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大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大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大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大全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大全

一、重点字音和字形

第一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贮蓄(zhù) 眨眼(zhǎ) 高邈(miǎo) 宛转(wǎn) 蓑衣(suō) 抖擞(sǒu)

碣石(jié)澄清(chéng) 静谧(mì) 棱镜(léng) 莅临(lì) 发髻(jì

)镶嵌(xiāng qiàn) 竦峙(sǒng zhì)吝啬(lìn sè) 淅沥(xī lì)

窠巢(kē cháo) 澹澹(dàn dàn)萧瑟(xiāo sè)酝酿(yùn niàng)

咄咄逼人(duō duō)

2、易错易混字形

酝酿抖擞嘹亮贮蓄澄清静谧高邈娇媚棱镜凄冷

碣石澹澹竦峙吝啬屋檐睫毛干涩淅沥窠巢

第二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仿膳(shàn) 侍弄(shì) 诀别(jué) 整宿(xiǔ) 分歧(qí) 憔悴(qiáo cuì) 霎时(shà) 粼粼(lín) 嗅觉(xiù) 祷告(dǎo) 神采奕奕(yì) 菡萏(hàn dàn) 匿笑(nì) 并蒂(dì)攲斜(qī) 柳絮(xù) 瘫痪(tān huàn) 徘徊(pái huái) 2、易错易混字形

瘫痪侍弄匿笑憔悴诀别烂漫分歧粼粼沐浴

姊妹徘徊遮蔽心绪捶打荫蔽喜出望外

第三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绽开(zhàn)油蛉(líng) 秕谷(bǐ)

斑蝥(máo) 缠络(lào) 觅食(mì) 竹筛(shāi) 曲肱(gōng) 笃志(dǔ) 蝉蜕(tuì) 盔甲(kuī) 脑髓(suǐ) 收敛(liǎn) 厥土(jué) 浸满(jìn) 珊瑚(shān hú) 搓捻(cuō niǎn) 倜傥(tì tǎng) 拗过去(ǎo) 系鞋带(jì) 金叵罗(pǒ) 人声鼎沸(dǐng) 人迹罕至(hǎn) 花团锦簇(cù) 锡箔(xī bó) 2、易错易混字形

确凿云霄鉴赏倜傥绅士绽开奥秘企盼争执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不求甚解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第四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派遣(qiǎn) 鄙视(bǐ) 废墟(xū)

乍看(zhà) 突兀(wù)坍塌(tān) 干涸(hé) 戳穿(chuō) 流淌(tǎng)

灼人(zhuó)抽噎(yē)呻吟(shēn)晕眩(xuàn)恍惚(huǎng)

酬劳(chóu) 参差不齐(cēn cī)哄堂大笑(hōng)拈轻怕重(niān)

2、易错易混字形

派遣殉职狭隘热忱酬劳呼啸慷慨帐篷废墟坍塌溜达

突兀险躁干燥刨根问底见异思迁沉默寡言拈轻怕重

第五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相称(chèn) 污涩(sè)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羞怯(qiè) 婢女(bì)

嗔怪(chēn) 一缕(lǚ) 小凫(fú) 麝香(shè) 怅然(chàng) 蹒跚(pán shān) 禁锢(gù) 驯养(xùn) 虐待(nüè) 苫蔽(shàn)咒骂(zhòu) 怂恿(sǒng yǒng) 2、易错易混字形

懒惰怂恿乞丐怅然蜷伏惩戒冤枉虐待匍匐

鹦鹉安详预警苫蔽眈眈假寐狡黠神采奕奕

第六单元

1、易错易混字的读音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女娲(wā) 开辟(pì)勋章(xūn)

称职(chèn) 御聘(yù pìn) 缥缈(piāo miǎo) 澄澈(chéng chè)

骇人听闻(hài) 莽莽榛榛(zhēn zhēn) 掺和(chān huo)

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中伤(zhòng)躇步跐蹈(chú cǐ)

2、易错易混字形

炫耀愚蠢妥当钦差滑稽狡猾爵士勋章缥缈澄澈气概

爱慕凯歌臃肿魁梧骇人听闻莽莽榛榛杞人忧天随声附和

学法指导:

1.泰安市的字音、字形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是将字音和字形混在一个选项中,3分一个,我们复习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该题型考查是直接选取课文当中的原句,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回归原文,熟悉重点字、词所在的句子。

二词语解析

1、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同“婉转”。

2、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招展,迎风摆动。

3、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4、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5、干涩:○1因发干而显得滞涩或不润泽;○2(声音)沙哑;不圆润;○3形容表情、动作生硬、做作。

6、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7、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8、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9、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0、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

11、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又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12、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所需求的东西。后指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位置或安排。 13、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

14、攲斜:倾斜,歪斜。 15、匿笑:偷偷地笑。 16、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17、确凿:确实、真实。 18、轻捷:轻快敏捷。 19、消释:溶解。

20、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21、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22、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毫无共同之处。 23、悔恨莫及:懊悔都来不及了。

24、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25、依样画葫芦:照别人画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26、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7、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28、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9、疲惫不堪:非常疲惫,难以忍受。

30、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31、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接受不过来。

32、油然而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33、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取。

34、冷冷清清:形容冷落、幽静、凄凉和寂寞。

35、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36、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37、精益求精: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38、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39、不毛之地: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

40、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41、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42、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43、抽噎: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

44、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45、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46、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47、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48、畏罪潜逃:害怕承担罪名而偷偷逃走。

49、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50、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51、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52、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53、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54、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55、疲惫不堪:困倦得不能忍受。 56、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57、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学法指导:

1.泰安市中考词义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题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复习时,一定要牢记重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切忌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语义重复、望文生义;

2.做词义辨析题时,应认真审题,联系语境,必要时,可采用排除法。

3.连续五年泰安中考此题都是考查四字成语,所以尤其要注意四字成语的含义。

三、古诗文名句

一、古诗词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二、古文名句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学法指导:

1.本册所涉及的古诗文不多,但每篇都很重要,我们在复习时最好做到每篇都能背诵、正确默写;重点句子必须要正确默写。泰安市2018年中考第21题,第一小题就是默写《<论语>十二章》中的诗句,第二小题是默写课内古诗句,第三小题是默写精美文言文中的精美语句。

2.诵读古诗文时应该做到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以免默写时出错;

3.诵读古诗文时,还应当借助注释或手中的资料书,理解古诗文的大意和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能在考试时游刃有余。

4.掌握常见的文学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四、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简介)

1.《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史称“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5.《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

6.《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笔记》,长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7.散文诗《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国王与王后》等。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8.散文诗《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当代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9.《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11.《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1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3.《猫》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作者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以及《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等。14.《动物趣谈》节选自《所罗门国王的指环》第五章,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15.《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6.《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1805—1875), 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18.《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19.《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神话传说》《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

20.《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作家伊索所编。我们所熟悉的《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都出自《伊索寓言》。

21.《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相传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学法指导:熟记相关内容,尤其是作家的国籍(朝代)、特殊称号、重要作品。泰安市中考

的在第六题(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有1—2个选项。

五、名著导读

一、《朝花夕拾》

【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塾师寿镜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主题思想】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

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的悲惨处境。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

阿长——不知姓名的女人。“我”儿时的保姆

懂很多规矩,如过年要吃福橘,大年初一开口说吉利话等,喜欢背地里说长道短,睡觉摆“大”字,庸俗迷信,愚昧无知,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她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异国医学教授,“我”的恩师

声调抑扬顿挫,穿衣不太讲究。治学严谨、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这些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觉醒的知识分子,“我”的朋友

正直、倔强、革命、热情、爱国,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一步步走向了末路。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他的悲剧,有力地控诉了那个“吃人”的黑暗的封建社会。

父亲——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我”的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二、《西游记》

【主要内容】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则多象征社会恶势力。对崇信道教、沉湎

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

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倍受历代读者欢迎,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主要人物】

孙悟空——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

故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唐僧——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

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性格特征: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法、佛经造诣极高、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猪八戒——一个喜剧形象

性格特征: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猛战斗、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沙和尚——即沙僧,法名悟净,唐僧之三弟子,原为天庭卷帘将军。平凡的经历,不招人喜爱的外貌,在取经过程中又表现一般,因而在《西游记》中不似孙悟空、猪八戒那么令人关注。但这也代表了生活中的一种类型。在沙僧身上,有几点重要的性格特征。如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忠心不二,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关键时刻不失侠义风骨。沙僧的性格自有其复杂性和现实性。在《西游记》的群体中,他有他独特的表现和作用。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三、《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也是古希腊的精神象征。相传其中的故事是一名叫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奴隶在监禁中创作的。“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通过简短而精练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富有哲理。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狼来了》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寓言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狐狸和山羊》告诫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四、《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诗人,因童话故事而闻名世界。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其创作的童话被

称为“安徒生童话”。

《海的女儿》内容简介:小美人鱼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陆地上的王子在一起,用自己美妙的嗓音和三百年的生命换来了巫婆的药酒。于是,她有了一双美丽的脚,但每走一步就像走在碎玻璃上一样疼痛,可是只要王子对她微笑,她就忘记了脚上的疼痛,眼看着王子和别人结婚,她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小美人鱼的行为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纯洁的爱情,什么是美丽的爱情。小美人鱼是愿为爱情献出生命的典范。

《丑小鸭》内容简介: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因为它心中有梦想,梦想支撑着它。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自强、白立中成长,通过拼搏他们会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

《野天鹅》内容简介:这是一场善与恶的斗争,艾丽莎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却战胜了比她强大得多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了被王后的魔法变成天鹅的11位哥哥。她能够成功靠的是她的勇气、决心和毅力。面对荨麻的刺痛和一年不能说话的痛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面对主教对她的诬陷和把她烧死的惩罚、她也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终于完成了她的工作,只要有勇气和毅力,一定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并且她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归宿。

学法指导:

1、“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的考查往往采用选择题形式,我们在复习时应该牢记作家、作家的代表作品、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家笔下的典型人物和作品中的主要思想情感等信息。

2、泰安市中考的在第六题(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有1个选项。

六、文言文字、词、句

一、虚词举例

而:1.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但是,却);2.温故而知新(连词,表顺承,又);3.博学而笃志(连词,表并列,并且)

乃:1.屠乃奔倚其下(副词,就)2.乃悟前狼假寐(副词,才)

以:1.投以骨(介词,把)

2.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3.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4.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连词,表目的,来)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来)

之:1.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

2. 因往晓之(代词,他)

3.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助词,同上)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7.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助词,的)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夫)

5.仁在其中矣(代词,此,这)

6.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

学法指导:

虚词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我们复习时,首先要牢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要注意同一虚词不同意义和用法的比较。

二、一词多义

为:1.可以为师矣(做,当作);2.知之为知之(就是);3.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意:1.意暇甚(神情、态度);2.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想,打算)

3.意与日去(意志)

知:1.人不知而不愠(了解);2.温故而知新(得到,懂得)

止:1.一狼得骨止(停止);2.止增笑耳(只是,仅仅)

敌:1.恐前后受其敌(攻击)2.盖以诱敌(敌人)

前:1.恐前后受其敌(前面);2.狼不敢前(向前);3.其一犬坐于前(面前)

行:1.夫君子之行(指操守、品德、品行);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路)

成:1.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遂成枯落(变成)

学法指导:

一词多义的考查常常在选择题或翻译题出现,我们在复习时要准确掌握这些词的多种意思,切忌混淆。

三、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同“否”)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身亡所寄(亡,通“无”,没有)

4.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5.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6.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是,仅仅)

通假字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我们在复习时既要掌握其“同”“通”的字,也要掌握其意思,答题时要同时写下这两点。

四、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5.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6.回也不改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7.非学无以广才(使动用法,使······广,增长)

8.非志无以成学(使动用法,使······成)

9.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10.多不接世(形容词用作名词,多数人)

11.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14.因往晓之(使动用法,使······明白)

学法指导:

1.词类活用的的考查在选择题、填空题或翻译题中均可能出现,我们在复习时要联系原文,准确掌握其活用方式和意思;

2.在翻译是,可结合语境和上下文加以理解,灵活翻译。

五、古今异义

1.与友期行(古义:动词,约定;今义:名词,日期)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3.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拜访)

5.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6.不亦君子乎(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7.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8.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或没有)

9.思而不学则殆(古义:疑惑;今义:危险或几乎)

10.饭疏食(古义:吃饭;今义:饭食)

11.饭疏食(古义:粗糙;今义:疏通,疏散)

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3.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14.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迟缓,速度慢,与“快”相对)

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修养;今义:治理,统治)

16.意与日去(古义:岁月;今义:日子,日期)

17.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某地出发到另一地)

18.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用作量词,一股)

19.盖以诱敌(古义: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今义:覆盖或盖子)

2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义:数学学科,几何学)

21.及其家穿井(古义:待,等到;今义:达到、赶上,连词,和)

22.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今义:明白,知道)

学法指导:

泰安市2018年中考第3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就是考察以上几个知识点,希望大家在复习古今异义词语时,应该充分结合原句意思和原文语境,重点把握其古义,避免望文生义,与今义混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共2套) (本册教案共包含2套不同的风格教案)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成语汇总 现代文中的成语 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引来伙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淅渐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含贬义)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来回翻身,多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思维活动等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特别高兴。(侧重意外之喜) 各得其所:人或事得到合适的安顿。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多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沸,水开。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多用于两件事物的比较。 疲倦不堪:极度疲惫,不能忍受,多指身体因为过度劳累而无法支撑。 小心翼翼:举止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多形容人的行为、态度)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一般用于否定句) 恍然大悟:型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侧重于突然明白)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也可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不能形容商品)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形容不负责任)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淡,不放在心上(一般用于“对……漠不关心”,含贬义)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含贬义)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含褒义,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好)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迁,改变(含贬义)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创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中性词) 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指人的性格。(中性词) 参差不齐:长短不齐、好坏不一、水平不一,形容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 哄堂大堂: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侧重说话的气氛好,大家都笑了) 惊慌失措:因害怕而慌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含贬义)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多用于比较)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指小孩,老人或单身妇女)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含褒义) 不可救药:形容人或事不可挽救,比喻事态严重(含贬义) 骇人听闻:事出怪诞,令人害怕、震惊(多指社会事件,不是自然因素)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含贬义) 神通广大: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灵机: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能力。(含褒义)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含贬义) 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感到不安。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含贬义)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 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守电话的母亲 邓迎雪 ①母亲拿着手机,愁眉苦脸地走进家门。手机不知怎么就静音了,来电话没有铃声,刚才找人修,也没有修好。 ②“这多耽误事啊。”母亲坐在窗前的老藤椅上望着暮色沉沉的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 ③千里之外的儿子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手机不响,怎么能接到他的电话?接儿子的电话,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了。儿走千里母担忧,儿子无论多大,在她心里都是孩子。虽然想念他,挂念他,但她很少打电话。儿子工作忙,有时晚上还加班她怕打电话耽误他正事。于是,每天晚上,她就像一只待在巢里的老鸟,期盼着那动听的铃声。其实在电话里娘儿俩每天也总是聊那些内容,她问他今天怎样,累不累,工作还顺吗。儿子总会嘱咐她在家保重身体。这样的话每天说,她依旧是津津有味。儿子的电话让她踏实、心安。 ④“唉!可真倒霉!”母亲摊开粗糙的手掌,看那个出了毛病的手机,眉头紧皱。 ⑤坐了一会儿,眼看天慢慢黑了,她赶紧起身去厨房。 ⑥吃饭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母亲把手机摆饭桌上,边吃饭,边盯着手机,这样一来电话,她就知道。往常她总是看着电视,吃着饭,如今一心不能三用,盯手机就是她的主要任务。吃完了一碗饭,她起身匆匆去厨房盛饭,走几步又扭头看看,等她盛了饭出来,眼睛就像探照灯似的,“唰”的一下,先找手机看看有没有动静。 ⑦吃过饭,她紧握手机,斜倚在沙发上看电。往日这个时候,是她最悠闲清净的时光,边看电视等儿子电话。可今天她的心都在手机上,根本没心思看电视,以至于电视剧演半天了,她也没看懂剧情。这让她有点心烦意乱,起身关了电视。 ⑧今晚,客厅里的灯好像格外亮,雪白的光线倾洒下来,房间里像落了一层雪。她忽然意识到,光线是亮,来电话时手机屏幕的亮度也许不够。她庆幸自己及早想到这一点,干脆起来关了灯,房间就倏忽一下陷在黑暗里了。 ⑨母亲摸索着走到阳台,又坐在老藤椅上。坐在这里,她才听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雨声淅淅沥沥,透着初冬的些许凉意。她把手机放在膝盖上,盯着手机,一动也不动。窗外昏黄、湿亮的灯光照进来,使她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⑩下雨的日子里,人最爱怀旧。母亲又回忆起儿子小时候,她最喜欢把他搂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儿子每次都听得入迷,黑亮的眼睛望着她,圆圆的小脸上全是专注。后来,她会的故事都讲完了,就给儿子现编,往往那故事编得漏洞百出,儿子也听不出来,仍旧听得津津有味。想到这里,她笑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多少年过去了,儿子长大成人,展翅高飞了,而她也已走入暮年。 ?正这样东想西想,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来。母亲就像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以迅疾的速度按下接听键。高兴地叫着儿子的小名:“小暄啊,吃过饭了吗?” ?儿子有些奇怪:“妈,你今天怎么接电话这么快,我刚拨通你就接了。” ?“那是赶巧了。”母亲笑盈盈地说,手中的手机好像会变魔术似的,让她顷刻间眉开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 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 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注重品味语言。 《春》一文的语言十分优美,要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后,重点抓住优美的语句加以品味、理解,这篇散文语言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可品味的地方很多,如文中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

部编版本初中七年级的下册的语文教材分析.docx

惠水县抵季中学2017—2018 学年度部 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惠水县抵季中学:唐天洋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七年文下册的教材排出大化: 1. 全共24 篇文章,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 篇,其余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 他年段文章 5 篇,七上 1 篇,八上 4 篇。 2. 古保留旧版 4 首,新增 4 首。 3.名著,由旧版《童年》、《昆虫》更改新版《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安排在第三元、第六元之 后学。 同在新中仍然按照文与生活的系排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元。六个元的主分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 每个元包括“ ”与“ 合性学”两部分。六次合性学分“三大三小”,即大 型合性学和小型合性学各三次,前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 交能力的培养。 二、各元具体分析 第一元 (一)教学内容 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他中有叱咤云的政治家,有决千里的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有人奉献宝精神粮食的文学家?? 本元的文,能我感受到他的非凡气,起我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 本元学精神的方法、在通全篇、了解大意的基上,把握关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和表达的妙;注意合人物生平极其所代,透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稼先 / 振宁:划出你最感人的、能揭示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并解、分析 2. 和做——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学、感受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 回 迅先生()/ :理解人迅丰富而的感情世界 4. 学 / 《治通》: 析写人事的美妙手法 第二元 (一)教学内容 家国情,是人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言文化,家的土地人民 ,, 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第二元所的都是表家国情的作品,能激我的国主情感。 (二)教学目 第二元学精。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之中,起体与想象,把握文 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要学做批注,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中国境内人类活动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3、第一个发现北京头盖化石的是谁?何时? 4、北京人过什么生活?原因?火的用途及意义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地位及意义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2、原始农业的兴起时间?地区?发展变化?重要标志?兴起与发展作用/意义? 3、比较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异同点?为什么存在差异? 4、中华文明的核心? 5、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过定居生活根本原因? 第3课远古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______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活动者几个较大的部落,如____、___、___等部落。 2.炎黄部落联盟与哪场战争有关?华夏族形成与哪场战争有关? 3.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日后的___族。___和___被尊为中华民族的_____ 4.炎黄联盟的影响?.炎帝、黄帝各有哪些发明? 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___、____、____等部落。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联盟,___、____、____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6.禅让制实行时期?含义?实质?选才标准?现实意义?(现实意义:要重用贤人,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人才,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7.大禹治水方法?精神?尊称?.尧舜禹各有哪些贡献? 8.黄帝故里举行拜祖大典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②展示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底蕴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 第2单元早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 2.夏商西周时期特征?(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3.夏朝的地位及意义?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夏朝的灿烂文明代表及地点? 4.商朝走向强盛的标志事件?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 5.商朝盘庚迁殷原因?西周建立者? 6.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统治?其目的?内容?作用?特点?周天子分哪些人为诸侯?诸侯应尽哪些义务? 7.西周走向衰落的标志事件?西周的贵族等级分别是? 8.夏、商、西周灭亡共同原因?暴君?启示? (共同原因:残暴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失去民心等) 9.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都会取得胜利?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发展历程(出现?发展?鼎盛?) ①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发展于夏朝,种类增多;③灿烂于商朝,商朝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④西周大多用于祭祀,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用途?功能?.青铜器的礼器类型和数量反映了什么? 4.商周青铜器铸造方法?特点?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 6.甲骨文含义?谁发现?记载内容?发现意义(影响)? 7.甲骨文造字方法?甲骨文与汉字关系?甲骨文特点? 8.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代,这个时代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称为青铜文明 9.商周时期出现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原因? ①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奠定了青铜文明的基础。②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时间?建立者?分为哪两个时期?其时间段?.春秋政治特点? 3.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生产力水平提高重要标志? 4.周王室衰微原因?表现?结果? 5.诸侯争霸原因?目的?春秋先后称霸霸主?旗号? 6.春秋首霸是谁?其称霸原因?.春秋争霸影响? 8.识记“晋国”位置 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名称及位置?晋国分为哪三个国家? 2.观察并对比《春秋争霸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回答:春秋到战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变化:①诸侯国数目减少;②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③匈奴在北方崛起;④各国修筑长城;⑤战争频繁趋势:逐步走向统一 3.战国时期战争特点?著名战役及相关成语、典故?战争结果?对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 4.商鞅变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的?时间?人物?内容?性质?作用(结果)?成功原因?启示?从商鞅身上学到精神?商鞅代表哪个阶级利益? 5.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①变法损害了守旧贵族利益②秦孝公死后失去了政治支柱 6.商鞅变法中 ①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核心内容)?②损害旧贵族利益措施?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措施?) ④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影响的措施?⑤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 7.都江堰修建时间?国家?人物?地点?功能?影响?体现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 第一单元歌咏自然 1.理解、积累本单元新学的词语。 2.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3.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诵读品味,融入文本意境,领会思想内容、艺术境界。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1.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2.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诗文,有古代诗歌也有现代散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精彩篇章,内容健康向上,风格清新优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情辞兼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从山、水两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整体感知,鉴赏文章色彩和谐的意境美。 《雨的四季》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中,《观沧海》一诗,曹操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描写自然世界的诗文,兼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美质。教读本单元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美景美情”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作感知和品尝美的过程,多角度解读课文。 1.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感情和审美意识。 2.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在阅读中,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认识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5.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元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宋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doc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春》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课文中都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副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2、作者把存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 答: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这三种人的不同特点:“处她”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健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3、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两个“盼望着”表现出作者急切而欣喜的心情,“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答:“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缴嫩的,绿绿的” 运用定语后置,读起来节奏短而快,突出了小草的特点。写出了小草情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的感受。 ③.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答:“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枪,点出了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野草的情态。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答:连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雨的形态万千和细密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济南的冬天》

1、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它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答;特点“温晴”写了济南四腿的小山,雪景,济南的水 2、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睛”,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 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3、品味语言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一些趣味,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答:拟人的修辞。将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可爱,突出济南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答:“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写出了夕阳映射下的雪景,更加富有美感。 《古代诗歌四首》 1、反复诵面读《观沧海》.体会这首诗质朴刚健、音调整佛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怎样的感觉。 答:诗中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沧海、洪波,日月、星汉”是远观之景。景物浩大,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2、《闻王品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答:诗人选取的这两个景物,一是表现了事情发生的季节为春季,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给人一种画面感,三是运用其象征的意义,“杨花”飘忽不定,暗喻友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的哺叫如“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杯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出现较大变化: 1.全书总共24篇文章,仅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篇,其余为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他年级段文章5篇,七上1篇,八上4篇。 2.古诗词诵读保留旧版4首,新增4首。 3.名著导读,由旧版《童年》、《昆虫记》更改为新版《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第六单元之后学习。 同时在创新中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 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各单元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粮食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邓稼先/杨振宁: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第二单元 (一)教学内容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 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三)教学重点 5黄河颂/光未然: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6最后一课/都德: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 法。8木兰诗: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掺和.(he) 绵廷.(yán) B.缥.缈(piāo) 陛.下(bì)显耀.(yào) 愚.蠢(yú) C.忙碌.(lǜ) 辍.行(zhuì)充沛.(pèi) 梳.理(shū) D.放肄.(sì) 苛.刻(kē)凸.起(tū) 笨拙.(zhu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 ....,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 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3.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诵内容汇总 第4课 观沧海 作者:曹操 [魏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作者: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光.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第16课《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

1 春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ün) 嫩.绿(na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a)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 躲藏.(cáng) 和.牌(hú) 宝藏.(zàng) 和.药(hu?) 黄晕.(yùn) 和.泥(hu?)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3)炫耀。(卖弄)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

统编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汇总

新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汇总经过整理分析来看,本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对上世纪末语文教材的一种部分性回归,主要表现在对文体知识、语法、修辞等等语文知识的安排上。虽然在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突出的是分类、意义与用法,有意忽略概念,但是,我们从分类、用法等中可以发现概念的端倪。原版教材中,各方面的语文知识分布在各册书的附录中,非常简单,学生自学是不太可能的。具体分布如下: 词类的实词在七年级下册附录,虚词在八年级上附录,表格呈现,分三项:词类、意义(虚词标为“作用”)、举例;八年级下包括短语类型(以表格呈现,分三项:名称、结构特点、举例)、句子成分(以表格呈现,分四项:名称、说明、符号、举例)、标点符号用法(文章呈现,突出的是用法、意义、举例);九年级上包括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格呈现,分三项:短语分类、关联词语分类、所包括词语)、常用修辞(表格呈现,分三项:名称、说明、举例)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⑶词性:名词 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 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 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 垛绿茵茵 【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 肠天涯 (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