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课程类型: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授课时间: 28课时

授课教师:杨滨瑜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3、能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4、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了解货币的作用和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

2、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基础上,能够准确归纳出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3、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能够说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

4、通过走访家庭、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能够准确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通过亲自参与日常经济活动,知道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确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1课时)

第2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 (1课时)

第3课时信用工具和外汇(1课时)

第4课时影响价格的因素(1课时)

第5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1课时)

第6课时消费及其类型(1课时)

第7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1课时)

第8课时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1课时)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学习目标】

1、在分析我国电视机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归纳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通过列举高新产品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体验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在列举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能够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通过收集所熟悉的公司资料,能够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

4、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明白不同投资行为都是价值的增值,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5、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收集的经济生活案例的分析,体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9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课时)

第10课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课时)

第11课时公司的经营(1课时)

第12课时新时代的劳动者(1课时)

第13课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课时)

第14课时股票、债券和保险(1课时)

第15课时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1课时)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能够说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2、通过收集和列举国家经济活动实例,能够分析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3、通过分析近年税收增长的情况及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的有关数据资料,能够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体会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通过分析社会生活案例,能够解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重要现实意义,说明效率与公平的的辩证关系。

第16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课时)

第17课时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课时)

第18课时国家财政(1课时)

第19课时征税和纳税(1课时)

第20课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课时)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能够分析说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2、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能够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3、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成就,能够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收集的“引进来、走出去”的典型实例,讨论分析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

第21课时市场配置资源(1课时)

第22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课时)

第23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课时)

第24课时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课时)

第25课时面对经济全球化(1课时)

第26课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课时)

第27课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1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调节教学的方法。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编写导学案,组织好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训练反馈、延伸迁移几个环节,突出道德课堂中的学生自学,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活动。

2、问题探究法(或情境——问题探究法)。针对学生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教师创设一种情境,能让学生觉得对于自己有密切关系,以引起他的学习兴趣和努力。

3、实践探究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究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经验和社区的生活为背景,在活动和探究中,演绎教材内容,补充和生成超越教材知识的内容。这种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4、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性评价和课后反馈。

(二)学习方式:

1、利用导学案开展独学、对学、群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交流活动。

2、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教材、网络、专题讲座、音像资料等。

3、进行适当的拓展习题练习。

4、开展社会活动,撰写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等。

(三)课程资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2、对教材进行校本的二次开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并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和习题集。

3、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时事政治资料,分析感悟知识。

4、引导学生到银行、证券市场、生产企业、超市进行参观、开展社会调查,体验经济与生活的联系。

【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

3、评价内容:平时表现+学习目标达成

4、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1)学生自价:以章节“自我检测”、自我总结为主,结合自己在学习小组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学生在完成作业、课堂活动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科竞赛等方面的表现,赋予评价。

(3)教师评价:

平时成绩(权重:20%):包括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以及学生自我检测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考勤(5分)、实践活动(5分)、作业(10分)

考试成绩(权重80%):单元综合练习(10分)、期中、期末考试(70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课程名称:高中历史必修一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 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2、学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列举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变革,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3、总结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上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并依据各国的国情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解释; 4、关注现今中外的政治制度,思考中国和世界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发展大势,探究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内容与标准: 【课时1】开学教育: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本学科的

学习方法。 第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要点:描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习要点:说出“始皇帝”的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查找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课时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要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时5】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要点:概述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时6】本单元知识回顾与习题讲评。 第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7】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习要点:利用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时8】罗马法的起与发展。学习要点:记住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课时:61课时 设计者:黄店镇中心小学赵陈红、王建路、李巧珍、郭国亮 教学背景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共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和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能够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5.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6.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序号单元 专题主要 内容 单元的 训练重点 课时 安排 第一 单元负数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2.在直线上表示数 初步认识负数,进一 步丰富对数概念的认识。 2课时 第二 单元百分数 (二)1.折扣 2.成数 3.税率 4.利率 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 生活中的应用,解决简单 的百分数问题。 5课时 第三 单元圆柱 与圆锥1.圆柱 2.圆锥 3.整理和复习 在观察、操作、推理、 想像过程中认识圆柱及圆 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计算 方法。 9课时

高一年级上英语课程纲要

高一年级上英语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类型:必修一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90课时 背景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必修1的课程起着衔接初、高中两个重要阶段的作用。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体会交际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并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有九个部分,即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Summing Up、Learning Tip和Reading for Fun。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不仅以友谊和朋友为首单元,使刚刚升入高中的同学们体会到新的学习生活;而且,紧接着通过对英语这门语言文化的介绍,加深了同学们对于高中英语学习的认识;与此同时,加入了旅游,地震,伟人事迹这些社会热点话题,使课本贴近生活,内容广泛,信息量大。 相比初中英语,本书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要求提高,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即:掌握基本事实;抓住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内涵,语言氛围;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语篇结构;获取语言文化知识。听力方面可以做到:听要点,听细节,听特定的词,听内容捕捉特定的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直至完成特定的任务。会话方面,能够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见。写作方面,能写建议信,简单的议论文,熟悉英文邮件的格式等等。语法包含: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用法以及定语从句。要求同学们能够写出较为复杂、严谨的句子。学生通过前4个模块的学习,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掌握了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3.学情分析 高一英语是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初高衔接的重要转折点。只有顺利实现初高衔接的平稳过度,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在“基础知识”方面,新高一教学更侧重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的考察,在语境中学学习英语。以词块为单位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运用词汇,在语境中掌握语法功能的运用。在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初中已经具备应有的听说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层次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起始年级教学的开始阶段,学生需要对1

高一英语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一英语必修4《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1 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授课时间:37课时设计:张维涛 授课对象:2015级高一 模块总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你将能: 1.展开丰富的想象,对高中的生活加以美好的憧憬和深入的了解。 2.对生活中的高中的新教师有深入的了解。 3.以旅行见闻的形式介绍澳大利亚 4.了解社会调查形式,学习社会调查的写法。 5.了解实验室的操作,养成良好的规范习惯。 6.通过学习,了解电脑科技和通信技术。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模块: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 ?内容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展望,根据自己的想象,畅想高中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学习将来进行时态和一般将来时态。补充相关的词汇和语言点,展望性的作文的书写。 ?教学安排: [课时2]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3]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课时4]处理模块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课时5] 话题作文的书写,进一步拓展话题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课时6] 习题讲评。 [课时7] 模块练习题讲评。 第二模块:My new teachers ?内容标准:通过学生的视角介绍自己的科任教师,学习人物的描写,。 ?教学安排 [课时8]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9]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课时10]处理模块中的语言点和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 [课时11] 话题作文的书写,进一步拓展话题和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课时12] 习题讲评。 [课时13] 模块练习题讲评。 第三模块: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内容标准:通过火车旅行的方式介绍当地的人文风俗和沿途风光,介绍澳大利亚。学生学会地点的介绍。 ?教学安排: [课时14] 第一节:intruduction,相关的词汇的补充和学习 [课时15] reading的课文结构和cultrual corner 课文结构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郑州九中高一数学组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1 ◆授课时间:3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 ◆课程目标 (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通过实例,知道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知道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知道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知道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知道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二)基本初等函数 1. 知道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知道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6.通过具体实例,直观知道对数函数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

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编制的探索 8月17号到23号我们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教师假期培训,主要任务是: 1.结合郑州市课程纲要编制业务领导培训内容,教务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纲要编制及课标解读的培训,实际操练编制下学期课程纲要和进行课标细化解读。 2.进行自学稿编制。通过展示研讨各学科自学稿,统一、规范自学稿编制形式和内容要求,提高自学稿编制质量,提高使用实效。每学科至少要编制一周的自学稿。 3.学习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有关文件及学校理解课堂十个做点,讨论落实点。 4.结合学校管理,研讨年级管理规定,形成条文,构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年级集体。 刚接触课程纲要时,大家的疑问是这和以往的教学进度表有什么区别呢?通过主讲人介绍,认识到教学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只有节次,没有单元模块。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四个课程要素,而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时间与教学内容,没有完整的体现课程的各种元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明确了课程纲要和教学进度表的区别后,我们一起学习了课程纲要的构成元素。 构成要素: 1.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使用年级、课时。 2. 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 所需条件: 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培训中提出了编制《课程纲要》的几点要求: 1.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教材、资料),学情、近几年高考特征等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2.要分析学期,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 3.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 4.《课程纲要》一经形成,就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纲领。每一课时的教学应依据《课程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课程纲要修改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3 ◆授课课时:40课时 ◆设计:郑州市第106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通过语文必修三的学生,你将能: 1,通过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说出情节和人物性格,从而初步学会阅读小说。2,通过反复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列举诗歌的意象,说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并交流诗人表达的感情;关注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创作风格及诗人风貌。3,通过诵读,借助注释、词典等工具积累识记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欣赏议论文比喻论证的形象性、排比论证的有力性及事实论证的雄辩性。 4,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分享科普文准确和简明的语言特点,掌握科普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树立科学精神。 5,议论文写作,通过分析习作,初步概述议论文的三要素,并能区分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及实践写作,学习各种论证方法,以达到能全面、辩证处理问题的方式。 6,通过本阶段阅读与写作的体验,丰富情感体验,树立科学思维,发展为头脑更灵活,心灵体质更健康的中学生。 课程内容与安排 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课时) 第一单元 ◆内容标准: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初步概述文本内容;能抓住文本中的动作、语言、肖像等描写,并学会通过这些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结合人物性格、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列举时代背景,进而能归纳人物背后的内涵和小说的主题;借助小说中写人的精彩段落,让学生动手仿写,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第二单元 ◆内容标准:学会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说出诗歌的意境,归纳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抓住具体诗句,从修辞、写作角度、描写手法等入手,学会具体赏析诗句;反复诵读作品,借助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 ◆内容标准:借助工具书、注释,能初步完成对文本的内容的阅读,并用勾圈点划法,积累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认真诵读,通过诵读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妙处,重视朗读和背诵指导,列举作者及时代背景,分享作者思想的内涵,关注作者创作的风格。

2019年人教版高二数学课程纲要.doc

2014级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2、选修2-1、4-4 教材:人教版A版必修2、选修2-1、4-4 授课时间:83课时 设计教师:2014级数学教研组 授课对象:2014级 必修2 ◆课程目标: 1.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认识空间图形; 2.以长方体为载体,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3.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与圆的代数方程,能够运用代数方法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 5.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数学必修②》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课时1】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需1课时)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需8课时)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课时2】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课时3】1.1.2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课时4】1.2.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课时5】1.2.2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课时6】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课时7】1.3.2球的体积与表面积 【课时8】实习作业 【课时9】小结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需10课时)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时10】2.1.1平面 【课时11】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时12】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课时13】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课时14】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时15】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课时16】2.2.3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与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高中语文导学案必修三作文与交流

必修3 语文学科课程纲要 第三模块(主题)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小说,古代诗歌,古代议论性及科普说明文。“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口语交际专题为讨论。“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口语应用,文学作品中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一、课标要求 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更具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实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5、在表达和交流活动中,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6、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想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7、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8、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9、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纲要 清江外国语学校高一备课组:邹暾 高中化学必修一模块在高一上学期开设,课程总课时36学时,学生修完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后,获得2学分。 一、课程目标 (一)核心知识目标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4.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的电离。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操作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多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合作精神。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的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点。 3.认识氯、氮、硅、硫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4.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主线,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4.感受金属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6.开展社会调查和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三)能力目标 1.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化学反应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探究活动和专题研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课程内容

数学必修四课程纲要

数学必修四课程纲要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高中数学必修4》课程纲要 ◆ 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必修4 ◆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 教学材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 ◆ 授课时间:38-42课时 ◆ 授课教师:清江外国语学校·崔克琼 ◆ 授课对象:清江外国语学校2013级国际班 一、课程目标 1.第一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应用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它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章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 2.第二章学习的是平面向量,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及其丰富的实际背景。本章中,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第三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位于三角函数与数学变换的结合点上。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在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学生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的工具性作用,学会它们在数学中的一些应用。 二、课程内容 1、任意角、弧度制(2课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 (2)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课时) (1)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 sin sin cos 1,tan cos x x x x x +==。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必修1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9.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12.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二)基本初等函数 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6.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精华 大纲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2/3) 1、体液 细胞外液(1/3) 包括: 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又称内环境) 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细胞外液的成分 ○ 1、血浆::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 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 渗透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性质: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主要Na +和Cl -决定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 为7.35~7.45 温度: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 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①维持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举例细胞生活 的内 环 境 人 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2、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4、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5、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 包括肌肉和腺体) 特点: 双向传导 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静息时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电位:外负内正 过程:静息电位→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电流流动方向:膜外由未兴奋流向兴奋部位 膜内由兴奋流向未兴奋部位 a) 突触的结构 b) 过程 c) 特点 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9、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 、W 、H 、V 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神经 纤 维上 的 传导 奋在 神经 元 之间 的 传递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前后膜间的间隙(组织液)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释放递质 兴奋→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刺激 单向传递:由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7、 兴 奋 传 导 一、 神 经 系 统 的 调 节

高中数学必修1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必修1 教学大纲 1.集合 (约4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约32课时)(1)函数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参见例1)。 (2)指数函数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参见例2)。 (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

必修3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必修③》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地理必修③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③》 授课时间:15--20课时 授课老师:高二地理备课组 授课对象:全体高二学生 课程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活动的影响,以此让学生关注不同区域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尊重不同区域的生活习惯; 4、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遥感在区域面上和动态的研究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5、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尝试在野外、社区或者校园里组织运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定点、寻宝等活动; 6、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7、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8、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 9、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0、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开发水利资源的同时应兼顾生态环境的效益,避免盲目开发;

1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分析农业条件对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地理问题的观念; 12、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 13、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不能仅仅局限于工程建设本身,而要着眼与对各产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进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3)》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程纲要

高中英语必修一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学校名称:民航、城铁院校安徽教学点 课程类型:必修1 教学材料:人教社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适用年级:高一上学期 课时:36—40学时 二、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必修1的课程起着连接初、高中两个重要阶段的作用。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增强英语学习的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体会交际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并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初中已学的语音知识,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 2.掌握本模块课程标准要求的约170个单词的词义、词的搭配(约40条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和用法,尤其是单元词汇表中的黑体部分,在听、说、读、写中能够灵活运用; 3.学习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的用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及定语从句三个语法项目,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结构,并且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中做到灵活应用; 4.能够以单元话题为中心,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 5.能够通过语篇阅读掌握文章的基本事实,抓住中心思想,了解时空顺序,理解文章的内涵,从上下文中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分析语篇结构,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综合评价文章等; 6.能够根据单元话题,进行基础性和有指导的程序性书面表达; 7.能够了解中西文化中人们对友谊的理解;感受语言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形成跨文化意识;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形式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地震的成因、预兆和造成的损失,学会如何在灾难发生时自我保护和救生;了解不同民族对伟人和英雄的不同定义,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等。在学习中进一步形式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 ●重点 各单元中的课文以及阅读技能的形成 ●难点

高中数学必修四--教学大纲

内容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 1. 三角函数 1. 任 意角、 弧度 1. 认识角扩 充的必要性,了解 任意角的概念. 2. 了解弧度 制,能进行弧度与 角度的互化. 3. 能用集合 和数学符号表示 终边相同的角. 4. 能用集合 和数学符号表示 象限角. 1. 认识弧长 公式、扇形面积公 式,并能进行简单 应用. 2. 能用集合 和数学符号表示 终边满足一定条 件的角. 1. 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引入 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弧 度制的定义,领会定义的合理性.根据弧度制的 定义推导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以具体的 实例展现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确使用 计算器. 2. 弧度是学生比较难接受的概念,可在后 续课程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角度制与弧 度制都是度量角的方法,二者是辨证统一的. 应让学生知道,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在弧度制 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 关系. 2. 三 角函数 1. 借助单位 圆理解任意角三 角函数(正弦、余 弦、正切)的定义. 2. 能判断各 象限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函数值的 符号. 3. 理解终边 相同的角的同一 三角函数的值相 等. 4. 认识单位 圆中任意角的正 弦线、余弦线和正 切线 5. 理解同角 三角函数的两个 基本关系式: sin2α+cos2α=1, α α α tan cos sin =,并 能进行简单应用. 6.能借助单 位圆中的三角函 数线推导诱导公 式(2kπ+α (k Z ∈),α -, 1. 掌握用单 位圆中三角函数 线、图象变换研究 三角问题的方法 2. 会用“五 点法”画正、余弦 型函数的图象. 3. 掌握运用 平移变换和伸缩 变换把y=sin x的 图象变换为 y=A sin(ωx+?)的 图象的方法,掌握 参数A,ω,?对 函数图象变化的 影响规律. 4. 了解简谐 运动的振幅、周 期、频率、初相、 向位. 5.能够根据 y=A sin(ωx+?)的 图象,确定A,ω, ?的值. 6. 掌握函数 y=A cos(ωx+?)的 图象与函数 y=A sin(ωx+?)的 1.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海水潮汐、月 亮的阴晴圆缺等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周期现 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知 道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型,体会 这种函数模型的意义. 2. 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引子,用单位圆上点 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在此基础上引入任 意角的三角函数;利用已学函数概念理解三角 函数,把握其本质;还可以通过科学计算器求 三角函数值,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是 一种特殊的函数.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尽量使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示三角函数定义逐步拓 展的过程. 3. 引导学生由定义得到“终边相同的角的 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并利用它把求任意角 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2π)内角的三角函 数值,从代数角度揭示三角函数值的周期变化 规律,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4. 以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为认知基 础,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单位圆中构造 以任意角的正弦线、余弦线为直角边的直角三 角形,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几何关系,从而得 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渗透“以形助数” 的数形结合思想. 5. 对“已知一个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求其 余两个三角函数值”这类问题,应要求学生先 判断角所在的象限,进而确定所求三角函数值 的符号,再求值.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生物 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新密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类型:必修2 授课时间:46课时 设计教师:韩南方 适用年级:高二 设计日期:2015年8月 【课程目标】 1.重点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象、本质及验证方法,能熟练解答“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相关题目。 2.能透彻理解“减数分裂”同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内在联系,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熟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相关的实验,以及基因表达的过程。 3.理解生物“变异”的三中方式的具体内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能熟练掌握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运用,初步了解“基因工程”的大致过程。 4.理解“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能够运用基因频率解答“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中相关的计算题。 5.结合遗传学近几年的新发展,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伦理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 6.学业水平测试备考,复习必修1—3的内容,学业水平测试指导的相关练习。 7.期末复习,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做一定量的遗传习题,进一步夯实遗传学这门高考必考的重难点。 【课程内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课时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离现象的解释 [课时2]分离定律的验证,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课时3]相关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学生随堂练习 [课时4] 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课时5]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其规律的再现 [课时6] 自由组合定律例题、习题课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课时7]精子的形成过程 [课时8]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课时9]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10]伴性遗传 [课时11]本章例题、习题处理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高一下课程纲要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下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必修3、必修4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高中语文必修3》《高中语文必修4》 授课时间:90课时(2011.2.21~2011.7.14) 本课程纲要由4个板块组成。 一唐诗宋词 课程目标: 1.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名篇。 2.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意。 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4.在理解作品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5.反复吟咏,体会诗词的音律之美 6.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课程内容: 必修三: 蜀道难(2课时) 杜甫诗三首(3课时) 琵琶行(2课时) 李商隐诗两首(2课时) 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2课时) 苏轼词两首(2课时) 辛弃疾词两首(2课时) 李清照词两首(2课时) 课程实施: (一)教与学

在诵读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学扫除阅读障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 然后通过学案的引导,赏意象、品意境,移情入境,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悟诗词的艺术魅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词名篇。 (二)课时安排 17~20课时,约3~4周。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增强学习兴趣。 每课学案引入相关高考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促进学生鉴赏能力提高。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了解诗人生平故事,增进对诗歌的了解。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名篇 2.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如能否开展想象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