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理论力学/Theoretical Mechanics

课程代码:210301

学时: 64

学分:4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汽车、机械、航空等本科生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主要参考书:李俊峰.《理论力学》.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

洪嘉振杨长俊.《理论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郝桐生.《理论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理论力学》是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在学生已有的力学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复杂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的能力,以及利用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公理

内容:刚体和力的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基本要求:

?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

?对简单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重点、难点:正确选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是求解静力学问题的关键,必须充分强调,并安排足够的练习。

深度与广度:对于受力图应作充分的练习。

?平面汇交力系

内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基本要求:

?了解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掌握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能熟练计算力的投影及力对点的矩。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法。

深度与广度:几何法了解即可,在解析法中,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建立坐标系,用最简洁的方法求解汇交力系问题。

?力偶理论

内容:力偶与力偶矩;平面力偶理论;空间力偶理论。

基本要求:

?理解力偶、力偶矩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理解力偶的性质,掌握力偶系的合成、平衡。

?能熟练应用力偶系平衡方程求解力偶系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

重点、难点:力偶系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是本章的重点。

?平面任意力系

内容:力对点的矩;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物体系统的平衡;摩擦。

基本要求:

?掌握力系的简化。

?能熟练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

?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

?了解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

?能求解考虑摩擦时简单的物系平衡问题。

重点、难点:物体系统的平衡及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应熟练掌握。

深度与广度:对于物体系统的平衡,应作广泛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掌握物体系统的计算。能应用平衡方程和全反力、摩擦角的概念求解考虑摩擦时简单的物系平衡问题。

?空间任意力系

内容: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物体的重心。

基本要求:

?能解决简单的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

?掌握物体重心的计算方法。

重点:组合法求物体的重心和形心。

难点: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

深度与广度:要求熟练掌握组合法求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

?点的运动学

内容: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基本要求:

?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

?能根据点的运动方程求点的运动轨迹。

?能熟练求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是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深度与广度:点的运动在物理课中已讲过这部分内容,故应简化公式推导,作一些难度较大的例题。?刚体的简单运动

内容: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基本要求:

?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

?能熟练地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是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深度与广度: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在物理中已学过,所以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公式直接给出,不必推导,着重作一些与平动、转动有关的综合性练习。

?点的合成运动

内容: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基本要求:

?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牢固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并能熟练运用。

?掌握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并能运用。

重点: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动系的选择和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的概念、科氏加速度概念与计算。

深度与广度:点的合成运动是运动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合成运动的概念,可通过实例强化学生的理解;在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中,通过例题,对各种类型的问题的解题要点进行总结、归纳。

牵连运动为转动时加速度合成定理可不做推导,强调如何应用。

?刚体的平面运动

内容:刚体的平面运动方程;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速度投影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加速度的基点法。

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

?能熟练运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解有关速度的问题。

?能熟练运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的问题。

?对常见平面机构能熟练地进行速度分析。

重点:求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求加速度的基点法。

难点:合成运动与平面运动的综合问题。

深度与广度:刚体的平面运动是运动学的另一个重点。求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并重,宜多作练习。特别是求加速度问题,要注意加速度矢量式的投影。重点分析一些与动力学有关的刚体平面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内容: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基本要求:

?能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能求简单的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重点、难点:求解动力学第二类基本问题。

深度与广度:第一类动力学问题为微分问题,较简单,可略讲;第二类动力学问题为微积分问题,可通过例题讲解质点在各种变力作用下的求解方法。

?动量定理

内容:动量与冲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并熟练计算动量、冲量等基本物理量。

?牢固掌握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能熟练应用这些定理求解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

深度与广度:求解流体动反力是质点系的动量定理的一个应用,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与质心运动定理主要限于求解简单机构运转时所产生的动反力。

动量矩定理

内容: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

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并熟练计算动量矩。

?牢固掌握计算刚体转动惯量的方法。

?掌握动量矩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能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的应用。

深度与广度: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宜多作练习。

?动能定理

内容:力的功,功率;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应用。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并熟练计算动能、功等物理量。

?牢固掌握动能定理,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能熟练地综合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重点:用动能定理求解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及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难点: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深度与广度:用动能定理求解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应多作练习,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主要限于较简单的问题。

?达朗伯原理

内容:惯性力,质点的达朗伯原理;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反力。

基本要求:

?理解惯性力的概念。

?掌握平动、定轴转动刚体的惯性力系简化结果。牢固掌握动静法的应用。

重点:重点是惯性力的计算和动静法的应用。

难点:刚体系统的计算

深度与广度:定轴转动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主要限于有对称面,且转轴垂直于对称面的刚体,对于单个刚体应多作练习。

?虚位移原理

内容:虚位移,虚位移原理与虚功方程。

基本要求:

?理解虚位移的概念。会求点的虚位移。

?理解虚位移原理。正确列出虚功方程。

重点:重点是虚位移原理的应用。

难点:求虚位移,列虚功方程。

三、教学时数分配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动画或教具演示,使学生灵活掌握每个定理、定律的应用。

?作业方面:

布置作业的目的有二:一是加深对基本感念的理解;二是强化计算方法。习题数量基本上每两课时布置 2 ~ 4 个题。

?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主要测试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评定时计入平时成绩,期中考核占30 %,期末60 %,平时作业成绩占10%。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

工程力学(Ⅱ)期终考试卷(A ) 专业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20 10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杆AB 绕A 轴以=5t ( 以rad 计,t 以s 计) 的规律转动,其上一小环M 将杆AB 和半径为 R (以m 计)的固定大圆环连在一起,若以O 1 为原点,逆时针为正向,则用自然法 表示的点M 的运动方程为_Rt R s 102 π+= 。 2.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已知AB //O 1O 2,且 AB =O 1O 2=L ,AO 1=BO 2=r ,ABCD 是矩形板, AD =BC =b ,AO 1杆以匀角速度绕O 1轴转动, 则矩形板重心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v =_ r _,a =_ r 。 并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3. 两全同的三棱柱,倾角为,静止地置于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相等的圆盘与滑块分 别置于两三棱柱斜面上的A 处,皆从静止释放, 且圆盘为纯滚动,都由三棱柱的A 处运动到B 处, 则此两种情况下两个三棱柱的水平位移 ___相等;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因为_两个系统在水平方向质心位置守恒 。 4.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 为m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 力系的主矢为_____ me ,me 2 ;____;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__2 )2(22α e R m +__。各矢量应在图中标出。 5.质量为m 的物块,用二根刚性系数分别为k 1和k 2 的弹簧连接,不计阻尼,则系统的固有频率 为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受到干扰力F =H sin (ωt ) 的作用,则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系统将发生共振。 二、计算题(本题15分)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72学时) (附实验教学大纲,8学时) 一、课程名称:理论力学B Theoretical Mechanics B。 二、课程编号:1701105。 三、学分学时:4.5学分/ 72学时。 四、使用教材:《理论力学》,武清玺、冯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理论力学》,武清玺、徐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理论力学》,许庆春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必修。 六、教学对象:大禹、水工、土木、港航、海洋、交通、农水等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力学与材料学院工程力学系。 八、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等。 九、教学目标: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后续力学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又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也为将来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十、课程要求: 本课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讨论、课后练习和集中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能较熟练和较灵活地应用矢量方法求解各类典型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力学分析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课前较好地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学等课程的有关知识;课内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为: ?完成140~160题作业; ?二次课堂测验;

理论力学期末试卷1(带答案)

三明学院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卷1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班级:学生数:任课教师:考试类型闭卷 一.判断题(认为正确的请在每题括号内打√,否则打×;每小题3分,共15分)(√)1.几何约束必定是完整约束,但完整约束未必是几何约束。 (×)2.刚体做偏心定轴匀速转动时,惯性力为零。 (×)3.当圆轮沿固定面做纯滚动时,滑动摩擦力和动滑动摩擦力均做功。 (√)4.质点系动量对时间的导数等于作用在质点系上所有外力的矢量和。 (√)5.平面运动随基点平动的运动规律与基点的选择有关,而绕基点转动的规律与基点选取无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楔形块A,B自重不计,并在光滑的mm,nn平面相接触。若其上分别作用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二力P,P’,则此二刚体的平衡情况是(A )(A)二物体都不平衡(B)二物体都能平衡 (C)A平衡,B不平衡(D)B平衡,A不平衡 2.如图2所示,力F作用线在OABC平面内,则力F对空间直角坐标Ox,Oy,Oz轴之距,正确的是(C ) (A)m x(F)=0,其余不为零(B)m y(F)=0,其余不为零 (C)m z(F)=0,其余不为零(D)m x(F)=0, m y(F)=0, m z(F)=0 3.图3所示的圆半径为R,绕过点O的中心轴作定轴转动,其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ε。记同 一半径上的两点A,B的加速度分别为a A,a B(OA=R,OB=R/2),它们与半径的夹角分别为α,β。 则a A,a B的大小关系,α,β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B ) (A) B A a a2 =, α=2β(B) B A a a2 =, α=β (C) B A a a=, α=2β(D) B A a a=, α=β 4.直管AB以匀角速度ω绕过点O且垂直于管子轴线的定轴转动,小球M在管子内相对于管子以匀速度v r运动。在图4所示瞬时,小球M正好经过轴O点,则在此瞬时小球M的绝对速度v,绝对加速度a 是(D ) (A)v=0,a=0 (B)v=v r, a=0 (C)v=0, r v aω 2 =,← (D)v=v r , r v aω 2 =, ← 5. 图5所示匀质圆盘质量为m,半径为R,可绕轮缘上垂直于盘面的轴转动,转动角速度为ω,则 图 5 图4 图3 y 图1

南京大学理论力学期末考试样题

南京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力学》期末考试A卷(闭卷) 院系年级学号姓名 共五道题,满分100分。各题分数标在题前,解题时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一、(19分)如图所示,三根弹簧连结两个质量为m的质点于距离为4a的两面固定的墙内,各弹簧的质量可以忽略,其弹性系数与自然长度已由下图标出。求解该系统作水平方向小幅振动时的运动情形,并找出其简正模式和简正频率。

二、(20分)质量为m,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匀质薄板绕其对角线作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用欧拉动力学方程求薄板所受到的力矩(提示:采用主轴坐标系)。

三、(20分)一力学系统的哈密顿函数为2222q a m p H -= ,其中a m ,为常数,请证明该系统有运动积分Ht pq D -=2 ,这里t 表示时间。

四、(20分)考虑一维简谐振子,其哈密顿函数为2 222 2q m m p H ω+= ,m 为质量,ω为固有频率: (1)证明变换ω ωωim q im p P q im p Q 2 ,-= +=为正则变换,并求出生成函数 ),,(1t Q q U ,其中i 为虚数单位; (2)用变换后的正则变量P Q ,求解该简谐振子的运动。

五、(21分)质量为m 的带负电-e 的点电荷置于光滑水平面(x-y 平面)上,它受到两个均带正电+e 且分别固定于x=-c,y=0和x=c,y=0的点电荷的吸引,其势 能为)1 1(2 12r r e V +-=,其中1r 和2r 分别为负电荷到两个正电荷之间的距离,如图 所示。 (1)以v u ,为广义坐标,其中2121 ,r r v r r u -=+=,写出负电荷的拉格朗日函数; (2)写出v u ,对应的广义动量和负电荷的哈密顿函数; (3)根据(2)的结果,写出描述负电荷运动的关于哈密顿特征函数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并用分离变量的方法求解哈密顿特征函数(写出积分式即可)。

理论力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06 /2007学年(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理论力学》 试卷(A 卷) 专业 物理教育 年级 2005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在自然坐标系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切向分量; B 只有法向分量; C 既有切向分量,又有法向分量; D 有时有切向分量,有时有切向分量。 2 确定刚体的位置需要确定( ) A 刚体内任意一点的位置; B 刚体内任意两点的位置; C 刚体内同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的位置; D 刚体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任意三点的位置 3 关于刚体惯量积,正确的说法是( ) A 有具体物理意义; B 跟所选坐标系无关; C 坐标轴选惯量主轴时惯量积也不为零; D 没有具体物理意义。 4 平面转动参考系的角速度为ω ,对运动质点产生牵连速度r ω? ,一质点相对该参考系速 度为v ' ,转动和相对运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牵连速度r ω? 改变相对速度v ' 的方向,相对速度v ' 也改变牵连速度r ω? 的方向从而 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2v ω? ; B 牵连速度r ω? 改变相对速度为v ' 的方向而相对速度v ' 改变牵连速度r ω? 的大小从 而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2v ω? ; C 牵连速度r ω? 改变相对速度为v ' 的大小,相对速度v ' 改变牵连速度r ω? 的方向从而 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2v ω? ; D 牵连速度r ω? 改变相对速度v ' 的大小,相对速度v ' 也改变牵连速度r ω? 的大小从而 产生科里奥利加速度2v ω? 。 5关于质点组的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内力为保守力时,总机械能才守恒; B 所有外力为保守力时,总机械能才守恒; C 只有所有内力和外力都为保守力时,总机械能才守恒; D 总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理论力学B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中学时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及后续课程的基础,又可直接应用 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初步学会应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 (一)绪论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力学发展史简史。 (二)静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基本性质;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摩擦;空 间力系和重心。 (三)运动学 点的运动;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 (四)动力学 动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静法。 总要求:对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规律有较系统的了解。掌握有关 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各部分要求: (一)静力学 以平面力系为重点。 1、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掌握力、力矩和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

3、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会计算主矢和主矩。掌握各类平面力系的平衡 条件,能熟练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掌握滑动摩擦的概念和摩擦力的特征,会求解滑动摩擦时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了解 滚动摩擦概念。 5、了解空间力系的简化结果及其平衡方程的应用。 6、会通过计算和查表求出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包括组合体)的重心。 (二)运动学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 解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 2、掌握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能熟练地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 刚体内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有关的问题。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及刚体内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 量表示法。 3、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熟练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有关速度问题, 会应用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问题中有关点的加速度问题。了解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科氏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4、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能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解有关速度的问题。 会对常见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5、会用基点法求解有关加速度的问题。 (三)动力学 1、会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会求简单情况下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 2、掌握并能熟练计算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功、势能等)。 3、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会正确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求解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4、会计算简单形体的转动惯量。会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动力学问 题。 5、了解惯性力的概念,了解刚体平动以及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

一.平面桁架问题 (1) 求平面桁架结构各杆的内力,将零力杆标在图中。已知P , l ,l 2。(卷2-4) (2)已知F 1=20kN ,F 2=10kN 。 ①、计算图示平面桁架结构的约束力;②、计算8杆、9杆、10杆的内力(卷4-3)。 (3)求平面桁架结构1、2、3杆的内力,将零力杆标在图中。已知P =20kN ,水平和竖杆长度均为m l 1 ,斜杆长度l 2。(卷5-4) (4) 三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 1=10 kN ,F 2=F 3=20 kN ,。试求桁架8,9,10杆的内力。 (卷6-3) (5)计算桁架结构各杆内力(卷7-3)

(6)图示结构,已知AB=EC,BC=CD=ED=a=0.2m,P=20kN,作用在AB中点,求支座A和E的约束力以及BD、BC杆的内力。(卷5-2) 二.物系平衡问题 (1)图示梁,已知m=20 kN.m,q=10 kN/m , l=1m,求固定端支座A的约束力。(卷1-2) (2)如图所示三铰刚架,已知P=20kN,m=10kN.m,q=10kN/m不计自重,计算A、B、C 的束力。(卷2-2) (3)图示梁,已知P=20 kN , q=10kN/m , l=2m ,求固定端支座A的约束力。(卷3-2) (4)三角刚架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力偶矩为M ,求支座A和B 的约束力。(卷3-3)

(5)图示简支梁,梁长为4a ,梁重P ,作用在梁的中点C ,在梁的AC 段上受均布载荷q 作用,在梁的BC 段上受力偶M 作用, 力偶矩M =Pa ,试求A 和B 处的支座约束力。(卷4-1) (6)如图所示刚架结构,已知P =20kN ,q =10kN /m ,不计自重,计算A 、B 、C 的约束力。(卷4-2) (7)已知m L 10=,m KN M ?=50,?=45θ,求支座A,B 处的约束反力(卷9-2) (8)已知条件如图,求图示悬臂梁A 端的约束反力。(卷9-3)

理论力学-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理论力学是工科一般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报考林业与木工机械类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理论力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静力学公理;约束和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平面力偶。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和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四章空间任意力系 力的投影;力对轴之矩;空间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五章摩擦 滑动摩擦;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摩擦角和自锁现象;滚动摩擦的概念。 第六章点的运动学 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 第七章刚体的简单运动 刚体的平行移动;刚体绕定轴的转动;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轮系的传动比。 第八章点的合成运动 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第九章刚体的平面运动 刚体平面运动的概述和运动分解;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运动学综合应用。 第十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一章动量定理 动量与冲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 第十二章动量矩定理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大学理论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精品- 一、作图题(10分) 如下图所示,不计折杆AB 和直杆CD 的质量,A 、B 、C 处均为铰链连接。试分别画出图中折杆AB 和直杆CD 的受力图。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如下图所示,边长为a =1m 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则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可得到: 主矢为=R F ( , , )N ; 主矩为=O M ( , , )N.m 。 2.如下图所示的平面机构,由摇杆A O 1、 B O 2,“T 字形”刚架ABCD ,连杆DE 和竖 直滑块E 组成,21O O 水平,刚架的CD 段垂 直AB 段,且AB =21O O ,已知l BO AO ==21,DE=l 4 ,A O 1杆以匀角速度ω绕1O 轴逆时针定轴转动,连杆DE 的质量均匀分布且大小为M 。 A B C P F D

根据刚体五种运动形式的定义,则“T字形”刚架ABCD的运动形式为,连杆DE的运动形式为。 在图示位置瞬时,若A O 1杆竖直,连杆DE与刚架CD段的夹角为o CDE60 = ∠, 则在该瞬时:A点的速度大小为,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D 点的速度大小为,连杆DE的速度瞬心到连杆DE的质心即其中点的距离为,连杆DE的角速度大小为,连杆DE的动量大小为,连杆DE的动能大小为。 三、计算题(20分) 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AC和折杆BC组成,A处为固定端,B处为辊轴支座,C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F=40 kN,M= 20kN·m,q=10kN/m,a=4m 。试求A处和B处约束力。 -精品-

-精品- 四、计算题(20分) 机构如右上图所示,1O 和2O 在一条竖直线上,长度mm A O 2001=的曲柄A O 1的一端A 与套筒A 用铰链连接,当曲柄A O 1以匀角速度s rad /21=ω绕固定轴1O 转动时,套筒A 在摇杆B O 2上滑动并带动摇杆B O 2绕固定轴2O 摆动。在图示瞬时,曲柄A O 1为水平位置,02130=∠B O O 。 试求此瞬时: (1)摇杆B O 2的角速度2ω;(2)摇杆B O 2的角加速度2α 五、计算题(20分) 如下图所示,滚子A 沿倾角为θ=030的固定斜面作纯滚动。滚子A 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B 的绳子与物块C 相连。滚子A 与定滑轮B 都为均质圆盘,半径相等均为r ,滚子A 、定滑轮B 和物块C 的质量相等均为m ,绳子的质量忽略不计。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试求: (1)物块C 的加速度; (2)绳子对滚子A 的张力和固定斜面对滚子A 的摩擦力。 B A 2o 1o 1ω

《理论力学D》 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D》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理论力学D》是针对“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其中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讨论课等)每周3学时(总学时54学时),计3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理论力学》又称“经典力学”,是研究宏观物体做低速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由“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构成。“牛顿力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之一,十七世纪末,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奠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力学与人们的感性经验密切联系,直观形象而易于被人们所理解和采纳。微积分等数学工具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更是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但牛顿力学几乎都以力F为基础,因此它的应用只局限于纯力学问题的范畴,运算也比较繁琐。 十八世纪伯努利、达朗贝尔、欧勒、拉格朗日等人先后发展了经典力学的分析形式,这是力学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拉格朗日于1788年发展的名著“分析力学”对此作了全面的总结,从此建立了经典力学的拉格朗日形式。它用体系的动能和势能取代了牛顿形式的加速度和力,并且由于能量对任何物理体系都有意义,因此力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也相应地拓展到整个物理学。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哈密顿又推广了分析力学,将力学体系的变量从空间坐标扩大到相应的动量,这就使力学理论完全适应了整个物理学发展的要求,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分析力学理论形式简洁且富有公理特性,很容易被推广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因此在理论物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典力学在近两个世纪前就已发展成一门理论严谨体系完整的学科。作为理论物理学的第一门课程,它的任务不仅是介绍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数学去描写和分析物理问题,训练学生使用最严谨的方式去表达、描写、推演、总结自然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进一步学好其他物理学的课程打好坚实的物理基础。需要进一步强调说明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发展,力学系统混沌行为的逐渐揭示为古老的经典力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对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已超过了力学学科,扩展到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甚至超过了物理学,而成为许多理工学科以至一些人文学科的共同课题。因此在原来的理论力学课程中应适当加入关于非线性系统讨论的内容,这也已成为这一课程进一步发展革新的必然趋势。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理论力学》课程要求修课学生先期掌握基本的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矢量代数等

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1.4 细杆绕点以角速转动,并推动小环C 在固定的钢丝上滑动。图中的为已知常数,试求小球的速度及加速度的量值。 解 如题1.4.1图所示, 绕点以匀角速度转动,在上滑动,因此点有一个垂直杆的速度分量 点速度 又因为所以点加速度 OL O ωAB d A B O C L x θd 第1.4题图 OL O C AB C 22x d OC v +=?=⊥ωωC d x d d v v v 222 sec sec cos +====⊥⊥ω θωθθωθ =&C θθθω&????==tan sec sec 2d dt dv a () 2 222222tan sec 2d x d x d += =ωθθω

1.5 矿山升降机作加速度运动时,其变加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及为常数,试求运动开始秒后升降机的速度及其所走过的路程。已知升降机的初速度为零。 解 由题可知,变加速度表示为 由加速度的微分形式我们可知 代入得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 可得 : (为常数) 代入初始条件:时,,故 即 又因为 所以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可得: ??? ? ? -=T t c a 2sin 1πc T t ?? ? ?? -=T t c a 2sin 1πdt dv a = dt T t c dv ??? ? ? -=2sin 1πdt T t c dv t v ???? ? ??-=00 2sin 1πD T t c T ct v ++ =2cos 2ππ D 0=t 0=v c T D π 2- =????????? ??-+ =12cos 2T t T t c v ππdt ds v = dt T t T t c ???? ? ???? ??-+12cos 2ππ=ds ??? ?????? ??-+=t T t T T t c s 2sin 222 12πππ

大学理论力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 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 ( C ) A 、同一个刚体系统; B 、同一个变形体; C 、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 D 、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2、以下四个图所示的是一由F1 、F2 、F3 三个力所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力三角形, 哪一个图表示此汇交力系是平衡的 ( A ) 3、作用在刚体的任意平面内的空间力偶的力偶矩是 ( C ) A 、一个方向任意的固定矢量; B 、一个代数量; C 、一个自由矢量; D 、一个滑动矢量。 4、图示平面内一力系(F1, F2, F3, F4) F1 = F2 = F3 = F4 = F ,此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 C ) A 、作用线过 B 点的合力; B 、一个力偶; C 、作用线过O 点的合力; D 、平衡。 5、如图所示,用钢契劈物,接触面间的摩擦角为?m ,劈入后欲使契子不滑出,契子的夹角α应为 ( B ) A 、α>2?m B 、α<2?m C 、α>?m D 、α=?m 6、如图示的力分别对x 、y 、z 三轴之矩为 ( A ) A 、 mx(F)= - 3P, my(F)= - 4P, mz(F)=2.4P; B 、mx(F)=3P, my(F)=0, mz(F)= - 2.4P; C 、 mx(F)= - 3P, my(F)=4P, mz(F)=0; D 、 mx(F)=3P, my(F)=4P, mz(F)= - 2.4P; 7、若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则 ( B ) F 1 F 2 F 3 A F 1 F 2 F 3 B F 1 F 2 F 3 C F 1 F 2 F 3 D B A O F 4 F 3 F 2 F 1 α P 5 4 3 x y z

理论力学__期末考试试题(答案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64学时)09-10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开实验2个) Theoretical Mechanics 学时:64 学分: 3 层次:本科适用专业:机械设计、机电、汽车服务类等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理论力学》是工科大学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各门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并继续发展着的独立的学科,而且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推理、分析、综合等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和图象等的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一些简单工程实物抽象为力学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应用力学原理求解)得到训练与提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一篇:静力学(20学时) 基本要求:熟悉力、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主矢和主矩。 能应用平衡条件和各种类型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对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问题,能熟练地选取分离体和应用各种形式的平衡方程求解,掌握求解简单桁架、组合桁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掌握计算物体重心的各种方法。理解滑动摩擦、摩擦力的概念,能求解考虑摩擦时简单的物体系统平衡问题。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超静定问题概念。 第二篇:运动学(22学时)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编码: 2.课程类别:学士学位核心课程 3.学时:64学时 4.教学目的、意义、任务: 理论力学是普通物理力学的延续课程,又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第一门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宏观机械运动的规律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能掌握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打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式、结合仪器及实例进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并能结合实际,解决力学相关问题。 6.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注重定理的理论推导。 (2)强化知识的应用,灵活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解决力学问题。 7.考核方式:闭卷 8.考核标准与比例: 课程考核采用闭卷形式,平时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70%。 9.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高高等数学;力学 后续课程: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宏观机械运动的规律有一较全面系统的认识,能掌握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打坚实的基础。并培

养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今后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介绍主要参考书和参考文献,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并提出基本学习要求。 (二)教学内容 1.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2.理论力学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 3.理论力学的地位与作用 4.理论力学的形成与发展 5.主要参考书和参考文献 6.教学要求 第一章质点力学(16学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学生在普物中部分接触过,应在普物力学的基础上加深、提高、使其系统化,但应避免过多的重复。 教学内容: 1.1运动的描述方法 1.2速度、加速度的分量表示 1.3牛顿运动定律 1.4运动微分方程 1.5质点动力学基本定理与守恒律. 1.6质点在有心力场的运动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加速度在各种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三个基本定理的推导过程。 难点:有心力场中的运动问题。 第二章质点组力学(12学时)

大学理论力学期末试题与答案.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题(卷) 课程名称理论力学考试性质试卷类型 A 使用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考试方法人数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成绩成绩 一、作图题(10分) 如下图所示,不计折杆AB和直杆CD的质量,A、B、C处均为铰链连接。试分别画出图中折杆AB和直杆CD的受力图。 A F P B D C 二、填空题(30分,每空 2 分) 1. 如下图所示,边长为a=1m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则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可得到: 主矢为F(,,) R N; 主矩为M O (,,) N.m 。 第 1 页共

2. 如下图所示的平面机构,由摇杆O A 2 ,“T 字形”刚架ABCD,连杆DE 和 1 、O B 竖直滑块E 组成,O 水平,刚架的CD 段垂直AB段,且AB= 1O 2 O ,已知AO1 BO 2 l , 1OO ,已知AO1 BO 2 l ,2 DE= 4l ,O1 A 杆以匀角速度绕O 轴逆时针定轴转动,连杆DE 的质量均匀分布且大 1 小为M 。 根据刚体五种运动形式的定义,则“T 字形”刚架ABCD 的运动形式为,连杆DE 的运动形式为。 1 杆竖直,连杆DE 与刚架CD 段的夹角为在图示位置瞬时,若O A o CDE 60 ,则 在该瞬时:A 点的速度大小为,A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D 点的速度大小为,连杆DE 的速度瞬心到连杆DE 的质心即其中点的距离为,连杆DE 的角速度大小为,连杆DE 的动量大小为,连杆DE 的动能大小为。 O 1 2 O B A E C D 三、计算题(20分) 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AC 和折杆BC 组成,A 处为固定端,B 处为辊轴支座,C 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F=40 kN,M= 20kN ·m,q=10kN/m, a=4m 。试求A 处和B 处约束力。

理论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5分,共 5 题,每题3 分) A 处的约束反力为: M A = ;F Ax = ;F Ay = 。 2. 已知正方形板ABCD 作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板面,A 点的速度v A =10cm/s ,加速度a A =cm/s 2,方向如图所示。则正方形板的角加速度的大小为 。 题1图 题2图 3. 图示滚压机构中,曲柄OA = r ,以匀角速度绕垂直于图面的O 轴转动,半径为R 的轮子沿水平面作纯滚动,轮子中心B 与O 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则有ωAB = ,ωB = 。 4. 如图所示,已知圆环的半径为R ,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弹簧的原长为R 。弹簧的一端与圆环上的O 点铰接,当弹簧从A 端移动到B 端时弹簧所做的功为 ;当弹簧从A 端移动到C 端时弹簧所做的功为 。 题3图 题4图 5. 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是指:作用在质点上的 、 和 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 二、选择题(共20分,共 5 题,每题4 分) AB 的质量为m ,且O 1A =O 2B =r ,O 1O 2=AB =l ,O 1O =OO 2=l /2,若曲柄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杆对O 轴的动量矩L O 的大小为( )。 A. L O = mr 2ω B. L O = 2mr 2ω C. L O = 12mr 2ω D. L O = 0 2. 质点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 A. 作用于质点系上外力冲量和恒为零 B. 作用于质点系的内力矢量和为零 C. 作用于质点系上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D. 作用于质点系内力冲量和为零 3. 将质量为m 的质点,以速度 v 铅直上抛,试计算质点从开始上抛至再回到原处的过程中质点动量的改变量:( ) A. 质点动量没有改变 B. 质点动量的改变量大小为 2m v ,方向铅垂向上 B

理论力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细杆OL 绕O 点以角速ω转动,并推动小环C 在固定的钢丝AB 上滑动。图中的d 为已知常数,试求小球的速度及加速度的量值。 解 如题1.4.1图所示, A B O C L x θd 第1.4题图 OL 绕O 点以匀角速度转动,C 在AB 上滑动,因此C 点有一个垂直杆的速度分量 22x d OC v +=?=⊥ωω C 点速度 d x d d v v v 222 sec sec cos +====⊥⊥ω θωθθ 又因为ωθ=&所以C 点加速度 θθθω&????==tan sec sec 2d dt dv a () 2 222222tan sec 2d x d x d += =ωθθω

矿山升降机作加速度运动时,其变加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 ? ? ? -=T t c a 2sin 1π 式中c 及T 为常数,试求运动开始t 秒后升降机的速度及其所走过的路程。已知升降机的初 速度为零。 解 由题可知,变加速度表示为 ?? ? ? ? -=T t c a 2sin 1π 由加速度的微分形式我们可知 dt dv a = 代入得 dt T t c dv ?? ? ?? -=2sin 1π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dt T t c dv t v ???? ? ??-=00 2sin 1π 可得 : D T t c T ct v ++ =2cos 2ππ (D 为常数) 代入初始条件:0=t 时,0=v ,故 c T D π 2- = 即????? ???? ??-+=12cos 2T t T t c v ππ 又因为dt ds v = 所以dt T t T t c ????? ???? ??-+12cos 2ππ =ds 对等式两边同时积分,可得: ? ???? ???? ??-+=t T t T T t c s 2sin 22212πππ

大学理论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如下图所示,边长为a =1m 的正方体,受三个集中力的作用。则将该力系向O 点简化可得到: 主矢为=R F ( , , )N ; 主矩为=O M ( , , )N.m 。 2.如下图所示的平面机构,由摇杆A O 1、B O 2, “T 字形”刚架ABCD ,连杆DE 和竖直滑块E 组成,21O O 水平,刚架的CD 段垂 直AB 段,且AB =21O O ,已知l BO AO ==21,DE=l 4 ,A O 1杆以匀角速度ω绕1O 轴逆时针定轴转动,连杆DE 的质量均匀分布且大小为M 。 根据刚体五种运动形式的定义,则“T 字形”刚架ABCD 的运动形式为 ,连杆DE 的运动形式为 。 在图示位置瞬时,若A O 1杆竖直,连杆DE 与刚架CD 段的夹角为o CDE 60=∠,则在该瞬时:A 点的速度大小为 ,A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 点的速度大小为 ,连杆DE 的速度瞬心到连杆DE 的质心即其中点的距离为 ,连杆DE 的角速度大小为 ,连杆DE 的动量大小为 ,连杆DE 的动能大小为 。

2 三、计算题(20分) 如左下图所示,刚架结构由直杆AC 和折杆BC 组成,A 处为固定端,B 处为辊轴支座,C 处为中间铰。所受荷载如图所示。已知F=40 kN ,M= 20kN ·m ,q=10kN/m ,a=4m 。试求A 处和B 处约束力。 四、计算题(20分) 机构如右上图所示,1O 和2O 在一条竖直线上,长度mm A O 2001=的曲柄A O 1的一端A 与套筒A 用铰链连接,当曲柄A O 1以匀角速度s rad /21=ω绕固定轴1O 转动时,套筒A 在摇杆B O 2上滑动并带动摇杆B O 2绕固定轴2O 摆动。在图示瞬时,曲柄A O 1为水平位置,02130=∠B O O 。 试求此瞬时: (1)摇杆B O 2的角速度2ω;(2)摇杆B O 2的角加速度2α 五、计算题(20分) 如下图所示,滚子A 沿倾角为θ=030的固定斜面作纯滚动。滚子A 通过一根跨过定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60090 适用专业:物理学 学时数:_ 72__ _ 学分数: 4 _____ 1.课程类别:是物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宏观机械运动的规律有一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能掌握处理力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继理论物理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能较透彻地分析中学力学教材,初步分析一些生产、生活的力学问题,提高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的业务能力;结合运用数学工具处理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物理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学时分配:见下表 学时分配表 绪论

教学时数:1学时 重点难点: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教学要求:了解: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任务。理解: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教学内容: (1)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任务。 (2)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 第一章质点力学 教学时数:24学时 重点难点:重点:质点动力学的基本定理与基本守恒律;难点:有心力 教学要求:了解:速度、加速度在柱坐标,球坐标中的分量表示;阻尼强迫振动;行星运动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粒子散射;卢瑟福公式。理解:速度、加速度在平面极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速度、加速度在自然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掌握: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求解。动量定理与动理守恒定律;力矩与角动量,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功、动能定律、势能;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与其作用的关系,势能曲线,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心力的基本性质;轨道方程—比耐公式。开普勒三定律 教学内容: (1)运动的描述方法参考系、坐标系、运动学方程与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 (2)速度、加速度的分量表示速度、加速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速度、加速度在平面极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速度、加速度在自然坐标系中的分量表示。速度、加速度在柱坐标,球坐标中的分量表示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题库 带答案)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 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作用力 D 求各杆的内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