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_朱立华

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_朱立华

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_朱立华
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_朱立华

第 20 卷 总第 87 期Vol. 20 Sum No. 87

2011 年第 3 期No. 3. 2011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RADIO & TV UNIVERSITY

【摘要】 拉斐尔前派源自于欧洲19世纪诸种文化思潮相互吸收、相互消解的生成语境之中,其理论缘起和生成机制与19世纪欧洲文化思潮渊源深厚,先后接受了康德美学思想、拿撒勒派、浪漫主义、牛津运动及宪章运动的影响,同时对后期唯美主义、颓废主义以及象征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康德美学思想;拿撒勒派;唯美主义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64 (2011) 03-0072-04

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

朱立华

(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

知识分子,在萨特的眼中“不是制造原子弹者,而是站出来反对原子弹者”。换言之,关注社会问题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19世纪中叶,在欧洲诸多文化思潮的碰撞、同化和吸收的语境中诞生的拉斐尔前派(The Pre-Raphaelites ,又常译为先拉斐尔派),正是由这样一些充满理想与困惑、关注社会问题的知识分子,诸如约翰?米莱、但丁?罗塞蒂和威廉?亨特等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其成员但丁?罗塞蒂、威廉?莫里斯等多为画家兼诗人,作品具有“诗画合一”的艺术特征,多带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其艺术宗旨为“忠实于自然”,“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艺术的自律性和个人的主体地位,采用装饰性的风格表现文学主题;其艺术实践多推崇拉斐尔之前的纯真与唯美,反对盲目推崇拉斐尔时代的学院派艺术风格。

在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视角下考察,拉斐尔前派的生成语境,即该派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历史渊源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集合,与19世纪欧洲文化思潮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正如法国实证主义批评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坦言:“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无论从“美术的美学视角”抑或“文学的审美视角”分析,拉斐尔前派的理论缘起和生成机制,皆无法摆脱其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拉斐尔前派是对“先拉斐尔前派”(主要包括拿撒

勒派)的“承上”,是对“新拉斐尔前派”的“启下”,

且怀有“崇尚信仰的时代”的“中世纪精神”情结,不仅接受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接受了康德美学、德国拿撒勒画派、英国牛津运动和宪章运动,以及华兹华斯、济慈、雪莱和布莱克、戈蒂耶的浪漫主义影响,形成晚期浪漫主义。其诗画的唯美主义特征和颓废主义特征正是这些诸多影响因素的集中映射。

一、康德美学思想影响

拉斐尔前派的唯美主义思想的生发,接受了康

德美学思想的影响。拉斐尔前派诗人,尤其是但丁?罗塞蒂和阿杰农?斯温伯恩是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形式美”等主张的忠实布道者和践行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唯美主义的这些主张与康德美学思想中的“审美无利害性”、“纯粹美”等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思想的形成与康德美学思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1]。康德作为哲学家,在认识论、形而上学、道德论、美学、目的论等方面造诣极深。在《判断力批判》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之“美的分析”中,康德在“质”、“量”、“关系”和“方式”四个视角下分析了审美不涉利害关系、审美的普遍愉悦性、审美的(无)目的性以及审美对象,同时辨析

【收稿日期】2011-05-17

【作者简介】朱立华(1968-),男,陕西绥德人,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011 年第 3 期73

了“纯粹美”和“依存美”(亦称“附庸美”)[2]。“审美无利害性”的核心内容是美的判断不涉及目的,是无利害的。这一美学思想确定了审美的独立性,影响了唯美主义批评实践的“文学艺术的自律主题”。“纯粹美”意指不涉及美的目的和美的利益的一种“纯美”,认为美是无概念、无功利和无目的,这也就是说美是自由的,强调美的“纯粹性”,即“自由性”与“无利害性”。唯美主义批评的文学自律理论,或者说唯美主义批评对于文学艺术活动特殊区域的界定,从总体上来讲是对康德“纯粹美”概念的套用[3]。受康德“纯粹美”思想的影响,唯美主义创作上更加注重形式美,刻意追求艺术的技巧和形式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的美;理论上提出艺术不必受传统道德的约束(斯温伯恩诗歌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消解特征即是一种表现)。唯美主义运动者吸收了“审美不涉利害”、“审美不涉概念”和“审美只涉形式”等美学观念,维护了艺术的纯洁性,但他们从康德的审美不涉利害即推出艺术不涉利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偏颇的[4]。康德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主要以戈蒂耶、阿诺德和佩特作为媒介。法国批评家戈蒂耶等接受了康德的美学思想,把康德对于人的审美活动特殊性的界定完全移植于文学艺术领域,并创造出“为艺术而艺术”理论,进而形成了唯美主义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拉斐尔前派的诗人和画家接受了该理论,并应用于其绘画和诗歌的创作之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把文学作品的直接目的界定为乐趣,这种界定文学的独立性的方式,其康德、席勒美学,尤其是游戏说,以及浪漫主义有机说的痕迹同样都是很明显的[5]。在文学艺术领域,英国唯美主义理论家瓦尔特?佩特早年在牛津大学曾倾听过康德研究专家阿诺德的讲座,阿诺德关于艺术超然无利害的观点对他的启发极大[6]。佩特的好友、拉斐尔前派诗人斯温伯恩又受到了佩特的影响,接受了康德美学思想(佩特同时也受到斯温伯恩的影响),尽管他们拒绝接受罗斯金和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在诗歌与绘画创作实践中,他们强调文学艺术自身的价值,强调自我身份的认同,追求单纯的美感,抑或艺术的“纯美”,在其绘画和诗歌作品中都有这种唯美特征的充分体现。然而,过分强调文学艺术的独立自足性和感官知觉美,片面强调文学艺术的超功利性,否定其社会作用,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文学艺术不应受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约束,其作品中表现出脱离社会生活、追求感官享受的颓废色彩,导致了拉斐尔前派诗歌的颓废主义倾向。例如,斯温伯恩的诗歌有时从变态的人类情感(性虐、同性恋)中,和与死亡、恐怖有关的主题中去寻求创作灵感,将尸体、死亡、游魂、冥府和黑暗作为创作主题,表现出颓废主义诗歌特征。

二、拿撒勒派影响

拿撒勒派(Nazarenes),西方学界也称之为“先拉斐尔前派”、“德国拉斐尔前派”,与英国拉斐尔前派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卡罗尔?坎法拉斯在乔治亚大学的毕业论文《拿撒勒派和拉斐尔前派的比较研究》中,对两派之间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以及二者的渊源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拿撒勒派对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忠实于自然”和“反叛世俗”两个方面[7]。拿撒勒派,即“拿撒勒信徒”或拿撒勒画派,是德国青年画家欧弗贝克、普福尔,及其追随者沙道尔、史诺尔和维耶特等在1809年于维也纳美术学院发起的名曰“圣路加兄弟会”的画派组织。拿撒勒派本是对这些德国画家的讽刺与嘲笑的称呼,因为他们企图复兴基督教的忠实与灵性,其服饰和发型就像耶稣青年时代生活在以色列北部城市拿撒勒的模样而被戏称为拿撒勒派。拿撒勒派对于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轨迹之一,从拿撒勒派到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威廉?戴斯,1825年他追随拿撒勒派学画,接受了德国拿撒勒学派思想,并于1827年回国后在英国学界广泛传播拿撒勒派那种质朴的、虔诚的纯艺术思想;轨迹之二,拉斐尔前派对拿撒勒派影响的接受过程中,英国画家福特?布朗起了媒介作用。布朗和拉斐尔前派结缘于1845年在意大利旅行和学习期间。布朗被意大利教堂里的宗教壁画所折服。这些作品大多是文艺复兴早期,拉斐尔之前的作品,真诚而“忠实于自然”,布朗由此决定以这种关注真实现实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大胆敏锐地去观察自然和社会,不因袭前人,不囿于清规戒律。他于1846年回到英国后创作了许多反映英国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1847年,布朗举办了他回国后的第一次个人展览。他的作品使当时还很年轻的亨特和罗塞蒂深受感动,先后找到布朗要求作他的学生。虽然布朗与这两位拉斐尔前派的重要代表画家的师生关系持续的时间很短,但是他的艺术追求鼓舞了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在

朱立华: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

2011 年 6 月 20 日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 20 卷 总第 87 期)

74

当时时代,拿撒勒画派、布朗和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们都希望能在艺术上承担起宣扬道德和社会公民的责任感,这种艺术追求在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成立之初便体现得十分鲜明。拿撒勒派对拉斐尔前派的影响放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学院派艺术的叛逆。拿撒勒派主张“回到中世纪和天主教教义中去”,以重建德国宗教艺术为信念,以恢复纯粹的基督教精神为己任,显示了对德国学院派艺术的叛逆,对拉斐尔之前艺术的虔诚。拉斐尔前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追求艺术和宗教信仰的纯洁形式与精神,反对皇家艺术学院那种僵死的、令人窒息的学风,同样显示了对皇家学院派艺术的叛逆,对拉斐尔之前艺术的虔诚。两派之间一脉相承,存在明显的影响放送与接受的痕迹。第二,对拉斐尔之前艺术的虔诚。拿撒勒派厚古薄今,反对学院派艺术,崇尚拉斐尔之前的德意志艺术。同样,拉斐尔前派也崇尚德意志艺术,崇尚宗教美德,追求纯粹的基督教精神。两派的创作素材的选取也有很多共性,多取自中世纪宗教故事、圣经抑或古典作品,表现出虔诚的宗教情感,寄托了其浪漫主义理想。拿撒勒派的活动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下半期,英国拉斐尔前派以及法国新古典画家安格尔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该画派的影响。

三、浪漫主义影响

拉斐尔前派在学界亦称为晚期浪漫主义,其复杂思想的形成因素除受康德的美学思想和拿撒勒画派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华兹华斯、济慈、雪莱和布莱克等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晚期浪漫主义特征。拉斐尔前派的最初理念是“艺术必须成为艺术之外的某种伟大信仰的载体,那种信仰来自另一个源头——追溯那个源头,我们会看到华兹华斯和英国浪漫派诗人”[8]。该派画家约翰?米莱和威廉?汉特读了罗斯金《现代画家》前两卷有关华兹华斯从自然中寻求灵感及忠实于自然的艺术主张,从而继承了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华兹华斯式的世界观[9]。拉斐尔前派和浪漫主义的共性就是“逃避到过去”,他们推崇拉斐尔之前艺术的纯真,其艺术思想具有明显的中世纪文化传统的回归倾向,因此又被称为“消极浪漫主义”(尽管高尔基提出的此批评术语为学界所诟病),与拜伦、雪莱、济慈等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毋庸置疑,消极浪漫主义并不“消极”,

相反,在当时特定的文化语境里对英国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拉斐尔前派诗人斯温伯恩的诗歌同样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浪漫主义的异教倾向。斯温伯恩承袭法国颓废派,强化柯勒律治的风格来抵抗华兹华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英国诗歌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浪漫主义对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还体现在它们与唯美主义的渊源关系。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被推崇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法国作家戈蒂耶是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幕后推手,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最后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这些浪漫主义诗人的唯美主义思想对其后的拉斐尔前派的诗歌和绘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牛津运动与宪章运动影响

拉斐尔前派的诞生与牛津运动与宪章运动影响密不可分。牛津运动和宪章运动的本质就是一些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发起的解决社会问题,改良政治制度的两场社会文化运动,姑且也将其归入19世纪英国文化思潮之列。两场运动对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复古”和“改良”,即包括拉斐尔前派成员在内的知识分子面对人的生存问题,或主张恢复中世纪宗教、或主张改良当今政治制度。当时知识分子所关注的人的生存问题包括:其一,环境恶化问题。维多利亚文学作品中“运河”、“工厂”、“烟囱”变成了工业文明的象征,“运河”肢解了田野、“工厂”闹醒了乡村、“烟囱”熏染了城镇,导致了“自然的恶化”,亦即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10];其二,贫富分化问题。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导致失地农民和城市工人的生活愈加恶化,贫富分化问题日趋突出。1833年发起的“牛津运动”,正是以牛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界揭露人的生存状况等社会问题,并希望能够恢复古代和中世纪时期教堂的诗意和精神力量,借此来改良社会的运动。始于1837年的三次“宪章运动”,将近一半的英国男子签名参与,也是针对此类社会问题,主张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运动。拉斐尔前派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接受的影响轨迹之一:罗斯金(威廉?冈特将其列入拉斐尔前派[11])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轨迹之二:罗塞蒂兄妹等成员“复古”情节的产生;轨迹之三:莫里斯“改良”思想的产生。

2011 年第 3 期75

五、拉斐尔前派的影响放送

一般认为,拉斐尔前派对其后的唯美主义、颓废主义与象征主义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亚瑟?休斯、弗雷德里克?桑迪斯、伊芙琳?摩根等人,都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但丁?罗塞蒂作为拉斐尔前派里中世纪派画风的领导人,其作品影响了威廉?莫里斯,两人成为伙伴。威廉?莫里斯“厌弃、希冀、行动、幻灭和回响”等艺术特征,与拉斐尔前派其他诗人的“厌弃,希冀,救赎,幻灭和回响”等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莫里斯也成为该派成员,他的诗歌成为拉斐尔前派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12]。莫里斯等拉斐尔前派的思想理念影响了许多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利用中世纪的风格做建筑与其他装饰品的设计,并引导了莫里斯所发动的工艺美术运动,亨特也参与了这项运动;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新娘歌》、《死后》、

《爱已死亡》、

《魂归故里》和《挽歌》等唯美诗篇,凄婉缠绵、阴郁低沉,直接影响到唯美主义、颓废主义和象征主义;但丁?罗塞蒂的《生命的殿堂》等诗作,显示出诗人明显的象征主义倾向,他本人甚至成为了欧洲象征主义的先驱。

通过梳理拉斐尔前派对于康德美学思想、拿撒勒派、浪漫主义、牛津运动及宪章运动的影响接受,及其对于唯美主义、颓废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放送,可以发现,19世纪欧洲诸种文化思潮确已发生了碰撞、同化和吸收。其本质是包括诗人、艺术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在内的一群来自同一或不同语言、民族乃至文化背景的知识分子之间,在积极关注或消极逃避诸如“人的生存”等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继而生发出多种新的文化思潮的文化现象。在诸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接受或影响放送中,知识分子

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是绝不可以忽视的。就拉斐尔前派而言,该派成员罗塞蒂兄妹、斯温伯恩、梅瑞迪斯、莫里斯、汉特、米莱以及理论家罗斯金等,作为维多利亚时期充满理想与困惑的知识分子,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等领域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发展具有先验和实证作用。毋庸置疑,拉斐尔前派是书写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当然,由于其所具有的学科边缘性、交叉性和模糊性(兰瑟姆,2003)[13],其与19世纪欧洲文化思潮的渊源关系还有待于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梳理。

【参考文献】

[1][4][6]汪涛.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D].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2000:6,13,8.

[2]Immanuel Kant,Paul Guyer.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303- 311.

[3][5]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成都:四

川大学,2005:147,148.

[7]Carol Lynn Kefalas.The Nazarenes and the

Pre-Raphaelites[D].Georgia:University of Georgia,1983:2.

[8][9][11]威廉·冈特.拉斐尔前派的梦[M].肖聿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5,56.

[10]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

[12]高振平.威廉·莫里斯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

学院,2007:1.

[13]David Latham.Haunted Texts:The Invention of

Pre-Raphaelite Studies,in David Latham ed[A].

Haunted Texts:Studies in Pre-Raphaelitism[C].

Toronto:Toronto University Press, 2003:4.

(责任编辑:楚和)

Pre-Raphaelites and European Cultural Trends of the 19th Century

ZHU Li-hua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China, 300134)

Abstract: The naissance of Pre-Raphaelites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mutual absorption and clearing up of various European cultural trends in the 19th century. While its theory origins and forming systems are successively influenced by cultural trends as Kant’s Aesthetics, Nazarenes, Romanticism, Tractarianism as well as the Chartist Movement, it also exert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ome other cultural trends such as Aestheticism, Decadents and Symbolism.

Key words: Pre-Raphaelites; Kant’s Aesthetics; The Nazarenes; Aestheticism

朱立华:拉斐尔前派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化思潮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 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 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 17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 19世纪西方艺术 19世纪西方艺术在18世纪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跟多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前拉斐尔派、学院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风格、那比派风格、综合主义、象征主义、哈德逊河派。 19世纪法国画坛经历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浪漫主义逐渐地脱离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于此同时在印象意义流派也在法国产生。 19世纪英国受法国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出现艺术上的繁荣。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而 风景画的出现为后期印象派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一批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倡导组成的前拉斐尔学派也在此时英国产生。 19世纪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文艺发展势如破竹,从某种程度上讲甚 至不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哲学、文学、音 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足以与西欧各国称雄并列的杰出人物。哲学与文艺评论上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文学上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音乐上有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在绘画上则有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柯伊等。 在19世纪上半期,美国艺术的发展还体现在大众化的艺术中。被称为民间画或原始派的画家大都没受过专业训练,主要模仿斯图亚特和科尔等人的风格,但非常质朴,形象稚拙,色彩鲜艳。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 繁荣,也带来了艺术的黄金时期。风景画家.丘奇、G.英尼斯,静物画家.哈尼特,风俗画家.亨特等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洋到法国、英国等地学习绘画,回美国后给本地的艺术带来新的技法和风格;也有一部分画家留在欧洲,成为欧洲19世纪末新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女画家M.卡萨特1866年 赴法深造,后定居法国。她是参加了法国印象派画展的唯一的美国人。.沙金是美国最杰出的

20世纪西方绘画流派

―― 20世纪绘画作品一. 野兽派绘画 1 . 马蒂斯(1869~1954)二. 表现主义绘画 1. 蒙克(1863~1944) 2.克林姆特 (1862~1918)三. 立体派绘画 1.毕加索 1804―1926 四. 超现实主义 1.达利 1904―1986 五. 抽象主义 1.康定斯基 1866―1944 2.蒙德里安 1872―1944 俄裔法国籍画家。他的作品显示出强烈的色彩,粗犷、纯朴的民间画风。他认为一幅作品的成功取决于情感的表达,因而在他的构图结构、线条色块中,有一种内在精神、欲望、激情的自由流露,在运用线条、色块组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都是画家强调精神表现的产物。《即兴》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荷兰画家。他爱利用直线和平行线组成几何画面,来表达一种绝对境界,他反对使用任何曲线,崇尚直角美,认为通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与和谐。他的画色彩单纯简练,色块与线条之间有着极为严格的协调关系。《百老汇的热门音乐》蒙德里安这幅画画家通过一些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几何画面,同时使用三原色和一些灰色交替配置,使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一些动感,以此象征美国纽约百老汇街道的嘈杂与热闹。《红黄蓝》蒙德里安《海堤与海??构成十号》蒙德里安 * * “野兽”一词是形容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那令人惊愕的颜色,扭曲的形态,明显地与自然界的形状全然相悖。野兽派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他用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作画,偏爱用平涂的画法,他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还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他的画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红色和谐》马蒂斯该画描绘的是一个妇女在窗边桌前摆放食品。人物的面容、服饰及食品等细节全被省略,墙、桌、地面全为红色,藤蔓植物花纹均匀地分布在墙面和桌面上,左上角抽象的树和植物,映衬着绿地蓝天,最上面的那座

中外美术史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 外国美术史(第5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圣才出品】

第5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一、选择题 1.下列画家中不属于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代表人物的是()。 A.大卫 B.布歇 C.普吕东 D.安格尔 【答案】B 【解析】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的美术流派。其特征是,往往选择较为重大的题材,强调理性而非感性,强调构图完整,重视轮廓,不大重视色彩。代表人物有大卫、普吕东、安格尔、格罗等。ACD三项,均为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B项,是法国18世纪的画家,擅长洛可可风格。 2.下列哪幅作品是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第一声怒吼”。() A.《但丁之舟》 B.《自由引导人民》 C.《希阿岛的屠杀》 D.《萨达纳巴尔之死》 【答案】A 【解析】德拉克洛瓦,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ABCD四项,均为其作品。创作时间分别是,1822年、1831年、1824年、1827年。A项,《但丁之舟》创作时间最

早,故可称之为“第一声怒吼”。 3.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艺术的代表。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C 【解析】库尔贝,19世纪法国画家,批判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代表作有《奥尔南的丧礼》、《石工》、《画室》等。 4.在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法国现实主义艺术家米勒的作品的是()。 A.《拾穗者》 B.《晚钟》 C.《牧羊女》 D.《打石工》 【答案】D 【解析】米勒,法国画家,从不虚构画面情景,善于从农民的真实生活中取材作画。ABC三项,均为其代表作。D项,是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作品。 5.下列艺术家中,()创造了“现实主义”一词。 A.卡拉瓦乔1571~1610

19世纪欧洲美术

19世纪的时候,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等等各种派别出现,好多是以宗教为题材,后慢慢出现了反应社会生活和纯粹研究艺术语言等的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无论从技术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与创新。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一度盛行于宫廷的洛可可风格随着封建王朝的动摇而越来越日薄西山,艺术家们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中开始寻求一种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理想(如秩序、明晰和理性等)。他们热衷于用古典的形式来表达自身对勇气、牺牲和爱国等的理悟,往往带有强烈的伦理含义,与社会的观念变化联系在一起。 18世纪后期发展出浪漫主义(到19世纪中叶),特点是强调个性、自发性、主观性、激情、想象、超越性、心灵的真实和自由等等,不屑于古典主义的形式经营(诸如秩序、平静、和谐、理想化以及理性的法则)的束缚,自信于自我,普遍赞美高于理性的情感,高于智性的感受性,重视内心的冲突,崇尚天才、英雄和超人,尽情地挥洒这种自由的精神。 19世纪中期,由库尔贝的一次由于画作落选而作的一次不成功的画展,而引发的写实主义。,画家们描绘和推崇自然,直接关注和评判社会现实本身,体现出特别的执着和勤奋。因为他们,绘画不再局限在学院派的“历史性画面”或浪漫派的“理想”之中,艺术敞开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楼上的巡回展览画派就是属于写实主义)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印象主义(一直延续到20世纪早期),他们强调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觉的效果,夺人眼目的是绚丽缤纷的色彩,透明的或颤动的空气感,那些变得稀疏、朦胧的事物和人物显现出更加鲜活的气息,将绘画的调子看得高于一切。后印象主义(1880-1905)则是对印象主义的一种反动,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心灵世界的表现。而新印象主义(修拉、西涅克)则是把印象主义画家的经验和直觉的再现方式用科学和分析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从艺术本身的发展看, 欧洲上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下启现代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处于一个过渡性的新旧交替期,在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欧洲18 世纪末到19 世纪70 年代,艺术领域里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 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三个主要流派相互斗争、递衍嬗变的过程。 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前半期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崇尚古希腊罗马的美学 传统,讲究主题严峻,形式规范,轻视个性特征和感情,大多选用古代题材。 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新古典主义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首先开创 了艺术的新时代——大众艺术的时代。到了19 世纪中叶,由于新古典主义艺 术过份追求形式上的虚饰和规范,失去了艺术表现自然生命的力量,因而必 然会成为一种僵死的学院式的教条,不得不受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潮的 冲击,陷入孤立和衰退的境地。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中,19 世纪上半期浪漫主义成为风靡全欧而占据 主导地位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产物, 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19 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登上了欧洲艺坛,并且继浪漫主义之后成为主导的 艺术思潮和流派。这股潮流因它对现实秩序的强烈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 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深刻化和明朗化在艺术上的反 映,是社会主义诞生前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作品勇于触及敏感的社 会问题,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扩大了真实反映现实的生活面,揭露和批判了封 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塑造了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 象,从而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先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兴起,继之以浪漫主义绘画,再继之

第十三章 19.20世纪欧洲美术

课题:第十三章19.20世纪美术 提要: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绘画和十九世纪绘画是二十世纪前世界美术史上并立的三大绘画高峰。与前两个绘画高峰相比,十九世纪绘画艺术体现了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流派纷呈,风格迥异,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后印象主义等阶段,成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诸流派的历史源头。 内容: 一、浪漫主义 1814年3月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下沼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在复辟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是苦闷的,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是藉里柯与德拉克罗瓦。1819年,年仅26岁的席里柯根据1816年所发生的沉船事件创作了震惊画坛的《梅杜萨之筏》,从此,揭开了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序幕。 浪漫主义画家不同于达维特、安格尔那样热衷于希腊、罗马的古典规范,热衷于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去寻求创作的灵感;而是立足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热衷于从中世纪、东方文化中寻求灵感;在创作中,他们不强调素描和严谨的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 藉里柯(G6ricault,179l一1824) 短促的一生与马紧密相连,他自幼崇拜驯马演员,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最后还因坠马受伤而死于33岁的盛年。<受惊的马>、<狮摞马>、<埃普松赛马>都是捕捉动物神情的力作。不过,借里柯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的画笔凝聚着时代感情。1812年,他第一幅参加沙龙的作品<骑兵>以一位挥刀驰骋的指挥官表现出战火纷飞的年代,荣立金奖。两年之后,他又展出<受伤的龙骑兵退出战场>,与前者形成鲜明对照,绝好地体现了拿破仑的溃不成军。1816年发表的<梅杜萨之筏>,更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梅杜萨之筏》:1816年,“梅杜萨”号军舰由于指挥者无能,触礁沉没,军官乘救生艇逃命,并对试图登艇的士兵开枪。义愤填膺的借里柯当即创作了巨幅油画<梅杜萨之筏>,该画取金字塔式的构图,右下角是已被浸泡得变色的尸体,左面是抱着儿子遗体,衰弱得无法动弹的老水手,第三组人是坚持了14天的幸存者,他们发现了海平面上的一点帆影;正在把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到高处去挥舞衣衫。 画家废寝忘食地工作,在几个月中只到海边去了一下——为了观察乌云密布的天空。这位写实主义的伟大先驱扎了真正的木筏放在画室里,并请来肝炎病人作模特儿,把在惊涛骇浪中漂流的苦难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你长久地置身画前,会有海浪击身的逼真感。当这幅巨作在英国首次展出时,便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德拉克罗瓦:是19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浪漫派画家。他以富于激情和动感的构图与色彩挑战了保守的学院派传统,受到青年一代画家的普遍尊敬。在他的画面上,除了飞腾的笔触与跳跃的色块,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个欧洲人在描绘一个骁勇善战的东方民族时所流露出的力量和兴奋。 《自由领导人民》:反映1830年革命的<<自由领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二、现实主义 西方19世纪的美术思潮。最早起源于法国,其中心也是法国,后波及欧洲各国。法国在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之后,于30~70年代间,曾掀起过一场强大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1848年革命后,首次用“写实主义”这个词来自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画家G.库尔贝,最早的

第五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笔记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希腊罗马为艺术的范本,主张以古罗马神话和英雄故事为题材,强调市民英雄主义。 艺术表现方面强调理性、秩序,忽视感情、个性的表达;;重视素描而忽视色彩的表现,讲究艺术形式的严谨完美,体现一种庄严典雅的风格。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有大为、安格尔等。 >>大卫与热拉尔的绘画: 大卫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张艺术为政治服务。《荷拉斯兄弟的誓言》使他一举成名,著名作品还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大典》等。 热拉尔是大卫的学生,19世纪初成为与老师大卫齐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代表作品有《雷卡米埃夫人》等 >>安格尔与普吕东的绘画: 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最后一位大师,大卫的弟子,安格尔强调素描关系和形体结构,线条工整,色彩柔和,构图严谨,他认为最美的线是曲线,最完美的形是圆形。他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方面,代表作《贝尔坦像》《泉》《大宫女》《土耳其浴女》等。 普吕东:大卫同时期新古典画家,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追随柯罗乔风格,善逆光、侧光作画。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画风优雅、柔和、抒情。著名代表作《约瑟芬皇后》 2:浪漫主义美术: >>法国浪漫主义风格: 法国浪漫主义美术是在反对官方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成长壮大的。其特征是: a、重感情的传达和个性的描写;

b、注重色彩的对比; c、主张创作自由、个性解放;强调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 d、善用象征、寓意、夸张、对比等手法; e、常取材于特殊事件、生活悲剧、奇特的任务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等。 代表作品有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席里柯的绘画: 浪漫主义画派奠基人,代表性杰作:《梅杜萨之筏》突破了古典传统的束缚,为浪漫主义美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席里柯的一生画了许多表现马的作品。 >>德拉克洛瓦的绘画: 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他及其重视色彩的表现作用,相信绘画中的色彩和激情比素描和理性更重要,他发现了色彩中间色调和补色原理。《自由引导人民》是他著名的浪漫主义杰作,他用象征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与浪漫想象结合起来。标志着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艺术的最高峰,它的艺术对后来画家影响巨大,特别是色彩方面的造诣给印象主义画家较深的启迪。 3:现实主义美术: >>法国现实主义风格: 强调艺术的真实与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和粉饰太平。他们提出"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确立描写真实生活为创作的最高原则,提出直接描画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主张,强调浓郁的生活气息,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保守和浪漫主义的虚构臆造。由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采取了揭露和批判的态度,所以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思潮始于“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画派: 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致力于描绘法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他们大量捕捉大自然丰富的色调,研究光线和空气对绘画的影响,描绘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风光。主要画家有:卢梭、柯罗、米勒、杜比尼等。 >>库尔贝: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 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传统绘画写实功能趋于弱化,工业、信息、科技革命所需的理性思维,驱动艺术家对艺术的抽象美进行不断探索,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在此背景下,新的艺术路线、美术流派不断呈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主流艺术呈现三个演进阶段:20世纪初至一战曝发: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主义和抽象派 世人公认塞尚、梵·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时影响有限。1901年-1906年,他们的作品在法国巴黎才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把他们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的画家却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纳比派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代替油画布,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以追求色彩的效果。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P.博纳尔、M.德尼、E.维亚尔等。 画家鲁赛尔和女儿安纳特法国维亚尔

逆光下的裸女法国博纳尔 沐浴瑞士瓦洛顿 莎乐美德国斯塔克 塞尚作品 梵高作品 1905年法国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弗拉曼克和德朗。在北欧,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蒙克、安索尔、席勒、柯克西卡、诺尔德以及桥派的基希纳、蓝骑士派的康定斯基和马尔克。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较为相似,两者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使用颜色的目的却不同。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现感情和自我,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

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

第二节十九世纪前半期欧洲的改革与革命 一19世纪前半期的欧洲 (一)1832年议会改革 英国的工业革命在各国中进行得是最早的,到19世纪20、30年代已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自诞生起就要求实现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让他们参加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但是这时候掌权的仍然是工厂手工业时期的土地所有者,直接执政的多数是土地贵族。他们的政策明显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工业革命的推进。最典型的例子:英国推行保护主义的外贸政策。1815年的《谷物法》。英国此时已拥有海上和领先的工业双重优势了,实行自由贸易对英国有利。 由于上层建筑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行,人民、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对其腐朽部分进行改革。20年代后期,英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又加速了改革的到来。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1829年又出现了农业歉收。经济萧条持续了4、5年,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严重恶化。工人的罢工斗争、农业工人、破产的工厂主以及农村手工业者的不满情绪和斗争都高涨起来。这种情况,更使人民、尤其是工业资产阶级感到改革的必要。工业资产阶级极其渴望进入国会,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但是陈腐的选举制度妨碍了他们进入国会。英国议会的选区划分和议席划分自中世纪以来从未变动过。而到此时,有些选区已人烟稀少,个别的甚至已沉沦海底,但这些“衰败选区”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最为典型的是康沃尔郡,仅30万人口,但有权选派44名议员。就城市而言,工业发达的南开夏地区人口有133万,但只能选派14名议员,而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里兹、谢菲尔德等却没有一名议员。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1832年国会选举改革。 早在反法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国内就成立了一些要求改革的团体,其中著名的有“汉普顿俱乐部”(汉普顿:17世纪革命时下院的反对派著名领导人,主席:卡特莱特),另外,受到17世纪平等派和18世纪末民主派及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思想影响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柯伯特、汉特、卡莱尔也为了恢复“昔日正义事业”而斗争。卡莱尔的《共和党人》报、柯伯特的《每周政治指南》影响都很大。在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遍及全国各地并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1830年1月,由托马斯〃阿特武德领导的一个激进民主主义团体在伯明翰举行大会,成立“保卫社会权利政治联盟”,提出要求社会中、下等阶层应享有议会

西方艺术史:18世纪俄罗斯美术【74】

西方艺术史:18世纪俄罗斯美术【74】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 18世纪是俄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在绘画中开始产生肖像体裁。 伊万·尼基京(伊凡·尼基丁,1690—1741)是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彼得大帝派他去意大利学画,返国后他倡导了俄罗斯现实主义学派。《哥萨克首领-盖特曼》(1720)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尼基丁的创作建立了肖像画的初步原则——表达人们不可重复的、有个性的外在面貌。《哥萨克首领盖特曼》《外交官戈洛普金/戈洛夫金伯爵画像》1720年《灵床上的彼得/弥留时期的彼得》1725年阿列克谢﹒安特罗波夫(1716—1795)是18世纪中叶杰出的肖像画家。安特罗波夫早年从事装饰壁画制作,50 年代中期开始肖像画创作,他画了一系列妇女肖像作品,作品客观地描绘了18世纪中期俄国旧贵族妇女傲慢、粗俗的特点。代表作有《伊兹玛依洛娃》、《鲁孟采娃》、《布杜尔利娜》等。 他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辈,已经具有对被刻画者更深的揭示力量。他的作品《彼得三世肖像》(1762)对人物及其环境特征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伊兹玛依洛娃肖像》《布杜尔丽娜》18世纪下半叶的肖像体裁已诞生出所谓内心肖像画

的种类。这与过去所谓的盛典肖像画有所不同。 费德尔·罗科托夫(罗柯托夫Fedor Rokotov,1736—1808)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进入新的时期。他的《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1770)等等许多作品都能引起人们精神交往的要求。《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博布林斯基童年肖像》德·格·德米特里·列维茨基(Dmitry Levitsky,1735—1822)的创作是内心肖像画进一步发展的体现。他为斯摩尔尼高级女子学院的学员所作的肖像组画是内心肖像风格成熟的标志,例如《涅丽多娃肖像》(1773)等等。他把安特罗波夫严格的准确性和罗柯托夫的抒情性结合为一体。从而成为18世纪俄罗斯肖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涅丽多娃肖像》《普罗科皮·德米多夫/普·阿·杰米多夫像》1773年《谢萨莫夫肖像》《玛·亚·季亚科娃像/玛丽娅·德雅克娃的画像》画像以其彻底自然的魅力、内心的健康和直白的情感流露而博人喜爱。画家完全从容自如地塑形,传达出光影的游戏和年轻脸蛋的鲜活色彩,激昂又轻松地画出了松软的头发、绸缎和外衣花边,用各种细节在笔法上的优美与触感给人带来惊喜。《玛丽娅·德雅克娃的画像》1778年《玛·亚·利沃娃像》1781年弗拉基米尔·卢基奇·鲍罗维柯夫斯基(保罗维科夫斯基1757—1825)也属于18世纪肖像画家的杰出一辈。他的《玛伊·洛普希娜/乔姆金娜肖像》(1797)就是对人物刻画入微的杰作。

高中历史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旧人教版高二上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一、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维也纳会议 ①召开:1814年—1815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 ②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 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 c.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2.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二、维也纳体系的维护 1.神圣同盟:1815年秋,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组成(后来除英、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的教皇国外,欧洲各国相继加入)。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各国的专制君主共同镇压革命,维护维也纳体系。 2.四国同盟:英、俄、普、奥四国组成。(1818年法国加入,变为五国同盟),决心以武力贯彻“神圣同盟”的使命,规定定期召开会议,解决争端。 3.维也纳体系的历史作用:维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维也纳体系的动摇 1.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的各种矛盾 ①各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②被压迫民族同欧洲大国压迫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③神圣同盟内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19世纪早期欧洲各国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 ①首先在西班牙,随后在意大利、俄国和法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 ②1832年,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案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有所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2,让学生在绘画艺术作品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重点了解十九世纪欧洲重要的绘画流派以及著名画家及作品,特别是对后期出现的印象主义流派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 1.了解不同绘画流派的风格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鉴别、欣赏、理解所赋予作品的深层意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来一堂艺术品竞卖会活动,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充满了刺激与挑战呢,往日里都是在看别人参加竞买会,今天我们也来开展一次,老师摆出几副世纪名画,同学们6个人为一组,在小组们进行商讨后,从其中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美、最能激发你们情感、带来艺术感悟的作品参加竞买,看一下同学们是否能买到令自己满意的好作品吧。 板书提纲: 十九世纪欧洲绘画 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背景 二,绘画流派(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1,新古典主义:法国达维德——《马拉之死》、《荷拉斯兄弟之誓》 2,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米勒——《拾穗》、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 4印象主义:莫奈——《印象·日出》 5后印象主义:塞尚——《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凡高——《星月夜》 三,作品欣赏、分析 四,总结 教学内容 一,十九世纪欧洲绘画背景 十九世纪是欧洲绘画全面繁荣的时期,是西方绘画艺术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绘画流派的此伏彼起,其影响不仅限于欧洲,而且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其中最重要的绘画流派有始于上一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和本世纪先后产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二,绘画流派 1,新古典主义 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特点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

五、19世纪欧洲、美国美术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第一节法国新古典主义 1、法国新古典主义杰出画家大卫、普吕东、格罗(安格尔) 2、大卫歌颂古代英雄的作品《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马拉之死》遇刺战友的崇敬。 3、安格尔《瓦平松裕女》《大宫女》《泉》《土耳其浴室》。“在一切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4、安格尔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一种符合古典理想的美。他的反对者德拉克罗瓦认为色彩的运用壁素描法则重要,强调个性和情感,偏爱幻想的主观世界,追求灿烂的色调。 论述欧洲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原因,艺术特色、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影响和意义) 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风靡西欧的美术样式。力求恢复古典美术(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与衰落的巴洛克﹑罗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样式。 西方对于古典美术的关心早在18世纪初就已出现,特别是一些意大利文化遗址,如庞培故城被发掘(1748)后,美术家对古典美术非常向往,常去希腊﹑小亚细亚去考察旅行,从而新古典主义获得发展。在美学上,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的《希腊艺术模仿论》对新古典主义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建筑师有英国的钱伯斯,法国的苏弗洛;雕塑家有法国的乌东,意大利的卡诺瓦;画家有英国的韦斯特,法国的大卫及大卫的学生安格尔,他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高峰。 新古典主义被19世纪的学院派视为典范,长期成为正统。但同时又由于它对远古和异国的热烈憧憬和官能性的倾向,也构成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在现代美术中,也常借用这一名称指某种追慕古典的美术样式。 第二节法国浪漫主义美术 1、借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2、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罗瓦),发出的第一声吼叫是《但丁之死》。《西阿岛的屠杀》标志浪漫主义盛期到来。《自由领导人民》是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阿尔及利亚女人》代表其浪漫派色彩的成就。 借里柯《梅杜萨之筏》 1)法国波旁王国复辟年代,民主革命浪潮出现低潮,使一部分资产阶级人士失望,借作品对现实进行影射和抨击。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第五章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3) (2009-03-21 15:30:06) 转载▼ 分类:外国美术史 标签: 杂谈 第九节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 一、18世纪俄罗斯美术 18世纪是俄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在绘画中开始产生肖像体裁。尼基丁(约1690—1741)是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彼得大帝派他去意大利学画,返国后他倡导了俄罗斯现实主义学派。《哥萨克首领-盖特曼》(1720)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尼基丁的创作建立了肖像画的初步原则——表达人们不可重复的、有个性的外在面貌。安特罗波夫(1716—1795)是18世纪中叶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辈,已经具有对被刻画者更深的揭示力量。他的作品《彼得三世肖像》(1762)对人物及其环境特征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18世纪下半叶的肖像体裁已诞生出所谓内心肖像画的种类。这与过去所谓的盛典肖像画有所不同。罗柯托夫(1736—1808)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进入新的时期。他的《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像》(1770)等等许多作品都能引起人们精神交往的要求。列维茨基(1735—1822)的创作是内心肖像画进一步发展的体现。他为斯摩尔尼高级女子学院的学员所作的肖像组画是内心肖像风格成熟的标志,例如他所画的《聂丽多娃肖像》(1773)等等。他把安特罗波夫严格的准确性和罗柯托夫的抒情性结合为一体。从而成为18世纪俄罗斯肖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鲍罗维柯夫斯基(1757—1825)也属于18世纪肖像画家的杰出一辈。他的《玛·022· ·伊·洛普希娜》(1797)就是对人物刻画入微的杰作。俄罗斯雕刻的发展:肖像体裁给俄罗斯专业雕刻带来最早的成就。到18世纪下半叶在俄罗斯本民族的雕刻家中已出现舒宾(1740—1805)这样杰出的人物。舒宾刻画了一系列同代知名人物形象,也可以说是叶卡杰琳娜时代的展示。他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更加充分和多方面地揭示人物的特征。他的作品有《罗蒙诺索夫肖像》(1793)、《戈里岑》(1773—1775)等等。俄罗斯美术作品中的古典主义:在俄国古典主义的形成比起欧洲整整迟了一个世纪。古典主义大师们大大丰富了俄罗斯造型艺术。他们巩固了素描基础,加深了对构图学的规律和理论的分析,发展了历史体裁。而这种体裁在18世纪上半叶还很微弱。罗先柯(1737—1773)被认为是第一位著名的古典主义代表。他的名作《吉克特尔与安得罗马哈告别》(1773)选用古希腊史诗题材,通过作品内容宣扬古典主义所倡导的公民天职的社会思想。古典主义促进了主题性绘画的形成,在雕刻上则解决了创造英雄纪念碑的形象问题。这个时期从法国来到俄国的著名雕刻家法尔孔内(1716—1791)所作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即《青铜骑士》)是俄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作品。在纪念碑中彼得大帝被塑造成启蒙主义的代表——改革者、创造者。他头顶桂冠,身披罗马式战袍,高高骑在战马上,伸出坚定的右臂,屹立在俄罗斯的土地上。 二、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美术 19世纪上半叶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浪漫主义,而浪漫主·122· 义又遇到现实主义学派日益强劲的冲击。在雕刻中,古典主义的追随者马尔托斯(1752—1835)所作的《米宁和波热尔斯基》纪念碑(1804—1814)是俄罗斯民族雕刻的代表作。雕刻内容是历史性的,表现1612年米宁和波热尔斯基领导的军队开进莫斯科,赶走了波兰统治者,从而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但在1812年抗法战争中,在莫斯科战火灰烬中建立起这座纪念碑,不仅重现了久远的历史,同时也面向了1812年的时代和今后一切时代。俄罗斯的浪漫主义:基普连斯基(1782—1836)是俄罗斯绘画中浪漫主义杰出的代表。他的优秀作品《骠骑兵达维多夫》(1809)使他获得院士称号。达维多夫是他的同代人,是1812年卫国战争参加者的典型形象。1827年基普连斯基为普希金所作的肖像曾受到普希金本人的肯定。浪漫主义的进步因素在谢德林(1790—1830)的风景画中也得到反映。他虽然画了许多意大利景色,如《卡普里岛》、《索连托》等等,并且最后病逝在那不勒斯海岸的桑塔·露其亚。但是他的作品都运回了俄国,受到人们的赏识。19世纪上半叶在造型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特罗比宁(1776—1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英国园林【圣才出品】

第5章英国园林 5.1复习笔记 一、英国概况 1.地理位置 (1)岛屿组成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不列颠岛组成,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2)海陆边界 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 (3)国土与人口 英国的国土面积为24.4×104km2,总人口逾5800万人。其中,英格兰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化发展最早、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2.自然条件 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英国国土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英国园林的特色。 (1)地形 ①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②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 ③北爱尔兰大部分为高地。

(2)河流与湖泊 ①全境河流密布,全长346km的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它自西向东经伦敦平原注入北海,水位稳定,终年不冻。 ②全境湖泊众多,其海岸线在西欧国家中是最长的,也是世界海岸线最长、最曲折的国家之一。 (3)气候 ①英国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纬度较高,但全年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1100mm,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 ②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多雨多雾是英国的气候特点,尤其是秋冬季节。 ③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4)森林资源 ①15世纪以前,英国曾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足以自给的国家。 ②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由于滥垦滥伐、毁林放牧等使森林资源几乎丧失殆尽。 ③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通过立法鼓励人工造林,逐渐使森林覆盖率恢复到8%的水平。 (5)耕地资源 ①英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 ②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发展起来的畜牧业,是英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重要性超过了种植业。 3.历史概况 (1)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19世纪欧洲绘画共17页word资料

下面是概况,想要更详细的信息还是读一下《外国美术史》比较好希望帮到你了 欧洲的绘画艺术 1、欧洲的绘画、建筑、雕刻的概况 19世纪欧洲的绘画、建筑和雕刻领域获得最大成就的是法国,代表各种思潮的美术流派不断出现,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尤其是现实主义美术发展达到了辉煌的阶段。这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复杂,政权更迭频繁有密切联系。其次是英国和俄国也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此外,北欧的瑞典、中欧的德国、匈牙利等也在民族艺术方面显得比较突出。而此时期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艺术领域则显得黯然无光,进入了低谷。 2、法国绘画艺术的演变 第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新古典主义成为法国美术领域的主导力量。当时第三等级等进步力量出于革命宣传的需要,主张艺术成为自由、平等、博爱、共和的武器,发挥鼓舞人们的斗志,倡导英雄主义精神和树立新道德的作用。因此,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英雄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行动的楷模,他们赞美古代共和国否定今天尚存的封建专制制度。新古典主义一扫洛可可风格时代的脂粉气,以朴实无华代替了华而不实,题材上以严峻望而庄重取代了浮夸空虚,内容上强调古希腊罗马的市民英雄主义,而艺术表现形式强调完整性、和谐性、塑造性,完全适应了当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有雅克·路易·大卫

(1784——1825)的绘画《荷拉斯三兄弟之誓》、《马拉之死》;乌东的杰弗逊、富兰克林的胸像,华盛顿的立像、伏尔泰国坐像和胸像等雕像。 第二、浪漫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在拿破仑当政时代逐渐失去其过去的辉煌,志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浪漫主义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个性发展,以独创性、个人美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美相对抗,较多从历史尤其是从中世纪民间文学和社会现实中寻求创作题材。浪漫主义在艺术上注意色彩、构图与画面的整体效果,而不限于局部的实体描述,从而使作品达到整体完美统一的效果。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席里柯(1791——1824)。他著有《近卫骑兵队的军官》、《负伤的胸甲兵》、《最后的审判》、《梅杜萨之筏》、《奴隶市场》、《希腊起义的一个场面》、《埃尔索姆的赛马》等绘画。德拉克鲁瓦(1798——1863)一生创作了近万件作品,其中油画853件,水彩画、粉画1525件,素描6629件,石板画109件,腐蚀版画24件,速写69本。他的画集中了提香、鲁本斯、席里柯、大卫等人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发展。 第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美术逐渐脱离现实生活,法国画坛上的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杜米埃(1808——1879)、柯罗(1796——1875)、让隆(1809——1877)、米勒(1814-1876)和巴比松派的画家们。杜米埃一生创作了近6000件绘画艺术作品,其中有石板画、木版画、油画、水彩画、素描和雕塑等。著名的作品有政治讽刺画《七月英雄》、《高康大》、《洗衣

【第一期 12-19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艺术考研必备

【第一期12-19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艺术考研必 备 12-18世纪 1. 国际哥特主义(12th) 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的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哥特式风格”。“哥特”一词本源于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有野蛮、怪异的意思,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说是“粗野”的。哥特式艺术包括建筑、雕刻,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确切的说,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至14世纪流行的一种新的建筑(包括其中的雕刻绘画)艺术样式。法国则是它的故乡。 2. 文艺复兴(14th)

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指发源于意大利,在14至16世纪影响遍及全欧的一种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艺术风格。“文艺复兴”一词来自法文,原意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可追溯到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比萨诺父子的雕刻、契马部埃的绘画及其弟子乔托的绘画和建筑设计。他们的作品开始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内容上大胆肯定人生与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对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并借“回到古代去”之口号来摄取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经验,在风格上则体现出哥特式艺术与古典艺术的结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突破。 3. 巴洛克艺术 (17th) 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法国与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美术流派

法国与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美术流派 ——美术鉴赏作业 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有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不难发现,在这一期间,法国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美术流派的产生或是流行都与法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19世纪欧洲的美术中心仍在法国。法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文化艺术上显得最为活跃。 以下将这五大流派一一例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与资产阶级革命有关。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需要艺术成为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的有力武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于是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古典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人物充满着为自由和共和而战的英雄气概;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法国的大卫和安格尔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在大卫笔下,无论是手执利刃的战士,还是披布于肩的哲人,无不刚毅坚强,勇于牺牲。《马拉之死》更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拿破仑加冕式》堪称巨作,对于满是刺绣和金饰的服装,画家也作了一丝不苟的描绘。骄横一世的拿破仑,毕恭毕敬的约瑟芬,遭到胁迫而无可奈何的教皇,以及如此宏大场面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明生动,决无雷同。安格尔的艺术典雅精美,他精于观察,对形的追求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夸张。《泉》就是一幅典雅、表现了青春活力的力作。 二、浪漫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19世纪以来西方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 三、现实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