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摘要:文章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教法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整合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和转变教学方法,以期在机械专业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良好教学状态。

关键词: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方法论,贯穿于其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目前的职高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多年的机械专业一线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但由于教材、教学安排、学校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难具体展开这样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在诸多的限制中推动专业课改革的进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

一、实现教材大整合

现有的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工程力学》,另外,一些加工工艺课程会穿插在实训中完成。就单科课程来看,教材内容已经有了一定改进,理论和实践有了较强的关联性,加上教学方法的改进,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的采用,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但这几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实训安排,有着明

显的不合理之处。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整体还是脱节的,比如,因为工艺课程中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后续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铸造、锻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在识读零件图中的轴类零件时,对轴类零件完全没有概念,那么,学习、理解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都只是空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先熟悉轴类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常见的轴上零件以及轴类零件常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然后再去学习相应的理论(轴类零件的零件图,轴类零件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和周向固定等),这样,诸如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由于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实施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教材内容的整合,整合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习设备等情况,在理论教学中更好地穿插实训课程,同时借助整合后的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变枯燥的知识堆积为生动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忆和运用。教材的整合是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整个职高阶段机械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把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根据其关联性有机地组合成一根根重要的枝杈,再将这些枝杈组成一棵系统的专业理论的大树。比如,上面提到的轴类零件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首先,在实训中安排学生装拆轴上零件、熟悉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用,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接着,安排轴类零件的实际加工生产让学生熟悉轴类零件的材料、切削加工方法、热处理方法等;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细化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经验理论。诸如这

样的结合点还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整合。教材整合,是实现教学做统一的前提。

二、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专业课教学资源主要有挂图、模型、实验设备、实训基地以及一些课程的多媒体资料。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资料还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在教材整合的基础上要整合教学资源。

1.按照整合后的教材,分类整理现有的模型、挂图以及实验设施,直接建立类似于实验室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需要,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知识的情境,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

2.建立系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案、题库、图片库、视频库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三维软件做成的动态模拟仿真动画,可以弥补机械专业基础课实物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更为形象生动。只是这个资源库的建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课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集合众人的力量才可能实现。

3.根据整合后的教材,合理使用学校的实训设备,安排学生的实习。虽然国外很多职业学校已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和车间连在一起,但目前国内的职业学校普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配置,所以,怎样将实训和理论教学很好地穿插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4.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装置设施,就地取材,或者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的教具。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是今后教学资源发展的一种趋势。

6.加强校企合作,将课堂拓展到工厂车间,将教学资源无限延伸。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基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综合考虑教学资源,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将教、学、做更好地结合起来,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

三、改变教学方法

实现教材整合后,教师要综合考虑已有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内容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工作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即以行为引导教学法展开教学——以做带学、以做施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者,而教师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行为引导教学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项目任务、任务分析、工作实施、检查评估、引深课题五个步骤。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和“学”都是在“做”中进行的,主张“教

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用的法子。”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仅仅透彻地把握单学科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熟悉机械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甚至更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可以说,正是实实在在的“做”逼着教师去学、去提高,也让教师不得不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一言堂”的课堂主体到学习引导者的转变。

总而言之,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是当前机械专业专业课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要认识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雷纳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与联结:教学与人脑(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珍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学讲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学习

时间:2016.10.10 地点:阶梯教室 浅析新课标视域下“学讲方式”教学模式 主讲人:张珊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和时代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中,学讲方式是目前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就对“学讲方式”教育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论述了新课标视域下“学讲方式”教学模式。 为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现代教育全面推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讲方式”,即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其表述上来看,毋庸置疑它是一种和新课标完全吻合的“教学方式”。关于这种学讲方式的“理论依据”、“学讲内容的理解”、“学讲环节的设计及原则”及“实施学讲方式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学讲方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著名世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的去认知。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积累自己的知识,不应该是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的一个过程。当然,每个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形成其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据此,“学讲方式”强调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把自主学习与合作

探究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这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突出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中的主动性。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活动家马洛斯和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们关于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很好地诠释了“学讲方式”教学观点和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智慧和潜能,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他们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潜能,当合适的条件具备的时候,人的智慧、潜能都可能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积极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的“学讲方式”来创造条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也是“学讲方式”较有力的理论支撑之一。陶行知先生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陶行知先生推行“小先生制”,认为: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学讲方式”实行以“做、讲、练、教”为主要内容的“讲出来”、“教别人”,使学生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反刍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成学生自己的“教学相长”。 二、学讲方式的内容理解 (一)我们要理清“学讲计划”与“学讲方式”区别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许艳妮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详细论述,阐明了一体化教学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并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职业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理论教师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实习教师注重实际操作,再加上课程进度不一,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有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技能培训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覃雪梅)

浅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启示 覃雪梅 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教学做合一》《艺友制的教育》等论著中多次阐发“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思想。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也是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对后世众多教育学家、学者、师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做合一”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杜威的“从做中学”等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在强调从真正的、实际的实践中求学问、寻教书育人之道,陶行知曾把它作为晓庄师范的校训,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他说:“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回到中华故土,他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他主张以主张以教学法代替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教授法,但这一意见未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通过。1919年,陶行知应《时报·教育新思潮》主编蒋梦麟之征,发表了《教学合一》一文,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表明陶行知先生坚持知行统一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他对教与学之间本质关系的深刻见解。 时过境迁,我们重温陶先生这些针砭教育时弊的主张,仍然深受

启发。深入研究、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并给予充实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改进教法。陶行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法。根据这一思想,目前,首先应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教会学生学习,授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己去获得经验和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第二,在课堂上,实现“学”与“做”相结合。在科技突飞猛进、信息瞬变的今天,只会动脑,不会动手,只有理论知识,没有操作能力是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的。所以,就需要教师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从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热爱学习,这是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中“做”的具体体现。高等教育更应加强实验、实习,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能力基础。总之,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社会生活买际出发,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第三,师生间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陶行知先生很重视“教学相长”,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他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要

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温家宝大连视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应在“做中学做中教”,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总理这一提法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对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做中学做中教”是适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是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中学做中教”这一理念的实施,必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有学生的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践相互交流评价过程的过程中愉快地学习,获取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并学习、把握知识。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最效途径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它更能凸显职业教育必须“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本质,更加强调了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相结合的社会性特征,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职业教育的“做中教、做中学”的基本规律。 温家宝总理在大连轻工业学校视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应在“做中学做中教”,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总理的这一提法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的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发展,是对传统职教理念的、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是对当前职教改革成果(行动导向、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经典点评,对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突出自身特点指明了方向,

对职业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适合“做中学做中教”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学习耐力和学习注意力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较差,如果按传统学科式教学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采取“做中学、做中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耐力和注意力,学生能感到有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和学习效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实施方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特长情况看,其教育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做中学做中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更能被学生接受,从而能使学生学得会、学得懂、愿意学。否则,将会大大降低中职的教学效果。如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行小班化理实统一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汽车专业学生在我校与其它专业学生比较是基础最差,最难管理,上课最不好组织的学生,如果按传统的学科式授课方式,课堂是很难组织,而且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一个班级学生划分三个小组,每堂课搬到实习教室,分别由三位教师在不同的实习室进行理实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因此,教学效果非常好,不仅学生巩固率高,而且定级考试(中级),100%通过,学 生到社会直接能够对接,我校学生连续三届代表大连市参加辽宁省汽车技能大赛,取得团体和个人冠军的好成绩,被大连市授予三连冠功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卓越的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大众教育事业。在其倡导的大众教育诸运动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实施,大力推行大众音乐教育(今称之为国民音乐教育)。在其“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大众音乐教育与他在其它教育领域的改革一样,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当人们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这位蜚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教育巨人的时候,不得不在惊叹于他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对他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学习,因为“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 一、何谓“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核心——“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之一,是“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由陶行知在1926年撰写《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时正式提出。“它的内涵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教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人们要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是陶行知针对当时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死”教育而提出的,其思想渊源来自他的老师杜威。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进步主义教育之父”帕克于1895年提出的“教育活动‘儿童是中心’,要求课程应适应儿童个性发展”的改革推至高潮,并提出“于做中学”(LearingBy Doing)的主张,极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亲自动手的“做”的作用。这一主张对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美国教育影响甚大。从“做”中学,可以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征和要求,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直接的经验,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陶行知发展了杜威的理论,他的“教学做合一”同样以“做”为中心,但不仅仅要求在“做中学”,还要求在“做中教”。“做”一方面体现了“行——知——行”的认识规律,另一方面,“做”是纽带,是有效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教”、“学”分家的局面。 二、“教学做合一”理论开出的历史硕果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教科书解读能力实践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研究计划 我校承担的崇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关于《“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教科书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在我校所有领导的有效指导下,在所有课题组老师的不断努力下,该课题已经完成了前四个阶段的研究,顺利进入了第五阶段。现将课题研究第五阶段的计划制定如下: 一、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论、规律、模式和方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教育事业服务。遵循课题研究的规律,以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研究要求和精神为指导;让课题研究为教师教育教学一线实践服务,为课程整合服务,为提高学生能力服务。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阶段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教科书解读能力的基本经验和模式。 2、通过本阶段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收集与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3、全面总结第一轮研究试验,完成实验研究报告。 四、本阶段课题研究主要工作安排 1、学期初,学校课题组召开学校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总结研究上学期的课题研究情况,布置本阶段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2、继续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3、所有课题组老师按照本阶段课题的研究计划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相关活动。 4、学期末,指导课题组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研究典型案例、专题经验论文。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

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的异同以教为主的教学又称为传统式教学,即我们由来已久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我们最常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以教为主的教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讲座上,纷纷被不厌其烦的提及,并逐渐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上。 什么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什么又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呢?两者是相关的兼容的,还是对立的呢?那种模式更适用于我们的中学课堂呢? 1.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也称为传统式教学,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绝大多数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各国教育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研究、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精密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的传授和习得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求教师能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学习需要和学习者特征的准确分析;然后规范地阐述教学目标,进而针对学习目标的学习者的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策略的设计;最后,能够对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 我们看到,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其焦点在“教学”上,非常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过程既是教师运用系统的教学理论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设计和完成教学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在教师的主导、监控下完成。这样的教学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在我们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取得“教学成绩”的不二法宝。 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里,我想我们更应该直视传统式教学的缺陷,尤其是在当前畸形的教育评价思维作用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 我们看到在以教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一直是受到老师的主导、监控乃至遥控的,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好比是一个受老师“把玩”的弹簧,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方式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方式在电类课程教 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要“做中学,做中教”,然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训项目讲解了怎样有效地开展“做中学、做中教”,最后得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法值得推广的结论。 【关键词】为什么“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反思 1 为什么要“做中学、做中教” 1.1 电类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知识分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这种知识主要解决两类问题,第一类,是什么,第二类,为什么。这种知识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另一种知识,是我们通常说的技能,即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也会解决两类问题,第一类解决做什么,第二类解决怎么做。另外,技能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掌握和提高。电类专业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应用类课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 1.2 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所要求的 中职学生一般来说,逻辑数理智能相对较弱,其他方面的智能会相对强一些,这些学生更适合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 怎样有效地开展“做中学、做中教” 如何有效地开展“做中学、做中教”?我认为首先以选择或设计教学项目为突破口,然后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教学内容安排为合理的程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后要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做到课前准备充分,其中包括培养一批得力小助手并将学生合理分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完全一样,要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下面我以张金华老师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用555时基电路制作双音报警器”这一项目为例,阐述“做中学、做中教”这一教学方法的全过程。 2.1 认识项目,导入任务 教师先用多媒体演示“会变光变音的救护车”动画,通过举例讲解555时基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展示事先用555时基电路制作好的双音报警器,演示其功能,让学生知道振荡电路的作用及本次实训课的训练项目――用555时基电路制作双音报警器。 通过作品展示,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项目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论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今天的新课改所倡导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大体上是一致的,文章从五方面来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收获。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语文;更新;模式;促进;兴趣;空间;技能;创新能力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成为 当代教育的方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 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尊重了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 方面,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在生活的说明方面,他主张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的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教而不做, 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 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而这种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正是新课改所大力提倡的。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了“教学做合一”,受益匪浅。 1.更新了教学观念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 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 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改变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 你服从的师生关系;不再求全责备,要允许学生有异议,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表现, 不再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是否听老师的话或老师的个人喜好而对学生有不一样的表现。教师应主动地和 学生去沟通,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想法;在课堂上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改变了课堂传统教学的模式 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 儿倒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 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 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等分析、等答案的 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改中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时隔八十年,近一个世纪了,这一理论对如今的教学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一、教学做合一,是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陶行知说:“首先是先生做,在做上教,学生才可在做上学。”教师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是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根本,教师的一切做必须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脱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必成“待装知识的容器”,成了陶行知所说的旧时代学生读书的特点:读死书。他强调,教学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以最短的时间,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二、教学做合一,是自主的前提 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就是主体的积极参与,就是主体的投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做”就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三、教学做合一,是创造的动力 陶行知早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在于培养手脑双全的人。陶行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 四、教学做合一,是发展的根本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可以说,“做”是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教学做合一”是一切人发展的根本。 首先,教学做合一,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教,然后知不足。”一个不思进取,拿已有陈旧知识去向学生灌输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陶行知告戒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就谈不上学生的发展。在“做”中学,是学生主体的体现,也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总之,“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在“做”上教,乃真教,在“做”上学,乃真学。“做”是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4.2.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05教育技术林巧晔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以教为主的教学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以来教学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和策略.4.2.1.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接受学习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D.P. 提出的.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学习者获得学习材料的心理意义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下面来看一下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输入加工输出语言习得装置由过滤器、组织器和监控器组成的语言习得装置的基础知识便是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的认知结构离开了这些语言习得装置就不能发挥作用也就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要改善语言习得装置也就是要改善已有的知识的认知结构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应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要学的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以便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 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目前的课题之前在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阶段1 呈现先行组织阐明目的者呈现组织者确认正在阐明的属性举例重复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阶段2 呈现学习任务使组织显而易见和材料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保持注意显现材料阶段 3 扩充与完善认促使综合协调知结构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引发使教材系统化方法清晰性九段教学策略认知学习理论长时记忆预期事短时记忆项中反应发生器感觉寄存器枢控制反应器感受器环境九段教学策略教学事件学习过程引起注意接受各种神经冲动告知学生目标激活执行控制过程刺激会议前提性的学习把先前的学习提取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分类号: 学校代码:11460 学号:00908126 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高校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以《高等代数》学科为例 Tao's theory of the unity of "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 higher algebra " course as an example 所在院(系):教师教育学院 学生姓名:童蕾 指导教师:刘晓波 研究起止日期:二○一二年十一月至二○一三年五月 二○一三年五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 意. 作者签名: 2013年5月6日

摘要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及实践,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与培养,和现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素质教育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高等代数》这门课程是大学数学专业最基础的专业课程之一,以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著称。对于这种课程,经常听到同学反映“上课听得懂,但课下就是不会做题。”这种现象确实影响了《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试图从“教学做合一”理论探讨这个问题的形成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高等代数;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Abstract "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 is the methodology of tao'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theory.It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value and practice, the affirmation and training to the students of subjectivity, creativity, and today the world’s educ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urse "higher algebra"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of mathematics in university,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abstract and rigorous logical reasoning .For this course, we often hear students reflect "understand in class, but couldn’t do after class."This phenomenon does infl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vanced algebra"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ubsequent course’s learn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from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eaching. Keywords:integrity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practice; higher algebra;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关于“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84764792.html, 关于“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 作者:姜婧娆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做中学、做中教”是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本文着重解析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内涵及其特征。 关键词:做中学、做中教;教育理念;职业教育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一、以实践为主体 “做中学、做中教”倡导以实践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做中学、做中教”中的“做”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专业实践活动。具体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里,以企业和服务领域里的产品质量要求为标准,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习得职业工作能力,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现由一个普通学生向一个职业人的转变。在“做中学、做中教”专业实践活动中,“做”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与教起点,是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载体;“做”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有清晰的行为活动路线,有严密的活动计划安排,有严格的企业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做”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指导下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在学生行为方式上的一种显性体现。在“做中学、做中教”专业实践活动中,学习就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是“做中学、做中教”专业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以学生为中心 “做中学、做中教”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做中学、做中教”专业实践活动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如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企业中的车间厂房或田间地头等,有独立的工位和场地,适合学生独立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工作,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实践中,逐步建构起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逐步形成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做中学、做中教”专业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不仅要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还要求教师善于探究总结适应“做中学、做中教”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诸如行动导向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引导课文教学等。 三、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有诸多方面要求,一般涵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素养等。专业能力一般指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岗位技能,其行为表现为“会干”“会做”,行为人熟悉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这是一个职业人的从业基础。方

小数教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案

小数教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法是师范学校的一门数学专业课,它对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能力的教师?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必须在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基本程序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做”。正像陶行知老先生说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该是合一的。”下面就是“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法中的试用。 一、“教”—传递知识教学方法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法课中的教学理论。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要启发到位, 引导对路, 点拨明确,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就是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会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 关键是教师要“会教”。 (一)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学会学习方法,学生在训练中才能自己主动的获取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达到“无需教师教,学生自能学会”的理想境界。 (二)教给学生“学做”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法课堂中, 可按照“读、议、讲、练、评”五步进行教学。达到训练学生的“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以实现最终能独立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读”是要求学生要学会认真看书, 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能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有不懂的地方上课可以重点读, 并提出来教师给予解答。“议”是把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跟同学交流一下, 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讲”是先自讲, 好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然后是听讲, 听老师是怎样精讲答疑的; 最后是看讲, 看优秀的小 学录像课或观摩课。“练”是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练讲, 和在班级内试讲。“评”是每人讲完课后先自评, 然后学生评议,最后老师评议。以达到锻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动口”: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地、全面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教学语言。“动手”:在课堂上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动手折一折, 拼一拼, 摆一摆, 画一画。包括练习板书、板画( 简笔画)、数学图形等。“动脑”: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学生的常规定势。创设多种情境,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 多层面的观察认识事物,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实践逐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给学生“会做”的过程 通过“备课、讲课、评课”三个环节, 使学生在课堂上进人“教师”的角色。具体做法是:备课:要求学生采用个人备课和小组备课相结

浅谈_做中学_做中教_的教学模式

摘要: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求知,而且要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关键词:做中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活动的考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陈鹤琴教育思想中关于方法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可以说是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寓学于做”,但比较杜威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做”有纽带作用,通过“做”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缩短,把知识和技能联结起来。中职教育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可能更重要的是技能的培训,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实践教学中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训练和自学,实行做中教、做中学。一、做中学,做中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智力组合倾向不是语言与数理逻辑,但不能认为他们是智力方面的弱者。根据调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很高,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也较好。比如,在学习Word 2000时,安排学生建立一个文档,输入一首诗《泊船瓜州》,首先将完成的文档展示给同学看: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诗的题目用楷体,字号小三,作者姓名用宋体,五号字,正文用宋体,字号小四。然后操作一遍,接下来布置任务让学生建立文档,并在下课前检查登记检查结果。教学安排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学科性,可控性。这首诗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字数较少,实际操作时对于字体输入较慢的同学也能完成任务。另外,选择这首诗是因为诗中有一个字“绿”,用拼音法输入时,键盘上没有“ü”,要用“v ”来代替。这样每次课布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亲手操作,并切切实实做出实际的东西来,在做中学,做中教。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也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好教学活动,既是课堂管理又是指示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引起学生注意的过程。课堂管理是指教师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维持课堂纪律和秩序。一节课,一开始就抓好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良好开端,十分重要。上课一开始的组织教学就能发挥作用,除了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来。比如,学习基本实体的三视图的画法,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配备好作图工具及纸张,教师则准备好该堂课要画的实体模型。 上课时首先布置本节课的任务,画出长方体、棱柱及圆柱的三视图,下课前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登记。让学生观察实体,先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及时给予评价,将作图正确、美观的作业展示给大家。接下来再画棱柱及圆柱的三视图。 对于意外的事件需要老师善于挖掘具有教育性的一面,积极引导学生,避免消极影响。例如,上课时坐在窗户旁的学生一直向窗外望,并且情绪激动,老师用眼神提醒要认真听课,但过了片刻,学生又在看窗外,我就走下讲台顺着学生的目光看去,原来一 只受伤的小鸟卧在窗台上,不时煽动着翅膀,随时有可能掉到窗 下。如果此时严厉批评学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我就提醒学生要 关爱生命,就指定一个学生用粉笔盒把受伤的小鸟装起来,先送到我的办公室,放学之后再拿回来。处理完小鸟之后,同学们情绪稳定了,注意又回到课堂上,课又能顺利进行了。教学活动组织严密是上好一节课的一个原则,要求教学活动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 然,课堂秩序良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三、活动的考评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明 显的成效,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面若仍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则存在种种弊端。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水平性、选拔性、发展性评价功能,使学生们能在评价中认识自己,体现自我,增强自信,最终成为社会的“成功人士”。因此,构建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 1.按照行动导向原则确定评价方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 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这种案例评价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批评和反馈,小组评价是其中的主要方式,如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首先将全班分成4~6组,选择两个典型工程案例,第一个案例是较为简单的零件 单层建筑物,第二个案例是复杂的零件,教学过程紧密围绕两个案例的学习过程对小组进行整组评价,每小组内部则在评价考核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2.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评价的方法即从各种课程目标出发,确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如物理课程的课程目标,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动手能力,因此课堂更多运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相应的评价方法常采用表现性评价,评价的工具较多是课堂记录、实验记录和实验反思等。当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强调学校的教育要与 社会发展、岗位需求、市场需要紧密结合。“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征,体现了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方向。“做中学,做中教”,立足于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面临挑战,我们需要弘扬实践教学精神,树立实践教学意识,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境,开拓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实践教学能力。参考文献:[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美·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河南信息工程学校)[]2011.172浅谈“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 河南郑州●付丽玮 【教法学法新探】 探索

浅谈“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浅谈“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发表时间:2011-05-23T09:31:10.107Z 来源:《学园》2011年第6期作者:张惠淑 [导读] “教学做合一”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教和学,通过生活实际去教学,以达到做的目的。 张惠淑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进行教和学,通过生活实际去教学,以达到做的目的。本人认为,重新学习陶行知的这一理论,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内涵新课程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6-0037-01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关于知识分类的基础上,从改造传统教育现实的需要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总结出来的。陶行知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一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 1.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 “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也就是说,一种活动从不同角度看,它就具有做、教、学三方面的意义。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许多东西,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正如陶行知所说:“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遍的现象”。 2.教与学必须以“做”为中心,师生必须在“做”上统一起来 “不在做上下工夫,教故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可见,在教师的教、学生学和实践中做的三个方面中,做尤为重要,它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3.“教学做合一”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法 陶行知说:“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例如,烧饭是做,烧了一次饭得到一种经验而进步便是学;你的进步影响到别人,使得别人也进步,便是教。 4.“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 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等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生的。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问题来要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它是根据生活的需要来教、来学,通过生活实际去教学,以达到做的目的。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手脑并用,其实质就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二 “教学做合一”对新课改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不仅在教育范围内把握了教育学的辩证关系,而且把视野推到整个社会生活,揭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而在更广阔的背景和更高的层面上认识教育的实质。 当前,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重新回顾和学习“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深入研究、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1.教师应更改观念,转换角色 教法要依据学法,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并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知识之本源,求知识之归宿。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步入信息社会的学生和教师一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求知途中经验的组织者和求知的伙伴。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发生以下变化:在不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在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倡导启发式,反对灌输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的关注点应从知识内容、教授的方法转向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学习方式的形成,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教师用灌输的方法只教人读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生活。事实上,学生作为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个体是独立的、能动的,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借鉴陶行知的这种思想,在与实际生活相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学生就不同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质疑。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各教学环节,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学会了思考和选择,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地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学会创造。3.发扬民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十分强调教育的民主化建设,他曾说:“我们是学校,而不是教校,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的主体。”这一目标则反映出在教学上,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育思想,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学习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意义,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相长,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展。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32~134 [2]山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学习陶行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97~99 [3]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23~632 [4]刘家纪.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探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4):4~7 [5]孙昌瑞.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3):8~12 [6]朱琼、孙士杰.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透视新课程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2):4~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