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制播分离:节目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制播分离:节目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制播分离:节目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制播分离:节目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措施

大视频时代节目产业的重组与调整

熊忠辉

2014年起,在中国传统电视台与网络视频企业的竞合式发展进程中,制播分离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热点。一批“体制内”的广电人纷纷跳出,或加盟影视公司,或加盟网络企业,或成立节目公司,开始以另外一种相对自由的形式从事节目生产。与此同时,北京、浙江、东南等各大卫视纷纷采取“独立制片人制”、“节目团队”、“整体外包”等方式,推动节目生产和播出渠道的分离,在节目模式上也探索平台播出和网络互动的新方法。上海文广更是深化改革,在事业性资源和可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上大动手笔,调整构建了新的上海文广集团。

在这个被称为媒介融合年的岁月,上演的制播分离大戏可谓戏份十足,既有传统卫视基于市场份额之争的业务创新,又有传统广电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组织创新,还有视频企业巩固和争抢江湖地位的模式创新,更有非传统广电业的互联网企业和资本力量进军节目领域的经济制度创新。透过这台精彩纷呈的戏,我们也许可以看到,大视频时代已经来临,一个资源流动更加自由、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的节目产业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变化要求广电系制播改革提速

在一个渠道多元的时代,任何内容企业都不能再奢望控制以下三个环节:内容、渠道和受众终端。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的环境下,电脑、手机视频等移动终端上并没有固定的电视台,而是由一个个碎片化的节目组成的“播放器”,只要简单和系统的进行分类,如综艺,财经,电视剧等栏目,消费者即可去主动寻求消费。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电视的相互融合,传统电视台也将会变成一个个碎片化的节目,变成只有电视内容的载体。

可以说,互联网带来了播出渠道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电视台那种按照行政区域划定市场地理范围的时代早已远去,还留恋于渠道垄断保障利益分配的格局,无疑是可叹可怜的。更何况,不断迁移着的受众也使得按地域分配市场的行为不再合理,迁移中的受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连接互联网的播出终端。在传播流程的三个环节中,渠道重组和受众迁移这两个环节的变化呈现出一个显著

特征就是,渠道向集中化靠拢,只有也只需要为数不多的渠道就可以满足大部分受众的节目需求。这个特征直逼传统电视业这样的事实:几百个电视台两千多个频道,如此条块分割交叉重复的格局,是否符合工业化产业化对规模化集约化的内在要求;电视台如此繁重而庞大的组织架构,是否适应组织形态现代化的要求,能否应对碎片化的市场终端的变化。顺着这个思路,比照现实,我们不难理解,三线卫视和绝大部分地方电视频道为什么举步维艰。好在一些电视台已从大而全的机构不断进行着分离,从管理者的思维中跳出来,用合作者的理念和服务者的姿态,打开大门,电视节目也跟随电影和电视剧的脚步逐渐实现市场化分离。大视频时代,渠道的互联网化和接受终端的便捷性,使得电视可以简化为由单个节目的制片人负责制作播出、运营,这就导致了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台一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中国电视业自建立以来就是公益性事业性主导的,不是市场主体,缺乏竞争发展的市场动力,大多数体制内的电视台是行政权力的体现者、执行者,是节目市场的管理者。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电视可谓后知后觉,没有很好地区分出其具有的产业属性。在全球化浪潮下,随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加深,中国电视业中最受影响的就是节目。湖南、安徽等地区的卫视率先进入跨区域市场争抢市场,但更多的省级卫视、地面频道、地市电视台,没有能够确立市场观念,没有主动进入市场,至今依然守着行政垄断的旧梦。而网络的到来,又从播出渠道和播出平台环节入手,继而从受众终端、节目源头,乃至整个产业链(包括硬件)对传统电视业进行了改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范围和程度的提高,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为自然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深化改革不可逾越的一个命题。换句话说,中国电视业已经置身于一个内生增长和外生增长双重要求的环境,一个由外而内的改革使命已经历史性地降临到电视业身上。

多年来,中国电视业确实是改革不断,最明显也最为活跃的就是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节目模式,从内容环节创新收视文化。近年来更是在企业化、资本化运作上频频进击,明星化的改革现象时不时引人注目。但是,这种改革总体上还是数量规模之变,与中央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建新型媒体集团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究其原因,笔者多次撰文提出,传统电视业的改革需要整体的工业化,而不是个别节目的产品化、产业化、工业化,需要和网络视频企

业放置在一起来调整。观众的收视习惯是由电视台整体的节目质量决定的,并非一两部现象级的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就能改变;中国电视生产力的发展,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和容许相关资源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下相对自由地流动,而不是少数几个明星式的技术型改革就可以完成的。用一句高大上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电视业的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目标下,允许单个电视机构进行升级改造。

在整个改革中,制播分离是重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制播分离是电视产业工业化时代的一个产业模式,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让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更加专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像设计打造工业产品一样去打造电视节目,电视台通过播出平台合作来赚取广告赞助收入。The voice(好声音)是电视产业工业化分工的最佳产品代表,全球多国电视台都通过电视节目产品的本土化来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就是工业化给电视媒体带来的高品质视听、节目互动、模式创新。

二、从广电系的自我改造到多元主体的协同竞争

纵观二十多年广电的改革,不论是集团化改革、事业产业两分开和宣传经营两分开,还是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企改制,抑或是从未停息的制播分离改革,其实都是为了培育和塑造市场主体,真正实现广电系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类管理、分开运营。

在这一轮的制播分离改革中,不论是电视台还是视频企业,都在围绕着占有优质内容探索获取内容的多种形式。比如上海文广集团、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福建东南卫视等,在节目制作和营销领域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同时也在内部推行独立制片人制等制播分离方式,以期改变频道制或中心制带来的弊端。为此,体制内的电视台加快推进制播分离,体制外的视频企业则强化自制和协作。总体看,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体制内电视台纷纷组建企业。央视制播分离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成立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和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并首次引入民营资本影视基金合作,意在挑战当下全国各家卫视比拼的综艺节目市场。2014年3月,上海大小文广合并改革,对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集团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整合,改制设立国有独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称“SMG”)。为把单纯的内

容产业转变为链条完整、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湖北广播电视台先后在北京组建了北京长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与荆州电视台旗下的荆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在新闻、节目、影视剧等产品的内容创意、策划和制造的制播分离改革迈进了一步。

(2)视频企业自制节目力度加大。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目前有两种生产形式。一种是完全自制,节目先在自有平台播出,后期通过版权合作的方式反向输出,如爱奇艺的《娱乐猛回头》。另一种是网台联动的节目,这类节目不仅考虑在自有平台播出,还要考虑电视平台,比如爱奇艺与河南卫视推出台网联动节目《汉字英雄》。目前,多家电视台声称未来的优质节目独播不分销,这刺激各大视频网站加大自制内容的投入。自制节目的“成本”较直接购买更低,效果更为可控,且可以根据网站用户的浏览数据去定制用户喜欢的剧目。譬如腾讯的《探灵档案》、搜狐视频的《屌丝男士》,都获得不错的市场成绩,爱奇艺的《娱乐猛回头》的点击率甚至可以和港台最红综艺节目的点击率比肩。

(3)跨界协作成为常态。一是传统影视行业之间的近邻协作。比如,华谊兄弟借北京卫视《私人订制》“试水”综艺节目,上海文广与韩国娱乐媒体联合制作《花样爷爷》,民营媒体企业世熙传媒与湖南卫视联合生产播出《舞动奇迹》。二是电商和视频展开协作。比如,康佳、小米、乐视等都在智能电视机上开发特色界面,海信电视与未来电视、爱奇艺PPS、优酷土豆、凤凰视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PPTV、乐视等11家视频网站达成战略合作,以在海信智能电视端,实现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范围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共享。以前所有的电视观众都是先到频道,但将来进入的是视频网站、是一个融合性平台。三是视频企业和制作公司的协作常态化。比如,光线传媒签下美国音乐真人秀节目《Rising Star》,由搜狐视频独家引进播出。搜狐视频与小米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首部4K网络长剧《匆匆那年》将在小米全线终端落地。

(4)探索“内容+消费”的嵌入定制。苏宁公司旗下的苏宁红孩子作为CCTV2正式开播的英国版《超级育儿师》亲子真人秀节目特约赞助商,除了联合节目推出“育儿课堂”专题之外,还通过情景植入、广告植入等方式实现品牌曝光。在后几期节目播放期间,苏宁红孩子还将计划同步推出多场主题营销活动,以此满足观看该节目人群的母婴网购的消费需求。蓝色火焰和东方卫视合作的《女神的新衣》,也在电视收看和互联网消费方面进行了探索。

(5)工作室加盟或将流行。视频行业在自制内容人才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平台在资源方面的聚合能力成为重要筹码。高晓松、马东、刘春的三大工作室携旗下近三十档自制内容加盟爱奇艺,标志着背靠百度这棵大树的爱奇艺“工作室战略”全面启动。工作室战略的启动,正是爱奇艺整合上游优质资源、发力自制内容的重要举措。鲁豫、周立波携带节目加盟能量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非视频主业的网络媒体中,这种个人媒体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也十分受欢迎。

三、产品化、项目化是制播分离发展的未来热点

以实时反馈和全量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化的时代却已经到来。视频业正在从电视剧依赖症走出来,需要创新综艺节目或其他类型节目,并且从收视率数据辅助卖广告转变成需要观众反馈数据来辅助节目制作和营销。在互联网时代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带来了衡量和监测视频节目的以观众为中心的新收视指数。

大数据帮助视频节目连接观众,实时分析和挖掘观众的需求和意见,反向推动节目制作的优化,其实是视频节目工业化的一部分。不论是传统电视台还是视频企业,更需要大数据时代的工业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制播分离。事实上,英国BBC、美国的传统电视网和视频企业Netflix等,都在工业化的要求下探索业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于中国视频业来说,业务创新式的制播分离当然很重要,但在这个进程中,只有那些运用科学方法做媒体、懂数据、懂观众、懂产品的机构,才能迎来超越过去、颠覆过去、拿到未来船票的浴火重生。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内容的要求标准不是降低了而是革命式的提高了。

这个内容标准,不单单是做节目,还包括“把产品带入市场的行为”的营销(恩格斯说过,把产品带入市场的行为属于生产本身,笔者深以为然,觉得把这种行为叫做“营销”实际割断了节目生产的流程,此处仅是为表述方便故)。这就要求制播分离不能简单机械地区分制作、营销和播出等环节和流程,而是要采取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从节目源头和市场原点即用户两方面着手,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释放。总体看,在强调节目制作的基础上,对用户市场的开发,是下一步工业化所不可回避的。

(1)开发下游产品。创新节目模式固然重要,但把产品带入市场的行为也属于生产本身。比如,《中国好声音》是由灿星制作的,但节目的运营和开发则是梦响强音负责。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在产业链上的布局更加重视下游的开

发,与腾讯联合开发手机游戏,与华为合作推出“好声音”手机,与阿里巴巴旗下虾米音乐合作打造音乐互动平台。

(2)视频产品的社交化。随着微信平台的发展,一个新型的社会关系群落正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上形成,微信结合网站的传播能力和对用户的粘性,使得视频传播找到一块新的生长地。腾讯视频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你正常吗》,是国内第一个嵌入微信关系链、主打移动客户端参与的节目,节目采取“线性传播+碎片化传播”的模式,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既可以完整收看,又可以片段收看。天津卫视与新浪微博共同打造《百万粉丝》,是首档跨媒体联合制作的社交网络真人秀。此外,迅雷看看对用户数据进行深挖,将用户从人口属性、行为兴趣、产品意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标签,形成用户画像,为定制内容的生产增强了可能性。

(3)众筹网聚用户影响力。众筹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还是对创意者的支持、对梦想的呵护。比如,天娱传媒2013年的《快乐男声》,生产了延伸产品——纪录片电影《我就是我》,由艾美奖获得者范立新执导,就做了众筹,从2.8万粉丝那里20天获得500万元投资。此外,百度金融推出了“众筹”频道,切入影视作品众筹领域。京东金融众筹业务“凑份子”正式上线,首批对接12个项目。东方卫视中心与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将启动“娱乐宝”,东方卫视中心将在把关节目定位和导向的基础上,征集网民的内容创意,让观众参与节目制作,从而开启文化产业领域“全民出品”的新时代。众筹得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资金,更多还是跟粉丝互动,让粉丝共同参与完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些粉丝将转化为传播影响力,把控受众资源。如果互联网巨头能将众筹作为创新工厂,从战略角度而言更具长远意义。

(4)节目版权交易互联网化。传统制播分离将可能局限在少数几家机构的合作,时间一长可能会产生小农式的垄断。因此,节目的销售也应该向互联网平台集中,以突破地理的限制。近来,中广天择传媒开发出新型全国电视节目交易平台“节目购”、“剧盟”,聚合了焦点纪实、情感故事、综艺娱乐、生活服务、脱口秀、栏目剧和真人秀、电视剧等优质节目资源,购片方能通过这一平台,从海量节目中一站式精选出自己所需的节目。“节目购”、“剧盟”让囤积的节目资源得到盘活,同时加入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为各个电(视)台、网络媒体和影视传媒公司提供了“汇集—展示—分销”的平台。可以预见,这种

版权库的交易,将会增强节目的流通和传播效率。

四、混合制,正在到来的视频业发展的想象

在数据、互联等传播技术发展与市场版图竞争的双重驱动下,传统电视媒体与各类新型视听媒介形态不断走向融合,其后是行为主体、资本主体不断探索可经营性部分的混合所有制发展形式。换句话说,只有从业务、组织、制度等三个层面进行整体创新,制播分离才可能真正发挥中国大视频业这辆高铁的引擎式作用。

技术决定媒体,媒体决定内容,这是新媒介环境下不断突显的市场逻辑。不论是什么形态的媒介,谁更拥有渠道优势,谁更接近受众(用户),谁能通过这两者传播优质内容,谁就越可能占有更广阔的市场。尽管传统的电视制播模式仍然会因为节目生产模式的创新而继续存在,但智能和互联技术将毫无疑问给电视内容的生产带来结构性的变化。

在互联网技术驱动的背景下,构建电影、电视、IPTV(VOD)、网络、手机多媒体的整合运营平台,集成储备多媒体视频平台运营所需要的优质、独有、高亮度的内容,从产业链上游的节目制作到链条终端的推广上线,以及横向的内容延伸和扩展合作,已经成为视频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打通全产业链以及整合平台的能力,将成为视听传媒行业下一阶段竞争的分水岭和必然需求。大视频将进一步以用户为中心,而不再以生产者为中心,由大数据推动的行业变革,将会对整个视频业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到时,制播分离的含义必将被重新认识。

视频网站成为电视台之外的又一个内容入口,这个入口连接着正在成长的未来用户群,其市场价值引人注目。近两年来,视频行业的并购整合成为常态,包括优酷收购土豆、百度收购爱奇艺、阿里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引入阿里巴巴等等,这都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视频企业、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多为体制外的资本所创造,它们的运行更加灵活,以资本为纽带进行整合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传统电视台。频繁的资本合作背后,是资本市场对视频网站“入口”定义的肯定,是看中了未来的消费和视频内容之间在数据应用上的关联性。

在数字化乃至数据化浪潮之下,传统电视台也必须加快速度进入互联网应用。目前,大多数电视台仍然停留在传统制播模式中,自制或购买节目,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网络以及地面电视网络等渠道负责将节目传输给观众,在

利用互联网及其数据提升业务能力方面还只是处于浅尝阶段,很难完成优质内容的有效传播。即使是宣布不再与视频网站合作的湖南台,其芒果TV要想完成在线独播任务,也还要走相当一段距离。

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中央倡导的发展混合制经济形势下,包括视频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正在多元化。2014年4月,国资委主管的华录百纳以25亿元收购蓝色火焰100%股权,成为A股迄今为止传媒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也是创业板最大的并购案。蓝色火焰曾先后运作《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等多档一线栏目的内容营销,2013年切入制作领域,制作并运营电视节目《最美和声》、《疯狂的麦咭》,还出品过电影。主打影视剧制作的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可以“补充综艺节目投资制作能力和媒介运营能力”,实现“打通电视媒体产业链”的战略诉求。

传统企业近几年也纷纷加入并购文化产业的大军,如苏宁购买PPTV。新PPTV 将通过投资等方式介入内容生产领域,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技术、社交互动上进行深耕,积极探索包括互动视频购物、剧情植入式消费、精准客户推广等视频,强化与苏宁电商的全新结合。此外,境外媒体进驻中国市场提速,福布斯全球2000强的43家媒体娱乐企业中,有14家自2008年已在中国成立了合资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建立了多家合资企业。

这些新型公司并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单纯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文化传媒公司,而是拓展为影视、动漫、游戏、互联网、视频等集成业务平台。这一系列多元化的参股和并购意味着,未来,传媒、娱乐、互联网、游戏以及动画等业务,也会越来越多地围绕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

换而言之,传统电视所理解的制播分离正在窄化。在制作领域,原来相对单一的节目将变成更丰富的内容产品,不同的内容之间相互融合,再用品牌来进行串接。在播出领域,传统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渠道特征逐步向互联网演变,接收终端呈现出智能化、分屏化和跨屏化,传统的单向平台向集体验、数据分析于一体的互动平台发展。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渠道和内容也会进一步整合。可以预见,各种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采取混合制经济形式,围绕着互联网应用全线打造多媒体平台将成为常态,过去泾渭分明的制播领域那种“制作—播出”的线性模式将难以适应移动性和消费性的多媒体应用,处于复杂、交互、多元的媒体环境,内容、渠道、受众三个环节整合起来的内容生产,将

逐步形成“融合协作—内容制作—渠道运营—平台开发—立体播出—多元消费—行为评估—数据分析—融合协作”这样一类的循环链模式或树状结构。

(熊忠辉:新闻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反思的若干问题 1、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过分强调比例关系的变化 理论界研究工业发达国家在不同工业化阶段所对应的产业各种比例关系(如钱纳里模式、库兹涅茨模式等所规定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我国往往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当前我国工业化阶段,确定三次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并以“纠偏”作为结构调整的目标。当前我国一直强调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是以为当前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从而要进行“纠偏”。 追求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变化往往其效果难以取得。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纠偏效果并不明显,值得反思。实际上,单纯的数量上升并不能解决产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三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协同发展往往比单纯的数量比例关系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解决某些制约相关产业的“瓶颈”更为重要。 2、我国工业发展的定位目标没有确定 一是重化工业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定位没有确定。目前我国有两种观点,一是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要尽量利用国际贸易或走出去来获取重化工业产品,从而减少能耗和污染;二是我国无法绕过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将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撑。尽管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但依靠国外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总是存在风险和难度。不能否认根据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所总结出来的工业化规律。当然,重化工业阶段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应该说,重化工业的内容和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存在差异。 二是制造业的国际产业分工定位目标尚未确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理论界一致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厂”,要向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型,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实际上,一方面,我国产业发展需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基本出发点;但另一方面要解决产业高端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创造”)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是战略任务。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性。从而导致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出台存在摇摆性或者矛盾性。 3、重视产业链升级融入国际产业链而忽视了本土产业链的建设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 1建设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林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基础的产业,同时也关系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等。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美化城市绿化,对绿化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景观绿化的效果,要使用具有一定规格的大苗,逐渐地绿化城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和建筑的发展成比例、相协调。这要充分的利用林区的天然林地,构建出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树种的大苗繁育基地,要重点培育和发展新颖的、适销的且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品种。经过精心的组织技术力量,注意大苗的培育方法,建立培育的标准体系,逐渐地培育出具有发达紧凑根系、完美树形以及健壮的生长势和较大的树体,这也为绿化用苗提供出适应的栽植条件,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存活和生长的树种来。 2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立,主要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作为最终依据的,这也是现阶段林区发展所倡导的具体要求。由于当下在林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加大林业资产的收益,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具有特色与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要真正能够突出树种的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保证带动本地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等提供具有特色以及优势的树种与材料。对当地的林业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林业经济机构进行有效调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满足当地林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首先需要对林业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规划。现阶段,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的森林资源都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要想使得林业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点,需要建立合理的林业经济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能够为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再让森林资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发展的平衡,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对于促进林业产业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强化价值观,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和谐相处 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从事造林、采伐或者是培育行业等,为了促使其可持续发展,首先都要充分遵循着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的,而且还要科学合理地借助这种自然力的优势,真正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生产力。一旦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等的一些不良的林业生产行为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制止,严厉打击,要真正地促进人和自然等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依据市场环境的需要,从全方位多视角出发,做好林业结构的调整,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发展林区经济以及维持生态建设的一条必经渠道。为促使生态文明向着更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5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最为直接且有效的一个途径。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对于森林资源收益较好的区域可以实行以林养林的制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建立完善的资金,大力支持林业产业的发展。资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用于人才建设投入,一类主要是用于对实际林地的保护。其中,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林业的建设、保护、包括林业砍伐实际上都是一些人为造成的,因此,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产业技能的人才以及产业劳动素质过硬的队伍,通过专业的培训,对林地进行合理的修剪、利用以及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才能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6林业产业发展要依托市场发展的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docx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 为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最新发布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11 年版)》进行修订,编制形成《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版)》(下称《目录》)。 一、《目录》修订意义 保持《目录》动态更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投资方向。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将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 发展的基石,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新兴服务业态,限制严重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的产业 发展,禁止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 (二)集约利用资源。资源要素的紧约束现状决定了中山只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目录》鼓励发 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 响小的现代服务业。通过设定投资强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提高项目准入 门槛,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低效用地的项目上马,有效利用资源要素, 实现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境改善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国家、省和我市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开展主 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目录》是规划的延伸、深化和落实,按照主体功能区 规划要求,在《目录》中引导产业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明确开发方向, 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目录》结构 《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三类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 (一)鼓励类。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的提升具有先导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自主创新,需要采取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和 支持的产业。 对鼓励类产业实行优先发展、扶持发展的政策。国家鼓励类的投资项目,按有关规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可享受免征关税优惠政策。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 家、省和我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限制类。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利于资源节约和节能降耗,不利于环境 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外市场拓展,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 布局等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明显过剩,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产业。 对限制类产业采取引导存量、控制增量的政策。限制类产业禁止投资新建项目,对限制 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加以改造升级,改建、迁建项目需报市发展改革

说说媒体的外包尤其是制播分离

说说媒体的外包尤其是制播分离 (2010-09-01 17:45:10) 转载▼ 标签: 分类:社会综观 媒体外包 制播分离 民营传媒公司 文化 很多经济学的书都会强调如果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是什么。面面俱到的企业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往往是不讨巧的,往往是把优势也丢掉了。那么电视台现在实行企业化的运作了,媒体外包就是电视台为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而实行的瘦身计划。电视台业务外包的形式有:后勤社会化、发行外包、人力资源外包、财务外包、市场调查业务外包、广告业务外包和内容制作业务外包。各媒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外资源情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选择一项或多项业务外包形式。 那么电视台在甩掉一些不拿手的包袱后,往往会突出其主要优势,譬如说在节目上的优势,而电视台的节目是我们受众了解电视台最直接最快捷的一个途径。电视台收视率的三驾马车是新闻节目,电视剧,以及除了新闻节目之外的其他节目。为什么要把新闻节目单独列出来呢,因为电视台的宣传任务要靠新闻节目来保障,很多电视台都会选择新闻立台,也就是说新闻对于任何一个电视台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因为这是党的喉舌,关系到党的宣传,所以新闻节目是唯一不会拿给民营的传媒机构进行制作的节目,因为新闻节目的政治性太强,不适合投资心理较重的民营传媒进入。 这篇文章其实是承接前一篇《怀疑荧屏》写的,那么这篇我会写一下外包节目的利弊之分。 当电视台将其他节目外包后,只是负责审查和播出,众多节目的制作权利就交给了外面的传媒制作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人员配备以及由此而来的开支,并且采取公司化运作后竞争力加强,使得这些传媒公司可以在一种竞争的状态下做出更好的节目。那么这些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是可以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承包节目制作的传媒公司盈利模式单一,只是制作产品交给电视台,然后由电视台付其费用,传媒公司拿到制作费用后要扣除人工,设备,场地,等等一切后剩余的才是盈利的,那么我们就可想而知,在做节目时用的少那么就可以结余的,很多制作机构的管理人员就使劲压缩开支,通常用的一个手法就是招聘实习人员,尤其是一些在校的大学生,那么这些人为了一个实习机会可能不会要工资,或者要很少的工资,这样传媒制作公司就可以节省大部分的开支,但是问题就出来了,这些招聘来的实习人员由于自身对电视的理解以及经历不够,所以很难在节目中做到创新,只不过是拿来练手,而一旦当其成长起来具有向传媒公司讨要更高薪酬的能力时,传媒公司立即会用新的人来代替。这就导致制作人员流动频繁,节目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析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策略分 析 摘要: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对内来说,它是人民群众的的重要精神食粮,对外来说,它也是文化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递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国是电视剧生产与消费大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电视剧“走出去”的现状并不乐观。在传播策略上,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应该把握世界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艺术陈述的置换等策略上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出口,才能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作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电视剧出口;情节设计;民族化;本土化 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生产与消费的第 一大国,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在12000集左右,能让全国观众欣赏到的也不下六七千集。

对内来说,电视剧在全国13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观赏审美需要、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的艰巨任务;对外来说,电视剧也是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产品和载体,具有增加经济收入和扩大文化影响力的双重意义。 电视剧出口中,《李小龙传奇》是做出了榜样,它远销到欧洲、北美洲、亚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尚未开播就靠销售国外版权收回全部投资,这是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中成功的例子之一,之前,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也都成功进军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其中古装剧《越王勾践》在日本一集卖到4万美元,能算国产剧在海外市场卖到的一线价格了。 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是严重“入超”,进口与出口大约在6:1,中国电视剧的出口也是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能够“走出去”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附件1: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努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进退有序、松紧结合”。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积极发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研究探索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综合运用产业、财政、规划等政策措施,建立“松紧结合”的政策引导体系,促进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加速发展。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

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产业融合、功能提升”。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首都的工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明确定位,协调发展”。首都功能核心区着重发展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体育休闲、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扩大总部经济规模;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为生产、生活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思路 作者:王岳平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由过去的比例关系的调整,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围绕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的战略,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特征与“十二五”时期结构调整面临的起点 产业结构具有影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就业和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应。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比较好地发挥了其增长效应,但在分配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方面,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环境效应方面,过度依赖重化工业的扩张,加上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使得资源、环境难以为继。在就业效应方面,由于在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化就开始了资本深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矛盾仍然突出。在分配效应方面,由于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制造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中,国外高端环节的垄断与国内加工制造环节的过度竞争与产能过剩,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并使得国民所得比重下降。总的来看,上述矛盾集中体现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分工深化等关键环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滞后而非简单数量比例关 系的不协调,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关键环节及其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滞后的制约。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摆脱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和走出国内 经济调整迈向新繁荣的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第一,由工业化、城市化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仍将有条件取得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但很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虽然此轮国际金融危机是在全球经济增长需要新的推动力,国内调整刚刚启动、前期积累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释放的条件下爆发的,加快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较多、较强,从低谷到恢复到高速增长所需时间也会长一些,但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支撑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从台网关系变化看媒体融合时代的制播分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0923181.html, 从台网关系变化看媒体融合时代的制播分离作者:付晓光罗娇娇 来源:《出版参考》2016年第11期 网络视频的崛起改变了旧有的媒介生态,特别是台网之间的二元关系。以往电视台在内容生产上占据绝对优势,互联网仅是产业下游的内容分发渠道。但随着视频网站生产水平的提升,台网之间的质量差距越来越小。时至今日,网络自制内容甚至开始反向输出到电视平台。 热词:媒体融合台网关系制播分离 在媒体融合时代之前,各级电视台是独一无二的高品质节目源头,其内容生产水平代表了行业最高标准。在媒体融合共生的今天,内容依旧为王。不同的是,随着制作主体日趋多元化、不同平台的内容流动提速,制作团队和播出平台的组合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如果说制播分离提出的初衷是去除封闭式生产的桎梏,那么媒体融合语境中的制播分离则更多意味着电视作为生产主体、播出主体的身份被再次赋予新的意义。 带来这种冲击的变量有很多,其中异军突起的网络视频产业值得重点关注。从2006年我国视频网站元年开启之日起,视频网站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投入力度上不断加大,在自制内容战略上不断布局,基于各自的发展战略和优势建构自身的内容图谱。在短短十年内,走过了从UGC到PGC、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发展路径。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我国的视频网站目前基本上格局已定: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乐视、搜狐五足鼎立格局已成。 网络视频的崛起改变了旧有的媒介生态,特别是台网之间的二元关系。以往电视台在内容生产上占据绝对优势,互联网仅是产业下游的内容分发渠道。但随着视频网站生产水平的提升,台网之间的质量差距越来越小。时至今日,网络自制内容甚至开始反向输出到电视平台。台网联动越来越被双方看重,在互动、营销等多个环节上产生紧密合作。 惯性:电视单向输出的卖方市场 在诞生初期,视频网站尚不具备原创能力。但在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进而产生流量和消费。因此,从外部寻找优质内容是现实的市场要求,是其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电视台的优质内容,自然而然地成了各大视频网站眼中的稀缺资源。从内容市场的供需关系上看,电视占据了强势的卖方市场。这一时期引发过一系列的版权大战,巨量的资金投入成为视频网站争夺优质内容渴望下的一种非理智化的表现。 2011年,搜狐网就以3000万元买下电视剧《新还珠格格》网络独家播放版权,创下了当时电视剧独播版权费的纪录。同年,乐视网以2000万元购进了《后宫》版权、PPS以2200万元买入《王的女人》,而优酷则投资2500万元买下《倾城雪》。视频网站争相购买独播版

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一)

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一) 摘要上海文广的制播分离改革标志着全国广电系统制播分离的开始。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看,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发生乃至最终实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行为、组织和活动家行为,意识形态作用和路径依赖现象, 关键词上海文广制播分离新制度经济学 2009年10月21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正式分拆成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全国广电系统制播分离的大幕正式拉开。随后,湖南广电的改制方案也于同年12月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批。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不同程度地启动和实施了制播分离改革,中央电视台和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湖南、浙江、辽宁等部分省级电台、电视台成立了由台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重拳出击,改革的重点是将广电行业内“政策允许的制作业务和经营业务分离出来。打造市场主体,推动广电产业做大做强。 从制播合一到制播分离的转变,是广电体制的变迁和创新。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发生乃至最终实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这轮整体制播分离的特点做如下分析。 一、制度变迁中的国家行为 2009年下半年,国家广电总局密集出台关于制播分离的政策部署。7

月7日至8日,2009年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讨论了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7月16日。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修改稿》规定,除影视剧外,电视台从市场购买节目的比例,原则上每年不低于播出总量的30%。8月26日,广电总局颁布《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省级、副省级电台、电视台为重点,着力在影视剧、影视动画、体育、科技、娱乐类节目领域,积极稳妥地推进制播分离改革。0这是广电总局第一次专门针对制播分离改革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同年8月19日,广电总局正式批复了上海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方案。可以看出,这轮制播分离由国家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于以往自下而上的制播分离探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某些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自发性地开展制播分离,探索节目外包、购买或委托制作等多种分离形式,由于没有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探索多以失败告终。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具有对国家行为的依赖性。因为某种制度创新需要付出巨大的费用。往往个人或团体都难以承担“第一行动集团”的职责。而“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具有一般社会组织所没有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 这轮整体制播分离改革由国家来主导,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其特点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 哈艳秋 苏亚萍等 内容摘要!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是创新广播电视制播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节目制作的问题、社会制作公司生存的问题、政府规制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人事、节目知识版权、节目质量评估机制、制播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本文从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对策 经过近十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业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理念已经随着丰富的实践和不断地探索,越来越成为业界普遍的共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问题。 一、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发展概述 总体上说,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萌芽阶段(1986年?1995年) 这一时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广播电视自身的发展和节目市场需求的扩大,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越来越得到认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在全国多数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实行。但是,当时的#企业化管理?要受国家预算经济制约,一无外在的市场压力,二也缺乏足够的内在利益动力。%另外,电视剧作为特殊的节目形态最早走向市场,最早实现了制播分离,进行社会化生产,为电视台提供了优质电视剧的选择。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对广播电视发展格局进行了调整。这一方针改变了#两级办?的广播电视发展格局,全国兴起了#办台?热潮。截止1994年底,全国共建成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982座、有线电视台1202座、教育电视台942座,总数超过美、俄、日、英、法等11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2606座)。?广播电视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单纯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其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因此在这次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广开财源,提高效益?的口号。由于广播电视#四级办?和产业经营的起步,电台、电视台数量的增大带动了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量的增长,1984年我国首次启动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网,使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商品流通。之后上海电视节(1986年)、北京电视周(1989年)、四川电视节(1990年)等节目交易市场形成,这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经营逐步走向有序化和市场化的基础。这些实践为广播电视产业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以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提供了可能。 1986年,为了繁荣电视剧制作和提高电视剧质量,加强对电视剧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的暂行规定),文中指出:#任何单位(包括各级电视台)制作电视剧,必须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禁止私人制作电视剧。规定只适用于国内制作电视剧的单位。与国外合拍电视剧,由广播电影电视部统一审批。??显然,只是针对电视剧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没有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规定。同时规定#电视剧完成片需经播出台审查通过后才能播出。?广播影视节目的终审权、发行权等掌握在广播电视台手中。1987年,京华影视节目制作中心成立,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看市场)、(金土地)、(专家论坛)等多档栏目。中央电视台负责节目终审和播出,而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和制作节目,而这些栏目大多很成功,受到群众的喜欢。这也是最早的电视栏目制播分离实践。 1989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强调影视合作, *本文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高校传媒研究基地#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Z GX H0907)研究成果。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特点,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趋势性放缓,经济转型的动力增强,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着突破,等等。这些新变化不仅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少机遇,也带来不少挑战。 面临五个方面的机遇 机遇一: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产业升级动力正在生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其实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现代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当活跃,近两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直处于扩张期,今年以来这种态势仍然明显延续。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果凸显,新的区域增长极正在形成。在东部工业增加值、出口利润和财政收入等指标明显下滑时,中西部一些省份和城市的这些指标却逆势上扬,甚至大幅度上升。产业迁移促使要素流动,有利于矫正扭曲的市场价格和效益分布状况,催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制造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有所增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高。同时,全社会就业总量并未减少,相反还在扩大,去年经济增速慢于8%,但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年初预期目标366万人。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增长动力的这些新变化,我国才能在经济增速放慢的情况下扩大就业容纳量。 机遇二:我国的市场回旋余地大,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和产业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应用新技术的成本会迅速下跌,成本下跌就可以促进产业化、商业化、规模化。当前,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综合成本确实在上升,但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明显。有12项指标,其中除了对劳动力成本和水电成本上升的评分为下降之外,其他10项指标评分全部是上升的,包括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配套环境、政府服务效率,还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 这表明我们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明显。虽然我国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放慢了,甚至绝对量减少了,但是这么多企业肯定并继续看好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见,不能简单说年轻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而劳动力素质提高则是我们新的人口红利来源。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当中,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的市场规模和回旋余地这么大,又有这样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积极因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机遇三:地区分工和产业布局将展开新的重组。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汇成4股潮流,居民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进程持续活跃,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十分旺盛。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也是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中西部正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些资源型城市加快产业转型,新的市场需求和后发优势孕育积累,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纵深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突出环境约束、民生改善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导向日益鲜明,支持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的财税金融改革、资源价格改革,以及鼓励竞争的改革,亦将陆续配套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市场需求、产业关联、制度环境等都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 机遇四:产业组织和供应链将发生新的整合。在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引导下,原有的工业门类可能演化为生产性服务业,传统的服务业可能整合为新型的服务业,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可能越来越趋向于精、专、强,而原来的非核心业务可能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 发布时间:2003-7-30 来源:辽宁农业信息资源平台2003年07月29日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将提出严峻挑战,现代科技革命正以空前的力量冲击着所有的产业并掀起全球性的产业革命,震撼和改变着世界产业结构,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决定着21世纪国际的竞争格局。 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尽快实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内在素质不高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必须遵循与生产力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市场导向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效益、质量第一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使调整工作陷入盲目,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后果。 要制定明确的调整目标,就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积极发挥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利用价值规律(主要是竞争规律和价格规律)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目标是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的综合效益,并力争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向全球发出的“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丹波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倡议所确立的三个基 本目标,即稳步增加粮食生产,确保食物安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这个前提下,使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 一是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构成。二是能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及初、中级产品,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为国家多创外汇,促进城乡经济交流。 三是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使其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四是能

制播分离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制播分离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0923181.html, ( 2010/6/30 10:10 ) 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制方案是将上海文广分拆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东方传媒。上海广播电视台,继续实行上海文广现有的事业体制,新成立的东方传媒,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控股,实行“台属、台控、台管”,东方传媒将囊括上海文广除“新闻”以外的全部制作资源。 近年来,“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界的热点话题,所谓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则指的就是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正确舆论宣传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社会上电视制作公司来完成的一种管理体制。那么,上海文广在全国广电系统内率先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这一举措将对广播电视业带来哪些利与弊呢? 一、制播分离的概念及涵义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 制播分离是与制播合一相对而言的,制播合一是指在电视台体制内用行政手段对节目制作与播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表现为节目的自制、自审、自播。制播分离则指将部分节目制作职能从电视台内剥离出来,完全意义上的制播分离意味着节目制作和经营的公司化、市场化、社会化。 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广播电视跨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制播分离的衍生物——节目制作公司 我国电视台之前实行的节目生产管理体制为“制播合一”,这种自产自销的节目生产方式不仅存在着成本浪费,而且也会造成专业分工不细,队伍膨胀、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人才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弊端。而制播分离的出现,可以弥补制播合一所带来的弊端,是公司制作和电视台播出的一次有机的结合。 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上重复运转,所以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即实施制播分离来生产丰富多彩的节目。 借着“制播分离”的大好形势,各大电视台纷纷大手笔吸纳社会优秀资源,抢占最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电视节目,并以此树立自己的独有卫视品牌。作为电视传媒界潮流的引领者,李静和她的东方风行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并总能出其不意地打响收视王牌。其中,王牌节目《超级访问》、《美丽俏佳人》从开播以来,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与市场份额多次拔得头筹,东方风行传媒被业内喻为“最会缔造知名品牌电视栏目制作机构”。由李静主持的《美丽俏佳人》,像明星一样美丽,是其节目宗旨。以白领成熟女性为主要收视群体,集各路时尚为一体,为现代女性提供榜样。

关于电视台的 制播分离

关于电视台的制播分离 (1)制播分离的起源与实践"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1982年,随着英国第四频道的出现,委托制片制度开始建立。电视公司使用独立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可以降低成本,并能增加节目的多样性。1986年,匹考克调查委员会就英国广播公司的财政问题提出了报告,在报告中建议英国广播公司和独立电视委员会增加使用委托独立制片人制作的节目。1990年广播法要求所有第三频道、第四频道、第五频道的持照人,每年使用委托独立制片人的节目数量不少于播出总量的25%。1996年广播法还就数字地面电视播出做出规定,使用委托制作的数字节目不得少于数字播出总量的10%。通过委托制作部分节目,电视台在众多节目公司的节目中比较容易得到价格相对便宜且质量较好的节目。买方市场的出现也使电视台在短期内受益。从长远看,众多的节目公司经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过程,涌现出一批较著名的节目公司,成为资金雄厚、技术强劲的企业实体,这对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美国的节目体制与英国有些不同。它的娱乐性节目基本上是通过买卖进行的商业市场行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电视台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制播分离。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四大台,即ABC、CBC、NBC、FOX,它们的新闻节目都是通过自制来完成的,而且即便是娱乐性的节目运作,也需经过严格的节目审查。在提供娱乐节目的众多公司中,比较著名的有维阿柯姆(Viacom)、时代华纳(TimeWarner)、迪士尼(Disney)、新闻集团(Newscorp)、维万迪(vendi/Seagram)、发现频道(Discovery)等。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掌握宣传权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管理体制。美国电视节目的供应来源有三类:1)电视网制作的节目:主要生产新闻和与之相关的节目。2)电视节目的辛迪加:相当于一个节目库,节目储存与流通的商业运作中心。3)地方制作的节目:主要是当地新闻与信息。我国的"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热议的一个话题,被期望成解决广播电视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关键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这才是"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核心提示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是当务之急。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在工作中,我们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 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节能减排形势还相当严峻。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减排思想不动摇,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步伐不放缓,全面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按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做好下面五项工作: 一、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责任制,严肃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指导、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核准、审批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概况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概况】 一、文化传媒企业改制上市的必要性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 1、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将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2、大型文化媒体集团通过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建立现代企业所必需的治理结构、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升竞争力,这不仅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党和国家对文化传媒企业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提高中国文化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二)有利于规范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 1、改制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有利于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产业水平,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按《公司法》、《公司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运作,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形成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2、上市后通过履行严格的信息披露程序,有利于提高财务和经营透明度,接受证券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促使深化治理结构改革,按照国际管理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1、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人才竞争,尤其是管理人才和核心业务骨干的竞争,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2、在市场化的环境下竞争,企业应逐步建立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机制。2006年10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颁布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成功实施股权激励,从而使上市公司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通过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有利于吸引大批专业人才,使国有文化媒体行业真正成为人才的聚集地和制高点,有效抵御加入WTO后进入中国的境外媒体巨头以及民营媒体对人才的争夺。 (三)是国有文化媒体企业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的需要 1、目前国内文化媒体行业已经由增量增长发展到了存量整合的阶段,国内市场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与向区域外发展将成为主题,二者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而上市融资是实现区域整合的重要手段。 2、近年来,以互联网、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民营资本在新媒体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资本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国有传统媒体。通过改变体制、理顺机制、轻装上阵,适应媒体产业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民营媒体的竞争,确保国有媒体的导向力和控制力,成为国有媒体单位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传媒企业资本运作现状及趋势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1、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在市值上全面超越传统国有媒体 【目前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发展迅速,仅腾讯公司的市值就已经超过14家国有传媒上市公司市值总和的两倍】 2、中国网络和移动新媒体将快速发展 1、据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3.38亿人,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 2、目前网民平均上网时长是18.0小时/周,在主要的网络应用中,网络游戏的使用率达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