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年级地理2014.1

7年级地理2014.1

7年级地理2014.1
7年级地理2014.1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选择题,共50分)

(1—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是因为 A .天地本来就是这样的 B .曾经那样,现在变了 C .当时人们活动范围小,直观感觉判断的 D .没有什么根据,瞎猜的 2.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很大的,它的平均半径为

A .6371千米

B .6371亿千米

C .4万千米

D .6371亿米

嫦娥三号探测器已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图1)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

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回答3~5题。

3.12月2日,太阳光直射在哪一条纬线附近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北极圈 4.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时,我们唐山通常处于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我们想知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哪里,最合适的地图是 A .中国政区图 B .中国地形图 C .中国气候图 D .中国人口图 七年级(2)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图2)说:“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要注意……”。回答6~8题。 6.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是哪个地方

A .C 地

B .B 地

C .

D 地 D .

E 地 7.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你从图上可以看出A 山顶海拔高度是

A .200米

B .300米以上400米以下

C .300米

D .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8.图2中,“······”为到A 山顶的小路,一、二组分别选择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坡度比较平缓

B .②坡度比较平缓

C .①、②坡度都一样

D .不能确定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图2 图1

9.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 .各占1/2

B .2/3是陆地

C .4/5是海洋

D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0.图3中数字代号表示正确的是 A .①海洋 ②半岛 ③大陆 ④岛屿 B .①半岛 ②海洋 ③大陆 ④岛屿 C .①大陆 ②半岛 ③岛屿 ④海洋 D .①岛屿 ②半岛 ③大陆 ④海洋

1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B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C .太行山地区曾经是海洋,现在是陆地 D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变为海洋 12.经长期的研究,现在全球岩石圈共分成几大板块? A .4个 B .6个 C .8个 D .7个

13.卫星云图上,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为白色区域,以南为绿色区域,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 .长江以北为阴雨天气 B .长江以北为晴朗天气 C .长江以南为阴雨天气 D .长江以南为沙尘暴天气

14.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0点

B .12点

C .14点

D .16点

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位同学小明、小军、小力和小华,带来了他们生活所在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图组4),四位学生在一起进行了交流。回答15~16题。 15.这四位学生的交流, 你认为最不准确的是 A .小明所在地冬温暖,夏凉爽,气温年较差小 B .小军所在地冬寒冷,夏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C .小力所在地冬低温,夏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D .小华所在地冬寒冷,夏凉爽,气温年较差大

16.如果明年7月中旬你要到他们所在地区去旅游,你的行囊中应有的必需物品是 A .去小明所在地——防冻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 B .去小军所在地——伞、短袖衫和防晒油等 C .去小力所在地——伞、羽绒服和防水服等 D .去小华所在地——防晒油、解暑药、短袖衫等

图 3 图组4

读“某地1970-2000年降水量变化图”(图5),回答17~18题。

17.该地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大概是 A .1970年 B .1980年 C .1990年 D .2000年 18.图5反映出该地的

A .降水量地区差异

B .降水量年际变化

C .降水量季节变化

D .降水量非常合理

图瓦卢是位于太平洋当中的一个岛国,该国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该国人民已成为“环境难民”。请回答19~20题。 19.使图瓦卢人民成为“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

A .冰川融化

B .全球变暖

C .地面下沉

D .海水膨胀 20.为减缓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国应该

A .提倡个人拥有私家车

B .加快工业化进程

C .多多砍伐森林

D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1.从唐山市统计局获悉,到2011年末唐山全市户籍总人口757.73万人,全市总面积17040平方千米,2011年我们唐山市市人口密度约为 A .444.7人∕平方千米 B .44.5人∕平方千米 C .22.5人∕平方千米 D .224.9人∕平方千米

22.世界自由战士、南非国父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图6),2013年12月6日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91个国家元首、政府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曼德拉的追悼会和葬礼…曼德拉属于什么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黑色人种

C .黄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2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 .汉语 西班牙讲 B .俄语 英语 C .汉语 英语 D .俄语 法语 24.图7所示民居的建设主要是

A .便于拆迁移动

B .防御狂风暴雨

C .防范土匪侵袭

D .就地取材便利

25.海尔洗衣机品牌全球销量第一,张裕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这些实例说明 A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B .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 .国家之间和平共处 D .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闭门造车”

温馨提示:请将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5

图 6

图7

卷Ⅱ(综合题26-30题,满分50分)

26.读“世界主要城市分布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5×2=10分)

(1)北京(40°N ,116°E )位于图中的 处(填字母);

里约热内卢(23°S ,43°W

)位于图中的 处(填字母)。 (2)从五带划分来看,新加坡位于 带。

(3)从东西半球划分来看,开普敦位于 半球。 (4)从南北半球划分来看,墨西哥城位于 半球。

27.读“某宗教分布图”(图9),图中阴影是该宗教主要分布地,请你

仔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2=10分)

(1)该宗教为 教, 产生于 半岛, 教徒被称为 。 (2)该宗教目前主要分布在 洲(A 处)的西部、东南部和 洲(B 处)的北部、东部。

图8 世界主要城市分布图 图9 某宗教分布图

28.读“甲、乙两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图10),填写下表。 (5×2=10分)

(1)甲地7月降水量为

mm .

(2

)乙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月。

(3)甲地气候特征为 。 (4)乙地气候类型为 。 29.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天气预报和空气质量报告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请你读“唐山某日天气预报”(图11)和“空气质量报告”(图12)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2=10分)

材料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唐山PM2.5约62%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21%来源于扬尘,17%来源于涂料等溶剂使用及其它。 乙

图10 甲、乙两地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图11 唐山某日天气预报 图12 唐山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1)12月16日这一天天气状况为 ,最高气温为 ,这一天的风向为 。

(2)12月16日16:00小山监测站显示,唐山空气质量情况为 。 (3)这一天我们唐山首要污染物是PM2.5,它主要来源于 。

30.在下面的绘图纸(图13)中为小镇画一幅地图,其中每一个方格的长和宽都代表1千米。先在下面的网格中画出小镇的边界,然后再根据所给图例画出所列的地理事物。(5×2=10分)

小镇: (温馨提示:用铅笔作图更方便!)

? 宽度:由东到西5千米;长度:从南到北4千米(网格中画出小镇的边界) ? 主街道由东向西穿过小镇 ? 学校在小镇的东北边 ? 公园在小镇的西南边

? 一条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小镇

图13 绘图纸

初一地理 地图

第一单元第三节地图1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重难点: 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想有的是什么呢? 2、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二、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各小组展示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关于“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出示台湾地图,计算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计算? (2)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3)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后,想想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有什么表示方式? (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老师可以补充 3、练习从地图上辨别方向。 (1)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2)启发学生归纳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确定方向有哪些方法4、关于“图例”,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图列,有什么作用? (2)请学生尽快记住一些重要图例,相互交流。 三、合作学习,巩固知识。 1、学生小组讨论活动,讨论书第15页活动题1和2。 2、小组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和学生共同更正答案。 四、反馈练习。 1. 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 比例尺 B. 颜色 C. 方向 D. 图例 2. 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 1300千米 B. 18000千米 C. 180千米 D. 1800千米 3. 读如图判断B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D. 西南 4.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A.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北方 5. 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A. 东方 B. 北方 C. 西方 D. 南方 6. 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 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 D.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 五、课堂总结: 科代表总结本节课情况,评价各个小组,老师补充。六、课后反思: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学会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4、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5、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 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教学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 一、陆地地形 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 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 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吗? (过渡)从地表景观来看,五种地形的地表形态的起伏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 (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 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地面起伏状况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 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过渡)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 二、海底地形 学生阅读图2-37,回答海底地形的种类,教师重点讲述大陆架、大洋中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架。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重点,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用橡皮泥自制五种基本地形模型 第2课时 (复习导入)陆地地形有哪些种类?海底地形有哪些种类? (过渡)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地表起伏状况,在地图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 一、学看地形图 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地形鸟瞰图”,提问:你能从这幅地图中看到哪些地理事物?你能读出这些地理事物所谓海拔高度吗?能看到各地的坡度起伏吗? 继续阅读图2-45,并和图2-46比较,讨论:这幅图与上幅图相比,有什么明显不足?(过渡)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地形的地表起伏变化表示在平面上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先讲解等高线的含义,而后结合板图加深理解,强调: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各条等高线不相交;等高线上的所有点海拔都相等,相对高度都是0 学生回答P39活动第1题 (过渡)等高线地形图不但能反映各地的海拔高度,而且能反映出地表的坡度起伏 学生观察图2-50 思考: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排列的疏密有什么关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学生口答P9活动2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

《地形图》 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材介绍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特别强调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知识与技能: 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学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1、多媒体课件; 2、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等 第一课时 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 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 板书:一、地形图的判读 过渡: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 这是为什么? (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 学生读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 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 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

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断》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4《地形图的判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材主要通过实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判读地形图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地图的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具备有将学习方法迁移的潜在基础。但对于刚接触地理学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储备都较缺乏,同时限于他们身心的发展水平,使得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本节课力求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师生对话、读图分析、合作探究、flash模型直观展示等丰富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及时巩固进行随堂练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结合乡土实际,设计野外实践的课外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图上识别五种陆地地形。 2.初步学会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在等高线涂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坡、缓坡、鞍部登山地的基本形态。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能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3.让学生在学习、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既获得新知识,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分层设色地图上识别五种陆地地形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教学难点: 1. 分层设色地图上识别五种陆地地形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 评价方法:以理性评价为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初一地理:地图知识点整理

地图知识点整理 1 地图:把大范围的地区如一个省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在平面上表示出来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⑴比例尺 a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缩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大小: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画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较详细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画实地范围较大,内容较简略 c表示方法:文字式-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 数字式-1:4000000(1km=1000m=100000cm) 线段式-(厘米化千米去5个0,千米化厘米加5个0) ⑵方向:a一般情况下,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 b指向标定向: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法是将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点再确定方向 c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与注记: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牢记P14常用图例)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说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3.地形图⑴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⑵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⑶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坡度陡缓 4.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 5.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地形:a.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内高外低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d.鞍部:一对数值相等的等高线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f.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峻;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平缓 高原:海拔较高>500m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平原:海拔很低<200m地面平坦、起伏小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

地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 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对比、计算、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2.绘制图表等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 第二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 第三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和注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四课时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 第五课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 1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地图)对,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形图的判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海平面(2)垂直(3)闭和(4)相等(5)密集(6)稀疏(7)降低(8)降低(9)海拔低处(10)海拔高处(11)重叠相交(12)平原(13)海洋(14)等高线地形图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辨误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参照点不同 (2)等高线 ①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②特点:除陡崖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有无数条。 析规律:等高距的含义及特点 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地形图 ①含义: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例1-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 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约是()。 A.8689米 B.9003米 C.8999米 D.9009米 解析:首先确定所求两点的海拔。然后计算二者海拔之差就是相对高度。 答案:C 【例1-2】读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完整版)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018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简称:乌乌里大黑土地)。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 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此外,注意:向北流向北冰洋的三条外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东流向太平 洋的是: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是:印度河、恒河、伊洛 瓦底江;三条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注意:世界最高的两个高原:在亚洲中部地势高俊的是: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全)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州——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州,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亚洲位于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3.亚洲与周围大州的界限: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以海与大洋洲相望;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5.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6.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7.P5亚洲地理集锦 8.亚洲的气候特点: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有40亿人口(2007),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日本。3.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组成;面积37.7 万平方千米,人口1.27亿。 2.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钢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 十分有利。 3.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 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5.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6.P18的图 7.2 日本的地形。7. 日本的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8.日本的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文化气息是东西方文 化兼容的典型。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2019年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 船身。(2)月食、日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 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平面图中一般为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纬线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特征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 到极点缩为一点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都是圆圈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6、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7、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7、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O) 7、利用经纬网定位。纬度从0O 开始向北增大至北纬90O(记作90O N),向南递增为南纬90 O(记作90 O S)。 N S 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用“E”表示), 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用“W”表示) 范围:0O (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 赤道以北:北半球 赤道以南:南半球

用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如图①在③的()方,②在④的()方,①在④的()方,①的经纬度位置为(),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有( )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地球运动旋转中 心 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 一天 1、昼夜更替 2、时间的差异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记忆口诀:“北逆南顺” 地球运动中心运动方向周期地理现象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1、四季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热的多少不同,)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季最高、影子最短;冬季最低、影子最长) 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 N S S N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用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中国地形图》,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 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原因? 1.海拔和相对高度 生:学生读图讨论说出884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请同学们观察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生: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个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2.了解什么是等高线,学会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3.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海拔的高低.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生:学生讨论说出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个地点的高低.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35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结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分布疏密的关系,教师展示结论. 4. 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5.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闭合圆处是山顶,但是数值要看清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了解海拔和不同的地形. 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回答: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周志坚1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广丰县南屏中学周志坚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展示:几种地形类型的图片) 导言: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呢?大家想不想知道?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引发动力。初一学生对学习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热情高,思维活跃,在这里用地理学科特有的魅力设疑导思吸引着他们。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二、指导学习,探究创新: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读课本,结合图1.34和图1.35自学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学案第1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学以致用: 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13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珠穆朗玛峰高8844.13米”指的是什么高度?(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4000多米”则指的是什么高度?(相对高度) 【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本文字自学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的定义。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看“学法提示——相近的概念,要从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进行比较,这样记忆得才牢固。”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然后延伸与实际相联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珠穆朗玛峰的两个高度值,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的能力。。 (一)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又是等高线呢?学生自读课本完成学案第2题,什么是等高线? 【设计意图】 在这里又提升到理论层次——等高线就是指在地图上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如等深线、等温线……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的理解等高线的含义,而且为今后学习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打下基础。 师问:学生那么等高线地形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2、(课件演示:等高线示意图的制作)学生通过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小组共同探讨学案第3题,等高线有哪些基本特征? 该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第四个特点“等高线的疏密状况与地面坡度的陡缓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我利用了自制的等高线模型,并举例:“爬山比赛,请你选择路线并说明理由。”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下册地理地图答案.doc

7下读图 1、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填出图中数码名称: A:太平洋B:印度洋C:北冰洋 D 俄罗斯E青藏高原F鄂毕河G 喜马拉雅山 a 长江b日本c印度 ( 2)亚洲地势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河流特点:放射状流。 (4)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6)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 原气候。 2、读“日本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和城市名称。 岛屿: A北海道B本州_C四国D九州 城市: E东京 F 横滨G神户 (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日本的河流短小,但水能资源丰 富。(① 海拔落差大②降水丰富。) (3)日本的气候是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 地带,主要原因是① 港口优良,便于进出口②人口和城市密集 (5)日本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东亚、东南亚。 3、读“东南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A 是苏门答腊岛, B 是马来半岛, C 是马六甲海峡。 (2)D 周围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E 周围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原因是①气候高温 多雨;②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 6)东南亚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椰子、蕉麻。 ( 7)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4、下图是“印度及其邻国相互位置略图”。请把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空格上: ( 1)海湾名称: A 孟加拉湾 B 阿拉伯海 地形区名称: C 喜马拉雅山 D 恒河平原 E 德干高原 主要城市: F 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G孟买(最大的棉纺织中心)H 班加罗尔(高科技中心) 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靠近原料地 此时为印度的 7 月风向,(西南季风),属于印度的雨季 ( 2)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5、读“俄罗斯略图” ,填注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北冰洋 B 太平洋 D 黑海 E里海 F 贝加尔湖G 伏尔加河 L 莫斯科M 圣彼得堡港O O海参崴港K 乌拉尔山脉 H 鄂毕河I 叶尼塞河 C 勒拿河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 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 季温暖而短促。 ( 3)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O 该国最主要的油田是秋明油田,最著名的铁 矿产地是库尔斯克。 ( 4)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6、读“中东地区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本区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 2)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 现代本区又成为东、西方海陆空交通走廊, 其中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大 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距离。 ( 3)写出图中名称: 国家 a 沙特阿拉伯 d 伊朗e伊拉克 海域①里海②阿拉伯海③红海 ④地中海⑤黑海 ( 4)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 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运往日本的 海上航线需通过的海峡马六甲海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地形图

第三节地形图 1教学目标 1.通过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对比学习,知道海拔可以为负值,初步学会运用地图量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开展学生活动,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山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3.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习,归纳等高线的性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并判别坡度陡缓,并能实际运用。 4.观察景观图和等高线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峰、山脊的、山谷、陡崖、鞍部特点,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识别。 2学情分析 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 1.海拔与相对高度 2.观看景观图,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特点。 学生自己学习有困难的: 1.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归纳等高线的性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别坡度陡缓,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山脊、山谷、鞍部等地形部位。 3重点难点 1.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习,归纳等高线的性质。 2.结合生活经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并判别坡度陡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山脊、山谷、鞍部等地形部位。 4教学过程 1.通过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对比学习,知道海拔可以为负值,初步学会运用地图量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开展学生活动,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山体,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3.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习,归纳等高线的性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并判别坡度陡缓,并能实际运用。 4.观察景观图和等高线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峰、山脊的、山谷、陡崖、鞍部特点,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识别。

4.1.2学时重点 1.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习,归纳等高线的性质。 2.结合生活经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并判别坡度陡缓,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观察景观图和等高线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特点,并能在地图上进行识别。 4.1.3学时难点 1.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学习,归纳等高线的性质。 2.结合生活经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并判别坡度陡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分山脊、山谷、鞍部等地形部位。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环节 【出示图片】珠穆朗玛峰 【教师承转】:地图上显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但我们从山脚望向山顶其实没这么高,经登山者测算从珠峰大本营爬到峰顶垂直高度是3643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我们如何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呢?看图思考问题通过珠峰图片以及高度,引出海拔和相对高度概念,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课题。 【阶段一】 海拔与相对高度 【讲解】:地面上某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他们的单位都是米。 【出示图片】:姚明与刘翔合影,突出相对高度的概念。 【引发思考】在地图上我们应该采取哪个高度来表示呢?为什么?观看演示文稿思考并回答问题 用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将知识内容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生独立完成 【阶段一】 学案内容 阶段小结 通过图片和练习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得出地图上应采用“海拔”来表示地表某点的高度【阶段二】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人教版

1 / 10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 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 B.东南方 2 / 1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