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

城市发展史以及城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乃是一个多功能复合体。但是,无论这个复合体多么纷繁复杂,其经济功能则始终居于基础性的支配地位。换言之,城市经济功能的每一次深刻变化、重组以及创新,都将直接决定着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品质的新旧更替。而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变化,在本质上也是城市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所以,城市经济功能的重组或创新,也必然要求对其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给出科学的合理的定位,而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功能的优劣,进而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品质与整体形象。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对城市产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设定的理解不同、思路不同,导致城市经济功能的运行效率存在着较大差异,进而造成城市的整体形象、功能品质乃至城市竞争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若干问题

◎ 石 峰

摘 要:本文分析了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针对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实践中存在的若干关系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关键词:城市 产业生产力 空间布局力的重大差异。当前,正处于五年计划更替时期,各个城市正在酝酿新一轮五年计划。正确认识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矛盾,确立科学的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观,对于我们做好新一轮五年规划,更好地优化城市经济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功能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矛盾

城市作为人类聚集的主要社会形态,首先是以产业的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一个没有产业发展的城市,是难以想像的。而其产业生产力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就是城市的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作为一种空间现象,它始终必须面对着以下无法回避的三对基本矛盾:

1.城市产业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与城

市空间的有限性的矛盾

科技无限,创新无限,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社会总是在产业的无限发展与创新中追寻着新的、更高的需求目标;新发明、新产品层出不穷,是社会生产力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城市产业生产力的发展永远处于动态的变革与积累过程之中,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城市是一个空间、地域、边界范围相对确定的区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城市不可能无限地膨胀下去,因而其所能容纳的企业、产业也是有限的。一旦产业、企业发展达到一定数量、规模,超出了城市空间所能容纳的限度,企业、产业的发展也必然要受到遏止。这就是城市产业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有限性的矛盾。

2.城市产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动态性与城市产业生成的相对稳定性的矛盾城市产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处于传统与现代、朝阳与夕阳的不断更替过程中。例如,在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时期,蒸汽机制造业堪称当时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时期,电力、汽车制造业、钢铁冶炼业等堪称当时的高新技术产业。今天这些早已沦落为“传统产业”、“夕阳产业”,取而代之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则是电子信息、通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海洋技术,等等。在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更替过程中,今日的“高新技术”总是被明日的“更高更新技术”所替代,由此沦为传统产业或“夕阳产业”,这是产业发展的一个永恒规律。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内,某一产业在某一地域一旦生成,就存在着相对稳定性和静止性:产业本身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能力、生产条件(如厂房结构布局、设备配置、基础设施等)将维持不变。这就是城市产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动态性与城市产业生成的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3.城市产业功能分区的确定性与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矛盾

随着对现代城市功能认识的深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在逐步摒弃过去存在的产业布局零乱、生产与生活混杂、工业与商业不分的弊端,用产业集群的理念谋划现代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其中,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就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现象。城市空间区划、功能分区、产业布局一旦确定和实施,就存在着相对稳定性,如厂房不能随意拆除,供排水设施不能随意改道,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城市的产业、企业的生长、生成存在着许多偶然性因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对于城市某一个产业区域而言,何种产业、何类企业入驻,何时入驻,往往不由城市规划者自身意志所控制,而是受产业自身的生成条件和规律以及城市一系列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形成城市产业“规划”与“产业实际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这一矛盾还表现在规划和基础设施投入在先,而产业、企业的入驻和产业的实际发展滞后所引起的超前投入的问题。一旦企业、产业的实际发展偏离了预先“规划”的轨道,就会造成基础设施投入的浪费。这就是城市产业功能分区的确定性与城市产业、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矛盾。

二、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

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存在的三

对无法回避的矛盾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分区或空间区划必然始终处于动态的变革之中。因此,如何使城市产业生产力布局既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更有效率,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就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总体而言,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优化相结合,促进城市功能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城市作为一个多功能复合体,集中了人居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等等。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是城市功能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整体的部分无论如何优化,都会对整体形象造成破坏。因此,城市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不能就事论事,必须站在城市功能优化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地谋划,立足于整个城市功能优化与创新来确定城市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分布。

第二,当前与长远结合,为未来产业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必然要求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不能只顾眼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竭泽而渔。而是要充分把握城市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为未来产业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否则,就必然会陷入改造、不适应、再改造、再不适应的循环往复怪圈,并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集中与分散结合,着力于城市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城市在本质上是人口、物质、信息、资金、知识等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的结果。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均衡配置,是城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城市运行效率得以最大提升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进行城市生产力的空间布局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生产力要素(包括物资、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在空间上的均衡性,提高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各个方位经济的均衡发展。

第四,专业化与功能化相结合,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城市在产业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上,不是杂乱无章的简单堆积或板块式的简单串接,而是要按照专业化、功能化的要求,有系统地将相互关联的产业归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产业功能区。

第五,主导性与关联性相结合,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定位。在产业结构的定位上,要注重重点产业的培育、注重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注重主导(龙头)产业对产业体系内部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

第六,着眼于区域资源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的合理功能分区。不同的城市区域其资源优势不同,不同的产业对城市区域资源的需求不同;只有产业布局适应了区域资源优势,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产业才能获得快速可持续发展;否则,不仅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而且,不适当的产业布局必然对城市资源造成破坏,最终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抑制和扭曲。

第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产业品质定位上,要坚持强调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要严禁发展污染性(包括水污染、气污染、渣污染与噪音污染等)产业。对于确实必须发展的重污染企业(如化工)应集中布局、集中进行“三废”处理。

第八,有利于城乡经济统筹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城市工业布点对城郊工业和乡镇工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城市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中若干关系的正确处理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教授指出:对城市作“怎样的理解”是建立在“城市应该是怎样的”价值标准上,“聚落形态的产生总是人的企图和人的价值取向的结果”。按照前述基本原则,城市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必须恰当平衡并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1.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拓展的关系问题

受认识的局限,我国多数中心城市的老城区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工业、重工业过于集中在市区,不利于市区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产业功能分布不清晰,缺乏“扎堆效应”;三是生产力布局缺乏城市资源比较优势,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不利于环境保护;四是城区经济与郊区经济缺乏“ 联动效应”,不利于郊区特别是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针对老城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多数城市政府着手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新谋划、定位和调整。其措施是:通过拓展新城区或发展园区经济,改善城市生产力空间结构;实施老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即所谓的“腾笼换鸟”。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生产力的空间布局,推动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创新。但不少城市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依赖于老城区及其产业的自然、自由扩张现象,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在规划上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以及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其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以老城区为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机械式、放射状、板块型向外摊开,使得城市新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依然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以至于产业布局零乱、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现象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有旧城复制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新老城区功能分区不清晰,使得处于中心极核的老城区,交通、电力、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始终不能适应城市高速膨胀的需求,以至于新老城区始终处于无限重复的建设与改造之中,不仅造成城市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城市居民生存与生活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显然,如何处理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拓展的关系问题,避免陷入重复改造、重复建设的怪圈,是城市规划建设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城市功能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空间聚集性。城市,作为一种“经济景观”,是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结果。空间经济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聚集效应,即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效果。所谓聚集经济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交易成本减少、收入或效用的递增。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资源、交通运输、“三废”处理等各种基础设施等;所谓聚集不经济是指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增加、收入或效用损失。如一些相互排斥或缺乏联系的厂商或企业的空间集中所带来的效益或效用的减少。就此而论,笔者认为,在处理老城区改

造与新城区拓展的关系问题上,必须站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以新城区拓展为契机,对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具体的(而不是笼统的)规划和重新整合,并以城市功能的空间聚集优势替代传统分散的、零乱的功能分布,形成若干个能够代表城市经济增长极核的功能中心,以功能的聚集效应形成城市经济的强大辐射力和渗透力。比如:何处是政务中心、何处是商贸中心,何处是金融中心,何处是文化中心;人居地如何布局才能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和环境最合理的需求,才能适应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等,都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谋划,以避免由于功能区分散造成的聚集不经济现象的发生。

就生产力空间布局而言,老城区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价昂贵),应以发展楼寓(如大型写字楼)经济为主,主要布置集约型经济、发展虚拟性产业,如商业、信息业、金融业、休闲娱乐业等,并成为城市的政务中心(从管理的空间幅度考虑,有利于降低管理费用)、商务中心、金融中心等,由此形成城市的神经中枢和软组织系统;比较而言,新城区则应构筑以工业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成为城市经济的骨架系统;而在新老城区的结合带,应重点布局人居组团。在建设的步序上,应力求先建新城区,再改造老城区,即在系统规划基础上,集中主要财力对新城区按照现代化要求对厂房、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人居组团进行全面建设(同时可对老城区建设改造工作进行“休眠”),充分发挥新城区对工业与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通过疏散老城区的工业与人口压力,使老城区部分“空心化”,然后再对老城区进行系统地改造,以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带来的资源浪费。

2.行政配置与产业整合的关系问题

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自然空间及其行政区划,唯有在产业生产力布局的意义上才能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经济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正确处理城市各行政区域内的产业关联性是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就现阶段城市生产力布局实践而言,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一种是时下较为流行的配置思路,我们称之为“行政配置”,即立足于现有各个行政主体(主要分为市、区两级行政),兴办各类不同的产业经济园区(市级开发区、区级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强调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所谓板块式推进,至于每个经济板块——其实是单个或多个行政城区——里面究竟配置什么产业,则由各个行政管理主体或各个园区自己确定。在此思路下,各行政主体出于产业竞争的需要,往往严重忽视产业区内的产业内容、结构、特质以及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先进性,从而造成这样的情状:分置在各个行政城区中的各级别产业经济区,包容着各种专业领域的产业企业,它们或者干脆不分类别地多行业混处,或者仅按照产业区内毫无产业关联度的所谓“功能分区”进行不可能引起产业聚集效应的行政组装——所谓“园区”是个筐,什么产业都往里面装。其结果是,就城市生产力布局的宏观整体而言,不可避免地造成产业布局零乱、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低水平重复现象,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行政区域之间恶性竞争、内耗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另一种思路,我们称之为“产业整合”,即站在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高度,打破城区间的权利和利益壁垒,依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规律,充分发挥产业的聚群效应,对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产业,按照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区域合理分工和重组。在此思路下,分置在各行政城区中的产业经济区必须具有特定专业性质和明确的产业方向;在各个产业区内,只吸收符合某一特定产业方向、与该产业关联度极高的特定功能主体的企业,如电子工业园只吸收电子类产业企业,生物工业园只吸收生物技术类企业,计算机软件园只容纳软件类企业,等等。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时代趋向:将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产业企业呈“群落”形态集中布局,来替代传统的零散的、不分类别各种产业相互杂处的生产力布局模式。之所以如此,是由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其一,它方便获得一种所谓的“社群资本”,即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产生的增殖效应,这种资本实质上是群落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体企业的技术、知识、市场信息的溢出和叠加。

其二,适应区域内产业配套要求。尤其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对产业的配套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以计算机生产为例,从微处理机和逻辑芯片到系统和应用软件、驱动器、显示器、输入、输出及网络设备,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使得靠单个公司独立开发或生产所有部件变得越来越困难,没有一定的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单个企业很难在该区域获得生存和发展。我们招商引资,国外大企业首先看重你的产业配套能力,原因就在于此。

其三,有利于市场组织,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资本,满足环保需求。不同产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各有差别,如高耗能产业偏重于电力设施配置,高耗水产业偏重于水利设施配置,高污染产业偏重于环保设施配置;同样是重污染企业,有的偏重大气污染,有的偏重水污染,因此污染处理的方式和着重点也不同,等等。通过专业化的功能分区,可以满足不同产业对基础设施(厂房、电力、供排水、环保、通信、道路交通等设施)的不同要求,达到节约社会资本的目的。尤其是创业企业,由于一般规模较小,自身缺乏治污能力,产业相近的企业由于其污染源相近,对其进行集中布局,有利于集中排污、集中治污,减少环保成本;否则,必然对产业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然而,这种理想模式在既定的城市行政体制框架内是无法实现的。这就必然涉及到本文即将阐述的第三个关系问题。

3.市级经济与区级经济的关系问题

城市生产力布局中行政配置与产业整合之间矛盾的正确解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采取何种城市经济管理模式,来正确处理市级经济与区级经济的关系问题。

以区级经济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发挥多个“管理主体”(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促进各个“经济板块”的快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产业布局零乱、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低水平重复现象,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恶性竞争、不必要的内耗和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以市级经济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有利

于统一规划,统一引导,避免产业的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发挥产业的群居效应,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集约利用,但却限制了区级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区级经济发展。

显然,如何平衡市级与区级(包括开发区)的利益关系,既能保证全市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的战略实施,又不伤及多层次行政主体的积极性,似乎是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了鼓励城区、郊区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政府都把部分综合经济管理权、财税管理权、规划土地管理权等权利下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包括开发区在内的区级经济,特别是现行流转税逐级留成、所得税按隶属关系交纳的财税体制,更加助长了各级政府兴办开发园区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以至于有些城市呈现出了从市、到区,甚至有些街同创所谓的“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的格局。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层层分权、层层放权,尤其是市级宏观管理调控职能部门职能的分割,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级政府宏观管理调控职能部门职能的“空壳化”,以至于宏观管理调控弱化必然带来了一些对城市长远发展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弊端:比如,为了招商引资对土地资源的相互压价、相互拆台等恶性竞争,不顾本区域资源特点的产业无序发展,以牺牲城市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布局,等等。层层分权的体制也导致管理层次叠床架屋、效率低下,财政费用加大等。

实践证明,这种不顾宏观整体利益的放权、分权管理体制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城市经济,但必然会带来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乃至整体竞争力的严重后果。

我们认为,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放权、分权,而在于市、区两级政府职能的科学分工,什么权该放,什么权该收。就市级政府而言,其主要职能是进行全市生产力布局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制定政策,行使综合经济管理权、土地规划管理权(包括项目审批权、土地批租权等),并协调、监督和检查规划、政策的落实情况,以达到全市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整体协调统一;而区级政府(包括市级开发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执行城市生产力布局规划,实施产业区的具体开发组织管理和政策落实,并行使城市综合管理权(如环卫管理、安全管理、财税管理等)。在利益分配上,则实行区、市两级分配,税收由所在区征收,再按一定比例分配,同时建立财政回拨机制,对于税收资源条件薄弱的区给于适当的财政补贴,以平衡由于产业布局不均衡带来的各区利益差距。

总之,城市管理体制既要考虑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的需要,在管理权限上实行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链条不断,审批权限不变;又要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发挥各区政府的积极性,充分保护各区的资产管理权、利益分配权。

4.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的关系

贯穿于城市生产力布局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整体性地表现为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设定方式上:城市产业的发展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推进?

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集编、导、演于一身,产业发展的项目寻找与选

择、融资与投资、甚至企业运作等,由政府直接承担或参与其中;这里当然也包括产业规划的制订、产业方向与结构的引导、产业发展环境即社会—人文—制度环境和硬件基础环境的创造等。政府主导能够发挥强大的政治优势,层层动员,形成宣传攻势,产生轰动效应,但不可避免的缺陷是,容易产生产业定位的盲目性,造成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脱节;容易产生融资泡沫、政绩泡沫;更重要的是,种了别个的田,荒了自个的地,由于职能错位,导致环境建设滞后,应有的管理服务滞后,其结果,即便招得几个商家,由于环境缺陷,也养不活。

所谓市场推进,是指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规模、投资、融资以及项目选择等由市场规律进行自然选择。市场推进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拓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空间,形成良好的产业竞争协作机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资本的积聚效应,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以及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对于市场经济欠发达、资本市场不活跃的地区来说,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将受到限制。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推进,这也不是一个绝对相互排斥的问题,其核心和实质是解决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而合理的角色定位能够将“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有机地统一起来。比如:作为当代新型产业基地的“硅谷”,其首次出现在社会经济的历史舞台上,并不是出自政府的战略规划,而是一系列社会和市场因素(教育、文化、资本、技术、产业组织、商业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硅谷在美国的首先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之自然选择的产物,但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及其国家创新系统也为此提供了激励创业的制度环境。再如:深圳市政府很少替代企业去找项目、去融资,也很少参与企业的运作,也不以政府的身份直接向高技术领域投资,但在过去数年时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一直跃居全国首位,究其原因,政府做好了一件事:规划,引导,创造好的环境和服务。

我们认为:城市生产力布局,必须走出政府主导的误区:一方面,作为城市管理者,参与是必要的,但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管理幅度有多大、多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认识到,寄望引进一笔巨资来扶持几个产业项目,这种政府选择、贷款为主,集中投资的传统方式,与现代产业的市场选择、权益资本为主、分散渐进投资的发展规律,是完全不相融合的。政府必须从具体的项目中走出来、从微观企业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中走出来,把精力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搞好宏观规划。包括土地规划、产业布局规划(而不是具体产业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七通一平”)、环境规划等;第二,投资建设好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路网管网建设、环境绿化、“三废”处理等;第三,研究建设好区域法制环境、区域政策环境。包括产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产权激励制度;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风险投资制度;高效率、低门槛、严监管的企业登记注册制度和工商监管制度;不与中央政策抵触又有利于地方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等等。第四,推动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律师、会计师等中介咨询服务

体系,教育服务体系。第五,搞好服务,如人才服务、融资服务、工商服务、进出口贸易服务等。

总之,只有从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布局优化、管理体制创新的战略高度对城市科技资源、经济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政府管理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才能真正形成一种布局合理、资源最优利用、环境优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产业生产力空间布局景观。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

[2]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路易丝·伯兰斯卡姆等.21世纪的创新战略.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石峰,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战略、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

(责任编辑:卢小文)On Spatial Layout of Urban Industry Productivity

Shi Fe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tradictions on spatial layout of urban industry productiv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spatial layout optimization of urban industry productivity are propos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solve the issues 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layout of urban productivity.

Keywords: city; industry productivity; spatial layout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城市商业规划网点布局理论

城市商业规划网点布局理论 城市商业规划与网点布局理论 城市区位理论 对于城市区位问题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一)杜能的土地价值理论 在对城市经济功能分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杜能(V on Thunen)指出,不同经济活动的现实区位,取决于这种经济活动对特殊空间位置的投标竞争实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对某些土地进行投标的投标地租高低,完全取决于它对这块土地所能带给它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对于与商品供给企业和广大商品的消费者都具有广泛联系的商业企业来说,具有便利交通条件和密集消费群体的城市中心地区往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并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商业企业对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投标地租就较高。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土地投入的地理位置是否居中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其前、后序产业相互毗邻,要有良好的供、排水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因此,工业企业对城市中心地带土地的投标地租一般并不高。这样,城市中心地带就一般被商业企业所占用,并形成以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为主要经济功能的商业中心。而商业中心又可依照其功能层次和辐射范围,分成高、中、低不同的几个级别。 (二)加纳模式 将土地价值理论思想应用于商业区位格局分析之中,格蒂斯(Gertis)在1961年通过揭示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中心地带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规律,证实了城市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规律。到1966年,加纳(B.J.Garner)进一步对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他根据一系列的城市土地地租的投标曲线,构造了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模式,形成了城市地理学中的加纳模式。 加纳模式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高门槛(所谓“门槛”threshold,是指一个企业为经济正常经营活动而需赚取的最低收入)的职能是有较高的地租支付能力,因而能够居于商业区中地租较高的地方。在实践中,由于商业企业都是为其周围的居民服务,所以可用维持其正常经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代替最低收入下限,以人口门槛(Population Threshold)作为门槛高低的简明指标。当然,某一企业“门槛”水平的高低,是与其自身的特征相关的。 此外,通过对美国芝加哥商业区空间布局的分析,总结出商业区空间布局的几个特征: 1、经济规模较多的高门槛经济活动(如百货、服装、珠宝等),往往靠近地价峰值区,占据着地租最高的城市土地,在其周围,按门槛递减顺序排列的其他职能活动(如银行、餐馆、面包店、家具店、家用电器店等)。 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经济单位所占据。 3、随着整个商业中心级别的增高,低级别经济职能单位将被排斥到低地价地区,在商业中心的边缘地带布局。 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内,每一项职能的次序也是按门槛高低的顺序系列排出的。 加纳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商店的位置并不总是与距地租峰值区的距离有关,而且商用土地的地租也并不完全是由距中心点的距离来决定的。针对这些不足,道宁(P.B.Downing)进一步阐述了土地面积、人口分布、经济收入分布状况、交通及便捷性的不规则状况等对城市商用土地地租的影响,使加纳模式更加合理客观。 (三)中心位置理论 中心位置理论是由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于1933年创立的,后经奥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心得体会: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最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

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X、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分析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公共设施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通过多城市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动态平衡。本文首先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的理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规划布局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公共设施;住宅;交通 前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城市公共设施日渐增多,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体育馆、医院、社会福利配套设施等等,只有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才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分析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共享,扩大建设规模,积极推进交通设施、通信设备等基础项目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应用科学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方式,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分析,可对公共设施布局规划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规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形式,还需要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综合考虑城市已有工程项目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引导。在具体的分区引导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现有的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以及择机建设用地这三种[1]。 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理念 2.1 细分公共物品属性 政府部门是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在各类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施工成本比较高,建设规模比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很难获得收益,因此,私人或者企业往往不会投资建设公共设施。现如今,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公共设施也逐渐被细分为纯公共设施、混合型公共设施以及市场化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公共设施决策、投资和管理也发生了分离。基于此,在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对公共设施用地进行规划布局时,应该优先对纯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布局,比如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可优先布局,而对于电影院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则可交给市场规划。第二,对于公共物品以及市场化物品,需要注意协调好二者在城市空间的布局形式,如图1所示。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作用初探

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影响作用初探 车松虎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长春130012) [摘要] 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城市产业布局是产业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空间组合,是产业结构在城市空间地域上的投影。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变化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论文在对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与基本特征进行提炼归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城市产业布局对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社会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我们科学认识城市产业布局,更好的发挥产业布局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城市产业布局;概念;影响作用 一、城市产业布局概念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 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产业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内,有关产业布局的研究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产业布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布局生产力。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能否合理利用和能否保持生态平衡,影响到生产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城镇化浪潮的涌动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日渐提高,国内外有关城市产业布局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但是,理论界关于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至今尚未形成共识。研究城市产业布局,首先就要明确城市产业布局的内涵,在明晰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从城市产业布局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研究其形成演变规律,探讨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产业布局优化思路与对策。结合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与一般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我们认为:所谓城市产业布局,即城市产业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分布与配置,也就是产业生产力在城市行政辖区内的空间分布。城市产业布局的概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看,某种产业在某一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比重或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二是从产业供给能力的形成来看,某种产业供给能力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区,该地区成为该产业总供给

城市商业空间规划与设计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与设计 ----属于人们的城市、商业、生活的和谐共同体 城市商业中心是人们生活的城市客厅,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众所周知,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而没有城市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商业的变革。城市化是商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反之,商业也是城市化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每一种商业变革的出现,都是以一定的城市形态变化为前提。商业是城市商业中心最活跃的元素,商业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商业中心的成败,同时商业也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生活形态。因此,探索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开发必然从城市入手,研究属于人们的城市、商业与生活,研究城市与商业地产、商业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 城市是人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营造的一个生存空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包括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与城市交通等。而城市形态在这几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必然地会对城市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革。但城市在历史的变革和延续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城市的三大特色元素: --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业态) --人文环境 商业是城市化演变过程中的产物。在中国正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外零售商业的不断涌入,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商业模式在新的市场经济下自然除“莠”存优,新生的及外来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中国的商业及商业地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众观国内外成功的城市商业中心,打造成功的城市商业中心所必备的以下三个特色特色元素: 1.历史文化的沉淀为商业中心积累更多人气。 城市商业中心除了投资外能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补充,实际上先为社会文化的开发,然后开始对新的商业业态和国际时尚的结合。每座城市都有与其自然景观相适应的历史和人文特色已经个性。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加上多年的文化沉淀,不用说本地居民对其热土有很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外地游客除感叹优美的景观外,在精神与情感上也会产生一种落定的感觉。必然为城市商业中心积累更多的人气。 2.业态的多元化为商业中心积聚更多商气。 按照西方商业业态的发展规律与人均GDP的关系,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在1100美金以下,城市化水平在25%以下时,商业处于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原始状态;当人均GDP从1100到2000美金,城市化在45%以下时,商业形态出现第一次升级,百货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等传统商业取代了农业时代的庙会、地摊、集贸市场,商品为工业化下的城市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当人均GDP从2000到4400美金时,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商业形态开始出现质的飞跃,多样化、规模化的现代商业应运而生,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精品店等;当人均GDP在4400美金以上,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时,超越商业范畴的广义商业如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初稿)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目录 一、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背景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状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定位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产业发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强产业链延伸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打造餐饮名企集群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餐饮文化品牌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2007-08-14 14:41:54) 标签: 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 学习公社 重庆市地理 城市 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 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4.2005-2020年版总规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是城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它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 从上面的四个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重庆卫星城――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多中心组团式,目前重庆的发展以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为主。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以重庆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一心多极网络式”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 城市化道路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引言 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52.29%,新增城市人口144.9万人,仅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2,169亿元,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公里,在全国城市城区面积排名第8位等都显示着四川省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然而拥挤的交通、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膨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际经验和成都现实来看,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的成都正步入“城市病”的暴发期。学术界把由于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些区位,所引发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秩序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称为“大城市病”。现有研究中对于“城市病”的原因多基于体制、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发展空间等视角,如刘成玉(2012)强调公共产品向大城市聚集的这种格局是形成和加剧我国“大城市病”问题的根源之一,并在此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朱铁臻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生态经济城市,董国良创造的“节地畅通”城市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城市综合体来缓解“城市病”。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病”的影响,但关注的还不够,大多数只是笼统的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范式等等。基于此,以一个特定地区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病”就很有必要。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扩展模式的城市,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缓解“城市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成都市城区布局从直径4km左右到400km的同心圆扩展形态。纵观成都市空间开发历程,成都市空间扩张的形态是由孤立的单中心沿“环形十放射”状的交通轴线呈圈层状蔓延再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变,空间机制是由孤立的点极化向点轴化发展,并初步呈现出了点、线、面相互联系的三层网络结构。由于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和机制的变化对其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逐步由均质模式向以市中心等经济高度集聚地区为“极点”的增长 极模式转变。同时,随着城郊交通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形成了点轴布局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显然,从成都现在的发展来看,这种空间布局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整体上呈现的“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扩展形态使之出现了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等清一色的分区规划。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城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成都市的产业和居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处在外城层和辅城层的高新区和高新西区作为产业集聚地,则产业发达,居住和娱乐氛围欠缺,由此也出现很多人住在城中,工作在近郊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直以来的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无独有偶,光华大道区域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都是“住宅”集中化,目前暂缺少娱乐和产业的规划,这也会成为未来区域城市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以天府广场、盐市口为中心,半径1km范围的内核区人口活动高度密集、零售商业、商务楼宇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集中,让中心城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一些矛盾的凸显, “城市病”成为成都市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二、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导致和加剧“城市病” (一)“同心圆摊大饼”的空间扩张引导人口集中于主城区。“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商业、办公等城市就业过于密集在旧城区,从而导致的人口过度集中。截至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5万人,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达1,020万人,比2000年增加672.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3.59个百分点,远郊的第三生活圈(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常住人口为445.59万人,比2000年的447.62万人减少了2.03万人;成都市人口的居住已向中心城区聚集。全市人口密度为1,109人/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密度在各圈层中最大,为11,388人/平方公里。其中,武侯区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为14,451人/平方公里,大邑县人口密度最低为391人/平方公里。 (二)人口集中导致“城市病”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文/李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提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心蔓延的“外溢”模式曾是城市空间模式的主流;但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其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等“城市病”都是这种空间扩展模式的直接产物。为此,本文从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构建城市综合体、土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对成都市空间布局进行建议,提出缓解城市病的治理方案,以实现成都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城市空间布局;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4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6s2019 40--

现代城市商业用地的布局分析

现代城市商业用地的布局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31T14:40:45.5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8期作者:刘帅 [导读] 近些年来,商业的繁荣发展带动经济不断增长,我国商业用地所占的比重很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近些年来,商业的繁荣发展带动经济不断增长,我国商业用地所占的比重很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商业用地是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所规定该宗地块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用房屋,我国城市商业用地仍未得到优化配置。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商业用地高效利用,本文就商业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对现在的商业用地布局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业用地;商业布局;分析 引言 从事商业活动时,经营者将繁华的商业街、人流量大的地方作为首选之地。商业用地对区位变化非常敏感,有着“金角银边草肚皮”的黄金法则。城市中心虽然地价高,很多投资者也愿意为了获得更好的地理优势而增加投资。 1商业用地的现状 商业用地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交通发达,配套设施齐全,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这样的区域地价自然高涨。目前,我国商业用地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消费,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大商业用地所占比例。这是非常迫切的事情。只有增加商业用地的比重,优化用地配置,才能使其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利润。 2商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商业虽然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探索出了不少的方法,但商业用地布局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 2.1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相对滞后,计划经济体制对商业网点规划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城市商业发展的过程中,未对所有的土地用途进行十分细致的分析,没有统一规划,特别是大小型商业企业的选址配置。 2.2从城市商业用地空间来说,不合理 城市中心的商业用地过度集中,甚至出现空置率很高的大型购物广场,商品房过剩,而城市边缘大型商场相对少,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出现了商品供应短缺的现象。 2.3商业用地成本增加是由于城市土地稀缺 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集聚性也尤为严重,使得集聚成本增加,交通运输费用、土地费用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 2.4国家相关政策 商业用地属于经营性用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以拍卖、招标或挂牌的方式出让。政府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价高者得。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是土地中最高的。由于商业用地价格很高,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成本。 3商业用地布局 我国商业房地产的分布空间特点是随着商业的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主要分为商业中心聚集区、临街商铺、步行街。我国商业分布在几何形态上,以带状商业街为主,各种商店在街道两侧呈带状分布,聚集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种形态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商业经营者的选址。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经营者选取人流量大的地方;第二,市政规划者对商业街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缺乏对其他形式的研究和设计,如分散区域状的商业中心或中心周围的环状地带;第三,消费者传统的消费和购物方式还未全部转变。 4城市商业用地布的影响因素 4.1跟中心商业区的距离 中心商业区是一个城市人口流量最大的地区,而且交通方便、信息流通快,从事商业活动时,城市中心虽然价格高,很多投资者也愿意为了获得更好的地理优势而增加投资。在进行商业选址时,要选择与城市中心距离较近的地方。 4.2消费者易于达到的场所 在交通方便的各种商业用地聚集区,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购物行为,和一些相对零落的商店相比,购物广场对消费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大型商厦可以直接设计多方面,一体化购物平台,对于小型商场,周围餐饮、娱乐设施、超市等,也是其选址需考虑的因素。 4.3行业竞争者的数量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机,每个行业都或多或少受到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在商业用地选址时,由于商业用地有“一步三市”的特点,若附近有多个类型相同的商铺,若无地理位置的优势,则很有可能淘汰,因此同行业可能受到更大的冲击。在选址时,尤其是要注意,临近的同行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意构成威胁,尽量避免多个相同或类似的店铺。 4.4成本的影响 虽然有一些商家愿意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选择价位更高城市中心区域,但不是所有经营者都有这个经济能力。所以租金、设备价格、运费、商品产销地等也是选址的考虑重要因素,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4.5结构构建 尽管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多中心的空间结构,空间发展也在不断实现这一空间结构的过程中,但是其空间经济绩效表明城市发展中实际存在着形态多中心、经济服务功能单中心的结构特征,研究提出用地优化首先应该构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空间结构。首先,结合城市空间经济绩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新扩展区域空间经济绩效尚待培育的现状,未来一定时期内原城区应继续发挥其经济服务功能的带动作用,并通过合理优化原城区的用地提升城市空间经济绩效的整体水平。其次,针对原城区的经济绩效具有高绩效空间相对集中成组、低绩效空间相对分散的特点,结合城市发展的整体结构规划,将用地属性相同且绩效值较高的节点打造成不同服务层级的空间结构中心。如将公共服务设施分布集中且绩效值较高的节点打造成区域级-市级-组团级等不同级别的公共服务中心,以此辐射带动周围用地的合理布局;在居住用地高值节点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成居住中心,并成组团布局,进一步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布局;同理,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应以高绩效节点所在的地块为中心进行集中成片布局,以提高此类产业用地的空间集聚效益。最后,保护、融入文化和生态等核心要素内容,形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十四条工业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发展壮大临海型和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钢铁、石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木浆制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建设沿海钢铁基地、全省重化工业基地、农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级纸业基地和小家电制造业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整,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结构高级化,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格局。到2010年,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十五条湛江市区工业布局 (一)临港工业园,位于霞山区西南沿海,重点发展石化、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运输配套和仓储物流业。 (二)官渡工业园,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布局经济型家用电器制造、化学工业、包装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 (三)麻章工业园,主要布局音像制品、水产品、食品、饲料加工和花卉种植加工等。 (四)东海岛省级经济试验区,结合深水港口的开发,规划大型沿海钢铁基地和配套的能源及相关的装备制造业、修造船业、港口物流业。 (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区,规划在东海岛开发试验区,主要接受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布局新型较大型工业。 (六)太平一带,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基地项目。 (七)赤坎区大埠、调顺一带,发展农海产品加工、建材、机电产品、环保装饰材料等工业和中小型修造船业。 第十六条遂溪县工业发展与布局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海(水)产品加工业,主要以制糖和综合利用、特种酒精、高岭土、建材、化工等为主,重点布局在县城东北面的工业区。 第十七条吴川市工业发展与布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