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药剂学:通过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亦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

制剂: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常见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注射剂、酒剂、合剂、浸膏剂、糖浆剂等40多种。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科

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研究对象:中药制剂

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

新药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增加新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也属于新药范围。

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品是加工品,具有一定剂型,而且还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治疗指数产生副反应的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

辅料指药品生产和处方调配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

《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首次强调应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制剂规范,成书于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具有药典性质的是AB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E、《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至今已颁布九版,现行版为2010年版。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

凡例:是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包括各种术语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

附录:包括本部药典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制剂通则、药材炮制通则、对照品与对照药材及试药、试液、试纸等。

《中国药典》从2005年版开始分三部分:

第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

第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抗生素及药用辅料

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新版药典规定:1、所有中药制剂必须标明有效期,且最长不得超过5年。

2、中药注射剂和儿童常用品种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等。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是法定依据。我国的药品标准有《中国药典》和部(局)颁标准。

《中国药典》是D

A、由国家颁布的药品集

B、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

C、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D、由国家编撰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由国家制定颁布的制剂手册。

《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含在:附录

B.P. :英国药典

U.S.P. :美国药典

J.P. :日本药局方

PH.I. :国际药典,第一版。

CH.P.:中国药典

药剂剂型的三效、三小、四性、五方便是指:

三效:高效、长效、速效

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四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

五方便:贮藏、携带、服用、运输、生成方便

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有4种。

1、按物态分类: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2、按制备方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

3、按分散系统分类:固体分散体剂型、气体分散体剂型、真溶液类剂型、混悬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剂型

4、按给药途径分类:胃肠道给药剂型、不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如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等)

常用的净化装置有:非层流洁净空调系统和层流型净化系统。

层流型净化系统常用的有:水平层流洁净室及层流超洁净台。

灭菌:杀死所有治病和非治病的微生物及全部细菌芽孢。

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

防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

无菌:已没有任何活菌存在

除菌:以滤过法达到药液中无任何活菌和死菌。

常用的防腐剂及常用量: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0.1% ~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以下效果较好,当PH高于4.4时,苯甲酸解离度增大,防腐效果显著下降。

2、山梨酸(0.15%~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5左右为宜。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的抑制力。特别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

3、尼泊金类(酯类)(0.01%~ 0.25%):如甲酯、乙酯、丙酯、丁酯、聚山梨酯等。可用于酸性、中性、碱性药液,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最差。其中丁酯抑菌能力最强。

对羟基苯甲酸酯(羟苯乙酯、尼泊金类)特别不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因为两者发生络合作用。

4、乙醇:20%以上的乙醇即可防腐。30%以上的甘油。

5、苯酚:0.5%。

6、三氯叔丁醇:0.25%~ 0.5%

灭菌方法有: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虑过除菌法。

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除特殊中药外,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干法粉碎一般要求被粉碎药物的含水量<5%。串油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细粉,再掺入油性大的药料再进行粉碎一次。

串料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粗粉,再掺入粘性大的药料在进行粉碎一次。

吊油:提取挥发油。

单独粉碎:适用于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药物。

湿法粉碎:包括水飞法、加液研磨法

水飞法:适用于珍珠、朱砂、炉甘石、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制备极细粉。但水溶性矿物药如硼砂、芒硝等不能采用水飞法。

加液研磨法:加少量液体(乙醇或水)研磨。适用于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等药的粉碎。樟脑粉碎时加入的液体是乙醇。麝香粉碎时加少量水,俗称:“打潮”

串料黏串油油

动物皮骨蒸罐

矿贝水飞极细粉:水飞后得极细粉。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忌水飞。

二脑冰麝加液:樟脑、薄荷脑、冰片、麝香加液研磨法

脂胶黏膏低温:(只叫年糕)树脂、树胶、含黏液质多、中药干浸膏用低温粉碎法。

中药粉碎记忆口诀:

一个原则:根据药物特点选择粉碎方法

二个不能: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不能水飞

三组药物:麝香(单独粉碎、加液研磨法);乳香、没药(单独粉碎、低温粉碎);黏性药材(串料、低温粉碎)

四大家族: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超微粉碎。

五药单独: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坚硬药物宜单独粉碎。

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含动物皮、肉、筋骨的药料或需蒸法炮制的植物药。

既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粉碎机械是:球磨机。

何谓筛析?

筛指过筛,用网孔性工具分离粗、细粉的操作。

析指离析,指借空气或液体流动之力分离粗、细粉的操作。

工业筛以每英寸长度(而非面积)有多少孔来表示,例如每英寸有120个孔的筛号为120目筛,筛号越大,粉末越细。

一到九号筛的筛目分别为:10(一号)、24、50、65、80(五号筛)、100、120、150、200目一十五八六到百,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细,九号筛最细二百目。

粉末分等(六个等级):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最粗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能通过四号筛的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恒重: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休止角、流速。

休止角:也称堆角,表示微粉的流动性。休止角越小,表面粉粒流动性越好。当休止角≤40°时,可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

粉碎度:并不具体表示粉粒粒径的大小。是未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与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的

比值。即物料粉碎前后的粒径之比。

咬色:指色浅质松的药料将色深的药物细粉吸附而使药物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内服散剂——细粉

儿科、外用散剂——最细粉

眼用散剂——极细粉

要求无菌的散剂:眼用散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

含剧毒药物的散剂常用等量递增法制备成稀释散(倍散),

剂量在0.01~0.1g者常制备成10倍散,如剂量为0.05g的应制备成10倍散。

在0.01g以下应制备成100倍或1000倍散(0.001~0.01g者,常制成100倍,0.001g以下者应配成1000倍散【剂量x稀释倍数=1】)。10倍散是1份药物加入9份赋形剂。100倍散是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不是10比90)。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9.0%。

散剂常用的分剂量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无称量法和体积法等。)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药散剂常用重量法分剂量。大量生产时用容量法分剂量。

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制备散剂时,当药物比列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配研法混匀,即等量递增法。

低共熔现象是药物在混合过程中出现的湿润或液化现象。低共熔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各自的熔点。只有当混合物的组成正是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时,湿润点才是共熔点。含低共熔物的散剂,其处理方法需根据药理作用的变化确定。若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出现低共熔,应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若药理作用无变化,则可共熔也可不共熔。若药理作用增强,则可形成共熔物并在处方中适当减少药物量。

樟脑+薄荷脑;樟脑+水杨酸苯酯;薄荷脑+冰片。可形成低共熔物。

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合。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为细粉(能过六号筛100目),外用散剂、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和儿科外用散剂为最细粉(能过七号筛),眼用散剂为极细粉【200目筛(九号筛)】,且应无菌。

硫酸阿托品散属于含剧毒药散剂,应制成倍散。硫酸阿托品属于药理活性很强的药物。

并非所有散剂均需做装量差异检查,未规定用量的外用散剂或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散剂不做装量差异检查。

CRH:临界相对湿度

乙醇含量达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

40%以上时能延缓酯类、苷类成分的水解;

50%以下适于浸提蒽醌、苦味酸等成分

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

90%以上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

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道尔顿定律。混合液的沸点低于各组分本身的沸点,一般分子量大者,被蒸馏出来的多,挥发性有机物质比水的分子量大,可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沸腾蒸出,避免单独蒸馏因高温而分解。

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物料的水分有两种:1、非结合水,即存在物料表面或间隙的水分,结合力为机械力。

2、结合水,即存在于细胞和毛细管中的水分,结合力为物理化学的结合力。

浸出药剂的分类:

1、水:汤剂、合剂。

2、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3、含糖浸出药剂:糖浆剂、煎膏剂。

益母草膏:每100g清膏加红糖200g。

汤剂头煎加水量为:5~8倍或浸过饮片2~10cm。头煎时间:45~60min,二煎时间:20~30mi n。灶心土的特殊煎煮方法:煎汤代水。

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B

A、散剂

B、浸出制剂

C、半固体制剂

D、胶体制剂 E 液体药剂。

要求澄清的浸出药剂有ABCD

A、合剂

B、口服液

C、酒剂

D、酊剂 E流浸膏剂

浸出药剂质量检查中含量测定方法有:药材比量法、化学测定法、生物测定法。

合剂既保持了汤剂起效快等特点又克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但合剂不能随症加减,故不能

代替汤剂。

糖浆可分为:单糖浆、药用糖浆(如百部止咳糖浆)、芳香糖浆。

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

药用糖浆:含药物或重要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如复方百部止咳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单糖浆含糖量为85%(g/ml),中药糖浆剂含糖量≥45%(g/ml)。每100ml中药糖浆剂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即中药糖浆剂含糖量不低于45%

单糖浆可作为ABCD

A、矫味剂

B、包衣材料

C、助悬剂

D、黏合剂

E、芳香剂

析: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药用糖浆外,一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片剂、丸剂的包衣材料及黏合剂。

萃取法多用于有效成分的富集。

成品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有:流浸膏剂、酒剂、酊剂

比较项目流浸膏剂浸膏剂

成品性状液状粉状或稠膏状

含醇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不含乙醇

含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制备方法多采用渗漉法,且溶媒用量为药材的4~8倍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也用

回流法或浸渍法。

流浸膏和浸膏剂多作为配制其他制剂的原料,很少直接供临床应用

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稠浸膏含水量为15%~20%,干浸膏含水量为5%

流浸膏用渗漉法制备时,应先收集中药量85%的初漉液,若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又耐热,可不比收集初漉液。

要求进行PH值检查的浸出药剂是:合剂、糖浆剂。

合剂若含蔗糖,除另有规定外,每100ml合剂中含蔗糖量应不高于20g。

合剂和口服液的区别是: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即单剂量包装的合剂称为口服液。

糖浆剂的配制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

酊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常用)、浸渍法(冷浸)、溶解法、稀释法

酒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浸渍法(热、冷浸)、回流法

煎膏剂的工艺流程:煎煮、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

煎煮后直接去渣浓缩,没有纯化过程,分装以后也不进行灭菌。

煎膏剂不加入防腐剂,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糖浆剂常加防腐剂。

煎膏剂收膏标准:夏天挂旗,冬天挂丝。用细棒趁热取膏液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等。收膏标准:一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

炼糖的目的: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减少部分水分、防止返砂。

煎膏剂应控制蔗糖的转化率为:40%~50%,煎膏剂中炼糖的含水量约22%。

炼糖过程中加入适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的目的:促使糖转化。

煎膏剂中加炼糖或炼蜜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凡加入饮片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要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不溶物,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

药酒和酊剂的区别主要是所用溶媒不同。药酒用的是蒸馏酒(白酒、黄酒、米酒),而且药酒的浓度和用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酊剂是用规定浓度的乙醇。

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即一般药物酊剂的浓度为20%(g/ml),含毒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毒性药酊剂:100ml→10g,其他酊剂:100ml→20g。

另外酒剂可加着色剂,即可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酊剂不加着色剂。

酒剂和酊剂都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一般乙醇含量都高于20%。(可防腐)

内服药酒须用谷物蒸馏酒,不能用乙醇代替。

酒剂允许在贮存期间有轻摇即散的沉淀,酊剂不允许有沉淀出现。

藿香正气水:名字叫水,实为酊剂。

浸出制剂以水为溶剂的有:ABCD

A、合剂

B、口服液剂

C、煎膏剂

D、糖浆剂 E 酊剂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

茶剂可分为: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

不含糖的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的水分不得超过12%,含糖的块状茶剂水分不得超

过3%。

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出率。

甘油剂:专供外用,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混悬剂:是一种非均相的液体制剂,而非一种辅助剂。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和介质间存在密度差,静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发生沉降,

适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

1、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

2、为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注意:毒性药物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因为混悬液为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长期放置会引起沉淀或聚集,会改变局部浓度。)

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V=2r2(P1-P2)g/9η。其中r为微粒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η为介质粘度,P1为微粒密度,P2为介质密度。

由Stoke’s定律可见,沉降速度V与微粒半径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密度差成正比,与介质黏度成反比。

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措施有:减小粒径,增加介质粘度,调整介质密度以降低(P1-P2)即【减小密度差】。

可作为混悬剂的稳定剂的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

混悬剂制备时常用的附加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措施,而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助溶、制成盐类、应用潜溶剂、应用混合溶剂。

絮凝剂:能降低混悬微粒ζ(zeta)-电位,致使部分微粒发生絮凝的电解质。从而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絮凝:ζ(zeta)-电位降低。

反絮凝剂:能升高混悬微粒ζ-电位,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絮凝剂→ζ-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

反絮凝剂→ζ-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

同一种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可以是絮凝剂,也可以是反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一般用量是5% ~ 15%

混悬剂常用的润湿剂有聚山梨酯类、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等,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有阿拉伯明胶、西黄芪胶、琼脂。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二、中药调剂 1.中药调剂:指根据医师处方将饮片和制剂调配成方剂供应用的操作工程。特点临时调配。 1)处方: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狭义地讲,处方是医师诊断患者病情后,为其预防和治疗需要而写给药房的调配和发出药剂的文件。广义地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可称为处方。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某男,28岁。2天前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项背强痛,舌苔薄白,脉浮。医师辨证选药组方时,为减轻项背强痛症状宜选用的药是(A) A.葛根 B.白芷 C.藁本 D.桂枝 E.羌活 2.某女,32岁。咳嗽2天,症见痰多咳喘、色黄黏稠、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宜选用的药是(B) A.板蓝根 B.金荞麦 C.木蝴蝶 D.马勃 E.射于物品 3.某女,30岁。平素急躁易怒,近半年又见大便秘结。宜选用的药是(A) A.芦荟 B.芒硝 C.龙胆 D.火麻仁 E.番泻叶 4.某男,57岁。患高血压病10年,近发湿疹瘙痒宜选用的药是(D) A.木瓜 B.伸筋草 C.丝瓜络 D.稀莶草 E.乌梢蛇 5.苍术不具有的功效是(D) A.燥湿健脾

C.明目息 D.消积 E.发汗 6.金钱草是临床常用药,关于金钱草性能效用的说法,错误的是(E) A.利水通淋 B.除湿退黄人 C.解毒消肿 D.善治肝胆结石 E.甘淡渗利,苦寒清泄 7.某男,67岁。症见口舌生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证属下元虚冷、虛阳上浮,宜选用的药是(D) A.丁香 B.荜茇 C.干姜 D.肉桂 E.高良姜 8.珍珠具有安神定惊之效,内服入丸散的成人常.用剂量为(B) A.0.015~0.038 B.0.1~1g C.0,05~0.09g D.1.5~2g E.3~5g 9.缩泉丸处方的臣药是(C) A.山药 B.菟丝子 C.乌药 D.补骨脂 E.盐益智仁

10.四逆汤的组成是(B) A.淡附片、生姜、炙甘草 B.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C.淡附片、炮姜、炙甘草 D.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E.柴胡、赤芍、积实、甘草 11.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安神 B.主治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C.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D.由闭证转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 E.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2.某男,70岁。患咳喘20余年。刻下动则气喘,自汗乏力、时发心悸、多梦、口渴,舌质淡红少苔。证属肺肾不足、心神失养,宜选用的药是(A) A.五味子 B.天冬 C.浮小麦 D:山茱萸. E.薏苡仁 13.某女,70岁。夏日中暑,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咽干口渴、自汗心烦。宜选用的成药是(B) A.六合定中丸 B.清暑益气丸 C.紫金锭 D.十滴水 E.六一散 14.某女,24岁。经行腹痛,色黯,有瘀块。近日又见尿频、尿急、尿痛。宜选用的药是(C) A.石韦 B.三七 C.蒲黄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总结

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工作认真细致且责任心强。 大学期间除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平时更注重加强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掌握实验原理,更初步熟悉各高级仪器(hplc、uv-1800等)的使用和娴熟的常用仪器操作。拥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进行流利的日常交流。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工作热情,能承受工作压力。 积极参与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善于与人交流,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热爱集体,能恪守以大局为重的原则,愿意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刻苦耐劳的性格令做事持之以恒,能够很好完成任务! 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2. 本人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兴趣广泛,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团举办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爱好体育运动,擅长于中长跑,连续两年参加学校运动会400米、800米,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在智育、德育、文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自我,比赛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综合奖学金三等奖。

善于交际,乐观开朗,能与人友好相处。作为班干部,有较强组织能力和与他人共同合作的能力。适应能力强,反应快,遇事能镇定思考应对和灵活变通。工作能力强,做事情积极认真,心思细密。 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凭着这个信念不断努力进龋在努力的过程当中,更重要的是不断自我总结,力求找出更好的方法做到更好。 3. 我是一个有爱心,反应敏捷,有责任心,善于与别人交往的人,同时对自己的 人生价值充满了信心。在大学四年里我学习了中医基础,中药学,高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药化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中药炮制等学科,并且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在学校的大型文艺演出中,我精心编排过舞蹈,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我曾当过礼仪人员参加了学校的大型活动,从中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校期间我还担任过阳关创业社团外联部的部长,从中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我还当过家教,去过千山野外实习,从中都增强了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我坚信只要我认真努力,不怕吃苦,肯于学习,加上领导给我的机会与鼓励,我一定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本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工作认真细致且责任心强,中药学毕业自我鉴定。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药物传递系统/DDS)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中国的第一部药典是《唐本草》;新中国的第一部药典为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知识要点 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其选择原则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基本形式。药物疗效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其选择原则为:①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与浸出制剂 名词解释 1.浸渍法:浸渍法是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3.汤剂: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4.酒剂:酒剂又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5.酊剂: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6.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知识要点 1.湿法粉碎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即加液研磨法)。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湿法粉碎是因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2.浸出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浸出制剂具备以下特点:①浸出药剂能保留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利于发挥药材的多效性;②作用温和持久,毒性较小;③减少服用量;④即可直接要用,又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⑤存在一些问题,变质、吸潮、结块;与西药比,作用不强,起效慢,服用量大。 浸出药剂的种类有: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含糖浸出剂型,无菌浸出剂型,其他浸出剂型。 3.影响浸出的因素 ①药材粒度;②药材成分;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溶剂pH;⑦浸提压力;⑧浸提新技术的运用。 4.浸出方法的种类 ①煎煮法;②浸渍法;③渗漉法;④回流法;⑤水蒸气蒸馏法;⑥超临界流体提取法;⑦半仿生提取法;⑧超声波提取法。 5.渗漉法的操作方法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试题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第1题 关于散剂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 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 E.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外用 正确答案:A, 第2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乳浊液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扩散快 C.显微镜下可见 D.显微镜下不可见 E.能透过半透膜 正确答案:C, 第3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哪种为骨胶类胶剂() A.龟甲胶 B.鹿骨胶 C.鳖甲胶 D.鹿角胶 E.黄明胶 正确答案:B, 第4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酰胺类药物来说,影响药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是() A.氧化 B.还原 C.水解 D.脱羧 E.异构化

正确答案:C, 第5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孢的方法为() A.灭菌 B.消毒 C.防腐 D.抑菌 E.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A, 第6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这种配伍关系是() A.相须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反 正确答案:E, 第7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传统蒸制熟地的质量标准是() A.质地柔软易切 B.外表黑色、内部棕黄色 C.色黑如漆、味甘如饴 D.质变柔润、色褐 E.表面棕黑色,有光泽 正确答案:C, 第8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藤黄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甘草水煮 B.水煮 C.酒蒸 D.豆腐煮 E.姜汤煮 正确答案:D, 第9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治疗血热血瘀证() A.川芎 B.丹参 C.赤芍 D.茜草 E.虎杖 正确答案:A,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主管中药师中药药剂学总结

中药药剂学 药典:53(一部)/637785909500(二部)/0510(三部) 紫外灭菌:254-257nm 能滤除细菌的是0.22um的微孔滤膜 垂熔玻璃漏斗G3、G4加压、减压过滤;G6除菌滤过。 散剂细粉6、儿科外用最细粉6、眼用散剂极细粉9、胶囊填充物细粉6。 水丸5-6、起模用粉或盖面包衣用粉6-7,丸剂包衣极细粉、蜜丸细粉6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 糖浆剂含蔗糖量不低于45%(g/ml) 中药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含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的10g;其他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的20g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司盘):月桂20、棕榈40、硬脂60、单油酸80;O/W、W/O 聚山梨酯(吐温):月桂20、棕榈40、硬脂60;只能O/W 乳浊液的制备时油、水、胶比例:植物油4:2:1;液状石蜡3:2:1;挥发油2:2:1 胶体溶液质点1-100nm;乳浊液0.1-100um;混悬液0.5-10um 热原: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被吸附性 渗透压计算 冰点降低数据法:w=(0.52-a)/bNaCl的冰点下降度为0.58即w=(0.52-a)/0.58 w-配成100ml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a-药物的冰点下降度;b-等渗调节剂的冰点下降度;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NaCl%=0.009V-G1E1-G2E2-……G百分浓度;E等渗当量 T1/2=0.693/kT90%=0.1054/k 一般注射剂要求pH4-9,脊椎腔注射剂要求pH5-8,注射用水5-7。 注射用大豆油酸值不大于0.1;皂化值188-195;碘值126-140 空胶囊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共8种,容积(ml±10%)分别为1.42、0.95、0.67、0.48、0.37、0.27、0.20、0.13.常用的为1-3号。 水丸起模:0.5-1mm 滴丸: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为:①固体药物以胶体或分子分散,形成固体溶液;②某些难溶性药物形成胶态或微细的晶粒;③多晶型药物因熔融、骤冷等形成亚稳定型结晶或无定型粉末。液体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为:固态溶液、固态凝胶、固态乳剂。 防止药物水解:①调节pH值;②降低温度;③改变溶剂;④制成干燥固体。 值。

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上)

一 一、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发散风寒药中,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荆芥 D、防风 E、紫苏 标准答案:b 解析: 2、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A、葛根 B、升麻 C、柴胡 D、蝉蜕 E、菊花 标准答案:c 解析: 3、风热或肺热咳嗽、咳痰不畅、咽喉肿痛宜选用 A、葛根 B、柴胡 C、菊花 D、蝉蜕 E、牛蒡子 标准答案:e 4、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葛根 B、桑叶 C、升麻 D、蔓荆子 E、牛蒡子 标准答案:d 解析:上述五味药均能发散风热,但只有蔓荆子长于清利头目。 5、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A、柴胡 B、牛蒡子 C、葛根 D、蝉蜕 E、升麻 标准答案:d

解析:蝉蜕能够明目退翳,常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 6、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 B、薄荷、蔓荆子 C、柴胡、蝉蜕 D、升麻、菊花 E、升麻、柴胡 标准答案:d 解析:发散风热药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只有菊花、升麻、牛蒡子三味药 7、里热积滞,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 A、祛痰药 B、泻下药 C、活血药 D、解表药 E、补虚药 标准答案:b 解析: 8、煅用收敛生肌治疮疡不敛及湿疹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石膏 C、栀子 D、玄参 E、天花粉 标准答案:b 解析: 9、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苦参 标准答案:d 解析: 10、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肾火的药物是 A、黄柏 B、栀子 C、知母 D、地骨皮 E、生地黄 标准答案:c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药剂学:通过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亦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 制剂: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常见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注射剂、酒剂、合剂、浸膏剂、糖浆剂等40多种。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 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研究对象:中药制剂 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 新药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增加新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 剂型也属于新药范围。 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品是加工品,具有一定剂型,而且还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可直 接应用的成品。 治疗指数产生副反应的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 辅料指药品生产和处方调配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 《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首次强调应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制剂规范,成书于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 具有药典性质的是AB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E、《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至今已颁布九版,现行版为2010年版。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中药药剂学得性质与任务 (一)中药药剂学得性质 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得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得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中药药剂学得任务 归纳为:制备“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得制剂,符合:“三小、三效、三定、五方便”得原则。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定:定时、定位、定速(恒速)。 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贮存、运输方便。 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与诊断疾病得药物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就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直接应用得成品。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得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得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得药品,称为制剂。 制剂得生产一般在药厂或医院制剂室中进行,研究制剂得生产工艺与理论得学科,称为制剂学。 4、中成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得处方与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与规格得药品。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5、处方药(简称PD)就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她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得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6、非处方药就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与使用得药品。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简称OTC)。 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乙类更安全,消费者选择更有经验与把握得药品。非处方药有其专有标识,为椭圆形背景下得OTC三个英文字母,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 7、新药新药就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得药品。 8、处方就是医疗与药剂配制得重要书面文件。包括: 法定处方,协议处方,医师处方 经方、古方、时方、单方、验方、秘方等。 第二节中药药剂学得发展 一、药物制剂发展得四代产品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常规制剂) 特点就是:给药次数多,血药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长效制剂) 特点就是: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药次数,血药浓度较平稳,克服了普通制剂“峰谷”现象。 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 比缓释制剂更精确:定时、定位、定速。 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 属于控释制剂范畴。针对靶器官或靶组织作用强如:癌细胞、肿瘤细胞。 二、中药剂型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考试辅导(过关必背)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剂型选择 1~2分 9 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中药药剂学及其发展1.常用术语 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 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等术语 ☆ 2.历史回顾与现状 (1)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及中药制剂相关文献 (2)中药制剂剂型、技术、辅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二)中药剂型的分类与选择1.中药剂型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及所涉及的剂型 2.中药剂型的选择 (1)剂型与疗效☆ (2)剂型选择基本原则 (三)药品标准药典、部(局)颁药品标 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1)药典的性质、作用 (2)《中国药典》的沿革、组成及相关内容 (3)部(局)颁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2.10大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1.概念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 研究的对象:中药制剂 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综合性技术科学 2.中药制剂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1)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并能联系组方药物的成分与药理进行相关解析; (2)制剂工艺应关注组方药物尤其君药、臣药中有效部位或活性成分的转移率; (3)质量标准制定,除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要求外,应首选君、臣药中的有效或活性成分作为定性鉴别和含量控制指标,同时尽量考虑以多成分作为指标;

执业药师中药必背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多种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年,载药8980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1.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2.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便于切制。 (2)漂: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学习中药学的心得体会.doc

学习中药学的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药学专业各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领悟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现在,我就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各门学科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几百味中药各有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等,要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很不容易,此外,中药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术语难记,又容易遗忘,更容易混淆,以至于张冠李戴,初学者常感到困惑和烦恼。其实,掌握一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中药学入门的一把钥匙。经过学习参考和不断琢磨,自己也摸索出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以功效为核心,结合药性,全面理解。每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主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要逐个完全依靠死记硬背。其中,功效是核心,掌握了功效,结合性味、归经来理解其功效,以功效来推导记忆其相应的主治证,以药性、功效来

体会其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充分分析,全面理解,就能对每一味药物了如指掌。 例如,清热泻火药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又根据各药物的归经不同,我们可以推知其所清火热之邪的存在部位。石膏归肺、胃经,则清泻肺胃实热;知母能入肾经,故能泻相火;栀子归心、肺和三焦经,故能清泻三焦火邪,并可泻心火以除烦;夏枯草归肝、胆经而能泻肝胆实火等。补虚药中,麦冬归脾、胃、肾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肾阴,降虚火;石斛归胃、肾经,故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这些诗根据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功效推导相应的主治证。以大家最熟悉的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那么其相对应的主治证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来,依次为外感风寒表证,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其他的药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巧妙记忆。如此,只需记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就将其它内容全部记住了,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不容易忘记,还避免了枯燥无味,机械背诵之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反复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我们都要反复思考,有必要对其中功效、应用相似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利于知识积累,并使之条理更为清晰。如补虚药这一章的内容很多,它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节,我们就可以先对每一节进行总结,再综合这一章进行归纳小结。如补气药中补肾气的有人参、西洋参、山,补脾气的有白术、白扁豆、大枣、蜂蜜;补阳药中脾肾双补的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等;再深入到整章内容,阴阳双补的药物有鹿茸、紫河车、巴戟天、蛤蚧、肉苁蓉、锁阳、菟丝子、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 制剂: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调剂: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中成药:指以中瑶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法定处方和制法大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注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实行批文号管理的药品。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 3.根据常规要求选择剂型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毒性、副作用 五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储存 中药制剂剂型的重要性: ①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性质冰片入丸剂口服,发挥开窍醒神作用以治疗闭证之神昏 ②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起效速度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 ③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强度 ④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了汤、丸、散、膏、酒。 东汉时期,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论及制药理论、制备方法。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八卷,首次提出“成药剂”概念。 唐代,由政府组织编撰颁布的《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宋元时期,由太医院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制剂规范。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法 A.按物态分类 B.按分散系统分类 C.综合分类法 D.按给药途径分类 E.按制法分类 12.药品标准的性质是 A.由卫生部制订的法典 B.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C.具有法律约束力,属强制性标准

主管中药师中药药剂学总结

中药药剂学 药典:53(一部)/63 77 85 90 95 00(二部)/05 10(三部) 紫外灭菌:254-257nm 能滤除细菌的是0.22um的微孔滤膜 垂熔玻璃漏斗G3、G4加压、减压过滤;G6除菌滤过。 散剂细粉6、儿科外用最细粉6、眼用散剂极细粉9、胶囊填充物细粉6。 水丸5-6、起模用粉或盖面包衣用粉6-7,丸剂包衣极细粉、蜜丸细粉6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g/g) 糖浆剂含蔗糖量不低于45%(g/ml) 中药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含剧毒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的10g;其他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的20g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司盘):月桂20、棕榈40、硬脂60、单油酸80;O/W、W/O 聚山梨酯(吐温):月桂20、棕榈40、硬脂60;只能O/W 乳浊液的制备时油、水、胶比例:植物油4:2:1;液状石蜡3:2:1;挥发油2:2:1 胶体溶液质点1-100nm;乳浊液0.1-100um;混悬液0.5-10um 热原: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被吸附性 渗透压计算 冰点降低数据法:w=(0.52-a)/b NaCl的冰点下降度为0.58 即w=(0.52-a)/0.58 w-配成100ml需加等渗调节剂的量;a-药物的冰点下降度;b-等渗调节剂的冰点下降度;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NaCl%=0.009V-G1E1-G2E2-……G百分浓度;E等渗当量 T1/2=0.693/k T90%=0.1054/k 一般注射剂要求pH4-9,脊椎腔注射剂要求pH5-8,注射用水5-7。 注射用大豆油酸值不大于0.1;皂化值188-195;碘值126-140 空胶囊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 00, 0, 1, 2, 3, 4, 5号共8种,容积(ml±10%)分别为1.42、0.95、0.67、0.48、0.37、0.27、0.20、0.13.常用的为1-3号。 水丸起模:0.5-1mm 滴丸:固体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为:①固体药物以胶体或分子分散,形成固体溶液;②某些难溶性药物形成胶态或微细的晶粒;③多晶型药物因熔融、骤冷等形成亚稳定型结晶或无定型粉末。液体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为:固态溶液、固态凝胶、固态乳剂。 防止药物水解:①调节pH值;②降低温度;③改变溶剂;④制成干燥固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