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氧合状态,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呼吸窘迫和发绀,肺部听诊有无痰鸣音,呼吸机使用情况等。

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密闭式吸痰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4.检查操作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备齐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冲洗装置(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抢救药品。

二、操作步骤

1.确定患者人工气道妥善固定及通畅情况;气囊测压表测量并保证气囊压维持在25~30c m H2O,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2.按呼吸机吸痰增氧键,给予纯氧2m i n。

3.连接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和负压吸引外连接管,调节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m m H g;儿童-80~

100m m H g;婴儿-60~80m m H g)。

4.开放密闭式吸痰系统的阀门,隔着薄膜将吸痰管送入人工气道内(导管内无分泌物关闭负压,导管内有分泌物开放负压),吸痰管尽量不与气管导管内壁接触,遇阻力后使用负压旋转上提吸引,每次吸引时间≤15秒,如分泌物未吸尽应在充分吸氧后重复操作。观察痰液量及性状。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率及节律明显异常或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6.吸痰后继续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氧浓度调至合适参数。

7.吸痰完毕,通过吸引阀门冲洗密闭式吸痰管(至少要注入5m l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外连接管,使吸引装置处于功能状态。

8.再次测量,保持气囊压在25~30c m H2O。

9.整理床单位,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签医嘱,并记录。

26、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1.目的 (2) 2.范围 (2) 3.责任人 (2) 4.依据 (2) 5.定义 (2) 6.内容 (2) 7.附件 (3)

1.目的 规范吸痰操作流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临床操作。 2.范围 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吸痰操作时。 3.责任人 专业负责人。 4.依据 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 6.内容 6.1操作流程 6.1.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6.1.2核对,对清醒者作好解释,体位舒适(病员头转向操作者)。 6.1.3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6.1.4调节负压大小适宜(0..02-0.04mPa)。 6.1.5保持吸痰管通畅(试吸并湿润导管)。 6.1.6正确连接吸痰管。 6.1.7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口腔15cm,鼻腔25cm)。 6.1.8吸痰方法正确:插管时开放侧孔,避免产生负压,插入后左手指压紧侧 孔,右手旋转向上提出吸尽痰液,退出吸痰管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 6.2注意事项 6.2.1先口腔,再鼻腔。 6.2.2吸痰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如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 6.2.3吸痰时无菌与有菌的概念明确(一根吸痰管用一次)。 6.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痰液情况,发生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6.2.5吸痰后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 6.3操作后流程

6.3.1洗手、脱口罩、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6.3.2记录吸痰时间、痰量、性状、病人呼吸、生命体征等。 7.附件 无

最新版吸痰法评分标准

吸痰法(经口鼻腔)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操作规程分评分标准得备注 目值分 一项未做到扣 2 分、1、核对医嘱 5 解释操作的目的 未洗手扣 2 分 2、评估患者:了解①患者病情、意(利用负压原理, 识、生命体征以及配合程度、 5 未评估扣 5 分。评 吸尽患者呼吸道 操②有义齿应取下,口腔及鼻粘膜有分泌物,保持患者 估少一项扣 1 分 作无损伤,呼吸道通畅,维持 前③评估患者双肺呼吸音痰液的性有效通气) 准质、量及颜色,缺氧及氧疗的情况。8 物品少一项扣一分必要时备压舌板、 备3、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 拉舌钳、开口器 20 压吸引器及电插板,合适型号的 分吸痰管、有盖缸、无菌生理盐水、 吸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 无菌手套、手电筒、弯盘。 2 环境准备未做到扣 4、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安全 2 分 温度适宜、30 分钟前已停止打扫 5、自身准备。 未核对扣 3 分,未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 5 告知患者吸痰过程名、手腕带,再次听诊患者双肺呼中可能造成呛咳, 解释扣 2 分 吸音,无禁忌时为患者拍背,向清恶心等不适,并取醒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指导清醒 3 体位不当或卧位不得配合。 患者深呼吸。 舒适扣 3 分 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部垫小指导清醒患者做深枕,开放呼吸道。 5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呼吸,避免操作过 操程中可能造成的低 不当扣 5 分 作2、接通电源,连接吸引器连接管, 氧状态,或吸痰前 方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根据 5 未戴手套扣 3 分 后给根据病情给与 法患者痰液黏稠度和年龄调节合适的未试吸生理盐水扣高浓度吸氧。 与负压。 2 分 程3、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 成人<400mmHg 序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 值 扣分原因得分 素质要求5分1、服装。鞋帽整洁。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沉着、稳重、熟练。 1 2 2 操作 前准备5分1、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各种用物完备、便于应用。 3 2 操作规程60分(1)病人卧位正确。 (2)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 良好,用等渗盐水试吸导管是否畅通。 (3)将病员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员可用压 舌板帮助张口,夹持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将 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 鼻腔吸引,吸痰动作要轻柔,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 转、向上提出,以吸净痰液。 (4)吸引时如痰液粘稠,堵塞吸管不易吸出,可叩 后胸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吸出;或用蒸汽吸入, 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后吸出。 (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6)在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完毕后,应随时用纱布擦 净面部的分泌物,必要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如 病员情况稍有好转,可暂停抽吸,但吸引器仍需放置 床旁。以备随时应用。 (7)吸痰后擦净面部。 (8)整理用物。 2 5 11 11 11 11 2 2 操作 熟练程度15分1.动作轻巧、准确、稳重。 2.注意节力原则。 10 5 理论 问题 10分 总分100

理论问题 一、吸痰瓶中的长短连接何处?为什么? 长管接吸痰管,短管连接机器以保持瓶内负压。 二、吸痰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观察吸出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及病人一般情况。 三、吸痰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等,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 2、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3、电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2小时。 4、治疗盘内的吸痰用物应每日更换一个,气管切开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 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6、吸引器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做好清洁、消毒、保养工作。 四、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感染。 2、应了解气管套管的构造,以免在危急时因慌乱而造成错误。 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抽吸方法。 4、内套管需按时消毒。分泌物多时,尤其是小孩应随时清洗消毒。 5、气管管套上的细带,每日应注意调整。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固定,松紧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6、保持适当室温(18—22℃)及湿度(70—80%)。 7、保持切口清洁,外套管下垫纱布经常更换。 8、梗阻解除后,病情好转就可以试行堵塞内套管。拔管后颈部伤口不必缝合,缝合后使肉芽向内生长入气管,可用大块油砂布或消毒纱布遮盖,一般一周左右创口完全愈合。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优选.docx

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者姓名总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操作步骤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修剪指甲。3。5( 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患者、核对床头卡及腕带),评估患者,协助 8拍背祛痰,取舒适体位。 ( 3)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6( 4)将吸引器放置床旁适当位置。2( 5)洗手,戴口罩。3( 6)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5( 7)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稍向后仰。昏迷患者使用压舌板。5 ( 8)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 15时润滑导管前端。 ( 9)一手反折吸烟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 8末端。 ( 10)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 8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 ( 11)吸痰管取出后,吸取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阻塞。3( 12)观察吸出痰液性质,患者的生命体征。5( 13)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擦净面部分泌物。4( 1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5( 15)处理用物,倾倒储液瓶内液体,更换消毒液。5( 16)脱手套、洗手、取口罩。4( 17)记录。3( 18)操作速度:完成时间7 分钟以内。 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 1 分。 在吸痰过程中,插管未反折吸痰管扣 5 分。 评分标准 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 2 分。 吸痰时动作粗暴扣 2 分。 超过规定时间终止比赛。 评委签名:

吸痰法操作规程

吸痰法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吸痰法操作规程 1.评估 ⑴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及呼吸道分泌物情况;评估人工气道周围、口腔、鼻腔的情况及合作程度。 ⑵环境评估:宽敞,明亮,便于操作,有电源。 2.准备 ⑴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 ⑵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听诊器,无菌治疗盘内置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治疗碗、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纱布、注射器、无菌钳、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⑶患者准备:了解目的及配合方法。 ⑷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操作程序 ⑴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 ⑵如是经口鼻,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头略向后仰;如是经人工气道,吸入100%氧气2分钟,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⑶接通电源,连接导管,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⑷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与吸引器连接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其是否通畅。 ⑸打开负压吸引,插管手法正确,左右旋转并向上提吸,同时鼓励患者咳嗽,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⑹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吸痰管。 ⑺经人工气道的吸痰后再给病人吸入100%氧气2分钟。每更换吸痰部位时都需重新更换吸痰管,且顺序为人工气道、口腔、鼻腔。 ⑻吸痰结束,关闭负压,取下吸痰管,擦净面部,让患者取舒适卧位。 ⑼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位。 ⑽用物处理正确,洗手,记录,签名。 4.观察及注意事项 ⑴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⑵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必要时遵医嘱留取痰标本。 ⑶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情况,如有明显的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颜面紫绀,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吸入纯氧。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2

文件名称急救中心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 作规程 文件编号JJZX-GC-002-02 发布部门急救中心总页数2页 审核人杨峻山批准人闫沛云生效日期2019年01月01日急救中心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 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氧合状态,呼吸频率和节律,有 无呼吸窘迫和发绀,肺部听诊有无痰鸣音,呼吸机使 用情况等。 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密闭式吸痰操作的目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4.检查操作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备齐用物:中心负压、 吸引装置、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冲洗装置(无菌生理 盐水)、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抢救药品。 二、操作步骤 1.确定患者人工气道妥善固定及通畅情况;气囊测压 表测量并保证气囊压维持在25~30c m H2O,及时倾 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2.按呼吸机吸痰增氧键,给予纯氧2m i n。 3.连接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和负压吸引外连接管,调节 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m m H g;儿童-80~ 100m m H g;婴儿-60~80m m H g)。 4.开放密闭式吸痰系统的阀门,隔着薄膜将吸痰管送 入人工气道内(导管内无分泌物关闭负压,导管内有 分泌物开放负压),吸痰管尽量不与气管导管内壁接 触,遇阻力后使用负压旋转上提吸引,每次吸引时间≤

15秒,如分泌物未吸尽应在充分吸氧后重复操作。观察痰液量及性状。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率及节律明显异常或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6.吸痰后继续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氧浓度调至合适参数。 7.吸痰完毕,通过吸引阀门冲洗密闭式吸痰管(至少要注入5m l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外连接管,使吸引装置处于功能状态。 8.再次测量,保持气囊压在25~30c m H2O。 9.整理床单位,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签医嘱,并记录。

吸痰标准最终

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 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态度镇静;(少一项扣1分) 2、用物:①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②听诊器、治疗盘、无菌换药碗1 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消毒纱布、一次性吸痰管(带有一次性无菌手套);③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手电筒等;④快速手消毒液⑤治疗车;(少一种扣1分) 3、用物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少一项扣1分) 3 10 2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吸痰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患者意识、呼吸状态、生命体征、氧流量或用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痰鸣音(听 诊4部位),有呼吸机者评估气道内压力及潮气量。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 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4、调节氧流量在原基础上加3—5升/分,有呼吸机者调纯氧键或按吸引支持(一项未做 扣2分)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 般压力成人 150~300mmHg,儿童80-100 mmHg;检查导管是否通畅;(一项未做扣1分) 6、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灭菌有效期后,撕开外包装, 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一项未做 扣2分)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再次 确认负压,若口咽部有分泌物要先吸尽;更换吸痰管,试吸通畅后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一项未做扣2分) 8、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一项 未做扣1分) 9、每次吸痰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0、吸痰结束时分离吸痰管,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及包装纸置于备好的 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关闭吸引器,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11、将吸氧流量调回至原来水平或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一项未做扣2分) 12、用纱布擦净面部,洗手。进行吸痰后再评估: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痰鸣音、气道 内压力、潮气量(限机械通气患者)(与吸痰前比)(一项未做扣2分) 13、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未做扣1分) 14、整理用物,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一项未做扣1分) 6 8 5 8 10 10 15 5 5 6 5 8 4 5 全程质量15 分1、严格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体现人文关怀。吸痰时间不宜过久,负压不可过大。(一项未做扣1分) 2、吸痰时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吸出的痰液里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有破损,应 暂停吸痰。(未做扣1分) 3、吸痰手法: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 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拉。(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未做扣1分) 5、贮液瓶要每班及时倾倒清洗。(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6、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3 4 3 1 1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范(使用呼吸机患者)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规范 (使用呼吸机患者) 一、操作目的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及痰液情况。 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等。 3、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三、物品准备 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 2、治疗盘内:无菌治疗碗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清洁纱布数块、弯盘、听诊器、必要时备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及无菌手套; 3、必要时备插电板; 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听诊双肺呼呼音。 3、洗手。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 053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 4、洗手,戴口罩。 5、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6、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I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7、使无菌治疗碗处于备用状态。 8、检查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检查并戴好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并与负压管相连。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预冲吸痰管。

9、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区内。用无 菌手(戴无菌手套的)迅速并轻柔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后 加负压,边上提边水平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时间不超过 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10、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 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 吸入。 11、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 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12、吸痰管取出后,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 引管,脱手套。更换吸痰管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必要时吸鼻腔。 13、听诊双肺呼吸音。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 位,询问患者需要。指导清醒患者有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 14、处理用物。 15、洗手,取口罩。 16、记录。 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10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 2、向清醒患者和家属讲解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3、指导清醒患者有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 六、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 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2、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3、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4、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可过大,进吸痰 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道。 5、遵循无菌原则,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 的手不被污染。 6、冲洗液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口鼻腔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吸痰法: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吸痰的适应证: 1、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2、气管切开患者 3、气管插管患者。 [评估] 1、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嘱患者咳嗽)。 3、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2、物品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引管,试管(内盛有0.5%优氯净消毒液,置于床头栏处,可消毒吸引接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消毒无菌润滑吸痰管1根),听诊器,快速手消液,手电筒,护理记录单,卫生纸,医用垃圾袋,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鼻咽气管及电源插线板等。 3、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4、体位平卧位。 [方法] 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过肘),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吸痰前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检查患者口腔,鼻腔,取下活动义齿→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消毒双手→检查吸痰管,撕开开口处,戴上无菌手套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连接吸痰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

吸引器并调节负压→行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一用一换),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完毕,断开吸痰管,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垃圾袋,将吸痰的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再次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消毒双手→评价→整理用物→洗手→观察,记录。 [评价]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准确、敏捷。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呼吸功能改善,SPO 上升,缺氧症状得以缓解。 2 3、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痛苦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4、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3、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 上升后再吸。 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待SPO 2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5、患者痰液黏稠时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6、患者发生缺氧的症关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7、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粘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8、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吸痰标准最终

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 值 扣分及 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15 分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态度镇静;(少一项扣1分) 2、用物:①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②听诊器、治疗盘、无菌换药碗1 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弯盘、消毒纱布、一次性吸痰管(带有一次性无菌手套);③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板、手电筒等;④快速手消毒液⑤治疗车;(少一种扣1分) 3、用物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少一项扣1分) 3 10 2 操作流程质量70 分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患者说明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吸痰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做扣1分,解释不到位扣2分) 2、评估:患者意识、呼吸状态、生命体征、氧流量或用氧浓度,血氧饱和度、痰鸣音(听 诊4部位),有呼吸机者评估气道内压力及潮气量。(一项未做扣1分,听诊方法不对口3分)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患者口、鼻腔(有活动义齿者取下);使患者头部转向一 侧,面向操作者,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4、调节氧流量在原基础上加3—5升/分,有呼吸机者调纯氧键或按吸引支持(一项未做 扣2分) 5、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及连接是否正确,调节负压,(一 般压力成人 150~300mmHg,儿童80-100 mmHg;检查导管是否通畅。(一项未做扣1分) 6、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检查吸痰管的灭菌有效期后,撕开外包装, 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吸痰器负压管连接。(一项未做 扣2分)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另一手折叠导管末端,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再次 确认负压,若口咽部有分泌物要先吸尽;更换吸痰管,试吸通畅后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一项未做扣2分) 8、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等。(一项 未做扣1分) 9、每次吸痰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未做不给分) 10、吸痰结束时分离吸痰管,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及包装纸置于备好的 医用垃圾袋内无害化处理,关闭吸引器,洗手。(一项未做扣1分) 11、将吸氧流量调回至原来水平或根据患者情况调节。(一项未做扣2分) 12、用纱布擦净面部,洗手。进行吸痰后再评估: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痰鸣音、气道 内压力、潮气量(限机械通气患者)(与吸痰前比)。(一项未做扣2分) 13、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未做扣2分) 14、整理用物,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规范洗手,记录。(一项未做扣1分) 2 8 5 2 10 8 15 5 2 2 2 5 2 2 全程质量15 分1、严格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体现人文关怀。吸痰时间不宜过久,负压不可过大。(一项未做扣1分) 2、吸痰时注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吸出的痰液里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有破损,应 暂停吸痰。(未做扣1分) 3、吸痰手法:作间歇性吸引,用食指和拇指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在痰多处停留以提 高吸痰效率,切忌将吸痰管上下提拉。(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未做扣1分) 5、贮液瓶要每班及时倾倒清洗。(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6、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3 3 3 2 1

电动吸引器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1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及口腔、鼻腔情况,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并取得合作,抢救病人例外。 2护士的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适量的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无菌手套、弯盘、治疗碗1只内盛0.9%生理盐水、压舌板、纱布、听诊器、电筒、电动吸引器、电插板,必要时备开口器,拉舌钳等。 4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再次解释。 5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包括调节负压(成人 400mmhg,小儿250~300mmhg),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将吸引器放于床旁适当处。 6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7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 8昏迷病人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开口。 9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导管前端。 10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11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12吸痰管取出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 13反复吸引至痰液吸净。每次吸痰时,动作应轻柔,由深到浅、左右旋转、向上提吸。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14观察病情,如病人的面色、呼吸、吸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 15痰液黏稠,可叩拍胸背、蒸汽吸入或雾化吸入。 16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 1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8整理床单元,询问病人需要。 19处理用物,吸痰盘内的用物应每次更换消毒,每班更换储液瓶内的消毒液。 20脱手套,洗手,取口罩。 21记录。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评估】 1、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嘱患者咳嗽)。 3、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准备】 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2、物品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吸引管,试管(内盛有0.5‰优氯净消毒液,置于床头栏处,可消毒吸引接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内含无菌手套一只,消毒无菌润滑吸痰管1根),听诊器,快速手消毒液,手电筒,护理记录单,卫生纸,医用垃圾袋,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及电源插线板等。 3、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4、体位平卧位。 【方法】 洗手(七步洗手法,洗手过肘),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吸痰前给予纯氧或高流量吸氧1~2分钟→检查患者口腔,鼻腔,取下活动义齿→将患者位置摆好,头转向操作者→侧→消毒双手→检查吸痰管,撕开开口处,戴上无菌手套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连接吸痰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并调节负压→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吸痰管→用→换),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完毕,断开吸痰管,擦净患者脸部分泌物→取下吸痰管放人医疗垃圾袋,将吸痰的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再次给予纯氧

或高流量吸氧l~2分钟→消毒双手—评价→整理用物→洗手→观察,记录。 【评价】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准确、敏捷。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呼吸功能改善,SPO2上升,缺氧症状得以缓解。 3、患者愿意配合,有安全感,痛苦减轻,康复信心增强。 4、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待SPO2上升后再吸。 2、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次。 3、患者痰液黏稠时可以配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4、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5、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理论提问】 1、吸痰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①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②气管切开患者。③气管插管患者。 2、吸痰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评分标准】 见表。

吸痰技术操作及理论

吸痰技术操作标准及相关理论 评估 1、了解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吸氧流量。 2、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了解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5、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操作前准备 护士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中心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器、治疗盘内置适当型号吸痰管若干、健之素消毒液1瓶,生理盐水500ml两瓶、玻璃瓶内置84溶液(500mg/L)500ml、无菌聚乙烯薄膜手套1包、治疗巾内置装有湿化液注射器,吸引器储液瓶内置200ml “84液”,必要时备压舌板、

吸痰的相关理论及注意事项: 吸痰的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注意事项: 一、电动吸痰法吸痰瓶中的长短管如何连接,为什么? 答:长管接吸痰管,短管连接机器以保持瓶内负压。 二、吸痰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答:观察吸出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并观察口腔粘膜有无损伤及病人的一般情况。三、一般常用吸痰管的型号?气管插管者用吸痰管的型号? 答:一般病人常用吸痰管为12—14号,气管插管者所用吸痰管的型号应根据病人气管插管的型号而定。 四、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小时? 答:2小时。 五、贮液瓶内消毒液应放多少,为什么不宜过满? 答:贮液瓶内消毒液1/3—1/2,吸出液过满不超过2/3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六、经鼻腔吸痰插管的深度是多少?每次吸引时间是多少? 答:深度22—25厘米,先插入一定深度后,再开动吸引器将吸痰管自上而下,左右旋转上提。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两次吸痰应间隔1—2分钟。 七、人工气道的护理 ㈠呼吸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加温湿化功能丧失;机械通气量增加时,呼出气增加,水分丢失增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从而引发气道阻塞或肺不张,以及肺感染。机械通气时的湿化装置主要有蒸气发生器、雾化器、人工气道内滴注湿化液或定期注入湿化液。(1)蒸气发生器:金属电极对水加温,水分蒸发对吸入气加温湿化。呼吸道气温以32~35℃较合适,电极局部水温达50~70℃以上,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湿化效果与湿化温度、湿化面积、气体流量有关。温度高、面积大、气流量小时湿化效果好。目前湿化器内金属导体多做成螺旋状的薄片,内覆虑纸片,从而可增加导热速度和湿化面积,提高湿化效果。(2)雾化器:在联接管道的吸入气端联接射流或超声雾化器作定期雾化,可单用生理盐水,也可加入药物。每日湿化液的需要量约350~500ml。 ㈡痰液的引流原则是有痰即吸,痰量不多时可2~3小时吸痰一次。加强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的震动排出。体位引流也是常用的方法。吸痰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若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减慢或心跳骤停。吸痰时停止氧气供应,并因局部负压,进一步加重低氧,从而影响心律和导致肺动脉高压。故吸痰时应先吸高浓度氧气数分钟,吸痰管插入时阻断负压,并超过导管远端,刺激呼吸道粘膜,使患者将痰咳至大气道,释放负压,将吸痰管左右旋转,并逐渐拔出,吸痰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心律及血氧饱和度,吸痰时间以不超过15秒为宜。 ㈢口腔和导管的护理口腔病原微生物较多,会咽的保护功能丧失,分泌物易流入气道,诱发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气管切开导管的内外套管和气管插管的导管应定期更换。呼吸管路应48小时消毒一次。并定期做细菌培养。 ㈣气囊的管理气囊的气量应以不漏气为原则。漏气与否与气道峰压直接相关。气囊间歇性放气有助于气囊上分泌物的排出,并可能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的恢复。必要时进行大流量加压通气或鼓励患者咳痰,也有助于气囊上分泌物的排出。“高容无压”气囊一般不需注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口鼻腔内吸痰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1、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发生。 【适应症】 1、年老体弱、危重、昏迷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2、气管切开病人。 3、气管插管病人。 【并发症】 1、缺氧。 2、呼吸道黏膜损伤。 3、感染。 4、心律失常。 5、阻塞性肺不张。 6、气道痉挛。 【评估】 1、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的节律、频率、深度。 2、患者口、鼻腔状况。

3、患者的合作程度及心理反应。 【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物品:电动吸引器、有效期内快速手消夜、一次性吸痰管、治疗巾、无菌手套或无菌钳、治疗碗内盛有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消毒弯盘一套(内盛纱布两块)、手电筒、笔、护理记录单、盛有消毒液的容器(挂于床头栏处)、听诊器、污物桶、治疗盘内备用压舌板、口咽导管、弯盘内备用开口器、舌钳。 体位:侧卧位和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环境:安全、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方法】 到病房评估病人(痰鸣音、呼吸)→核对床尾卡,解释、说明(护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xxx,你看现在你呼吸道内痰液比较多,您自己能咳出来吗?不能咳出来吗,好的,您别紧张,让我先帮你检查一下(听诊器听诊肺部呼吸音),嗯,有痰鸣音,遵医嘱我要为您吸痰,吸痰是用一根吸痰管从你的鼻腔及口腔内将痰液吸出,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在吸痰过程中,会有些不舒适,请您别紧张,吸痰时间不长,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请问您有活动性假牙吗?哦,没有。您鼻部做过手术吗?没有。那现在请你张嘴让我看一下你的口腔好吗?Xxx,您还有什么需要吗,没有,那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就来给您吸痰了。)→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带至患者床前,再次

RED-C-001.01-V1.0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公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责任人 (2) 页脚内容1

4. 依据 (2) 5. 定义 (2) 6. 内容 (2) 7. 附件 (4) 1.目的 规范吸痰操作流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临床操作。 2.范围 适用于II~IV期所有临床试验中吸痰操作时。 3.责任人 专业负责人。 4.依据 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定义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 6.内容 6.1操作流程 页脚内容2

6.1.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6.1.2核对,对清醒者作好解释,体位舒适(病员头转向操作者)。 6.1.3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6.1.4调节负压大小适宜(0..02-0.04mPa)。 6.1.5保持吸痰管通畅(试吸并湿润导管)。 6.1.6正确连接吸痰管。 6.1.7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口腔15cm,鼻腔25cm)。 6.1.8吸痰方法正确:插管时开放侧孔,避免产生负压,插入后左手指压紧侧孔,右手旋转向上提出吸尽痰液,退出吸痰管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 6.2注意事项 6.2.1先口腔,再鼻腔。 6.2.2吸痰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如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 6.2.3吸痰时无菌与有菌的概念明确(一根吸痰管用一次)。 6.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痰液情况,发生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6.2.5吸痰后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 6.3操作后流程 6.3.1洗手、脱口罩、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页脚内容3

6.3.2记录吸痰时间、痰量、性状、病人呼吸、生命体征等。 7.附件 无 页脚内容4

医院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手术前 1、择期手术患者应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 行手术。 2、充分控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避免术前高 血糖。 3、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若无禁忌症,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或皂液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进行,尽量使 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剪毛或脱毛。 6、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口服非吸收性抗 菌药物即可。 7、有明显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二、手术中 1、有预防用药指征者,应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静脉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1500ml),术中应追加一剂。 2、严格遵循《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手套穿孔率较高的手术,如部分骨科手术,应戴双层手套。 4、做好术前皮肤消毒。

5、术中应主动加温,保持患者正常体温。 6、手术野冲洗应使用温(37℃)的无菌生理盐水。 7、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应远离切口部位戳孔引流,位 置适当确保充分引流。 三、手术后 1、接触切口以及切口敷料前后均必须进行手卫生。 2、换药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除非必要,尽早拔除引流管。 2.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 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洗 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h一次。 2、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约30°。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 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80-110mg/dl。 6、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 手卫生。 7、应对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负压吸痰技术与操作流程

中心负压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标准分 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用物:中心吸引装置一套、冲洗液、吸痰管数根(成人12~14号)、 手套、听诊器、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电极板。 5 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口鼻粘膜、有无活动义齿、呼吸道通畅及缺 氧情况。 5 操作流程1、患者安全与舒适:核对患者,给予患者或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根据病情按需给予翻身、拍背,调整患者适宜体位。 5 2、将压力表连接在负压接头上,将负压瓶置于床旁,将连接管与 负压瓶连接,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调节吸引负压(成人压力 40-53.3kPa,儿童吸痰压力<40kPa)。 5 3、戴手套—接合适的吸痰管—试负压。 4 4、吸上呼吸道分泌物:清醒患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患者压舌板 助其开口,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或口腔,吸净口咽部分泌物。 8 5、吸下呼吸道分泌物:折叠导管末端—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 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8 6、使用呼吸机时行导管内吸痰: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连接吸 痰管—分离呼吸机连接管—插入适宜深度进行旋转吸痰—吸痰毕 连接呼吸机—吸入高浓度氧1-2分钟。 8 7、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未吸尽,应间隔3-5分钟再吸。4 8、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放于医疗废弃物袋内,冲洗引流管。 4 9、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听诊呼吸音,评价患者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观察口鼻粘膜有无损伤。 8 10、为患者擦净口鼻分泌物,取手套。 5 1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 5 12、指导清醒患者正确咳嗽,鼓励适当饮水。 2 13、洗手,记录患者情况、痰量、性状等。 4 质量评定清醒的患者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并配合操作。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粘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4 理论 提问 5 总分100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密闭式吸痰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心理反应及配合程度;氧合状态,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呼吸窘迫和发绀,肺部听诊有无痰鸣音,呼吸机使用情况等。 2.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解释密闭式吸痰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3.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4.检查操作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备齐用物: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冲洗装置(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抢救药品。 二、操作步骤 1.确定患者人工气道妥善固定及通畅情况;气囊测压表测量并保证气囊压维持在25~30c m H2O,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2.按呼吸机吸痰增氧键,给予纯氧2m i n。 3.连接无菌密闭吸痰系统和负压吸引外连接管,调节负压吸引压力(成人-100~120m m H g;儿童-80~ 100m m H g;婴儿-60~80m m H g)。 4.开放密闭式吸痰系统的阀门,隔着薄膜将吸痰管送入人工气道内(导管内无分泌物关闭负压,导管内有分泌物开放负压),吸痰管尽量不与气管导管内壁接触,遇阻力后使用负压旋转上提吸引,每次吸引时间≤15秒,如分泌物未吸尽应在充分吸氧后重复操作。观察痰液量及性状。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心率及节律明显异常或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6.吸痰后继续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氧浓度调至合适参数。 7.吸痰完毕,通过吸引阀门冲洗密闭式吸痰管(至少要注入5m l生理盐水),冲洗负压外连接管,使吸引装置处于功能状态。 8.再次测量,保持气囊压在25~30c m H2O。 9.整理床单位,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11.洗手,签医嘱,并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