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开发技术复习提纲

数据库开发技术复习提纲

数据库开发技术复习提纲
数据库开发技术复习提纲

数据库开发技术复习提纲

1.掌握Oracle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以下概念:

●掌握Oracle服务器是由什么组成的?由Oracle数据库和Oracle实例组成。

熟悉Oracle的构架。

●掌握Oracle数据字典的概念、结构和作用。

●了解Oracle 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掌握数据字典视图类别(DBA_***,ALL_***,USER_***)和了解动态性能视

图(V$视图)。

●何谓Oracle的实例?Oracle实例是运行在内存中的Oracle软件,主要包括Oracle

内存结构和一些Oracle进程。

2.掌握Oracle的内存结构:

●掌握内存结构的组成:系统全局区(SGA)+程序全局区(PGA)。在

共享特性方面,SGA与PGA有何区别?程序全局区(PGA)是由单个进程使用的内存区域,它是不共享的;系统全局区(SGA)为所有数据库进程所共享,是ORACLE的通信中心。

●了解SGA的结构。主要掌握数据库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的作用。

●了解Oracle进程概念。进程结构的组成:用户进程(User Process)

和Oracle进程。了解用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的功能是什么?

3.掌握Oracle数据库存储结构。Oracle数据库采用了两种存储结构:逻辑存储结构

和物理存储结构

●掌握逻辑存储结构中段、区间和数据块之间的关系。

●哪个表空间是Oracle数据库必备的?系统表空间(System Tablespace)。

●Oacle数据库存储的最小I/O单位是什么?块(Block)

●Oracle物理存储结构的组成是什么?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和

归档日志文件。

4.何谓SQL*PLUS? 掌握SQL语句与SQL*Plus 命令的比较。

5.会用一些常用的SET命令来设置SQL*PLUS环境。(linesize,pagesize)

6.查看表结构和表有什么方式?掌握这些方式。(DESC[RIBE]命令、USER_TABLES

字典、SELECT * FROM tab;)

二、SQL语句

7.熟悉Oracle的常用字段类型。

8.熟练掌握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的方法。主要是创建表的方法,创

建表包括如下因素:创建表的基本命令格式、合法的表名、模式名、字段描述、表的各种约束(值约束:NOT NULL、UNIQUE和CHECK; 完整性约束:Primary Key、Foreign Key。共5种约束)、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On Delete Cascade(连带删除)选项。

9.熟练掌握SQL语句的各种查询方法:

●简单查询:连接符||的使用、原义字符串、distinct的使用、关系

代数运算中选择和投影的实现、替代变量、伪列(ROWNUM和ROWID)、null 值(任何包含空值的算术表达式运算后的结果都为空值NULL,能处理NULL值的比较运算符是什么?)、列标题的别名、查询条件句中的between、not between、like(通配符%和_的使用),复杂查询条件中逻辑运算符

NOT,AND和OR的优先级顺序。

●分组查询(单表上):对查询结果的排序、分组统计与筛选技术

select…from… where…group by…having

聚集函数:COUNT, SUM, A VG, MAX, MIN

●连接查询:不等值连接、内连接、外连接和自身连接查询

●子查询:嵌套查询、相关与不相关子查询和带谓词演算的查询:

in(等价于=ANY )、not in、all、any、exists)。

子查询的应用(与其他DML和DDL语言一同使用子查询)包括:1)用子查询创建表:create table…as select …

2)使用(多列)子查询更新记录:Update 表名set 字段名=select…

3)使用子查询插入多行:insert into 表名…select …

4)使用子查询删除记录:可以在DELETE语句中基于另一个表删

除本表记录,DELETE FROM表名 where字段名=select …

5)在FROM 子句中使用子查询

6)TOP-N分析

注意:

1)单行运算符(>, =, >=, <, <>, <=)与多行子查询是不匹配的。

多行运算符 (IN, ANY, ALL)才能匹配多行子查询。

2)子查询中的空值:所有的条件和空值比较结果都是空值。

10.了解SQL对传统集合运算并、交、差的实现技术。

11.掌握DDL,DML和DCL的含义。

12.掌握SQL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单行函数:

数值型函数:round(),ceil(),floor(),mod(),sqrt(),abs(),

trunc(),sign()

字符型函数:instr(),substr(),concat(),lower(),upper(),

length(),trim(),ascii(),chr(),rpad(),lpad() 日期型函数:sysdate,months_between(),NEXT_DAY()。日期可以进行运算并返回日期型数据或数值型数据。

转换函数:to_char(),to_date()

多行函数:

聚集函数(又称组函数):avg(),count(),min(),max(),sum()。组函数会忽略列中的空值,除了COUNT(*)。如果在查询中使用了组函数,任何不在组函数中的列或表达式都必须包含在GROUP BY子句中。注意聚集函数对DATA类型数据的处理。

decode函数:decode()

NVL 函数:

可使用虚拟表DUAL查看函数。

13.熟练掌握SQL对记录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技术:

插入单行:insert语句;插入多行(使用子查询):insert…select;

表间数据复制(用子查询创建表):create table…as select;

修改记录值:update语句, update语句中的CASE语句

删除记录值:delete语句;

删除所有记录值(但没有删除表本身):truncate(为永久删除,不能rollback)语句;

14.熟练掌握某些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删除与使用方法。包括索引、视图、

序列和同义词。

15.索引的作用是什么?应创建索引的列具有什么特征?

16.要求在序列使用中会正确运用NEXTVAL 和 CURRVAL 伪列。

17.熟练掌握创建同义词的方法。

三、游标与程序设计

18.熟悉PL/SQL变量类型(标量、复合、引用和大型对象LOB类型)及其各

自的组成。

19.掌握PL/SQL变量和常量的声明、初始化和赋值的方法。

20.熟悉PL/SQL的基本标量类型:

字符族:char、varchar2、long;

数字族:number、binary_integer、pls_integer;

日期族:date;

原族:raw、long raw;

布尔族:boolean;

21.布尔变量有哪几种值可使用?(TRUE、FALSE和 NULL)

22.掌握PL/SQL复合数据类型(表类型和记录类型)的声明、创建和使用方

法。重点掌握复合数据类型的正确引用方法。

●PL/SQL 记录(RECORD):记录结构、引用和初始化记录中的域和记

录赋值。

●PL/SQL 表:[索引]表TABLE和嵌套表Nested TABLE。表的结构、

引用表、表元素的赋值。

●PL/SQL 表记录(二维结构):表记录的结构、引用表记录、为表元

素赋值。

数组(VARRAY)(了解)

23.熟练掌握 PL/SQL 表内置方法的使用(表名.方法名)。通过内置方法,

可以获得表信息。

24.熟练掌握用%type属性声明变量和用%rowtype属性声明记录变量的方

法。使用%rowtype属性声明记录变量的优点是什么?

25.熟练掌握利用DBMS_OUTPUT包在PL/SQL中显示输出结果的方法。(SET

SERVEROUTPUT ON)

26.何谓游标?游标有哪几种?会区分显式游标和隐式游标。

27.隐式游标的名称是什么(SQL游标)?隐式游标的属性有哪些

(SQL%rowcount、SQL%found、SQL%notfound和SQL%isopen)?

28.控制显示游标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游标中的数据能否被修改?

29.熟练掌握游标操作流程(声明declare、打开open、提取fetch、游标的属性测试、

关闭close游标)和熟练掌握游标命令的正确使用方法。

30.游标有哪几种属性?熟练掌握用游标属性获取游标状态信息的方法。

显式游标的属性:%rowcount、%found、%notfound和%isopen。

31.熟练掌握参数化游标的使用方法。

32.了解游标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游标变量类型包括:弱类型和强类

型。

33.熟练掌握在FOR循环中使用游标的方法(Cursor FOR循环)和使用子查

询的游标式FOR循环。游标FOR循环中所使用的记录要事先声明吗?

35.P L/SQL程序块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中哪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

36.熟悉PL/SQL块类型(匿名块、过程、函数)。

37.掌握PL/SQL的注释方法。掌握嵌套块和变量的作用域概念。

38.熟练掌握PL/SQL的控制结构:

39.选择结构:

IF-THEN-END IF IF-THEN-ELSE-END IF IF-THEN-ELSIF-END IF 循环结构:

基本循环:loop-exit-end循环和loop-exit when-end循环

FOR 循环: for-in-loop-end loop循环

WHILE循环:while-loop-end loop循环

CASE结构:

基本CASE结构语句,表达式结构CASE语句(CASE Expressions)

和搜索式CASE语句和搜索式CASE表达式结构语句(Searched CASE

Expression)

44.P L/SQL块中使用的SELECT语句必须包括INTO子句。必须遵循以下原

则:查询仅返回单行值。无返回值或返回多行值均会产生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在PL/SQL块的异常处理部分,以 NO_DATA_FOUND 和

TOO_MANY_ROWS 标明。

45.学会根据算法选择最佳的控制结构的编程法。

四、PL/SQL编程(子程序)

46.掌握PL/SQL中控制结构的用途和类型:

47.熟练掌握PL/SQL对象(过程、函数)的创建、查询、调用和删除方法。

48.掌握匿名块和过程、函数之间,过程和函数之间的主要区别。

49.根据位置的不同,子程序分几类?它们分别位于何处?

50.如何查询PL/SQL对象(过程、函数和包)的源代码(USER_SOURCE)。

51.过程参数有哪几种模式(IN、OUT、IN OUT)?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注意:

1)所有的形参都只能定义数据类型,不能定义长度。

2)IN参数(默认模式)具有只读属性不能对其修改。可以对IN参数设置默认值。IN参数对应的实参可以是字面值、常量、变量和表达式3)OUT模式对应的实参只能是变量。形参必须被赋值,该变量具有读写属性。

4)IN OUT参数相当于一个初始化后的变量,可读可写。对应的实参也只能是变量。

52.掌握形参和实参的匹配方法:位置对应法(positional notation)和名

称对应法(named notation:formalparametername => argumentvalue)。

53.按引用和按值传递参数。按引用传递的效率比按值传递的效率高。

54.了解使用NOCOPY参数指定按引用方式传递大的数据结构(: 集合,记

录和对象)的方法。

55.掌握包的概念。包分为哪两大部分?包规范(包头)和包体是否存放

在相同之处?

56.熟练掌握包头和包体的关系。(如:谁要先建立?谁要先删除?等)

57.掌握如何调用包中的过程和函数?

58.触发器有何特点?触发器分为哪三类(DML触发器、INSTEAD-OF触发

器和系统触发器)?INSTEAD-OF触发器只是基于视图的。

59.熟练掌握DML触发器的编程方法。

60.D ML触发器的触发事件包括哪些事件?了解触发语句和触发器的相互

影响。

61.行级触发器与语句级触发器的区别是什么?行级触发器用什么关键字

说明(FOR EACH ROW子句)?标识符:old和:new只能在何种触发器中使用(行级触发器)?

注意:在PL/SQL块外访问时标识符不需要加冒号。

62.正确掌握用于行级别触发器的WHEN子句方法。

63.熟悉DML触发器的激发顺序:Before语句级→before行级→触发语句

→after行级→after语句级。

64.了解触发器谓词的作用:Inserting、updating和deleting。

65.从何字典中能找到触发器的信息和源代码?(user_triggers)。

66.何谓异常?何时触发异常?如何处理异常?

67.异常的类型包括:Oracle 服务器的预定义异常(隐式触发)、Oracle 服

务器的非预定义异常(隐式或显式触发)和用户自定义异常(显式触发)。

68.熟悉常见的系统预定义异常(INVALID_CURSOR、NO_DATA_FOUND、

TOO_MANY_ROWS、ZERO_DIVIDE等)。

69.了解非预定义Oracle服务器错误是用什么编译器指令(PRAGMA

EXCEPTION_INIT)声明的?掌握非预定义异常的截获方法。

70.掌握截获异常信息的函数:SQLCODE和SQLERRM。

71.熟练掌握用户自定义异常的使用方法。包括命名异常、使用 RAISE语

句显式发布异常和处理出现的异常。

72.会用Raise_application_error过程发布用户自定义的错误消息的方

法。

五、事务和数据控制

73.事务的概念,Oracle事务的开始(开始于第一条可执行的SQL语句的

执行)与结束(COMMIT 或 ROLLBACK;DDL 或 DCL 语句被执行,或自动提交;用户退出;系统崩溃)。事务点的保存(SAVEPOINT)。

74.事务的显式提交与隐式提交,哪些SQL语句需要显式提交。

75.删除表记录的DELETE语句和截断表的TRUNCATE TABLE语句的区别。(使

用TRUNCATE移除记录后不能回滚)

76.掌握权限(包括系统权限和对象权限)的概念。初始SCOTT用户能否

拥有所有的系统权限?

六、思考与问答题:

77.在PL/SQL程序中,进行用户自定义异常处理的3个步骤是什么?

78.触发触发器的数据操作有哪些?

79.O RACLE中过程和函数的异同点。

80.使用%rowtype属性声明记录变量的优点是什么?

81.P L/SQL表分为嵌套表和关联数组(索引组织表),那么嵌套表和关联

数组(索引组织表)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关联数组(索引组织表)。

PL/SQL程序填空和程序设计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

(带参数)存储过程、(带参数)存储函数、控制结构、异常处理(含自定义异常使用)、游标或游标FOR循环、存储过程和存储函数的调用、触发器、触发触发器、PL/SQL复合数据类型(含PL/SQL 表内置方法)等内容。

通信网理论基础复习提纲

通信网理论基础复习提纲 1.一个基本的通信网络通常由用户通信终端,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组成。 1.网络节点(交换设备,路由器)主要 功能:1将多个用户的信息复接到骨 干链路上或从骨干链路上分离出用户的信息;2使用户可以降低成本共享 骨干链路,降低成本实现任意用户间的信息交换。 2.路由器是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它复 杂分组的转发和为各个分组选择适当的传输路径。 其基本功能:a根据路由表将分组发送到正确的目的点b维持和决定分组传输 路径的路由表。 4 数据传输链路是指在物理传输媒介上利用一点的传输标准,形成的传输规定速率的数据比特传输通道。 5 数据传输链路分类:a用户到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接入链路):Modem链路,XDSL,ISDN,无线局域网链路 b网络节点到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 网络链路):帧中继,SDH,WDM等 。 SDH(同步数字系统)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的SONET(光同步数字网)的基础上指定的技术标准。 WDM(光波分复用)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的信号的一种技术。 6 数据传输网络的基本功能:通信中的交换机为运载用户业务的分组选择合适的传输链路,从而使这些分组迅速可靠地传送到目的的用户。 7 分组交换网需要完成的三个基本过程:a 分段和重装的过程b 选择传输过程c各网络节点的交换过程。 8 ATM网络:采用全网统一固定长度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ATM网络中,信元长度为53字节,其中5个字节为 信元头,48个字节用来运载信息。 9 实现全网互联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全网统一偏址;二是路由算法。 10 通信网络协议可按照分层的概念来设计。分层概念的基础是“模块”的概念,模块提供的功能通常称之为“服务”。 11 ISO定义的OSI参考模型: A物理层:关注的物理媒介上比特流的传输,处理接入物理媒介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B数据链路层:为信息跨越物理层链路提供可靠的传输,发送带有必要的同步,查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信息的数据块。C网络层:使搞错的功能独立用来链接网络节点的传输和交换技术,负责建立维护和终止连接。 D运输层:在两个端点之间提供可靠透明的数据运输,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 E会话层:负责控制应用程序间的通信,为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连接。 F表示层:定义信息的表示方法,向应用程序和终端处理程序提供一系列的数据传输转换服务,从而使应用程序与数据表示的差异性无关。 G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接入OSI的环境,并提供分布式信息服务。 12 马尔科夫链:Ftn,t1,t2……..tn- 1(x1,x2,…..,xn-1)=Ftn,tn-1(Xn|Xn- 1),则称x(t)为马尔科夫过程。该过程 的特点是无后效性。 13 独立增量过程:设X(t0)-X(t1)=X(t1-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设计方案 遥感1503班第10组 (杨森泉张晨欣杨剑钢熊倩倩)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017年5月

一.数据来源 二. 目的 三 .任务 四. 任务范围 五 .任务分配与计划六.小组任务分配七. E-R模型设计八.关系模式九.属性结构表十.编码方案

一.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为大二上学期期末实训数字测图成果(即DWG格式的校园地形图) 导入GIS 软件数据则为修改过的校园地形图 二.目的 把现实世界中有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的应用数据抽象成一个数据库的具体结构的过程。空间数据库设计要满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性能,准确模拟现实世界,能够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受。

三.任务 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具体为: ①静态特征设计——结构特性,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②动态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查询、静态事务处理等应用程序; ③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储方式。 主要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原则:①尽量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②提供稳定的空间数据结构,在用户的需要改变时,数据结构能够做出相应的变化;③满足用户对空间数据及时访问的需求,高校提供用户所需的空间数据查询结果;④在空间元素间为耻复杂的联系,反应空间数据的复杂性;⑤支持多种决策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适应性。 四、任务范围 空间数据库实现的步骤、建库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建库流程 步骤:①建立实际的空间数据库结构;②装入试验性数据测试应用程序;③装入实际空间数据,建立实际运行的空间数据库。 前期准备工作内容:①数据源的选择;②数据采集存储原则;③建库的数据准备;④数据库入库的组织管理。 建库流程:①首先必须确定数字化的方法及工具;②准备数字化原图,并掌握该图的投影、比例尺、网格等空间信息;③按照分层要求进行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电子商务专业数据安全复习提纲(含答案)

数据安全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以下(D)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D)。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SQL语言的GRANT和REMOV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C)。 4、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A),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5、SQL中的视图机制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D )。 A.完整性 B.并发控制 C.隔离性 D.安全性 6、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C )。 A.完整性 B.可靠性 C.安全性 D.一致性 7 、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B),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 A.不合语义的数据 B.非法用户 C.不正确的数据 D.不符合约束数据 8、找出下面SQL命令中的数据控制命令( A )。 A.GRANT B.COMMIT C.UPDATE D.SELECT 9. 以下(D)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10.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D )。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_数据泄露、数据更改或数据破坏_。 2、计算机系统有三类安全性问题,即_技术安全_ 、_管理安全_和 _政策法规_。 3、用户标识和鉴别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且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是多种方法并举,以获得更强的安全性。常用的方法有通过输入_用户标识__和 _口令_来鉴别用户。 4、用户权限是由两个要素组成的:_数据对象_ 和 _操作类型_ 。 5、在数据库系统中,定义存取权限称为_授权_ 。SQL语言用_GRANT_语句向用户授予对数据的操作权限,用_REVOKE_语句收回授予的权限。 6、数据库角色是被命名的一组与_数据库操作_ 相关的权限,角色是__权限_的集合。 7、数据库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只授权给有资格的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权限,同时令所有未授权的人员无法接近数据,这主要通过数据库系统的存取控制机制实现;存取控制机制主要包括两部分:(1)、定义用户权限,并将用户权限登记到数据字典中,(2)、合法权限检查。 8、常用的数据库安全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有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和数据加密等。 9、在存取控制机制中,定义存取权限称为授权;在强制存取控制(MAC)中,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大于或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读取对应的客体;仅当主体的许可证级别等于客体的密级时,该主体才能写相应的客体。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DOC)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概论 1. 什么叫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 息传输。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 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5.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调制技术: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技术。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 多址方式:提高信道的容量。 抗干扰措施: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利用抗干扰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噪声。 组网技术:研究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第2章移动信道 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可以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移动信道属于随参信道 特点:①带宽有限;②干扰和噪声影响大;③存在着多径衰落。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它 以文件形式存储。 2.数据库中的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均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3.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记录。 4.在Access中,查询可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5.子查询“包含于”对应的谓词是In。 6.参数查询中的参数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并且设置条件提示。 7.绑定文本框可以从表、查询或SQL语言中获取所需的内容。 8.在创建主/子窗体之前,必须设置主窗体和子窗体(主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 9.表A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表B中的多条记录匹配,但是表B中的一条记录至多只能与表 A中的一条记录匹配,这样的关系是“一对多”。 10.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3种,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在关系数据库中,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称为主键。 12.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Access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有效性,并且不会因意外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3.在数据表中,记录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的。 14.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把由一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 维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5.关系规范化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16.数据表之间的联系常通过不同表的共同字段名来体现。 17.表是Access数据库的基础,是存储数据的地方,是查询、窗体、报表等其他数据库对 象的基础。 18.在Access中数据表结构的设计是在设计器中完成的。 19.在查询中,写在“条件”行同一行的条件之间是并的逻辑关系,写在“条件”行不同行 的条件之间是或的逻辑关系。 20.窗体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表和查询。 21.计算型控件一般来说用表达式/公式作为数据源。 22.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多个表或查询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具有一对一/一对 多的关系。 23.在报表中可以根据字段、表达式对记录进行排序或分组。 24.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具有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故 障恢复功能。 25.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26.实体完整性是对关系中元组的唯一性约束,也就是对关系的主码的约束。 27.若想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就要尽量满足关系规范化原则。

数据库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填空(20分) 2.单选(20分) 3.名词解释(两个,共10分) 4.简答题(4小题,共24分) 5.设计题(12分)主要考察SQL 6.设计题(14分)主要考察数据库设计 考试范围: 课堂上讲的各个章节(一、二、三、四、五、六、十、十一、七)各个章节中上课时讲过不作要求的,不在考试范围内。 主要内容: 第一章: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数据管理技术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什么是数据模型,有哪几类。它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4.P14~P18相关概念都要掌握。层次、网状模型的特点。 5.P28,关系模型的相关概念。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7.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 1.什么是域、笛卡尔集有什么用处。关系的目与度。 2.候选码、主码、主属性等概念。 3.什么有关系操作,有哪些关系操作。 4.什么是关系的完整性,具体有哪些?外码、参照表、被参照表是什么? 5.什么是关系代数运算,有哪些传统与专门的关系运算。 6.关系演算不作要求。 7.P74第五题如果用关系代数来实现,你会吗? 第三章 1.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2.什么是视图,有什么作用? 第四章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2.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指的是什么。 3.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安全性控制。具体如何实现。 第五章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实现(或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3.什么是触发器,有什么作用? 第六章 1.什么是规范化理化,有什么用处。 2.掌握第一、第二、第三、BC范式的判定方法。 3.能区分各类的函数依赖。 第十章 1.什么是事务,有哪些特点 2.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故障有哪些。 3.各类故障的恢复技术有哪些,如何实现 第十一章 1.什么是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 2.并发执行有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会具体分析。 3.有哪些封锁,各有什么特点 4.封锁会造成哪些问题,如何预防或解决 5.什么是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6.理解三级封锁协议、两段锁协议。各有什么用处。 7.理解封锁的粒度。 第七章 1.什么是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2.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各个步骤应做的工作。 3.如何做需求分析?数据字典的用途 4.如何进行概念结构设计。 5.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设计E-R图。 期末总评的组成:考试60%+期末作业20%+平时20%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 (大比例尺) 1、综述 1.1目的 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 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 1.3制定原则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 ●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 ●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 ● ●

1.5引用标准 《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 《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 《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 《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 2、实体的划分 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 ●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 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 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 ●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 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 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 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数据库系统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选修复习提纲

一、理论部分 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1.1.1体验数据管理技术 1、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 2、利用excel管理数据 3、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 数据管理: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数据管理技术: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常见的数据库应用实例: 图书馆、银行、火车站售票、电信缴费、网上购物等。 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人工管理特点: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数据与应用程序紧密联系,不能共享。 文件系统特点:数据文件与应用程序分离,但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较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的安全及完整性得到保证。 ... 1.3认识关系数据库 几个概念: 实体: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或者对象。 实体集:实体的集合。 1.3.1 用关系存储数据 一个二维表在关系数据库中称作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格来存储数据。 字段:表中的第一行。 记录:陈第一行外的所有行。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ACCESS、DB2、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Sybase 等。 2.1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2.1.1数据的收集

2.1.2数据的抽象描述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 (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2)属性:实体的特征,如一个学生实体可以有姓名、体重、年龄等属性。 (3)键:能在实体集中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身份证号码、学号、借书证号等。 (4)联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如学校与正校长(一对一)、班级与学生(一对多)、比赛项目与运动员(多对多)。 3、机器世界 字段:字段用来标记实体属性。 记录:一个记录可以描述一个实体。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 4、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 2.1.3概念模型与 E —R 图 概念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P.P.S.Chen 于1976年提出的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也称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 —R 图。E —R 图包括三个图素: (1) 实体集。用矩形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 (2)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 (3) 实体之间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名称。

光纤技术基础复习提纲.docx

1概论 1、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1频带宽、传输容量人;2损耗小、中继距离长;3重量轻、休积小; 4抗电磁十扰性能好;5泄漏小、保密性好;6节约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 2、光纤通信系统有哪几个基木组成部分? 点对点光纤通信系统通常由光发射机、光纤、光中继器和光接收机四部分组成 3、什么是NRZ和RZ码? NRZ:非归零码RZ:归零码 NRZ码的信号带宽仅为RZ的一半 NRZ的占空比等于1, RZ的占空比小于或等于0.5 2光纤和光缆 1、用光线光学方法简述光纤的导光原理。 光波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入射到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在 边界处发生全反射。 2、光纤的种类有哪些?什么叫多模光纤?什么叫单模光纤?它们的尺寸及使用场合有什么不同?多模光纤有哪两种?单模光纤又有哪几种? 种类:按折射率分布的变化来分为阶跃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光纤;按其中传播的光波模式数量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单模:如果光纤只支持一个传导模式,则称该光纤为单模光纤。支持多个传导模式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尺寸:单模光纤芯径小(10um左右),多模光纤芯径大(62.5um或50u m)。单模光纤传输适合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多模光纤适用于低速短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有阶跃多模光纤和渐变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有G.652光纤、G653光纤、G654光纤、G.655光纤、全波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3、光纤数值孔径的定义是什么?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用数值孔径NA表示光线的最大入射角()max;NA = sin 0 max= — 2/ NA =(2△庐,A =咗二阻= 2nr n. NA表示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力。NA(或()max)越人,光纤接收光的能力越强,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数据库原理复习提纲 1.解释下列名词 数据(Data)指的是可记录的客观事实,并且有隐含的含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是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维护。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工作的数据管理软件,是支持用户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一组程序包。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由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DBMS、DB、应用程序和用户以及数据库开发和管理人员等组成。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既定义了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物理结构,还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方法、存取策略等。内模式与数据存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有关。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模式;模式也称逻辑模式(Logical 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在逻辑上的视图。它通常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定义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例如,数据记录的名称,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域值等;还要定义数据项之间的联系,不同记录之间的联系;以及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等要求。安全性主要指保密性。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 Schema)或用户模式,是个别用户组的数据库视图。每个外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特定用户组所感兴趣的那部分数据库,而对该用户组隐藏了数据库的其他部分。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不同用户的外模式是不同的(可相互覆盖)。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模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改变存在于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无需改变外模式或应用程序。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系统只要改变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转换,而不必改变模式,从而更不需要改变内模式。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简称DD)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是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有力工具,又称为“数据库的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数据库称为数据字典。 主键主码(Primary Key)。若一个关系中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取其中一个为主码。每个关系都有并且只有一个主码。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键为主键。 侯选键候选码(Candidate Key):一个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关系中的。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 外键外部码(Foreign Key)。若A是基本关系R1的属性(组),但不是R1的码,且A与基本关系R2的码K 相对应,则称A是R1的外部码。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键,如有两个关系S和SC,其中S#是关系S的主键,相应的属性S#在关系SC中也出现,此时S#就是关系SC的外键。 磁盘冗余阵列 并发控制: 该机制是用来控制多个事务的并发运行,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每个事务都产生正确的结果。共享数据库允许多个用户和程序并发地访问数据库,这就可能引起冲突,引起数据的不一致。 两段锁协议:所谓两段封锁协议是指一个事务在读、写任何数据前必须首先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一旦一个事务释放了一个封锁,则它就不得再申请任何封锁。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要获得对该数据的封锁;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A高一信息技术必修模块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 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例 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例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 例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例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C ) A.文字B.视频C.声音D.图像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⑦传 递性: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 例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例5.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 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C.通信技术D.微电子技术 例6.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 B )功能 A.处理信息B.传递信息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例7.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感测技术例8.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的是( D ) A.听诊器B.摄像头C.麦克风D.计算器例9.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 B ) A.飞鸽传书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4.信息技术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例10. 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 D 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D.语言的使用例11.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创造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5.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大众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技术支持: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例12.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A.网络化方向发展B.多元化方向发展 C.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D.虚拟化方向发展例13. 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D )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高昂贵的价格 6.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主流是积极面。 7.信息的传递:时间上(我们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与空间上(我们可以通过电 视知道发生在美国发生的事情)传递 例14.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到发生在远方的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可以通过( D )A.时间传送 B.电缆传送 C.信道传送 D.空间传送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考点】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1 / 8

数据库技术复习提纲_201205_发布

“数据库技术(双语)”期末复习大纲 作业说明:网络课堂ACTIVE SQL统计图的作业已延期到5月6日,请还没有提交的同学抓紧时间提交。另外,请在网络课堂中或通过邮件给我发送了统计图的同学,一定要同时给我发送你的ACITVE SQL用户名和密码,否则无效。 考试说明 在本次期末考试中,基本不会考课件上知识点的背诵,而是将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即数据库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各位同学在本次期末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刻领会、透彻理解这些数据库原理知识点的本质,并能熟练应用。 考试时间 2012年5月6日后 考前答疑安排 2012年5月6日后,具体时间、地点待定 考试题型 单选题(共20小题,共40分)(双语题7个,其他纯中文题:注意识记课件上标注的专业词汇) SQL语言题(共5小题,共20分) 简答及综合题(共4小题,共20分) 数据库设计题(共2小题,共20分) 复习范围(按照以下顺序对照复习提纲复习): 课件1-18讲(自学的、不在复习提纲之内的和特别说明不要求掌握的除外)及每次课后布置的复习、预习思考题 书面作业及网络课堂作业、自测题(特别注意熟悉COMPANY数据库结构) 复习双语教材(章节范围总复习时划定) 1数据库系统概述 1.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 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功能:(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数据挖掘复习大纲答案新新

数据挖掘复习提纲 分值分布 一、选择题(单选10道20分多选5道20分) 二、填空题(10道20分) 三、名词解释(5道20分) 四、解答题(4道20分) 五、应用题(Apriori算法20分) 1.什么是数据挖掘? 1答:简单地说,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 具体地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2. 什么是数据清理? 2答:填写缺失的值,平滑噪声数据,识别、删除离群点,解决不一致性 3. 什么是数据仓库? 3答: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容易丢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决策的过程。(最显著特征:数据不易丢失2分选择题) 4. 什么是数据集成? 4.数据集成:集成多个数据库、数据立方体或文件 5. 什么是数据变换? 5答:将数据转换或统一成适合于挖掘的形式。 6. 什么是数据归约? 6答:得到数据集的压缩表示,它小得多,但可以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 7. 什么是数据集市? 7答:数据集市包含企业范围数据的一个子集,对于特定的用户群是有用的。其范围限于选定的主题。 (是完整的数据仓库的一个逻辑子集,而数据仓库正是由所有的数据集市有机组合而成的) 8.在数据挖掘过程中,耗时最长的步骤是什么? 8.答:数据清理 9.数据挖掘系统可以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9答:根据挖掘的数据库类型分类、根据挖掘的知识类型分类、根据挖掘所用的技术分类、根据应用分类 10. 多维数据模型上的OLAP 操作包括哪些? 10.答:上卷、下钻、切片和切块、转轴 / 旋转、其他OLAP操作 11. OLAP 服务器类型有哪几种? 11.答:关系 OLAP 服务器(ROLAP)、多维 OLAP 服务器(MOLAP)、混合 OLAP 服务器 (HOLAP)、特殊的 SQL 服务器 12. 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哪些?(选择) 12.答:聚集、抽样、维规约、特征子集选择、特征创建、离散化和二元化、变量变换。 13. 形成“脏数据”的原因有哪些? 13. 答:滥用缩写词、数据输入错误、数据中的内嵌控制信息、不同的的惯用语、重复记录、丢失值、拼写变化、不同的计量单位、过时的编码 14. 与数据挖掘类似的术语有哪些?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D._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