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指导手册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指导手册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指导手册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指导手册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处置指导手册

第一章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特性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2020 余种。这些物品不论是作为原料还是作为产品,一般都要经过加工、储存、运输等方式的输转,才能供给使用。从最初生产者到最终使用者的整个过程中,物品受到摩擦、震动、挤压、温湿度变化、混触等诸多因素影响最大,因而造成燃烧、爆炸和伤亡等事故的隐患也最多。由于危险物品本身的特性和品种的繁多,势必大大增加其流通过程中的危险性。为了加强对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对危险物品进行科学的分类,研究各类危险物品的危险特性是十分重要的。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其特征是: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实际,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

第一类:爆炸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害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腐蚀品;

第九类:杂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1、爆炸品

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1)爆炸品的分类

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以下五项:

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整体爆炸,是指瞬间影响到几乎全部装入量的爆炸)。如:爆破

用的电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叠氮铅、雷汞等起爆药,梯恩梯、硝铵炸药、浆状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硝化淀粉、硝化甘油、黑火药及其制品等均属此项。

②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催泪弹,以及摄影闪光弹、闪光粉、地面或空中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装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

③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二硝基苯、苦味酸钠、苦味酸锆、含乙醇超过25%或增塑剂超过18%的硝化纤维素、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

④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该项爆炸品的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如:导火索、手持信号弹、响墩、爆炸铆灯、火炬信号、烟花爆竹,鞭炮等均属此项。

⑤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该项爆炸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

(2)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

主要表现于其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就能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而发生爆炸性燃烧。

①爆炸性。

②敏感度。各种爆炸物品的爆炸,除由于本身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决定它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外,如果没有必要的外界作用,爆炸是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③殉爆。殉爆是指炸药A(主爆药)爆炸后,能够引起与其相距一定距离的炸药B(从爆药)爆炸,这种现象叫做炸药的殉爆。

④毒害性。有些炸药,如苦味酸,TNT、硝化甘油、雷汞、氮化铅等本身都具有一定毒性,且绝大多数炸药爆炸时能够产生诸如CO、CO2、NO、HCN、N2 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可从呼吸道,食道甚至皮肤等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3)爆炸品的其它特性:

①有些爆炸品与其他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

②某些炸药与金属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物质,特别是一些重金属(铅、银、铜等)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物,其敏感度更高。

③某些炸药光照易于分解。如叠氮银、雷酸银等。

④许多炸药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力,甚至无法作用。如硝铵炸药、礼花弹、爆竹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该类物品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会增大容器的内压力,使容器破裂爆炸或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导致中毒或火灾事故。

(1)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类

①按其危险特性的分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②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可把可燃性气体分成两级

③可燃性气体按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气体和无机气体。

④为了便于研究、使用和管理,根据可燃气体在通常条件下的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分成以下五种类别:

可燃气体、可燃液化气、燃烧液体的蒸气、助燃气体、分解爆炸气体等五种类型。

(2)危险特性

①易燃易爆性。可燃气体的主要危险性是易燃易爆,所有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可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发生着火或爆炸,有的可燃气体遇到微小能量着火源的作用即可发生爆炸。

②扩散性。处于气态的任何物质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且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可燃气体的扩散特点是: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逸散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的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能够顺风飘荡,致使可燃气体着火爆炸和蔓延扩散。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泄漏出来,往往漂流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处等,长时间聚集不散,易遇着火源发生着火或爆炸。同时,比重大的可燃气体,一般都有较大的发热量,在火灾条件下易于造成火势扩大。

③可缩性和膨胀性。气体的体积会随温度的升降而胀缩,其胀缩的幅度比液体要大得多。

④带电性。如氢气、乙烯、乙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从管口或破损处喷射出时同样也能产生静电。静电荷产生的因素一是杂质,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会越多;二是流速,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

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设备接地,控制流速等。

⑤腐蚀、毒害性和窒息性。腐蚀性。主要是一些酸性或碱性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等均能腐蚀设备。

毒害性。压缩液化气体,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此,在处理这类有毒可燃气体或扑救这类气体火灾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中毒。

窒息性。压缩液体气体除氧气和压缩空气外,都有窒息性。

⑥氧化性。可燃性物质与氧化性物质作用,遇着火源时才能发生燃烧。所以,氧化性气体是燃烧得以发生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3、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他危险已列入其他类别管理的液体。

(1)分类

根据易燃液体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大小的分类,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指闪点<28℃的液体;

乙类:指28℃≤闪点<60℃的液体;

丙类:指闪点≥60℃的液体。

(2)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①高度的易燃性。

②蒸气的爆炸性。

③受热膨胀性。

④流动性。

⑤带电性。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喷流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当静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则放电发火,有引起着火或爆炸的危险。

⑥毒害性。易燃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毒害性,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易燃液体蒸发气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人身中毒。

4、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

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成为可燃固体。农副产品及其制品叫做易燃货物,属于可燃固体。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化工原料及其制品属于易燃固体,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

(1)分级

易燃固体的分级。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分成二级丙类易燃固体。

(2)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

①湿爆炸品。指用充分的水或酒精,或增塑剂以抑制爆炸性能的爆炸品。如按重量含水至少10%的苦味酸铵、二硝基苯酚盐、硝化淀粉等均属湿爆炸品。

②自反应物质。指在常温或高温下由于储存或运输温度太高,或混入杂质能引起激烈的热分解,一旦着火无须掺入空气就可发生极其危险的反应。特别是在无火焰分解情况下,某些可能散发毒性蒸气或其他气体的固体。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脂族偶氮化合物、芳香族硫代酰肼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固体物质。

③极易燃烧的固体和通过摩擦可能起火或促进起火的固体。这类物质主要包括湿发火粉末(用充分的水湿透,以抑制其发火性能的钛粉、锆粉等),铈、铁合金(打火机用的火石),五硫化二磷等硫化物,有机升华的固体(如冰片、萘、樟脑等),火柴、点火剂等。

(3)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①燃点低、易点燃。

②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③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④兼有遇湿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还具有遇湿易燃性,如五硫化二磷、三硫化四氮等遇水能产生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的可燃气体硫化氢。

⑤自燃危险性易燃固体中的赛璐珞、硝化棉及其制品等在积热不散的条件下,都容易自燃起火,硝化棉在40℃的条件下就会分解。

5、自燃物品

(1)自燃物品的分级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自然点低于200℃),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分为二级。

一级自燃物品:在空气中剧烈氧化,引起自燃或达到燃点能迅速燃烧。

二级自燃物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能引起燃烧。

(2)自燃物品包括的范围

自燃物品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①发火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到5 分钟便可以燃烧的液体、固体或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②自热物质是指与空气接触不需要外部热源便容易自行发热而燃烧的物质。如赛璐珞碎屑,油纸,动、植物油,潮湿的棉花等。

(4)自燃物质的危险特性

①遇空气自燃性。自燃物质大部分非常活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接触空气后能迅速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其自燃点而着火,接触氧化剂和其他氧化性物质反应更加强烈,甚至爆炸,如黄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故须存放于水中。

②遇湿易燃危险性。硼、锌、锑、铝的烷基化合物类自燃物品,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极强的还原

性,遇氧化剂、酸类反应剧烈,除在空气中能自燃外,遇水或受潮还能分解自燃或爆炸。故起火时不可用水或泡沫扑救。

③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胶片、废影胶片、X光片等,在常温下就能缓慢分解,产生的热量,自动升温,达到其自燃点而引起自燃。

6、遇湿易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遇水燃烧物质还能与酸或氧化剂发生反应,而且比遇水发生的反应更加剧烈,其着火爆炸的危险性更大。

(1)遇湿易燃物品的分级和标准

根据遇水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遇湿易燃物品可分为二级:

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或其他易燃气体引起燃烧。

二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时发生缓慢的反应,产生可燃气体而引起燃烧。

(2)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遇水燃烧物质都具有遇水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热量,能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或爆炸性。这类物质引起着火有两种情况,一是遇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能把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燃点,不经点火也会着火燃烧,如金属钠、碳化钙等;另一种是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但释放出的热量较少,不足以把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至自燃点,但当可燃气体一旦接触火源也会立即着火燃烧,如氢化钙、保险粉等。遇水燃烧物质的类别多,遇水生成的可燃气体不同,因此其危险性也有所不同。

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条件下,遇酸、碱、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即能分解放出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燃烧,有机过氧化物更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性,储运时须加适量抑制剂或稳定剂,有的在环境温度下会自行加速分解,因而必须控温储运。有些氧化剂还具有毒性或腐蚀性。

(1)氧化剂的危险性

强烈的氧化性。氧化剂多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其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

受热、被撞分解性。在现行列入氧化剂管理的危险品中,除有机硝酸盐类外,都是不燃物质,但当受热、被撞击或摩擦时易分解出氧,若接触易燃物、有机物,特别是与木炭粉、硫磺粉,淀粉等混合时,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可燃性。氧化剂绝大多数是不燃的,但也有少数具有可燃性。在氧化剂中,主要是有机硝酸盐类,如硝酸胍、硝酸脲等,另外,还有过氧化氢尿素、高氯酸醋酐溶液,二氯或三氯异氰尿素、四硝基甲烷等。

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有些氧化剂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自燃。如高锰酸钾与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钠与甲醇或醋酸接触,铬酸丙酮与香蕉水接触等,都能自燃起火。

与酸作用分解性。氧化剂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甚至引起爆炸。如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

这些氧化剂着火时,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救。与水作用分解性。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质爆燃。

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

高锰酸钾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着火时禁用水扑救,对于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分解性。

腐蚀毒害性。不少氧化剂还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能毒害人体,烧伤皮肤。如二氧化铬(铬酸)既有毒性,也有腐蚀性,故扑救这类物品火灾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2)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性

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含有两价的—O—O—结构的有机物质,也可能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其危险特性可归纳以下几点:

①分解爆炸性。如过氧化二乙酰,纯品制成后存放24 小时就可能发生强烈的爆炸;过氧化二苯甲酰含水在1%以下时,稍有摩擦即能引起爆炸;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10℃以上时不稳定,达到17.22℃时即分解爆炸;过氧乙酸(过醋酸)纯品极不稳定,在零下20℃时也会爆炸,浓度大于45%的溶液时,在存放过程中仍可分解出氧气,加热至110℃时即爆炸。

②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特别易燃,有的非常易燃。如过氧化叔丁醇的闪点

26.67℃。所以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性。

③伤害性。有机过氧化物的危害性是特别容易伤害眼睛。如过氧化环己酮、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乙酰等,都对眼睛有伤害作用。

8、毒害品

毒害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使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1)毒害品的分类

①毒害品的分类标准。按其口服、皮肤接触和吸入粉尘或烟雾三种施毒方式所显示的毒性进行分类分级的标准

②根据毒害的化学组成,毒害品还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毒害品分为氰及其化合物类、砷及其化合物类、硒及其化合物类、磷及其化合物类、汞、锇、锑、铍、铊、铅、钡、氟、碲及其化合物等。

一是氰及其化合物类。如氰化钠、氰化钙、氢氰酸等。这类毒害品,本身都不燃,但遇高热、酸或水蒸气时都能分解放出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二是砷及其化合物类。如砷酸钠、氟化砷、三碘化砷等。这类毒害品、本身都不燃,但遇明火或高热时,易升华放出极毒的气体。氟化砷遇酸、酸雾、水分也能放出毒气。三碘化砷遇金属钾、钠时还能形成对撞击敏感的爆炸物。

三是硒及其化合物类。如氧氯化硒、硒酸、硒化镉、硒粉等,这类毒品中的硒粉、硒化镉,遇高热或明火都能燃烧甚至爆炸。遇高热或酸雾、酸放出有毒、易燃、易爆的硒化氢气体。氧氯化硒、硒酸本身不燃,但能水解或潮解,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氧氯化硒能与磷、锰强烈反应。

四是磷及其化合物类。如磷化锌、磷化铝等,这类毒品本身不燃烧,但遇酸、酸雾、水及水蒸气都能分解出极毒,且易自燃的气体。

五是汞、锇、锑、铍、铊、铅、钡、氟、碲及其化合物等。这些物品大都本身不燃烧,但遇高热、酸、酸雾能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机毒害品分为卤代烃及其卤代物类、有机磷、氯、硫、砷、硅、腈、胺等化合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芳香烃,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类、天然有机毒害品类、其他有机毒害品类。

一是卤代烃及其卤代物(卤代醇、卤代酮、卤代醛、卤代酯……)类。如二氯甲烷等。这类毒害品绝大多数是燃烧液体,遇高热或明火燃烧,分解出有毒气体。

二是有机磷、氯、硫、砷、硅、腈、胺等化合物类,如丁腈、硝基苯胺、三苯基磷等,大多数是燃烧液体,有毒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烧。

三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类(汞、铅等),如有机汞粉剂农药,四乙基铅等,这类毒害品多是粉剂或液体,都可燃烧,遇高热分解,遇氧化剂反应。

四是芳香烃,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类:如硝基苯、菲醌等。这类毒品都能遇明火燃烧,遇高热分解出有毒气体。

五是天然有机毒害品类,如阿片生漆、尼古丁等,均可燃。

六是其他有机毒害品类,如煤焦、沥青等。

(2)毒害品的毒害性

①中毒的途径。毒害品的主要危险性是毒害性。毒害性则主要表现为对人体及其他动物的伤害。引起人体及其他动物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②影响毒害性的因素

一是溶解性。毒害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

二是挥发性。毒害品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

三是颗粒细度。固体毒物的颗粒越小,越易使人中毒。

四是气温。气温越高则挥发性毒物蒸发越快,可使空气中的浓度增大。同时,潮湿季节,人的皮肤、毛孔扩张,排汗多,血液循环加快,更容易使人中毒,所以在火场上由于火焰的高温辐射,更须注意防毒。

(3)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

从列入毒害品管理的物品分析,约89%的都具有火灾危险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遇湿易燃性。无机毒害品中金属氰化物和硒化物大都本身不燃,但都有遇湿易燃性,如钾、钠、钙、锌、银、汞、钡、铜等金属的氰化物,遇水或受潮都能放出剧毒性且易燃的氰化氢气体;硒化镉遇酸或酸雾能放出易燃且有毒的硒化氢气体。

②氧化性。在无机毒害品中,锑、汞、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都本身不燃,但都具有氧化性,如五氧化二锑(锑酐)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强,380℃时即分解;四氧化铅(红丹)。

③易燃性。在《危险货物品名表》所列的1049 种毒害品中有很多是透明或油状的易燃液体,有的系低闪点或中闪点液体。如溴乙烷闪点小于零下20℃,三氟丙酮闪点小于零下1℃,三氟醋酸乙酯闪点零下1℃,异丁基腈闪点小于3℃,四羟基镍闪点小于4℃,卤代烷及其他卤代物如卤代醇、卤代酮、卤代醛、卤代酯类以及有机磷、硫、氯、砷、硅、腈、胺等都是甲、乙类或丙类液体及可燃粉剂,马拉硫磷、一六茵五、一茵五九等农药都是丙类液体,这些毒品即有相当的毒害性,又有一定的易燃性。

④易爆性。毒害品当中的芳香族含2,4 两个硝基的氯化物,萘酚、酚钠等化合物,遇高热、撞击等都可引起爆炸,并分解出有毒气体,如2,4 二硝基氯化苯,毒性很高,遇明火或受热至150℃以上有引起爆炸或着火的危险性。

9、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g/kg 的物质或物品。

(1)放射性物品分类

①放射性物品按物理状态分类

一类是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二类是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三类是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 等;

四类是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五类是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 等。

②放射性物品按放射出的射线类型分类

一类是放出α、β、r 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二类是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三类是放出β、r 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四类是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r 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如镭—铍中子流,

钋—铍中子流等。

(2)放射性物品的危险特性

①放射性。放射性物质可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r 射线、中子流。

②毒害性。许多放射性物品毒性很大,如钋210、镭226、镭228、钍228、钍230 是剧毒的放射性物品;钠22、钴60、锶90、碘131、铅210 等为高毒的放射性物品,均应注意。

③不可抑制性。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使其不放出射线,而只能设法把放射性物质清除或者用适当的材料予以吸收屏蔽。

④易燃性。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数具有易燃性,有的燃烧十分强烈,甚至引起爆炸,如独居石遇明火能燃烧,硝酸铀、硝酸钍等,遇高温分解,遇有机物、易燃物都能引起燃烧,且燃烧后均可形成放射性灰尘,污染环境,危害人们健康。

⑤氧化性。有些放射性物品不仅具有易燃性,而且大部分兼有氧化性,如硝酸铀、硝酸钍都具有氧化剂性质。

10、腐蚀性物品

腐蚀性物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其区分标准是:与皮肤接触在4 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 号钢的表面均匀腐蚀率超过6.25 毫米/年的固体或液体。

(1)腐蚀的基本类型

腐蚀破坏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腐蚀作用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①化学腐蚀。单纯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

酸腐蚀。处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元素之前的金属与各种酸,特别是强酸,例如盐酸、硫酸、硝酸、高氯酸、三氯乙酸等反应生成盐并放出氢气。

碱腐蚀。各种无机或有机的碱,特别是强碱(例如NaOH、KOH、NH4OH)都是腐蚀品,强碱是强腐蚀品,溅落到皮肤上可造成严重的灼伤,溅落到织物上可使织物损坏。

②电化学腐蚀。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它和化学腐蚀不同,是由于形成了原电池而引起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有时同时发生,不能截然分开。

(2)腐蚀品的危险特性

①腐蚀性。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变化,使该物质受到破坏,这种性质叫腐蚀性。

一是对人体的伤害。腐蚀性物品的形态有液态和固态(晶体、粉状),当人们直接接触这些物品后,就会引起灼伤或发生破坏性创伤,以致溃疡等;当人们吸入这些挥发出来的蒸气,或飞扬到空气中的粉尘时,呼吸道黏膜便会受到腐蚀,引起咳嗽、呕吐、头痛等症状,特别是接触氢氰酸时,能发生剧痛,使人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二是对有机物质的破坏,腐蚀性物品能夺取木材、衣物、皮革、纸张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中的水分,破坏其组织成分,甚至使之炭化。

三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在腐蚀性物品中,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对金属均能产生不同的腐蚀作用。

②毒害性。在腐蚀性物品中,有一部分能挥发出有强烈腐蚀和毒害性气体,如氢氟酸等。

③火灾危险性。在列入管理的(编入号码的)335 种(类)腐蚀品中。约83%的具有火灾危险性,有的还有相当易燃的液体和固体。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要点

一、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和成因

化学灾害事故,是指一切由化学物质造成的对人员、环境的伤(危)害事故。从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角度看,主要是指与危险化学物品有关的单位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某些意外的情况,突发性地发生,或人为的破坏,使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大量泄漏,或伴随火灾、爆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在较大范围内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性事故。

(一)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

1、突发性强,毒害物泄漏量大。

化学灾害事故一般都是瞬间发生,多数化工厂生产都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如果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稍有疏忽,便会导致事故突然发生,大量毒害类物质泄漏。

社会矛盾突出,极个别对社会(老板)不满的人,故意施放毒气,制造爆炸等破坏活动,随时可能发生。

2、波及面广,毒害范围宽。

化学灾害事故发生后,有毒有害化学品迅速扩散,有毒有害物质大都可严重污染空气、地面道路、水源和生产生活设施。

危害最大的是有毒气体,迅速向下风方向扩散,在短时间内危害范围可达数公里,引起无防护人员中毒。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高桥镇16号井喷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剧毒气体硫化氢的扩散,致23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万多人不同程度中毒,波及范围80平方公里。

3、污染环境,清污难度大。

化学灾害事故发生后,会对空气、地面、水源等造成污染。

特别是有毒的液体化学品污染水源特别严重,时间长,治理污染难度特别大,洗消作用不大,所以要特别防范水源污染,防止有毒液体流入下水道污染水源。

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蒸馏塔发生爆炸,造成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污染物沿松花江,流入俄罗斯境内,引发了一定的外交矛盾,对中俄友谊有消极影响。

4、救援困难,组织指挥任务艰巨。

造成救援工作不能及时展开,由于事故单位和应急救援部门往往在思想上、预案上和技术上的准备不足,混乱局面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得不到控制,造成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化学灾害事故现场险情存在隐患性,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因素难以控制。

参加抢险救援相关单位多,组织指挥难度大,指挥员碰到化学灾害事故少,准备不充分,到场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心中没底。

(二)化学灾害事故的成因

突然发生的灾害性化学事故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大自然因素,也有人为造成的。

1、自然原因

如地震、雷击和山体滑坡。

例:1989年青岛黄岛油库因雷击引起爆炸,造成死45人,伤78人;2008年美国堪萨斯州油库的一个贮有约3万桶无铅汽油的油罐被雷电击中,随后燃起熊熊大火。

2010年10月21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所属的延安炼油厂,厂区原油山山体发生大面积下陷滑塌,致使输往延安石化厂的十多条油气管线输送中断,延安石油化工厂多套装置停工,延炼、延安石油化工厂等多套装置面临全面停产,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原油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影响至今尚未消除。

2、人为及技术上的原因

(1)勘测、设计方面存在缺陷,选址不当,将重要的化工企业建在居民区。如2013年11月22日,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黄岛区)输油管线发生爆炸,造成62人遇难,136送医救治。事故发生区域危险化学品企业、油气管道与居民区、学校等近距离或交叉布置,造成安全隐患。

(2)设备老化,带故障运转。如2005年3月23日13时25分,英国BP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化厂由于分馏塔底部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设备老化,物料从回流线溢出,在空中引成爆炸云团,遇明火发生爆炸,造成15人死亡,170人负伤。

(3)违反操作规程,管理不严,员工素质差。如1997年6月27 日21时30分,位于北京东南通州区的原北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化工厂,灌装轻柴油时,开错阀门,导致满罐的石脑油外溢,遇火源发生爆炸而引起火灾,这次爆炸火灾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

(4)恐怖分子引起化学灾害事故,如1995年3月20日发生在日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3、其它意外原因

不少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也可因某些预料不到的原因,如车祸,飞机失事、海上事故等。在石化企业中,夏季高温也是无法避免的致灾情因素:一方面,夏季操作人员容易出现疲劳;另一方面,由于高温石油化工工艺控制指标出现波动,如若不作出及时正确的调节,就会发生超温、超压的险情,处理不当即会造成火灾、爆炸。

了解化学灾害事故的特点和成因,我们要高度重视,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加强对责任区危化企业的工艺流程、储量分布等环节的熟悉,制定符合实战需求的救援预案,针对性地开展实地演练,才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才能有效地处置化学事故。

4、化学危险品单位灭火救援预案需要包含的内容:(1)具有发生化学事故潜在危险的单位名称、地址、规模、生产(储存、使用)化学危险品的种类、危险特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危险源位置、数量,可引起爆炸、燃烧的因素等;(2)化学危险源单位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的类型及危险程度,单位自有的消防设施、设备种类、性能状况,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性能状况,专(兼)职抢险救援队伍力量情况,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职责分工等;(3)化学危险源单位内及其附近地理环境情况,如单位内部布局、与周围单位、居民住宅的间距、人口密度、疏散通道、消防水源及可能受污染的情况等;(4)突发性化学事故发生后,在最大事故危及的范围内需要重点保卫的目标及其实施保卫的方法;(5)具有救援能力的单位,如环保监测、防疫、医疗救护、邮电、运输、气象、防化部队、化学危险物品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的分布情况,以及通告联络方式,集结方法、地点等;(6)危险目标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在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对本地区化工单位的化学事故潜在的危险度进行评估,确定重点救援目标。再对重点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程度及危害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预案提供依据。

同时,要从实战需要出发,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就初期灭火、人员疏散、设施运作、车辆疏导、消防接应等方面进行再规范,做到与辖区消防队灭火预案“无缝”衔接。

二、处置程序

(一)询问情况(查明情况)

询情是正确决策、有效处置的前提条件。

1、途中询情。接警后,指挥中心应与事故单位保持不间断联系,询问灾情变化,及时告知主管中队。主管中队指挥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在短时间内查明灾害事故现场情况,重点询问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灾害形式和强度、扩散趋势、人员伤亡等信息,随时与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灾情动态发展变化,并通过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决策辅助系统查询危险化品的理化性质和处置方法,对各执勤车辆的战斗任务进行预部署。

2、到场询情。主管中队到场后,应迅速联系事故单位相关人员,核实现场情况,掌握灾情发展趋势,但确定处置方案前,不要盲目地进入事故区。首先向知情人(从事故现场逃离出来的人)了解事故情况,向技术人员了解化工装置,储罐存量及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和理化性质,查明有无发生爆炸;泄漏罐贮量、泄漏部位、时间、形式和扩散范围;周围有无其它危险化学品、火源、居民等情况;有无受困人员需要救援,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实施堵漏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3、信息共享。在有增援中队参与作战时,主管中队在战斗展开的同时,指挥员命令通信员同增援中队通信员联系,告知行进路线、停车位置和到场后的初步任务;增援中队途中应与指挥中心或主管中队保持联系,了解事故单位情况及灾情发展动态。增援中队到场后,应主动同主管中队联系,询问现场情况并

领受任务。

备注:救援力量到场前存在一个危险隐患,因为化学灾害事故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类灾害事故,现场充斥着有毒有害类物质,任何中队或其他社会救援力量到场的行车路线要避开灾害事故区域,车辆也不能停靠在下风方向。判定风向的办法除了测风仪等器材以及沿途标识性的物体【如烟囱、旗帜等等】外,在事故现场处置中可以利用单位建筑制高点的都有一个红白相间的风向标【由普通型风向标,永动旋转夜光风标等】,可供战斗人员简便、快速、准确、实时的明确上风位置和人员疏散方向,避免因风向变换导致战斗人员处于下风危险区域。

(二)加强防护(个人防护)

不同的化学灾害事故有其相对应的防护等级和要求。在了解事故源理化性质的前提下按要求实施等级防护,如无法了解事故源理化性质时,必须采取一级防护;在处置低温、液化类危化品(如液化气、氨气等)事故时,参与关阀、堵漏等重要任务的消防队员内衣裤必须是纯棉,外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或全封闭式防化服。进入事故现场,要顾及官兵的生命安全,不能盲目进入,付出不必要代价。【从几次事故教训看,现场人员个人防护装备均不到位,自我防护意识差,如吉林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所属的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在处置过程中,由于忽视个人防护,23人住院治疗,此次灾害事故的主要成分苯胺是导致白血病的直接因素;湖州2006年9月3日,硫酸二甲酯(剧毒危险物品)泄漏事故处置中,官兵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还有11名官兵不同程度中毒,其中1名官兵深度中毒】。

(三)侦察检测

侦检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在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时,必须加强侦检这一环节,指挥员要根据灾害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检测,现场检查要由特勤专业小组或其他专业检测人员进行,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和扩散范围,并做好动态监测。根据灾害情况不同,派出若干侦察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侦察小组由2—3人组成(其中一人为单位技术人员),配备必要防护措施和检测仪器。侦察检测要贯穿整个化学灾害事故处的全过程。

1、对不明危化品,应立即取样,送化验室化验、分析,确定名称、成分,同时根据检测仪器,确定泄漏物质种类、浓度、扩散范围【此类问题主要发生在交通运输方面,现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都有统一标识,便于处置。碰见不明危险化学品很少,但也不能忽视,应当可以依托监控分析中心和学校实验室建立联勤机制】。

2、对已知性质危化品的泄漏,可以用有毒气体探测仪和可燃气体检测仪确定危险范围和污染范围。【可以由环保局实施】

有毒气体探测仪,同时检查可燃气(甲烷、煤气、丙烷等)、毒气(co等)、氯气和有机挥发性气体等4类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

可燃气体检测仪可检测各种易燃易爆气体达到危险值时报警。

3、受困人员情况侦察,有无人员被困。

被困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是否已经中毒,是否有活动能力;如无阻碍,要第一时间将被困人员救出,如需器材辅助的,立即通知救生小组人员进入内部实施救援。

4、侦察泄漏情况,确定泄漏位置(容器、管线、阀门、法兰)、泄漏原因、泄漏程度,泄漏是否会造成大面积人员中毒。

5、侦察环境,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战斗人员从什么地方进攻,危险区域内有无着火源或潜在火源。

6、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目前,天气预报准确度较高,可以从气象部门、电脑、手机了解,关键是指挥员要将气象因素作为确定处置方案的因素之一。

7、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固定消防设施能否运作,主要是喷淋、固定炮、泡沫供给、水蒸汽等系统。

(四)设立警戒(确定警戒范围)

警戒是根据危化品波及的范围,为减少人员伤亡或其他次生灾害而划定的一个区域,根据侦察和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警戒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十分重要,我们消防队到

场后要迅速作出反应,布置警戒,查明情况,侦察和警戒可以同时展开。

根据实战处置经验,不明情况下化学物品泄漏、警戒设置范围。不明情况警戒区上风100米之内为重危区,100—150米为轻危区,150—200米为消防活动区【在消防活动区适当位置停放车辆和设置洗消检测区】,200米以外为安全区,下风方向根据风速、周围环境而定。

备注:一般事故,消防部队负责重危区、轻危区、消防活动区的警戒,派出所、交警、企业保安负责下风方向的警戒、人员疏散和道路封锁等工作,重大事故则由市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等相关单位统一实施。

在警戒过程中,要注意三方面的因素:

1、禁止交通。以防止不名情况的人和车辆误入事故区,造成灾害的扩大。所有交通工具和人员禁止通行,防止带入产生火种。

2、禁止火源。切断电源、控制一切火源,防止爆炸。要熄灭火源,包括抽烟、生活用火。切断电源,包括禁止使用手机和电话。

3、疏散群众。疏散现场无关人员,控制人员流动。当警戒范围大,疏散人员多时,应由政府出面组织,通过社区做工作,将人员及时疏散出去,并安置好生活。【要通过广播或张贴告示,广而告知,必要时要发动社区民警、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落实措施】

指挥员要科学划定警戒范围,警戒范围设定,不但涉及到指挥部设立、作战力量集结、进攻路线选择、器材装备投入等问题,也涉及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问题。

(五)实施处置

处置化学灾害事故,指挥员要缜密考虑处置环节,科学制定处置方案。处置方案应该体现消防部队的专业特点,体现消防部队装备的优势性能,体现消防作战的技战术水平。针对不同化学灾害事故,处置有:抢救生命、稀释冷却、关阀断源、实施堵漏、输转、引火点燃、化学中和。在处置的同时,坚持先救人。

1、抢救生命。如果有人员被困,组成救人小组,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立即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此任务应由化学抢险救援攻坚组承担】。

2、稀释降毒。在泄漏区域,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进行稀释降毒,使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在稀释降毒过程中,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指挥部和进攻路线也需要设置一定的稀释保护阵地,防止方向突变给处置人员带来威胁】。稀释降毒过程中,不宜使用直流水,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如果贮罐场地有蒸汽管线,用水蒸汽驱散不燃气体效果更佳。除了遇水反应物质,例如钠、镁、钙等活泼金属,保险粉,酸脂类化合物等等,一般危险化学品泄漏场合都应首先布置喷雾水枪,稀释驱散,降低浓度,减轻毒性,掩护专勤行动,充分发挥消防水雾作用。

3、关阀断源。生产装置或储罐发生泄漏,消防队员积极配合事故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和业务技术熟练的工人在严密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断绝物料供应,切断事故源。消防队员负责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

4、实施堵漏。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若易燃气体泄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1)管道泄漏。应使用各种类型的堵漏枪(或套管),内封式、捆梆式堵漏袋等工具进行堵漏;如无法堵漏,可采取关闭泄漏区域管线,利用惰性气体吹扫排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焊接修复泄漏点。

(2)法兰泄漏。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应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漏;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用注入式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3)罐体泄漏。由于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其泄漏往往呈喷射状,流速快,泄量大。可用外封式堵漏袋和内封式堵漏袋等工具进行堵漏。在不能制止泄漏时,也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其导入其它容器或储罐。

如果泄漏对象为非溶于水的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入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当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关键是各级指挥员对堵漏器材要会熟悉使用,发生泄漏时,立即能想起该用什么器材去堵漏。

5、输转。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和转移的方法排除险情,降低泄漏品对人

员和环境的危害。存在三种情况:

(1)倒罐转移。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倒罐技术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倒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罐内压力差倒罐,即液面高、压力大的罐向空罐导流。另一种是用开启烃泵倒罐,即用烃泵将燃烧罐液相气抽出,输转到其它罐,倒罐不能使用压缩机。压缩机会使泄漏容器压力增加,加剧泄漏。采取倒罐措施,须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论证研究,在确认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组织实施。

(2)泄漏物质转移。容器、管道壁发生撕裂,液体大量外泄,来不及倒罐时,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然后实施转移。对泄漏在江、河、湖、海、水库等水域中的危化品,使用围栏进行隔离保护;对泄漏在地面的危化品,可采用专用围栏,或者利用砂土、水泥粉等设置围堤进行隔离保护(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喷射泡沫覆盖加以保护)。对保护起来的泄漏危化品采取药剂中和或用输转泵收集起来。对于地面的泄漏危化品,难以进行围堤保护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砂土、水泥粉进行覆盖加以保护,事故处置完成后,利用有毒物质回收桶进行回收。对于回收的泄漏品,应交由环保部门处理。

(3)整体转移。主要是转移较危险的瓶(桶)体。盛装危化品的容器体积不大,且仍在泄漏,可将盛装危化品的容器转移到另一个体积更大的安全容器,浸入水中(如果泄漏品是酸性物质,也可以浸入碱液中;相对应的,如果泄漏品是碱性物质,则浸入酸液中;所选择的浸泡液体,参见后面要讲的化学中和),交有关部门处置。

6、引火点燃。采取点燃的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在技术人员协同下谨慎进行。

点燃原则:根据现场情况,无法实施堵漏,不点燃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人员密集区泄漏,无法转移,而点燃则导致稳定燃烧。如果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很可能造成大能量爆燃,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气体贮罐,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禁止采用点燃措施。

点燃准备:确认危险区域内人员撤离,冷却、灭火、掩护等防范措施准备就绪。泄漏周围经检测没有高浓度混合可燃气体。

点燃方法:使用长竿点燃,辅设导火索、抛射火种、信号枪、“魔术棒”爆竹、长火炬、火焰喷射器、预置火炉或者着火油盆等点燃方法。

点燃时机:一是罐体燃烧或爆炸后的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气压减少,火焰被风吹灭或冷却水水流打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予果断点燃。二是罐顶开口泄漏,又无法实施堵漏,万一大量泄漏气体扩散遇火源会造成爆炸事故,此时在多支喷雾水枪托住泄漏口气体下沉的前提下,把泄漏气体往上驱散。同时,用火棒点燃泄漏口气体,或者底部放空燃烧,用管道将液化气体排到附近,架空点燃,以加速处置过程。

7、化学中和。其目的在于“降毒”:通过添加适当的药剂(所谓“适当”,一方面指该药剂能与泄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毒或者微毒的,另一方面指药剂的剂量要恰当,不能多也不能少),尽可能降低危化品的毒性,形成无危害或微毒废水,减轻对作业人员、环境的危害。

中和药剂的选择:对于碱性物质泄漏,常用醋酸、磷酸二氢钠进行中和。对于酸性物质泄漏,常用烧碱(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有时也用干粉、洗衣粉、石灰、苏打(纯碱、碳酸钠)进行中和。

遇水反应危险化学品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大多数呈酸性,可在消防车中加入碱液,使用雾状水予以中和。

进行化学中和处置时,有两个注意事项:一是监测酸碱度。中和法要求最终酸碱度控制在6~9之间,反应期间必须加强监测(特勤大队以及环保部门都配备有酸碱度检测仪)。二是做好防护。中和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由于放热和生成气体,可能会产生沸腾和飞溅,所以应急人员必须穿防酸碱工作服、戴防烟雾呼吸器。可以通过降低反应温度和稀释反应物来控制飞溅。

2005年12月2日上午7时,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发生交通事故,一辆槽罐车装载的9吨甲醛全部泄漏在205国道两侧雨水沟中。采取了用洗衣粉溶液中和稀释的方法,消除了毒性,未对河流水体产生污染。

一般而言,槽车或者储罐、容器的显著位置会标明运送或储存危化品的理化性质和化学中和药剂,指挥员要有“降毒”的意识,配合技术人员,及时提请环保部门参与处置。

(六)灭火战斗

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时,消防部队到场后,要集中调集兵力、集中使用兵力和适时调整兵力,使整个火

场主攻方向始终保持有优势兵力进行控制与灭火,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冷却和灭火,牢牢掌握火场主动权。

1、工艺处置。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工艺灭火”是扑救石油化工火灾,阻止蔓延、防止爆炸,降低损失的有效措施。所谓“工艺灭火”就是根据石油化工生产高度连续性的特点,利用着火部位与工艺流程的关系,实施局部或全部断绝物料,降温、降压、导流等工艺手段削弱和消灭火灾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大连“7.16”油罐火灾,罐区电力设备全部瘫痪,阀门无法关闭,3名攻坚组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手动关闭着火罐周边阀门,阻止了原油向着火区域汇集,为火灾的成功扑救奠定了基础】。

2、冷却抑爆。对着火部位的冷却,要根据着火部位的高度、直径、形状,决定冷却方法,并保持不间断地冷却,以防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确定临近的危险部位(发生爆炸的化工装置和罐区),切断火源对这些部位的辐射,加大对化工装置和罐区的冷却强度【储存液化气的容器的冷却强度不小于0.21㎡/s】;组织可靠的供水线路,保证不间断供水。冷却化工装置和罐区尽可能使用固定消防设施、自动摇摆水炮、遥控移动炮和高喷车。

3、控制火势蔓延。在加强冷却的同时,必须对燃烧强度进行控制,先消灭外围火灾,如地面流淌火灾、建筑火灾等.然后集中力量,控制主要火源。对可燃气体或液体火灾,在不具备灭火的条件下,主要用水来控制和冷却,使之在一定范围内燃烧。化工灾害事故火灾初起阶段火点少、燃烧面积小,灭火对策和工艺处理简单易行,将火扑灭后一般不会发生复燃复爆;进入猛烈阶段后火点多、燃烧面积大,工艺处理操作复杂、时间长,灭火力量、火场供水、灭火药剂不足等条件限制,则不能轻易发起灭火总攻,以防复燃复爆,尤其在稳定燃烧的油罐类火灾扑救过程中,要加强灭火剂储备量,通常应达到一次灭火用量的6倍。【2001年10月20日天津石化石脑油罐火灾扑救时,使用两辆马基路斯大功率泡沫消防车,每辆流量达100L/S,对着火的罐发起总攻,在火势得到明显压制的情况下由于水源不足,两辆主攻车出现断水,导致第三次总攻失利】。

4、确定主攻方向。由于化工装置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很快,对邻近设备、装置和厂房构成较大威胁,如不及时控制,可能造成火势扩大、设备爆炸、厂房倒塌等严重后果,因此,要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位置及火势情况,确定主攻方向。【在高温作用下,钢结构的塑性变型一般在15-20分钟。因此,要抓住时机,迅速扑灭火灾,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前提是各级指挥员要做到火情侦察清、情况判断明、阵地选择佳、进攻路线准,才能实施强攻,尽快消灭火灾】

如果由于罐底阀门泄漏造成的火灾,可燃物来源罐底,火势主要集中于罐底,火直接从底部加热罐体,情况最为危险.因此,主攻方向为罐底。

如果容器上部阀门泄漏引起燃烧,火焰向下辐射,主攻方向在罐体上方.此时,应用水枪将火焰托起,控制燃烧。

如果罐体已经开裂,火焰可能从几个方向辐射其它容器,此时的主攻方向,应以破裂罐为中心,分不同方向进攻。

5、分进合击,适时全歼

当灭火条件成熟时【对于气体火灾,已经实施堵漏或可以堵漏时,对于液体火灾已具备足够的灭火剂时】,应及时集中力量,对主要火源实施近攻强战,一举灭火。

总攻时,首先要利用好现场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固定消防设施根据防火规范设置,灭火效能高】,同时要组织好移动灭火设备的配合使用【在移动灭火设备的扑救中要发挥炮射程远、流量大、灭火效能高和枪的机动性能好,便于登高扑救,利于窄小区域灭火的性能,取长补短、扑灭火灾】。坚持固定优先、固移结合,近枪远炮、始炮终枪的战术措施,防止复燃复爆的现象发生。【2002年7月23日,上海石化炼化部乙烯装置的泄漏乙烯着火,导致汽化器升温爆炸。燃烧面积400余平方米,过火面积1200余平方米,导致乙烯线和丙烯线的下游装置停产并波及全国乙烯市场。上海消防总队先后调派了38个中队的162辆消防车、1500余名消防官兵参加灭火战斗。历经72个小时,于26日11时05分终将大火扑灭并取得了堵漏的完全成功。】

在化工火灾扑救中,对于面积较大的火灾,要采取堵截包围、穿插分割、先外后内、分进合击、逐片消灭的方法扑灭火灾;多层立体型的火灾,要采取四面合围、上下合击、先外后里、全歼火灾【在火场上,指挥员要善于作出正确判断,抓住火势稳定期,适时组织优势兵力围歼火灾,彻底消灭火灾】。

(七)洗消

化学灾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及附近的道路、水源都有可能受到严重污染,若不及时进行洗消,污染会迅速蔓延,造成更大危害。

1.装备人员洗消。为减少污染的扩大,杜绝二次污染,在处置过程中,要对警戒区作业人员、器材装备、进行彻底的洗消,消除危化品对人体和器材装备的侵害,洗消后仍要通过一次检测,不合格者要返回重新洗消。洗消必须在出口处设置的洗消间或洗消帐篷内进行,洗消液要集中回收。

2.环境洗消。一是化学消毒法,把消防毒剂水溶液装于消防车水罐,经消防泵加压后,通过水带、水枪以开花或喷雾水流喷洒。二是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也可用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三、处置行动要求

(一)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的停放应当在安全区域【车头要向着便于撤退的方向,不要停在地沟上或危险的管线下面,用建构筑物作掩护,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选择安全的进攻阵地,利用地形、地物和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作掩护,选择便于进攻、便于撤退的阵地。

(二)进入警戒区的抢险人员要精干。消防队员要在自我防护的情况下进入警戒区。进入毒区必须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呼器,戴绝缘手套;防化服内手套、面罩等部位,着装前要先涂上滑石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要从上风或侧风方向进攻,并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三)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在处置危化品泄漏时,消防队到场要视情况通知环保部门、化学专家到场处置;要采取措施防止危化品流入下水道及江河之中。

(四)整个处置行动必须有足够的空气(氧气)、灭火药剂的供应;组织好火场供水,确保不间断,使将要爆炸的设备得到及时可靠的冷却防止其发生爆炸。

(五)救护受害者的措施要正确得当。要用剪刀剪开受害者的衣服,把衣服脱开,洗消后再进行急救;当场急救可用阿托匹林、双氧水对受害者洗消,也可用碳酸氢纳100克,高锰酸钾10克,次氯酸钠1升、水20升配制成洗消液进行洗消;所有受害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呼吸道受阻,呼吸困难,因而对受害者的救治要有针对性。

(六)警戒区内作业人员、器材装备要彻底进行洗消,杜绝二次污染。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初战控火组织指挥行动指南

1.接警出动

保持与指挥中心(现场导调组)的不间断联系,进一步明确事故装置地址、周边水源、建筑结构、人员被困、灾害事故变化等情况,同时要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预判事故并进行战斗预部署,并将现场信息传达参战人员做好参战车辆的预部署任务,预部署情况对讲机汇报导调组。同时在接近火场或远距离发现火场上方有大量浓烟、有毒气体时,下令通信员应立即打开3G图传向指挥中心传递火场信息,视情况请求指挥中心调集增援力量。

注意事项:

①与指挥中心时刻保持联系;

②明确事故地点及建筑结构、周边环境、有无人员被困、事故单位内部处置情况等;

③明确泄漏物质的容量、理化性质、扩散形式;

④指挥员预部署(各车分工、行驶路线、进攻路线的选择等);

⑤明确使用3G图传传导资料第一时间支队、总队响应;

2.安全防护

根据现场收集的信息和灾害事故的危险程度查阅资料预判定危险品物质,并下达各车辆、作战人员的安全防护等级着装和所有行动的安全防护工作。进入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危险等级落实防护措施;设立现场安全员,全程观察监测现场危险区域和部位可能发生的危险迹象;在可

能发生爆炸、毒物泄漏、建筑物倒塌等危险情况下救援时,应当尽量减少一线作业人员,并加强安全防护;需要采取工艺措施处置时,应当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下组织实施,严禁盲目行动;当现场出现爆炸、倒塌等险情征兆,而又不能及时控制或者消除,可能威胁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应当立即组织参战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清点人数,待条件具备时,再组织实施灭火救援战斗。

①根据警戒区域采取相应防护等级;

②防爆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等);

③车辆位置的停靠(远离窨井盖、下水道等位置)。

④安全工作是否贯穿于整个处置过程。

3.现场询情

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掌握火场情况详细了解:1、确认事故现场地址;

2、询问的燃烧物质和燃烧的形式、时间、部位、扩散范围情况;

3、了解有无人员伤亡或被困等情况。

4、询问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

5、询问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情况。并做好相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注意事项:

①确认事故现场地址;

②询问泄漏(燃烧)物质情况(形式、部位、扩散情况等);

③了解有无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

④询问事发地周边情况(居民楼、地形、电源、火源等);

4.侦查警戒

侦查检测是一项了解和掌握现场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浓度及其分布的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确定现场危险区范围,划定警戒区域,及时采取撤离、疏散措施和火源控制措施:设立警戒是针对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实施动态检测;侦查小组由三人组成(其中一人可设立厂家技术人员)、警戒小组到达现场实施外部观察和内部侦察,同时还要针对单位消防监控中心侦察及时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电源情况;利用各种检测仪器检

测事故现场气体、液体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和风力;并将检测结果和询问信息做好标记(危险、泄漏点)及时反馈给指挥员,针对检测信息设立警戒区域,设立重、中、轻、安全标志区域严控人员出入,实施动态检测。搜寻遇险人员和被困人员,并迅速营救和疏散。

注意事项:

①侦查小组不得少于3人,并协同厂房技术人员进行;

②侦检小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必须到位;

③侦查后信息要及时反馈给现场指挥员;

④侦检携带的器材和装备要合理;

⑤安全区域的划分,警戒标志的设置要科学,夜间要使用具有照明和发光功能警戒器材;

⑥根据动态检测的结果及时调整警戒范围;

⑦警戒出入口,应设置外围警戒员和记录警戒员(安全哨担任),做好进入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器材的安全操作检查和强调安全事项,随时利用呼救器后场接受装置观察作业人员的动向;

⑧外围警戒员和记录警戒员(安全哨担任),针对出入危险区域作业人员、装备的数量、使用时间、作业任务并做好记录;

5.搜救排险

搜寻救护是贯彻“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灭火救援指导思想,第一时间搜寻确定灾害事故现场有无遇险人员,最大程度挽救遇险人员生命,降低灾害事故损失的一项救援行动;排除险情要求救援人员根据侦查检测得出的现场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利用有效的器材装备,尽快排除事故现场险情,采取外围灭火向泄露点、主火点进攻之前,必须将外围火点彻底扑灭;组成三人搜救攻坚小组,配带个人防护器材,携带救生器材进入重危区和轻危区;根据事故物质特性借助事故建筑结构有力的地方采取相应的编队进行搜救,采取低姿,梯队水枪掩护的方式进行搜救,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安全员对救出的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情较重者交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注意事项:

①合理编配搜救小组人员采取编队的搜救方法;

②携带充足的搜救器材和装备;

③搜救人员及器材配合安全员进行出入登记;

④做好搜救任务的位置、情况汇报并做好搜救标记;

⑤根据化学物质特性如(氨气)借助事故结构有力位置采取相应水驱动排烟措施掩护搜救任务。

6.冷却稀释(灭火)

冷却稀释(灭火)是指出水冷却灭火燃烧(泄漏)罐及相邻的容器,稀释降低空气中泄漏物质浓度,以防达到爆炸极限的一项重要举措。冷却稀释应优先考虑启用单位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喷雾水枪、水炮,利用其喷射的雾状水,冷却抑爆,同时对泄漏扩散的物质进行围堵、灭火、稀释降毒或驱散。组成梯次进攻攻坚冷却稀释小组,配齐个人防护装备,铺设水带,设置水幕、屏风水枪或水炮阵地,冷却罐体,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使用雾状射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注意事项:

①攻坚小组的人员配备;

②合理选择水炮、水枪的射流及防御阵地;

③配齐、配强冷却稀释人员个人防护装备;

④确认事故单位固定消防设施有无启动;

⑤针对受到火势严重威胁部位、位于火势发展蔓延方向上进行射水冷却保护;

⑥针对对泄露源位置的中心区域,下风方向设防水幕水带、屏风水枪进行保护稀释;

7.关阀堵漏

关阀堵漏须在厂方技术人员指导下,穿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对阀门进行关闭,制止泄漏。同时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必要时要设立第二梯队进行跟换或是后备),做好防爆措施;在实施堵漏的过程中应当先根据

现场的导调组设定针对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指挥员进行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堵漏方法实施堵漏;根据泄漏物质和泄漏状况,如果是非溶于水的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①关阀堵漏小组人员编组要精干,防护要到位;

②合理选择关阀堵漏工具;

③攻坚组内攻人员必须要有水枪喷雾掩护;

8.输转回收

输转回收是指在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减少泄漏量,采取烃泵倒罐、惰性气体置换、压力差倒罐等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如果发生小量泄漏也可通过化学中和形成无危害和微毒废液。救援人员要借助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组的配合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输转器材或是利用现有条件进行防爆防静电措施实施废液的回收、输转和倒灌,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注意事项:

①人员的防护等级要到位;

②选择相应的输转工具;

③与环保部门、厂方进行现场的交接;

④输转过程一定要做好防电源、火源、爆炸措施;

9.医疗救护

(1)现场救护

①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空气无污染地区;

②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中毒;

③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输氧;

④立即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2)使用特效药物急救。

(3)对症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注意事项:

①做好救护人员的防护工作和选择正确的急救设备消毒工作防止感染;

②做好被困者的洗消医疗救治。

10.洗消清理

现场参与抢险人员和救援器材装备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全部进行洗消;洗消的方法根据现场处置的危化品毒害等级和人员分工进行化学、物理或简易洗消。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气)。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救援结束后,清点人员,收集整理装备器材。解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注意事项:

①人员(被困人员)、车辆、器材的洗消;

②洗消场地(帐篷)位置的设置;

③对要洗消的人员、装备进行登记;

④洗消过程中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⑤注意洗消水的回收、排放地方、位置。

第四章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常用操法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侦检操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危险化学品事故侦检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场地器材:在训练场地上标出起点线、作业区,起点线前30m处停放1辆化学洗消车或抢险救援消防车一辆,按照要求配齐应急救援装备和灭火救援指挥箱、重型防化服、防爆通信器材、空气呼吸器、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仪、现场检测记录本、粉笔等器材(如图所示)。

危险化学品事故侦检操示意图

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以战斗班为单位,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登车就位。

听到导调组下达“开始”的口令,消防车开至起点线,指挥员负责组织指挥,通信员携带灭火救援指挥箱、现场检测记录本、粉笔等器材至作业区,详细询问有无人员被困、罐区布局、总容量、总储量、泄漏罐容量、储量、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大小、是否能够采取堵漏或倒灌措施和先期处置情况等,利用灭火救援指挥箱工具查询判定具体物质,测出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等现场气象条件,评估物质扩散形状及范围,侦察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通报其他人员;班长、1号员携带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仪、现场检测记录本,从上风方向沿初步评估形状实施检测,登记检测时间、气体浓度、扩散范围等数值,用粉笔在地面对应位置标出“重度”、“中度”、“轻度”污染区;操作完毕后,指挥员向现场导调组汇报情况。

听到导调组下达“收操”的口令,所有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

操作要求:

1.参训人员按照三级防护等级穿戴防护装备,并携带防爆通信器材;

2.要设一名安全员,检查和登记进入危险区域的侦检人员;

3.要检测多个点,每检测一个点都要进行记录,取平均值;

4.操作人员要了解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5.应将侦检数值不间断向指挥员报告;

6.操作完毕后,现场所有人员和装备都必须进行洗消;

7.进入事故现场人员要追求少而精的原则。

成绩评定:

计时从发出“开始”口令至操作完毕班长喊“好”为止。

操作完全正确,程序熟悉为优秀;操作正确,程序较熟悉为良好;操作基本正确,程序基本熟悉为及格;不符合操作要求为不及格。

(二)注入式堵漏工具堵漏操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参训学员掌握注入式堵漏工具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场地器材:在模拟化工装置前标出车辆停放线、起点线和操作线,在车辆停放线上停放一辆抢险救援消防车。车上放置注入式堵漏工具1套、无火花工具1套、内置式重型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2具(如图所示)。

操作程序:

参训人员以班组为单位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登车。

听到导调组下达“开始”的口令,消防车开至起点线,指战员有序、安全下车,堵漏人员在辅助人员配合下,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穿好防化服,做好操作准备。

1、2号员携带堵漏工具至模拟装置前,1号员根据泄漏法兰的部位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法兰夹具套上泄漏点,在2号员的协助下,先用扳手拧紧堵漏夹具两边的固定螺帽,然后拧紧夹具上的泄压螺丝,号员向指挥员汇报“堵漏完毕”。指挥员随即向现场导调组汇报。

听到导调组下达“收操”的口令,参训人员将器材复位。

操作要求:

1.操作前穿戴消防头盔、全套个人防护装备;

2.必须使用无火花工具,防止碰击火花引起爆炸。

成绩评定:

1.计时从发出“开始”的口令至指挥员向导调组汇报完成止。

2.优秀:7分钟;良好:7分30秒;及格:8分钟。

(三)金属堵漏套管操

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参训人员掌握金属堵漏套管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场地器材:在模拟化工装置一楼管道发生泄漏,前标出起点线和器材线,起点线前30M 处停放抢险消防车一辆。车上放置金属堵漏套管一套、无火花工具1套、内置式重型防化服2套、空气呼吸器2具(如图所示)。

操作程序:

30m 停车位置 0m 起点线 模拟训练设施 金属堵漏套管操示意图 80m 0m 模拟训练设施 注入式堵漏工具堵漏操示意图 10m 停车位置 起点线 30m

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化学危险品中毒及其造成的伤亡,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化学危险品中毒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XXXXXXXXXXXX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化学危险品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区域由于设备系统泄漏、防护装置缺损、个人防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缺乏安全作业规程等原因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毒性较剧的毒物。 2.1.2事件类型 突然接触到人体体表或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气促、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2.2.1 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有盐酸、硫酸、氯、氨等,多发生于意外泄漏或喷溅事故,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引起。主要出现在化学化验室、药品库内。 2.2.2 窒息性化合物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发生缺乏安全操作规程与防护,进入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区域作业引起。主要出现在输煤系统、煤库、煤仓内、锅炉厂房、地沟、井室内。 2.2.3有机化合物中毒。主要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学溶剂,多由于人员违章操作,导致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主要出现在车辆维修班组、化学实验室、药品库内。2.2.4在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2.2.5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2.6循环水管道、污水沟、隧道、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 2.2.7储氨及加药设备泄漏造成氨中毒。 2.2.8电气六氟化硫开关六氟化硫气体泄漏,造成六氟化硫气体中毒。 2.2.9化学药物运输、装卸及化学制水过程中人员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 2.2.10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2.2.11其他原因造成的化学危险品中毒。 2.3可能造成的危害 2.2.1可能导致人员化学危险品中毒的设备、区域异常或有缺陷与泄漏现象,人员有不良反应。 2.2.2人员小面积灼伤或出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明显头痛、头昏等中度中毒表现。 2.2.3人员大面积灼伤或出现昏迷等重度中毒表现以及人员死亡。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4.1危化储存设备的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运行。2.4.2进入高浓度腐蚀剂场所或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的区域未戴防护面具和穿防护衣。 2.4.3在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等工作中,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意识淡薄、均有可能造成火灾人身伤亡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行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电厂总监、建设成本副总监 成员:安技部部长、运行部部长、检修部部长、供热部部长、综合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物资部部长、工程部部长、预算部部长、财务部部长、市场开发部部长、客服中心部长、质量监查部部长、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国新项目部部长。 应急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安技部。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火灾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火灾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清明工业气体销售部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预案编号:现场2014—1 预案版本号:2014版 A/1 实施日时间:2014年10月10日 编制单位(公章): 实施日期: 2014年10月10日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1 事故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急工作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组织机构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应急处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事故应急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报警形式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应急救援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物资装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规范化格式文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个人防护示范文本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个人防护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的个人防护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泄漏、爆炸、火灾等化学灾害事故的不 断发生,消防官兵所承担的处置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 越大。部分消防官兵在处置这类事故中,由于缺乏自身保 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发生中毒、烧伤、甚至死亡等事 故,严重影响了部队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灭火救援的正常进行 一、处置化学灾害事故中引发伤亡事故的原因 1、自身防护意识差。由于客观条件和装备的制约,没 有认真开展化学灾害事故处置方法的业务训练,即使开展 也往往是走过场,缺乏针对性,有些基层中队往往偏重技 术、战术的训练,忽视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与学习,片面

强调不怕苦、不怕死、勇于献身的精神,忽视科学指挥,谨慎操作,细致踏实的作风,在进行总结时,只重视成功的经验,忽视错误的、失败的教训,即使谈教训也是轻描谈写,敷衍了事,部分消防官兵自然而然谈化了自身防护意识,在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情况下,一味冲锋在前,有的消防官兵在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火灾、爆炸中,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有的不善于利用地形地貌等有利条件保护自己,甚至极少数人盲目蛮干,结果引起中毒、伤亡。 2、处置方案不明,措施不当。处置化学灾害事故,必须要有正确的处置方案和战术应用、保障、补救措施,这是处置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当遇到化学灾害事故时,由于缺乏处置方案,处置程序不清,导致一些消防官兵惊慌失措,处置行动缺乏章法,缺乏战法,处置环节把握不准,程序混乱错误,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该警戒的不警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 点(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险性与特点(通用版) 1、突发性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量大; 2、波及面广,毒害范围宽; 3、伤害形式特殊,对人员危害极大; 4、救援困难。 1、化学灾害事故,伤亡大、社会危害大。由于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如果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是十分巨大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如: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Ⅱ期硝铵装置发生意外爆炸,造成2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2000年8月4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发生重大烟花爆竹药料爆炸事故,死亡27人,重伤2人。2000年8月21日,国内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发生爆炸,死亡22人,重伤7人。2001年8月3日下午5时许,兰州市东岗东路一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剧毒气体扩散至四周家属区,具体

中毒人数难以确计。其中60余人中毒程度较重,被送进附近医院救治,住院人员中有十余名儿童,在我国也时常出现由化学事故造成的交通中断或大面积人员受灾的现象,如:1998年7月13日,贵州省湘黔铁路朝阳坝2号隧道因机车颠覆,化学石油气槽车发生火灾爆炸,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伤,致使湘黔铁路中断21小时。2003年12月23日,重庆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射30多米高,大量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造成大面积灾害,造成243人死亡、1万多人不同程度中毒,10万群众被紧急疏散。 2、灾害事故发生频繁化学危险品事故发生的次数和火灾规模呈上升和重大化的趋势。在国内外由于对化学危险品使用的不当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逐年增加,同时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2000年内,发生在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等场所的特大火灾7起,死43人,伤31人。2002年内,仅发生在加油站的火灾就有212起,死20人,伤118人,直接经济损失511.6万元,其中重大火灾5起,死7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68.4万元。2003年1月27日,济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措施 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1.1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的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1.2 泄漏源控制 ·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1.3 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2.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学校单位)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危险品,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小组兼任,应急办公地点设在实训处办公室。 2.职责分工 科技处、保卫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指挥应急响应行动;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小组负责技术支持工作;保卫处负责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化学危险品丢失、被盗事故和其它化学危险品事故的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二、事故分类与应急响应措施 1.化学危险品被盗事故处理 在生物学实验室发现化学危险品被盗,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立即通知保卫处和科技处,同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保卫处

及到报告后要立即到现场封锁现场,了解情况,同时报公安部门。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学校有关单位要协助调查取证工作。 2.化学危险品丢失事故处理 因管理或运输不当造成化学危险品丢失的,责任人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领导得知情况后,要立即报告校保卫处、科技处、学校主管领导,同时向公安局、环保局汇报,并在确保丢失原因和地点后,协助公安机关查找丢失源。 3.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处理 因意外因素引起化学危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化学危险品污染物造成环境五软事故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危害: 1)使用单位要立即组织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报告保卫处和科技处,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同时向环保、卫生及公安等部门报告。 2)科技处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组织专家鉴定化学危险品的类型、性质、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确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协助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处理。 3)对可能受到化学危险品危害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或应急救助措施,将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送市卫生局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4.化学危险品事故报告电话 1)本校管理部门电话: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技术原则

附件3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技术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两大类。其中火灾又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针对事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主要措施包括:灭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点火控制燃烧等。在企业启动自身预案时,还需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泄漏事故及处置原则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人员的安全防护: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介质,事故中心区域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如果泄漏物是有毒介质,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离式空气呼吸器。为了在现场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根据不同介质和泄漏量确定夜间和日间疏散距离,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严格按专家组制定的方案执行。

(二)泄漏源控制 1.根据专家组制定的方案,由事故单位负责切断进料或隔离物料。 2.堵漏。经专家组制定方案后由专业检维修人员实施。 (三)泄漏物处理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堤内和堤外雨水阀切断阀,防止物料沿阴沟外溢。 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或能抑制物性的中和介质,加速气体溶解稀释和沉降落地。对于可燃物,可以采用断链和覆盖窒息,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根据物料的相对密度及饱和蒸气压大小确定用干粉中止链式反应、泡沫(或抗溶性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对于大型容器和管道泄漏,可选择用膈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二、火灾事故及处置原则 (一)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

序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和措施,不断强化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危险化学品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由于行业本身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的特点,部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陈旧、本质安全水平低,工作基础薄弱等多种因素影响,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实现危险化学品领域的安全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多,事故处置及应急救援工作具有突发性强、危险性大和影响面广等特点,必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监管、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人员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多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致力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工作,在总结分析各类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收集研究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业人员,重新完善、编写了《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第二版)。该手册对100余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防护与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说明,资料丰富、内容科学、携带方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速查手册》(第二版)的出版发行,对于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人员掌握相关危险化学品知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现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相信在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支持和努力下,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 孙华山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在化学事故中,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或食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一部分中毒是由毒物通过创口直接吸入血管中,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另外,一些有毒的化学危险品可以直接伤害眼睛,燃烧爆炸引起人员损伤等。 (一)、经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学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险、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有毒气体、液体蒸气、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以及工业生产中意外释放有毒化学成分的烟、雾、粉尘等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人的呼吸系统从鼻到肺泡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强。由于人体肺泡总面积大,约为55120平方米,肺泡壁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送至全身。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影响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最重要的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越高,呼吸的量越大,吸收越多,中毒越重。有毒气体的泄漏,往往在短时间大范围形成高浓度毒物环境,其中的人员因为吸入的量多,在极端的时间内造成严重伤害,有时仅一次所吸进的毒气就会造成肺水肿、失去知觉甚至死亡。水容性气体和蒸汽如氨等可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损伤,而不溶于水的气体或蒸气如少量的盐酸也会损伤肺内组织、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造成水肿而使呼吸道损伤,有毒气体也可经呼吸道损伤处入血。 (二)、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在化学事故中,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化学毒物可通过表皮、毛孔、汗腺等管道渗透进入人体。一些脂溶性毒物经过表皮吸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绿化烃等神经毒害物,可经过皮肤毒害人的神经系统。经皮肤中毒的过程不比呼吸中毒那么快,但严重时可使人失去知觉。无法呼吸甚至死亡。腐蚀性化学危险品(如强酸)喷溅到人体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的腐蚀性灼伤,其灼伤程度及引起的危险一般与化学品浓度以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些化学品(如石油液化气的液体)虽然不具有腐蚀性,但若接触人体会迅速汽化而急剧吸热,使人体皮肤产生冻伤,即冷灼伤。 (三)、消化道吸收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消洗不彻底,致使有毒物质扩散,污染空气和水源或者化学品(安全急救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0042702.html,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使有毒物质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当使用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便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这种中毒方式在化学事故现场一般是不多见的,也是完全可避免的。 (四)、眼睛灼伤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一般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言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 (五)、燃烧爆炸引起伤害很多有毒有害化学物品都有可燃可爆性,如石油液化气、氨气等,在燃烧或爆炸的过程中可直接造成人体伤害。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置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2、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3、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5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三、泄漏物处理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四、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1、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化学危险品的泄漏事故处置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52896 化学危险品的泄漏事故处置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化学危险品的泄漏事故处置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化学危险品种类不断增加,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危险品(化学品危险: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泄漏事故也不断增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对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进行有效处置呢? 一、建立专(兼)职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队伍 化学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

深圳市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8·5”特大爆炸火灾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8月5日13时26分,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以下简称安贸公司)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深圳市政府立即组织数千名消防、公安、武警、解放军指战员及医务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由于决策正确、指挥果断,再加上多方面的全力支持,至8月6日凌晨5时,终于扑灭了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根据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是中国对外贸易开发集团公司下属的储运公司与深圳市危险品服务中心联营的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爆炸地点是清水河仓库区清6平仓,其中6个仓(2—7号仓)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两个深7米的大坑。其中1号仓和8号仓遭到严重破坏。 警和解放军防化兵16小时的恶战,扑灭了大火,保住了这座现代化城市。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专家组认定,清水河的干杂仓库被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及仓库内化学危险品存放严重违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干杂仓库4号仓内混存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

三、对事故对任者的处理 对于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国务院决定,由监察部牵头,广东省有关部门参加,高检院提前派人介入立案审查,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四、事故的教训 这次事故暴露出深圳市在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重大安全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1.深圳城市规划忽视安全要求。深圳市政府没有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意识淡薄,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未按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审查,使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物仓库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均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存放化学危险品的清6平仓离繁华市区的国贸大厦仅4.2千米,煤气储运站建在居民住宅小区,清6平仓水平距离仅300多米,严重威胁着深圳市的安全。深圳市缺水长期未得到解决,这次事故由于消防无水,失去了火灾初期的灭火良机。 2.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成立公司,失查失职。深圳市政府未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法规、条例的规定对申办安贸危险品公司的报告严格审查,就以深府办〔1990〕688号《关于成立深圳市安贸危险品储运公司的批复》,批准成立安贸公司。1989年清理整顿公司时,市政府在深府[1989]361号《关于对市属党政机关74家公司(企业)撤并的处理决定》中曾明确:“深圳市爆炸危险品服务公司、深圳市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害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编号:AQ-BH-01870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害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leakage of flammable, explosive, toxic and harmful chemicals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害品泄漏 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总则 1.1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工作职责: 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

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 1.3引用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3.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1.3.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公司法人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公司安全委员会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管理部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公司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2.1安全委员会职责: 2.1.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丙烯腈)

AJR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丙烯别名:筑基乙烯:乙烯基眾

火灾扑救 注意: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 火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筑堤收容消防污水以备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火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最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概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就医 1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淸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e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食入:如患者神志淸醒,催吐,洗胃。就医 I ?解毒剂: 1(1)“亚硝酸钠一硫代硫酸钠”方案 ①立即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包在手帕内打碎,紧贴在想者口鼻前吸入。同时施人工呼吸,可立即缓解症状。每1?2min令患者吸人1支,直到开始使用亚硝酸钠时为止 ②缓慢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15mL,速度为2. 5?5. OmL/min,注射时注意血压,如有明显下降,可给予升压药物 ③用同一针头缓慢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12.5?25g(配成25%的溶液)。若中毒征象重新出现,可按半量再给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轻症者,单用硫代硫酸钠即可(2)新抗氣药物4-DMAP方案 轻度中毒:口服4-DMAP(4-二甲基氨基苯酚)1片(180mg)和PAPP(氨基苯丙酮)1片(90mg) 中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包急救针1支(10%4-DMAP2mL) 重度中毒:立即肌内注射抗氛急救针1支,然后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20mL。如症状缓解较慢或有反复,可在1小时后重复半量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文章标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通过高管中心所属收费站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站长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征稽股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办公室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收费站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2.1征稽股职责: (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及车辆供应。 (4)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2.2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日常检查。 (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3)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4)定期检查收费现场灭火器、消防箱、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发现不符合的应立即更换。 (5)建立经常经过收费站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台账(车牌号、所装物品、如何处理)。 (6)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消防部队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对策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消防部队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对策正 式版

消防部队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抢 险救援对策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是指人们在化学危险品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缺欠、违章操作和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引起的化学危险品外泄,造成人员较大伤亡等严重后果的事故。当前,随着化工工业的飞速发展,相当数量的化学危险品正在生产或贮存在各地化工企业的仓库中,每天有相当数量的氯气、氨气、氟化氢、甲醛及其它化学危险品使用在化学合成和生产流程中,运输在铁路罐车内和输送在管道干线内,再加上战争、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就构成了城市化学

毒物突发性泄漏事故的潜在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了化学危险品抢险救援任务由公安消防部队承担。因此,认真研究探讨化学毒物泄漏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弄清它对应急求援工作的影响和要求,是消防部队完成救援任务的当务之急,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如何适应化学危险品泄漏、毒害、易燃、易爆的特点 化学泄漏物质有毒害性强的特点。如:氨气、煤气、二氧化硫、苯及同系物等是有毒物质,光气、氰氢酸、氟化氢、氯气、甲醛、二氧化氮等是剧毒物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均在30PPM以下,其中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1、易燃液体灭火方法: 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及时用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至空旷安全处处理。覆盖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环境。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方法: 根据易燃固体的不同性质,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来灭火,但必须注意: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如铝粉、钛粉等金属粉末应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有爆炸危险的易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压盖;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自燃物品,处理时应谨慎。

扑灭自燃物品火灾时要注意:此类物品灭火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与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如三乙基铝、铝铁溶剂等禁用水扑救;黄磷被水扑灭后只是暂时熄灭,残留黄磷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所以现场应有专人密切观察,同时扑救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扑灭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注意:此类物品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未燃物品从火场撤离或与燃烧物进行有效隔离,用于砂、干粉进行扑救;与酸或氧化剂等反应的物质,禁用酸碱和泡沫灭火剂扑救;活泼金属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应用苏打、食盐、氮或石墨粉来扑救;锂的火灾只能用石墨粉来扑救。 撒漏处理:上述三类货物撒漏时,可以收集起来另行包装。收集的残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抛弃。对与水反应的撒漏物处理时不能用水,但清扫后的现场可以用大量水冲刷清洗。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灭火方法: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只能用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应佩戴防毒面具。 撒漏处理:在装卸过程中,由于包装不良或操作不当,造成氧化剂撒漏时,应轻轻扫起,另行包装,但不得同车发运,须留在安全地方,对撒漏的少量氧化剂或残留物应清扫干净。

危险化学品企业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险的工作。 一旦发生火灾,每个职工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 1.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 ①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 ②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①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②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③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④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3)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地控制火灾。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2.扑救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的基本对策 压缩或液化气体总是被贮存在不同的容器内,或通过管道输送。其中贮存在较小钢瓶内的气体压力较高,受热或受火焰熏烤容易发生爆裂。气体泄漏后遇火源已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得多。遇压缩或液化气体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2)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的进出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5)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黏合剂、弯管工具等)。 (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