政府应该积极为大家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作一些正面的宣传与引导,消除人们心中的障碍,建立人们对社会的信赖。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论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论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论文 系别:旅游管理 班级:财务管理 小组成员:李佳喜孙继杨 颜旭

所谓社会公德,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高文化群体,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是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是先进文化知识的的传播者,是社会公德规范的实践者。然而,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导致大学生形象与社会所期望的形象有较大反差,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这次就对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做了一些调查,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一、调查问卷: 形式:选择题调查对象:大学生调查人数:一百人 1、您现在是大学几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评价是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很差 3、您认为社会公德的培养对大学生是否有帮助?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4、您认为大学生是否该为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作出贡献 A.应该 B.不应该 C.不清楚 5、如果有同学在公共场所说粗话或者大声喧哗,您认为该行为 A.不好 B.好 C.不清楚 6、当您与同学发生矛盾或者摩擦时,您会 A.主动道歉,同学间应该和睦相处 B.希望对方先道歉 C.不以理会,无所谓 7、您对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搂抱的亲昵的行为的看法是 A.反对,学校应加以制止,维护大学生形象 B.反对,学校应加以加强教育引导,放宽对待 C.赞成,这是个人自由 D.无所谓

二、结果统计

三、分析 1、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缺乏责任感的”。只有少数的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2、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

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仅仅只是单纯的道德义或道德拯救呼声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认真分析造成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和寻求行之有的对策,进而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制根基。 关键词:社会公德公德意识法律对策 2006 年南京一老者被撞倒受重伤的“彭宇案”,似乎让很多人都得了彭宇“后遗症”。四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彭宇案”的翻版。59 岁的豆饼大妈把拾得的1700 元交还失主,失主坚称其“贪”了6500 元。75 岁老汉从公交后门跌倒在地,众人却不敢施救,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刘先生捡到空钱包,请来4 位市民作证,证明他捡到钱包时里面就没钱,然后才打了110 报警……1从瘦肉精到吊白块,从苏丹红、福尔马林到三聚氰胺事件,最新的是化学火锅,诸多掺入了化学元素和工业用料的商品充塞进百姓人家的菜篮子、餐桌上,不断引发出人们对关乎食品的安全的社会公德问题的思考。 这些都不是个案,那么我们的社会公德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一、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和问题 (一)正义感缺失。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正义感是指社会成员对正义理念、正义原则、正义制度的尊严以及在维护正义制度、做出正义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按照正义原则来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在社会发展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新旧道德规范发生激冲突,人们的个体功利价值取向相对突出,群体利他价值取向受到歧视,人际交往中感、友谊等因素不断弱化,而现实功利因素不断加强。在人们心中缺乏一种必要的正感,惩恶扬善的阻力很大,甚至出现“失德受益、守德受损”的反常局面,使得社会正义的贯彻实施失却了强大的内部动力,导致社会公德在价值层面失效。2 全国震惊的“李刚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们迎来的不是同学的愤怒、有关部门的解释,而是做好事(作证)的孩子不敢承认,目击者也不敢公布事实。”3比“官二代”飙车引发恶性事故还要可怕的是事后目击者的集体沉默。这样的沉默源于三方面的压力。一是明哲保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家长听说此事后对子女的即时提醒;三是校方的禁止,“一旦向记者透漏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因此,尽管他们中有人深受良心折磨,却不得不选择“无可奉告”。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正义感何在?社会责任感何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写照,很难想象,在社会公平营养缺失的大环境里,大学校园如何能摆下一张平静的书桌?4这件情的结果是令人悲哀,人们自保的心里以及麻木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个正义感正流失的年代。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1陆爱红. “拯救”社会公德法律责无旁贷. 人民公安报/2010年3月12 日第003 版 2张坤.社会公德若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32010年10月21日广州日报。 4梁江涛.集体沉默源于大学精神沉没,2010年10月25日发表于《中国法院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2726127.html,/html/article/201010/25/433004.shtml 2010-12-18访问。

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4篇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4篇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说到社会公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公德则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调查目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实践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发现大学生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播公德意识的建议,共创和谐社会。 调查形式:于xx年4月7日,随机抽取湖南地区两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210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9.7%,女生占50.3%,调查问卷回收率79.5%,有效问卷167张,有效率100%,人工处理数据,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从长沙市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调

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大学生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1、坐公交车时,你会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吗? 2、坐公交车时,你自己没有座位,但看到坐着的年轻人对身边的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你会? 3、你会在自习室里大声接电话吗? 4、一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却不知如何维护,而你恰好懂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会? 调查发现对于问题一,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一定会让,25%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学表示不会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公交车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离老人又远,不方便给老人让座。对于问题二,有75%左右的同学,只是心中责怪那人没素质,但没有任何行动,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学表示提醒年轻人让座。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至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绝大多数保持沉默,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别人不听劝告,而使自己尴尬,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与私德之间,大多数人还是在维护私德的基础上再去维护公德,问题四和问题五同样显示出了这样的问题。 二、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

大学生公德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社会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调查报告(2010-2011第二学期) 报告题目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社会调查 概要(要求写明实践的时间、方式、主要内容等): 活动地点:西安市 一、调查主题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内容:(1)调查背景 (2)调查意义 (3)实践方式:调查问卷 四、调查总结:(1)调查结论 (3)总体现状与改进措施 五、附录:问卷展示 关于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调查 一、调查主题 社会公共道德风气,社会群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社会 的发展模式,制约国家意识领域的发展,影响社会经济的进步。 所以我这次选题的题目就是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时间 2011年5月10日——2011年5月20日 三、调查内容 (1)调查背景: 大学生公共道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同时对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才和以后的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提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1.您现在是大学几年级? 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大四 2您在食堂吃饭时,会排队等候吗? A.会自觉排队,维护公共秩序 B.会,在他人提醒下才意识到 C.不会,因为其他同学也没有排队 D.无所谓 3.单选* 您会在熄灯后,打扰其他舍友的休息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4单选* 当您遇到老师时,您会主动打招呼问好吗? A.会的 B.偶尔会 C.从没有 5.单选* 在老师上课时,您会与同学聊天吗? A.不会,这会影响老师的上课 B.有时会,无意冒犯老师,事后心感内疚 C.经常会,不觉得自己会影响到大家的上课 6您对考试时作弊的行为有何看法 A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总比补考好吧 C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干过 D反感,从不作弊 7.单选* 您对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搂抱的亲昵的行为的看法是? A.反对,学校应加以制止,维护大学生形象 B.反对,学校应加以加强教育引导,放宽对待 C.赞成,这是个人自由 D.无所谓

如果有同学在公共场所说粗话或者大声喧哗,您认为该行为? A.不好 B.好 C.不清楚 9 如果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幼病残您会让座吗? A肯定会 B有时会,视情况而定 C不会 10:在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时你一般会怎样做?(单选题)经常闯红灯 偶尔闯下 一般不闯红灯 坚决遵守交通规则 11对爱心募捐的态度 A积极,充分发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B消极,不明白资金去向 C中立,视情况而定 12.单选* 您会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么? A.会,保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B.会,在同学们提醒下才知道 C.不会,公共环境卫生与自己没关系 D.无所谓 13.单选* 您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对吗? A.完全错误 B.也对也不对 C .完全对 D .无所谓 14.单选* 您认为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成才是否有帮助?

2021年关于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2021年关于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2021年关于社会公德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会公德 简称“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商业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经营者伦理道德的高低,不仅影响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而当温总理也发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的感叹时,我们就不得不在再次来思考一下“人心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了。对于社会公德滑坡的现状,小到随地吐痰,破坏公物,大到食品中添加的各种违章添加剂。 有人说,我们应当感谢中国的食品行业,因为它让我们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认识了瘦肉精、从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蜜枣中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认识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也有人调侃说,日本人一

天一杯牛奶,振兴了一个民族;中国人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了一个民族。而如今,当我们日常消费的馒头也成为了有毒物品的时候,我们实在是不晓得该继续“感谢”下去,还是该骂其“道德沦丧到了极点”。 出现社会公德滑坡的原因 .功利主义的驱使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有句话说道“上下争利,国将危矣”。这句古训归根到底在一个“利”字。利可以指金钱、权利、功名、也可以指一些便宜、好处等。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可以昧着良心踩在别人的身上追逐名利、践踏道德。一些社会学家把道德滑坡归结为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价值观发生转变,道德观念的迷茫,道德判断失去方向。由此,社会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越来越多的人,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从而丧失责任心,负责任的氛围也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正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由此导致人们责任心的丧失。一个丧失责任心的民族,是走向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功利主义使得人们公德淡漠。公民的劣根性:自私,愚昧;多疑,冷漠。导致了我们社会道德的进一步缺失。如今的人们只是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讲求道德,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进入公共的领域,人们就变得冷漠、不知道关心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热情帮助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在这里人们拥有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总结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总结 社会公德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总结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比活秩序,郡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毒奶粉、地沟油,南京彭宇案等一系列社问题的出现,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的争论就从未停止。从天津许云鹤案,江苏司机案,到10月13日两岁女童悦悦遭汽车碾压、18名路人漠然旁观事件,“道德沦丧”一词再次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是否真的到了道德危机的边缘?如何才能重新确立社会公德观念,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相关网络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网友认为相比于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倒退”,其中道德水平下降最集中的体现在政府官员、司法执法人员及医生、老师等身上。为什么在千年儒家“仁”、“礼”思想主导下的仁义之邦中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演变发展到今天,其理念早已被我们熟知,但因现实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传统的纲常伦理到近代已经开始瓦解。近20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民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统治权力却能够轻易介入国家资源配置。同时,在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下,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做法让许多人尝到了甜头,这无疑使我们的人生关、价值观逐渐复杂分离,人与人之间再难有真心相待,我们孰知的仁义忠恕之道由于脱离人的基本发展需要而遭到摒弃,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逐渐盛行。 其次,法律对作恶者惩罚不严,也助长了不正之风。如南京彭宇案,一位网友说:“我不想见死不救,是那么多个法官的判决教我这样做的。我不奢望做好事被表彰,但绝不愿意像彭宇那样背上罪名。”社会公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它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只是作为法律的辅助存在。社会公德没有衡量的准绳,法律又不能保障行善者,做好事的风险使我们陷入了想做不敢做的困境。 社会道德的滑坡还引发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我们从小被教育学习董存瑞、黄继光,这是“英雄式的非常人教育”。然而在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可能总是遇到需要顶炸药包的情况,于是教育的影响慢慢淡化,落空。我们需要的是常人教育,如对人要诚实,要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课本里学着董存瑞、黄继光,耳边却接受着父母亲友“别多管闲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类的教育。这样我们的新一代才不会时常对大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社会公德的良好发展才能有保障。 说国人道德滑坡,是我们都道德败坏么?显现不是。道德败坏的是一小部分人。但这一小部分人的行为为什么会对大众产生广泛影响呢?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德滑坡产生的蝴蝶效应。它放大我们生活中的丑恶和阴暗,让我们对社会道德状况产生了质疑,开始变得不知所措。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着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却为什么对需要帮助的人漠然视之?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一次去上海的经历让我对此深有感触。在我的家乡,闯红灯现象随处可见。而那次在上海过马路,红灯时尽管人很多,但没有一个闯红灯的,本想闯红灯的我也放弃了这个想法,停下来等绿灯。我认为这就是群众效应。因此,社会公德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严于律己。当我们在一个遵守社会公德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相信那小部分不守社会公德的人将会有所改变。 文明是不断上升发展的,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任何民族情感和凝聚力,都会被厌恶和疏离所代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极不愿意看到社会道德滑坡的悲凉画面的。卢梭说过:“没有爱情,美丽有什么用处?没有语言,智慧有什用处?”而没有道德,由人的智慧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又有什么用处呢?它带给人们的,决不会是幸福。正如小悦悦案中唯一施救者陈贤妹所言:“我不怕,平时见到老人摔倒我也会扶,总要有人去帮助。”“总要有人去帮助”,是一个社会和谐运转所必须的,也透出了植根于社会土壤中的浩然正气。它可以冲破担心、疑虑,把爱心与温暖施与需要救助的人。无论老幼强弱,与其徒发社会公德沦丧的嗟叹,不如从我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世界证明,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爱心,冷漠并不是常态。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班级: 授课老师: 小组成员: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一.调查地点:南华大学 二.调查时间:12月8日到12月14日 三.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实地调查访问. 五.调查内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六.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关键词: 社会公德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环境保护遵纪守法参考书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和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轨道,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二.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

社会公德调查个人心得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doc

社会公德调查个人心得3篇_大学生社会公 德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调查个人心得篇一 一、渭南市民存在的社会公德问题 1、环境与卫生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卫生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任凭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在汽车站牌、广告招贴画、建筑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将咀嚼过的口香糖随处粘附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垃圾分类投放、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和不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不乱扔废旧电池、善待花草树木等每个市民都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由此可知,渭南市民本身是非常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卫生问题的(否则也不会反映这些问题),但从这里我发现了一种矛盾:渭南市民有很强的环境卫生意识,渭南市的环境卫生现状却值得我们忧虑。这是不是反应出了这一现实: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 2、文明交通问题 文明交通问题也是渭南市民认为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其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或行人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或翻越交通护栏等是反应犹为严重的问题。 3、文明礼貌问题 调查数据表明,渭南市民在文明礼貌方面仍需继续努力,以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文明礼貌问题主要表现为:遇事围观、起哄,夏天在公共场所光膀子、脱鞋、抽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争吵、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异性间过度亲密等。

下面是几个公众反映较多的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 1、园内占座情况严重。本应有着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似乎永远也抵制不了占座的欲望,哪怕座位资源并不稀缺,哪怕自己并不需要。随便一本书或是一个本子就能将一个座位据为己有,是少数人不良心态,是大多数人的被逼无奈。一些学校出台了相关的措施禁止无人占座的行为,然而收效甚微维持不长。更重要的恐怕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道德氛围,然而这样的氛围还需要坚定的态度来支持。 2、抢公交。也许是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也许是大家筋骨越来越弱,承受不起久站之累,公交车一战总是一触即发。简单挤挤倒是能接受,很多人表示现在有些人借各种理由抢座,抢的理直气壮,例如你们挤坏了我的腰谁也赔不起之类的话不绝于耳,让人万分无奈。强行要座的行为也随之慢慢出现,颇有倚老卖老嫌,当原本心甘情愿的让座行为变成被逼无奈时,再善良的人心里也会有疙瘩。 3、恶意拖欠物业费。以各种理由拒付物业费,反正一个人不交钱物业公司也照样干活。被蹭物业费的人当然也心有不甘,于是事件愈演愈烈,拖得物业吃不消,服务最终真的如他们所愿的变差了,结果害人害己。贪图小便宜这种事,对于他人的伤害往往微乎其微,然而其恶劣的影响却远胜于事件本身。 4、不爱护环境。这是老问题了,也是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个直观印象。在他们看来随地吐痰实在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确实,我们有垃圾桶,可哪怕两步一个也挡不住一些人的随地解决。在年轻人接受着正确的教育的同时,大街上的无数榜样们却做出了相反的例子,最终把后辈们也教成了不讲卫生一族。有人说群体中的人们总是相互影响的,不会总是把好的教坏,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坏毛病的改正难度很大,好习惯的放弃可能就在一朝一夕,让整个社会遵循游戏规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大力的干预。 5、闯红灯。今天的闯红灯事件多发生于行人身上,这还要多谢我们的路口监控系统。虽然近年来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逐渐加强,然而还是有些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勇往直前,惊得司机们一身冷汗。很多人闯红灯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车离我远着呢,觉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思修课论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主要程序是: 第一阶段:资料准备。通过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百度等方式检索有关社会公德的信息资料。参考调查问卷的方法和形式。 第二阶段:分析调查内容。对调查内容分成“文明、礼貌、礼仪、诚信方面”,“公益、拾金不昧、帮助他人、义务服务方面”,“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等方面”,“遵纪守法、对法律认知方面”

四个方面,挑选适当的问题,进行调查。 第三阶段:实施调查。对班级同学,朋友及周边学生等实施调查。 第四阶段:分析与报告撰写。运用word、excel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三、当前大学生公德现状分析 (一)、文明、礼貌、礼仪、诚信方面 礼、诚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到长辈、老师、领导打招呼应该是一种礼貌的体现,65%的同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3%的同学不愿意上前问好,仍然有32%的同学出于内向没有上前问好,也就是97%的人是很懂得礼貌的,所以我们不能把那32%的同学归到不懂礼貌的人群中。在文明礼貌方面同学们做得还是可以的。 当借他人物品时,87%的人会每次都下意识的爱护那件物品,12%的人偶尔会,只有1%的人从来没有下意识得爱护借来物品。在借用他人的物品时,我们应该竭力维护的,这个方面大家也不错。 百行孝为先,87%的同学每年都回家陪父母过年,4%的同学打算今年不回家过年,9%的同学有过不回家过年的经历。就我们的调查,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家里有人在惦记着自己,自己也记挂着家人。 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孝顺父母,这些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心理面是知道怎么做得,只是在行动上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二)、公益、拾金不昧、帮助他人、义务服务方面 对于随手丢垃圾的人,44%的同学会忽视不管,39%的同学会捡起垃圾然后离开,17%的同学会提醒对方捡起垃圾。只有56%的同学对垃圾有所表示,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如果我们能打源头制止丢垃圾的人,而不是去教育每个人去捡起垃圾,那么效果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爱心募捐,47%的人会积极参与,47%的同学会在集体捐助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