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热证可灸论

论热证可灸论

论热证可灸论
论热证可灸论

论热证可灸论

黄焕姬针推02七(2002023007)

【摘要】

热证宜灸还是禁灸,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热证忌灸论源自《伤寒论》中载的热证施灸后伤津,可导致口干、大便干结、发黄、谵语等不良后果,故历代医家皆有此说。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灸法能治疗许多热证(实热证和虚热证),而且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对热证可灸的机理作一下简单的探讨,并从相关方面加以举例说明。

【关键词】灸法; 热证; 热证可灸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目前临床多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灸法治疗作用广泛,可温经通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温肾健脾,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

对于热证禁灸的问题,古今医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 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著作, 同时也记述了运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经验, 确立了“三阳病宜针,三阴病宜灸”的治疗大法及针灸禁忌。张仲景认为灸法属温热刺激, 热能伤阴,倡导热证禁灸,告诫医者不加辨证施灸, 特别是阴虚内热证、阴盛里热证等热证用灸, 易致火逆证, 重者有致使患者死亡的危险。教科书上有“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然而热证禁灸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作如下探讨。

1 机理探讨

1. 1 古代研究关于热证可灸的机理,不少古代医家已有论及。《医学入门》云:“虚实寒热均可灸之。”《针灸问对》指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火就燥之义也。”金元〃刘完素认为:“疮疡者, 火之属,故引邪气出。”《神灸经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使毒邪随火而散之功,“火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说明阳热实证用灸可以泻热,同气相求,以热引热。灸法性热属阳,有升散、开泄、畅达的特点,作用于人体可使经络畅通,气机畅达,血脉和利,腠理开散,使体内郁热得以宣泻。《丹溪心法》云:“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又“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阴虚证用灸法,就有补阳之

功,这是根据阴阳互根规律,运用灸法达到阳生阴长,益气生津的目的。

1. 2 现代研究灸法是针灸学治法的一种,探讨灸法的机理不能离开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理归根结底在于艾灸通利经络的作用,这一作用是以艾叶通利经络为前提,借助火力的帮助,以腧穴为施灸点,以经络为途径来实现的。灸法是用一种适宜刺激作用于患病机的腧穴以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 调动机体内在因素, 而起到疏通经络, 通调气血, 扶正祛邪, 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失调的功能状态和物质代谢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为灸法治热证也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吴焕淦等用隔药饼灸有调和气血, 改善微循环之功能。由于微循环得以改善, 微血管开放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增加局部组织营养, 有利于炎症组织的修复[1]。吴焕淦等还认为隔药灸能抑制某些亢进的体液免疫指标,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2]。单秋华等艾灸内关使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量增加, 脑部血液循环改善 [3]。唐照亮等的实验表明, 灸疗是在抗炎的同时, 又影响机体免疫状态,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4]。近年来临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 灸能提高人体白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这为灸法治疗一些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临床研究

2. 1 古代临床用灸法治疗热证, 古代文献中颇为盛行。灸法治疗火热毒邪,痈疽疮疡。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又“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也曾提到痈疽七日以内未成脓者,不论阳毒阴毒,均宜用灸法治疗,可使“轻者使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针灸则》:“臁疮不愈久三阴交七壮至三十壮,则不再发。”这证明凡属热毒为患,可用灸法治疗,使痈疽郁热得以宣散,毒邪祛除而病愈。脏腑实热,湿热蕴结可用灸法治疗。如《千金翼方》:“胃中热病, 灸三里三十壮。”《明堂下经》:“热病汗不出,灸孔最三壮。”《针灸资生经》:“有士人患脑痛热??,服诸药不效,人教灸囟会而愈。”《千金要方》:“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少之。”又“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治马黄、黄疸等病。”这些说明了灸法具有通腑泻热、清化湿热、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灸法还可用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著一直为后人所使用,《丹溪心法》也有一医案治肺痨咯血,发热肌瘦,灸肺俞五次而瘳。对失血、失精所导致的阴虚内热症均有用灸法治疗的文献记载。灸法具有养阴清热退骨蒸的作用,其依据是阴阳互根的基本理论,通过艾灸能助阳气促生化,阳中求阴,从而达到阳生阴长之目的。

2. 2 现代临床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灸法的应用更为广泛。近人用隔蒜灸治疗肺结核; 灯火灸耳尖治疗腮腺炎,灸大敦治疗鼻衄; 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灸涌泉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 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5];艾灸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肠炎,阑尾炎,丹毒等。无论实热或阴虚内热均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3 小结

张仲景倡导热证禁灸,从古至今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仍指导着针灸临床的实践,但“学古不能泥古”,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灸法实施过程中客观条件进步了, 灸法机理的研究, 推动了对灸法进一步的认识, 扩大灸法的治疗范围。目前, 灸法也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及部分温病中。治疗病症涉及癫狂、伤寒热病、脏腑热证、黄疸、消渴、阴虚骨蒸潮热等内科病;痈疽,蜂窝织炎,荨麻疹,各种虫、蛇咬伤等外科疾病;结膜炎、睑炎等五官科疾病;癫痫、小儿惊风等小儿疾病。这无疑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焕淦.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 中国针灸,

1992, 12 (1) : 28.

[2] 吴焕淦. 隔药灸治疗肠胃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与免疫学机理初探[J ]. 中国针灸,

1996, 16 (2) : 43.

[3] 单秋华. 艾灸内关对脑阻抗血效应的观察[J ]. 中国针灸, 1992, 12 (6) : 29.

[4] 唐照亮. 灸疗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J ]. 中国针灸,1997, 17 (4) : 233.

[5] 张秀芳彭新华灸法治病临床经验邯郸医学专报,1996,9(2) : 170.

灸法

《内经》论灸法 默认分类2009-06-09 21:57:26 阅读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有简、便、廉、效诸特点,在古代颇为盛行,早在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很重视灸法,而将其与针刺、汤药并称,《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灸法属外治法范畴,临床功效独特,可弥补针药之不足,故《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对于灸法的特点、治病机理、适应范围及禁忌症等,《内经》中均有所阐述,整理并加以研究探讨,对于继承和发展灸法是大有裨益的。 一、灸法的起源地域 火的运用及取火方法的掌握,为发明灸法创造了必要条件。由于灸法的特点,决定其产生和发展有明显的地区性,北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了北方居民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特征,《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起源于我国高寒地带,是适应北方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以后才逐渐流传于各地。 在《内经》成书前后的那一时期,施灸的主要形式是直接在穴位皮肤上置艾的烧灼灸法,故称“灸焫”。汉许慎《说文》曰:“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知方地》注:“焫,烧也。”唐王冰注《素问·异法方宜论》:“火艾烧灼,谓之灸焫。”这种烧灼灸法,在当时应用的很普遍,连医家以外的人士亦常提及,如《庄子·盗跖》有“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有“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等等,可见那时的艾灸,几乎是尽人皆知的。 二、灸法的治病机理 《灵枢·四时气》指出:“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灸法与针刺都是通过经络穴位产生

随身灸的用法随身灸有什么禁忌

随身灸的用法随身灸有什么禁忌 1、将艾条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 2、将灸盒盖上并旋转锁定,然后调节出风口,以控制温度的高低。 3、将灸盒置入保温袋中,用松紧带固定在患处。 4、经常清除保温袋及灸盒内的灰烬,以保持清洁。 5、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睡眠时禁用。 中韩艾灸器使用方法 艾灸器=艾灸罐+部位固定架 例如,眼部艾灸器组成:2个艾灸罐+眼部固定架组成; 艾灸罐是有三个部分组成,底座+罐身+上盖。 操作方法:首先我们将艾灸罐扯开,将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然后拧上罐身,点燃艾柱,之后放入艾灸罐中,盖上上盖,将整体固定在所需穴位,即可完成艾灸。 施灸时,认真操作,孕妇施灸遵医嘱。 1、温灸时先灸上方,再灸下方;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不可喝冷水、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施灸时,认真操作,孕妇施灸遵医嘱。 1、温灸时先灸上方,再灸下方;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竹制四孔灸盒使用说明: 1、顶管:适用于粗细不同的艾条不要随意旋动。 2、盒架:是灸架的主体,既便于清除灰烬又利于通风燃烧。 3、防护网:位于底部,是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所设的隔离层。 4、底袢:用以勾住橡皮带,将艾灸架固定在灸处用。位于架子底部两侧。 5、橡皮带:套住底袢,固定支架用。 随身灸有什么禁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 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 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26. 口唇针技术 27. 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

刺法灸法终

刺法灸法:研究各种以防治疾病为目的的刺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原理的 一门学科。 黄帝内经:1、重视针刺与治神的关系。 2、补充和完善经络系统的理论及其重要地位。 3、创立了特定穴及全腧穴与五行的关系。 难经:1、八会穴 2、强调双手配合行针 针经指南:重视理论,强调临床疗效,突出手法操作提出十四字针刺手法 金针赋:提出针刺十四法,飞经走气,总结归纳了治病八法,促进补泻手法的规范化、标准 化 针灸甲乙经: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针灸大成:杨继洲总结了明代从前的针灸精华。 毫针分为: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 体位分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 刺手:持针的手称为“刺手”。 押手:辅助针刺或按压针刺部位的手称为“押手”。 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进针。 2、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进针。 3、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进针。 4、提捏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 得气:又称“气至”,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方法,使针刺 部位获得经气感应,现代也称获得“针感”。 得气方法:1、候气法。2、催气,守气法(循,弹,刮,摇,弩,搓,飞,震颤)。 3、行气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另1、浅层行气2、用于使经气向周围扩散的行气。3、深层行气。4、刺激强度较大的行气。 针刺补泻手法 1、提插:重按轻提为补,轻按重提为泻。 2、捻转:拇指向前为补,向后为泻。 其他补泻手法 1、疾徐:徐进疾退为补,疾进徐退为泻。 2、呼吸:顺着呼吸为泻,逆为补。 3、并圔:缓慢出针,快速按压针孔并按揉为补;快速出针,出针时摇大针孔,不按压为泻。 4、迎随补泻: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平补平泻手法 针刺得气后,施行均匀,平和的行针动作即为平补平泻手法。 针刺行补:即针刺治疗中的补法与泻法。 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法:是一种热补法,由多种单式补法组成,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 随其呼气刺入天部,得气后重插轻提重复九次,再刺入人部,重插轻提重复九次,最后刺入地部,重插轻提重复九次,留针十五到二十分钟,待针下松弛时,病人吸气,将针快速拔出。 2、透天凉法:是一种凉泻法,由多种单式泄法组成,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

论灸法与血管渊源

内蒙古中医药 *贵阳中医学院(550002) 2011年12月12日收稿摘要:《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作为现今为止灸法的最早文献记载,灸其“太阳脉、少阳脉”等,并非现代人直观所理解的经络概念。根据后世医书如《脉经》、《内经》等传承关系可知,《十一脉》中之“脉”乃是血管在手足腕踝关节搏动之处。从古代文献中进一步考察可知,灸的诊断、治疗方法均与血管有密切相关性。现代医学认为,血管不仅是血液的运输通道,而且其本身在不同部位和器官中均具有各自的活动规律和调控系统,称之为血管活动的个性。关键词:灸法;血管;渊源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4-0130-02 论灸法与血管的渊源 周烨泓*崔瑾* 从整个针灸理论的体系来看,经络是在古人长期的实践基础上,有目的进行总结,并借助阴阳五行哲学理论,通过取类比象逐步发展完善[1] 。《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十一脉》)作为经络理论的雏形,尚未参与中国古代五行、脏腑理论,其所描述的症状及所对应的灸法,相对来讲更加直观,从其中提炼出诊断、与治疗之间的联系也就越清晰。作为包括《黄帝内经》在内诸多针灸文献的源头活水,此二书无疑是研究灸法渊源举足轻重的文献。1《十一脉》中“脉”为何物?“病足小指废……皆灸足太阳脉”,此脉并非现代人直观理解的足太阳膀胱经。如同现在十二络脉的名称同时又是诊络部位和络穴名称,三种不同内涵完全用着相同名称一样,十二经脉的名称也曾用作脉口和经穴的名称[2] 。如《五十二病方》治颓方中载有一首很有名的灸方“灸其泰(太)阴、泰(太)阳□□”被后世《小品方》、《千金要方》、《史记·仓公传》等载录,并且将原“太阳、太阴”明确到具体的腧穴部位。可见,针灸古书中的三阴三阳脉所指并非整条经,而是具体的某一部位。通过对《十一脉》及《脉经》、《千金方》、《圣惠方》的对比可知,原三阴三阳命名的这些部位大部分在手足腕踝关节的动脉搏动 处,此处也与后世十二经原穴位置相近,古人将其形容为“脉动”,而其脉动亦包括平时不跳动,病时跳动的情况。 《阴阳十一脉灸经》 中有关于十一个脉的“是动病”记载,总结出人体某部位脉动异常,则可能在人体出现何种症状,并且其治疗也都是灸这十一 个“脉动”处。随着实践的总结,经脉理论逐步融合了古代的阴阳五行术数的哲学思想,并将脉数扩充到12条,形成了如环无端的经脉流注 次序,并且与脏腑相联系。《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经络体系的建立,而从其中多篇记载仍能看出原十一脉脉口概念的演变。如《至真要大论》中“神门绝,死不治,所谓动气,知其脏也。”《五脏别 论》 “气口亦太阴也”等。《汉书·王莽传》也有这样的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臧,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医家所指的脉应该是以血管为基础,而以三阴三阳命名的脉则为体表的动脉搏动处。由于古代中医将其结合了哲学思想, 加之许多医家同时兼有道士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形而上的一些理论对中医影响甚大,因此经络理论逐步隐藏起了形而下的部分。 血瘀质、气郁质三种偏颇体质的危险性越高。 中医体质类型与先天禀赋有着重要的关系,但后天的多种因 素影响也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BMI 水平同偏颇体质中的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形成呈正相关,随着BMI 水平越高,这三种偏颇体质形成可能性越大,偏颇体质之人因体内气血阴阳的失衡而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阳虚之人因阳气无力运化水湿,若水饮上凌心肺,心神被扰,易导致喘证、心悸的发生,气郁之人若因肝气横犯脾土,痰湿内聚,或影响血液运行而致血癖,阻于心脉,扰动心神,易导致心悸、心痛发生,血瘀之人若瘀血阻于心 脉或上扰元神,易导致心痛、 中风的发生。故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结构等方法控制体重,对于预防此三种偏颇体质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2中医偏颇体质与亚健康的相关性 偏颇体质分类中亚健康与非亚健康构成比的比较:阴虚质人群中亚健康构成比21.05%,明显高于非阴虚质人群中亚健康的 构成14.15%, 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5);湿热质人群中亚健康构成比21.03%,明显高于非湿热质人群中亚健康的构成比14.38%,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瘀质人群中亚健康构成比21.07%,明显高于非血瘀质人群中亚健康的构成比14.22%,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0.05);气郁质人群中亚健康构成比22.75%,明显高于非气郁质人群中亚健康的构成比13.47%,两者有统计 学差异(P <0.05 )。其余4种偏颇体质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亚健康状态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 >0.05 )。对四种偏颇体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发展为亚健康状态的相对危险度分 析:阴虚质发展为亚健康状态的风险是非阴虚体质的1.618倍; 湿热质发展为亚健康状态的风险是非湿热体质的1.585倍;血瘀质发展为亚健康状态的风险是非血瘀体质的1.611倍;气郁质发展为亚健康状态的风险是非气郁体质的1.891倍。调查显示存在偏 颇体质的混杂,排除不同体质之间混杂因素影响后, 有三种体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为发展成亚健康状态的“危险体质”。气 虚质人群较非气虚质人群发生的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增加了 44.70%;湿热质人群较非湿热质人群发生的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增加了41.70%;气郁质人群较非气郁质人群发生的亚健康状况的危险增加了75.40%。 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但又具有可调性。亚健康人群的构成比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这四种体质中占有较高比例,同时在不排除个体中体质之间混杂影响下,以这四种偏颇体质为主的人群将来发展为亚健康的风险较高,但这四种偏颇体质不是发展为亚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气虚质、湿热质及气郁 质是形成亚健康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虚之人易致痰、 瘀内停,而致心悸、胸痹、中风发生;湿热之人易致寮毒浊邪停留于人体内,导致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发展为亚健康状态;气郁之人因气机不畅影响脏腑功能,使阴阳气血津液失衡,促使个体向亚健康状态发展。故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应加强对养生的重视,采用药食进行早期干预,保持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些措施对于改善提高生命质量及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非常重要。3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医偏颇体质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中医体质分类与亚健康相关性,以期挖掘体重指数影响体质形成的规律,体质与亚健康的形成的关联,为中医体质研究及“治未病”研究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1]倪红梅,何裕民,沈红艺,等.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状态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5). [2]贾妮,逯敏.古代中医关于 “体质学说”的初步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5).[3]张文旗,何裕民.“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04). [4]张志明,金冬梅.亚健康状态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8,(03). 130

最新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资料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刺法灸法考试复习题

1.九针:即九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针具,包括:鑱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 针等。其中锋针发展为三棱针,长针发展为硭针。(选择)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医疗工具称为:砭石。又称针石。2、毫针的构成,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5个部分;(选择)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部分,亦称针芒,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分;2)针身:是针尖至针柄间的主体部分,又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3)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是观察针身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4)针炳:是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是医者持针、行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施用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部分。 3、无痛进针的要点:1)进针前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适当按压患者穴位,避免将针刺入毛孔;3)进针时持针要紧,针尖离皮肤要近;4)快速刺入皮肤(达到真皮层)或进针时适当下压针体或上下轻微振动针体。 4、腕踝针临床选点原则: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3)区域不明、选双上1;4)上下同取;5)左右共针; 1 5、得气的指征,一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另一是医者刺手指下的感觉; 5、得气的意义,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针治效果的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6、气至病所: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使针刺感应向着病所方向扩延和传布,最终达到病变部位。 7、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操作时可采用按努、针向行气和飞经走气、通经接气等。临床常用的行气方法循摄法、逼针法、推气法、按截法。 8、电针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输出按钮必须先调到0;2)调节输出量应缓慢,开机时输出强度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大,以免发生意外;3)在治疗严重心脏病患者时,避免电流回流经过心脏;4)有人工起博器的患者,严禁使用电针;5)年老、体弱、醉酒、饥饿、过饱、过劳等,不宜使用电针。孕妇慎用电针。 6)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应用时须将输出线夹在毫针的针体上或使用新的毫针。 9、耳穴的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10、耳针临床应用:恶心呕吐,神门;哮喘,交感;失眠,内分泌、皮质下;荨麻疹,肾上腺;(补充) 11、头皮针刺激部位:1)额中线,主治神志病,头、鼻、舌、眼、咽喉病等;2)额旁1线,主治肺、心等上焦 病症;3)额旁2线,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4)额旁3线,主治肾、膀胱等下焦病症。5)顶中线, 主治腰腿足病症。6)顶颞前斜线,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症如瘫痪等。7)顶颞后斜线,主治感觉功能障碍病症, 如疼痛、麻木等。8)顶旁1线,主治腰腿足病症;9)顶旁2线,主治肩臂手病症。10)颞前线,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病症。 12、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1)现象,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弱而数或沉伏。2)原因,因情绪紧张、虚弱、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针刺;也有因体位不当,手法过重,闷热、过寒冷、临时的恶性刺激等。3)处理,立即停止针刺,拔针平卧,饮温水。不解者,可指按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也可灸百会、关元、气海。4)预防,主要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对体质虚弱或年迈者应采取卧位,手法宜轻,切勿过重。对过累、过饥、过饱患者,推迟针刺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变化,询问其感觉。(论述) 13、针后异常感:是指出针后患者酸痛、沉重、麻木、酸胀等不适的感觉。1)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原症状加重。2)原因,多半是行针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或体位不适。3)处理,一般出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去。用手指在局部上下循按,或可加艾条施灸,即可消失或改善。4)预防,行针手法要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时间过长。 14、针刺引起神经损伤:针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针刺损伤涉及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四肢及头面的一些神经干、支,还有内脏神经的损伤。1)刺伤脑脊髓是指针刺颈项、背部腧穴过深,针具刺入脑脊髓,引起头痛、恶心等现象;2)刺伤周围神经是指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出现损伤部位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等现象。 15、艾灸法作用特点:主要作用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主要应用是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经脉坚紧者为宜。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主要用于寒证。

第五章 亚健康的灸法研究 李书纳

第五章亚健康的灸法研究 一、灸法治疗亚健康自古有之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自古有之。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素问·四气强调大论篇》中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孙思邈也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并反复告诫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事之前”。但在历代祖国医学文献中,均没有找到“亚健康”这一病名,究其各种临床表现,在内伤杂病的许多症候中都能找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如虚劳、痛证、痿证、心悸、眩晕、不寐、健忘、郁病、百合病、脏躁等。由此可见,亚健康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多样的症状在祖国医学中可分属于多种不同的病症,因此在治疗时,就不能单纯按照某一种疾病的治法去治疗。 火的发现和使用,为灸法的发明创造了可能。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等早期的医药著作中就有艾灸法治病的记载。随着艾灸的出现,艾灸法“治未病”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采用,并成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断温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的记载,意思是说用艾叶熏灸住处,可以起到阻断传染性疾病蔓延的作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医心方》中把这种无病先施灸的方法名之为“逆灸”,指的是在机体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艾灸法,激发经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起到防止疾病发生、减轻疾病损害程度或促进健康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干金要方》曰:“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膏肓俞无所不治……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更是大力提倡保健灸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年六十岁,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他更是强调“擘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庄绰在《灸膏肓俞穴法》中则专门论述了防病保健灸法。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它有可能发展为疾病,当然如积极治疗则可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认识,恰好与祖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相契合。《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把“阴平阳秘”的“阴阳平和”作为心身和谐的健康标准。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盛调畅是健康的根本保障。“治未病”就是要切断病邪侵入人体和向疾病转化的途径,使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早期诊治、已病防变三个方面,分别针对人体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个未病状态,同时“治未病”需要全方位的考虑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而身心兼调,天人合一。针灸方法在治未病中有着积极且肯定的意义,尤以灸法最为常用。在人体特定的生理时期、时令节气或疾病的发作间期早期使用灸法,选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百会、神阙等穴位来补益强壮,延缓衰老。亚健康的干预包括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康复两层含义,中医学干预亚健康状态,总的原则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中医独具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食疗、洗浴等,是中医调治亚健康状

刺法灸法重点

刺法灸法重点 名词解释: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作用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分的一门针灸分支学科,主要包括针法、灸法、拔罐、刮痧以及各种作用于经络、腧穴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操作技术。 腧穴揣穴定位:针刺前,医者必须将施术的腧穴位置定准。医者在腧穴体表定位点的基础上,以押手在欲刺腧穴处进行揣摸、按压,寻找酸、麻、胀、痛等敏感点,以取定腧穴的过程。 提插法:提插法是医者持针在针刺腧穴内反复进行上提、下插动作。 捻转法:捻转法是医者以刺手拇、食指指腹捏持针柄,捻动针体左右均匀旋转的动作。 循法:医者用手指沿着经络上下轻轻寻按,或以指腹沿着经络叩击,以推动气血、促进气至的方法。 弹法:在留针过程中,医者以手指轻弹针柄,使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以加强针感、促使气行的方法。 刮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用拇、食、中指的指甲,由上而下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摇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加强针感或行气的方法。 飞法:是指医者用右手拇、食两指持针,做较大幅度捻转1-3次,然后张开两指,反复施行,如飞鸟展翅状,以疏导经气,加强针感的的方法。 搓法:是指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持针柄反复做单向捻转,如搓线状,使肌纤维适度地缠绕针体,以激发经气、加强补泻作用的方法。 震颤法:是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用右手拇、食指持针柄,使针在穴位内小幅度上下颤动的手法。 按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用手按压针刺部位所属经脉的上方或下方,以控制针感走向的方法。 盘法:是医者将针入一定深度,得气后提针至皮下,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的方法。 弩法: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稍提,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的方法。

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 【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 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 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 颈椎病的艾灸疗法 【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 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刺法灸法题库

刺法灸法学初赛范围 (一)叙述并演示类: 一、叙述并演示提插法和捻转法。 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通常认为行针提插的幅度过大,频率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就小。 二、临床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哪几种?(叙述并演示) 1.循法: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腧穴的上下部分轻柔循按的方法。 2.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

微微振动的方法称为弹法。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示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示指或中指指甲,有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或用拇。中二指固定针柄,以示指指尖由上至下刮动针柄的方法。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示二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三、叙述并演示捻转补泻和疾徐补泻、开阖补泻。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左向前、示指向右向后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右向后、示指向左向前者为泻法。 2.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急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刺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 3.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者为泻法。 四、叙述并演示提插补泻和迎随补泻、呼吸补泻。 1.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

浅谈灸法之补泻

【学术探讨】 浅谈灸法之补泻 张艳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 关键词:灸法Π补泻 方法 机制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1 灸法作用机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的取材主要是艾叶。艾叶,《名医别录》云:“味苦,微温,无毒。”《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性苦辛,苦能泻下,辛可宣散,因此既具有泻下之功又有温补之力。所以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具有温补和泻实的双重调节作用。 艾叶性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感及艾叶药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施灸部位所产生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艾灸具有温补作用的主要因素。 “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从而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若“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阳气来复,故曰“不死”,若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阳气通而脉自复。《理瀹骈文》记载用熏脐法治疗劳伤、失血,精神倦怠等,明?龚居中《红炉点雪》:“虚寒病得热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临床[5]常灸足三里、曲池治寒痹,灸中脘、足三里治胃寒痛。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用“四花灸”即双膈俞、双胆俞以艾柱直接灸之,具有温经通络、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功,对慢性虚劳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有报道[1]应用温盒灸治疗产后癃闭,方法:用12cm×12cm×12cm的温灸盒,置于中极穴上,取5cm 长的艾条,两头点燃,放入灸盒中,待火灭后再添一节, 灸30分钟左右,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因此,灸法可用于虚证、寒证,用缓和之温热,而奏温通经脉,补益正气之功。 灸法的泻实作用也与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关。艾灸的温热刺激可发散实邪和以热引热,此即温热泻实机理。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起到祛瘀散结,荡涤肠腑,拔毒祛腐的作用[2]。如《千金方》记载用灸法治疗热痢“灸小肠俞百壮”,热痢本为湿热郁蒸,搏结肠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灸性温热,火性畅达,气温则行,血温则散,气血宣行通畅,经脉调和,使滞者得行,结者得散。《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临床用灸法治疗饮食停滞、水停气阻、瘀血证、肠腑燥结等实证、热证均可收效。 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证均由外感邪毒,内由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针灸资生经》“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未溃者,能拔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已溃者能补接阳气,祛散寒邪,使疮口愈合。临床常用直接灸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灸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3]。有报道[1]熨灸法治带状疱疹32例,治疗一般采用清泻邪毒、清泻肝胆湿热、清热解毒为主,用熨灸法,治疗效果颇佳。 2 影响灸法补泻的因素 211 腧穴特性: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相对特异性[4]。应用灸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部分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 1 ?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

(推荐)肠粘连病人的几个误区

强烈推荐:肠粘连病人的几个误区 1、肠粘连病人吃什么药能好? 这个问题很多进群的人都会问,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吃什么药都不会好。粘连部位就是长在一起,没有外力作用(手术)是不可能分开的。大家对病的概念还停留在吃药就能好,无法接受这病不能好的现实。肠粘连是一辈子的疾病,我们要做的就是和疾病和谐共处,控制好不发作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2、听说哪边吃中药/针灸/磁疗贴/治疗仪/。。。就好了,我也想去试试。 磁疗贴和治疗仪似乎是进群必问问题。好吧,磁疗贴经过广大群友验证,没用。我也曾买了一整箱,坚持用了大半箱,贴的肚皮上皮肤都红肿,还撕掉了一小块皮,痛苦不堪,也没有见到任何效果。 各种高大上的治疗仪其实只是起到用热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买个烤灯就足以达到此目的,价格在100左右。 吃中药吃好的不多见,长期坚持吃中药吃坏了胃的倒是不少。但是在梗阻时遵医嘱吃中药是有效的,主要是解决排便问题,对松解粘连毫无作用。 针灸是很好的保养方法。特别是艾灸,现在比较流行,网上有买竹制或木制艾灸盒、随身灸盒、艾条、艾柱,自己家里操作比较方便,也不费多少钱,可以长期坚持进行,对身体恢复有很好的效果。缺点就是烟大味大,会引起家人反对。 3、我每天吃香蕉通便。 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通便功能,因为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很大一部分不会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粪便的容积量增大,并促进肠蠕动。同时,香蕉的含糖量超过15%,且含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纤维,能引起高渗性的胃肠液分泌,从而将水分吸附到固体部分,使粪便变软而易排出。现在的香蕉为了便于保存和运输,采摘香蕉的时候,不能等它熟了,而是在香蕉皮青绿时就得摘下。催熟后香蕉中的鞣酸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从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过香蕉之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会发生明显的便秘。 另外香蕉是寒性水果,对热秘有点用。肠粘连病人往往肠胃虚寒,吃了寒性的香蕉就更容易梗阻了。 4、吃小米粥很补,我多弄点吃吃。 小米营养丰富,北方产妇都会坐月子时吃小米粥。《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但小米粥也有禁忌: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也就是小米是性寒,对于肠胃虚弱的肠粘连病人,每天小米粥是适得其反。当然,小米也可以吃,可以混在八宝粥里放一点点,吃的时候加红糖即可。 5、豆类和豆制品医生说吃了胀气,我都不吃。 豆类和豆制品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从食谱上去除实在可惜,特别是对于饮食上只能多素少荤的肠粘连病人来说,不吃豆类和豆制品是巨大的损失。 胀气的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吃牛奶就胀气。我只要一吃肉,就每天臭屁不断,一天几百个屁不在话下,但豆制品吃了却无妨。如果怕胀气,可以先少量吃点,看看自己身体是否会不适。毕竟各人体质不同,引起胀气的食品也因人而异。大家了解清楚自己身体适合的饮食和禁忌,才是正解。 6、两天没大便了,只放臭屁。怎么办呢?要不我索性多吃点,让大便把宿便推出来。 肠粘连病人最好做到每日七点之前晨便,养成晨便习惯,基本就不会梗阻。平时要多揉腹提肛,让肠子能加强蠕动,顺利排便。两天不大便,就要引起注意,如果第三天早上仍未大便,

中医适宜技术考试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中医适宜技术考试卷 及答案

2013年XX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考试试卷(一) 医院:科室: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 、孕妇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C、70岁以上的老人D、心衰患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 5 个部分:、、、、。 5、中医六淫是指、、、、、。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钩活术疗法常用于脊柱退行性() 2.松解是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 3.脑出血患者应在急性期给予头针治疗以促进功能康复。() 4.火针应迅速准确进针,并迅速把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

《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

《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602001 课程名称:刺法灸法学(Manipul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学分:6 总学时: 102学时。 理论学时:54学时。 实验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经络腧穴学。 适应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 参考教材: 1.刺法灸法学,陆寿康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2.刺法灸法学,杨兆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月。 3.黄帝内经素问译释,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灵枢经白话解,陈璧琉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针灸甲乙经校释,山东中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 6.针灸大成,杨继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刺法灸法学是介于经络学、腧穴学与针灸治疗学之间的一门课程,主要讲授针灸治疗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原理,它集合古今刺法灸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于一体,是针灸专业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⑴了解刺法、灸法、拔罐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⑵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各类灸法及拔罐法的运用。 ⑶掌握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针具的刺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⑷了解《内经》、《难经》及历代医著所论各类刺法,以及现代刺法灸法的应用(耳针法、头针法等)。 2.基本技能 ⑴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各类灸法及拔罐法的运用。 ⑵掌握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芒针等针具的刺法。 ⑶了解《内经》、《难经》及历代医著所论各类刺法,以及现代刺法灸法的应用(耳针法、头针法等)。 三、学时安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