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漠化综合治理痛点及“村民自建”模式研究

石漠化综合治理痛点及“村民自建”模式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0231646.html,

石漠化综合治理痛点及“村民自建”模式研究作者:邓镇江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11期

[摘要] 从分析贵州省大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痛点着手,对大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村民自建”模式采用的有效机制体制进行探讨,得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中民主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可或缺。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村民自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1-108-2

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省大方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农业县。石漠化面积1 369.33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2.92%,是贵州省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深、危害最重的县份。2008年,国家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来,一直被列为工程实施重点

县。截至2018年初,共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8 850万元,积极配套县级资金885万元,治理石漠化面积171.46 km2,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力推动了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优美地区转变。

1 大方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痛点

1.1 项目投资单价低,土地协调困难

根据相关政策,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投资标准仅为50万元/km2,即333.33元/667 m2。其中,经果林建设补助单价为500.00元/667 m2,为退耕还林项目1 600.00元/667 m2(土地补助费用1 200.00元/667 m2)的31.25%,为猕猴桃项目1 700.00元/667 m2的29.41%。同样是经果林建设,与其他项目相比,由于投资单价低,没有土地补助和土地赔偿费用,遭到了多数群众的质疑和反对,群众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低,土地协调困难,农事活动中人为破坏现象多发,严重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1.2 群众基础不扎实,产业发展困难

为了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大方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思路,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与全县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刺梨、核桃、皂角、石榴等产业。由于过于强调产业规模化发展,工程实施中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再加上核桃、皂角等挂果时间晚(核桃11 a,皂角7 a)、见效慢,群众对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表示怀疑,抵触情绪大,在农事耕作活动中故意破坏苗木,降低了苗木保存率,苗木补植量大,项目实施难以发挥预期效果,产业发展困难。

1.3 产供销链条脱节,成效巩固困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